第一篇:漳州市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漳州市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一、漳州海洋经济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
漳州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南端,介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漳州市是国家重点开发的闽南厦泉漳经济开发区和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开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处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是闽粤、闽港海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厦、漳、泉地区与闽西交往的过渡地带。漳州与台湾省咫尺相望,漳州港距高雄港160海里,东山港距离高雄港110海里、距澎湖98海里。漳州市是福建省重点侨乡,现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几百万人之多,也是台湾汉族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之一。
2、海洋生物资源
漳州市东临台湾海峡,海域广阔,拥有东山湾和九龙江口等大小港湾20多个,浅海滩涂面积1123平方公里,还有1.5万平方公里的闽南渔场。漳州市海域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漳州海域内海洋植物200多种(包括藻类,其中红树7种);浮游生物607种(其中浮游植物270种、浮游动物337种);海洋鱼类213种;软体动物212种(包括贝类);节肢动物约72种;底栖生物305种(多毛类、棘皮动物);哺乳动物2种(中华白海豚、儒艮);还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江河口海湾等各种海洋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3、海洋港航资源
漳州市的岸线和港口资源丰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15公里,居全省第三位。东山湾是福建省六大天然深水港湾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好的天然良港之一,东、北、西三面有陆域环抱,港口掩护条件十分良好,湾内港口是目前国内优质港口集中且开发程度较低的地方。九龙江河口段南岸、厦门湾湾口段(南部)等处,建港条件优越,风浪掩护条件较好。港阔水深,陆域纵深发展余地大。港湾不淤且避风条件好,水深和锚地条件可满足建设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码头需要,发展的潜力巨大。
4、海洋矿产资源
目前以玻璃砂矿、标准砂矿、铝土矿、花岗岩、地热水等开采利用程度较高。沿海硅砂资源主要分布于龙海、漳浦、东山和诏安等沿海地带,储量估计大约5亿吨,其中漳浦县的赤湖、东城下蔡、杏仔、六鰲和东山县梧龙、山只等六个矿区已进行初查、详勘工作,探明储量铸型用砂29641.7万吨,玻璃用砂10343万吨。建筑砂则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口、漳江口以及诏安的东溪河口。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在诏安县铁湖岗矿区沿海砂矿中,局部赋存在漳浦的古雷东林砂矿中。沿海的海水温泉主要分布在漳浦县旧镇镇狮头、云霄县陈岱镇院前。
5、滨海旅游资源
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和“海上兵马俑”的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跨漳浦、龙海两县市,由古雷、六鳌、整美三个半岛、多个海湾和岛屿组成。被喻为“海上花园”“海滩森林”的红树林湿地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和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州滨海山岳主要有龙海南太武山、漳浦海月岩和清泉岩、东山岣嵝山、诏安九候山等,都拥有秀色葱翠的自然山水风光。漳州是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全市名胜古迹和革命史迹280多处,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滨海地区拥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诒安城。6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蓝廷珍府、明代“四大卫”之一的镇海卫、黄道周讲学处“天地盘”、黄道周墓、锦江楼以及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六鳌古城。
二、漳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海洋渔业
漳州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发展主线,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全市渔业经济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141.9万吨,渔业总产值222.6亿元,分别比增2.69%和8.1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39.4万吨,增长1.2%;海水养殖产量80.8万吨,增长2.96%;淡水生产20.3万吨,增长5.01%。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01公斤,渔民人均纯收入9 190元,分别比增3.62%和7.78%。
2、海洋运输业
漳州港划分为七大港区:石码港区、招银港区、后石港区、古雷港区、东山港区、云霄港区和诏安港区。除了有畅通的国内航线外,作为一类口岸的招银港区、东山港区,目前已对外开通26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线。漳州港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5 000吨级泊位3个、3 000吨级泊位2个、1 000吨级泊位3个、200~500吨级泊位13个,年综合货物通过能力1436.5万吨,旅客发送能力256.3万人次,车辆发送能力24万辆。2004年漳州港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20.74万吨,比上年增长40.2%;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04万标箱,增长166.1%。其中外贸货物283.03万吨;旅客进出港249.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码头泊位32个,码头堆场29.48万平方米,仓库5.17万平方米,年末装卸机械拥有量166台(套)。
3、滨海旅游业
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5.57亿元,占全市GDP的5.07%,接待旅游人数561.5万人次。接待过夜旅游者93.71万人天数,其中境外游客8.32万人天数(外国人15 402人天数、香港同胞11 623人天数、台湾台胞54 967人天数),国内游客85.39万人天数。旅游业总收入达35.57亿元,其中滨海旅游占绝大份额。2007年全市五个沿海县(市)共接待游客45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8.7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周边港口城市竞争激烈
福建省6个主要海湾22处岸段可建设20~50万吨级深水泊位,建港湾条件优越。包括漳州市、汕头市在内的省内外各个港口城市均充分利用优越的港湾条件,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但就漳州港目前发展情况而言,无论是经济发展实力,还是港口吞吐量,在全国乃至全省港口城市中处于落后位置,并不具备垄断性的优势。可见未来漳州市的港口经济发展必然面临激烈的竞争。
2、直接腹地承载能力尚待加强
腹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够完够完善。直接腹地的经济基础尚待加强,2007年漳州市GDP为854.81亿善,由于历史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漳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欠债较多,综合交通体系不元,人均GDP为18 261元,分别列全省的第4位和第6位,2007年漳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3.1︰34.3,与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平均状况10.8︰49.2︰40.0对比,漳州市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大,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直接腹地的驱动能力较弱,在全省69个产业集群中,而漳州只占5个,且年产值均在50亿元以下。此外,漳州市主导和重点产业对港口需求有限。全市初步建立食品、机械、材料、能源四个主导产业及制药、家具、电子三个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对港口发展的驱动能力较弱,3、局部海洋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陆源污染物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海域,造成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加剧、水质恶化,污染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发挥,并造成海洋资源的退化;池塘养殖开发规模过大,含有大量的养殖废水排海,使近岸海域富营养程度节节攀高,赤潮发生频率加大,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面积单一品种的浅海设施养殖,导致海水营养成分失衡,海洋生物群落组成改变,藻类衍生,严重影响了周围海域海水质量。
四、未来发展趋势
1、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
漳州市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的传统海洋产业格局逐步得到改变,滨海旅游业、海洋精细加工业等海洋二、三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48.5∶29.3∶22.2,到2004年的44.28∶29.05∶26.65;在全市海洋产业产值中,海洋渔业占44.28%,滨海旅游业占7.8%,海洋港口运输业占20.5%,海洋精细加工业17.9%。
2、海洋渔业增长方式逐步转变
漳州市海洋渔业不断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水产养殖业逐步向外海、深海拓展养殖空间。目前漳州市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面积已达12.3万亩,已获得无公
害水产品认证32个,无公害水产产地认定52个,认定面积17687.03公顷。养殖品种朝着“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的方向发展。漳州现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和云霄县金海岸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两个省局休闲渔业“水乡渔村”重点项目。龙海、诏安和南靖等单位也在积极筹备申报休闲渔业项目。随着部分水域养殖业逐步退出,休闲渔业正在成为漳州市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然选择。
3、港口物流稳步发展
漳州深水岸线资源得天独厚,可供开发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130多个,规划码头岸线总长50.5公里,可建各类泊位249个,其中深水泊位133个,港区陆域总面积4 375.7万平方米,预计可形成吞吐能力货运4.07亿吨。漳州市着力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区域物流网络,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物流园区、古雷港口物流园区、东山港区等7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3.6亿元的东山东海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上报海关总署审批;东山海魁公共保税仓储项目已获得厦门海关批准并即将动工建设。随着物流业稳步发展,漳州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扩大,2007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500万吨,增长1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万标箱,增长25%。
4、临港工业迅速发展
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福建省“十一五”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指出,依托漳州市发展东山湾的冶金、石化等临港工业。东山湾临港工业基地主要依托古雷港区及古雷半岛20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重点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和其他新兴产业,漳州市临港工业将有长足发展。
5、滨海旅游稳步提升
现代滨海旅游不但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知名度,而且还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带动了其他事业,诸如:交通、商业、餐饮、城市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的发展。漳州市拥有优秀的滨海旅游资源,并且滨海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漳州市将以提升滨海旅游业为重点,围绕“滨海风光休闲游”、“海滨火山探险游”等精品线路,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圈”。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与厦门、泉州两地进行区域合作。在未来发展中,滨海旅游将逐渐确立并巩固其在漳州市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
第二篇:上海海洋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就从世界海洋经济说起吧。我们知道,世界海洋经济在发展。当前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趋重要;海洋意识普遍增强;人类与海洋的联系日益紧密;海洋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因此,增强海洋意识,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依靠科技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海陆联动, 协调发展; 注重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是今后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时代赋予上海的新任务,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 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的中心地带, 地处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口, 是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及东海黄金区域的结合部, 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亦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上海海洋资源虽不及沿海省市丰富, 但上海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明显, 其枢纽、窗口、示范、服务、带动、辐射以及创新作用对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世界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是上海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依靠科技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上海海洋产业结构偏重于传统的海上运输业以及由此带动的相关服务型产业, 新兴的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比重较低。今后要重点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船舶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依托上海丰富的科技资源,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互动,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船舶制造产业集群;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海洋油气、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运用海洋高科技,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一、优先发展海洋高科技。在海洋工程方面,要重点研制深海潜网设备海洋潜水和海底工程设备;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方面, 增加探明地质储量, 为海洋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生物医药方面,重点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 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海洋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
二、培育和扶持新兴海洋产业。在滨海旅游方面, 要着力发展崇明三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南汇滨海旅游度假区等;在海洋新能源方面,要建设南汇等海洋风力发电基地,积极推进东海大桥海上风力电场建设;在海洋信息服务业方面, 要建立并培育和发展海洋信息服务市场。
三、调整提高传统产业。在海洋交通运输方面,重点是要统筹规划港口集疏运体系, 优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件环境;在海洋船舶工业方面, 要提高船舶自主设计创新能力, 建设长兴船舶和港机制造业基地;在海洋渔业方面, 要有重点地发展多品种水产养殖, 调整郊区渔业结构, 发展远洋渔业, 积极发展渔港经济。
第二、海陆联动, 协调发展海域经济系统与陆域经济系统。具体对上海而言, 则是把海洋交通运输业及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几个方面结合起来, 实现沿海区域港口、岸线、滩涂、海岛与海域连为一体的综合开发体系, 海陆产业互动, 促进海洋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组合优势。这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详细的描述。
一、海陆产业互动。依托港口、造船、海洋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一些临海产业的发展, 把海上生产同陆上加工、经营、贸易、服务相结合, 形成海陆产业互动的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海陆集疏运系统建设。这是一项很大的项目,我们应该以建设集装箱集疏运通道为重点, 加快内河航道整治,全面提升与上海深水港相贯通的内河航道层次, 扩大内河运输能力;而且我们要充分发挥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用,建立海铁联运协调机制, 促进海铁联运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
三、海陆综合管理。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机构, 重点协调海陆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 提高管理效率,以形成海陆互动,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第三、注重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开发海洋的期望愈大、作用愈强, 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就愈大, 因此, 上海市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海洋经济。制定海洋总体规划, 实施海洋综合管。要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 确保科学用海;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加大执法力度,让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有所好转,为社会主义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就以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例来做一下阐述。之所以使用这个例子,也是有一些原因的。记得前几节课同学的精彩的演讲中有好多处对舟山的经济、环境、法律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我也找了一些资料,谈一谈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强国的战略目标。
近些年来,舟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着力打造海洋旅游精品,努力建设现代渔业基地,不断推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舟山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建设目标。但目前的景况很不乐观,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产业发展形势也不很稳定,临港产业竞争力较弱,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阻碍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身为临港新城的一名大学生,我更应该好好学习海洋方面的知识,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一、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从地理位置上看,舟山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物质基础。从资源角度上看,舟山长期以来偏重于发展海洋资源型产业,渔业资源与港口资源是推动海岛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从渔业资源上讲,舟山的渔业年产量约12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渔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依赖资源的格局不会改变,舟山地处长三角南缘,是江海联运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因此,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良好。
二、影响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海洋产业发展还不稳定。如舟山市发展海洋经济主要局限于水产,海洋捕捞尤其是近海捕捞全国领先,近海养殖、港口建设发展较快;但临港工业、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工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滞后,致使大批从事海洋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形势严峻,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第二,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仍难以逆转。从生产程度上看,舟山海域过去的超负荷捕捞和“滥捕滥捞”现象使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如带鱼、鲳鱼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属“当年养、当年长”的生长型过度捕捞类型。由于海洋捕捞强度大大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繁殖能力,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尽管国家采用休渔制等强力保护手段,但休渔期过后往往是捕捞旺季,且捕捞期远远早于渔汛。
第三,自然环境的恶化及人为因素的破坏使海洋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舟山海域每年遭受的灾害都较为严重,如风暴潮、赤潮、溢油、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时有发生,致使周边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而且,如果临港石化业一不小心出了大事故,它对环境造成的上海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自然、恢复海洋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总之,舟山市海洋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发展思路和科学对策,从资源、环境、人才等几方面着手,以便更有效地实施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使舟山由海洋资源大市变成海洋经济强市。
三、实现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著名学者王诗成提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以保证海洋经济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和行业,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去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舟山市要重点实施“科技兴海、外向带动、区域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必须要大力培育并发展海洋新型产业,从资源、环境、人才等几方面寻找对策。
首先,要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目前舟山第一产业即渔业占的比重仍然偏大,海洋社会劳动者主要集中在这个领域,海洋工业相对薄弱。要使海洋经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大力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舟山是全国唯一海岛设地级市的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缺,所以要鼓励和支持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益产业发展。同时要注重传统海洋产业更新改造技术,除船舶建造业、航运业外,要大力发展海洋有关设备与服务业,包括海洋电子、通信导航系统、遥控潜水器、水下检修系统、海洋仪器、船用仪表、海洋防污技术、海洋工程服务与管理以及与海洋产业和开发有关的产业等等,使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药物、海洋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研究成为推动将来海洋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以此建立起系统化的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从资源角度来看,要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强化渔业捕捞许可管理;继续加大增殖放流和种质保护工作力度,实现渔业资源保护和修复同步推进。因此,今后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势必要从“拼资源”变为“拼技术”,在提升海洋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也要发展海洋非资源型产业。因为没有科技含量的海洋开发只能是粗放的,资源掠夺式的,也是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只有立足于海洋科技之上的产业系统才具有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最后,从人才角度看,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目前舟山市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科技水平总体较低、海洋科技储备严重不足。而海洋科技储备不足的背后是海洋科技人才的缺乏,这成为制约舟山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和东海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瓶颈。因此,要促进当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用外脑、重视人才的柔性引进,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将国内外最新海洋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弥补舟山市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的不足。
所以,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愿所有从事海洋产业的朋友都能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强化海洋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提倡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步跨越,继而实现整个上海海洋经济的大跨越。
第三篇:未来5-10年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10年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股力量,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及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总体来看,未来10年内,如果没有重大技术革新,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整个贸易分工格局仍然是发达国家主导品牌、技术、营销,发展中国家主导制造加工,而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是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及新兴经济体的转型问题(二者都是长期问题)。具体来看:
欧美未来10年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债务问题(其中底特律破产也是因为政府支付不起巨额的福利、社保金和工资)。不同的是美国依靠强大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健全的制度以及国际货币地位(可以随意发行货币来制造全球性的通胀),在10年内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发展动力,尤其随着制造业的强力回归本土,对美国的就业形成利好,美元将逐步进入升值通道(预计美国将加强技术封锁,我国想要引进高端技术及获取附加值高的生产订单可能会越来越难);而欧洲尤其欧元区由于财政不统一,可能面临解体的风险,解体后会造成欧元贬值,即便不解体,应德国法国等国强烈要求,希腊西班牙等国家的财政也要大幅度的缩减,连带欧洲整个经济下滑,购买力下降,由于欧洲是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地区,欧洲购买力下降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不良影响。
日本目前的“安倍经济学”应该是最火的词,实际上就是印钞票,短期看可能会提振经济(好像08年中国政府的4万亿一样),至多维持4-5年,在这段期间内日元可能会贬值,但是从长远看日本容易产
生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日本老龄化将导致巨额财政赤字,企业终身雇佣制阻碍年轻人就业造成企业丧失创新动力等不利因素,最终将形成“滞胀”局面,日本在未来10年内可能会经历倒U字型的经济走势。对中国来说日元贬值可能会利好中国进口日本商品,如机电产品、汽车等。
巴西的矿产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外商比较青睐,但是整个巴西经济过分的依赖宏观调控,导致整个制造业对利率和税收等政策反应过度,目前企业投资大幅下降,尤其巴西的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臵,制造业的竞争力有限。未来10内,巴西总体经济增长将比较缓慢,巴西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举办世界杯和夏季奥运会,可能有比较大的投资机遇,但是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滞后将制约巴西经济发展。
俄罗斯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能源出口,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最近几年达到70%,也面临急迫的经济转型。展望未来10年,一方面,普京的上台有望带领俄罗斯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政治和法治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2012年8月俄罗斯加入了世贸组织,将降低关税、开放市场,不过俄罗斯在能源资源、交通、原料等领域具备较强实力,但是在农业、汽车制造、轻工业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多国外企业将对俄的一些行业造成冲击(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印度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大小事都需要在议会协商获得半数以上的通过,造成了政府决策效率低下,政策下发不合时宜,阻碍了经济发展,如对外国投资者加税,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造成外商陆续撤资,因此总体看,印度经济未来10年并不被看好,印度经济发展还将面临贫富差距拉大、宗教矛盾、地缘政治冲突等长期威胁。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总体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但是未来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
国内当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走势:在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当前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事实。2013年上半年GDP增速7.6%,低于2012年7.8%增速; PPI同比下降2.2%,已经连续第二年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同比回落了2个百分点。
国内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经济正在从低收入阶段,短缺的、赶超型的经济形态转变为中等收入阶段,过剩的、成熟的经济形态,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将会逐渐的下降。转型升级成为宏观经济的大方向,“去杠杆、调结构、压产能”将成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任务,未来宏观经济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消费热点发生变化。消费重点将转移至家电、家居、汽车等耐用品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二是完成工业化目标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电力、交通运输、港口、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派生
出的大型高端装备仍有较大市场需求;三是产业分工布局调整。中西部地区依靠要素成本优势将承接更多产业转移,装备制造业将享有较大的市场机会;四是由过多的依靠债务融资逐步转向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预计资本市场的收购与重组将逐渐活跃起来。
第四篇: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CROS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信息部副主任 江伟华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经济发展为龙头,必将打破现有的行政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中央政府正试图破解由于行政区域管理模式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正在努力打破行政垄断造成的市场封闭性问题。早一天打破区域的封闭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后发动力将会显现。
每当中国经济遇到了难题,外源性增长不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时,我们又时常想起了内源性增长。中国庞大的消费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有效体现,其原因是: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但农村经济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春节这一特定时段进行爆炸性放量。很显然,对经济的拉动我们都想到了他们,却无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1、多年来我们对农村是多取而少给予,虽然现在加大了对农村直接补助,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搞平均主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业作物的品质提高并未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既然是补助,这钱怎么补,如何才能补出效果。
2、农村人口的外迁,特别是青年主力军全部集中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他们的流失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没有了消费的生力军,谈经济发展有点不着边际。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了严重的资源剥夺。如果说这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但我们为什么又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对人口的流动进行限制,阻碍了第一要素(人)在经济区域中的自由流动呢?
城市群经济的出现,为探索人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很好的正面导向作用。毕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各个省份的领导并不是封疆大员,作为共和国的公仆,理应抛弃个人的官场得失,最为重要的是研究如何为区域经济的自由开放做出努力。利益之争是有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官员有没有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意识,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
党的17大以来,从中央政府及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来看,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即将上演。而其中如何重新划定各区域政府的权利与义务,从上海、重庆-成都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北部湾等规划批复来看,这一趋势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创造的力量正在逐步的形成,但壮大还需时日;
30年,中国制造业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3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在经济建设战线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时危机已经悄悄的向我们袭来。有人说,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还可以维持20年。我个人的意见是,如何处理的不好,24小时之内,有些产业的优势将立刻变得荡然无存。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呢?
我们分析下:
珠三角,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但这个中心也正在悄悄的经历转变。一些产业开始转移到了中西部或者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经济成功的发展模式已经让越南、印度等国家学习并开始应用到本国经济发展当中去。虽然越南目前遇到了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
一旦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赶上,我们的台资、港资企业将可以在24小时撤退。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呢?
道理很简单,他们在大陆的投资厂房、设备对他们而言,可以在一夜之间放弃,因为多数企业是租赁而来的。
拿起公章就可以走了。事实上,今天这边的企业已经不景气,生存压力加大。国内媒体公开报道,有上万家企业在观望中,准备随时大撤并。
当然,还有一种言论在讲,让他们走吧。
居于这样的言论,主要他们还是忘记了基本的国情。高端产业我们才刚刚开始搞,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需要时间探索。但另一方面,如果这些低端产业一夜间全都走了,那么多的就业大军谁来安置,政府能够安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往内地转移,同步进行技术革新,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后发展优势,这才是根本。
我们用三十年做到了制造业的大国。那么中国创造呢?十年或许才是刚刚起步。
城乡发展:合并村庄、城镇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庄园式农业将成为新趋势;
中国社会二元结构模式的发展,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困惑。农村经济,是座金矿,却怎么也开采不了。相对城市管理而言,农村管理开始出现了新情况,基础党组织涣散,无战斗力。有些村支部,几年间也没有开过一次党组织生活会。
农村基层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农村正在迅速的空心化,主力军在外,506070的老人留守在农村,往日喧闹的农村已经完全寂静下来了。
十户九空,怎么办。偷鸡摸狗的多了,老百姓的生产资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比如猖獗盗取耕牛,入室抢劫的案子屡屡发生。农村治安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怎么办?
虽然国家对农村生产投入了巨大的补贴,平均分到每一个人才不过几百元。2-3袋化肥(现在一袋花费需要130元,刚涨价的)就没有了。土地的荒芜开始出现苗头。
在农村辛苦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大多数的家庭年毛收入在1.5-3万之间。扣除生产成本和人情礼物,农村家庭的剩余款便不多了。
县城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消费水平呢?是不是也出现了正增长呢?在县城买房是很多农村人的梦想?但生活来源呢?却是没有保障。成为了城里人,生存压力也就出现了。
城镇化是趋势,但农村人的城镇化不是以丧失土地为前提的,相反他们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化的集群居住模式,将一些小的村庄和空心化的农村进行整合,集中起来居住。这样做的好处是即节约了土地,同时连片的土地可以进行农场庄园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作业。
趋势已经凸现,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忌一拥而上。
人口转移的方向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集中在南部经济发达区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发展区+中部、西部本土化就业的新模式将形成苗头;
2007年12月5日的大雪,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结果,当中,还有部分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未能跟上经济改革的原因所致,但总体而言,这次大雪带给我的启示有很多。
产业转移开始了,并且速度是非常的快。今年,东莞注销的企业有400多家,三来一补贸易的企业数量在减少,服装行业的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11.6%,从这些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发生变化。
那么产业转移到哪里去了呢?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最多的是转移到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区域。中部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增长较快,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产业转移带来的。
另外一种趋势,在中部区域经济的腾飞过程中,区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将会吸收大量的本地劳动力,这样就必然造成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向将从广东等发达地区回流到本地城市群。
这个趋势,正在开始形成,虽然目前的回流速度比较缓慢,但广东地区的用人荒已经是预兆!
农村经济将逐渐过渡到商品经济社会,市场化水平明显加快;
农村人现在除了种粮之外,他们的消费水平在明显的提升。为什么这样说呢?
举个例子:
在没有买冰箱、洗衣机之前,有些农村的家庭电费不会超过10元,平均在5元以下的家庭占据了30%。
现在呢,一个家庭的电费逐步上涨到30-40元。
除此之外,他们对水果、食品、衣服的购买频次也在增长,并且这些增长都是来自市场购买。
从近3-5年的市场跟踪调查来看,农村在交通、通讯、服饰、家电等行业的购买力快速增长。未来十年的商机主要集中在产品及服务的集成供给服务。第三产业将呈现巨大商机;
中国市场太难做了。同质化严重,企业都被价格战拖垮了。没有竞争力,想实现快速增长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未来十年的商机,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发达,给产品销售带来了难题,因此,如何销售产品?如何实现全市场流域的拓展?将是营销人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从市场转型来看,整合分销资源,将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朝着这一方向迈进,另一个方向是研究如何助推产业升级,这也是新的商机所在。
集成服务,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未来方向。他将产品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对渠道资源进行整合,或者先整合渠道后整合产品,二者完全融合后,将会出现新的分销商业模式。
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私有财产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将造成社会风险的加大。中产阶层财富被剥夺的厉害,真正中产时代的到来还需时日。
两极分化很严重。目前,中国国内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社会领域。由于收入悬殊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对内贬值,中产阶层的财富受到了严重的剥夺,长期下去,势必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近期西藏、新疆、贵州问题的出现,其实是给我一个很好的警告,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出现了重大的事件之间,会容易产生激发社会动荡的事件发生。
其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所造成的。
平衡各社会成员组织及个体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要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震荡。唯有如此,真正的和谐社会才能到来。
赢得未来,在于赢得中产阶层。
文化消费的经济比重将逐步扩大,物质消费的质量在稳步上升;
中国人对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从来没有感觉到它是安全的。近年来食品药品行业所爆发出来的大案触目惊心,这说明,中国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
尽管30年的发展,我们变得富裕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在过日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缺乏精神上的东西,有钱了,只是有钱了,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活。
因此,对于物质丰富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必然会出现两个新的需求。一是,对文化消费的追求,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二是目前的中国产品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消费,但物质消费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追求文化消费与高品质物质消费生活时代的到来,便是真正的国富民强时代,也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时代。
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新的医疗机制刚刚进入全国性磨合期;
医疗服务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情。要想让大家都满意,在目前的改革下,医改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动体制,难以成功。若动体制,谁愿意为麻烦而战呢?
想从既得利益者手中抢食,比登天还难。所以,采用市场的方式以新势力击破传统阻力,或许有些机会。
所以,医药改革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游戏会很精彩!
金融开放体系建立,中国金融力量亟待成长,金融产业发展的风险增大。
金融业,中国还是小兄弟级的。没有太多的经验。
但金融业的又不得不开放,在两难之地我们开始了艰难的航海!
抵御风险,非常重要。美元的加速贬值让人民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只是目前的,如何应对美元的挑战呢?
是狠一点,还是温柔点,取决于我们对全球市场的把握。如果狠过头,怕美国佬一下子就要退出江湖了,这倒不是担心的问题,担心的问题是山中无大王,猴子想称王。怕的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和无序,这才是关键。
所以,基于中国的金融业只是刚刚开始,一个孩童的时代,难免被人玩耍。
基于上述的预测,我对中国时代的到来是怀着憧憬之情,期待着这个时代的早日到来。很多事情可能在十年之内我们还做不好,但或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切还都在路上。
第五篇: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steel3g钢铁资讯网-内部资讯
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和互联网宽带技术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电子商务的主力军;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正成为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交易、支付等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不但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还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寻找商机、赢得市场,已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动力。“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等服务企业不断涌现。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同比增长22%。
以湖北钢易(steel3g.cn)为例,这是一家新生企业,是一家由钢铁行业知名企业和钢铁行业领导性的战略投资人共同出资组建的、并专注于钢铁电子商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仅数月,资讯上传量破百万,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百强市场占有率超过20%。这正是当前社会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行程和缩影。
最新最及时的钢铁资讯,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