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管理学论文)
论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兴起,对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来说,人才、知识、技术具有比其他企业更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高科技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使他们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是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高科技企业 高科技人才 激励人才激励机制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以人才竞争为显著特征的时代,人才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将逐渐被智力所取代。我国科技人才总量有限,高科技顶尖人才更是缺乏,高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中的高科技人才,正处于高速流动中。造成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外流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的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从而提高高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谋求高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我国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激励机制相关概念阐述
(一)激励的内涵概述
管理学家认为,从静态上看,激励是指能够激发人们长期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因素,是激发其行为,指明方向和强调坚持某种行为的力量,即激励等于激励因素;从动态上看,激励是指通过不断满足员工的需要,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方法。这时激励则是启动、激发、指导和维持某种行为的内在心理过程,通俗讲,激励就是设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与方法。
(二)企业激励机制的内涵概述
是企业为了有效激励员工而建立的一整套有机的激励制度和措施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企业文化激励体系、薪酬福利体系、人员培训体系、员工晋升体系及相关制度体系。企业实行激励动机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三、我国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高科技企业正在开始把人才视为企业的宝贵资源。在继承民族优良管理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人才管理已取得较大进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逐渐得到认同。科技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是任何企业发展和前进的关键。“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高科技人才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为激励科技人才的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海尔集团的成功堪为典范。
2、正视人才的成长需求,重视人才的培训工作。科技人才要保持自身的才能优
势和竞争实力,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前企业往往是只使用而不开发,现在企业都开始重视员工的知识更新,重视对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如联想集团。
3、初步建立了人才激励机制。我国高科技企业初步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首先,重视人才的有效配置。借助市场采取双向选择,让人才适得其所,企业适得其人。其次,实施新的报酬机制。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能力主义的原则。
(二)我国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现存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科技企业在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方式缺乏多样性,较为片面和单一
我国不少高科技企业激励手段单一,过分偏重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甚至片面地认为,激励就等于物质激励,希望用高薪、高福利待遇留住高科技人才。这种片面强调物质激励,而忽视了为高科技人才提供更有利于其创造活动的工作场所与氛围,更有发展前途的培训机会等等精神层次的激励措施,而忽视了高科技人才的个性特征与需要特征,结果激励效果不理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人才培训欠缺乏,针对性不强
虽然许多高科技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人才培训,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首先,培训缺乏清晰
目标,易流于形式。市场上流行什么,企业就培训什么,不问企业是否实用。其次,培训方法和手段落后。以教师授课为主,缺乏实际的操作训练,效率和效果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再次,企业对培训较为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和长期投资意识。
3.为激励而激励,激励缺乏针对性,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到位
日前,工作分析在我国高科技企业中很少有,即使有也是处在低水平的模仿、尝试阶段,管理者大都参照其他组织的做法寻求灵感。没有根据自己公司实际情况制套一套标准的工作分析系统和符合自己的激励机制。
4.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
目前我国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利于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一是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身份不明确。有些企业的经营者把招聘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仅仅看成是高级打工仔,甚至把他们看成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这就使得知识型员工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二是缺乏一种服务意识,忽视了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作为企业,应该有义务为员工提供一个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平台,应该帮助某知识型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5.激励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匹配性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企业,对人才、对知识具有极大的依赖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机制的主要对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对象不够明确。有的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所针对的对象往往只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那些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的技术人才重视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而有些企业的激励机制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没有突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对企业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大锅饭”的翻版,因而激励效果不足,。
四.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策略的构建
1.建立灵活多样,富有特色的多薪酬激励机制
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是物质利益的需求永远是最基本的,最为现实的。以能力和业绩评价为核心的分配激励机制才充分体现了高科技人才的价值。采取了更为灵活的薪酬激励方式,将压力与动力充分结合起来,实施年薪制,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对于高科技人员,不能单纯以固定的模式支付,应把它与知识、能力挂钩,采取股票股权、、利润分成等相结合的报酬激励支付模式,即薪酬激励、福利激励、培训激励和文化激励等激励措施,并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运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
2.注重人才持续发展的培训激励机制
注重人才培训激励,因为培训不是福利,而是员工谋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制度,确定科技人才的奋斗目标。建立系统务实化培训制度,提供知识型员工受教育
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调动他们掌握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可以建立企业内部大学,随时准备让员工进行充电和再提高。
3.建立工作分析制度,夯实人才激励的基础。工作分析是企业招聘和选择、薪酬、绩效评估、培训、激励的基础。高科技企业在工作分析方面要注意在员工的工作内容、方式、时间方面允许他们有较大的自主性,允许他们自己设计自己的工作程序。在不断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多样化的同时,逐步推行弹性工作制,加大工作时间的可延伸性和工作地点的灵活多样性,使员工觉得工作是充实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4.建设高科技企业文化
高科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凝聚力、发展的催化剂、永不枯竭的能源。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以制度来保障,用形象作楷模,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创造出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让高科技企业文化在企业内生根,发挥它应有的激励作用。也只有很好地培育以人为本、注重创新文化和团队精神文化的高科技企业文化,才能为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实施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5设定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激励目标
目标的设立要有科学性即所设立的目标是可望又可及的。对于处于不同水平的员工要设立有针对性的目标,鼓励他们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求激励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对其激励应该做到分步实施, 层次分明。根据企业员工的不同类别, 不同阶段, 设皿长期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同时激励应该有针对性。在实施目标激励时必须考虑受激励者的个别差异。员工群体层次、类别各不相同激励手段和方法就要有不同的针对性, 做到有的放矢。
五.结束语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傲视群雄,取得骄人的业绩,就必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这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日后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环节。
„1‟尹艳冰,赵涛等.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2)李丹萍.高科技企业中的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与模式研究„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 学,2004.(3)田禾彦,田恩舜 我国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对策[J].学习月刊2006.8
(4)匀宝义任航高科技企业员工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企业研究2006.7
第二篇: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论文
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实行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激励理论与激励的功能,阐述了我国现行激励人才制度的误区,并且提出了我国人才激励制度构建的举措。
关键词:企 业管理;激励;激励机制
形成、提高企业活力和创新力的主体是企业中的人,是拥有一定知识、技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的活生生的人。如何用人以及使用何种手段对所用人进行激励决定着企业创新力的发挥程度。先进的机器设备得靠人去操作,再充裕的资金也要靠人去合理使用,信息要靠人去收集和掌握,企业目标要靠人去实现,一句话,离开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没有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一切资源都是零。所以,今天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深入探讨个体行为管理的核心问题——激励。只有理解行为的动机,才能预测激励、引导、控制行为,达到提高个体行为积极性的目的。
一、激励理论与激励的功能
激励是组织通过某些技术或方式,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运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及满足个人需要的系统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为什么不同的国家人均占有的财富多寡不同?比较贴近的解释就是不同国家每个人的劳动效果和效率是不同的,即劳动生产率不同。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造成国家间的贫富差异。它对于我们的政策含义是:要使国家富裕的政策必须是能够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的政策。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造成的企业间的经济效益的差异,必然引
起企业员工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调查发现,激励、文化和培训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最有效的方法。其中,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效果名列其他7项相关因素之首,成为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诸多因素中的第一重要因素。、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保证工作的高效率和有效性。通常情况下人的能力的外在表现是有限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战争、生死攸关等特殊条件的激励,能使人积极思考、发挥创造性,从而爆发出极大的能量以至创造出奇迹。这说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只是一般情况下发挥不出来,所以被称为潜能,即是隐藏于人的潜意识中的能量。工作效率的区别,有知识经验、技巧方法及熟练程度的区别,更重要的在于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把人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世界将发生巨变。但很多人还未认识潜能,更不知道如何发挥潜能。结果大多数人都是带着巨大的潜能不用,而平平淡淡走完自己的一生。这是人类的可悲,科学的无奈。现在不少人在研究潜意识、探索潜能,事实上,激励就是激发潜能的最好的方法。、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创造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武器,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常年倡导员工为企业的创新和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无论这些建议最终是否被采纳使用,提出建议的员工都会得到公司的奖励和尊重。汽车行业的研究者发现,正是这个激励方案使丰田汽车公司能够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产品质量,保持活力,在国际汽车市场竞争中长期占有优势。、留住优秀的人才并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企业的激励机制健全有效、体贴新颖,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企业特别注重这一点,他们运用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如IBM公司的激励办法包括为员工提供养老金、集体人寿保险、优厚的医疗待遇、乡村俱乐部疗养、减免那些愿意重
返校园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的学费,公司还筹办学校和各种培训中心让员工到那里学习各种知识等等方式。
二、我国现行人才激励制度的误区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激励,并尝试着进行了激励机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激励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
1、激励就是奖励。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有些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约束和惩罚措施,但碍于各种原因,没有坚决地执行而流于形式,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须辅以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对希望出现的行为,公司应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要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
2、同样的激励可以适用于任何人。许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分析,找到他们的激励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这样激励措施才能最有效。同时要注意控制激励的成本,必须分析激励的支出收益比,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采取两种甚至几种截然不同的激励措施是有其道理的。从低层次的个人需求来讲,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从公司利益考虑,从事简单劳动的打工者,创造的价值较低,人力市场供应充足,对于他们采用物质激励是适用的和经济的。相反,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对成就的需要更多些,而且他们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公司希望将他们留住。、只要建立起激励制度就能达到激励效果。一些企业发现,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了。某公司推出“年终奖”的计划,本意是希望
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但是却因为没有辅以系统科学的评估标准,最终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平均主义”,打击了贡献大的员工的积极性。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企业的一系列相关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
三、我国企业人才激励制度构建的举措、了解员工的需要,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员工是带着自己的需要走进你的公司的,只有了解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调动他的积极性。设法了解他们的需要。这是做好激励的前提条件。一要把握需要的类型。心理学家按照不同的方式划分出了不同的需要。企业管理者应运用这些理论去掌握、分析职工的需要,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要认识主导的需要。不同的员工,其需要是不同的,要求管理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职工的主导需要。否则,激励就是纸上谈兵、无的放矢。三要区分不同的需要。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本企业内搞一次全面的需要调查,把各种各样的需要进行分类,首先划出合理的需要和不合理的需要。对于合理的需要又分为马上能解决的需要和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需要。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需要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道理,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能解决的需要又划出靠组织解决的和组织帮助职工自力更生解决的两种。同时,对于不合理的需要进行教育引导,使之逐步向合理化的需要转化。四要正确引导职工的需要。诚然,人的需要是无限的,也是良莠不齐的。因此,有必要对职工的需要进行正确引导,使职工树立正确的“需要观”。具体地讲,可以把引导职工树立正确需要的工作概括为“四要”:个人的需要要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个人的需要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人的需要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可能;个人的需要要考虑到自己个人的能力。
第三篇: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初探
[摘要]人才是当今企业的能动的技术资源。激励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一样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要想把握这种资源而且进行有效的利用,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经济时代是一个彰显个性、人才辈出的时代,资本追逐人才,人才选择资本,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证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是企业制度的管理与创新,使企业高速成长并最终成为长寿公司的根本所在。目前经济行业市场化步伐日益加快,对于人力资源的获得和使用效率却比较低下,人才外流和浪费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的需求或成就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和满足,仅仅被作为企业赚取利润的工具。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筑,更核心来讲,就是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的结构与理论分析
(一)激励机制的结构分析
Ø简单的讲激励是指通过满足职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即要设法使职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动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的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而实现组织目标。
Ø动机和需要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即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回报的在心理或生理上的需求。这是激励需要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Ø目标是指行动所要得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目标同需要一起调节人的行为,把行为引向一定的方向。可以说目标是行为的一种诱因,具有诱发、导向和激励的功能。
Ø绩效指人们的工作成果并加之于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绩效的高低不在于工作量的大小,而在于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从以上四个概念入手就可以给我们所要构建的人才激励机制下这样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人才激励机制就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职工采用一定的激励方式和手段,使组织目标与职工的需求动机相联系,并结合职工的工作绩效,增加职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感,进而促成组织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
(二)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二十世纪以来,管理学界对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管理”,再到现代管理学界所倡导的“文化管理”,历经百余年,其理论精华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加以吸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人才激励机制从那里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可以实证的依据。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推动人的行为发生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即行为者的需要,行为动机和既定的任务和目标。所谓动力,是指一系列促使我们做某事的力量。动力是内在的,是存在于我们内心世界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动力的外部因素成为外在激励。同时认为,人的行为是有方向性的,激励理论研究的就是通过激励来实现行为的强化、弱化以及对行为方向的引导,从而使之不断的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相协调,推动组织工作的开展。
二、激励机制体系的阔面探讨
激励机制坚持公平原则、人本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人才激励机制不能脱离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独立存在,它的效果来源于一整套体系的良性循环。激励机制体系包括以下几点:
1、薪酬制度
薪酬是公司职工为公司劳动而得到的回报,是公司劳动得以肯定的表现形式之一。薪酬的发放是公司最基本的激励形式。当前公司所发放的薪酬主要分为工资、奖金和津贴3类。单从工资制度来说,我比较赞同绩效工资制。因为绩效工资制度它真正体现了绩效在激励机制中的作用,是最符合激励的原理的。绩效工资制引导个人的努力与公司目标相挂钩,突出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同时使业绩优者得到更多的激励,这无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再者,从薪酬制度的内部结构来看,对于工资、奖金和津贴的比例分配也应因时、因事而异,要充分考虑的行业的差别,而不能一概而论。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整套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薪酬制度,而且这一薪酬制度一定是建立在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基础之上的。
2、奖惩制度
奖励和惩罚都是激励的重要形式,二者辩证统一的存在于人才激励机制之中。相对而言我们更容易忽略惩罚对于职工积极性的激励作用。奖惩严明应该是在实施激励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科学的奖惩制度的建立就必须使奖励和惩罚构筑于相对公平的标准之上,即要有质的界定,又要有量的评价。
3、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职工作为社会劳动者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社会主要的保障对象,也是社会保险的主体,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是企业职工的基本权利。这种保障的存在将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而使其死心踏地的为完成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及安全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两个层次的需要,如果这中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话,他将很难产生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将大大减少其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对于企业的发展更为不利。所以企业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必需的。
4、激励方式体系
激励方式的种类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层出不穷。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一种或几种激励方式是无法长远的达到激励的目的的,多种激励方式的综合运用和推陈出新才是我们进行激励的正确思维方式。所以,我们不能把激励方式孤立起来,更不能认定哪种激励方式是绝对有效的,而应该把激励方式看作一个有机体系,充分的挖掘各种激励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综合运用,从而实现激励的最大效果。
三、人才激励机制的探讨
1、人才激励机制要因事、因时而异的改革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其自身所固有的一些体制必然会受到新情况、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如此,对于这些不适应新情况的体制的改革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企业所建立的人才激励机制也应在改革中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那样,激励机制的建立并不等于它能够在激励效用上起到预期的效果,更不能说是完全的适应本企业或者整个组织的需要,而只能说它为我们有效的实施激励手段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操作平台,具体的实施效果只能在实践中来检验。
2、忧患意识的激励机制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其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竞争:一是企业间的竞争;二是人的竞争。企业和人要在这两种竞争的夹缝中求得生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敢于面对竞争,能够对于竞争所引发的危机感做最充分的准备,简而言之,就是要树立忧患意识。我们的发展道路不是风平浪静,而是危机四伏,但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潜伏危机还在于企业内部,即企业决策者和全体职工对危机的真切存在,是否具备足够清醒的认识。
3、提高企业中文化管理含量,实现传统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企业文化作为一股管理新潮,美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通过对日美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比较和思考,逐渐认识到:把雇员当作纯粹的生产要素,当作会讲话的机器,当作“经济人”看待,会损害雇员的感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组织的人情味,做到比日本企业“更符合人性”。从这一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管理在未来企业管理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甚至是主导作用。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美日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文化管理也刚刚起步,我们加强企业文化管理的同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更有利于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
结语
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的人才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行为科学经典理论为基础的,集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薪酬制度、奖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及激励方式体系于一体的有机系统,人才激励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一样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因事、因时而异的改革是我们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芮明杰主编,《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刘云柏著,《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4、陈佳贵著,《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杨忠,国际兼并浪潮与企业核心能力构造《经济管理》2001(第4版)。
6、朱柏铭:《公共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7、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8、高贤峰,《人本管理》,国际文化交流出版社。
第四篇: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作者:郭 佑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企业技术创新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竞争焦点。文章首先阐述了当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然后从人本激励、资本激励和知本激励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论企业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论企业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摘要】近几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文中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问题做了阐述,总结了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法和建立激励机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如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试从有关激励理论、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的模式及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入手浅作分析。
1.有关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创造满足企业人员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企业人员的各种潜能及努力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员工为什么可以被激励?怎样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有较高的积极性。
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另外,好的激励手段还应该引导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总之,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员工的需要。
2.激励机制的作用
2.1 吸引优秀人才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往往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2.2 开发员工潜能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效果。
2.3 留住优秀人才
彼特.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3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企业注定必垮。在这3方面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2.4 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
3.激励的模式
有关激励的理论有很多,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即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来达到激励职工工作的目的。常见的物质激励主要有薪资激励、福利激励和股权激励。
(1)薪资激励与福利激励
薪资激励就是通过对员工薪资体系和薪酬水平的合理设计,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薪资通常包括基本薪资、奖金和津贴等。薪资使员工从企业获得的较为稳定的经济报酬,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广义的员工福利,一是法定福利,即政府通过立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税(费)的方式提供的具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另一层次的员工福利,是用人单位或行业在没有政府立法要求的前提下,为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并鼓励他们在岗位上长期服务,而主动提供的福利,这种福利可以称为用人单位福利。单位福利具体包括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教育补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
(2)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指通过公司股权的安排,实现对员工激励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股票期权
实行股票期权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和激励员工参与公司的发展。股票期权的范围仅适用于公司经营管理者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群。
②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的持有人可以不通过实际买卖股票,仅通过模拟股票认股权的方式获得公司支付的公司股票在规定时段内的市价差额。股票增值权适用于公司股价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
③限制性股票
是指员工只需花费很少的个人投资即可获得的股票,但需要最低服务年限,否则一切权力都将被剥夺。这种方式有助于留住人才,适用于对企业经营业绩不承担直接责任的高绩效员工。
④股票赠与计划
股票赠与计划是指将股票无偿赠送给高绩效员工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企业往往要求员工在达到一定的资格条件(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的服务年限)之前一般不会立即拥有股票的完全所有权。一旦渡过了股票被没收的风险期,员工就拥有了倍增于股票的完全所有权,这时员工所得的股票收入将会被视为一般收入。这种方式适合于对经营业绩不承担直接责任的高绩效员工。
3.2 非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是指企业采取货币以外的方式激励员工,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带薪休假
①享受国家法定的福利,指企业在员工非工作的时间里,按工作时间发放工资和福利的一种制度。
②除以上国家法定的福利外,企业组织的短期休闲度假等。
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缓解员工因竞争激烈、工作紧张而带来的压力,可以为员工的身心调整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其在正常的工作时间里更加高效地工作。
(2)职业发展
员工工作的目的除了获取物质需要外,还要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良好的晋升机会是对员工的重要激励方式。职业发展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激励因素,对员工特别是处于事业发展阶段员工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是将工作本身变成一种激励方式,使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常见的工作激励包括:临时授权、增加工作的挑战性、肯定员工的工作成就、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的工作方式、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等。
(4)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是指企业将培训作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员工通过培训,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从事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工作,从而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5)荣誉激励
荣誉是企业对个体或团队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激励适用于企业的所有员工。
(6)参与激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职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7)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加强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职工,使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8)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内在的约束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永久的激励作用。
4.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例如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而且目前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力量在物质激励上大做文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2 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4.3 企业家的行为也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的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