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血色湘西》有感
古老的服饰,悠久的文明,果敢的汉子,漂亮的姑娘,古朴的民风。英雄辈出,钟灵毓秀演绎着湘西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人迷离,让人神往。
从拍帮到竿子营,从戚继光到葛云飞,从宁静到战争,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水面到陆路,包罗万象,有铁骨铮铮的汉子,有雅致睿敏的姑娘都在叙说这段历史,刻写这里的沧桑与宁静,叙说这里的斗争与无奈,仿佛走上了水泊梁山。
就是这样一个荒蛮闭塞的湘西,这里没有新思想的萌发,也没有外界人员的渗入,一直是天高皇帝远的偏僻之地。湘民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秤分金银,他们也会划分领地,也杀人越货,由于不平的利益也会大打出手。他们也会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经常是刀兵相接,斗得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在我们眼里他们不是南方绵弱的男人,而是一匹匹来自北方的狼。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骨子里充满了野性,但是他们骨子里也有忠义的骨髓,他们身体里流淌的是正义的血液。他们崇尚老祖宗留下亘古不变淳朴的祖训。
好景不长,日寇入侵中国。刹那间狼烟四起。日寇用蓝色的炮口对着我们的东大门,叩而入,鬼子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掠我土地,夺我财富,奸我姊妹。自然美丽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也不可幸免,往日的平静也同样打破。他们感叹日子被打破给自己带来的悲痛。他们没有怯懦,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知道他们面对的敌人不是不是人,而是披着人皮的野兽,他们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用老祖宗留下的狩猎方法,用自制弓箭射,用土炮炸,用弶装„„用最原始的办法消灭了不少侵略者,不,消灭的是道貌岸然的禽兽。
当鬼子来到湘西,对头竿子营和拍帮不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去争夺不休,而是团结在一起共御外辱。有侵略就有反抗一直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我们看到竿子营从战场取来的一大包银耳环,竿子营的青壮都壮烈牺牲了,这些银耳环就是竿子营汉子生命的写照。排帮与日寇血战直到牺牲最后一个人。个个都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一个个湘西丈夫倒在血泊里,倒在自己的家里,倒在反战日寇的路上。有年逾古稀的龙德林老镇长,有乳臭未干的虎仔,有金刚怒目的石三怒,有文有武的龙氏兄弟,有清高正直教书先生„„他们都牺牲在那烽火的岁月里。湘西的草木都被他们忠诚的血染红了,被他们誓死如归的勇气感动了。正是他们的慷慨的付出,以致生命。才保卫了芷江机场,为当时的抗日局部胜利画上了关键的一笔。他们只是英勇湘西儿女的部分缩影。他们的忠诚可感召日月,可名留青史。我们含着眼泪惋惜他们生命的凋零。感觉这神奇的土地孕育的传奇的英雄人物。让内心无比震撼。我们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感受湘西是优美恬静的,有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缠绵爱情故事。然而就是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是铁骨铮铮的湘西汉子用自己的血和生命换来的。岁月在流逝,湘西的故事也不断被创造。但那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湘西抗日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记住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记住那孕育英雄的湘土,还用那些为国捐躯的热血湘西汉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着土地爱得深沉„„”正是这片古朴的地方,孕育如此如此淳朴的人民,用生命在向我们诠释着他们对自己国家是多么热爱,对自己家乡土地厚重的虔诚。
第二篇:《血色湘西》观后感
《血色湘西》观后感
前些日子,有些空,故在老哥那呆了几天,有吃有喝的,闲来无聊,听从老哥建议(其实他说的从没有反对过,无所谓“从”),坐在电脑前把他极力推荐的《血色湘西》从头看了遍。因以前喜欢湘西出来的乡土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尤其喜好小说《边城》,就对湘西的乡土民风、人情世故有着淡淡的兴趣与感情,所以对电视剧有些感概。
从人性和对个体生命认同的角度,这应该说这是一部悲剧,只是其主调服从了时代的大背景——抗战,使悲剧色彩弱化啦。
先需承认这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从策划到编剧到演员都下了功夫,主题的把握没有以往那种过份的大唱赞歌,没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别的先进形象,突破了以前电视剧在抗战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偏见,淡化了党派意识与现代性对人的作用,显现了一个小城市偏远乡村中的一群乡下人与一群落魄军人在民族大义面前义无反顾的选择与牺牲,而把人类的野蛮与纯朴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电视剧也显示了导演们对故事与情节有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态度,为突出湘西地域的特点及显出人物前后转变的反差而露出了不自然的痕迹,牵强得很,有时简直就是横空出世。回避了参战转变前后山民充满着的那种复杂难解的外在矛盾和内在矛盾,湘西山民的悲剧性存活状态与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生存困境及乡下人纯朴与蛮悍的民性对人生选择的影响,没有呈现出一种痛苦的思想挣扎与不适应,反而显现了导演们的个人的英雄主义与爱情力量的崇拜情结,可能有吧,这无可非厚,也许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眼光而不得已为之。
剧中蛮悍的土匪头子石三怒、美丽坚强的湘妹子穗穗、孱弱聪明的乡下读书人龙耀文,甚至城府极深的顽固乡绅龙德霖都是湘西山民的典型。有着传统湘西山民与生俱来的纯朴善良野蛮愚昧,行为处事与外部世界截然不同,甚至不可思议。作为大山之中的山村,这是一个有声有色,有血有泪,有大痛苦,也有大欢乐的人的世界,山民们无从弄明白外部世界的种种,其实他们在外面人头脑里,除了道听途说得来的野蛮与神秘的印象,也一片茫然。乡村的社会形态更多的是原始的,外部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社会的运转与维护自有其法则。生存环境的严酷,使人生命运充满随机性或偶然性。生死祸福全在不可测之天。人生命运难以自主地把握,人们也不曾认真想过如何自主地把握自身的命运。陷入迷乱的单纯理智只能将人生的无常归因于天命:一切都是命,万事不由人。愚昧到愚蠢!
说说作为剧中唯一一个连接外部世界与湘西乡下的个体——龙耀文吧,搞笑的是其本身极具矛盾。乡下人的出身和周围的环境使其无法与愚昧的世俗抗衡,无法真正超脱“乡下人”的局限,同时由于在外读书而接触外部日夜变化的世界,使其思想和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更不可能理解湘西乡下这个社会存在的机制,从而使作为个体的人永远也不可能为他人所彻底了解,反而在几天的团总任上出了不少错出了不少笑话。自己也感到无奈和无力。后来的出走,是书生本性孱弱的表现——对责任不敢当,同时也隐约暗示外部世界的精神衰败与中华民族的颓废堕落,无形中与湘西少数民族特有的勇敢、雄强、纯朴、忠厚的品格和气质形成对比,为抗战的艰难寻找民族内部的不足。不过龙耀文告别故乡的出走,同时也意味着对过去岁月的告别,意味着对家乡几千年封建专制压抑下所形成的变态心理的反叛,正是这种内心的不满与叛逆为他后来在战争的奋斗提供了精神支柱——维护民族的尊严,求得生存的权利。
第三篇:读《血色浪漫》有感
读《血色浪漫》有感
生活态度决定一切
——读《血色浪漫》有感
《血色浪漫》是好友送给我的礼物,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我挺佩服老三届的,没怎么上过学,风华正茂的时候当兵的当兵,下乡的下乡,而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却有很多老三届。对于生活的思考,他们要比我们这一辈深刻得多,也有意义得多。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最重要的。
书中的主人公郑桐进了社科院做学问,张海洋进了刑警队,袁军当上外交使官,钟跃民依然是个自由人,漂泊在可可西里。
所有的不同只有一个原因——生活态度决定一切!
所有的主人公中,钟跃民的视觉冲击力无疑是最强的!而'生活态度决定一切'也在他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不可否认,钟跃民是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他的博学,他的聪明,他的上进,他的不安分,他的足智多谋,甚至他的'痞'都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那是一种释放,一种向往,更是一种折服。在大多数人都按部就班地生活、学习,踏实地前进的时候,他的决然放弃,不断变化生活的态度,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生活状态被现代人视为'在路上'.书中,钟跃民曾对秦岭说过:'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生命是一种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过程设计得很有趣,这种过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由一连串最初的体验所组成。初体验属于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那部分,它意味着梦想、勇气、新奇、刺激和执着……但很多时候,初体验还伴随着恐惧、担忧、绝望和危险,初体验是残酷的。我很喜欢体验这个词,因为我是个更看重过程的人。秦岭,你还记得吗?当年我们都很喜欢凯鲁亚克说过的那句话:我还年轻,我还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这是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只是在我看来,这种积极太过跳跃。'
我欣赏钟跃民缘于他'在路上'的生活方式,不敢苟同的恰恰也是他的生活方式!他身上的洒脱让我觉得太过理想化。但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性的人,有深刻的思考。他的思考不同于郑桐,而是典型的'在路上'的思维方式。我在想,或许作者在借钟跃民这个特殊的人物让读者引发思考:是无条件的去适应这个社会还是顺其自然的去作为,只是取决于你把什么看得更重要,是结果?还是过程?
当年的人们并不追求一定要成功,他们只是在享受'在路上'.我觉得,这一点好像现在的人要弱一点。或许是社会压力大了,自己和他人逼得自己必须那么在乎结果。但对自己宽容,并不是一种罪过。
且不说'在路上',我是确确实实佩服钟跃民身上那股积极向上的劲。我非常喜欢陕北窑洞里吃不饱肚子却依然午夜神侃的他们,虽然有几分傻但活得很积极。还是那句俗话,没有趟不过的河,没有过不去的坎。既然能积极快乐地活着,何乐而不为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评价标准。对于别人的生活,我们无权指点,对于别人的标准,我们无力评说。我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最最普通的人,我只想过最最普通的生活,并且积极的面对,然后拥有自己的小幸福。'在路上'不是我的生活态度,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我欣赏,可我永远也做不到。我只是希望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态度决定一切!
(作者为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兴城路派出所季世峰。)
第四篇:血色浪漫——阅读有感
血色青春 别样浪漫
青春敲打着岁月的礁石,一下一下…那样铿锵那样坚定。走在日子的涟漪中,年华是我们最美好的面庞。俯首涛声依旧,他们的浪漫在书海上映。将心灵交予她,才发现,我收获许多……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最初的梦想,感受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从此就有了关于青春别样的描述:血色浪漫那个闹哄哄的年头,那片红色的背景,苏联教训了上房揭瓦的捷克斯洛伐克;“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遇刺;浪漫的巴黎青年也走上街头要求摧毁“旧秩序”。一种青春的激情和梦想的混合物,在这些少年体内爆炸,激情与青春碰撞,梦想与现实交织,一幅色彩浓烈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开了.北京的街头,将校呢的穿着,这三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少年聚拢在一起,他们在冰场上高谈杀掉小混蛋;在丛林里,只有司令和排长还装模作样的侦察敌情;在街头,伙伴们的怂恿下,面不改色的称美丽的姑娘周小白表妹;在剧院,为了一张芭蕾舞票排通宵的队伍……他们究竟是少年,别人眼中怎样荒唐他们也不在乎,为了解决温饱,投自己家里的东西却买来一铁桶的冰淇淋;听说小混蛋被打死,他们更多的是不忍而非快感;捉弄一个傻子去和别人打架,他们躲在暗处看热闹。
当上山下乡成为一种潮流,他们不考虑一切来到陕北。简陋的条件,艰苦的劳动,青黄不接时甚至要去讨饭。他们依旧一笑而过,还编排出在城里看的杂耍去换取老百姓的施舍。饥饿驱使他们在街头抢
一块腊肉并纠集全城的下乡知青与小贩对抗,让人们都以为城里来的是一群土匪。
张扬、自由、霸道、自信、狂放,这些个形容青春的词语都在故事里钟跃民的身上被体现。他像是一个闪耀的火炬,更像一个随时会被引燃的炸弹。他古怪、傲慢、敏感,他的想法总是光怪陆离,且无人可以阻拦。他对音乐的感识,打动了公主般骄傲的周小白,他钟爱柴科夫斯基,这样一个野性浪漫的男孩,爱上了信天游,爱那沙哑的歌声,飘荡在贫瘠的黄土高原,唱出了百姓心里的苍凉。他看到祖孙俩连野菜团子都不能吃个饱,他心里腾起了怜悯。小憨娃死在他的肩头,他触摸了生死的距离;对面山头的痴情女子长出的《走西口》,让他明白了神秘的爱情。
他究竟不属于一个地方,他离开了留恋却不牵挂的陕北,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依旧顽固,随性。面对战友的仗义,面对任务的坚定,面对死亡的从容。他的二等功,营长职位更并非虚名。在别人眼中,它必将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可他又一次不寻常的离开,在街头卖煎饼,他不会觉得让儿时的伙伴照顾他的生意多么羞愧,也不觉得让同窗战友去工商局捞他有什么难堪。
他的步子还在追赶着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明天,在国企,在出租车上,在神秘的西域……他的随意他的大胆他的热情让他像是青春的化身,岁月在向前,青春也在悄无声息的流逝。而你我,正如阳春三月,虽有阴霾,但终会晴朗;如激流中的小舟,虽有碰撞,但依旧向前。起航吧!确立目标,选准航线,挥洒激情,拥抱梦想,乘风破
浪,勇往直前。鲜花永远在前方,掌声永远在身后,我们永远在路上!做自己!你的青春会别样!
第五篇:读《血色浪漫》有感
在好友的推荐下,我看了电视剧《血色浪漫》,后来又细读了都梁的原著《血色浪漫》。虽然电视剧与原著相比,改变了些情节,也引起许多原著读者的不满,但我觉得电视剧还是能体现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语言方面也基本上符合原著。下面我谈一下看完原著后的感想。
《血色浪漫》描写的是从六十年代起,以钟跃民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在作者诙谐风趣的语言下,我被深深吸引了。作者并没有在卖弄文字,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写出了自己那代人的想法。而钟跃民正是都梁想表现的魂。我觉得可以用小说中周晓白一句话来概括钟跃民,这个家伙身上有种很特殊的气质,既浪漫又现实,甚至还有几分无赖,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这家伙简直是个奇妙的混合物,和他相处,你会感到很快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好玩的事,而且马上就兴致勃勃地玩起来,还玩得一本正经,玩得很像那么回事儿。这句话绝对能体现钟跃民的个性特点和为人处世。钟跃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把生命视做一种过程,无时不忘去体验人生。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太苍白了,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
作者通过这么长篇幅的描写,其实是想传达给人们一个讯息:人为什么活,人要怎么活?通过钟跃民的口,批评了目前一般人的人生观,出生读书上大学工作结婚,换个角度就是生存、追求发展,求权求利求地位求财富。全民都是这个目标,一样的人生目标。又通过钟跃民的经历表达了多元的人生目标。不在乎白领蓝领、只在乎生活阅历;不在乎辛苦享受,只在乎过程。一种平和的人生观,将会带给一个人快乐的生活。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在不同的经历中品味生活的滋味。人为活着而活着。人既然活着,就该活得有自己的想法。因为那是你的生活,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我是个出身在八十年代的人,对文革期间事除了历史教科书之外知之甚少,父辈们提到时也是一句话带过。通过《血色浪漫》使我对五六十年代的人有了更为具体的印象。也明白了我们这代人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要为之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