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昌市安宁镇中心小学防震演练总结
西昌市安宁镇中心小学防震演练总结
为了让全校师生充分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避险意识,提高避震逃生技能,2014年3月6日下午,安宁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演练前,为确保此次演练的顺利进行,校领导做了周密安排,在周三的教师例会上召开了防震演练动员会,让全体教师熟知演练的程序和各自负责的岗位和任务。汤克远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各位教师要认真参与演练,使演练取得实效,各班班主任要利用班队课时间教给学生正确的避震方法、程序和疏散路线以及注意事项。
下午3时15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听到警报后,各班老师迅速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紧急避险,同学们随手抓起书本或书包护住头部,蹲下在课桌旁躲避。待第一波地震过后,总指挥发出疏散命令,各班老师立即指挥学生快速有序撤离教室。楼道处负责老师不断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预防拥挤和踩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疏散到操场开阔地,整个应急疏散过程用时 1分58 秒。各班马上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马校长做了简短总结,肯定了师生们在演练中避震方法正确,疏散过程有快速有序,希望同学们牢记避震和疏散方法路线,确保真有灾害来临能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减少伤亡。3时30分,演练活动圆满结束。
整个演练过程教师指挥得当,组织有序,学生遵守秩序,无拥挤和踩踏事故发生。通过演练提高了师生避震逃生技能,进一步熟悉了
疏散程序和路线,达到了预期目的。
第二篇:西昌市安宁镇中心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西昌市安宁镇中心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2011-2012学第下期)
为了让远程教育资源更好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市教育科技局文件精神和我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特作出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远程教育精神、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为工作指导;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以“提升教师水平,增长学生见识,服务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通过创新制度、培育典型、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升能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主,常规电教手段为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师进一步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学习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利用和二次开发;熟练掌握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三、工作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此设备自配备以来,我校一直按要求作好该项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及工作计划,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按时接收远程教育资源,将接收下来的教学资源刻录成教学光盘,进行编号整理,同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以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远教IP教学资源对提高我校教师知识水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更新。
在该项工作的实际操作和应用上,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主要体现在:
第一、电脑知识还不足,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还需进一步努力学习,以求更大进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脑知识更新的需求。
第二,工作力度不够大,还需加强,以便能更好地使用好该套设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在资源运用于教学上,由于电视机显示效果不够好,学生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和教师进行教学实际应用时,这一现状给教学多少带来一定的制约。
四、工作措施
本该项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该项工作。
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精神要求,按时接收远教IP节目,并及时进行整理、公布、刻录成教学光盘,做好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做好多媒体教室和卫星资源接收设备的常规管理和维护工作,严格管理,爱护并充分利用设备资源,确保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
2、继续开展好基于远程教育优质课、示范课评选活动,开展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应用交流活动。
3、将远程教育课的教案从常规教案中分离出来,对远程教育教案在全校内进行评比。让远程教育课具体到班,到人。做到上课有标记,教案有记录。
4、结合实际,抓好师资培训,每学期进行一至二次该方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并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让学校教师真正参与到该工作中去,以提高知识技能水平。
5、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收看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小小律师等综合资源教育。
6、制定好各种计划和制度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工作,填写好各相关的记录和表册。
7.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熟悉网站建设光盘制作及相关管理知识。
8、积极向全校教师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宣传信息时代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增强老师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促使他们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
9、积极向全校教师宣传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思路,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环境下的课件制作、开发,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教研论文的收集整理活动。搞好现代远程教学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方案,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本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学便利、帮助、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10、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努力让全体老师早日学到相关知识,喜欢进入多媒体教室来上课。根据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和学校的安排,立足本校实际,搞好学校的校本培训、常规电教工作,管好用好常规电教器材。使它们能够在教学之中发挥巨大作用,以弥补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不足。
11.本学期继续收集远程教育论文和教学心得体会。
安宁镇中心小学
2012年2月12日
第三篇:青南中心小学防震演练总结
青南中心小学防震演练总结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4周年纪念日,教育局的部署,在我校举行全市防震演练活动。为提高我校师生在发生地震灾害时的逃生意识,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定于2012年5月10日上午8时举行了一场防震自救演练活动。齐万忠校长组织召开了全校教职工会议,专门布置安全演练工作,明确各相关人员职责,并制定了可行的演练方案。2012年5月10日上午8时,全校师生按照演练预案进行防震演练活动。
首先按照学校紧急疏散演练领导组的工作安排,分别由各班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讲解避震动作要领和疏散要求,同时各教学楼前、楼道口及疏散通道中间的引导教师都立即就位。当警报响起,各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按照疏散路线有序疏散,教学楼前及楼梯口安排的疏导员协助各班老师处置疏散过程中的突发情况,防止学生相互推挤、踩踏和掉队。学生全部疏散到操场后,按规定的场所以抱头姿势蹲下、等待。各班老师及时清点人数,将清点结果报告校长,并维护好本班学生秩序。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疏散演练、清点人数、演练结束小结。整个演练过程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由于老师们指挥得力,此次演练同学们做到了不惊慌失措,不争先恐后,有秩序地按逃生路线疏散到安全的地方。整个疏散过程安全、有序,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学生安全撤离。
通过这一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全体师生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演练结束后,所有师生在学校负责人的组织下对演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面对地震灾害应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组织大型疏散活动的能力,为学校积累了应急疏散的经验,更使同学们懂得了自救的知识,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使全体师生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
我们将继续认真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第四篇:虎洞镇中心小学防震疏散演练总结(范文模版)
虎洞镇中心小学地震演练总结
安全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我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向来十分重视,值此十九大召开之际,我校利用 “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对全校同学进行了防踩踏知识讲座,通过讲座,同学们明确了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更加认识到防震、防险的重要性。各班结合讲座的内容开展了防震减灾主题班会课,学生会上结合防震常识讨论如何防范、如何逃生,以及正确的自救步骤,提升了全校师生防震的防范意识,逃生技巧。
2017年9月26日下午利用安全教育课时间,我校进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本次演练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进行了考验。
一、目的:演练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在遇到灾难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二、演练规划:
1、演练分楼层进行,各班听到紧急疏散指令后,立即排成两列纵队按指定楼梯下楼。下楼后到各班到教学楼门前的指定地点集合,清点人数。演练过程中注意要做到快、静、齐。
2、严格按照《虎洞镇中心小学地震演练实施方案》执行了本次演练全过程。
三、演练过程:
本次地震演练由门卫发出紧急信号,各部立即响应,楼层重要区域的教师上岗。与此同时任课老师立即组织学生按前后门两路逃生,在走廊上稍作休整后按逃生路线撤离。逃生过程中各班同学均安静、有序、快速地排队下楼。下楼时靠右行、不拥挤、不说话,全程师生能按要求抱头直至到达安全区域。本次演练过程总共用时一分四十五秒,各班到达安全区域后班主任立刻组织队列,清点人数。
四、演练的优点:
(1)本次演练锻炼了学生在灾难发生时的应变和自救能力,整个演练过程同学们大多比较严肃对待,都能保持警觉的态度,听到紧急疏散的警报声后都能快速按预定的路线到达指定场地集中;
(2)在演练中各班表现均良好,大部分同学们在疏散中都能够做到安静、快速、有序,并按消防演练的要求抱头前进;(3)
一、二年级同学年纪小,行动能力较弱,但在这次演练中却表现最好,老师、同学都能紧张而有序地按要求撤离,在规定时间里到达集合场地。
五、存在的不足:
(1)仍有部分同学重视不够,在逃生过程中边走边开玩笑,尤其是一些同学在行进中没有按要求抱头;
(2)由于楼梯较窄,导致楼上的班级下楼时与楼下的班级发生拥堵,特别是在一楼有拥堵现象,严重影响速度,还需要调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地震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能多争取一点时间,就能多挽救一些生命;
(3)由于撤离速度掌握不好。两名同学在撤离到院子时跌倒,但及时有同学老师搀扶,未出现不安全事故。(4)部分师生对防震逃生的要求还不够明确,动作做得不到位,在以后的类似演练中要提前做好指导,争取做得更好,让每个人都能在真正的灾难中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去帮助更多的人免受伤害。
虎洞镇中心小学 2017年9月27日
第五篇:上园镇中心小学防震疏散演练总结
上园镇中心小学防震疏散演练总结
在5.12特大地震中,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了,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师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校于2011年5月19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防震疏散演练。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校园防震演练小组,并召开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会后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向学生介绍安全避震相关要领和熟悉地震警报。介绍地震的相关知识、应急避震的保护措施和震后自救知识,特别强调了在家中、在学校如何防震避震的知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去协助家人做好相应工作。然后,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再次进行应急避震练习,班主任帮助学生在教室内熟悉就近的安全地点,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的方式,在学生演练过程中,班主任不断巡视,帮助学生纠正不当措施和姿势。
三、班主任带领各班学生反复熟悉避震撤离教室的疏散路线,并不断告诉学生在疏散时不要慌张,不要推挤,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统一指挥下有序撤离。
四、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上午9:50点演练警报响起,负责学生安全的安全员和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学生们就近躲避,先迅速蹲到坚固的课桌下,1分钟后,疏散命令下达,立即组织学生用手抱头、弯腰低身、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有序地向校园紧急疏散。到达校园后,教师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并将安全到达人数和“伤员”救助情况向总指挥报告。整个演习活动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均能做到安全撤离、有序集合,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本次演练要求教师最后出教室,体现了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高尚品质,疏散时间前后最慢的2分37秒,最快的1分22秒。各班班主任在演练后对学生进行了团结互助,在危难时相互救援以及团队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本次防震疏散演练的过程及演练的目的、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讲述与总结。本次防震疏散演练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疏散时有拥挤、吵闹现象。
2、情绪紧张,慌乱拥挤,不互相照顾等。
3、仍有个别学生对本次活动不够重视,有一种玩的心理,因此活动中不够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练的速度。
本次演练是一次较成功的演练,其时间短,速度快,通过演练,使学生提高了防震意识,受到了安全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