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实 验 题 练 习

时间:2019-05-14 03: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 学 实 验 题 练 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 学 实 验 题 练 习》。

第一篇:化 学 实 验 题 练 习

化 学 实 验 题 练习(共30题)

1、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

2是

A.Na2SO3溶液(BaCl2)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D.HCHO溶液(石蕊试液)

3、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Na2SO4AlCl3②NaHCO3Ba(OH)2H2SO

4③HClNaAlO2④Ca(OH)2Na2CO3BaCl

3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实验操作

4、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硝酸钡溶液

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C.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

实验装置

6、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 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

D.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7、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8、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CO、O2;②Cl2、CH4;③NO2、O2;④N2、H2。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实验现象

9、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10、已知:

①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 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I2 4>Cl2>Fe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1、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12、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2Na + O2 == Na2O

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l + S2-== Ag2S↓ + 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 Ca2+ + 2OH-== CaCO3↓ + CO32-+ 2H2O

实验设计

1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实验操作

1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硝酸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溶液润洗,锥形瓶不用所盛溶液润洗

D.用37%(ρ=1.19 g·cm-3)的浓盐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盐酸溶液,用到的量器为100 mL的量筒和100 mL的容量瓶

15、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浓NaOH 溶液

A.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乙烯

C.酯化反应

1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铜锌原电池

17、下列各组反应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是

A.铜投入到浓硝酸中B.碳投入到热的浓硫酸中C.电石投入到水中D.碳酸钙投入到盐酸中

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无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水B. 用10 mL量筒量取3.24 mL稀硫酸 C.用蒸馏水鉴别溴蒸气和二氧化氮气体D.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

19、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乙醇、浓硫

钠溶液

①②③④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

3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NO、CO2等气体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酒精、水和四氯化碳

B.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后测定某溶液的酸碱性

C.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12.80 mL 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 D.仅用Ba(OH)2溶液鉴别FeSO4、CuCl2、Na2SO4和(NH4)2SO4 4种溶液 实验安全

21、以下四种标签,适合贴在无水乙醇试剂瓶上的是

A.B.C.D

分离和提纯

22、通过物理方法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钠、镁B.溴、碘C.食盐、淡水D.氯气、烧碱

23、下列有关分离和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浓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B.用蒸馏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C.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2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B.用稀硝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C.将工业乙醇蒸馏得到95.6 %的乙醇D.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

4实验原理综合25、下列实验的前后,铜的质量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立即插入乙醇B.铜片放入酸化的硝酸钠溶液

C.铜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稀硝酸D.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

2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是

A.将SO2通入溴水溶液中溴水褪色,可以说明SO2有漂白性

B.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后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可以检验淀粉水解后的产物C.将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可以检验

生成的乙烯气体

D.向AgCl浊液中滴加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可以说明AgI比AgCl更

难溶

27、下列相关实验不能

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28、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30、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实验改动后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答案如下

第二篇:化学实验探究题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1.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填字母:A、石蕊试液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2.(娄底)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

多,试另举一例:。

3.(烟台)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一定有NaCl和NaOH。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小亮猜想:还可能有Na2CO3小强猜想: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

3你认为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还可能有。

【活动与探究】小亮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Na2CO3。

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4.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人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5.(清远)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之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

点燃 2Mg + CO

22MgO + C,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钠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 Na2O、C②、C③ NaOH、C④ Na2O、Na2CO3、C

2在步骤(3)中也可以通过加入试剂的方法进行检验(任写一种试剂)。

【结论】猜想(填序号)正确。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Mg、Cu、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开展了一下以下探究活动。

反应产生氢气的快慢,有两种测定方法:

方法一是在相同时间内测量氢气体积的大小。

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则接口c应与__________(填“a”或“b”)

相连。

方法二是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氢气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白色粉末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过滤后,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3)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中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以上实验,不能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检验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则上述实验的操作(1)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8.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氢铵、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试从如下实

验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加热,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在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有沉淀生

成;③在②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全部溶解同时放出气体。

A、碳酸氢铵B、氯化钡C、硫酸钠D、碳酸钠

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有一种物质,为了鉴别它,做了如下实验:(a)取一些样品溶解在水里,有白色沉淀生成,把悬浊液过滤,得无色滤液。(b)在滤出的沉淀里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c)在滤液里加过量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里滤出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c)里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③操作(a)滤液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氯化钠、无水硫酸铜、氯化镁、硫酸钠、碳酸钠中的若干种混合物。

现做如下实验进行所含成分的判断: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说明肯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烧碱溶液看不到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另取少量固体,加入盐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最终要判断出存在的物质,应另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________试剂,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的硫酸钠存在;将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氯化钠的存在。有关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

223244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包粉末,可能由 NaCl、Na2SO4、Na2CO3、FeCl3、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也无明显现象。请问:

(1)由实验①可知,原粉末中没有_____________; 实验②可说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____; 实验③证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原粉末中可能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 在AgNO3、Ba(NO3)

2、BaCl2中选择二种作为A、B试剂,且A、B的阳离子不同 ]

用化学式填写:粉末的成分__________;试剂A__________;试剂B__________。

第三篇:化学有机实验题

化学有机实验题

1.(14分)

Ⅰ:“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2)现拟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下图是分离操作流程图。完成下列空白:

试剂: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分离方法:①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物质名称: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Ⅱ:已知卤代烃(R-X)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得到醇(R-OH),如:CH3CH2-X+H2O

CH3CH2-OH+HR,现有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1的条件为

___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写出反应3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写出苹果酸

①和乙醇完全酯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g/l00g水

正丁醇

0.80

118.0

冰醋酸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操作如下:

①在50mL三颈烧瓶中投入几粒沸石,将18.5

mL正丁醇和13.4

mL冰醋酸(过量),3~4滴浓硫酸按一定顺序均匀混合,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水洗,10%

Na2CO3洗,再水洗,最后转移至锥形瓶并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加入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馏分,得15.1

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任意一种正丁醇同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①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的药品是:。

(4)步骤②中,用

10%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5)步骤③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18℃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填“高”或“低”)原因是。

(6)该实验生成的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

3.(16分)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A试管盛有无水乙醇(沸点为78℃),B处为螺旋状的细铜丝,C处为无水硫酸铜粉末,干燥管D中盛有碱石灰,E为新制的氢氧化铜,F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或区域)有(填仪器或区域的代号A~F)___(4分)。

(2)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分)。

(3)C处应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2分),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E处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F处可以添加的固体药品是

______________(2分)。

(4)若本实验中拿去F装置(包括其上附的单孔塞和导管),同时将A试管处原来的双孔塞换成单孔塞用以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其它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E处除了依然有上述(3)中所出现的现象之外,还有气体不断地逸出。由此推断此时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Ⅰ(1)催化剂;吸水剂;(2)饱和碳酸钠溶液;硫酸;分液;蒸馏;乙酸乙酯;乙酸钠、碳酸钠的混合物。

Ⅱ(1)光照;

;(2)2+O22+2H2O

Ⅲ.①HOOCCH(OH)CH2COOH+2CH3CH2OH

CH3CH2OOCCH(OH)CH2COOCH2CH3+2H2O

②HOOCCH(OH)CH2COOH+2Na2CO3→2NaHCO3+NaOOCCH(OH)CH2COONa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①催化剂,②是催化剂;(2)在制取的乙酸乙酯中含有未反应的乙醇和乙酸,由于乙醇及容易溶于水,而乙酸与Na2CO3发生反应产生容易溶于水的乙酸钠,而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也不能与Na2CO3发生反应,因此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经分液,得到的A是乙酸乙酯,B是含有乙醇的乙酸钠溶液;由于乙醇沸点低,容易气化,通过蒸馏分离得到E是乙醇,C是乙酸钠、碳酸钠的混合溶液,然后利用酸性硫酸>醋酸,而且难挥发,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利用乙酸的沸点低,硫酸钠是离子化合物,沸点高的性质,蒸馏分离得到乙酸。所以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剂b是硫酸;分离方法:①是分液;③是蒸馏;物质名称:A是乙酸乙酯;物质B是乙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Ⅱ:与Cl2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形成X:1-Cl环戊烷;X与NaOH的水溶液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形成Y:;Y

在Cu存在时加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1)反应1的条件为光照;X的结构简式为;(2)反应3的方程式是2+O22+2H2O;Ⅲ.①苹果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羧基脱去羟基,醇脱氢羟基H原子,因此苹果酸与乙醇完全酯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OOCCH(OH)CH2COOH+2CH3CH2OH

CH3CH2OOCCH(OH)CH2COOCH2CH3+2H2O;②苹果酸含有羧基,可以和Na2CO3溶液反应,由于Na2CO3溶液过量,所以反应产生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OOCCH(OH)CH2COOH+2Na2CO3→2NaHCO3+NaOOCCH(OH)CH2COON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的知识。

2.(1)CH3CH2CH(OH)CH3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分);

(2)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2分)

(3)正丁醇,浓硫酸,冰醋酸(2分);

(4)除去酯中混有的乙酸和正丁醇(2分)

(5)高(1分);会收集到少量未反应的冰醋酸和正丁醇(2分)

(6)65%(或65.1%)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写出任意一种正丁醇同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OH)CH3,(CH3)2CH-CH2OH、(CH3)3C-OH。(2)仪器A中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3)步骤①向三颈烧瓶中先加入正丁醇,然后再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4)步骤②中,用

10%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反应消耗乙酸,溶解正丁醇,降低制备的到的乙酸正丁酯的溶解度。(5)步骤③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18℃开始收集馏分,由于乙酸的沸点是118.1℃,正丁醇沸点是118.0℃,会使收集的物质中含有乙酸,将其当作酯,因此产率偏高。(6)15.1

g乙酸正丁酯的物质的量是n(乙酸正丁酯)=

15.1

g÷116g/mol=0.13mol,18.5

mL正丁醇的物质的量是n(正丁醇)=

(18.5

mL×0.80g/ml)

÷74g/mol=0.2mol;由于乙酸过量,所以该实验生成的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0.13mol÷0.2mol)

×100%=65%。

考点:考查有机物制备操作、反应方程式、物质产率的计算的知识。

3.(1)ABEF

(2)

(3)C处: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D处:吸收水份以防止对后续反应的干扰,E处:产生砖红色沉淀,F处: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4)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实验流程和反应原理分析F装置是加热制氧气;A装置需要加热得到乙醇蒸气;B装置为乙醇的催化氧化需要加热;D装置中乙醛通入氢氧化铜溶液需要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ABEF;(2)B处的反应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3)乙醇在铜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和水,C处: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碱石灰是吸收水蒸气,D处:吸收水份以防止对后续反应的干扰;E处是乙醛通入新制氢氧化铜中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F处是实验是制氧气,试剂加在大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生成氧气:实验室制氧气的试剂是: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4)去掉制氧气的装置后,E装置中仍然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有乙醛生成,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无水生成,但还有气体不断地逸出,说明有氢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考查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分析。

第四篇:化学实验题总结

历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总结

例1:

(1)在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

例2:为制取纯净的气体A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生成A的速度可通过滴液的速度控制,图中B、C、D均为液体,且为下列试剂中某一种:

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浓盐酸、稀盐酸、浓氨水、稀氨水、蒸馏水、饱和氢硫酸溶液、饱和石灰水

例3:

请回答:A、B、C、D、E各是什么物质?

利用下图所示装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位置不得移动):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在B口可收集的气体有(用数字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则可用此装置的气体有____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4)若烧杯是干燥的,不能用此装置来收集的气体是___。

例4:某集气瓶中充满了HI气体,试设计一个装置表示:将这种气体排出烧瓶,并粗略证明它确实是HI气体,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例5: 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

⑴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

药品:稀硝酸、稀盐酸、锌粒、碳酸钙固体

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 ; ⑤__________ ; ⑥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⑵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⑶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成绿色,后者成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铜离子浓度差异形成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填“同意”或 “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成“绿色”,是铜离子与二氧化氮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历年高考题选摘

从高考题型看,在第Ⅰ卷出现在选择题型中的主要是基本实验的内容,从气体的制备,离子的共存与识别,到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在第Ⅱ卷中出现的简答、填空和实验的分析与设计,主要是考核实验的能力,如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对物质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和连接实验设计所用的仪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实验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对改进实验操作上的评估。这对考核实验能力非常重要。

例1: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① 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 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例2:(1993全国)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填正确选项的标号).(A)铜屑和浓硝酸(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C)电石和水(D)碳酸钙和稀盐酸

例3: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

A.NO2 B.HCl C.CH4 D.NH3

例4: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1)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2)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3)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4)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硫

化氢。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

A.只有(1)和(2)B.只有(1)和(3)C.只有(3)和(4)D.(1)(2)(3)(4)

例4:(2000全国)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可能是

3)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

4)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

5)如果选用些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例5:(1993全国)根据下面实验图填空和回答问题:(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Ⅱ)的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杯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 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的烧杯 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例6:(2001年,江浙)用图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 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 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①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 黄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

③ 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试说明理由。

例6:

1、实验室用甲酸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O气体反应为:HCOOH(H2SO4)△H2O+CO↑,请设计一装置以制取干燥纯净的CO气体。

2、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右图和下列试剂制取下列

气体: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

D二氧化锰 E氯酸钾 F过氧化氢

G高锰酸钾 H浓氨水 J氢氧化钠

试用各试剂序号回答:

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氧气,应选择__________

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氯化氢,应选择__________

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氨气,应选择__________

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氯气,应选择__________ 答案在下一页

例1:【答】:A是氯化氢气体,B是浓盐酸,C、D、E均是浓硫酸

例2:【答】(1)②④⑦⑧(2)①③⑥,A(3)①②③④⑥⑧,B(4)⑥

例3:【答】:往装有气体的瓶中注入浓磷酸,使气体排出,用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吸收排出的气体(玻璃管下端接一个倒置漏斗),一段时间以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测得PH值小于7;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发现有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说明原气体是HI气体。

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固体

②向试管中到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③待反应完全后,将右边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④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2)检验生成的NO

(3)不同意 铜片质量相同,溶液体积相同,生成的铜离子浓度相同 加热绿色溶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历年高考题答案:

例1:(1)排除空气,保证安全

(2)锌粒与酸脱离 N2、H2 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3)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

例2:AD 例3:D 例4:D

例5:(1)4HCl+MnO2=MnCl2+2H2O+Cl2↑

(2)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现开始加热D

(3)2Fe+3Cl2=2FeCl3

(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5)产品易潮解

(6)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例6:(1)2H2SO4(浓)+2NaBr+MnO2═MnSO4+Br2↑+Na2SO4+2H2O 冷凝溴蒸气 吸收未冷凝的气体

(2)溴蒸气会腐蚀橡皮塞和橡皮管

(3)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例7:(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人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静置片刻,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第五篇:2013中考化学实验题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

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① 加热氧化铜 ② 检验氢气纯度 ③ 停止加热 ④ 通入氢气 ⑤ 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2.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

(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A接,接,G接。

(3)C处放出的气体为,应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

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 肯定不含CO2;② 肯定含CO; ③ 肯定含H2O(气);④ 肯定含H2;⑤ 可能含N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填代号)。其中C中浓H2SO4的作用是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4.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水应从端通入。5.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应选(填序号,下同)______;用固体受热反应产生气体应选_____;收集难

溶性气体应选______;收集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_______。

(2)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试管________;B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

生的气体_______。伸进D、E中的导管均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________。(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请根据甲烷的性质回答:

① 制取甲烷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② 收集甲烷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6.今有A、B、C三种无色气体和D、E、F三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A+C→B;② B+D→A ;③ D+E→B+Cu。(1)根据以上反应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_ C._______D._______ E.________

(2)F为制取C

7.填空回答问题:

(1(28.某学生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根据该学生设计的装置和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

式),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 加热② 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 熄灭酒精灯⑤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2)若用装置C制取CO2,并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CO

2中混有气体。

(3)D是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①中的现象是;②中的现象是。尾气应该,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对空气的污染。

【试题答案】

1.解析:本题是一道以氢气有关知识为主线,融合实验操作、清除杂质、气体、现象观察分析和物质检验等为一体的综合题。设计意图是:检查对氢气各种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所学各种化学知识能否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程度的全面检阅。这类题的解决方法是:抓牢主线,认真审题,周密思考各种所给物质及仪器的性质和用途,弄清各自的作用,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层层推进,把问题解决。现分析如下:

(1)根据题目要求,A中生成的气体到达D时,除氢气外不得有其他杂质。所以,B、C的作用是除掉氢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水蒸气可用浓硫酸除去。为保证进入D中的氢气干燥,C中应装浓硫酸,B中盛氢氧化钠。

(2)由于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它易吸水变成蓝色晶体。所以,E中可盛无水硫酸铜,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3)硝酸银跟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中盛硝酸银溶液。(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可简单概括成八个字:“一通;二点;三撤;四停”。含义是:第一步通入纯氢气;第二步点酒精灯加热;第三步撤去酒精灯;第四步停止通入氢气。记准这个顺序,正确选择答案就容易了。(5)不纯的氢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干燥氢气(2)无水硫酸铜白色变成蓝色(3)硝酸银溶液(4)②④①③⑤(5)爆炸 2.答案:

(1)吸收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因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大,NaOH极易溶于水;而Ca(OH)2质量分数小,属微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吸收CO2常选用NaOH,不用Ca(OH)2。(2)A接E、D接F,G接B。(3)CO,点燃法(4)黑色粉末变红(5)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3.解析:此题为2000年中考题,是一道综合推断、鉴别、除杂的实验题。因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CO2气体。因先经过石灰水后经无水CuSO4,有颜色改变,无法确知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水的来源,故不能断定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O(气)。同理,还原CuO后,经过石灰水而后经无水CuSO4,同样不能断定水的来源,因此无法确知是否含有H2。

答案:不正确的结论是①③④,正确顺序为BACDFE。浓H2SO4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F无水CuSO4的作用:证明D中是否产生水,从而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

注:欲证明水的存在,应将无水CuSO4放置在装置的最先,以防气体流经其它试剂洗瓶带出水蒸气而影响判断。欲证明H2的存在,应将无水CuSO4放置在还原装置后的第一个位置。

4.解析:设计本题的意图是考查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由于题中所示的装置及用途,教材上没做专门介绍,所以,需要学生结合题意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探索进行解答。不难推断:将气体由A或B通入时会出

现以下几种情况:①瓶中加入液体时:气体由A通入液体会从B导出,由B通入气体会把瓶中的液体从A排出。② 瓶中不加液体时:由A通入的气体会从B导出,由B通入的气体会从A导出。因此,向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不超过1/3容积),由A通入气体时,可进行洗气与检验操作(本题的洗气操作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可选用易吸水且跟CO2不反应的浓硫酸;而证明CO中混有CO2的检验操作,应选用跟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跟CO不反应的澄清石灰水);向瓶中加满水,由B通入气体,能进行排水法收集气体;瓶中不加任何液体,由A通入气体可进行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由B通入气体可进行向下排气法收集气体。

答案:

(1)浓硫酸

(2)澄清的石灰水(3)B;B;A

5.(1)B;A;C;D

(2)炸裂;从长颈漏斗逸出;排净(3)① A;② C;E

6.(1)CO;CO2;O2;C;CuO MnO

27.(1)A、C;检验其纯度(2)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1)所制得的CO2中含有HCl;将浓HCl换为稀HCl(2)紫色的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3)Ca(OH)2+CO2== CaCO3↓+H2O

9.(1)A;澄清的石灰水(2)HCl;C;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3)③、②、①、⑤、⑥、④

10.(1)B;检验甲烷的纯度(2)氯化氢

(3)黑色的CuO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气球收集或点燃;一氧化碳 11.(1)① D② B③ CAD(2)C;BCAD

12.(1)除CO2,在瓶内装入NaOH溶液,a进b出。(2)排水取气,在瓶内装满水,b进a出。

(3)证明CO2,在瓶内装入Ca(OH)2溶液,a进b出。

还可用于排空气取气,若向上排空气,应a进b出;若向下排空气,应b进a出。

下载化 学 实 验 题 练 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 学 实 验 题 练 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化学实验题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总结 一、氢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实验1: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CuO,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CuO加热。反应完全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

    2010-2013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

    2010-2013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2010.(16分)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

    中考化学压轴题 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压轴题-实验探究题[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过......

    化学实验

    鱼塘中学危险化学实验药品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为了贯彻上级《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高一物理练习实验题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高一物理练习实验题 寒假是一个漫长的假期,在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学习,小编推荐高一物理寒假作业:高一物理练习实验题一文,相信你看过以后会有很大的收......

    实验题题型归类专项练习

    实验题题型归类专项练习补充型实验题: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欲探究这包粉末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优秀范文五篇]

    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与探究题》

    实验与探究题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