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 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03:2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6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 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6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 复习资料》。

第一篇:2014年6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 复习资料

2010-2011学年期末考试模拟题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与下列选项无关的是()A.反应物的多少B.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D.反应物的性质

2.下列过程中的△H

电解

A、2H2O=== 2H2+O2B.H+Cl→HCl

-+

C、H2O(1)→ H2O(g)D、H2C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CO3 +H

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O(g)+O2(g)反应的△H

=+(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4.已知

NaSOHSO═NaSOSOSHO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

5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NO2CO2+NO△H = a kJ/mol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和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0B.降低温度,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C.降低温度,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D.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7、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不正确的是()

pqmn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的表达式是K=C(C)·C(D)/C(A)· C(B)C.若Qc>K,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8、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H <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

9.已知反应2A(g)=B(s)+C(g)的△H为正值 ,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正确的是()

A.该反应熵值增大,故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低温下不能自发变化,高温下能自发变化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变化 10.下列事实能说明甲酸(HCOOH)属于弱酸的是()

①1mol/LHCOOH的pH=2②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20mL 1mol/LHCOOH与20mL 1mol/LNaOH恰好中和④HCOONa溶液的pH>7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1、t℃时,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 混合液的pH=7B 混合液中c(H)=C a=bD 混合液中c(B)=c(A)+c(OH)12.在下列各微粒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且溶液的pH小于7是()

13.向等体积、pH=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前者大于后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是强酸B.HB一定是强酸

C.NaA溶液的碱性弱于NaB溶液的碱性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同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的两倍,则盐酸中的H浓度也是醋酸中的两倍 B.将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小到原来的

+

+

--

2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 D.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强 1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1—

1B.若用50mL 0.55mo1·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 0.50mo1·L的盐酸和50mL 0.50mo1·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

C.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标准液润洗,再加进标准液

D.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震荡锥形瓶,右手转动活塞控制液滴流速,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16.用物质的量均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大于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

A.c(H)>c(OH)B.c(CH3COO)+c(CH3COOH)=0.1 mol·L

---+-1

C.c(CH3COOH)>c(CH3COO)D.c(CH3COO)+c(OH)=c(Na)=0.1 mol·L

2+

17.将足量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饱和。各溶液中Ba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D.100 mL 0.01 mol/L盐酸 18 对于反应:2HCl+ Zn=H2+ZnCl2来讲,加入下列物质,能减缓速率且不改变H2生成总量的是()A.加入醋酸钠B.加入ZnCl2C.加入铜粉D.加入硫酸铜溶液

19、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 H2O(l)====Zn(OH)2(s)+ 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 H2O(l)+ 2e = 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g

20.Cu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右,电解总反应为:

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通电

2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D.用原电池做电源进行电解时,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工业上冶炼活泼的金属往往用电解的方法,如电解NaCl水溶液制备钠,电解Al2O3制备Al C. 往往将闸门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这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电解过程中,溶液中Fe、Cu、Zn

3+

2+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

(1)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

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向______移动,OH的浓度_____

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_____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H4Cl溶液,现象,原因为24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1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 kJ·mol

CH3CH=CH2(g)→CH4(g)+HC=CH(g);△H2=32.4 kJ·mol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_____kJ·mol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

-5-1

液的pH=5.60,c(H2CO3)=1.5×10 mol·L。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

-+-5.60

H2C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CO3 +H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_____。(已知:10=2.5-6

×10)

-1-2-

(4)常温下,0.1mol·LNaHCO3 pH>8则溶液c(H2CO3)______c(CO3)(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25.某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标记被磨损。试用下图装置设计实验,识别出此铅蓄电池的正负极。(1)若A接E,B接F,而B电极出现,反应式为,则说明F为正极;(2)若铅蓄电池工作时(放电),其E所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充电时该极与外加电源的极相连。(3)若用该电池电解Cu(NO3)2 溶液,其电解方程式为若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正极消耗的PbO2的物质的量是;

要想CuSO4溶液恢复原样,需加入的物质是,质量为26.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1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正 ______ 逆 C(CH3OH)始= _________

② 若从开始加入CH3OH到达到平衡,经过10 min,则平衡时c(CH3OH)= _________;该10 min内反应速率v(CH3OH)= __________。

2010-2011学年期末考试模拟题

(一)答案

23(1)右减小左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2)Fe+ 3H2OFe(OH)3+ 3H(2分)

+2+

CaCO3 + 2H === Ca+ H2O +CO2(2+

碳酸钙消耗H , Fe(OH)3大量生成,形成红褐色沉淀(2分)(3)浊液逐渐溶解溶液中存在平衡 Mg(OH)2(S)

-+

3+

+

Mg(aq)+2OH(aq),加入NH4Cl

2+-

溶液会发生OH +NH4=NH3·H2O,导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故悬浊液逐渐溶解

24、⑴124.2;⑵C3H8+5O2=3CO2+4H2O;负;

1⑶4.2×10 mol·L;

-2-+---⑷>HCO3CO3+H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25、(1)气泡2Cl2e══Cl2

(2)Pb-2e+SO4=PbSO4负极

通电

(3)2Cu(NO3)2 +2H2O══2Cu+O2+4HNO30.1 molCuO8g26、①>(2分)1.64 mol·L

②0.04 mol·L(2分)0.16 mol·L·min

2-



(2分)

第二篇: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推荐)

第一部分

考试基本规定

1、考试形式:半开卷,标准卷(不分主、客观卷)

2、考试时间:90分钟

3、考试内容:教材第一章——第九章

4、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连线题(每项目3分,共15分) 填表题(每项目3分,共15分) 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阅读分析题(20分,1题)

 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5、依据教材:《政治学原理》,沈文莉、方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第二部分

考试复习范围

一、辨析题

1、“国家”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在含义上基本一致。

判断

错误

理由

中国古代的“国家”是指中央政权下的诸侯及贵族领地。

2、“事鬼”这一祖先崇拜传统所遗留的宗教神权政治观,和“尚文”而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制度化是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政治成就。判断

错误

理由

“事鬼”是殷人政治观。

3、西方政治研究的最早内容是权力研究。判断

错误

理由

西方最早研究的是城邦正义等价值性问题。直到15世纪才有权力性研究。

4、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提供重要的新内容。判断

正确

理由

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它与历史上其他政治学体系都构成了重要区别。判断

正确

理由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上,与其他政治学体系有本质不同。

6、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离不开权力这一政治的核心问题。判断

正确

理由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必然要围绕国家政权来展开。

7、国家不能相对独立于社会和阶级之外。判断

错误

理由

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即在形式上脱离阶级冲突而作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的属性。

8、从长远看,现代国家自主性的发展为国家的最终消亡创造了条件。判断

正确

理由

现代国家自主性的发展能够促进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回归社会。

9、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形态与社会演进图式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判断

错误

理由

马克思并没有把任何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都归入到这个演进图式中去,对“亚细亚生产 1 方式”的关注就说明了这一点

10、国家职能中,社会管理职能对于政治统治职能具有优先性。判断

错误

理由

政治统治职能对于社会管理职能具有优先性。

11、国体决定着政体,因此,一国是什么国体就有与之对应的政体。

判断

错误

理由

一国的政体除了取决于其国体之外,还要受到其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影响,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12、最早研究政体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判断

错误

理由

最早研究政体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1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均为民主共和制,全部采用新型的议会共和制。判断

错误

理由

巴黎公社没有采用新型的议会共和制。

14、不管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在文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内部稳定和良好运转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

判断

正确

理由

如果联邦的成员单位在文化、经济、语言或历史上存在太大的差异,那么联邦制就将存在很强的分裂隐患。

15、责任政府原则是指现代政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向国家元首负责。判断

错误

理由

政府必须向人民负责。16、2006年的美国政府就是指布什政府。判断

错误

理由

美国政府是广义的政府,布什政府指行政机构。

17、不论是虚位元首还是实权元首,都属于个人元首制。判断

正确

理由

一般只在个人元首制中,区分出虚位元首与实权元首。

18、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议会的职能仅限于代表全体人民“立法”。判断

错误

理由

议会还有监督权和制约权。

19、国民党是我国第一个近代政党。

判断

错误

理由

我国第一个近代政党是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

20、两党制就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两个政党,并由他们轮流执政的制度。判断

错误

理由

两党制的国家实际上是多党竞争的体制。

21、现在很多国家不同政党竞选纲领出现了政治主张趋同的现象。判断

正确

理由

这是为了获得更多选民的认同和投票支持。

22、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直接得益于西方国家代议制、普选制等基本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

判断

正确

理由

当代议制、普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时,迫使政党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并建立选举机 2 器,成了现代大众性政党。

23、一般将国家对政党的有关法律规定即视作是政党制度本身。判断

错误

理由

政党制度也包括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党关系模式。

二、阅读分析题

1、在13世纪时,英国的议会还只是帮助国王征集税收的组织,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成员为贵族、教士、各郡的骑士,下议院为乡镇居民的代表。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742年,议会通过对沃尔波首相的不信任案,迫使后者辞职,开创了内阁向议会负责的规则。19世纪几次选举改革扩大了下议院的权力,时至今日,内阁只由下院产生并只对下院负责。下院设650个席位,由选举产生议员,获得下院过半数席位的政党就成为执政党,该党领袖即为首相,首相负责组阁。上院(贵族院)没有席位限制,凡是贵族就是上院的当然成员。上院拥有对下院通过的法案进行审议和修正的权利,并有一定的否决权。上院组成司法终审机构,议长同时担任首席大法官,审理终审案件。

(1)根据上文,从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来看,英国是什么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英国是议会内阁制。(2分)

主要特点:

第一,国家元首为虚位元首。(2分)第二,内阁与议会相结合。(2分)第三,内阁与议会存在制衡关系。(2分)第四,内阁集体对议会负政治责任。(2分)

(2)根据上文,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英国是什么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英国是是民主政体。(2分)主要特点:

第一,竞争性的选举制度。(2分)

第二,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2分)第三,公民社会的独立性。(2分)

第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多元价值并存。(2分)(此题所有特点要展开说明,否则每要点只计1分。)

2、被统治阶级参加统治阶级的对外战争,这种情形在历史上也得到了无数正反事实的证实。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统治者在共同体面临被外敌毁灭的危险时刻,往往释放关押在牢狱中的罪犯充军,击退来犯之敌。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暂时放弃彼此的异见,停止国内战争,联合起来团结国内一切爱国力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产阶级就曾利用“民族”观念和“保卫祖国”的口号,来调动和组织社会各阶级,包括与之对立的无产阶级,支持维 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正义”战争。此时,国家完全成了全社会的象征,成了全社会各阶级都应极力维护的象征。一战的爆发,使得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分别参加了本国军队的对外战争,这直接导致了第二国际的破产。

(1)这个例子说明了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5分)(2)阐述原理:

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即国家在形式上脱离阶级冲突而作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的属性。(5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分析了产生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两种情况(共5分,未展开只给3分):

1.国家处于某种危机状态时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2.国内各阶级的斗争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时,国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 国家相对自主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共5分,未展开只给3分):

国家是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来实行阶级统治的。

在形式上,国家是以第三种力量的面目出现来实施阶级统治的。

国家利益不仅在形式上,而且一定程度上在实质上也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回答其他政治学原理的给5分)

3、二战之后,韩国在形式上建立起来了一个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但直到1993年完成民主化转型之前,实行的都是军人政治的高度集中的体制,限制民众参与政治,限制政治自由的权力。但是,韩国政府极力推动经济发展,与台湾、新加坡、香港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是二战以后仅有的几个通过经济发展,迅速从较为落后的状态达到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除了香港外,亚洲四小龙的其它三个成员在政治上都采取了程度不同但相似的压制政策,但它们都注重经济发展并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是威权政体。(5分)主要特点:(5分)

威权政体的关键特征在于它否定民众对统治者的有效控制,统治者要求的是政治上的消极与服从,而非热情参与和动员。各种政体既非民主又非极权,是中间形式。

(3)分类:一般可进一步划分为五种亚类型:君主统治型。个人统治型。支配政党型。宗教控制型。军人政权型。(5分)

(4)评价:按照民主政治的标准,威权政体显然是一种糟糕的政治形式,但是八十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现代化的巨大压力而又同时维持社会秩序,亚非拉国家多数都选择了威权政体,这一选择看来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在众多采取了威权政体的发展中国家中,成功的实现追赶式的经济发展的只有东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和地区。(5分)

4、当代世界各国都面临改革问题,20世纪是政治风云激荡突变的时代,资本主义发生 4 病变,出现了殖民主义扩张和法西斯主义,殖民主义瓦解出现了许多发展模式,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重组也产生了不同的改革模式。不过,在这些模式中只有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第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化”改革模式,一切改革都通过立法进行;第二种是前苏联的“休克式”改革模式;第三种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总的来说,西方的改革具有在体制内、通过法律进行、不波及社会的特点,不存在社会承受力问题,这种模式的前提就是基本制度已经成熟,民众的政治文化是理性的。俄罗斯的改革总体上是失败的,没有离开其传统路径,没有创新,要全面复兴尚待时日。中国改革的模式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所谓“模式”的提出就意味着已经走上正轨了。

(1)该资料说明了政治发展的什么特性?(4分)政治发展的特殊性。

(2)全面阐述该项政治学原理(不少于250字,16分)第一,政治发展模式的特殊性(4分)第二,政治发展过程的特殊性(4分)第三,影响政治发展因素的特殊性(4分)第四,政治发展程度的特殊性(4分)(只答要点不展开阐述的,每要点记1分)

5、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议会议员可实行“自由选举”,但根据1711年通过的法律,下议院议员的选举须具有非常高的财产资格,郡议员必须是每年土地收入在600镑以上,市镇议员必须是每年不动产收入在300镑以上。这项法律实际上只确认和保障了地主、资产阶级贵族在下议院的优势。1830~1832年,英国人民为增加选民数而组织了起来,工人阶级也与中产阶级结成联盟并暂时放弃普选权的要求。迫于社会压力,议会当局不得不于1832年进行了选举改革,制定了第一个《选举改革法》,使中产阶级的大部分获得了选举权,但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妇女仍无选举权。

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了《人民宪章》这一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经历了长达13年的“宪章运动”之后,英国人民争取普选权的斗争终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法律上规定了成年男子的普遍选举权。到1969年,英国实现了真正的普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选制。

(1)该资料印证了政治参与哪一类功能?(4分)政治参与的宏观功能。

(2)详细阐述政治参与的这类功能。(不少于250字,16分)第一,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二,有助于促使政治稳定 第三,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5(以上每个要点需展开阐述,否则每项只记1分)

三、案例分析题

1、从孙志刚案看政治参与的功能

27岁大学生毕业生孙志刚,2003年受聘到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工作。3月18日,孙因未带身份证外出,被广州警方作为“三无人员”送往收容遣送站,其后在站内遭毒打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次日,全国各大媒体和网站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网络上更是掀起一股追究案件根源的热潮,在网民的强烈议论和关注下,此案引起全国民众的极大关切,并得到了中央和相关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案件得以迅速侦破,相关罪责人员都受到相应惩处。不仅如此,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又顺应民意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并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待城市外来人员的不公正政策。

请运用政治参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2、从“华南虎照片”案看政治参与的途径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为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2007年10月3日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但这一轰动性的消息随即引来广大网友质疑,指可能是纸老虎造假。11月16日,一网友称“华老虎”的原型实为自家墙上年画。同时,义乌年画厂证实确曾生产过老虎年画。11月26日,网易公布周正龙拍摄的全套40张原始“野生华南虎”数码照片。12月3日,来自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认为虎照为假。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政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的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正式承认照片系伪造,“照片事件”涉及的13名相关人员受到处理。2008年9月27日陕西省旬阳县人民法院对华南虎照周正龙确定犯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请运用政治参与途径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3、网络政治参与的效果

2002年11月,一位自称“我为伊狂”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了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该文章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7月,温家宝就任国务院总理后首次来到深圳视察,便注意到了由网文引发的深圳人对于未来发展前景的忧虑情绪,他派出了国务院调研组到深圳调研,该网文作者呙中校以民间代表的身份应邀参加了座谈;之后,网文《深圳,谁抛弃了你》重新整理正式出版,部分内容被写成内参送交北京高层。此后,总理一再强调,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还要办得更好。请运用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4、从“倒扁”运动看台湾的政治文化类型及特点

2006年8月12日,台湾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因不满陈水扁领导的台政坛诸多贪腐弊案,在台湾“二•二八”和平纪念碑前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并制定了《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行动纲领》,同时,向台北市政府提出府前静坐活动和大规模游行的申请。从8月12日开始,到10月10日发起“天下围攻”,倒扁运动的声浪此起彼伏。此次倒扁运动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少有的,不仅重挫了陈水扁的锐气,一定程度地重新找回了台湾的核心价值,而且对任何一个贪腐的政府都是有警示作用。

请结合此事件并运用政治学相关原理分析台湾地区的政治文化类型及特点。(不少于300字。共10分)

5、从2008年美国大选看美国的政治文化

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获得了至少364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总统需要的270张选举人票而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与美国历届总统大选相比,这次大选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候选人“非常人”:除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外,大选过程还先后出现了两位女性:民主党准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说明这次大选极大地打破了种族、性别的界限。二是选民热情高涨:2008年美国大选投票人数达到1.35亿,选民投票率接近65%,从而达到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尤其是18-28岁的年青选民比重大大超过往届。三是竞选手段新颖:这一次各主要竞选参与方都大量运用网络媒体来进行形象宣传、资金募集,网络媒体在竞选中发挥了空前重要的作用。

请运用政治文化相关原理对2008年美国大选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6、从2005年德国大选看德国的政治制度

2005年9月,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针对联邦议院(下议院)对其提出的“不信任案”而请求总统克勒解散议会、提前一年举行联邦议院大选。大选结果,获得议院席位最多的基民盟(35%)与社民党(34%)达成协议组成大联合政府,由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出任政府总理,两大党在政府中各占8个部长席位。11月22日,联邦议院议长拉默特宣布,在议院的不记名投票表决中,在总共611张有效选票中,默克尔获得了397张赞成票,超过了需要的法定多数票,从而当选为新一届政府总理。默克尔随后将前往柏林夏洛滕堡宫,接受总统克勒颁发的委任书,然后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并组建新的内阁。

请根据此例分析德国的政治制度。

⑴德国属于哪种政体?

⑵德国是什么类型政党制度? ⑶德国议会是几院制?

⑷德国行政首脑是什么职位?如何产生? ⑸德国国家元首是什么职位?什么性质?

7、从泰国骚乱看政治参与的功能

2006年以来,泰国前总理他信实行的经济改革政策惠及基层的草根农民但是损及了中上层的利益,所以导致中上层联合起来反对他信。2006年他信政府被反对派“民盟”(黄衫军)的示威游行及军事政变推翻。2007年底泰国大选,亲他信的势力再次上台执政,“民盟”(黄衫军)组织在2008年5月再次掀起了新的反政府行动,示威者占领了国家电视台和财政部,包围了总理府等政府机关,并阻断了通向首都曼谷的主要道路,极大影响了泰国的旅游经济。通过3个多月的示威抗议,最终把反对派阿披实政府推上台。但是,2009年4月,亲他信的政治势力组织“红衫军”进行大规模的街头行动以抗议阿披实政府行动,强行冲入东盟系列峰会新闻中心,并与军警发生冲突,形成骚乱,导致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被迫取消。

请运用政治参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8、从美国攻打伊拉克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消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进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民主为名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以暴力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复兴党政权,打碎了伊拉克旧的国家机器,独裁者萨达姆也被新的伊拉克政府处以死刑。

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帮助伊拉克建立了所谓的民主选举,形成了什叶派、库尔德人、逊尼派“三分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一种“教派分权”与“种族分权”重合的“多重分权”政治模式,严重削弱了原本就不牢固的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美国占领伊拉克七年之后的今天,伊拉克国内局势仍然动荡不堪,陷入经济贫困、治安混乱、暴力冲突不断的困境。而美军也陷入驻守伊拉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2010年8月31日,美国宣布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结束了这场战争。

美国“解放”伊拉克人民,并将西方的民主制度移植给了伊拉克,这种“帮助”发展中国家政治进步的做法是否合理?请运用政治发展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9、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看国家职能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震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巨大的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立刻组织全国军民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生命。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群众。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应尽的责任。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中国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奥运火炬中国境内传递活动暂停三天。这种维护人民的生命及尊严的表现,正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职能的体现。

请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10分)

10、从布什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议案的通过看国家机构的关系

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为防止金融市场崩溃以及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重现,美国政府必须及时采取行动,大规模的财政救市方案势在必行。9月29日,美国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却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投票中以228票反对、205票赞成被否决,使得这宗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政府干预行动受挫。事实上,由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已经几经修改,并原则上获得两党国会领导人的同意。但是,还是有很多国会议员对救市方案的效果及其长远影响心存疑虑,既担心金融机构部分或完全国有化,扩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也对于救市方案的道德风险问题不能释怀——该方案涉及用纳税人的钱为私人金融机构的富豪们买单的问题,也涉及加重财政负担的问题。

此后,经过政府与国会的多次磋商,10月2日,重新修改的方案于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再度提出讨论,参议院提出新的修定方案,最终以74票支持、25票反对的大比数通过。10月3日,救市方案终于在美国众议院以263票支持171票反对获得通过,随后由布什总统签署生效。

由此可见,美国总统、行政部门与参议院、众议院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那么,他们相互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关系是否真的有必要?

请运用国家机构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第三篇:《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1.政治的定义(理解)——第一章第一节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学的学习意义(理解)——第一章第二节

1.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和制度环境。2.政治学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3.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4.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

3.利益的含义(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因为这一基本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的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则是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此外,它还铸造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基本特性,所以,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是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

5.利益的内在矛盾(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矛盾。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

6.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第二章第三节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3.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4.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5.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6.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7.政治权力的含义、本质及特性(理解)——第三章第一节

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利。

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2.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利益关系。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是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产生了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

特性:

1、制约性;

2、能动性;

3、动态拓展性;

4、垄断性。

8.政治权力的作用(理解)——第三章第三节

1、政治权力在政治关系中的作用:(1)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2)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2、政治权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而展开的;(2)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3)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4)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3、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分配共同利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2)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3)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4)政治权力还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社会生活其他方面。

政治权力的本质是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其形式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

9.政治权利的定义(理解)——第四章第一节

政治权利,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10.政治权利的特性(理解)——第四章第一节

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具有规范性。2.政治权利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3.政治权利是不断发展的。4.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1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运用)——第四章第二节

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政治权利是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它体现着这种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对于政治权力主体的每个成员来说,政治权利又是他们作为个体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资格。2.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政治权利具有规范性的特征,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着社会政治成员政治活动准则,因而有利于保障政治生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愿有序地进行。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按照人民的利益要求而正常进行。3.有利于发挥政治权力主体成员的政治积极性。政治权利是其享有者的法定政治自由,为谋取自己的利益,政治权利的享有者必然要在权利的法定范围之内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因此,政治权利的确定,会为政治权力主体成员进行政治活动提供有效的空间和积极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利是人民发挥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的必要前提。4.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权利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意味着社会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政治向着规范化、法制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政治权利则使得广大人民有可能通过政治生活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12.政党的作用(理解)——第六章第一节

1.凝聚和集中阶级的利益和意志。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3.领导和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13.政治统治的特征(理解)——第八章第一节 1.阶级性。2.强制性。3.秩序性。4.最高性。

14.政治参与的含义、特征及作用(运用)——第十章第一节、第四节 政治参与,指一个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且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

特征: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公民,而不可能是臣民。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普通的公民。2.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仅有服从的义务也有参与的权利,政治参与实际上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由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政治参与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过程。3.政治参与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政治参与的目的,是普通公民为了明确表达自己对于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意见,表达自己对于政府和公共权力的要求,实现自己或者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以影响政府和政治过程,并不破坏和摧毁现有政治制度,推翻和颠覆现有政权为目标,因此政治参与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进行。4.政治参与的范围包括一切公共政治生活。政治参与其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包含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参与活动,包含围绕着各种公共事务活动展开的参与活动,尽管如此,政府重要公职人员的产生、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却是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作用:1.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1)政治参与促进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化的标志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平等、真实和广泛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市政府管理行为按照广大社会成员的意志和要求进行。只有充分的政治参与,才能明确表明公共利益的内容和公民的利益所在,才能使得政府管理和决策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进行,才能实现其科学化的目标。(2)政治参与有利于强化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公民的制度化的、普遍的政治参与,是政权稳定的重要标志和对政权合法性的实际肯定。(3)政治参与有助于推进民主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进程。公民只有在政治参与的实际活动中,才能逐步提高政治责任感,强化权利义务意识,形成明确的民主观念,提高自己的参与能力,感受政治价值,进一步激发和加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意识,而这种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恰恰是政治参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政治参与的社会作用。(1)政治参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盲目的和超发展阶段的政治参与,可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2)政治参与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的发展。

15.政治文化的含义、特点及作用(运用)——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三节

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政治成员或政治群体,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下,通过对政治生活实践经验和感受的概括、总结和综合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稳定性、普遍性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模式的总和。

特点:1.政治文化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与鲜明的民族性。建立在客观政治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政治文化,是对客观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现实政治制度的反映,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带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2.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传统的政治文化以及现实的特定政治环境的双重作用下,经过长期的心理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和思维定势,具有某种惯性而不会轻易改变,但是社会的生产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社会的政治关系也会或迟或早地发生改变,因此政治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3.政治文化具有内部结构性。一个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内部通常存在着:主导型政治文化;次主导型政治文化;反主导型政治文化。这三种亚文化的存在,构成了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性。

作用:1.政治文化规定着政治生活的方向。一定的政治文化既反映了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他们对政治关系的本质和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且政治文化支配者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方向,进而规定着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2.政治文化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直接影响着他们行为的性质、类型和目标,同时,政治文化形成的政治原则、规则、制度规范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模式。3.政治文化影响着社会政治的变革。政治文化中包含着对现实政治制度的性质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对于旧有制度和运行机制有正确的认知,并形成改革的政治动机与价值取向,这时,政治文化就成为促进政治生活变革的力量,反之,政治文化就会阻碍变革。

16.政治民主的特征(理解)——第十二章第一节

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特征。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4.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现方式。6.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1、政治管理(第九章第一节)按照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在政治活动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需要履行特定的社会

职能,需要把社会中的阶级冲突和其他利益冲突控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之内,这种出于政治统治要求而承担社会职能,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就是政治管理。

2、政治团体(第七章第一节)政治团体,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按照特定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的政策

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以实现自己利益目标和要求的团体。

3、国家机构(第五章第四节)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利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国家机关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政治权利组织实体的体现。

4、政治统治(第八章第一节)政治统治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抗和斗争的结果;是在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取得统治地位和政治权力的阶级,对敌对阶级和社会政治秩序破坏者的强制和压迫行为;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和政治生活进行支配和控制,使之处于秩序范围之内的行为。政治统治本质上是阶级统治。

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请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简述现阶段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第十二章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1.加强政治民主的基础建设;在经济方面,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在社会方面,要努力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提高公民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在文化方面,要努力培养和提倡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为政治民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2.加强政治民主的制度建设。3.加强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第四篇:保险学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

1、对于损失程度低、损失概率低的风险应该采用()的风险管理办法 2,股市的波动属于()

B投机风险

B自留风险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共同承担同一保险贵任,同一保险利益,间一保险事故的保险为 C共同保险

4、保险利益从本质上说是某种()A经济利益

5、人均保费数量是()

A保险密度

6,保险利益为确定的经济利益。即指()C.现有利益和期待利益

7,保险人在行使代位求偿权时,如果依代位求偿权取得向有贵任的第三方追偿欲超过保险人的赔偿金额,则其超过部分应该归()所有 B保险人

8、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C只能是具有生命的自然人 9.在保险合同的订立程序中,一般()为要约人。C投保人 10.保险合同终止最普遍的原因是()12,现代保险起源于()

A保险合同届满终止

C.责任风险 11,对第三者的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贵任的风险是()

A海上保险

A最大诚信原则 I3,保险合同特有的原则是()14,保险市场的卖方是()D保险人

15、人身保险属于()D定额保险.16、权利人因义务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是()D.信用风险-

17、劳合社的创始人是()

D爱得华劳埃得 B人身保险

C超额投保 18.受益人一般出现在()中

19,保险关系的客体是()A保险利益 20、当保额大于可保财产价值时称为()在信用保证保险中,保险人充当了()角色。.C保证人 人身保险中,某些人从事危险较大的职业,笋愿意投死亡保险,这种现象可称为 B逆选择 23,()是保险合同终止的基本的普遍的原因.,A自然制止 保险经纪人为被保险人服务,一般付其佣金的是()。D保险公司

25.()是被保险人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某些事项作为或不作为的担保.D保证 26,保险人必然要给付保险金的险种是()A定期死亡保险

27,对发生频率低但发生后带来巨大损失的风险,我们应采用()D.保险 我国《保险法》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书面同惫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间无效。B被保险人

29.投保人因过失未展行如实告知义务,未告知的事实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A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退还保险费 30.某律师担心由于其工作或过失给第三者造成摄失依法应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他可 以投保(),B职业贵任保险

31、一批仓储货物在投保时按市场价值确定保险金额5万元,发生保险事故时市价跌至4 万元,保险人最多赔()B.4万元

32.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时,如果按代位求偿权取得第三者的赔偿金额超过他对被保险人 的赔偿金额,其超过部分应归()所有.。A.保险人

33、某人向甲、乙、丙三家保险公司重复投保,保险金额分别为 10 万元、8 万元和 7 万元。如果保险标的发生事故损失 9 万元,由于保险合同约定采用保额比例责任制分摊,所以甲、乙、丙三家保险公司应分别赔付()B.3.6 万、2.88 万、2.52 万

34保险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风险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乙凡己时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顿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称为()。C重复保险 35保险人在支付5000元的保险贴献后向有资任的第三方追偿,追偿软为6000元,则()C.600D元全归保险人

36、下列保险中属子商业保险的是()B储蓄性保险

37、社会保险以()为缴费原则。,A均一保费制

38.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分为().D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39、下列属于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是()、C投保人

40.()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并不必然履行金钱给付义务.D射幸性.二、多选5个

1、取得投保人资格必须典备的要件有()A必须具有权利能力 B必须具备有行为能力 C 必须具有可保利益 D必须承担缴纳保费的义务

2.保险合同中一般被列为除外责任的有A战争B核辐射 C保险标的的正常损耗 D间接损耗 E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国家颁布禁令所造成的损失

3、保险经营的特点有A经营资产的负债性 B 保险基金的返还型 C 保险业务的分散性 D保险经营的技术性 E利润核算的特殊性

4、计算保险费时应考虑的几个主耍因素是指()A保险费任B保险期限c保险费率

5、可用来进行保险投资的资金主耍有()A资本金B资任准备金C总准备金D储金E其他资金

6、不同的国家对保险费率的监管分为()等模式A国家直接监管型 C费率组织间接协调型D自主确定费率型

7、有形财产保险以对有形财产的物权关系为可保利益,具体包括下述利益()A所有利益B使用利益c收益利益D抵押利益E其他物权利益.8、家庭财产保险中对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负责任()C 虫蛀D 变质E 家禽走失

9、按照保险期限可以将海上保险分为()A 定期保险B 航程保险C 混合保险D 定值保险

10、建立再保险关系的方式有()A 临时再保险C 合同再保险D预约再保险 11.桥粱因设计失误导致倒塌的风险属于()B 责任风险D纯粹风险

12.损失补偿的限制条件一般有()A以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限B_以被保险人的保险金额为限D.以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为限.13.保险合同为()A.射幸合同B.双务合同C.要式合同E.最大诚信合同.14.下列哪些保险合同在保险责任开始后投保人不得解除A.货物运输保险合同D.运输工具航程保险合同.15.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率厘订主要依据().C职业D 工种

16.下列不属于人寿保险合同特点的是(),A是补偿性合同D.是短期性合同

17.健康保险的特征一般有().A.保险期限以短期为主C承保条件严格,有半年观察期的规定D.保单是否续保由保险人决定

18.根据风脸产生的环境,可分为()C静态风险 E动态风险

19、保险的派生职能是()C资金运用 D社会保障E防灾防损 20、定值保险合同适用于()保险标的C某些珍贵财产E远详船舶

21.保险合同的主体是保险合同的参加者,包括()A法人B自然人C当事人D关系人E值权人 22,保险费的多少与()成正比例关系。A保脸价值B保险全额C保险费率D保险期限 23,诚信原则适用于(),A保险方B被保险方C各类保险 D第三者E保证

24、重复保险在赔偿时通常采取各家保险公司分摊损失的办法,其分摊方式有 A比例费任C限额责任D顺序责任

2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是().A保障水平不同B实旅方式不同C经营目的和性质不同D建立保险关系的依据禾同E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同

26、制定保险费率的原则是()-A公平合理B实事求是C收支相等D相对稳定E适时调节,27、未决赔款准各金的估算方法有()、B赔付率法C逐案估算法E年平均估算法

28、风险管理的其体措旅包括A遥免风险B自担风险c转移风险D损失管理 E保险.29、保段合同的基本凭证包括()A投保单B保险单C誓保单D保险凭证E批单

30、团体保险的优点在 A保险费率优待B保险业务成本高 D节约宣传费E简化实务道序.所谓保险供求的结构平衡是指保险供给的结构与保险需求的结构相匹配 包括保险供给的险种与消费者需求险种的适应性 费率与消费者缴费能力的适应性以及保险产业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等 六案例

2、..曾某填写了终身寿险投保单,并支付了首期保费保险公司的理由是,曾某还没有进行体检,保险单亦尚未签发,双方之间不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分析:

1、保险关系的有效建立以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合同及交纳保费为前提。在投保程序上应该是要约——承诺——核保——缴费——出具保单。保险合同的生效是指保险合同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约束力,通常是在合同成立以后,投保人缴纳保费立即生效,当然也可以由双方约定合同一经成立即告生效。

2、《保险法》第57条规定:“合同规定分期支付保险费的,投保人应当于合同成立时支付首期保险费,并应当按期支付其余各期的保险费”。《保险法》第14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在本案例中,保险公司已向曾某收取保费,视为已表示同意承保,即承诺成立。同时因为首期保费已缴,保险合同生效,即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成立。保险公司应该履行赔付责任。

3、保险公司有违规操作的行为。本案例中保险公司采取先收保费,再核保,然后签发保单的方式开展保险业务,不符合正常的承保手续这种不规范的展业方式,其后果理应由保险公司自行承担。

4、此案中,被保险人曾某是因意外伤害事故造成死亡,体检与否及身体状况如何对保险事故的发生不产生严重影响。综上所述,保险公司应按约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3、问:李某和张某谁能到给付的保险金?为什么? 答:此案涉及受益人的变更问题.被保险人对受益人的变更不需要征得保险人的同意,但是必须及时向保险人作出通知.《保险法》第63条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当在保险单上批注。”此案中,王某派初指定的受益人为李某,虽然在与李某离婚并又与张某结婚后,办理了一份变更受益人的公证书,但是并未将变更受益人一事通知保险公司,因此在这个保险合同中受益人没有发生改变,依然为先前指定的辛某.因此保险公司可以付给李某保险金。

4、家庭财产保险:(1)如果财产损失10万,则赔偿10万。分析:家庭财产保险实行第一损失赔偿方式,保险金额以内的损失全额赔付,此案中损失10万,但保额为40万,故赔偿10万元。

C2)如果投失45万,则赔偿40万,分析:因为家庭财产保险实行第一损失赔偿方式,超过保险金额的以保额为限.虽然财产价值50万,但只赔偿40万元

5、问题:(1)你同意哪种意见?为什么?(2)保险金与红利分给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被保险人或看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当在保险单上批注。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须经彼保险人同意。” 在本案中,被保险人宣布变更受益人但是没有通知保险公司,变更无效.保险公司只能宜接付软给教授之子.教授之子无权领取红利。红利由教授的指定继承人教授女儿领取一

6、问:(I)保险公司是否有权要求航空公司赔偿?(2)依据是什么?,(I)保险公司有权要求航空公司赔偿

(2)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前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己取得的赔偿金额。

保险人依照第一款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不影响被保险人枕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 请求赔偿的权利.”

第五篇:化学反应原理作业本答案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C2.(1)A(2)C(3)B3.C4.D5.C6.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mol·L-1·s-1或mol·L-1·min-1或mol·L-1·h-1 7.0.1mol·L-1·min-10.2mol·L-1·min-10.3mol·L-1·min-1A+2B3C 8.D9.A10.(1)A、BC(2)3mol·L-1·min-12mol·L-1·min-13mol·L-1·min-1(3)3A+2B3C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1.C2.A3.A4.C5.C6.(1)增大增大H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2)不变容器容积不变,H2、I2和HI的浓度都不变(3)减小容器容积增大,H2、I2和HI的浓度均减小7.A8.B9.C10.(1)025mol·L-1·min-1(2)025mol·L-1·min-1(3)前2min比较快。因为前2min内溶液中的H+浓度比后4min内溶液中的H+浓度大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1.D2.C3.B4.D5.C6.D7.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增大

8.A使用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而汽车排气管的压强无法改变,温度也已经很高9.A10.B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方向

1.D2.B3.C4.C5.C6.(1)吸热,体系混乱度增大(2)放热,体系混乱度减小(3)放热,体系混乱度增大7.前者是熵减小的反应,而后者是熵增大的反应8.B 9.D10.A 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C2.C3.D4.A5.C6.B7.D8.B9.略 3.化学平衡状态

1.A2.C3.D4.D5.A6.D7.A8.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9.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1molN2和3molH2混合反应时,生成的NH3总是少于2mol,因此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10.C11.A 4.化学平衡常数

1.D2.C3.A4.C5.B6.(1)K=c2(CO)c(CO2)(2)K=c2(HI)c(H2)·c(I2)(3)K=c(CO2)c(CO)7.C8.C9.K=7.32×10-3,N2:5mol·L-1,H2:15mol·L-1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D2.C3.C4.C5.(1)m+n<p(2)固或液(3)逆反应方向6.A 7.D8.A9.加水稀释加入AgNO3溶液

3.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B2.B3.B4.B5.B6.A7.(1)加深(2)逆反应方向

8.增大正反应方向减小正反应方向增大不移动减小正反应方向增大逆反应方向减小正反应方向增大不移动9.C10.(1)放(2)< 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1.C2.B3.(1)B(2)C(3)D4.B5.A6.升高温度增大SO2或O2浓度,同时减小SO3浓度7.(1)能。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均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不能。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影响化学平衡(3)能。增大压强能使合成氨反应平衡正向移动(4)不能。温度升高不利于合成氨反应平衡正向移动8.C 9.(1)a(2)吸(3)b 专题2检测题

1.B2.D3.C4.D5.C6.D7.C8.B9.A10.B 11.B12.A13.C14.C15.B16.2mol·L-1·min-11mol·L-1·min-1 2mol·L-117.(1)①8②-196③008④22895%(2)>

18.(1)0.05mol·L-1(2)③⑤④19.(1)0002(2)K=c2(NO2)c(N2O4)(3)吸热(4)略20.(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1和2(或4和5)(2)1、3、4、6、8(或2和5)(3)反应温度6和7,8和9(4)可能是硫酸过量,金属全部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使等体积溶液的温度升高值相近21.30% 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A2.D3.B4.B5.B6.B7.B8.C9.A10.②①③ ④11.电离程度有差异取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氨水分别做导电性实验前者灯泡的亮度比后者的亮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氨水,前者电离程度大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B2.B3.A4.C5.A6.C7.C8.C9.B10.A 11.平衡移动H+数目c(H+)c(CH3COO-)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溶液的导电能力加NaOH(s)右移减少减小增大不变增大增大通HCl(g)左移增多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增大加NaAc(s)左移减少减小增大不变减小增大加Na2CO3(s)右移减少减小增大不变增大增大微热右移增多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加冰醋酸右移增多增大增大不变减小增大加水右移增多减小减小不变增大减小12.(1)0001mol·L-1(2)小于因为氨水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所以1mol·L-1氨水与01mol·L-1氨水中c(OH-)之比小于1013.(1)NH3+H2ONH3·H2OH2O、NH3、NH3·H2O(2)NH3·H2ONH+4+OH-,H2OOH-+H+NH+

4、OH-、H+(3)向右移动NH3、NH3·H2O、OH-浓度减小,NH+

4、H+浓度增大(4)取少量氨水,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再加少量氯化铵晶体,如果颜色变淡,说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 3.常见的弱电解质

1.D2.D3.A4.D5.C6.B7.B8.A 9.采取措施电离常数平衡移动电离程度n(OH-)c(OH-)微热增大向右增大增大增大加少量同浓度稀氨水不变不移动不变增大不变加少量同浓度盐酸不变向右增大减小减小加水不变向右增大增大减小通入少量氨气不变向右减小增大增大10.10%11.1.33×10-3mol·L-1,0.75×10-11mol·L-1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1.溶液的酸碱性

1.A2.A3.C4.D5.C6.C7.B8.A9.B10.B 11.C12.D13.A14.C15.(1)不正确。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如果测定的是中性溶液,则不会产生误差(2)两者的pH均偏大,且后者误差较大 2.酸碱中和滴定

(一)1.C2.C3.D4.A5.A6.B7.C8.A9.(1)3.2(2)D 10.01233mol·L-111.(1)BDCEAF(2)减小误差(3)锥形瓶内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后仍为无色(4)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12.C 3.酸碱中和滴定

(二)1.B2.C3.B4.B5.(1)偏高(2)偏低(3)偏高(4)偏低(5)偏低(6)偏低(7)偏低(8)偏高(9)偏高(10)偏高6.(1)天平、小烧杯、药匙(2)小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4)左酸右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5)0.4020mol·L-1(6)98.05%7.D8.D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1.盐类的水解规律

(一)1.B2.D3.D4.B5.D6.B7.A8.D9.B10.D 11.C12.B13.B14.(1)碱性,CH3COO-+H2OCH3COOH+OH-(2)酸性,NH+4+H2ONH3·H2O+H+(3)中性(4)酸性,Cu2++2H2OCu(OH)2+2H+(5)碱性,CO2-3+H2OHCO-3+OH-(6)碱性,HCO-3+H2OH2CO3+OH-15.酸性

碱性中性16.(1)H2OH++OH-CH3COOHH++CH3COO-CH3COO-+H2OCH3COOH+OH-(2)7(3)Na+Cl-(4)CH3COOH、CH3COO-2.盐类的水解规律

(二)1.D2.C3.A4.B5.C6.C7.C8.C9.B10.A 11.②①③⑧⑦⑥⑤④12.滴有酚酞的碳酸氢钠溶液加热后颜色加深,是因为加热促进水解,使c(OH-)增大;停止加热后温度降低,水解程度减弱。而乙同学加热碳酸氢钠溶液时,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溶液碱性增强13.(1)A++H2OAOH+H+(2)HB-+H2OH2B+OH-14.(1)BmAn(2)Am-Am-+H2OHA(m-1)-+OH-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一)1.B2.A3.C4.A5.A6.D7.B8.B9.B10.C 11.D12.D13.⑤④②③①①③②⑤④14.(1)DF(2)CE(3)A(4)B15.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向右、增大、增大;向右、减小、减小;向右、减小、增大;向右、减小、减小;向左、增大、增大;向左、增大、减小;向右、减小、减小16.红CO2-3+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红色加深加热促进水解,OH-浓度增大 4.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二)1.B2.B3.A4.B5.D6.A7.D8.B9.少量稀盐酸防止Fe2+被氧化10.ClO-+H2OHClO+OH-,溶液中酸性增强,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HClO)增大,漂白效果增强11.(1)NH4Cl①(2)NH4Cl、NH3·H2ONH4Cl、HCl(3)小于大于12.草木灰水溶液呈碱性,使一部分铵态氮肥变成氨气因挥发而损失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

1.B2.B3.A4.C5.C6.C7.C8.B9.D10.C 11.AgCl(s)溶解沉淀Cl-(aq)+Ag+(aq)Ksp=c(Ag+)·c(Cl-);Mg(OH)2Mg2++2OH-Ksp=c(Mg2+)·c2(OH-)12.Mg(OH)2Mg2++2OH-,加入醋酸钠时,醋酸钠水解呈碱性,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氢氧化镁的质量略有增加;加入氯化铵时,氯化铵水解呈酸性,使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所以氢氧化镁的质量减少13.有。取上层清液滴加Na2S溶液,又产生黑色沉淀14.白色淡黄色黄色AgCl、AgBr、AgI的溶解度依次减小15.③④①②16.(1)饱和动态平衡(2)不饱和继续溶解(3)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一)1.C2.B3.C4.D5.(1)错(2)对(3)错6.(1)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其电离方程式如下:H2O+AlO-2+H+Al(OH)3Al3++3OH-。由于其电离程度相当微弱,绝大多数Al(OH)3在水中并不溶解。当加入强酸时,H+中和了碱式电离中产生的OH-,从而破坏了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生成OH-的方向移动,这样氢氧化铝就在强酸中溶解了。同理,当加入强碱溶液时,OH-中和了酸式电离中产生的H+,使平衡向酸式电离方向移动,这样氢氧化铝在强碱中也溶解了(2)因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溶于水的CO2有少量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只有微弱的电离。碳酸钙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向未加氨水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在溶液中形成的CO2-3浓度很小,不足以和Ca2-结合生成沉淀。但向滴有氨水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时,形成的碳酸电离出的H+和NH3结合生成NH+4,使碳酸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O2-3浓度增大,使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会看到大量的白色沉淀7.D8.(1)CaSO4Ca2++SO2-4,Na2CO3CO2-3+2Na+,Ca2++CO2-3CaCO3↓(2)CaSO4+CO2-3CaCO3↓+SO2-4(3)CaSO4的Ksp(1.96×10-4)大于CaCO3的Ksp(8.7×10-9)(4)BaSO4在CO2-3浓度较大的溶液中能生成BaCO3,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清液,再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如此反复处理,BaSO4即可大部分转化为BaCO3 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二)1.(1)FeSFe2++S2-,2H++S2-H2S↑,加入盐酸后,S2-与H+结合生成硫化氢气体,使溶解平衡向右移动,FeS不断溶解(2)CaCO3Ca2++CO2-3,CH3COOHCH3COO-+H+,CO2-3+2H+CO2↑+H2O,使溶解平衡不断向右移动(3)Mg(OH)2Mg2++2OH-,NH+4+H2ONH3·H2O+H+,H++OH-H2O,NH4Cl水解呈酸性,H+与OH-结合成难电离的H2O,促使Mg(OH)2不断溶解2.(1)2SO2+O2+2CaCO3+4H2O2(CaSO4·2H2O)+2CO22SO2+O2+2Ca(OH)2+2H2O2(CaSO4·2H2O)(2)Ca(OH)2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不利于吸收SO23.PbS可溶性的硫化物 专题3检测题

1.C2.B3.D4.C5.B6.A7.C8.D9.B10.B 11.A12.A13.A14.C15.B16.B17.C18.B19.A 20.C21.(1)酸性<Ag++H2OAgOH+H+抑制(2)酸性Al3++3H2OAl(OH)3+3H+Al2O3(3)NaOH22.(1)碱性>(2)酸性<(3)中性>(4)<>23.ADE24.(1)10-1410-12(2)2∶9(3)000425.(1)D(2)C(3)①NH3·H2ONH+4②NH+4H+ 总复习题

1.D2.C3.B4.A5.C6.D7.A8.B9.D10.D 11.A12.D13.B14.B15.B16.A17.C18.C19.C 20.B21.D22.B23.B24.A25.B26.D27.D28.B 29.C30.C31.B32.A33.A34.B35.AD36.D37.<适宜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强38.(1)4AgNO3+2H2O通电4Ag+O2↑+4HNO3(2)Ag2.16g(3)O2112mL39.(1)O2、SO2(2)0.55mol·L-1·s-1(3)5mol·L-1 40.(1)23.1%(2)c(SO3)2c(SO2)2·c(O2)(3)16p1341.(1)NH3·H2O+H+NH+4+H2O(2)酸c(NH+4)<c(Cl-)(3)a>bc(NH+4)=c(Cl-)42.(1)V1=V2<V3(2)V1<V2<V343.①1∶1015②1∶114③1∶1010∶1④n∶m14-lgnm44.(1)pH>1(2)pH的变化小于2(3)pH>7(4)红色加深(5)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6)反应过程中产生H2的速率较快的为CH3COOH溶液45.①缺环形玻璃搅拌棒②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③碱式滴定管不能盛酸性KMnO4溶液④长颈漏斗应换成分液漏斗46.(1)004mol·L-1(2)0025mol·L-1(3)4%

下载2014年6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 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6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 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2012届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

    2015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总结

    2015秋季高二化学备课组教学总结 苏伟波 这学期我们高二化学开设的课程是《化学反应原理》,这门课程是高考选课程的必考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

    《美学原理》(叶朗)期末复习资料整理5篇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美学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 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1、 二元立宪君主制有什么特点?(书70) 参考答案:二元立宪君主制是君主制和议会制并存的政体。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政府与议会分掌政权,因此称为二元......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第一个系统论证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是博丹,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在1984年共同发表的《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是新制......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0009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A

    政治学原理 阅读分析 1. 在13世纪时,英国的议会„„ (1) 根据上文,从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来看,英国是什么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答:从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来看,英国是议会内阁制。 主......

    教育学原理 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填、选)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孔子、苏格拉底、学记,夸美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