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貌取人-三国读后感
“以貌取人”,取是人否
-------读《三国演义》有感
俗语有“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外在,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反映个人的秉性。美丽或英俊的外表能给一个人加分,但“以貌取人”是否能取得正确的人,确实有待商榷。外在的气质修养也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外显,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但对一个人的了解如果只停留在外表是不能真正的了解此人的。读者心中的三国人气角色,大抵都是武功智谋不凡兼而相貌英俊的。我读《三国演义》发现故事里的大部分的“以貌取人”的案例都是成功的,但还是有例外存在的。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十几人。在《三国演义》之前,我有看过《三国志》,可能是那时年纪还小,它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人物走马灯似的换。在前面一行刚刚出场的人物,在后面一行就被人削去了脑袋。我就想这人都怎么这样啊,连句台词都没有,外貌刻画就更不可能了,然后记住的人寥寥无几,愈来愈没兴趣,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开始看《三国演义》是因为看到一个关于诸葛亮和陆逊的动画片,我想要知道陆逊到底是谁。
陆逊,在书上并没有过多的描写他的容貌,可是看到陆逊,很多读者往往不自觉地将他和周瑜等同起来,因为二者同样是年少拜将,同样是书生意气,同样做了东吴的大都督。如此多的相似点,也就难怪读者做如是想了。因此,很多关于三国的画像里。陆逊几乎就是周瑜样貌的翻版。所以人不仅会以貌取人,有时也会习惯性的将美貌加在才子的身上。
闲言少叙,《三国演义》中外貌与性格完美契合的代表就是张飞。张飞的神气全在他的一双“环眼”上。初次登场时,借刘玄德的眼来描述他的外貌,书中有云“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不仅如此,更妙的是下一句“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这一句虽然不能断定玄德“以貌取人”,但外貌确实是他想要结识张飞的一部分原因,试想如果刘皇叔一回头看到的是一个形容邋遢猥琐的大叔,还怎么会有想要结识的兴趣,怕是躲都来不及。长坂桥头,张飞圆睁环眼,怒喝几声,就吓死了夏侯杰,吓跑了曹孟德。这种外貌是对性格暴烈、意态豪猛的大汉的最传统诠释。外貌完美的表现了其性格。
关羽的登场: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云长俨然是时下流行的单眼皮帅哥,是帅哥,难免自恋;有才气,难免傲气。丹凤眼的人,第一代表人物当数王熙凤,为人圆滑,言辞犀利,手段狠辣。关羽虽不至此,恃才傲物,不服诸葛亮倒是有的。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马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诸葛亮首次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好一位气质清雅的花样美青年!诸葛亮虽外表脱俗,有道家风采,但作为贤士,他渴望辅助贤主,建功立业。终是俗事缠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的睿智无双,从容淡定,的确被外貌好好的诠释一番。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但是《三国》也有一些因为外貌而得不到主公或读者喜爱的人物。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凤雏”即庞统也。《三国演义》第57回有如下情节:鲁肃向孙权举荐庞统,并盛赞其才。小说先以不无调侃的笔调讽刺孙权以貌相才的浅薄之举。作者写道:“权观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发,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当孙权又以其偏爱之臣周瑜作为取才标准而问统曰:“公之所学,比公瑾如何?”时,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竟称统为“狂士”,且声言“誓不用之”。庞统听从鲁肃、孔明的劝告,并带着二人荐书往投刘备。小说又写道: “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刘备显然对统将自己排入贤士之列不甚满意,大概也有了貌丑性狂的先入之见。于是,便以托词将统派往一偏远小县任县令。
庞统的奇才大智享誉荆襄,盛传江东。孙权早闻大名,周瑜多用其计;刘备久闻芳名,孔明深服其智;鲁肃称其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然而却遭遇坎坷。或埋没于襄
阳,或屈沉于江东;或遭孙权冷落,或受刘备屈待;甚而公瑾屡用其谋,竟未授其职;为东吴建奇功,却不被吴主所认可。这虽然有他性格刚直,不够圆滑有关,也与当事者以貌取人,第一印象不好脱不了关系。
反观吕布:一出场就是“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新归董卓后更是衣着华丽“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帅哥多半自恋,何况是官至温侯,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武艺高强的吕布,他经常手持一口方天画戟,脚跨赤兔宝马,当时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看起来是人中豪杰,怎么也会混的和关公一样好吧!但事实是吕布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脾气不太好,好面子,自负,冲动易怒,易急。看到他随便的就把干爹丁原杀了,然后又随便的做了董卓的儿子,我很不解,也很好奇:这人的做人原则到底是啥?“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做人他真的不怎么样,空有一副好皮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读《三国演义》读的不深不透,也没什高见,一点拙见,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第二篇:三国读后感300
三国读后感300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三国读后感300。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这 本书由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及元代的《三国志》为依据,经过熔裁在元末明初创作的。它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地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相互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精彩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扩展阅读篇】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 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索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我看过一个孩子的读后感,从头到尾除了概括引用原文之外,就是在对别人指手画脚,搞了很多名言名句镶嵌其中,满以为光彩夺目,实则堆砌材料,读后感《三国读后感300》。让人不愿意读下去。这是很多孩子写作的共性。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注意:很多孩子的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就是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一盘散沙,主要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掌握“经典式”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拟主标题,这一部很重要。很多孩子直接写《 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拟主标题。过江龙进来的文章都学会了拟主标题,如:《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谦虚功的基石-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 》等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是好看了三分呢。
注意点: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第二步:述读--引
讲述: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点:
1、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2、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
3、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成功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5、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了一半。这一部分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
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
1、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你选的例子和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一些孩子在联系实际的时候,所选的题材和 感点貌似相似,仔细一对比,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样就让读者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了,切忌。
2、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3、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
注意点:
1、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2、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第三篇: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篇一:三国读后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篇二:三国读后感
这个故事里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吴国、魏国、蜀国。
这个故事主要是围绕三个国家,魏国的曹操是十分奸诈、无情无义的人。就因为这样,经常会有人想刺杀曹操。他最经典的话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蜀国的刘备,是和曹操截然不同,他很有礼仪,仁爱人民。很遭人们的爱戴。
可是他们很注重人才,比如刘备就请了很多人才,最着名就是诸所周知的诸葛亮,还有武功高强的赵云、还有徐庶。
曹操也是有很多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
这个事实说明,一个人是成就不了大业,必须团结,才能成功,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可十根、一百根、一千根、甚至一万根,你不管怎么折也折不断。”如果你想一个人完成一些大事,但不管你怎么干,你永远只能失败,不能成功。要不然现在的公司怎么在召集人才呢?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还善于听从他人意见。
这个故事里的人还有许多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曹操告诉我:“人不能太奸诈、否则要受到报复。”刘备告诉我:“人要讲信用,才会受到尊敬。”诸葛亮告诉我:“要学会思考,才能成就大业。”
名着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着伴人一生成长。
第四篇:《三国》读后感
读三国之——英雄多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华夏大地英雄路
——题记
刀光剑影,旌旗蔽空,几多血腥,几多悲壮。这,就是三国,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岁月,一个令我心驰神往的时代。
张一片帆,凌千层碧浪,驰进三国。
一
未读其书,已闻其名。你,是三国最精彩的传奇。
刘备三顾茅庐,与你畅谈天下,于是,悄悄地,三国拉开了序幕。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国的天下一半因你。
刘备死前。曾与你说,若刘禅无能,你可以继承国家大统,而你却拒绝了。我实不知该如何评说你,千古英明毁于一旦不足矣表达我的惋惜。你明知,刘禅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整日乐不思蜀,却依旧对刘备如此承诺。莫非你还对这个阿斗有着期待?不然,以你的聪明,又怎能不知刘禅的本性?
诸葛亮啊,如果你能够成为蜀国的国君,我想,以你的声望,能力,你后来也不会含憾而终,天下也不会归司马炎所有。
千载谁堪伯仲间?你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取成都,鲁迅曾说:“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妖,我倒是不赞同,仙,也还谈的上,诸葛亮身上,自有一股谪仙之气吧。
无论如何,你,诸葛孔明,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明亮的星辰之一。
二
吴旗翻雪,啸啸寒风,瀚海阑干,残阳如血
“遥想周公瑾当年,小桥初嫁,雄资英发。玉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灰飞烟灭。”是的,你就坐在那里,青衣披身,羽扇纶巾,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仿佛樯橹灰飞烟灭灰飞烟灭灰飞烟灭,也不过尔尔。
尽管《三国演义》中,把“羽扇纶巾”等等都拿给了诸葛亮,剩下的只有小乔。可在我心中,这便是最真实的你了,车辚马萧,血影刀光中依旧温文尔雅的你。
闻弦歌而知雅意,不要再握瑾怀瑜,不用再说君子如玉,千年后回眸,你一如往昔。
不用刻意回想,记忆中的你总挥之不去,一曲《长河吟》,让我想起那个慢抚丝弦的你回眸顽曲,而一曲未终,三尺青峰缓缓垂落,在光茫中渐渐消散······
我想,你定是很不开心的吧!论才智,你并不比诸葛亮差,论声望,你同样不比他低,处处比较,你们不分伯仲,只因运气。元曲中又隔江斗智,于是《三国演义》中也有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是你临死前的呼喊,更道出了我的心声。不禁为你不平,为何你要被诸葛亮如此戏耍,最后落得三十六岁含恨而死的结局。“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啊!你不曾留下什么荡气回肠的诗篇,因为,你本身就是一首千古绝唱。
三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演义》中,曹操可谓是最令我敬佩得人。我认为《三国演义》中,无一人可与比肩,即使是刘备、周瑜,甚至诸葛亮。
赤壁之战,曹操败与周瑜之手。以周瑜比曹操如何?可周瑜虽然聪明,却眼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周瑜的爱才方式便是“杀”,之前眼中只有诸葛亮,于是想着把诸葛亮杀了,东吴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非池中之物,最好把刘备也杀了,杀不了也得把他留下来,那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再说刘备,曹操说自己与刘备是并世英雄,刘备吓个半死,但他不像周瑜那般,他不杀刘备。曹操认为,既然都是英雄,就应该惺惺相惜,且驰骋沙场,决胜千里,一显雌雄,曹操三大度,令我钦佩。
曹操不仅仅只在军事上有才干,且在文学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苏轼曾经说:“横槊赋诗”就使曹操压倒当时一代人物。
或许用“曲高和寡”一词来概括曹操是最恰当的吧!
总而言之,三国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毕竟人无完人。可这就是我心中的三国,刀光,热血,风雨共存着的三国。
乘骐骥以驰骋兮,我为三国倾情。
第五篇:三国读后感
心情„„„之三国
昼夜牛马,躬耕完家田,犹担府衙差架之旁辕。
众人总念,庙堂之吏,终日无非品茗翻报,光阴虚度。如此者众,吾亦甚羡。
每日晨出暮归,疲倦之余亦无消遣之娱。体倦或眠可复,心疲独难缓驰。
乃重操旧习,于架中专拣涩晦难懂之籍,乃得文言《三国》。
初识名著多自电视剧始。
小学《西游》、《三国》,初中《水浒》,最晚《红楼》。
尝逢业未毕而《三国》始,父仍唤睹而后竞业。于是便有《三国》人物最初印象。
仍记逢人便涕却常有贵人相助刘皇叔,须发倒生却粗中有细张翼德,忠义仁勇却偏走麦城关云长,力敌三英吕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曹阿瞒,计无不胜却天不假年诸葛亮,少年英雄却胸不容物周公谨„„
课文亦有三国旧文。《前出师表》、《后出帅表》、《观沧海》。单一句臣亮言,鞠躬尽瘁便无人能及。亦有文及,《陋室铭》、《赤壁怀古》
旧书新读,顾人重聚。
开卷有益,自揭页书香扑面。抬头话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胸怀宽广苍劲便跃然纸上。
以史为基,演义加杂。张角得《太平要术》却因私念魂归于天。管辂精《易经》算无不准。左兹习《遁甲天书》数戏曹操。云长显圣索命吕蒙吓病曹操救得关平。
今不量力,点评几人。
幼觉孟德奸贼,今改初念。操善用兵,文亦留史。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兵败赤壁,几近生死却不改雄志,韧也。三国至雄。却碍宁负天下人之为,枭雄。
诸葛亮,智无人匹,谋无人敌。通天文,晓地理。一生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火攻赤壁,收两川,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刘备文无出彩,武不当将,唯假仁也。
关羽忠义仁勇,刚余而韧不足。
翼德长板坡一呵,水倒流而敌胆破,终于戾气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