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2015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时间:2019-05-14 03:2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免费】2015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免费】2015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第一篇:【免费】2015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4-2015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Fe:56Cu:6

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3分/题,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8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NA

B.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 NA

C.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D.在1L0.2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为0.2 NA

2.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42、HCO3 --

B.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42、Cl ---

C.c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Na+ -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I、HCO3 --

3.取质量均为m g的铁铜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入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体积与剩余固体金属的质量

如右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溶解的金属是铁且质量为4.2g

B.实验2中4.8g金属的组成是铁与铜

C.实验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 + NO3 + 4H+-3Fe3++ NO↑+ 2H2O

D.实验4中V的数值为4.48

4.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D.X与Q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5.可逆反应N2+3H22NH3(各物质均为气体)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 v正(H2)B.v正(N2)=v逆(NH3)

C.2 v正(H2)=3 v逆(NH3)D.2v逆(NH3)=3 v正(H2)

6.已知下表均为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元取代物均只有一种

A.C14H30 B.C

H36 C.C20H42 D.C26H

547.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431 kJ/molB.946 kJ/molC.649 kJ/molD.869 kJ/mol

8.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

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A.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C.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a kJ·mol1,a<574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的173.4kJ。

9.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kJ /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kJ/ 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67.7 kJ /molB.-43.5kJ /molC.+43.5 kJ/ molD.+67.7 kJ/ mol 10.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 + 3H2O有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6e + 3H2O = IO3 + 6H+

KIO3 + 3H2↑。下列

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 D.电解后溶液的pH比电解前大

11.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氢氧化铜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B.0.3 mol

C.0.2mol

D.0.1 mol

12.25℃时,将两根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a 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析出mg Na2SO4·10H2O晶体。若温度不变,在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mm71m71m

×100%B.×100%C.×100%D.×100%

m18am9a161(m9a)161(m18a)

13.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4mol Fe(OH)3沉淀,此间共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8molB.10molC.11molD.12mol

14.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15.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

放电

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LaNi5H6+6NiO(OH)

充电

LaNi5

+6Ni(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5H6-6e=LaNi5+6HD.充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

C.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减小

16.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今若制取0.25mol Cl2,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0.25 molB.0.35 molC.0.50molD.0.75mol

17.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18.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A.a>b>c>dB.b>c>d>aC.d>a>b>cD.a>b>d>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E的氢化物溶于水的浓溶液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甲气体与0.5L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⑶在298K下,A、B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 kJ和b kJ。又知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能将B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B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ΔH。(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⑷要证明与D同主族相邻元素F的非金属性与E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合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应该是。

⑸用A、B的单质作电极,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写出此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假设C只被还原至+2价)

20.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碳棒、MnO2、NH4Cl、ZnCl2等物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上图为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

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已知NH4的得电子能力大于Zn2)。

⑵锌皮和碳棒的回收。

用钳子和剪刀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铜,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用毛刷刷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

入小烧杯中。

⑶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

①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和ZnCl2等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②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晶体中含有NH

4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的离子方程式:③用什么方法可将NH4Cl和ZnCl2的晶体混合物分离开?。21.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⑴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⑵通入空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⑶电解池中产生2molCl2,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O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⑷a、b、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2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甲醇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200mL一定浓度NaCl与CuSO4混合溶液,其装置如图: ⑴写出甲中通入甲醇这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⑵理论上乙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已换算

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t1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原混合溶液中 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设溶液体积不变)⑶电解至t3时,消耗水的质量为g。

23.为节省药品和时间,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铜片、锌片、稀硫酸、CuSO4溶液;直流电源、石墨电极、导线、烧杯、试管等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用品),以巧妙的构思,“接力”的方式,设计了比较铜.与锌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系列实验。试填写下列空白: ...........

⑴甲同学分别将一小片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与锌不接触),小心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甲同学的设计思路是。⑵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向烧杯中滴加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乙同学作出锌、铜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所依据的原理是。⑶丙同学使用直流电源、石墨电极组装好电解装置,向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补充了必要的试剂(作为电解液)。反应在调控下随即开始,实验中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获得的实验明显现象是。

⑷请你再单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试剂、仪器自选),探究和证实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简.......要说明操作和现象)。

2014-2015年度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9.(1)8H+ 7Cl+ ClO

4+

4Cl2↑+ 4H2O(2)NaNO

2(3)-(4a–3b)KJ/mol或(3b–4a)KJ/mol

(4)将氯水(或氯气)滴入(通入)到硫化钠(或硫化氢等)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5)NO3+3e+4H=NO↑+2H2O

20.(1)Zn-2e=Zn2NH4+2e=2NH3↑+H2↑

(3)①向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将滤液移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结晶。②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取少许溶液,加入少量NaOH溶液后加热,将湿润的红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实验现象:试纸变蓝有关离子方程式:NH4+OH③加热(意思对即可)

21.(1)2H2O+2e=H2↑+2OH(或2H+2e===H2↑)(2)O2+ 2H2O + 4e = 4OH从左向右(3)1 mol(4)c>a>b

22.(1)CH3OH-6e+ 8OH = CO3+ 6H2O

(2)4OH-4e = O2↑+ 2H2O;0.1;0.1 ;(3)0.72 23.(1)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气泡。锌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

(2)CuSO4溶液。锌片上有红色铜析出,锌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活泼金属可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Zn、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Zn为负极。

(3)2CuSO4 + 2H22Cu + O2↑+ 2H2SO4,阴极上有红色铜析出。

----2--

+

-2+

--+

NH3↑+H2O

(4)分别取一小片铜片与锌片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2的溶液,浅绿色退去的为放置锌的试管.

第二篇:2011年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华蓥中学2011年下期初2012级第一次月考

化 学 试 题

(全卷共4页,总分100分,90分钟完卷)

C、剩饭变馊高粱酿酒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

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人呼出的气体五氧化二磷B、稀有气体木炭 C、高锰酸钾氧气D、冰水混合物 二氧化碳

10、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目地主要是为了减轻城市中的()

A、土壤污染B、大气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水污染

11、往试管里加入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或药品是()A、药匙B、纸槽C、镊子D、玻璃棒

12、区别氯酸钾、高锰酸钾、硫粉三种物质,最好选用()A、加热发B、观察法C、溶解法D、称量法

13、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②反应都不需加热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4、一氧化氮(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15、某学生在量取液体时,俯视刻度进行读数,读得体积为36mL,则他所量的液体的实际()

A大于36mLB小于36mLC等于36mLD都有可能

1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氯酸钾C、氧气D、氯化钾

17、某同学用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完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A、食盐、水、酒精B、衣服、桌子、电视机 C、太阳、宇宙、太空D、精神、意识、力量

2、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描述的是()

A、镁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C、铜绿加热能生成三种物质D、木材具有可燃性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A、木炭B、氢气C、石蜡D、硫粉

4、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物呼吸B.酿造米酒C.红磷燃烧D.食物腐败

5、人们的习惯动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科学道理。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和饮料瓶盖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置比较合理()A、正放B、倒放C、侧放D、随便放

6、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8、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B、冰雪融化干冰升华

盐放在右盘,则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3克B5.1克C5.0克D4.9克

19、取3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⑦ 石棉网 ⑧滴管 ⑨量筒

A.①③④⑦⑨B.①③④⑧⑨C.②④⑥⑧⑨D.④⑤⑥⑦⑧⑨

20、某同学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高度不足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实验时,将木炭代替红磷 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瓶中氧气未反应完 C、部分氮气溶解到水中去了D、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21、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SO2 CO NO2B、CO2HCl N2C.CH4 CO2 H2D、SO2N2O222、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23、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用双氧水制取氧气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第Ⅱ卷 非选择

二、填空题(34分)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6分)

(1)氧气(2)氮气(3)红磷(4)五氧化二磷(5)二氧化碳(6)四氧化三铁

2、(4分)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

3、(4分)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上述物质中(填序号,下同)

(1)属混合物的是;(2)属于纯净物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单质的是;

4、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10分)

(1)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①();②(); ③()。(2)、其中C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5、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上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这些物质分别是:(要求填写物质的化学式4分)

甲:乙:丙:丁:

6、大明和小明发现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气(6分)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2)假设小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写出三点):

(4)根据⑶中要求,你认为(填“大明”或“小明”)的猜想正确。

三、实验题(18分)

1、下列图为某学生设计的制氧气的装置。(10分)

⑴、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A______ B______C______ D_______

⑵、用_________药品制氧气时,需在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 ⑶、试管口应略向___倾斜,防止__________⑷、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

⑸、集满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应先________ 后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 引起A炸裂。

2、(4分)育才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定“探究鱼鳔内气体的成分”为课题,他们将收集的鱼鳔固定在水槽底部,用针刺破后,采用 法收集 两瓶鳔内气体。向其中的一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鱼鳔内气体中一定含有 另一瓶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人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为集气瓶容积的l/4,说明鳔内气体 中一定含有。

根据上述两个实验,可以比较鱼鳔内气体成分的含量与空气中气体成分含量,其结论是

3、实验探究(6分)

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①,②,③(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号考:名姓:级班

华蓥中学2011年下期初2012级第一次月考

于氧化物的是;(4)属于单质是;

4、(1)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10分)

化学试题答题卷

①();(全卷共4页,总分100分,60分钟完卷)

②(); ③()

(2)、其中C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5、(要

求填写物质的化学式4分)

甲:乙:丙:丁:

6、(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象)第Ⅰ卷 选择题

(2)假设小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写出三点):

①,②,③(4)根据⑶中要求,你认为(填“大明”或“小明”)的猜想正确(6分)

三、实验题(20分)

1、⑴、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A______ B______C______ D_______

⑵、用_________药品制氧气时,需在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 ⑶、试管口应略向___倾斜,防止__________⑷、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

⑸、集满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应先________ 后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 引起A

炸裂。(1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填空题(34分)

3、实验探究(6分)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6分)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1)氧气(2)氮气(3)红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4)五氧化二磷(5)二氧化碳(6)四氧化三铁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

2、(4分)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

3、是。

(4分)(1)属混合物的是;(2)属于纯净是;(3)属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第三篇:高二化学试题[范文]

高中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

要求:

1、选择题填写在答题卡上;

2、填空题写在答题页上;

3、6月9日晚上交答题卡和答题页

一、选择题:

1、几种核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

A一定互为同位素B、一定是同种原子

C、质量数一定相等D、中子数一定相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3、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硝基苯、乙醇、乙酸

4、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47B、57C、61D、1755、对于放热反应H2 + Cl2点燃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1mol H—H键和1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有转变为热能

6、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B、乙烷C、乙醇D、乙酸

7、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6B、26C、36D、468、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C、溶液中的SO42-浓度增大D、溶液的密度增大

9、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C、石蕊试液D、碳酸钠溶液

10、下列各组微粒所含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A、NH4+、OH-、H3O+B、Na+、Mg2+、S2-

C、F、NH2-、Al3+D、Li+、Na+、K+

1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 2OH--2e-=ZnO + H2O石墨:O2 + 2H2O + 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

12、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CH4与C2H4B、与 CH3-CH2-CH

第四篇: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月考一政治试题(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命题人:李双涛 审核人:靳淑珍

一 单选题:共60分(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4年亚运会吉祥物““风”、“舞”和“光””②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 ③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④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的自然风光 ⑤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A.①②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③④ B.①③

C.②④

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③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7、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在黄帝陵人们都要举行公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大典。许多华人华侨,即使相隔万里,也要赶回来与亲人团聚,参加这一公祭大典。这表明()

A.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祭祖仪式把一个民族紧紧地联结为一体 B.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对祖先的浓厚感情是一个民族的最显著特征

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11、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1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1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我国一直都重视白蛇传传说、阿诗玛、凤阳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和浙江江郎山等自然物质遗产的登记和保护工作。下列对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解正确的是()①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启示我们:()

A.要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B.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7、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之所以要进行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21、目前,世界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美国是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我国却不到2.43%。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22、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英雄拯救。从《外星人》到《指环王》、从《蜘蛛侠》到《黑客帝国》,人们欣赏美国电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这告诉我们()①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人们会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 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24、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26、通过开展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说明()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27、“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29、中国人的名字绝不和父母或长辈相同,以此表示对他们的敬重。而非洲有的部族为表示对自己先人的尊重和纪念,则把逝世的先人的名字继承下来,以至于有的人的名字长且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风俗习惯的差异 C.文化程度的差异 D.交往方式的差异 30、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31、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32、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3、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4、“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35、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2012年6月23日,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蔚县落幕,为更好保护正一步步被逼进狭小“胡同”的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带来了曙光。保护古村落:()

①是人们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 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7、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A.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38、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发展要兼收并蓄 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青年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回答39~40题。

39、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0、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青年一代

②加大向年青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0分)

4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请你阐述一下这样做的必要性。(8分)

43.某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该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12分)

44、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徐悲鸿是如何进行国画创新的?(10分)

高二第一学期月考一政治试题(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答案 1-5 ABAAD 6-10 AABDC 11-15 ADCAA 16-20 BBBAA 21-25 BBCBB 26-30 CCBBC 31-35BACCB 36-40 DADBA

4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分)

⑤优秀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4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分)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4分)43.12分)[答案] ①该省的措施做到了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4分)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该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2分)该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2分)

44、.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分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正确方向、采用正确方法进行。(4)分

第五篇:高二第一次月考二稿

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题(共21分)

⒈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龟裂(jūn)胚胎(pēi)沉淀(diàn)星宿(sù)一丘之貉(hã).....B.栖息(qī)贻误(yí)联袂(mâi)筵席(yán)三缄其口(jiān).....C.媲美(pì)慰藉(jiâ)妊娠(shēn)纤维(qiān)风姿绰约(chuî).....D.墙垣(yuán)模样(mï)惩创(chuānɡ)濒临(bīn)长歌当哭(dà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震撼

修葺 形容枯槁 黯然失色 万籁俱寂 B.沉湎 沧桑 蛊惑人心 晶莹剔透 长嘘短叹 C.俯瞰 萌孽 头昏脑胀 树影婆娑 营头微利 D.暮蔼 胸臆 形影相吊 姗姗来迟 举案其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清晰、明确的是非界限是一个人道德操....守的底线,是一个群体团结向上的基石,更是一个民族正气盎然、精神奋发的标志。

B.电信部门虽然对话费调整作出了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明降暗升”。

C.尽管赵本山的小品《策划》因涉嫌抄袭被不少观众指责为“炒冷饭”,但节目...播出后,小品中的台词“太有才了”、“白云飘飘”、“下自己的蛋让别人去说吧”等迅速走俏全国。..D.眼看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学生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07年1月中旬,“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李俊被湖北警方逮捕,成为我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

B.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C.深圳到底有多少土地在出让后一直未能有效利用,恐怕深圳市政府的官员们也未必清楚,一位政协委员如是说。

D.据调查分析,山西“5·18”特大透水事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该矿在煤层作业时放炮震动破坏了与附近废井采空区的隔离带导致采空区积水涌入造成的。

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①飞沙像山一样压下来,这种怪怕人的情景在大戈壁里会经常看到。

②飞沙像山一样压下来,在大戈壁里会经常看到这种怪怕人的情景。

③日间飞行的候鸟往往依固定的路途前进,科学家们称这些为“导向线”,如海岸、河流、山岭等。

④日间飞行的候鸟往往依固定的路途前进,如海岸、河流、山岭等,科学家们称这些为“导向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西连于中闺

D.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二、说明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共12分)

唐诗的任侠精神

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8.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一项是:()A.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尚武”精神闪耀着唐人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而“轻儒”的意识则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B.“尚武”“轻儒”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后者更使唐诗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C.盛唐诗歌对“尚武”的赞美正面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对“轻儒”的否定则从反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二者结合,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D.“尚武”和“轻儒”并不矛盾,它们在张扬了任侠理想的同时,也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10.以下概括“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的原因的句子中,概括最准确、全面的一句是:()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C.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D.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B.考察唐诗中游侠形象的消长起落,可以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线索。

C.盛唐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并存,从而使游侠精神获得了丰富和发展的充足养料,使之成为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任侠”精神所体现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7分)

12.下面是北京大学两位著名教授有关文化的论述片断,请仔细阅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主要观点。(不超过25个字)(4分)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往来,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生存方式趋同。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或更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记。要将世界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文化变成单一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那种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单调文化,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⑵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意义,因为自身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个性,才是文化间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这会让人类几千年来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逐渐趋于一元,使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逐渐丧失,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损失。与此同时,弱势文化逐渐失去“自我”,也就失去了与强势文化平等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资本。

⑴ ⑵

13.下面是俞敏洪教授北大开学典礼致辞的一部分,请阅读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画线部分的意思。要求:语言通俗易懂,简明得体。(3分)

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就能看到雄鹰翱翔九天时所看到的壮观景象。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20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起自此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B、孝文帝说之

C、贾生尽为之对

.D、上因感鬼神事

是说也,人常疑之。.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③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④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⑤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⑥为赋以吊屈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3分)

译文:(2)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2分)

译文:(3)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3分)

译文:(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3分)译文:

五.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8(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2)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3)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4).臣生当陨首。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邂逅霍金 葛剑雄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在剑桥大学,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 ORCHARD(果园)茶宝,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魁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19.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从“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写起,客观再现霍金热现象,只是为了引出下文与霍金的邂逅,别无深意。

B.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霍金身体的残疾和目光的异乎寻常,从而突出了他超常的毅力、智慧和做人的尊严。

C.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深沉,耐人寻味,作者以饱蘸真情的笔墨表达了对霍金的敬仰之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D.“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表现了剑桥人对霍金生存权利的尊重,作者认为这种尊重是霍金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E.文章写霍金,却不局限于赞美霍金,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从而引发出对怎样尊重科学、尊重人的价值的思考。

20.作者邂逅霍金前后的情感发展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认为霍金是幸运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结尾的祝愿写出了作者的期望,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有哪些?(3分)

答:_______ 23.霍金在上海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会门票,而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请对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4分)

七、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呈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下载【免费】2015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免费】2015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第一次月考反思

    高二第一次月考反思 段家炎 高二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我所任教的班成绩与其他班相差较大,单就平均分就相差4分。就这个差距,作为科任教师的我,首先要向学校领导、年级组作认真而......

    2013—2014高二年级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选修普通班)答案

    宿迁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A2.B3.C4.D5.C6.C7.D8. 二、选择题(本题......

    高二第一次月考总结5则范文

    高二第一次月考总结 从这次月考中,我有很多发现,也有很多收获和感想,正借此机会疏理一下头脑,回顾昨天,放眼未来。 前一段时间总是在语文上下的工夫少,导致考得不是很理想,首先是知......

    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总结

    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总结第一次次月考已经结束,但从中也反映了较多的问题,下面就高二文(1)、文(2)两个班的试卷做抽样调查,进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命题难度比较低,就分数统计来看,两......

    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小结

    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小结 令人万分纠结的月考在不久前悄然落下了帷幕,,这是同学们进入高二后的第一次大考。同学们有喜有忧,有辛酸也有懊悔。那么接下来我想就这次月考的英语谈......

    高二英语第一次月考总结[本站推荐]

    高二英语第一次月考总结 高源 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上周进行了第一次月考。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主要涉及人教版英语必修五Unit1-3重点词汇用法和重点语法。试题难......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5篇材料]

    高二第一次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自诩(yǔ) 矜育(jīn) 洗马(x......

    2013届厦门集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3届厦门集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5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S-32Cl-35.5Na-23Fe-56Al-27Mn-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