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LYCG-1500滤液储罐标准操作规程
LYCG-1500滤液储罐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LYCG-1500滤液储罐标准操作规程,使设备操作人员能够按照程序操作设备,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
适用范围:适用于LYCG-1500滤液储罐的标准操作。
职责:工程设备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起草本规程;
质量部、生产部负责本规程审核;
质量部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质量授权人负责本规程的生效批准;
车间主任、主管负责本规程组织培训;
各岗位操作人员、QA员、QC员及相关人员按本规程执行; 内容:
1.投料前的准备工作
1.1.检查设备清洁状态标志,挂上设备运行状态标志。
1.2.检查各阀门是否关闭,开关是否灵活,检查卫生泵的运转情况。
2.设备操作:
2.1.打开浓缩液贮罐进药液阀门。
2.2.按下卫生泵启动按钮,将提取好的药液抽入滤液贮罐内液面达到规定位置后,先关闭卫生泵开关,再关闭进药液阀门。
2.3.抽液结束后,打开通往浓缩器管道上的阀门,利用浓缩器内的真空将滤液贮罐内的上清液吸入浓缩器内,完毕后关闭此阀门。
2.4.打开排污阀门,将罐内剩余的污垢及残渣放掉。
3.清场
3.1.用饮用水把设备里外的残留渣子冲洗干净。
3.2.清场,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4.操作注意事项:
4.1.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罐内的进药液量,防止药液外溢,发生危险。
4.2.操作过程中应检查卫生泵的运转情况,如有异常响声应及时停机检查。
5.结束。
第二篇:LNG储罐操作规程
LNG储罐操作规程。
1.1场站调压工艺流程介绍
附上调压区域局部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中对需要操作的设备编号。
1.2 调压前的工作准备 1.2.1 工具的准备
防爆活动扳手、手套两套、防护用品两套。1.2.2 工作准备
(1)穿戴劳保用品,包括防静电服,静电鞋、安全帽等;(2)检查手机、电脑等易引发静电设备是否已放置在安全区域,检查作业周边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满足作业条件;
(3)进站前双手在静电触摸释放设施上抚触,释放静电;(4)检查防爆扳手等调压工具是否携带齐全;
(5)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可燃气体检测器和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检查管路阀门、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7)准备所用防爆工具 1.2.3LNG储罐供气流程:
1.确认要供气的储罐全部阀门,除储罐根部阀及紧急切断阀外均呈关闭状态。2.开启储罐下部进液阀门及增压液相、气相阀门,检查增压气化器前后阀门均呈开启态。
3.开启要供气的气化器前低温截止阀,气化器后常温法兰球阀及调压系统所有需开启的阀门。
4.A.供气量<1000-2000Nm3/h时使用1台储罐出液即可满足供气要求; 5.出液:.5.1 当储罐压力升至高于出站压力0.15MPa以上时,缓慢打开出液阀门,完成开始供气作业。
5.2 记录出液储罐编号,开始供气时间。
5.3 供气中要注意密切关注储罐的液位、压力变化及出站流量和压力的变化情况。
1.2.4 LNG储罐的自增压操作规程
1、手动操作时,打开阀门:增压液相阀、增压气相旁通阀、气化器进液阀门,使LNG直接进入自增压气化器,经过气化并进入LNG储罐。此时,应密切观察压力,当LNG储罐压力达到所需值时,关闭增压液相阀阀门。
2、注意事项:
(1)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高限为≤90%,低限液位为≥15%。(2)自增压系统手动操作时,现场严禁离人。
(3)自增压系统投入运行时,减压系统应处于关闭状态。
3、注意事项:
(1)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15%。(2)手动操作时,现场严禁离人。1.2.5 风险分析及对策
1)装卸LNG槽车时,运行人员应穿戴面罩、防静电工作服和防冻手套等。2)LNG槽车卸车时,严禁车辆移动,以免拉断装卸软管,造成大量LNG泄漏。3)管道内有LNG时,其两端阀门不能同时关闭。4)严禁触摸、踩踏低温管道及设施。
6)任何情况下,严禁水分、油份、机械杂质等进入管路,以免堵塞管路。7)严禁敲打、用火烘烤和用水喷淋冷冻部位。
8)为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操作工要穿戴好劳保用品,进站前要消除人体静电,场站作业区域内严禁明火,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和电子设备。
9)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按照操作票的步骤执行,现场操作人员要求至少2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确保操作安全。
10)操作前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现场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危险,知道如何逃生,如何控制险情。1.2.6LNG储罐维护保养规程
1.液化天然气站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储罐的结构、原理,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液化天然气相关作业。
2.液化天然气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储罐附件(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表、真空度测试阀门)的性能、原理。
3.液化天然气储罐外筒为外压真空容器,严禁在负压下进行焊接作业。4.定期检查储罐外筒体,观察有无结冰结霜现象。发现有结冰结霜时,要及时报告当值班长及站长,由当值班长或站长立即与制造厂联系,查明原因立即处理,在处理过程密切注意结冰结霜的变化情况,如事故有扩大的趋势,应立即进行倒罐或停止充装作业,关闭相关进、出口紧急切断阀门。
5.定期检查储罐的连接管道、阀门等,观察有无结霜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值班长,当值班长根据情况安排人员处理。
6.定期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观察显示值是否正常。7.定期检查连接阀门的密封性能及开关动作,保证工作正常。
8.按规定定期对安全阀门、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进行校验,保证工作正常并及时更新设备台帐内容。
9.定期对储罐外筒体进行防腐和对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进行外观清洁维护。
10.定期对储罐的压力、液位控制仪器的控制三通阀门等易锈蚀部位进行除锈防腐。
11.每年或根据运行情况对储罐的真空度进行检测,掌握储罐的工作情况。
第三篇:储罐区操作规程
储罐区操作规程
(一)储罐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原料入库操作流程:
原料入罐申请单罐区管理员确认所装罐号按卸车操作规程卸车测量液位并记录。
2.原料入罐注意事项:
1)外来槽车卸车前需提交送货单,原料仓负责人填好【槽车原料入罐申请单】。罐区管理员确认原料名称及所装目标储罐位置,并初步判断原料入罐高度,防止原料过满溢出现象。
2)外来车辆在进入罐区前确认己带好灭火罩。
3)卸车前确认己接好静电接地装置,且静电报警仪处于正常状态。
4)卸车前由保安员对槽车车身及地面进行洒水以彻底消除静电。
5)原料打入储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储罐液位状态,液位高度最高不得超过储罐高度的80%。
6)卸车完毕后应将连接管内部余料用空桶胶带等收集包装好并注明原料名称交仓库处理,同时更新计录储罐液位高度。
7)卸料过程中发现管道泄漏,罐体泄漏应立急停止卸车采取应急有效措施堵漏及时收集好泄漏原料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同时报告上级主管。
2.分装操作流程:
1)罐区内分装原料仓库负责人填写原料分装申请单按罐区分装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操作记录。
2)储罐区内一般状况下不得做分装工作,特别情况下需要严格按照此操作程序处理。
3)原料仓负责人填写原料分装申请表,交罐区负责人签核。
由罐区管理员全程监控。
4)叉车进入储罐区应减速漫行,叉臂离地面应保持在30CM以上并安装好灭火罩,分装桶罐等不得叠加放置。
5)分装前应接好相应管线,多桶分装需用Y型软管并确认溶剂泵冷却处于正常状况。
6)需分装的包装桶罐等要排列整齐,地面需用消防水喷洒以消除静电。
7)准备工作完成以后通知2#车间控制盘处工作人员开启相应泵浦,分装完成后及时关闭电源停止泵浦动作后方可关毕阀门,在泵浦工作期间控制盘处应有人监护以便及时停止
运行,严禁在泵浦工作时强行关闭出料口阀门,否则会造成重大事故。
8)分装完毕应及时将软管内余料收集好倒入分装桶罐内,并将所用配件收好放在固定放置区域待下次再使用。
9)车间分装原料仓负责人填写【原料分装申请单】按车间分装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操作记录。
3.车间分装操作规程
1)原料仓负责人填写原料分装申请表,交罐区负责人签核。
由罐区管理员全程监控。
2)分装区域桶罐需排放整齐,并保持安全通道顺畅。
3)分装桶罐区域地面应用消防水喷洒以消除静电。
4)如需经中间缸再分装时,应随时观察中间缸液位变化,如有超高液位状况应及时关闭泵浦电机及出料口阀门,防止原料溢出。
5)分装时应用Y型软管,防止液体喷泄及频繁起停电机。
6)分装完毕及时关闭电源后再关闭阀门并收好软管,放入指定位置。
7)因车间分装是远程输送,在泵浦工作时罐区管理员应巡视架空管线及泵浦看是否有泄漏、及泵浦冷却不畅顺情况,如有异常立即通知仓库停止泵浦运行,及时处理并上报灌
区负责人。
4.分装特别注意:
在泵浦未停止前不得强行关闭进、出料阀,否则会造成重大事故。原料泄漏在地面应及时用消防砂或棉碎布吸附,不可用水直接冲入下水道造成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
5.灌区日常检查操作规程
1)检查各储罐罐体连接管线、法兰接口、溶剂泵、阀门等是否有泄漏现象;各紧固螺丝有无松脱现象,发现有螺丝松动现象应及时加固,不能处理要及时上报主管安排处理。
2)检查各储罐、泵、阀有无泄漏;标示是否醒目清淅,否则及时维修更新。
3)检查各储罐罐顶呼吸阀动作是否正常;排空阀动作是否正常,且处于正常关闭状态。
4)检查各储罐液位指示是否正常。
5)检查溶剂泵冷却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6)检查各个静电报警仪及接地装置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7)检查储罐冷却喷淋状况及消防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8)检查储罐区及周边通道是否通畅,卫生杂草要及时清除。
9)检查储罐区冷却水池液位及水封井水位控制是否正常,并在必要时对水池进行清理。
10)对进入储罐区的人员、车辆等及时登记,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并对进入罐区的人员、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人员不得携带易产生火花的工具、设备,车辆应戴好防火罩等。
11)检查储罐区应急配件是否完好充足,(例如:胶带、胶桶、耐酸碱手套、防护面罩、耐酸碱水鞋、法兰垫片、密封带、常用手工具及消防设备等)。
12)检查卸车及分装用管道、配件是否足够并处于良好状态。
(二)储罐进料操作特别注意事项
1.槽车进入罐区前必须由仓库开据入仓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注明原料名称、编码及准备打入的储罐编号。
2.罐区操作员核对确认入库申请单,并经主管签核。
3.操作员和仓管员引领槽车进入卸料区前,需确认该车已佩戴灭火罩,并且保安人员及仓库人员均已到达现场。
4.为防止卸车管道接错,采取以下措施:
5.在每个储罐进料口加装标示牌,该标示牌需要标明储罐编号、所装材料名称及产品或标示空罐。
6.拆除进料泵出料口共用管线,配接活动式独立软管确保进料独立性。
7.槽车在接管道前需停止发动机运转,车身及地面由保安人员负责洒水消除静电,同时仓库人员需连接好静电报警仪,否则不得按管卸料。
8.卸料过程中,罐区操作员、仓库人员及保安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应密切注视卸料过程中有无泄漏、异常等,如有滴漏需用适当的容器收集,不可随意滴洒在地面,罐区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卸车操作规程执行,并特别注意观察储罐液位高度变化,杜绝储罐原料打满溢出现象发生。
9.卸车完毕后拆除管道前应停止电机运转,然后关闭阀门,收集好管道内余料,并封堵好进料泵入口。
第四篇:LNG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一、LNG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1)LNG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8MPa,最低工作温度:-196℃储罐进液操作程序。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人员 在作业时应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及工作服
2)设备投用前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
3)试压气体应为干燥氮气,其含氧量不大于3%,水分露点不大于-25℃,且不得有油污。
4)吹除置换要求:吹除置换是保证设备正式充装液体安全的保证措施,应先用含氧量不大 于3%的氮气吹除,同时保证无油污,水分露点不大于-25℃。然后再用LNG置换至液体纯度为至,方可允许充装液体。
5)预冷:试压合格后,需用液氮进行预冷,以确保设备的低温运行可靠性:储罐在首次使 用前必须用氮气进行吹扫及预冷。最大吹扫压力应相当于最大工作压力的50%,或者低于这个压力。
1.1.2.3 储罐补充进液操作程序
1)储罐在首次正式充装后,进行再充装时,储罐内的气相压力尽可能减低。
2)上、下同时充装,当液位表显示约50%满时,应关闭下进液阀,当充装到储罐容积的85% 时,应关闭上进液阀,并停止充装5分钟,以使筒内液面镇静,然后打开上进液阀继续充装,直到有液体从溢流阀排出时,关闭溢流阀停止充装,同时关闭上进液阀。
3)在充装过程中观察压力表、液位表。(如果压力上升至高于充装输送压力或接近安全 阀压力,必需打开气体排放阀将储罐内的气相进行适量排放)。
4)填写操作记录表
2.储罐增压操作程序
1)增压系统为储罐压力调节系统,当储罐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我们打开增压调节阀给储罐 增压。
2)操作时,打开增压液相阀使LNG直接进入增压气化器,经过气化后并通过BOG进入储罐。此时,应密切观察压力,当储罐压力达到所需值时,关闭增压液相阀。
3)注意事项:
a)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15%。b)增压系统操作时,人员严禁离开现场。
c)增压系统投入运行时,减压系统应处于关闭状态。3.储罐出液操作程序 准备工作:
1)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可燃气体检测器和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管路阀门、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准备所用防爆工具以及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气化器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时首先将系统中进液、出液阀门关闭,然后缓慢打开进液阀,当管外出现 结霜时,缓慢开启出气阀,直至气化量达到要求后,稳定阀门开度。
2)若出气管发现结霜,造成出气温度过低,表明进液量太大,必须立即关小进液 阀,以防过液,并应及时清除管外结霜增加通风设备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3)气化器要禁油,操作时应戴好无油保温手套,当确定气化器被油污染了,应对 换热管进行清洗。可用60~80℃热水清洗,必须时用加热至80~100℃的氮气吹扫,确认无油吹干为止。
4)严重时,应采用四氯化碳清洗,清洗时应加强警觉,气味剧烈时应戴上防毒面 具。药剂洗后用无油、无杂质的清水清洗,直至水中无药剂成分为止,最后再用加温至80~100℃的氮气吹除水分,确认吹干为止。
5)每半年对汽化器及全站管线进行泄漏量检查,并做好记录
三、LNG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卸车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1)罐车进站前检查车辆是非否配戴灭火罩,指挥车辆停放在规定位置,要求司机拉紧手刹 并关闭发动机,操作人员在车辆停稳后在车轮下前进方向一侧用三角木塞上以防滑行。
2)检查LNG罐车的液位、压力是否正常,做好卸车记录。
3)将车辆与卸车台的静电接地报仪的出入线接牢。
4)接好卸车台与LNG罐车的气相管液相管和增压管。
5)准备充装的储罐的液位压力符合卸车要求。
6)观察天气变化,根据车的容量在一个小时内有雷雨发生,不能进行卸车作业。
1.2.1 正常卸车程序
1)卸车前用天然气对连接软管进行置换吹扫3至5次。
2)打开LNG罐车的气相阀、液相阀和增压阀,打开储罐的进液阀和气相阀进行排压,然后 进行增压,罐车升压至0.4Mpa的时候,打开卸车台的液相阀一点对管道进行预冷,当罐车的压力升至0.6M pa的时候就把液相阀全打开,开始卸车。
3)卸车过程中,罐车司机、操作人员要一直在现场,检查连接部位的泄露情况,观察罐车 和储罐的压力和液位,确保安全。
4)观察罐车液位,确认液相卸车完毕后,关闭罐车的出液阀和储罐的进液阀,检查罐车的 压力,然后进行排压,至0.3Mpa 左右,卸车结束。
5)当软管无压时卸下并拆下静电连接,并恢复一切阀门,然后进行过磅。
6)卸车完成时,检查进LNG的储罐压力、液位情况罐车过磅确认已经卸完。
第五篇:硫酸储罐标准
附件1:
适用简易程序的建设项目种类
根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建设性质、地点、规模、危险程度、工艺路线复杂程度、安全设施设计情况和安全条件审查情况,确定以下三种类型的建设项目可以适用安全审查简易程序:一是规模较小、危险程度较低、工艺路线简单的建设项目;二是依照本实施细则第十四、第十五条规定需要重新申请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的,以及依照《工程设计资质标准》核定规模为小型的建设项目;三是工艺技术和装置内容与现有装置基本一致且设计单位不变的改、扩建项目。其中,规模较小、危险程度较低、工艺路线简单的建设项目种类如下:
一、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下(改、扩建项目1000万元及以下)且采用物理混合分离等方法(不含化学反应)生产危险化学品(不含剧毒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
1.农药加工、复配、分装;
2.涂料(油漆)、油墨、胶粘剂、气雾剂生产; 3.成品油(汽油、柴油等)、燃料油调配,溶剂油加工; 4.水处理剂、助焊剂、稀释剂、清洗剂(包括除油剂、除锈剂等)、显影液、启动液、磷化液等助剂生产;
5.化学试剂和高纯物生产; 6.轻烃回收,尾气回收,溶剂回收; 7.低浓度烧碱蒸发制片碱; 8.铝粉浆的生产(不含铝粉);
9.硫磺块(粉)的生产(不含不溶性硫磺); 10.食用酒精及白酒生产;
11.气体分离(包括空气分离,PSA气体提纯等)。
二、总投资1000万元及以下(改、扩建项目500万元及以下)且化学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不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危险化学品(不含剧毒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
12.无机盐生产; 13.无机颜料生产; 14.硫磺回收; 15.醋酸盐生产; 16.草酸生产; 17.多聚甲醛生产;
18.在役装置(设施)基本不变,通过调整工艺路线或者工艺参数新增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能力的。
三、储存危险化学品(不含剧毒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 19.加油站及橇装式汽车加油装置;
20.装置储罐(组),同一罐组内增加或者改造储罐; 21.总容量小于10000m3的石油库; 22.不包含甲、乙、丙类物质,或者折合甲、乙类液体总容量小于10000m3(液化烃总容量小于1000m3),或者甲、乙类气体总容量小于50000m3(标准状态体积)的危险化学品罐区;
23.总面积小于9000m2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堆场)。【折算方法:5m3丙类液体折算1m3甲、乙类液体;同时储存液体、液化气体、气体或者包含仓库(堆场)时,每类物质的储存量与其最大规定量的比值之和应当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