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中国炼油技术创新深度调研报告
北京华通睿智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中国炼油技术创新深度调研报告
2010年中国炼油技术创新深度调研报告 国家发改委就“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问题”下发的成品油价格运行操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除将成品油调价间隔从目前的22天缩短至10天外,还提出两个具体操作方案:一是,将定价权限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二是,由发改委委托中介公司颁布调价。
根据第一个方案,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每桶40-130美元时,三大石油公司可以按照国家确定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及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调价方案,发改委不再发文。
将定价权下放,是三大石油巨头力争的一个方案,不过,考虑到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三大石油公司的垄断,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考虑,目前应该还不具备推行条件。
而按照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第二个方案,当国内成品油满足调价边界条件时,发改委将委托中介机构公布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和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企业可以此为基础自主确定具体执行价格,每次调价政府不再发文。
这一条也是为了进一步与市场化接轨,突出市场对价格的引导作用,但为了保持市场相对稳定,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短期内,价格调整仍将在发改委的指导下进行。我们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逐步放开。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真正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从2001年起步,经历了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到依靠三地油价变动来定价,现在已经允许成品油销售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下展开竞争,可以说,已经是准市场化状态。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竞争已逐步加剧,且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已经一年半,第三阶段的调整改革时机已成熟。
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准市场化状态”,更多的体现在“炼油”和“加油站”两个环节,在这里,中国成品油市场已经具备了充分竞争的基础。
近几年来,中国炼油厂产能大规模增加,而投放主体也更加多元化。除中石化及中石油这两大传统巨头外,中国化工、中国兵器和中海油等已竞相进入炼油领域。除了在长三角,中石化优势较为明显,其它地区(如珠三角、渤海湾)的竞争十分激烈。
目前,我国已形成17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接近全国总加工能力的一半。在这17个基地中,大连石化和镇海炼化两家炼油企业炼能达到2000万吨/年。到2011年,中国还将建成南京、宁波、上海3个3000万吨级炼油基地和茂名、惠州、广州、泉州、天津、曹妃甸6个2000万吨级炼油基地。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加强了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提高了炼厂的利润。炼厂利润的保证使得炼油企业更加热衷于进行改造扩能,这可以从改扩建项目中得到证实。按照规划,2011年中国将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地区建成3到4个2,000
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2013年全国将形成20个以上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1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
2010年中国新增炼油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年,国内成品油市场或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新增炼油能力扩建速度超过国内油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过剩的炼油能力需要在未来几年消化。
结构调整是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调整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原料结构、产业布局等是“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十二五”石化产业发展主要以沿海地区建设3个到5个3000万吨-40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大型石化基地为目标,内地石化基地也要在千万吨炼油规模以上,大幅提高石化产业集中度,使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完善。
其次是坚决遏制小炼油厂,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对燃料油征收消费税的政策已经对小炼油厂的生存产生极大压力,“十二五”将保持这种遏制态势,同时执行上大关小、等量替代、转型升级策略,使该问题彻底得到扭转。2009年中国原油总需求量约为3.93亿吨,其中全年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为2.038亿吨。然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4.77亿吨,居世界第二,炼油能力显然已经“过剩”。而近两年来,中国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的炼油能力可达5000余万吨,炼油能力过剩的局面正在“加剧”。
2010年11月份原油产量1722万吨,同比增长10.8%。1-11月份累计生产原油18422万吨,增长6.7%。
2010年11月份原油进口1809万吨,同比增长1%,较前三季度增幅47.7%、18.1%和7.1%明显回落。1-11月累计进口原油20738万吨,同比增长18.3%。
2010年11月份原油加工量3338万吨,同比增长11%,成品油产量2073万吨,增长10.3%,其中柴油1313万吨,增长14.3%。1-11月份加工累计原油35072万吨,成品油产量21569万吨,其中柴油133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3%、10.7 %和12.2 %。
2010年11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007万吨,同比增长15.2%,其中汽油538万吨,增长4.6%,柴油1316万吨,增长21.4%,日均消费创历史最高水平。1-11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1007万吨,同比增长11.1%,其中汽油增长6.7%,柴油增长13.1%。
目前,我国前十大炼油企业合计炼油能力为1.445亿吨。此外,还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建设中。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随着近年来国内炼油能力的趋紧,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加大了炼油厂的建设力度,在立足于现有中型炼厂改扩建的基础上,还新建了一批大型炼化项目,并将于今后几年陆续投产。
中海壳牌惠州炼油项目(1200万t/a)、中石化青岛千万吨大炼油项目、中石化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能力从400万t/a扩至1200万t/a)、中石油独山子扩能项目(炼油能力从600万t/a扩至1000万t/a)、中石化武汉扩能项目(炼油能力从500万t/a扩至800万t/a)均于2009年前投产。另外,中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t/a炼油将在2009年建成。因此,2009年我国新增炼油能力4000万t/a。
到2010年,我国还有辽阳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安庆石化800万t/a炼油扩能项目等将建成。此外,中石油彭州和重庆各1000万t/a炼油项目也计划2010年后建成,不过很可能推迟。因此,到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在2007年的部地区的新建,西南地区没有建设项目投产,到“十一五”末,西南地区炼油能力仍然空缺。
到2020年,全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新建2.1亿-2.2亿t炼油能力。从目前似在建项目来看,如果上表所示所有项目都能建成,将增加炼油能力1.9亿t,与需求相比,有少量缺口,约2000万-3000万t,约占当期总需求能力的5%左右;如部分不能建成,则需建设其他项目才能满足需求。
到2020年,我国各区域炼油能力分布将为:华东地区占32%、中南地区占18%、东北地区占20%、西北地区占10%、华北地区占15%、西南地区占10%。
到2020年,全国汽煤柴油需求量约3.4亿t。从替代能源的发展来看,2020年,全国燃料乙醇达1000万t,生物柴油300万t,甲醇500万-1000万t,二甲醚50万-100万t,合计约可替代成品油1400万-1900万t。则届时需要常规油品3.21亿-3.26亿t,如按照原油加工中汽煤柴油产出率0.6计算;需要加工原油5.3亿-5.5亿t原油。考虑到未来炼油技术的进步,成品油收率提高,如能提高2个百分点,料,原油加工走深度加工道路,开发和采用一系列重油转化技术,最大量生产液体运输燃料和化工原料,提高轻质油收率,提高原油资源利用率,开发高硫、高酸、重质等劣质原油的加工技术,提高原油加工的适应性,坚持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和控制污染排放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建设是炼油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
•将包括从中东原油和胜利原油得到的含硫VGO和HCGO进行加氢预处理,用作FCC进料。
•加快开发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研究开发非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以降低汽油硫和烯烃含量。
•由于FCC进料掺入渣油和高含量石蜡基原料,中国FCC汽油高含烯烃。应调整成品汽油组成,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如重整生成油、烷基化油、C5/C6异构化油和含氧化合物,以大大降低烯烃含量。
•中国柴油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量LCO(含芳烃50%~80%、十六烷值20~35)未经加氢处理而调入柴油总组成中。加工胜利原油和进口含硫原油炼厂的直馏柴油也应加氢处理。推进脱硫脱芳烃加氢处理和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开发,使柴油质量满足世界燃油规范2和3类要求。
•加快开发中国加氢裂化技术,推进新型催化剂和工艺开发。
第二篇: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xxxx市积极实施科教兴文战略,科技进步成为xxxx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其创新活动的普及和活跃程度对提升xxxx市工业整体创新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技术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基本情况
(一)研发企业数量增加,大中型企业占据绝对优势。xxxx年,xxxx市工业企业中有14家企业开展了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活动,比去年增长27.3%,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4%。全市4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有3家开展了研发活动,占大型企业的75%,远高于中型企业(10.40%)和小型企业(1.26%)的水平,大型企业因为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占据明显优势。
(二)研发人员队伍稳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队伍继续壮大,从事R&D活动人员数量明显增加。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的人员1740人,比上年增加60人,增长3.6%。以投入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1425人年,比上年增加45人年,增长3.3%。从事R&D活动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量稳步增长。xxxx年全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达到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其中博士10人,占R&D人员总数的0.6%;硕士40人,占R&D人员总数的2.3%;本科43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5.1%。
(三)R&D经费内部支出较快增长,投入强度稳步提高。R&D经费是工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血液,是影响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xxxx市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筹集经费,结合本企业的产品特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xxxx年,工业企业投入R&D经费2.43亿元,比上年增加0.63亿元,增长25.93%;R&D投入强度(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24%,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较大,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来源渠道占比情况看,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例为98.69%;其余为政府资金,占1.31%。由此可见,企业自筹资金是xxxx市R&D经费最主要的来源形式。
(四)R&D项目数大幅增长,自主创新项目研发趋于活跃。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开展R&D项目166项,比去年增长25.8%。从R&D项目来源看:企业自选科技项目是主要来源形式。xxxx年全市自选R&D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95.2%;其次是地方科技项目,为3%;其他科技项目为1.8%。从R&D项目合作形式看:独立研究是主要合作形式。xxxx年全市独立研究的R&D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89.95 %;其次是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比重为5.72%,与境内独立研究院机构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2.41%,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例为1.92%。从R&D项目成果形式看: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和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是主要成果形式。xx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中,有49.2%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有45.8%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两种成果形式的R&D项目数占R&D项目总数的95%。从R&D项目技术经济目标看:开发全新产品是主要技术经济目标。xxxx年开发全新产品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55.7%,其次是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为38.9%。
二、创新产出成果及新产品产出情况
(一)专利授权数量增长,专利申请质量逐步提高。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71件,比上年增长1.2%;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22件,增长22.2%,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0.7%提高到12.9%。截至xxxx年底,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3件,比上年底增长28%。
(二)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及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量稳步增长。xxxx年全市共出版科技论文18篇,比去年增长11.11%,占威海全市的9.28%;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7件,比去年增长16.67%,占全威海市的7%。
(三)新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良好。从新产品的生产情况看,xxxx年新产品产值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从销售情况看,新产品销售收入3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新产品出口额达9.8亿元,增长18.8%,扭转了上年下降的局面。
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型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偏低,其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xxxx年全市有417家工业企业单位,17家有科技活动,14家开展了R&D活动,开展R&D活动的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3.4%,比例较低。全市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过低主要是受小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不强的影响。xxxx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单位数76.3%的小型工业企业中仅有1.3%的企业开展了R&D活动,大多数的小型工业企业未开展R&D活动。这暴露出xxxx市小型工业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二)政府资金占比偏低,其引领和放大作用有待增强。xxxx年,虽然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实现增长,增幅达21.2%,但政府资金占内部支出比例依然不高,仅为1.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占比较低,将影响其引领和放大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高素质研发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缺乏优秀的人才,创新就无从谈起。xxxx年xxxx市工业企业R&D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为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3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相对匮乏。
(四)研发投入强度相对偏低。研究开发的财力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支持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仍然存在投入强度偏低问题。据国际通行标准:当R&D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达到1%时,企业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达到2%~3%时,企业才有发展的潜力;达到5%时,企业才有竞争力。目前,xxxx市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平均为0.24%,企业 R&D 投入偏少,使得技术创新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研发。
(五)发明专利数量偏少。xxxx年,工业企业中,申请1件及1件以上发明专利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2.1%;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件及1件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所增长,但就整体而言,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依然偏少,在威海市所占比例也较偏低。
四、对策与建议
(一)拓展自主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为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一是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相关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品种,开展信贷服务。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及相应机构、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承担竞争风险。
(二)培养建立自主创新人才队伍。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才能具备较高技术的开发能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山东曲轴总厂有限公司,一直以来注重人才的培养,到现在已经培养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600多人。以前对于引进的先进设备的改造维修,都需要请外国专家,但是现在对引进国外设备的改造维修自己就能搞定。他们自主研发的以锡代钼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加工曲轴工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使每支曲轴的成本价格降低了700多元,仅此一项,企业年增效益上千万元。
(三)引导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要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科技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企业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随时调整科技项目的研究方向;并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举行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品推介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等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取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生产。
第三篇: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深度调研报告(2013版)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截止2012年,补贴政策实施的两年期间,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共推广示范车辆27432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23032辆,私人购车4400辆。2013年3月份,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四部委已经达成共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计划再延长三年时间。新的补贴政策还强调了两方面:一是将扩大试点城市范围;二是计划对具有节油效果的混合动力车型给予更大的补贴。此外,新的补贴政策最大的变化可能是统一各地的补贴,改变各个地方政府补贴额度不
一、各地各自为政的状况。
随着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深入,国内电动汽车生产仍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628款车型共生产2.48万辆,产量同比增长94%,其中乘用车1.47万辆,商用车1万多辆;纯电动汽车1.33万辆,常规混合动力汽车1.0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000多辆。
第一章 中国电动汽车概述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章 国外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第二节 亚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第三节 欧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第四节 美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第三章 中国电动汽车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节 行业相关政策、标准 第四章 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一、当前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现况分析
二、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成熟度分析
三、中外电动汽车技术差距及其主要因素分析
四、提高中国电动汽车技术的策略 第五章 电动汽车市场特性分析 第一节 集中度电动汽车及预测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www.xiexiebang.com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节 SWOT电动汽车及预测
一、优势电动汽车
二、劣势电动汽车
三、机会电动汽车
四、风险电动汽车
第三节 进入退出状况电动汽车及预测 第六章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 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分析及预测
一、电动汽车总体产能规模
二、电动汽车生产区域分布
三、2008-2012年产量
第三节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中国电动汽车需求特点
二、主要地域分布
第四节 中国电动汽车价格趋势分析
一、中国电动汽车2008-2012年价格趋势
二、中国电动汽车当前市场价格及分析
三、影响电动汽车价格因素分析
四、2013-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价格走势预测 第七章 2010-2012行业经济运行 第一节 2010-2012年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二节 2010-2012年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 2010-2012年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四节 2010-2012年行业企业数量及变化趋势 第八章 中国电动汽车进出口分析
一、电动汽车进出口特点
二、电动汽车进口分析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www.xiexiebang.com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三、电动汽车出口分析
第九章 国内主要电动汽车企业及竞争格局 第一节、上汽集团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三、企业市场份额
四、企业未来发展策略 第二节、一汽集团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三、企业市场份额
四、企业未来发展策略 第三节、一汽集团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三、企业市场份额
四、企业未来发展策略 第四节、奇瑞汽车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三、企业市场份额
四、企业未来发展策略 第五节、安凯客车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三、企业市场份额
四、企业未来发展策略 第十章 电动汽车投资建议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www.xiexiebang.com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 电动汽车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电动汽车投资进入壁垒分析
一、经济规模、必要资本量
二、准入政策、法规
三、技术壁垒
第三节 电动汽车投资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电动汽车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 第一节 未来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未来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二、未来电动汽车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 电动汽车行业相关趋势预测
一、政策变化趋势预测
二、供求趋势预测
第十二章 业内专家对中国电动汽车投资的建议及观点 第一节 投资机遇电动汽车 第二节 投资风险电动汽车
一、政策风险
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其他风险 第三节 行业应对策略 第四节 中心专家投资建议
文档由立木信息咨询提供 报告详细内容登陆公司网站查询: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中国舞台灯光产业深度调研报告(2013-2017)
2013-2017年中国舞台灯光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目前我国演艺设备行业企业总数为5588家,其中专业灯光、音响、舞台机械行业内企业总计4558家,属于相关领域和业务的企业约1030家。目前我国演艺设备企业总数较之上一次行业普查结果增长28.3%,核心业务(专业灯光、舞台、舞台机械)企业数增长16.8%。行业总资产达到546.97亿元,主营收入达到787.26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灯光大型歌剧院、舞台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从应用方面来说国内有很多美术设计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资金投入充足,大规模工程频现国内舞台灯光市场,对企业承接工程的能力要求更高。国外品牌也把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一方面国外市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景气,产品需求数量有限;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需求则处在快速上升期,伴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政策驱动和资本支持,舞台演艺设备的采购量持续旺盛。因而大量国外品牌涌进了中国市场,力求分一杯羹。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国际展台上崭露头角,借鉴了国外优秀品牌的成功经验,通过展会向国际市场不断渗透。回顾近年国内舞台灯光市场供应与求购情况,摇头灯、LED灯与电脑灯交替占据着前三的位置。客服:400-600-8596 010-86825756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舞台灯光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舞台灯光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舞台灯光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
第一章 舞台灯光行业综述
第一节 舞台灯光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舞台灯光基本简介
二、舞台灯光简史
第二节 中国舞台灯光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
一、舞台灯光产业的兴起
二、舞台灯光的重要性
第三节 舞台灯光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上游对舞台灯光设备行业的影响
二、下游对舞台灯光设备行业的影响
1、国际文化交流的促进
2、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第二章 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二、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动态分析
三、世界舞台灯光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世界舞台灯光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全球舞台灯光行业产品趋势
二、全球舞台灯光行业设计趋势
第三章 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
二、行业相关政策及法规
三、行业相关技术标准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舞台灯光工程相关技术概述
二、舞台灯光工程设计要素
三、舞台灯光的调控技巧
第四章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2011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运行分析
第二节 舞台灯光行业发展历程
一、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技术发展历程
二、舞台灯光行业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三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动态
一、国内舞台灯光品牌不断扩张
二、我国舞台灯光设备价格动态
第四节 2012年国内舞台灯光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五节 中国舞台灯光市场营销模式及趋势分析
一、舞台灯光行业营销模式分析
二、舞台灯光促销分析
三、舞台灯光行业营销趋势分析
第六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应用趋势
二、中国舞台灯光行业设计趋势
三、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技术趋势
四、中国舞台灯光行业产品趋势
五、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服务趋势
第五章 舞台灯光行业细分行业分析
第一节 LED舞台灯
一、国际LED舞台灯应用情况
二、国内LED舞台灯应用情况
第二节 投影灯
一、投影灯主要应用情况
二、投影灯租赁市场发展情况
第三节 电脑灯
一、电脑灯发展概述
二、电脑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章 舞台灯光租赁市场经营模式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发展概述
第二节 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特点
第三节 舞台演出中的设备租赁案例
第四节 制约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发展趋势
第七章 舞台灯光行业主要应用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影剧院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影剧院舞台灯光应用现状
二、影剧院舞台灯光应用案例
第二节 体育场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体育场馆舞台灯光应用现状
二、体育场馆舞台灯光应用前景
第三节 KTV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KTV舞台灯光设备发展现状
二、KTV舞台灯光应用趋势
第四节 舞厅歌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舞厅歌厅舞台灯光应用现状
二、舞厅歌厅舞台灯光应用前景
第八章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产品市场需求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容量
二、舞台灯光行业市场产品需求结构
三、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区域结构
第二节 中国舞台灯光产品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一、产品市场发展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分析
第九章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广州市仁丰声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广州市欧尔派舞台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广州励丰声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七节 鹤山市银雨照明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八节 广州风生水起舞台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及前景分析
第一节 舞台灯光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二节 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第十一章 2012-2016年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建议及风险预防
第一节 2012-2016年舞台灯光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技术风险分析
三、竞争风险分析
四、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2012-2016年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建议
一、舞台灯光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二、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图表目录: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图表: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3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图表:国内外知名机构对201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第五篇:审计局审计技术创新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审计局审计技术创新调研报告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应用带动了被审计单位在管理方式、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财务数据存贮等方面的变革,社会各界也对审计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审计环境,K县审计局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影像数据采集技术等与审计实务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K县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
一、审计技术创新的推进措施
(一)强化人才保障。整合审计资源,实行审计人员动态组合,全局范围内科学调配、合理使用审计力量,实行“新”“老”搭配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将不同能力和知识结构人员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先后派出16人参加审计署中级培训,10人参加省厅组织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培训,每年组织审计人员到兄弟审计局学习交流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经验。组织5名富有创新精神的计算机审计业务骨干成立了计算机应用兴趣小组,培养锻炼复合型审计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二)强化财力保障。从紧张的办公经费里,先后挤出140余万元资金用于现代办公技术、设备的购置。目前,在职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科室一台台式电脑;配置了4台服务器,构建了1000M主干的计算机网络;配备了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投影仪、激光打印机、一体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室配置了水准仪、GPS、工程预决算软件、CAD软件等专用设备和软件;第一批实现了财政联网审计。
(三)强化制度保障。为推进审计创新技术工作,把审计技术创新作为绩效考核办法的头号内容,每年召开创新创优表彰会。先后开展“审计创新先进个人”评比、“争先创优活动推进月”等活动。出台《K县审计局关于实施七项工程推动审计创新的意见》,以财政财务审计精品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提升工程、计算机审计应用工程等七项工程为抓手推动审计技术创新。
二、审计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效
(一)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管理的方式的信息化。K县审计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建成了1000M主干、100M到桌面、140个信息结点的局域网,并建立了基于WEB技术的,集电子邮件、政务公开、人事管理、审计论坛、工作进度实时公布、审计业绩自动考核于一体的审计信息管理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纸质的管理方式,从项目计划的制定、管理,审计文书的撰写、传递,审计数据的采集、利用全部实现了网络化、数据化,较好地适应了以项目为中心实现动态管理的组织方式。该管理系统在2010年被K县被为科技进步奖。
比如信息管理功能:审计信息管理是审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审计信息和宣传工作进行管理和考核。一是实现了信息流转全过程电子化。人员全部通过网络提交审计信息,分管局长在网上审批,通过审批的信息自动生成WORD文件,最后通过远程网或电子邮箱上报。网上撰写和审批信息,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取消了纸质信息,每年可节约2000张打印纸。二是对信息工作情况实时公布、及时提醒。K县审计局对上报的信息和采用的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布,有效的避免了重复信息。审计人员进入办公网页时,系统就会自动弹出提示页面,及时提醒本月没有撰写信息的人员。三是实现了信息工作自动考核。以前每到信息考核时,综合科室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测算,现在信息工作考核结果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发布,并且考核的准确性、及时性、效率性都是人工考核无法比拟的。
(二)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审计资源的共享利用。在审计管理平台基础上,利用数据库技术先后建成了七大数据库群,实现了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审计对象数据库》收录了全县178个被审计单位基本资料,并定期更新内容;《审计项目数据库》、《经济责任审计库》收录了2005年以来审计项目全过程文书资料和历年接受审计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影像数据库》、《主要建材价格数据库》通过对建设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方法、所用材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工程量及使用材料规格、型号、品种等现场跟踪采集影像证据,避免了分歧和争议;《审计信息宣传数据库》将全局人员撰写、采用的信息宣传稿件,按作者、级别、发表载体、发表时间等登录入库,对未完成任务者自动提醒;《审计法规数据库》收录了44000余篇财经法规,查询准确、快速[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三)利用影像证据采集技术提高投资审计质量。一是促进提高工程质量。通过现场拍照、录像等方式,全程跟踪采集影像证据,及时捕捉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情况,针对跟踪审计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制发审计整改通知单,责成限期整改。二是控制政府工程造价。某道路工程是县政府重点工程,在结算审计时,施工单位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期要求紧、设计变更多、夜间施工等理由,多计工程量及施工措施费用102.4万元,审计人员依据当时形成的影像证据全部予以核减。三是提高书面证据的充分性。在以图形、符号或书面语言记录反映工程实体时形成的书面证据,难免会产生与事实真相不完全相符的情况。在此情形下,辅助以影像资料进行佐证,从而能提高书面证据资料的相关性和准确性。四是有效遏制 “偷梁换柱”现象。审计人员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移花接木”现象,在跟踪审计中,充分利用影像设备,固化有关场景,适时对比分析,着力揭示“移花接木”问题,仅此一项今年就为政府节约园林绿化资金394万元。
(四)利用CAD平台核减工程造价100余万元。K县审计局为了有效解决政府工程审计中长期存在的不规则形状物体准确求积问题,大胆尝试利用专业建筑制图软件AutoCAD作为平台,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园林绿化、大型土石方工程、城市改造等市政工程审计中要求建设单位报送纸质施工图纸时同时报送电子版图纸,为应用CAD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创造必要条件。二是积极探索四维工程算量软件在房屋建筑工程审计领域的应用,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障审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对一政府大型土方工程审计中,利用CAD平台,直接核减土方工程量20154方,降低造价55万元;在对一商业区步行街改造工程审计中利用CAD平台直接核减工程造价70万元。
(五)利用水准仪跟踪审计市政道路工程。一是开工前,利用水准仪对原始地貌进行测量,获取地形的基础数据,为以后道路土方的计算提供依据;二是在道路基层施工中,利用水准仪对各结构层中的中线及边线高程数据进行测量,为以后的竣工结算审计积累数据;三是道路面层施工完毕后,依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利用水准仪及时对建成后的道路高程进行复核,以确定是否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到位。
(六)利用GPS技术进行农路等农业民生工程项目审计。农村公路距离长,部分道路达40公里以上,采用人工测量费时费力,一条道路大约需一周时间,利用汽车里程表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而利用GPS技术可以分段定位,精确测量,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至2010年止,K县审计局共完成1087.9公里的农路审计。在农业开发项目中,利用GPS的定位功能可以准确定位项目的位置,测量面积。
三、审计技术创新的主要困难
由于全国各审计机关所处的审计环境不同,目前各审计机关只能对本级机关进行新技术开发应用的规划,对下级审计机关只是鼓励和指导,这就造成部分新技术的重复开发,并且缺少推广价值。例如K县审计局利用计算机与数据库技术开发的审计业务管理系统,如果当时不开发就无法适应新的审计环境,已配备的计算机等现代设备也只是作为打字机应用,不能完全发挥新技术设备的优势;开发后则带来长期大量的投入,转入OA系统时因标准不一致,积累的审计数据也不能完全导入OA。
四、审计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上级审计机关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统一规划,分片试点、分步实施,尽量减少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上级审计机关发布开发应用规划和技术规范,下级审计机关申请立项试点,上级审计机关对确定的试点项目进行技术和经费支持,调度开发应用情况,分步普及推广技术项目,跟踪项目应用成效,及时维护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