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w1h分析法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行动计划
引言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截止到今天,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6人,失踪21人,造成雅安各地区不同程度的破坏,支持支持灾区工作,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本制定了一份帮扶的行动计划书
What:组织学生到四川地震灾区,为四川雅安灾区提供实质性的服务,贡献我们大学生的一份力量,重建灾区。
Where:四川雅安芦山等灾区
When:明天下午出发,具体时间到时候通知
Who:在校大学生
Why: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四川的灾区需要全中国的援助,特别是作为国家的主干力量,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我们更需要用我们的知识和力量去帮扶灾区的人们,这也是我们的一次实践活动,虽然会比较辛苦,但是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必须挺力而出。How:首先,先分好组,每组10个人,以后都以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和安排;组织大家一起去四川,初议定是坐火车;然后,到达灾区后,一切听从组织上面的安排,男的主要负责粗重活,搬东西等,女同学主要负责细微工作,照顾受伤人员。
第二篇:浅谈大学生责任意识
浅谈大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就如行人肩上的行李,也许很沉重,但不能丢掉,因为它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生活要延续,责任也得跟着向前走,它会伴随着我们走完整个人生,其实,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责任,生如夏花般的灿烂是一种更大的责任和追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学校园这一方神圣的精神净土也被物欲感染了。当今一些大学生的素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早已经不再被当作光荣和使命背在肩上。诚信和自立的严重缺失,激情和追求的退化,承受挫折能力的下降,承担责任和使命勇气的消减……这些现象似乎不让人觉得意外和吃惊,可是这些真的不重要吗?
如果说战争年代的莘莘学子们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为革命四处呼喊,为美好明天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是一种责任,那么,在和平年代,大学生依旧有和平年代的责任和使命: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父母期望的回报,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奉献,对时代发展进步的付出………
大学不是享受的天堂,而是知识的殿堂,是丰盈充实自我的地方,那些只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的。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证明的渴望去踏上一条追求的路就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的负责;面对人生一些大的挫折时,要努力的克制和认真的调整,而不是选择堕落和轻生,这也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对关爱自己的人的负责;拿破论曾说过“活着,总要为社会留下点什么。”,做为当代大学生,为社会做点能力之内的事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们被培养了那么多年,这是对社会的负责。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送给当代大学生的话里说“每一个大学生在毕业时都应该带有这么一种眼光:第一,应该有可能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第二,带着改变自己的愿望。”从这些话里,我们看到仍然是责任两个字。
大学生是希望的象征,是最具有高文化水平的一群青年才俊,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责任就是一面旗帜,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责任被淡漠的今天,请时刻让自己怀着一颗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吧,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简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今天的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实现,因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强调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其一,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溺爱的氛围中,绝大多数忽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其二,现在的大学生,其成长过程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一方面由于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利益意识的强化和责任意识的弱化就是一个突出表现。所以,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非无的放矢。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大学生树立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素质的工作,而人的素质就其现实性来说,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抓住责任意识这一人的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着力加以培养,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因而更容易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其实,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包含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容。比如组织同学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树立共同理想,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以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等等。问题在于,如果仅限于一般地学习,甚至仅仅作为知识来学习,那当然也能够产生效果,但这种效果肯定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着力点,那情形就可能大不一样了,我们组织学习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我们讲课的时候,更具现实性,我们针对不同学生做具体的思想引导时,更有可操作性。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当然不仅仅是学习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重要的是日常的行为养成,即使大学生一事当前,不是先替自己打算,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而是先考虑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是否有利,并逐渐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一致起来;一定条件下,甚至能使前者服从后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实践。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仅仅在校园中进行,而必须在更加广阔的社会当中进行。要让大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实践,尽可能多地参与改革开放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认识这种社会责任,从而逐渐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人来说,大学阶段是崇拜英雄的阶段。适应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为大学生树立典型,树立让他们从内心佩服的榜样。就拿这次汶川抗震救灾来说,大学生们为什么普遍感到深受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抗震救灾踊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了他们,感动了他们,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我们的人民是那样可爱,我们的军队是那样可爱,我们的老师是那样可爱,我们的党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样的时机、这样的典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是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吗?
当代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他们或沉溺于网络游戏,或早熟早恋,或追求时尚,有的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意志脆弱,等等,甚至“近些年自杀现象更有向大学生、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群蔓延的趋势”。这些都是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具体来说,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有如下特点。
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是构成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调节器,是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升华责任意识的内在动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差异,其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大学生,刚经历了高考成功的喜悦,入校时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但是真正进入大学学习后,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而大学高年级学生,一直处于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但随后到来的人才市场职业选择常常使他们长期建立的“高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变得摇摇欲坠。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认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和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现象较为突出。虽然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到了应该是自立的、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但校园相对单纯的学习生活又使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时间上向后延续。同时在社会价值追求日渐多元、多样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中间存在着在理想追求上,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认为理想太大、太空,只有眼前的物质实惠是现实的、具体的,因而不愿树立为国家和社会读书的远大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目标实现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的不良现象,对于开始的课程和学习计划,以“对我有没有用处”作为选修和学习标准,过于强调自身利益的实现,表现出了社会责任淡化的倾向。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摘 要】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培养这些高素质的建设者的同时,需要他们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能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责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有着极为优良的传统。一百多年以前,我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以学生为先导而发起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数大学生投笔从戎,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代大学生,有着远大的理想,勇于实践,表现出了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当时那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变化。新中国伊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不怕困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直至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民安居乐业,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拥有了和平的建设环境。然而,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裕的同时,人们精神世界的生活相对匮乏,不良风气和习俗也逐渐蔓延开来,潜在的危害依然存在。这仍需要人们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13年04月在京召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刘云山同志提到,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国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短期目标以及时间表,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而这其中,高等技术的专门技术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富裕,有不少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自我,丧失社会责任感。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但随着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受到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
(1)理想信念的丧失。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不少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没有坚强而长远的理想目标,目光短浅,极容易限于片面追求名利,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把握,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自身的发展状态和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2)价值取向的偏差。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会自觉将个人的价值取向服从于社会利益,并处理好与他人的利益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逐步凸现出来。在当代社会,多元化经济出现表现出了极广泛的利益诉求,市场经济的成功也刺激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渴望。在这种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常常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具体目标上,对“我”之外的事却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3)社会公德和法纪观念的淡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新世纪大学生的主要职责。从目前我国教育模式和文化环境来看,大学生生活主要局限在学校。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的时间有限。在做人处事方面表现德比较欠缺。然而,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一些大学生表现浮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考试作弊,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不顾及他人甚至自己亲人的感受;缺乏社会公德心,不爱护公物,节能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网络道德失范,人际关系淡薄,对同学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为一己私利不惜触犯法律,甚至危害他人生命。不少应该在中小学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里依然存在,使得现在的大学教育通常要补以前的课。
(4)社会主人翁意识的缺乏。在理想追求上,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追求具体、实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样子,在思想行为上,没有真正把自己命运与社会、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考虑,过分纠结于个人得失。没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来看待,是非观念淡薄,遇到问题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以上情况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积极做好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正能量。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下面我主要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要求学生洁身自爱,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讲究情操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从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始。如何提高自身的形象?这需要从爱心培养开始,有爱心才能有责任感。要从热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会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只有先孝敬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孩子,才可能将这样的感情升华开去,尊敬所有的长辈,爱护所有的晚辈,直至爱你周围的所有人。这种爱心要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培养,再推广之,才能爱我们的社会、国家。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其自身形象绝不会差。此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生活,远离低级趣味。
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才不会因眼前的困难和障碍患得患失而踌躇不前。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虽历尽千难万险仍矢志不渝,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强大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虽然,当今大学生不能像革命先辈们那样具备那样宏伟的志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现实环境,从较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坚定的信念去努力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吓倒,也不至于为一时的利益而犯错。有不少学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目标,终日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学生甚至在失恋之后,或者自暴自弃,或者迁怒他人进行报复。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他们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志向。因此,要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自己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仍然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然而,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很多老师也发现,近几年招收的研究生,其理论基础也有明显下滑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师资力量的匮乏,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等等。无论如何,对这一现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积极的引导,以高度的热情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合格的建设者。
总的来说,我国仍处在发展建设之中,尽管我们有着和平的建设环境,但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落后就会挨打,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责任编辑:杨玉洁]
第四篇: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而牢固,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关心社会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使其度过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形态结构的剧烈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无情,唯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和拼搏下,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不外乎社会氛围、家庭环境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
1.社会氛围。这些年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然而它在价值意义上有其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消极效应即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和金钱万能观念。导致社会上出现消极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等,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现行的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对大学生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2.家庭环境。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较大,从小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生活条件优越,缺乏生活磨练,对父母、他人、社会要求高而多,对自我要求低而少,总希望别人为我做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家庭、社会做什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意志薄弱、抵抗风险挫折能力差,权利意识强而义务责任意识弱。因此,许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与家庭教育不无关联。
3.个人素质。大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每个人自身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不同,认识和观念也有所不同。一些人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稳定轻松且收入丰厚的工作,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能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存在、相互依赖、相互承担的责任。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几点建议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严峻考验。要想使他们抓住机遇,适应时代发展,恪尽职守地担负起新时期赋予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培养和强化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
1.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发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和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发挥聪明才智,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2.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树立集体和团队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客观基础。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启动了个人内在动力,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意识。
3.注重诚实守信和感恩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在诚信时代,就是让守信用者享受诚信的回报,让不守信用者自食苦果。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知恩、感恩意识。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进而形成报效国家、报答社会、报孝父母的责任意识。
总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社会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社会风气、价值导向和传播媒体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要通过教育来实施,更要通过制度来保障。社会应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各种责任制度,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促使社会成员勇于担当责任;家庭教育要突出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应发挥表率作用,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能力;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评价监督机制,努力为社会输送品德高尚、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151班 惠艳娇
调查时间:2016年6月29日——2016年8月23日 调查地点:图书馆、家中、街道 调查人员:惠艳娇
调查对象:身边同学、图书馆中的大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调查目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分析原因,找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也是大学生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通过社会调查的数据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未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认识状况。调查显示社会责任感现状总体较好,但是它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体现。同时,针对调查的问题,我们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调查能够得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初步材料,提出具体可行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建议、相应教育方案,为我们的学生工作部门制定工作思路提供参考。最后呼唤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正文】“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成员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及使命的态度。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石。年轻一代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他们逐步走向成熟的开始,因此如何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感,是我们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通过查阅了近年来的研究文献,从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水平并不容乐观,问题很多,主要存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和缺失,但是针对个别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却很少,这难免造成了研究结果的片面性。但因其各地大学生、各个学校的大学生因其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家庭的差异,各自的社会责任感也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以下我将研究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讨论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现状
我们的调查分为责任认识、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三个维度。(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识调查(1)针对“你认为怎样才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这个问题,调查的结果如下:65%的同学认为致力于祖国的建设事业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25%的同学认为会赚钱孝敬父母是社会责任感的主要表现,7%的同学认为不依赖别人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只有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大的方向比较明确,责任感应包括: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等几个层次。
(2)针对“你觉得现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如何?”这个问题,调查的结果如下:27%的额同学认为非常缺失,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65%的同学认为“有一点”,并且只有4%的人认为“不缺失”。由此可见,大家对大学生现状不是很乐观,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被试大学生大部分认为好好学习为国家做出贡献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比较多的同学认为奉献社会、乐于助人、孝敬父母是社会责任感的主要体现,可见被试大学生大部分都对社会责任感有自己的认识。但是,从第二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92%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从其他同学的答案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较盲目或者不易显现,只有4%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不缺乏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对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调查
(1)对于大学生对社会的满意度,我们的调查结果如下:60%的大学生认为贪污腐败是他们最不满意的地方,17%的认为是不民主,13%的学生对于贫穷落后的社会不满。
(2)而对于如何对待社会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时,调查学生的态度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对于社会上的不足之处,不同的学生所持的态度不同,但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社会的不同之处是持比较消极的态度的,只有33%的学生选择“立志要去改变不足之处”,其余的67%的学生都采取了消极回避的态度,或者不去理会,或者选择适应。
但是,针对生活中的事情,大学生的观点都比较一致,77%的同学会主动关注他人安危,“非常担心,并会打电话给他,以确保安全”反映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有的,但是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倒不是学生认为社会贪污腐败严重,导致了对社会的不满意,而这种腐败导致的社会问题,大部分学生采取回避的态度。
(三)、大学生的责任行为与调查
对于大学生的行为,我们从学校、社会、家庭、恋爱、公共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很多学生都有过熬夜上网、逃课兼职的经历,但是大部分不会认为这些是可取的行为。在自己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大部分以集体利益为重。由此可见大学生有明确的是非观,但是在具体情况发生的时候却采取了灵活的方式,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再一定程度上并不局限于已有的规定等等。
二、对于当代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建议(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加强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成的主旋律,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高校必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进而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激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爱国主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
(3)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4)充分发挥网络的引导作用。网络已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戴勒了巨大的冲击,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要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修养,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5)重视家庭、家长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塑造性格、意志和品德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始终影响终身。
(6)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因此,呼唤大学生的责任心,培养的学生的责任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应当引起广泛的重视,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全员动起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潜心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大学生逐渐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最终培养起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