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昌营烈士纪念碑观后感
建昌营烈士纪念碑观后感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建昌营烈士纪念碑。在燕山怀抱.长城脚下的迁安市建昌营镇西关老爷庙岭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是为纪念在冀热辽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的我军第二十五师革命烈士,于1949年2月修建的。1967年7月,迁安人民政府又将该烈士纪念碑迁到山上重修。纪念碑占地1.5亩,碑高17米,分碑身、碑座、碑基三层.碑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右面下部书有“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师冀热辽解放战争之诸烈士英名不朽”的碑文,左面下部有一高米.宽米的石碑,记载着牺牲的连职以上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二十五师师政委艾平同志。北面有四块刻有牺牲的排长和战士姓名的同样大小的石碑。纪念碑的周围是苍松翠柏,庄严肃穆。1982年纪念碑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唐山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又被列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个镇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对于烈士陵园也是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每年清明必去的地方。鉴于老师这次布置的作业,我又重新参观了一下,走进那片神圣的土地我的心再一次激荡。我放慢了脚步静默着走进烈士的栖息地,我怕打扰这些英雄烈士的安静。望着肃穆的纪念碑我想起了以前一位老人写的悼词:“我们忘不掉资本家的木棍,忘不掉地主的皮鞭,忘不掉渣滓洞中镣铐响,忘不掉雪山草地杀气寒,忘不掉我第25师一千多名烈士的英雄业绩,忘不掉革命红旗血染成.”是的,沉重的过往不容我们忘记,革命烈士的鲜血不容我们忘记,历史不容我们忘记!
回目世界,烈士为我们打下的江山,用鲜血铸就的长城,如今我们的世界又是多么的发达,我们的天空又是多么的开阔。现在人生活太安逸了,有谁了解现在美好的生活,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么多的鲜活生命为我们今天的美好而陨落,而我们为他们做的又有多少。追古思今我们才会有一份知足一种感恩。用一种感恩的心缅怀先烈们永垂不朽。我想我们应该把种精神传递下去,我们不仅仅要铭记这段历史还要不断的维护我们烈士栖息的地方,我们要让我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都知道,曾经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们为了他们子孙的幸福奉献了他们年轻的生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就这样永远了留在了历史的岁月里。我想我以后会带着我的孩子来这里瞻仰烈士的栖息地,我会把我今天感受告诉他,让他以后也这样告诉他的孩子。然后一代一代往下传。唯有这样我们才对的起那些英勇的人们,我们才对得起我们自己的良心。
本次参观烈士纪念碑的活动不仅仅让我了解了更多的革命历史事迹,也让我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与自尊心,这对于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极大帮助。我会把这一次参观深深地记在心里。“吃水不忘打井人”,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而铸成的历史及崇高的精神,永远启迪和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烈士们英名不朽,流芳千古。
第二篇:红军烈士纪念碑
红军烈士纪念碑
星期天,天气特别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老师带着我们去红军山扫墓。到了红军山,一眼就看见了30多米高的纪念碑,纪念碑底座是由青色的大理石砌成的,上宽下窄,下面是6米见方,上面是2米见方,形成一个宝塔形,上面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门,里面是一间安放骨灰的房子。我抬头一看,碑正面有一行字,这是邓小平爷爷亲手题的词: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表面挂着金片,呈鱼鳞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阵风吹来,金片发出清脆的声音。碑的前面摆放着层层叠叠、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寄托着名城人民对红军烈士的缅怀和无限的哀思。围着碑的四周有一个巨大的环形浮雕,直径20米,高2.7米,由四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浮雕外面镶嵌着28颗闪亮的星星,环形浮雕的里刻着红军攻打遵义及四渡赤水的故事。
红军烈士纪念碑在遵义人民的心中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所以,在每年4月5日清明节前后,许许多多的遵义人都要到红军山来扫墓,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第三篇:清明节祭奠烈士纪念碑
清明节祭奠烈士纪念碑
清明节快到了,学校领导为了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商定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初一年段全体同学和各班班主任及学校部分领导一起步行到下庄去扫烈士纪念碑。
消息一传开来,各班都忙开了。扎花纸一买到,同学们都主动而又认真细致地用自己的双手扎出一朵朵艳丽的花朵,还对花圈进行了一番设计和装饰。期待的日子到来,这一天下午,细雨蒙蒙,果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两点半的时候,全体同学都来到了操场,排好队伍,各班的班长手持班旗,一些同学托着花圈,一支雄壮的队伍就向下庄进军了。
路上,蒙蒙的细雨不住地打飘在同学们脸上,大家仍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目的地前进。
三五里路后,终于到达下庄烈士纪念碑前。一块高大的石碑竖立着,上面刻着三位革命烈士的名字,依次是:张温淳、张清水和张百钧。校团委副书记发表讲话后,党委书记黄老师给全体同学讲了三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原来张温淳和张清水是亲兄弟,他俩都是在菲律宾抗战时被敌人抓去的,逼迫他们说出党的机密,而他们面对着各种毒刑拷打,临死不屈,最后英勇牺牲。张百钧则是在从菲律宾回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时壮烈牺牲的。
听完黄书记的讲解之后,全体同学在哀乐声中默哀三分钟,此时同学们的心都无比沉重,感到很悲伤。各班派出了代表在三位烈士纪念碑前献上同学们亲手做的花圈。这代表着对烈士们的一份心意,代表着对烈士们的敬仰,代表着对烈士们的沉痛悼念!
在一片荒草丛中,竖立着一块不显眼的石碑,可这石碑却闪烁着革命烈士的光芒!如果没有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出一切力量!
第四篇:“四五”烈士纪念碑说明
“四五”烈士纪念碑说明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济南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幸存的济南的党、团员大部分疏散隐蔽,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处于停滞状态。由于党内叛徒的告密和反动军阀的疯狂搜捕,大批党的干部和党员先后被捕。
1931年4月5日,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济南市纬八路刑场(现位于槐荫广场),枪杀了党的“一大”代表、济南党的创始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临时省委书记吴丽实,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山东省委妇委书记郭隆真,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雷晋笙,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长党维蓉,中共济南特支书记李敬铨,山东省学联负责人朱霄,中共山东省委工运特派员车锡贵,团山东省委书记刘一梦,团山东省委宋占一等22名党的重要干部。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1989年在原纬八路刑场北侧(现槐荫广场)修建了四五烈士纪念碑。国家副主席王震题词:“宁死不屈浩气长存”。
第五篇:在烈士纪念碑前
在烈士纪念碑前
——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献诗
(男)为什么我们的脚步轻轻?为什么我们的心情沉重?(女)为什么苍天落泪?为什么松柏也动情?(合)因为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男)从戊戍六君子的甘洒热血,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惊世壮动;(女)从“四.一二”的白色恐怖,到秋收起义的隆隆炮声;(男)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抗日战争的滚滚硝烟;(女)从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到天安门城楼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合)先烈们斗志昂扬、势不可挡。先烈们视死如归、气贯长虹!(男)把滚烫的热血倾洒,把鲜花般的年华奉献。(女)枪林弹雨中,您挺起坚毅的身躯;(男)硝烟弥漫中,您发出震天的吼声!(女)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又有无数的战士冲向前;(男)一面红旗倒下了,又有无数面红旗高高举起。(合)热血奏响壮烈的凯歌,青春谱写光辉的历程。烈士长存!丰碑永恒!(男)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烈士无限的崇敬。(女)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合)长江、黄河,因为你们满腔的热血而沸腾。巍巍昆仑、万里长城,因为你们豪迈的壮志而永恒!(男)敬爱的烈士啊!你们虽然长眠不醒,但我们却将你们永记。(合)雄碑耸立,是你高大的身影,溪水长流,是你不朽的心灵,(合)松柏常青,是你长存的浩气,蓝天白云,是你英魂的栖地。(女)如今,我们站在金色的阳光下,手抚滚烫的赤心,充满壮志豪情;就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你们未能走完的征程将有我们进行!(男)我们是文明礼貌的人;
(女)我们是勇敢顽强的人;
(男)我们是探索新知的人;
(女)我们是雷锋精神的传人;(合)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