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第七卷概述(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04:0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想国第七卷概述(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想国第七卷概述(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理想国第七卷概述(写写帮整理)

理想国第七卷

在该卷中苏格拉底首先为说明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引入了洞穴喻,说明,习惯了虚假阴影的囚徒们中的一个人如果被解除禁锢,被迫看到火光和真实,首先他会感到不适应,进而会习惯他所认识的到的真实世界而不愿回到囚徒生活,即使回去也会因为他讲的真实和囚徒们认识的虚假不同而遭到囚徒们的耻笑甚至残害。被解禁对应的是哲学家,为了使真正的哲学家愿意统治国家,所以告诉他们他们接受了城邦的教育,有义务治理国家,服务城邦国家。

苏认为教育并不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能力,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如果灵魂不想身体那样转向,灵魂的“眼睛”也就不能看到善者,而灵魂的转向即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需要技巧。只有灵魂达到最高的知识,看到善的并且不热衷权力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其次,苏格拉底进而讨论如何造就上面适于做统治者的人。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将心灵从朦胧的黎明转到真正的明天,上升到真正哲学的实在的学问。苏认为这门学问包括算学、几何学、天文学、辩证法,前三项为序言。并依次做出了解释。算学能同时引起相反的感觉,使灵魂通过理性达到真理;几何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研究对象是永恒的事物,能把灵魂引向真理,是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苏认为人们现在对天文学的理解是错的,目前的天文学只能使灵魂向下,应该像研究几何学那样研究天文学,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苏认为利用辩证法可以做到系统的在一切情况下确定每一事物的真实本质,让人看到实在,靠思想本身就能理解善的本质。

再次,苏阐述了选定谁去研习这些功课,及教育过程。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热爱学习、强于记忆、喜爱一切劳苦、具备真实的知识和品德、年轻。至于教育,苏认为首先采用非强迫的方式学习预备性科目,其次,在体育训练一过去的时候,选出在各方面表现最能干的孩子,在他们二十岁的时候就给他们比别人多的荣誉,让他们对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 再次,在第一次挑选出来的人中选出最富天赋条件的青年,在三十岁的时候给他们更高的荣誉,并用辩证法考试他们,在这个年纪避免让他们参与辩论,让他们用五年的时间学习辩证法,之后的十五年派他们干公务,培养实际经验;最后在五十岁上,对那些通过考试的人接受最后的考验,将灵魂的目光转向上方,以善为原型管理国家、公民和自身。

最后,苏提出教育的一条便捷之径即将10岁以上具有公民身份的孩子送到乡下,用自己制定的习惯和法律培养他们。

第二篇:理想国第七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

控制1301汪哲培 3130104562 苏格拉底首先用洞穴的比喻来解释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他说没受过教育的人正如习惯墙壁上阴影并以其为真实的被囚禁者,而受过教育的人则是被释放而到洞穴外面看见了真实世界的人。正如被释放者一样,见过真实世界的人并不愿意回到之前的虚假的认知状态。在这个比喻中,受教育者对应的是城邦中的哲学家。当他们从真实之境回到现实世界中时也会因为适应性的缘故而发生迷茫,这就是他们没有像城邦统治者那样很好地适应现实的原因。由此苏格拉底说明知识是每个灵魂都具有的能力,而只有改变认识的方向才能够摆脱虚无从而认识真实世界。

苏格拉底进而讨论如何使灵魂转向从而造就真正的统治者。他说不仅要使得最好的灵魂认识到最高的知识,并且还要使得这个最好的灵魂愿意通过自己最高的知识来帮助这个城邦里的其他人,而不是自己独享这个最高的知识,与此同时这些人还应该不热衷于权力。要使灵魂转向,苏格拉底觉得需要有几门学问来帮助他们认识真正的哲学,这几门学问分别是:算数学、几何学以及天文学。其中算数学能同时引起相反的感觉,从而使灵魂通过理性达到真理;几何学研究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而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像研究几何学那样来研究天文学,而不是像现在人们那样对待天文学。研习这三门学问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学习辩证法打下基础。苏格拉底说辩证法是唯一能够不用任何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并从那里找到可靠依据的研究方法。

接受上述教育的人必须是具备之前所述的城邦护卫者的一切优点,并且教育的当时应该是非强迫性的,并在二十岁的时候挑选出优秀者给予奖励,然后到三十岁从这些人中挑选出更优秀的,以辩证法考核他们,并避免他们过早地参与辩论,之后用五年时间让他们干实务培养实际经验,最后在他们五十岁的时候让通过最后考核的人以善为原型管理国家、公民和他们自己。建立上述城邦的最大捷径就是让十岁以上的孩子去乡下接受这种教育并培养成人。

第三篇:理想国音乐教育部分概述

理想国音乐教育部分概述

苏格拉底提出有关护卫者的天性基础进而提出如何教育他们。苏格拉底认为在教体操之前应该先教音乐,因为灵魂比身体更为重要。苏格拉底时代的音乐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它包含音乐、文学等涵义,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化’。

对于幼小若嫩阶段的孩子最容易接受陶冶,最容易塑形。所以儿童阶段时期的音乐至关重要。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美最善的故事,而不是把最伟大的神描写的丑恶不堪的故事。因为绝不该让年轻人听到诸神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情,因为这都是假故事。不应该让公民们听了这些假而丑的故事后变得充满敌意。因此苏格拉底在和阿德曼托斯讨论中设计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此外还有音乐的曲调和节奏。

在内容的方面,首先他痛恨加谴责那些不但假而且还丑的故事。他认为‘神是善的原因,而不是一切事务的原因’。最大的荒唐莫过于把最伟大的神描写的丑恶不堪。在此他严厉批评了赫西俄德的《神谱》中让神的本质背道而驰,和《荷马史诗》中‘神让人变坏’,他认为这些写故事的诗人们需要按照描写诸神的正确的路子来编写这些些善的、勇敢的、正义的、敬神明、孝父母、重视朋友的故事。为此还提出了两个标准当作规范故事内容的法律,一是要禁止诗人们把痛苦说成是神的旨意,二是讲故事、写诗歌谈到神的时候,不许把他们描写成变形的魔术师,在言行上会欺骗我们,把我们引上歧途。以荷马史诗为例:为了教育使护卫者勇敢,需要删去怕死的诗句,为了不使护卫者变得胆怯懦弱失去自制,需要删去阴森可怕的名词、英雄名人的痛苦和悲叹,删去大笑的诗句,因为大笑很容易使情感变得非常激动,删去人们失掉自我控制力贪财纳贿的诗句,删去描写神灵荒诞不经的言行的诗句,以免在年轻人心中引起放肆作恶的念头。此外还要禁止诗人和说故事人的不正义的想法的流传。

在形式的方面,苏格拉底认为讲述故事的形式分为叙述和模仿。叙述是指诗人用自己的口吻转述故事,而模仿是指诗人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模仿里面的音容笑貌。诗歌和故事公有两种文体:一定完全通过模仿,就是阿德曼修斯所说的悲剧和喜剧。另一种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大都是抒情诗体。而第三种则是二中并用,经常在荷马史诗中出现。在苏格拉底看来,‘人既非兼才,亦非多才’,既然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每个人应该做好自己本职的事情,而不应该再去模仿另一人,也不可能做好他所模仿的多种事情本身。护卫者不能模仿鞋匠,因为只有鞋匠的本职是修鞋,护卫者不能模仿农夫,因为只有农夫的本职是种田。

在音乐的曲调和节奏,诗歌有三个组成部分—词、声调、节奏。苏格拉底所构想的城邦不需要挽歌式的调子,不需要靡靡之音,不应该追求复杂的节奏和多样的韵律,应该考虑有秩序的勇敢的生活节奏,进而使音乐和曲调合适这种生活的文词。好的节奏紧跟好的言词,节奏与音调跟随言词,而并非言词跟随节奏与音调。而好言词,好音调,好风格,好节奏都跟随好的精神状态——那些智力好,品格好的人的正真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必须监督诗人,强迫他们在诗里塑造良好品格的形象,必须监督艺人,不准他们不论在艺术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品格。童年阶段的音乐教育最为重要,好的节奏和音调在他心里会牢牢生根。整整受过音乐教育的人,特爱这样心灵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和体态举止上也有同一种与之相应的和谐美的兼美之人。

第四篇: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本书以苏格拉底为主角采用对话体形式,主要涉及哲学范畴,包括了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而其中以政治哲学尤为突出,因此《理想国》这本书有“哲学大全”之称。细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还包含了很多的学科领域,涉及到伦理道德、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总的来说,在《理想国》这本书里,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建立一个系统的理想国的方案。

看完《理想国》这本书,我被里面苏格拉底的睿智所折服,他的辩论强而有力,让对方哑口无言,他的见解独特,思维灵敏。苏格拉底的对话作为这本书的主线,柏拉图借此很自然的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通过对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辩论,一步步建立出他的“理想国”的蓝图。

在我看来,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上就是封建贵族统治的奴隶制国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人被分为三等:贵族统治者的哲学家、武士阶层和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而这些哲学家应当是具有保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还应当关心国家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城邦的正义。而武士阶层则应当维护城邦的安全,广大平民则要服从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睦的关系,被统治者要绝对服从统治者。读到这里,我心想:这不就是古时中国的封建统治吗?君主对国家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的行为、军事的君主独裁„„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的蓝图,不就是为了维护封建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需要吗?所以,我认为柏拉图的一些观点是无法让人接受的。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神在造人的时候,在一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此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也就是武士的身上就加上了白银,而在农民的身上就加上了铁和铜”。为了维护贵族统治,用假话来愚弄人民,假借神意来表明人的贵贱之分。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统治的国家:特权横行、平民受压迫严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长在古希腊的大环境下,他是很有智慧,有改革思想的出色的思想家。但是,由于时代加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着封建贵族的利益,这也就决定了他的观点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阶级服务的。因此他的思想是不客观,也不公正的,有很多观点都不见得是对的,难免有失公允,因此也没有真正做到正义。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礼仪、道德都没有制定成法律,而是希望通过小时候的教育来教化一个小孩。柏拉图所说的小时的教育,主要是音乐和体育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而体育教育能从小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柏拉图希望监督诗人,在诗歌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又监督其他的艺术工作者,禁止描绘低俗、邪恶的形象。他希望能借此让城邦人远离罪恶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孩培养良好的性格。柏拉图的这种教育理念,是值得学习与肯定的,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他的这些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类追求的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在《理想国》里,“正义”的话题是柏拉图围绕的核心问题,柏拉图对正义的向往一直贯穿在整本书中,虽然这种正义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正义,只能算是柏拉图思想上所指的正义,但他的不断追求正义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就像是书中结尾的一句话:“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那正义与智慧。”

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很喜欢以对话形式展开整本书的内容,柏拉图的很多观点可能不见得正确,但是我认为他的智慧以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很多思想的创新都是很值得我去敬佩与学习的。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在近代的中国哲学里我们真正的几乎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而历史上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大都是唯心主义的,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康德等,也许敢于和自己心灵对话的人,能和一些虚无的只靠感知存在的东西达到心灵交汇这样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与聪慧的吧。读《理想国》常常感觉之间隔了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柏拉图的一些想法,也许除了自己的浅陋知识之外也许我们真的很难在心底里和一个唯心主义者想法一致,能理解其心底的独特感悟,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点涟漪泛起的独特波痕。

我认为,哲学就是教你“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是最重要的一门学问。而对于正确的理解我们似乎与许多的东西一样与世界相隔了太多东西,缺乏共同的理解,我们中国人太不擅长弄清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事?所以才会出现近年来中国哲学的衰落,学哲学似乎也成为别人的笑柄而不是聪慧的象征。在刚看到的最新的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好感度排名中,中国位于倒数第八仅仅先于俄罗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在9月28日,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的日子里,我们这个自称为儒家发源地的国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皆为孔子诞辰日。我是一个思维能跑很远的人,凭着自己一时的文字欲,写了这些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太偏离了《理想国》,但仔细一想却也紧紧相关。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哲学家可以从可见的世界上升到可知的世界里去的,智者可以透过影像发现实在的“自在之美”。柏拉图写到他“懂得区分美的自身与美的事物,既不把分享者当作美自身,也不会把美自身当作美的事物。”哲学家拥有智慧来界定正义、美善才能把城邦治理好的,一般的百姓、士兵等只拥有勇敢、节制等,并不具备发现真实的理念世界的能力。因此哲学家就拥有了自己的道义与责任,需要关心与维护其他公民的主张也是公正的。就如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一个美好的寓言,正如理想国的名称一样,脱离了许多东西,过滤了众多现实的羁绊,实现起来充满了理想的味道还是多些。正如在书中柏拉图不时的体现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及其理性主义世界观和幸福论一样有时候想起来总是那么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带有一些脱离了实际的虚无气息。

我认为全书最抽象、最难理解、也最有“哲学味”的部分,就是关于洞穴理论的部分。苏格拉底把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并把人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世界看见东西的过程和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系起来,得出下述结论: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的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

第五篇:理想国

《理想国》读书报告

学号:2013502171 班级:政治1班 姓名:王彬臣

一、作者介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原名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初年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之家,母亲是名门望族之后,据说其母的家族谱系可上溯到雅典历史上的两位执政官,其中一位是著名立法家梭伦的兄弟,继父是伯利克里的密友,他的家庭与三十僭主统治时期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有关系。幼年时熟读古希腊的文学作品,20岁时拜苏格拉底为师,青年时代曾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了战争带来的人性堕落、社会分裂动荡和政治危机,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导致民主政治以及整个城邦政治走向败坏,并认为雅典战败的原因是由于民主制。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影响了几乎他之后所有的哲学家。他不但注重自己哲学素质的提升及推广,并且注重教育,其创办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存在了900年,是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世纪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他在学园中讲学达41年之久。他一生著述颇丰,最重要的有《泰阿泰德篇》、《智者篇》、《巴门尼得斯篇》、《蒂迈欧篇》和《理想国》等,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柏拉图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希腊三贤。怀特海对他高度评价:欧洲哲学传统最可信赖的一般特征是,它是由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所构成的。

二、创作背景

理想国大约在公元前389——前369年间所著。苏格拉底死后,雅典的现实使柏拉图感到失望,三次西西里之行试图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诸现实亦以失败告终,在理想和现实的深刻矛盾中他不得不退而著作,探讨治理国家的学问,建立理想的政治蓝图。他以传说中的海洋王国亚特兰蒂斯(Atlantis)——在地中海里消失的神秘大岛为楷模,写出《理想国》(Republica)

三、内容概要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理想国》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卷一到卷五末尾,着重讨论理想国的组织系统;第二部分包括卷六和卷起,着重讨论统治者应具备的条件,即统治者要成为哲学家,亦即他所谓的“哲学王”;其余为第三部分,着重讨论存在的各种体制的优点和缺点。柏拉图理想国的轮廓大致如下:共和国有严格的组织体系,其公民分为三个阶层即劳动者、武士和统治者,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项职业。

《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正义是“将他人的东西归还给他吗?”,正义是“将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吗?”。苏格拉底一诘问别人提出的关于正义的定义。更是详细地批驳和讨论了特拉叙马库提出的观点,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他认为,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误的。只有当统治者具有了使他免于犯错误的知识时,他才能统治自己和他人,正义的人所关心的不只是他个人。统治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

为了证明正义的生活是有价值的,苏格拉底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每个城邦都有管理者、守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层都各有其责,各有其美德。当这三个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这个城邦就是具有了“正义”美德的城邦。同城邦一样,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种因素,与此相应,也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种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协调一致时,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用三个著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理念,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善的理念。

教育是理想国中最重要的事情。柏拉图主张教育对象不分男女,因为他们的本性是一样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在一定年龄之前,每个青年人都不许看到丑恶和罪恶,只有到了适当的年龄,才能让他们去见识世间的种种“诱惑”。

柏拉图在此书中提到了为实现城邦的目的——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必须实行共产。他认为朋友们的一切东西都是共同的,包括妻子和孩子因此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他自己也认为实行起来有点困难,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公民的生活以简朴为主不存在贫富之分。

四、写作特色 本书全篇都以对话的形式来阐述作者的理论,而且都以苏格拉底为发言或发问中心,柏拉图自己则从不在书中出现。他们之间的对话还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还要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

对话过程中还有点辩论的味道,如:“作为整体的心灵如果遵照爱智部分的引导,内部不起争执,那么,每个部分都会是正义的,在其它各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之时,享受着他自己特有的快乐,享受着最善的和自己范围内最真的快乐。”或以举例子或讲故事的方式来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这与那些在宴席上那模棱两可的话来与人为难的把戏很像,或与小孩子玩的那个猜含义不清的谜语一样——关于太监用什么东西打一只蝙蝠,蝙蝠停在什么东西上的那个谜语。这些事物都过于不确定,以至无法明确,到底是它还是非它,既是它又非它,或者,既不是它也不是非它。

五、个人感想

政治学文献选读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到这本书的有关内容,让我对这本书很好奇。当我在图书馆中找到它的时候有好多个版本,我被它对话的书写方式感到好奇可惜的是我找到的那版是繁体字而且是从右往左看的,我好多字都不认识。最后我找到了杨恺翻译的这本《理想国》,虽然对话看似简单但是很难懂,需要自己认真的思考揣摩。语言逻辑缜密,想象丰富,打的比喻也非常形象耐人寻味。

柏拉图在著作中对于教育地位的极度强调在现今社会中任然具有现实意义。他提出的教育方针令人难以置信的几乎包括社会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全部细节,包括教育内容,审查教材和作者,创作主题,体裁、风格,甚至词语、音乐和乐器等均祥加以规范。除此之外,理想国对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也极为精细,在财产共有,包括“妇女儿童一律共有”的大原则下,从孩童时期的游戏、训练、起居、饮食的作息制度、食物内容到年轻人的举止、发式、袍服、鞋履,无一能逃逸于柏拉图三四五规定之外。可见他考虑问题很全面,这正是我们欠缺的,还有辨证的思维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

六、参考文献

《理想国》 柏拉图著 杨恺译 京华出版社 2000.10

下载理想国第七卷概述(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想国第七卷概述(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想国

    理想国读后感 柏拉图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却一直没能拜读他的作品,对其本人其实也知之甚少。近日有幸寻得《理想国》一卷,粗粗读了些,欲探乌托邦之究竟,寻哲理之真谛。然本人愚钝,......

    理想国★

    《理想国》洞喻读后感 在《理想国》的第七章中,柏拉图用了一个洞穴的情形比作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接着引出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严谨的论述。为了能较好的理解......

    理想国

    《理想国》读后感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

    理想国

    柏拉图《理想国》 《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该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正义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

    理想国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一碰头就会产生不带明火的争斗,言语的打火石迅速引燃久置而成熟的思维,起初的闲谈开启了长久的争执之路。在这一场自由并非就事论事的国家构想中,大师们......

    理想国

    1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________ 。 C 文学家 史学家 哲学家 2 理想国的公民分为等级,每个等级都有自己的专门职能。 A 三个 四个 五个 3 《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___......

    理想国

    《理想国》读书笔记 电子信息学院龙xxx也许是每个人对理想事情的要求不一样吧!我读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对他的理想国家和理想王国的构架有一种不赞同的心理。柏拉图把......

    理想国 读书笔记

    理想国 ——读书笔记 劳动关系专业 XXX 理想国一书中,在我看来,带有一种启蒙意义。对于国家的建立,国家教育体制的建立等等都有一种引人深思的启蒙意义。全文以一种对话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