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电公司业绩评估报告(共)
一、企业基本情况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电公司”)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其前身清河发电厂始建于1966年,1970年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经4期扩建1984年末全部竣工。
1、2期工程装机容量4×100MW(其中2期工程2×100MW机组为前苏联生产),3、4期工程装机容量4×200MW(其中3期工程3×200MW机组为前苏联生产),现总装机容量1200MW。清电公司年发电消耗原煤400万吨左右,设计煤种主要为辽宁铁煤集团生产的长焰煤,发热量一般在17145kJ/kg,挥发分一般在40%。由于铁煤集团煤炭资源紧张,现煤源主要构成为铁煤集团约25%、黑龙江龙煤集团约30%、内蒙古霍煤集团约15%、吉林辽源矿务局约20%、其他地方矿约10%。煤炭运输方式为火车运输,有铁路专用线31.3公里,自备机车6台。2003年,清电公司作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运检分离改革的试点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深化体制改革工作,至2003年年底将原清河发电公司一分三,即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清河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和辽宁清河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的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存续公司管理和运行发电资产。
二、评估过程简述清电公司能耗专项评估队根据集团公司安生综合函[2005]12号“关于对清河发电公司进行能耗专项评估的通知”精神,于 2005年6月22日 至 7月9日 对清电公司的能耗管理进行了为期18天的专项评估。评估队共有8人组成,其中有队长1人,队员7人。评估队共分三个组,分别是燃料管理组3人,运行指标组2人,非生产耗能组2人。本次评估重点围绕清电公司自2005年1月至5月供电标准煤耗指标不正常升高的问题,对影响该指标的有关燃料管理、运行指标管理、非生产耗能管理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评估队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发电企业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试行)》、《发电企业业绩评估指南(试行)》、《发电企业业绩评估管理制度》等业绩评估标准文件为依据,本着“标准高,评估准,分析透”的原则,采取访谈、现场调查、核查报表和台帐、调阅有关历史数据和规章制度等方式。评估期间共查阅规章制度40份、报表121份、有关文字材料74份、日志37份;访谈有关人员156人次,其中:厂级领导4人次,中层管理人员36人次,一般管理人员72人次,其他人员51人次;召开座谈会2次,问卷调查1次。此外,评估队参加了6月末煤场盘煤2次,随机采样1次,监测原煤采样2次,抽查原煤样10份。为使这次能耗评估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式评估前一个月,评估队按程序对清电公司能耗专项评估进行了预访问;评估期间,集团公司业绩评估办公室袁德、柳光池两位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对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清电公司对这次能耗专项评估较为重视,从厂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能以坦诚开放的态度提供资料、给予配合,这些为这次专项评估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谨向清电公司表示感谢。评估活动,未找出值得推广的良好实践,共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8项。
三、基本评价及主要评估结论
(一)能耗管理工作基本评价今年以来,清电公司在煤炭资源紧张、煤炭质量下降、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不利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能够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组织煤源,争取多发电量。今年在去年完成68.05亿千瓦时电量的基础上,1-5月累计完成发电量265657万kWh,连续安全运行达292天,本年已实现一个百日安全生产周期。但是,清电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能耗指标的异常情况,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致2005年1-5月供电煤耗指标大幅度上升。2005年1-5月清电公司累计完成供电煤耗 424.22g /kWh,同比上升 38.57g /kWh。其中1月份完成 456.13g /kWh,同比上升 70.63g /kWh;2月份完成 444.39g /kWh,同比上升 58.13g /kWh;3月份完成 417.12g /kWh,同比上升 32.16g /kWh;4月份完成 402.66g /kWh,同比上升 16.73g /kWh;5月份完成 399.31g /kWh ,同比上升 13.67g /kWh。供电煤耗如此大幅度上升是不正常的,反映了企业在能耗管理上长期存在着较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清电公司领导对能耗管理不够重视。表现在:一是对集团公司下达的2005年度能耗考核指标:供电煤耗 383g /kWh、综合厂用电率8.8%(中电投安生[2005年]62号文件),没有按计划分解,分月控制,也没有具体的保证措施。二是对目前供电煤耗和综合厂用电远远高于集团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没有及时组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能耗大幅度升高的真实原因,更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三是能耗管理上职能部门界面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分析不及时,措施不具体,考核不到位。
2、整体能耗管理水平低下,个别环节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淡化,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二是燃料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燃料管理只注重煤
[1][2][3][4][5][6][7][8][9][10]...下一页 >>
耗和入厂、入炉煤热值差两个指标,忽视全过程管理;数据统计人为调整,煤耗不准确,以致出现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和供电煤耗值大起大落,根本不能反映机组的实际煤耗水平;煤场管理薄弱,采、制样、化验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非生产用能管理观念陈旧,缺乏效益意识。非生产用能计量装置不全,无法核实真实的供热、供电负荷,只是象征性收取,无法保证全额回收,大部分都纳入煤耗计算,影响了机组煤耗水平。四是运行指标管理粗放,很多经济指标长期偏离设计值和规定值,没有组织研究解决,使得机组运行经济性较差。
(二)主要评估结论
1、在当前设备健康状况、机组运行工况和发电负荷率等条件下,机组全年平均供电煤耗应在 380g /kWh以下(1)在不增加机组技术改造前提下,通过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和运行管理,提高机组运行指标水平和大机组发电比,减少启停次数,降低各种单耗和综合厂用电率,至少可降低供电煤耗 10g /kWh。(2)加强非生产用热、用电管理,规范与实业公司的关联关系,对非生产用热、用电做到全部收费,至少可降低供电煤耗 12g /kWh。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加强燃料全过程管理(包括入厂、入炉煤热值检验、入炉煤计量、煤场管理、燃煤的掺烧调配等),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减小热值差,保持入炉煤质相对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损耗。
2、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供电煤耗上升原因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完成值与同期比较上升了 38.57g /kWh,需多耗用原煤15.52万吨。(1)生产小指标综合影响使供电煤耗上升 5.54g /kWh,多耗用原煤2.23万吨。评估队用反平衡方法计算与同期比较,今年因发电量较同期少发23370万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生产小指标综合影响使供电煤耗上升 5.54g /kWh(机组指标分析影响上升 4.34g /kwh),多耗用原煤2.23万吨。(2)供电煤耗存在人为压低现象,煤耗上升 13.35g /kWh,使煤场亏损5.37万吨。评估队用反平衡方法计算2004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值为 399g /kWh,煤耗水平基本符合机组实际情况。清电公司2004年1-5月份统计上报供电煤耗累计值 385.65g /kWh,人为调整,影响煤耗上升 13.35g /kWh,以致账面存量增加,引起煤场亏损5.37万吨,煤场亏损对今年煤耗大幅度升高有较大影响。(3)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 19.68g /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是今年1-5月供电煤耗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详细分析见附件1;2005年1-5月非生产供热耗煤同比无影响。)
四、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煤耗计算数据混乱,不能反映机组真实煤耗水平事实依据:
1、煤耗计算采用原始数据混乱。清电公司统计上报供电煤耗计算入炉煤耗煤量数据源有三个,分别是燃管中心月统计耗煤量、皮带秤月累计用煤量、生产早报累计上煤量。2005年1月采用皮带秤计量耗煤量379976吨,2005年2月采用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309429吨,2005年5月采用生产早报累计上煤量329538吨。
2、计算入炉煤量人为调整。2004年7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335710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19710吨,人为调整16000吨;2004年8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373934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28934吨,人为调整45000吨;2004年11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393592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77592吨,人为调整16000吨;2005年5月生产早报耗煤量为329538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19538吨,人为调整10000吨。
3、入炉煤热值不是实际检测值,而是入厂煤热值减去人为调整数确定入炉煤热值。2004年1~2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3~6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10kcal/kg,10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410kcal/kg。2005年2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318kcal/kg,3~5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
4、皮带秤1995年安装至今不能正常运行,无法对入炉煤量用计量装置进行统计。2005年4月19—28日,皮带秤数据失灵,分炉上煤量和累计上煤量均在亿吨以上; 6月26日,8号炉上煤量出现负数。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对煤耗指标管理概念不清,只关注煤耗指标的最终数据,不重视对影响煤耗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对集团公司及中电国际的燃料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对煤耗管理没有明确一个职能部门归口负责,煤耗管理的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当煤耗出现不正常波动时,没有管理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全面分析,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而是随意调整数据。
2、入炉煤没有采样装置,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对入炉煤质量进行检验,造成了入炉煤热值人为调整确定,同时也不能对入厂煤质量进行核对监督。
3、清电公司长期不重视皮带秤管理,皮带秤检定制度不符合集团公司的要求,皮带秤检定有章不循。《清电公司燃煤入炉计量系统检修、维护、校验管理规定》3.1条款:入炉计量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实煤标定,不符合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每月校验2~4次的规定。实际工作中也没有按自己规定的制度校验皮带秤,2005年仅4月和6月各校验一次。改进建议:
1、公司领导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能耗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燃料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的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入炉煤计量及采、制、化管理制度,明确煤耗归口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煤耗分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发、供电煤耗的正、反平衡验证,对不正常的煤耗波动保持高度的警觉,及时组织分析、查找原因,限期制定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差的真实性。
2、煤耗的计算和数据统计要严格执行《统计法》,数据源要真实、准确,应将皮带秤的计量数据作为燃煤量的唯一数据来源。有关部门报表和数据应协调一致,出现不一致时,应及时分析,如涉及到数据调整时要附调整依据和文字说明。
3、针对体制改革后出现的设备维护与运行界面不清、协调困难等问题,清电公司应及时与检修公司签订规范、严谨的设备维护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及可操作的考核条款,必要时中电国际应派人进行指导和协调。清电公司自身要建立健全设备巡查、维护监督、考核机制,尽快投运入炉煤采样装置,以获得真实的入炉煤热值。
4、重视皮带秤的管理,加强皮带秤的运行、维护、校验工作,提高其投入使用率,保证计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皮带秤校验必须符合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的要求,并认真执行。
(二)燃煤检验未建立双重核对机制,缺少有效监控手段事实依据:
1、入厂煤的采、制、化工作均由燃管中心一家完成,无法对入厂煤质量实行有效监督。
2、入炉煤没有采样装置,也没有独立的入炉煤化验室,无法反映入炉煤的真实热值,也不能对入厂煤热值进行核对。
3、评估队在 6月22日 和 6月28日 现场观察时,发现采、制样均不能按照国标要求严格执行,煤车采样深度不够,二分器使用不符合标准。采样班共有25人,其中主要担负采、制样操作的临时工12人,均无证上岗。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对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关于建立双重化验核对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不力,目前入厂煤验收只有一个部门负责,没有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
2、对采、制样的主要操作人员(临时工)培训不够,采、制操作不规范,带班人员监督不到位。
3、公司领导针对日耗煤量较大,来车数量较多,人工采样很难按照“国标”要求车车规范采样以及冬季冻车严重、采样代表性差的问题,没有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建议:
1、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及中电国际燃料管理制度的要求,尽快建立双重化验核对机制。加强燃料效能监察工作,成立以监审部门牵头的燃料监督小组,每月不定期抽查采、制、化工作,尤其要加大自购煤的监督力度。
2、积极研究采用入厂煤机械采样装置的可行性;尽快采用入炉煤连续采样装置。
3、加强对采、制样人员的管理,建立采、制样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对采、制样人员严格培训,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4、针对目前煤炭市场变化、煤质下降的实际,建立应变机制,对信誉度较差的矿点来煤,采取有效的采制化措施,准确核实来煤的真实热值。
(三)煤场管理不规范,出现不正常亏盈事实依据:
1、煤场盘点数据不准确,出现不正常亏盈。2004年9月6日 和 9月7日 两次盘点盈亏相差8048吨,两次盘煤东煤场分别选用1.15吨/m 3 和1.0235吨/m 3 不同的密度。2004年3月煤场盘亏15808吨,8月盘亏20536吨,9月28日 盘亏55725吨,10月盘盈2004吨。
2、煤场盘点不规范,没有做到按月盘点。评估队查阅2004年和2005年盘点记录,发现2004年3月是中旬盘点,6月是下旬盘点,9月是上旬盘点,11月是下旬盘点,不符合规定。煤场盘点未按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规定做到每月盘点一次,如2004年1月、2月、4月、5月、12月、2005年1月没有盘点;盘煤时,未按要求进行煤堆整形;库存煤密度长时间未做测定,仅凭经验数据估算。
3、煤场存煤不能按照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规定的不同煤种分堆存放、先堆先用,对燃用高挥发份的褐煤没有撒均压实、定期测温。6月28日 评估队参加厂里煤场盘点时,发现东煤场北侧和中部各有一处自燃。评估队访谈有关人员,了解到储煤场2004年发生多起自燃,今年3月末、4月初也曾发生过大面积自燃。
4、掺烧手段单一。清电公司制定的混配煤管理规定中的掺烧方案仅明确来煤的直接掺烧,没有煤场取用时的劣质煤掺烧方案。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没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燃料管理制度,对煤场管理不重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2、煤场盘点组织混乱,责任不清,分工不合理,没有制定盘点标准和执行程序。煤场出现不正常亏盈时,没有及时分析,查找原因,而是任其盈亏,人为调整数据。
3、煤场管理有章不循。清电公司2004年10月下发了《燃料储煤场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制度中规定了盘煤、储煤场定期整形、防止自燃等内容,但是都没有认真执行。煤场管理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心不强,主动性差,积极性不高。
4、清电公司对煤场储存的高挥发份煤种没有积极利用煤场现有设备进行掺配,以致高挥发份煤种长期存储,造成热值损失和自燃。改进建议:
1、按照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的要求,修改和完善煤场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认真执行,并按制度检查和考核,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2、制定煤场盘点标准和执行程序,明确盘点人员和责任部门,严格固定盘煤时间,完善盘煤手段,改进盘煤方法,盘点记录要规范齐全,参加盘点人员要签字。
3、按集团公司的要求,完善煤场的储存措施,完善煤场消防、喷淋设备。按煤种分堆存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放,定期测温,防止自燃。
4、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合理组织实施燃煤掺烧方案,重点加强高挥发份煤种的掺烧,真正作到先堆先用,烧旧存新,减少煤场损失。
(四)燃料数据统计不严谨,随意性大事实依据:
1、煤场亏吨损耗,随意冲销。2004年9月份财务报表核销储损耗煤66589吨,2004年12月又冲回。
2、燃料库存数据,统计不规范。2004年12月财务报表期末结余燃煤库存126924吨,燃料报表12月期末账面存煤60335吨,相差66589吨。2005年1月燃料报表期初库存为47342吨与2004年12月燃料报表期末账面存煤60335吨相差12993吨。2004年9月燃管中心向商务部和财务部分别报出电生16—1表,月末库存分别为51817吨和47021吨,燃管中心燃料报表2004年11月月末结存量为85899吨,而2004年12月月初结存量则变为84200吨,数据均不一致。
3、入炉煤没有热值化验,热值差完全是人为调整数字。2004年7月热值差调整为360kcal/kg,8月为287kcal/kg,9月为290kcal/kg,10月为410kcal/kg,11月为400kcal/kg,12月为280kcal/kg; 2005年1、3、4、5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2月热值差调整为318kal/kg。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没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不能保证燃料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2、清电公司没有从根本上研究热值差增大、煤耗升高的真实原因,不懂管理,不会管理,不学习管理,不研究管理,当发现帐物不符时,为了保持煤耗的相对平稳或控制热值差在规定范围内,弄虚作假,随意调整数据。
3、没有认真执行数据统计、审核的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审核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统计数据的错误,以致出现数据的不统一。改进建议:
1、清电公司应认真学习《统计法》,重视燃料数据的统计,严格执行统计法规,杜绝虚假数据。
2、煤耗计算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采用规范的正平衡方法计算,用反平衡方法校验。
3、制定燃料统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数据填报、审核、批准程序,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主要统计结果要有部门负责人及以上领导签字。
(五)非生产用能基础管理薄弱,机制不完善事实依据:
1、企业没有制订非生产用热、用电管理办法,也没有制订相应的工作标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管理职责不清。虽然编写了《非生产用汽管理方案》、《企业内部非生产用电管理办法》、《生产、非生产用汽流量计维护分工和统计计量管理》等制度,但没有形成正式文件,也未以此为依据,认真执行。
2、非生产用电、用汽管理粗放、随意。根据电厂《非生产用电管理规定》中第3大项第1条:“非生产用电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的非生产部分,不对外供电”,而由6kV母线引出的肖台子线鸡场变,为清河区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提供电能,显然已超出此范围。评估队现场调研发现,存在私自接电、接汽现象。
3、非生产用电收费没有保证措施。非生产用电每月由安生部负责抄表,财务部根据安生部抄表数据进行收费,而对于未交费的用电部分没有相应的保证措施。根据财务部提供数据,2005年1-4月非生产用电电费回收金额仅占应收费用的32.31%。
4、非生产用电、用汽协议不规范,收费标准低于成本和市场价格。2004年清电公司与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清电实业公司)签订的供热合同规定:每吨乏汽(实际供热蒸汽不是乏汽而是抽汽)费用为12.37元。沈阳地区供热蒸汽的市场价格是每吨100元左右,若按照清电公司商务部提供的每吨蒸汽折算113公斤标煤来算,每吨蒸汽的成本价为48元(不含除盐水成本),供汽价格仅相当于电厂成本价格的四分之一。2005年1-5月非生产用汽影响供电煤耗共计 15.57g /kWh。
5、非生产供热未按实际负荷收费。由于供热没有计量装置,清电公司和清河实业公司签订的供热协议,按实业公司提供的67.5万平方米收费,经评估队测算,实际热负荷远大于此。根据沈阳市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沈阳及周边地区每平方米供热标准新屋50J/s,旧屋65J/s。供汽流量用安生部提供的95t/h、供暖标准取用每平方米60J/s,核算供暖面积应在100万平方米左右;跟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供暖期间8号机带热负荷能力已达极限,由此推断机组带热网面积远不止是实业供热公司提供的67.5万平方米。
6、非生产用电存在不收费和收费价格不合理现象。非生产用电54家,不收费24家,2005年1—5月份不收费电量4278429kWh,占非生产用电量55%。原为企业养鸡场提供的电源,养鸡场关停后,现为清河区反贪局、检察院等单位提供电能,长期不收费。对社会一些供电用户收费标准2005年5月前按0.25元/kWh,5月起调整为0.30元/kWh,低于职工社会用电0.45元/kWh价格。
7、生产与非生产用汽是由4台10万机的三段抽汽与4台20万机的二段、五段抽汽供给,8号机主要担负热网供汽。采用二段抽汽进行对外供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节约能源的原则。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对非生产用能不重视,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收费保证机制,非生产用能基本疏于管理。
2、非生产用能对企业能耗影响程度模糊不清,非生产用能费用回收没有保证措施,不能及时足额收回,以致出现供热不按实际面积收费、收费标准过低和费用不能全额收取等问题。
3、清电公司领导观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企业体制改革后,与实业公司、检修公司的关联交易仍停留在原来的观念和方法上。
4、采用供热蒸汽不进行经济性比较和认真测算,缺乏对机组经济运行的综合考虑。改进建议:
1、提高非生产用能对全厂能耗影响的认识,尽快建立健全配套、完善和适应新体制需要的规章制度,执行制度要有检查和考核,保证各项管理制度顺利执行,形成规章制度闭环管理。
2、将非生产用能管理纳入节能监督管理,落实专责人和责任人,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3、按市场化运作规则,规范清电公司与检修公司、实业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明确甲、乙方的权利、义务以及收费标准,按合同规定承担各自的责任。鉴于家属住房已商品化,有些房屋经过买卖产权性质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对外供热方面一律按市场价格收费,对本企业职工的供暖可以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补贴,这样既保证了职工的利益,也维护了企业自身效益,同时也便于向其他用户收费。
4、针对机组抽汽供暖对整个企业经济性的影响,应借助必要的计量手段,采用机组等效焓降法进行综合计算,确定单位供热成本。
(六)非生产用能底数不清,部分用能不收费事实依据:
1、非生产用汽没有计量,用汽量不清。清电公司曾于2002年在现场装有10块宁夏银河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WJ-3050-13A 涡街流量表,用于生产和非生产供汽计量,由于管理不善,在2003年初至2004年已陆续全部损坏,至今未修复。由于无计量,非生产用汽底数不清,非生产用汽对煤耗影响按照每年核定的取暖费用进行折算,2004年1-2月用汽量按照20t/h,2005年1-3月用汽量按照40t/h,而安生部根据以往表计的统计数据来核算供汽量应在95t/h左右。计算供电煤耗所扣除的供汽量远远小于实际供汽量。
2、非生产用电有四分之一单位无表计量,电量随意提供。非生产用电单位包括实业公司、电力建设安装公司、检修公司和社会相关单位,共计54家,装有计量表计单位40家,另有14家单位没有安装计量表计,造成无法按实际收取电费。
3、大多数非生产用电用户表计是安装在用户侧,母线至用户表计间线损与变损均计入厂用电量中。生产与非生产用汽在同一条蒸汽管路上,且没有计量装置,难以分清生产与非生产用汽,管理困难。
4、没有正式的非生产用电、用汽的计量点图,非生产用电、用汽线路及计量点布置不尽合理,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领导对非生产用能不重视,对非生产用能的计量、收费等工作长期疏于管理,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手段,造成大量非生产用能流失。
2、公司领导对非生产用能收费管理不利,支持不够,无保证机制;收费责任部门职责不清,无监督考核措施。
3、对于非生产用能计量装置的损坏、配置不全等问题,长期无人过问、无人管理。改进建议:
1、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非生产用能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部门职责,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做到非生产用能经济合理,管理规范,收费到位。
2、清电公司应完善计量表计的配置,加强计量表计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计量装置台帐,做到计量准确,管理有序,按表收费。
3、尽快组织有关专职人员对现有的非生产用电、用汽单位进行摸底排查,绘制出明确清晰的用电、用热计量点图,经批准下发至相关部门。
4、认真做好机组生产与非生产用汽的属性界定工作,厂区内生产班组取暖、化学制水用汽应纳入生产用汽。
5、对外供汽,同一单位应采用独立管道集中供汽,安装总表。非生产用电用户表计应装在母线侧,线损和变损的合理分担应与用户以协议的形式明确。
(七)运行指标管理粗放制度执行不到位事实依据:
1、能耗控制没有保证措施。集团公司下达清电公司2005年供电煤耗 383g /kWh、综合厂用电率8.8%的能耗指标,没有具体的落实计划和保证措施。对于集团公司提出煤耗三年达到设计值的要求,清电公司虽然于 2005年5月16日 制定了规划上报中电国际,但未下发执行。
2、能耗指标考核不全面。一是清电公司仅有节约用油考核办法,其它如补水率、综合厂用电率、辅机单耗、配煤合格率等运行指标没有考核办法。二是没有全面开展运行指标竞赛活动,小指标竞赛仅在发电部一个部门开展,没有在其他生产部门进行,存在局限性。三是小指标竞赛没有确定目标值,以月度完成平均值为考核标准。
3、生产日报、月报数据不齐全。清电公司《安全生产日报》没有反映机组运行状况的机炉参数、效率等指标,《火力发电厂运行月报表》缺少锅炉漏风、机组发、供电煤耗等指标,不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机组运行状况。
4、运行分析制度执行不到位。清电公司《运行分析管理制度》规定:运行分析包括岗位分析、专业分析、专题分析及运行分析。但是,指标分析仅在月度进行,对制粉系统缺陷多、#4机组启动过程中胀差大、#4机组振动降压运行、#7机组调速系统摆动滑参数降真空运行等问题没有进行专业分析或专题分析。
5、热力试验开展不正常。没有按《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规定定期对锅炉漏风、制粉系统漏风和灰场灰水比浓度进行试验和检测。锅炉漏风、制粉系统漏风试验规定每月进行一次,实际已长期未做;灰场灰水比浓度2004年至今仅进行过一次测试。
6、热工仪表没有做到定期校验和维护,部分计量表计不齐全、不准确。化学制水、供水表计已损坏两年,至今未修复或更换;所有机组无单机补水表计;#
1、#
3、#6机组真空与排汽温度不对应,#
1、#
3、#8炉给水流量与锅炉蒸发量不对应,数据见下表: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机组真空(-kpa)排汽温度℃对应温度℃机组蒸汽流量t/h给水流量t/h#194.6838.433.25#1342322#394.437.634.27#3372338#693.739.036.48#8442473注:当时大气压99.83kpa原因分析:
1、公司领导没有按集团公司要求,对能耗指标做到“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进行分析,确保管理不失控”。
2、清电公司对运行指标管理不重视,没有做到认真策划,指标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
3、运行指标管理没有建立严格的分析、改进、监督、考核机制,制度执行不严格,工作存在随意性,一些基础工作没有落实。
4、不重视热力试验工作,现锅炉热力试验组工作环境差,试验设备陈旧、不齐全。热力试验组设置不合理。热力试验组机、炉专业分开,造成力量分散,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导致日常试验、检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5、仪表校验工作不到位。体制改革后,仪表校验由检修公司负责,发电公司没有很好理顺同检修公司的关联交易关系,导致热工仪表校验、维护不及时。改进建议:
1、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对能耗指标的要求,要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有效监督和激励机制,确保管理不失控,对已经制定的煤耗三年达设计值的规划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尽快下发执行。
2、按照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和能耗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要求,及时修改完善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并印发执行,规范和指导节能管理工作。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三级节能网成员,并积极开展活动。
3、完善指标管理考核办法,开展指标竞赛活动。将补水率、综合厂用电率、辅机单耗、配煤合格率等运行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4、完善生产日报、月报表。在现有的《安全生产日报》、《火力发电厂月报表》中增加反映机组运行状况的主要参数,便于运行和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开展分析工作。
5、在定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认真开展专业分析或专题分析。运行指标分析,要分析单机指标变化情况、月度计划完成情况等。
6、严格执行定期试验、监测制度。对机炉热力试验组人员进行组合,配齐常规性试验仪器,改善工作环境,开展好日常热力试验和检测工作,为运行调整和设备检修提供依据。
7、严格执行仪表、计量装置定期校验维护制度,保证表计的准确性,正确反应机组真实运行状况。安装(更换)化学制水、供水表计、单机补水表计,准确掌握全厂制水及单机补水情况。
(八)设备运行可靠性差 影响机组经济性事实依据:
1、机组部分运行参数没有达到规定值。2005年1-5月份生产月报表中显示,#
4、#7机主汽压力比额定值分别低0.26Mpa、0.47 Mpa,200MW机组主汽温度平均低 6.47℃,再热汽温平均低 9.34℃ ; 凝汽器端差大,#2机组 10℃,#4机组 12.9℃,#5机组 13.3℃,#6机组 10.2℃ ;部分锅炉排烟温度偏高,24日现场观察发现:#1炉排烟温度平均 171℃,#2炉排烟温度平均 145℃,#6炉排烟温度平均 170℃,#7炉排烟温度平均 177℃,后烟道高达 190℃。#
1、2炉排烟温度比设计值 120℃ 分别高出 51℃、25℃,#
6、7炉排烟温度比设计值 152℃ 分别高出 18℃、25℃。
2、制粉系统设备故障率高、出力低、单耗大。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份,制粉系统设备消缺影响发电量1192万kWh,占所有辅机影响电量的63.04%;其消缺耗油,占辅机消缺用油总量893吨的60%。#
3、#4炉风扇磨煤机性能低,检修一次运行600小时后出力明显降低。#5至#7炉钢球磨煤机由于存在高负荷运行时大瓦温度高的问题, 钢球装载量少,不能达最佳充球量,制粉出力低,设备运行时间长,增加耗电量。
3、部分热力系统严密性差,增加了汽水、热能及电能损失。清电公司2005年每月机组补水量在60000吨左右,按平均发电汽耗率 3.7kg /kWh计算,全厂补水率实际达3.5%以上(含非生产用汽)。通过对#6机组检查发现,锅炉定排总门、事故放水门、甲侧省煤器放水门、所有过热器、再热汽疏水门存在内漏,汽水通过母管排至定排扩容器。100MW机组因凝汽器铜管漏,影响给水品质,锅炉排污量增大,导致高温、高压汽水及热损失增加。#
1、#
2、#7锅炉省煤器再循环门内漏,影响锅炉效率。#6至#8机给水泵再循环门内漏,使给水泵耗电率升高。
4、机组负压系统不严密,影响运行经济性。8台机组中,除#
6、#7机组外,其它机组真空严密性全部超标,#5机达到1700pa/min。
5、因设备缺陷导致机组降参数运行。如#
1、#5炉省煤器,#3炉水冷壁泄漏,降压运行;#4机振动、#7机调速系统摆动滑参数、降真空运行。原因分析:
1、体制改革后关联交易没有及时跟进,设备维护不到位。清电公司体制改革后设备检修和维护由检修公司承担,发电公司没有及时同检修公司签订检修、维护合同,2004年8月份签订2004年度检修维护合同,2005年6月份签订2005年度检修维护合同。2004年和2005年设备检修维护工作有半年时间处于无合同约束状态,导致设备维护不到位,机组运行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1-5月扣除21636吨,而去年同期仅扣除8269吨,同比多扣1.34万吨,相对少耗用原煤1.34万吨。3、清电公司2005年1-5月统计上报供电煤耗累计值同比上升 38.57g /kWh,需多耗用原煤15.52万吨。具体分析:(1)机组指标影响,评估队用反平衡计算2005年1-5月供电煤耗同比上升 5.54g /kWh,多耗用原煤2.23万吨。(2)清电公司计算2004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为 385.65g /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为 399g /kWh。清电公司计算2005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为 424.22g /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为 404.54g /kWh。清电公司计算2005年1-5月煤耗同比上升 38.57g /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同比上升 5.54g /kWh,两者相差 33.03g /kWh。在机组状况基本不变情况下,用反平衡方法计算煤耗升幅情况基本符合实际。因此,评估队认为2004年1-5月机组实际供电煤耗值应为 399g /kwh。2004年1-5月,清电公司上报的供电煤耗累计 385.65g /kWh不符合机组实际情况,人为压低 13.35g /kwh,相对账面增加5.37万吨。(3)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 19.68g /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主要原因:a、入厂煤热值影响。由于没有入炉煤化验数据,入厂煤热值的真实水平对清电公司供电煤耗影响较大,因没有监控和验证手段,影响程度无法量化。但是,通过对有关数据分析,评估队发现入厂煤热值存在虚高现象,入厂煤热值的虚高对煤耗的上升有重要影响。b、冬季冻煤影响。冬季冻煤对取样化验和清车底带来困难也将造成一定的热值和量的损失,无法量化分析。c、煤场储损影响。煤场储存一定的高挥发煤种,因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煤场热值和自燃损失,无法量化分析。
三、燃料因素对供电煤耗的影响与分析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 19.68g /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评估队用反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与同期比较,机组运行状况对供电煤耗的大幅上升影响不大。因此判断,供电煤耗大幅度上升与燃料管理过程有较大关系,煤场有较大亏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清河发电公司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均没有提供盘煤报告,煤场亏损具体数据无法核实。分析如下:
1、煤场出现较大亏损可能性分析(1)2004年末,财务账面存煤126924吨,而燃管中心帐存煤为60335吨,煤场亏损66589吨,至今未作处理,因此煤场继续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存在。(2)从燃运部统计上煤量和机组发电量同期对比以及发电原煤耗与热值趋势变化对比分析来看,入厂煤的热值存在虚高现象,从而影响煤耗升高。2005年2月与去年同期比较见下表:时间 项目发电量(万kwh)燃运耗煤量(吨)入厂煤热值(kcal/kg)入厂煤直上量(吨)04年2月***27104105年2月***300468同 比-***72005年2月入厂热值较同期入厂热值高81kcal/kg,入厂煤直上量今年2月较去年同期多29427吨,燃运部统计耗煤量2005年2月较去年同期多2074吨,但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1033万kwh。由于入厂煤直上量接近燃运部统计耗煤量,入厂热值与入炉热值的热值差很小,锅炉燃烧工况一致,锅炉效率一致,相同的热值、相同的煤量应发出相同的电量,但清电公司2005年2月实际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很多,而耗用煤量反而增加,由此说明2005年入厂煤热值有虚高现象。此外,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发电原煤耗(发电原煤耗是一个反映入炉煤量、入炉热值与发电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指标)与入厂煤热值对比趋势来看,2004年3月以后入厂煤热值变化幅度不大,但发电原煤耗从7月开始大幅度升高,一直到今年5月,始终居高不下,而机组本身效率并无太大变化,说明入炉煤热值下降幅度较大,如果热值差是稳定的,则说明入厂煤热值有虚高现象(趋势见下图,数据变化见附表)。项目单位2004-12004-22004-32004-42004-52004-62004-72004-82004-9燃运发电原煤耗g/kwh578.6518.7505.4556.4559.5586.9659.6699.9665.7商务报表发电原煤耗g/kwh510.6537.1539.7576.5
5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63.5583.3609.6624.8651.5入厂煤热值Kcal/kg499***48i***74321项目单位2004-102004-112004-122005-12005-22005-32005-42005-5燃运发电原煤耗g/kwh643.4639.6647.1670.3640.2627.8628.2647.8商务报表发电原煤耗g/kwh646619.2634.9649.5621.6663.4643.6618.1入厂煤热值kcal/kg******282、因煤场管理不规范,造成储存损失。由于2004年煤炭资源紧张,进了一些低质煤和高挥发煤,同时难以组织优质煤掺配,以致储存时间较长,造成热值损失和自燃损失,无法量化。3、冬季有4个月左右出现冻煤,一是取样困难,易造成热值虚高,引起煤耗上升;二是清车底困难,带来煤量的损失,无法量化。综上分析,清电公司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供电煤耗较高的问题,必须切实加强燃料全过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入厂煤质量和入厂煤质检验的准确性,完善煤质检验监督机制,防止入厂煤值虚高现象的发生。此外,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场储存和冬季冻煤所造成的各种损耗。
四、非生产用能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清电公司非生产用能主要有非生产用电、非生产用热和非生产用煤三部分。
1、非生产用煤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非生产用煤主要是在水工分场,2台容量为1t/h供冬季取暖的燃煤锅炉。每年11月至来年3月共需4车皮约合240吨原煤,非生产用煤对供电煤耗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非生产用电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非生产用电包括收费和不收费两部分,由安生部按月抄表计量分别统计。2005年 1-2月,有已结算的130万kWh非生产用电从发电厂用电中扣除,而3到5月份则将全部结算与未结算463万kWh非生产用电从发电厂用电中扣除。1-5月非生产用电中未结算的单位有不收费单位(职工家属区深井水用电、家属区取暖热网用电、办公搂厂区路灯照明等)以及未装表计单位,电量合计428万kWh。1-5月扣除未结算非生产用电量共计244万kWh,影响厂用电率0.09%,影响供电煤耗率0.49g /kWh。清电公司自2004年1月起(2005年1、2月除外),计算发电厂用电量时采用总计厂用电量扣除所有非生产用电量(包括结算与未结算部分),而未结算电量的多少影响着发电厂用电率,同时也影响供电煤耗率,因此,在计算发电厂用电率时应将非生产用电中结算电量与未结算电量分别考虑。因此,非生产用电的变化不是影响2005年1-5月供电煤耗增高的主要因素。
3、清电公司非生产用汽主要包括冬季供暖、班组浴池、工业用汽等三个方面每年10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旬的冬季供暖主要由8号机提供,根据实业公司下属热力公司经理介绍,近几年热力公司供暖面积在逐年增加,2004年热力公司供暖面积有67.5万平方米,其中33万平方米是职工住宅,收费面积有27万平方米。清电公司其余7台机组全年连续不间断地向班组浴池与工业用汽单位提供汽源,非生产用汽数量很大,生产与非生产用汽共装表计10块已全部损坏,无法统计出非生产用汽量的多少,因而也就无法准确计算非生产用汽对供电煤耗的影响。清电公司曾于2002年装有10块宁夏银河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WJ-3050-13A 涡街流量表。评估队根据历史的抄表数据,即清电公司安生部提供的供给热力公司供热蒸汽流量参考值95t/h、工业用汽与生产现场和浴池用汽参考值35t/h进行标煤折算,2005年1-4月由于非生产用汽而影响供电煤耗约 18g /kWh;而清电公司商务部在计算非生产用汽对煤耗影响时是按照每年核定的取暖费用进行折算的,2005年1-3月蒸汽流量按40t/h,这样同比2004年1-2月的20t/h(清电公司商务部核定数据),非生产用汽影响供电煤耗变化分别为 2g /kWh、4g /kWh。可见,非生产用汽是清电公司非生产用能中对能耗影响最大的部分,但不是影响2005年同比2004年供电煤耗增高的主要因素。综上分析,非生产用电、用热虽然不是影响今年1-5月煤耗大幅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但是,对清电公司目前供电煤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清电公司应切实加强对非生产用电、用热的管理,尽快完善有关计量装置,规范关联关系,明确收费标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和经济责任制考核,确保非生产用能费用全数收回。通过以上措施,供电煤耗至少可降低 12g /k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Wh(按清电公司提供数据计算,2004年全年非生产供热影响供电煤耗 11.95g /kWh,非生产用电也有一定影响,仅今年1-5月就影响 0.49g /kWh)。
五、运行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1、2005年1-5月份与同期运行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分析由于清河发电公司一直使用正平衡计算煤耗,虽然汽机、锅炉试验组每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计算并提供机组效率,但没有作为统计煤耗计算的校核依据,指标对煤耗的影响得不到体现。评估队对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份与2004年同期的20项小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汽轮机指标、厂用电率采用耗差分析法)。下表中的各项参数采用电厂运行月报表 1-5月份平均值,报表数据由运行人员人工抄写而成,会有一定偏差,分析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但不影响对总体变化趋势的分析。清河发电公司2005年1-5月份与同期经济指标比较分析表序号名称单位2004年2005年影响煤耗升降序号名称单位2004年2005年影响煤耗升降1汽机负荷%80.3181.74-0.5412主汽压力Mpa11.4511.330.23厂用电率%8.839.312.1313给水温度℃224.7222.40.314炉负荷率%014真空率95.2695.44-0.615辐射损失015排烟温度℃147.231500.786大机组发电比%64.5861.471.3116燃料发热量kJ/kg19400182907对外供汽吨17燃煤灰份%31.3632.158汽水损失率%2.02.170.2118氧量%6.76.4310主汽温度℃534.9532.60.4519飞灰可燃物%2.221.7811再热汽温℃531.5530.20.120炉渣可燃物%2.221.78合计供电标准煤耗增加: 4.34g /kWh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1-5月份因为指标变化影响全厂供电煤耗仅为 4.34g /kWh,不是引起煤耗异常波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指标影响情况分析如下:(1)大机组发电量比下降。根据清电公司机组煤耗水平计算,大机组发电比每变化1%,大约影响煤耗 0.42g /kWh。2005年1-5月份200MW机组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率为61.47%,同比降低3.11个百分点,使煤耗升高约 1.31g /kWh。2005年1-5月份与同期大机组发电比完成情况如图1:(2)机组补水率升高。清电公司8台机组投产运行年限已久,设备趋于老化,维护不到位,机组汽水系统严密性较差,机组补水率较高。2005年1-5月份补水率累计完成2.17%,同比升高0.17个百分点,影响煤耗增加 0.21 g /kWh。(3)厂用电率升高。受煤质变化及发电量同比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引送风机、制粉、输煤、给水泵耗电率和公用系统耗电率升高。2005年1-5月份发电厂用电率完成9.31%,同比上升 0.48个百分点,影响供电煤耗升高 2.13g /kWh。(3)其他指标影响。其他指标如汽温、汽压、排烟温度等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同比对煤耗影响较小,负荷率、真空率有所升高,还影响煤耗下降,综合影响仅为 0.69g /kWh。
2、2005年1-5月份与同期煤耗反平衡核算结果及分析清电公司入炉煤计量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所以,不能准确计量入炉煤量,另外煤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入炉煤热值化验,仅根据燃管中心提供的入厂煤热值减去120千卡作为入炉煤热值,以月度提供燃煤量和热值数据正平衡计算得出的煤耗率不能反映机组的真实能耗水平。因此,评估队以清电公司安生部2004年及2005年1月-5月份机组月度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燃管中心煤质化验室提供的煤质分析月报数据为依据(仅用于锅炉效率计算),对今年和同期1-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5月份各机组煤耗进行了反平衡计算,并到生产现场采集运行机组实际运行参数,进行计算验证对比,以考察机组实际煤耗状况,同时把影响煤耗的其它因素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注:利用机组月度统计数据进行反平衡计算,由于汽耗量包括冬季供暖等非生产用汽,非生产用能影响的煤耗量均包括在内)。通过计算,绘制2005年1-5月与同期全厂发电煤耗情况对比图2;统计厂用电率完成情况对比图3;实际供电煤耗完成情况对比图4,便于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1-5月份反平衡计算数据时间发电煤耗(g/kWh)厂用电率(%)供电煤耗(g/kWh)发电量(万kWh)大机组发电比 %1月369.429.68409.014960458.742月365.98.49399.855987260.953月363.128.77398.036443567.184月358.719.05394.395297168.285月362.188.35395.186214566.87全厂363.778.8339928902764.582005年1-5月份反平衡计算数据时间发电煤耗(g/kWh)厂用电率(%)供电煤耗(g/kWh)发电量(万kWh)大机组发电比 %1月363.429.59401.975768462.522月369.789.74409.684883957.793月369.049.31406.925441359.094月369.329.09406.255248364.965月363.178.82398.35123862.82全厂366.889.31404.5426565761.47反平衡计算清电公司2004年1~5月发电煤耗为363.77g/kWh,供电煤耗为399g/kWh。2005年1~5月份实际发电煤耗为366.88 g/kWh,供电煤耗为404.54g/kWh,同比增加了5.54 g/kWh,该差值与指标分析差值相接近,供电煤耗只相差1.2g/kWh,进一步证实了运行指标的变化不是导致供电煤耗异常的主要因素。
3、机组实际煤耗状况分析(1)2004年全年反平衡计算发电煤耗为365.49g/kWh,厂用电率9.26%,供电煤耗为 402.79 g/kWh。扣除非生产用能影响煤11.95g/kWh,2004年实际供电煤耗为 390.84 g/kWh。(2)根据2005年1-5月份反平衡计算 404.54g/kWh,扣除15.57 g/kWh非生产用能影响煤耗,2005年1-5月份实际供电煤耗应为 388.97g/kWh。(3)为了摸清机组实际运行水平,评估队成员深入生产现场,采集机组运行指标数据对其反平衡计算核实,加以验证。2005年6月24-26日现场采集数据进行反平衡计算表机 号负 荷(MW)蒸汽流量(t/h)计算炉效(%)厂用电率(%)发电煤耗(g/kWh)供电煤耗(g/kWh)#192.6373.291.72376.66#298.81390.592.43363.58#393.5397.4
<<上一页[11][12]下一页
第二篇:发电公司业绩评估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电公司”)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其前身清河发电厂始建于1966年,1970年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经4期扩建1984年末全部竣工。
1、2期工程装机容量4×100MW(其中2期工程2×100MW机组为前苏联生产),3、4期工程装机容量4×200MW(其中3期工程3×200MW机组为前苏联生产),现总装机容量1200MW。
清电公司年发电消耗原煤400万吨左右,设计煤种主要为辽宁铁煤集团生产的长焰煤,发热量一般在17145kJ/kg,挥发分一般在40%。由于铁煤集团煤炭资源紧张,现煤源主要构成为铁煤集团约25%、黑龙江龙煤集团约30%、内蒙古霍煤集团约15%、吉林辽源矿务局约20%、其他地方矿约10%。煤炭运输方式为火车运输,有铁路专用线 31.3公里,自备机车6台。
2003年,清电公司作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运检分离改革的试点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深化体制改革工作,至2003年年底将原清河发电公司一分三,即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清河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和辽宁清河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的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存续公司管理和运行发电资产。
二、评估过程简述
清电公司能耗专项评估队根据集团公司安生综合函[2005]12号“关于对清河发电公司进行能耗专项评估的通知”精神,于 2005年6月22日 至 7月9日 对清电公司的能耗管理进行了为期18天的专项评估。评估队共有8人组成,其中有队长1人,队员7人。评估队共分三个组,分别是燃料管理组3人,运行指标组2人,非生产耗能组2人。本次评估重点围绕清电公司自2005年1月至5月供电标准煤耗指标不正常升高的问题,对影响该指标的有关燃料管理、运行指标管理、非生产耗能管理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评估队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发电企业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试行)》、《发电企业业绩评估指南(试行)》、《发电企业业绩评估管理制度》等业绩评估标准文件为依据,本着“标准高,评估准,分析透”的原则,采取访谈、现场调查、核查报表和台帐、调阅有关历史数据和规章制度等方式。评估期间共查阅规章制度40份、报表121份、有关文字材料74份、日志37份;访谈有关人员156人次,其中:厂级领导4人次,中层管理人员36人次,一般管理人员72人次,其他人员51人次;召开座谈会2次,问卷调查1次。此外,评估队参加了6月末煤场盘煤2次,随机采样1次,监测原煤采样2次,抽查原煤样10份。
为使这次能耗评估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式评估前一个月,评估队按程序对清电公司能耗专项评估进行了预访问;评估期间,集团公司业绩评估办公室袁德、柳光池两位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对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清电公司对这次能耗专项评估较为重视,从厂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能以坦诚开放的态度提供资料、给予配合,这些为这次专项评估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谨向清
第三篇:发电公司业绩评估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电公司”)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其前身清河发电厂始建于1966年,1970年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经4期扩建1984年末全部竣工。
1、2期工程装机容量4×100MW(其中2期工程2×100MW机组为前苏联生产),3、4期工程装机容量4×200MW(其中3期工程3×200MW机
组为前苏联生产),现总装机容量1200MW。清电公司年发电消耗原煤400万吨左右,设计煤种主要为辽宁铁煤集团生产的长焰煤,发热量一般在17145kJ/kg,挥发分一般在40。由于铁煤集团煤炭资源紧张,现煤源主要构成为铁煤集团约
25、黑龙江龙煤集团约30、内蒙古霍煤集团约
15、吉林辽源矿务局约20、其他地方矿约10。煤炭运输方式为火车运输,有铁路专用线31.3公里,自备机车6台。
2003年,清电公司作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运检分离改革的试点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深化体制改革工作,至2003年年底将原清河发电公司一分三,即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清河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和辽宁清河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的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存续公司管理和运行发电资产。
二、评估过程简述
清电公司能耗专项评估队根据集团公司安生综合函[2005]12号“关于对清河发电公司进行能耗专项评估的通知”精神,于2005年6月22日至7月9日对清电公司的能耗管理进行了为期18天的专项评估。评估队共有8人组成,其中有队长1人,队员7人。评估队共分三个组,分别是燃料管理组3人,运行指标组2人,非生产耗能组2人。本次评估重点围绕清电公司自2005年1月至5月供电标准煤耗指标不正常升高的问题,对影响该指标的有关燃料管理、运行指标管理、非生产耗能管理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评估队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发电企业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试行)》、《发电企业业绩评估指南(试行)》、《发电企业业绩评估管理制度》等业绩评估标准文件为依据,本着“标准高,评估准,分析透”的原则,采取访谈、现场调查、核查报表和台帐、调阅有关历史数据和规章制度等方式。评估期间共查阅规章制度40份、报表121份、有关文字材料74份、日志37份;访谈有关人员156人次,其中:厂级领导4人次,中层管理人员36人次,一般管理人员72人次,其他人员51人次;召开座谈会2次,问卷调查1次。此外,评估队参加了6月末煤场盘煤2次,随机采样1次,监测原煤采样2次,抽查原煤样10份。
为使这次能耗评估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式评估前一个月,评估队按程序对清电公司能耗专项评估进行了预访问;评估期间,集团公司业绩评估办公室袁德、柳光池两位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对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清电公司对这次能耗专项评估较为重视,从厂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能以坦诚开放的态度提供资料、给予配合,这些为这次专项评估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谨向清电公司表示感谢。
评估活动,未找出值得推广的良好实践,共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8项。
三、基本评价及主要评估结论
(一)能耗管理工作基本评价
今年以来,清电公司在煤炭资源紧张、煤炭质量下降、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不利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能够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组织煤源,争取多发电量。今年在去年完成68.05亿千瓦时电量的基础上,1-5月累计完成发电量265657万kWh,连续安全运行达292天,本年已实现一个百日安全生产周期。但是,清电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能耗指标的异常情况,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致2005年1-5月供电煤耗指标大幅度上升。2005年1-5月清电公司累计完成供电煤耗424.22g/kWh,同比上升38.57g/kWh。其中1月份完成456.13g/kWh,同比上升70.63g/kWh;2月份完成444.39g/kWh,同比上升58.13g/kWh;3月份完成417.12g/kWh,同比上升32.16g/kWh;4月份完成402.66g/kWh,同比上升16.73g/kWh;5月份完成399.31g/kWh,同比上升13.67g/kWh。
供电煤耗如此大幅度上升是不正常的,反映了企业在能耗管理上长期存在着较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清电公司领导对能耗管理不够重视。表现在:一是对集团公司下达的2005能耗考核指标:供电煤耗383g/kWh、综合厂用电率8.8(中电投安生[2005年]62号文件),没有按计划分解,分月控制,也没有具体的保证措施。二是对目前供电煤耗和综合厂用电远远高于集团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没有及时组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能耗大幅度升高的真实原因,更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三是能耗管理上职能部门界面不清晰,责任不明
确,分析不及时,措施不具体,考核不到位。
2、整体能耗管理水平低下,个别环节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淡化,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二是燃料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燃料管理只注重煤耗和入厂、入炉煤热值差两个指标,忽视全过程管理;数据统计人为调整,煤耗不准确,以致出现入厂、入炉煤热
值差和供电煤耗值大起大落,根本不能反映机组的实际煤耗水平;煤场管理薄弱,采、制样、化验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非生产用能管理观念陈旧,缺乏效益意识。非生产用能计量装置不全,无法核实真实的供热、供电负荷,只是象征性收取,无法保证全额回收,大部分都纳入煤耗计算,影响了机组煤耗水平。四是运行指标管理粗放,很多经济指标长期偏离设计值和规定值,没有组织研究解决,使得机组运行经济性较差。
(二)主要评估结论
1、在当前设备健康状况、机组运行工况和发电负荷率等条件下,机组全年平均供电煤耗应在380g/kWh以下
(1)在不增加机组技术改造前提下,通过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和运行管理,提高机组运行指标水平和大机组发电比,减少启停次数,降低各种单耗和综合厂用电率,至少可降低供电煤耗10g/kWh。
(2)加强非生产用热、用电管理,规范与实业公司的关联关系,对非生产用热、用电做到全部收费,至少可降低供电煤耗12g/kWh。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加强燃料全过程管理(包括入厂、入炉煤热值检验、入炉煤计量、煤场管理、燃煤的掺烧调配等),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减小热值差,保持入炉煤质相对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损耗。
2、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供电煤耗上升原因
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完成值与同期比较上升了38.57g/kWh,需多耗用原煤15.52万吨。
(1)生产小指标综合影响使供电煤耗上升5.54g/kWh,多耗用原煤2.23万吨。评估队用反平衡方法计算与同期比较,今年因发电量较同期少发23370万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生产小指标综合影响使供电煤耗上升5.54g/kWh(机组指标分析影响上升4.34g/kwh),多耗用原煤2.23万吨。
(2)供电煤耗存在人为压低现象,煤耗上升13.35g/kWh,使煤场亏损5.37万吨。评估队用反平衡方法计算2004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值为399g/kWh,煤耗水平基本符合机组实际情况。清电公司2004年1-5月份统计上报供电煤耗累计值385.65g/kWh,人为调整,影响煤耗上升13.35g/kWh,以致账面存量增加,引起煤场亏损5.37万吨,煤场亏损对今年煤耗大幅度升高有较大影响。
(3)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19.68g/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是今年1-5月供电煤耗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详细分析见附件1;2005年1-5月非生产供热耗煤同比无影响。)
四、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煤耗计算数据混乱,不能反映机组真实煤耗水平
事实依据:
1、煤耗计算采用原始数据混乱。清电公司统计上报供电煤耗计算入炉煤耗煤量数据源有三个,分别是燃管中心月统计耗煤量、皮带秤月累计用煤量、生产早报累计上煤量。2005年1月采用皮带秤计量耗煤量379976吨,2005年2月采用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309429吨,2005年5月采用生产早报累计上煤量329538吨。
2、计算入炉煤量人为调整。2004年7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335710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19710吨,人为调整16000吨;2004年8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373934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28934吨,人为调整45000吨;2004年11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393592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77592吨,人为调整16000吨;2005年5月生产早报耗煤量为329538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319538吨,人为调整10000吨。
3、入炉煤热值不是实际检测值,而是入厂煤热值减去人为调整数确定入炉煤热值。2004年1~2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3~6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10kcal/kg,10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410kcal/kg。2005年2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318kcal/kg,3~5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
4、皮带秤1995年安装至今不能正常运行,无法对入炉煤量用计量装置进行统计。2005年4月19—28日,皮带秤数据失灵,分炉上煤量和累计上煤量均在亿吨以上;6月26日,8号炉上煤量出现负数。
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对煤耗指标管理概念不清,只关注煤耗指标的最终数据,不重视对影响煤耗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对集团公司及中电国际的燃料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对煤耗管理没有明确一个职能部门归口负责,煤耗管理的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当煤耗出现不正常波动时,没有管理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全面分析,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而是随意调整数据。
2、入炉煤没有采样装置,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对入炉煤质量进行检验,造成了入炉煤热值人为调整确定,同时也不能对入厂煤质量进行核对监督。
3、清电公司长期不重视皮带秤管理,皮带秤检定制度不符合集团公司的要求,皮带秤检定有章不循。《清电公司燃煤入炉计量系统检修、维护、校验管理规定》3.1条款:入炉计量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实煤标定,不符合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每月校验2~4次的规定。实际工作中也没有按自己规定的制度校验皮带秤,2005年仅4月和6月各校验一次。
改进建议:
1、公司领导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能耗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燃料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的入炉煤计量及采、制、化管理制度,明确煤耗归口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煤耗分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发、供电煤耗的正、反平衡验证,对不正常的煤耗波动保持高度的警觉,及时组织分析、查找原因,限期制定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差的真实性。
2、煤耗的计算和数据统计要严格执行《统计法》,数据源要真实、准确,应将皮带秤的计量数据作为燃煤量的唯一数据来源。有关部门报表和数据应协调一致,出现不一致时,应及时分析,如涉及到数据调整时要附调整依据和文字说明。
3、针对体制改革后出现的设备维护与运行界面不清、协调困难等问题,清电公司应及时与检修公司签订规范、严谨的设备维护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及可操作的考核条款,必要时中电国际应派人进行指导和协调。清电公司自身要建立健全设备巡查、维护监督、考核机制,尽快投运入炉煤采样装置,以获得真实的入炉煤热值。
4、重视皮带秤的管理,加强皮带秤的运行、维护、校验工作,提高其投入使用率,保证计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皮带秤校验必须符合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的要求,并认真执行。
(二)燃煤检验未建立双重核对机制,缺少有效监控手段
事实依据:
1、入厂煤的采、制、化工作均由燃管中心一家完成,无法对入厂煤质量实行有效监督。
2、入炉煤没有采样装置,也没有独立的入炉煤化验室,无法反映入炉煤的真实热值,也不能对入厂煤热值进行核对。
3、评估队在6月22日和6月28日现场观察时,发现采、制样均不能按照国标要求严格执行,煤车采样深度不够,二分器使用不符合标准。采样班共有25人,其中主要担负采、制样操作的临时工12人,均无证上岗。
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对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关于建立双重化验核对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不力,目前入厂煤验收只有一个部门负责,没有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
2、对采、制样的主要操作人员(临时工)培训不够,采、制操作不规范,带班人员监督不到位。
3、公司领导针对日耗煤量较大,来车数量较多,人工采样很难按照“国标”要求车车规范采样以及冬季冻车严重、采样代表性差的问题,没有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
改进建议:
1、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及中电国际燃料管理制度的要求,尽快建立双重化验核对机制。加强燃料效能监察工作,成立以监审部门牵头的燃料监督小组,每月不定期抽查采、制、化工作,尤其要加大自购煤的监督力度。
2、积极研究采用入厂煤机械采样装置的可行性;尽快采用入炉煤连续采样装置。
3、加强对采、制样人员的管理,建立采、制样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对采、制样人员严格培训,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4、针对目前煤炭市场变化、煤质下降的实际,建立应变机制,对信誉度较差的矿点来煤,采取有效的采制化措施,准确核实来煤的真实热值。
(三)煤场管理不规范,出现不正常亏盈
事实依据:
1、煤场盘点数据不准确,出现不正常亏盈。2004年9月6日和9月7日两次盘点盈亏相差8048吨,两次盘煤东煤场分别选用1.15吨/m3和1.0235吨/m3不同的密度。2004年3月煤场盘亏15808吨,8月盘亏20536吨,9月28日盘亏55725吨,10月盘盈2004吨。
2、煤场盘点不规范,没有做到按月盘点。评估队查阅2004年和2005年盘点记录,发现2004年3月是中旬盘点,6月是下旬盘点,9月是上旬盘点,11月是下旬盘点,不符合规定。煤场盘点未按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规定做到每月盘点一次,如2004年1月、2月、4月、5月、12月、2005年1月没有盘点;盘煤时,未按要求进行煤堆整形;库存煤密度长时间未做测定,仅凭经验数据估算。
3、煤场存煤不能按照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规定的不同煤种分堆存放、先堆先用,对燃用高挥发份的褐煤没有撒均压实、定期测温。6月28日评估队参加厂里煤场盘点时,发现东煤场北侧和中部各有一处自燃。评估队访谈有关人员,了解到储煤场2004年发生多起自燃,今年3月末、4月初也曾发生过大面积自燃。
4、掺烧手段单一。清电公司制定的混配煤管理规定中的掺烧方案仅明确来煤的直接掺烧,没有煤场取用时的劣质煤掺烧方案。
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没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燃料管理制度,对煤场管理不重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2、煤场盘点组织混乱,责任不清,分工不合理,没有制定盘点标准和执行程序。煤场出现不正常亏盈时,没有及时分析,查找原因,而是任其盈亏,人为调整数据。
3、煤场管理有章不循。清电公司2004年10月下发了《燃料储煤场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制度中规定了盘煤、储煤场定期整形、防止自燃等内容,但是都没有认真执行。煤场管理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心不强,主动性差,积极性不高。
4、清电公司对煤场储存的高挥发份煤种没有积极利用煤场现有设备进行掺配,以致高挥发份煤种长期存储,造成热值损失和自燃。
改进建议:
1、按照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的要求,修改和完善煤场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认真执行,并按制度检查和考核,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2、制定煤场盘点标准和执行程序,明确盘点人员和责任部门,严格固定盘煤时间,完善盘煤手段,改进盘煤方法,盘点记录要规范齐全,参加盘点人员要签字。
3、按集团公司的要求,完善煤场的储存措施,完善煤场消防、喷淋设备。按煤种分堆存放,定期测温,防止自燃。
4、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合理组织实施燃煤掺烧方案,重点加强高挥发份煤种的掺烧,真正作到先堆先用,烧旧存新,减少煤场损失。
(四)燃料数据统计不严谨,随意性大
事实依据:
1、煤场亏吨损耗,随意冲销。2004年9月份财务报表核销储损耗煤66589吨,2004年12月又冲回。
2、燃料库存数据,统计不规范。2004年12月财务报表期末结余燃煤库存126924吨,燃料报表12月期末账面存煤60335吨,相差66589吨。2005年1月燃料报表期初库存为47342吨与2004年12月燃料报表期末账面存煤60335吨相差12993吨。2004年9月燃管中心向商务部和财务部分别报出电生16—1表,月末库存分别为51817吨和47021吨,燃管中心燃料报表2004年11月月末结存量为85899吨,而2004年12月月初结存量则变为84200吨,数据均不一致。
3、入炉煤没有热值化验,热值差完全是人为调整数字。2004年7月热值差调整为360kcal/kg,8月为287kcal/kg,9月为290kcal/kg,10月为410kcal/kg,11月为400kcal/kg,12月为280kcal/kg;2005年1、3、4、5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2月热值差调整为318kal/kg。
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没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不能保证燃料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2、清电公司没有从根本上研究热值差增大、煤耗升高的真实原因,不懂管理,不会管理,不学习管理,不研究管理,当发现帐物不符时,为了保持煤耗的相对平稳或控制热值差在规定范围内,弄虚作假,随意调整数据。
3、没有认真执行数据统计、审核的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审核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统计数据的错误,以致出现数据的不统一。
改进建议:
1、清电公司应认真学习《统计法》,重视燃料数据的统计,严格执行统计法规,杜绝虚假数据。
2、煤耗计算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采用规范的正平衡方法计算,用反平衡方法校验。
3、制定燃料统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数据填报、审核、批准程序,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主要统计结果要有部门负责人及以上领导签字。
(五)非生产用能基础管理薄弱,机制不完善
事实依据:
1、企业没有制订非生产用热、用电管理办法,也没有制订相应的工作标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管理职责不清。虽然编写了《非生产用汽管理方案》、《企业内部非生产用电管理办法》、《生产、非生产用汽流量计维护分工和统计计量管理》等制度,但没有形成正式文件,也未以此为依据,认真执行。
2、非生产用电、用汽管理粗放、随意。根据电厂《非生产用电管理规定》中第3大项第1条:“非生产用电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的非生产部分,不对外供电”,而由6kV母线引出的肖台子线鸡场变,为清河区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提供电能,显然已超出此范围。评估队现场调研发现,存在私自接电、接汽现象。
3、非生产用电收费没有保证措施。非生产用电每月由安生部负责抄表,财务部根据安生部抄表数据进行收费,而对于未交费的用电部分没有相应的保证措施。根据财务部提供数据,2005年1-4月非生产用电电费回收金额仅占应收费用的32.31。
4、非生产用电、用汽协议不规范,收费标准低于成本和市场价格。2004年清电公司与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清电实业公司)签订的供热合同规定:每吨乏汽(实际供热蒸汽不是乏汽而是抽汽)费用为12.37元。沈阳地区供热蒸汽的市场价格是每吨100元左右,若按照清电公司商务部提供的每吨蒸汽折算113公斤标煤来算,每吨蒸汽的成本价为48元(不含除盐水成本),供汽价格仅相当于电厂成本价格的四分之一。2005年1-5月非生产用汽影响供电煤耗共计15.57g/kWh。
5、非生产供热未按实际负荷收费。由于供热没有计量装置,清电公司和清河实业公司签订的供热协议,按实业公司提供的67.5万平方米收费,经评估队测算,实际热负荷远大于此。根据沈阳市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沈阳及周边地区每平方米供热标准新屋50J/s,旧屋65J/s。供汽流量用安生部提供的95t/h、供暖标准取用每平方米60J/s,核算供暖面积应在100万平方米左右;跟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供暖期间8号机带热负荷能力已达极限,由此推断机组带热网面积远不止是实业供热公司提供的67.5万平方米。
6、非生产用电存在不收费和收费价格不合理现象。非生产用电54家,不收费24家,2005年1—5月份不收费电量4278429kWh,占非生产用电量55。原为企业养鸡场提供的电源,养鸡场关停后,现为清河区反贪局、检察院等单位提供电能,长期不收费。对社会一些供电用户收费标准2005年5月前按0.25元/kWh,5月起调整为0.30元/kWh,低于职工社会用电0.45元/kWh价格。
7、生产与非生产用汽是由4台10万机的三段抽汽与4台20万机的二段、五段抽汽供给,8号机主要担负热网供汽。采用二段抽汽进行对外供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节约能源的原则。
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对非生产用能不重视,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收费保证机制,非生产用能基本疏于管理。
2、非生产用能对企业能耗影响程度模糊不清,非生产用能费用回收没有保证措施,不能及时足额收回,以致出现供热不按实际面积收费、收费标准过低和费用不能全额收取等问题。
3、清电公司领导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企业体制改革后,与实业公司、检修公司的关联交易仍停留在原来的观念和方法上。
4、采用供热蒸汽不进行经济性比较和认真测算,缺乏对机组经济运行的综合考虑。
改进建议:
1、提高非生产用能对全厂能耗影响的认识,尽快建立健全配套、完善和适应新体制需要的规章制度,执行制度要有检查和考核,保证各项管理制度顺利执行,形成规章制度闭环管理。
2、将非生产用能管理纳入节能监督管理,落实专责人和责任人,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3、按市场化运作规则,规范清电公司与检修公司、实业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明确甲、乙方的权利、义务以及收费标准,按合同规定承担各自的责任。鉴于家属住房已商品化,有些房屋经过买卖产权性质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对外供热方面一律按市场价格收费,对本企业职工的供暖可以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补贴,这样既保证了职工的利益,也维护了企业自身效益,同时也便于向其他用户收费。
4、针对机组抽汽供暖对整个企业经济性的影响,应借助必要的计量手段,采用机组等效焓降法进行综合计算,确定单位供热成本。
(六)非生产用能底数不清,部分用能不收费
事实依据:
1、非生产用汽没有计量,用汽量不清。清电公司曾于2002年在现场装有10块宁夏银河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WJ-3050-13A涡街流量表,用于生产和非生产供汽计量,由于管理不善,在2003年初至2004年已陆续全部损坏,至今未修复。由于无计量,非生产用汽底数不清,非生产用汽对煤耗影响按照每年核定的取暖费用进行折算,2004年1-2月用汽量按照20t/h,2005年1-3月用汽量按照40t/h,而安生部根据以往表计的统计数据来核算供汽量应在95t/h左右。计算供电煤耗所扣除的供汽量远远小于实际供汽量。
2、非生产用电有四分之一单位无表计量,电量随意提供。非生产用电单位包括实业公司、电力建设安装公司、检修公司和社会相关单位,共计54家,装有计量表计单位40家,另有14家单位没有安装计量表计,造成无法按实际收取电费。
3、大多数非生产用电用户表计是安装在用户侧,母线至用户表计间线损与变损均计入厂用电量中。生产与非生产用汽在同一条蒸汽管路上,且没有计量装置,难以分清生产与非生产用汽,管理困难。
4、没有正式的非生产用电、用汽的计量点图,非生产用电、用汽线路及计量点布置不尽合理,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原因分析:
1、清电公司领导对非生产用能不重视,对非生产用能的计量、收费等工作长期疏于管理,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手段,造成大量非生产用能流失。
2、公司领导对非生产用能收费管理不利,支持不够,无保证机制;收费责任部门职责不清,无监督考核措施。
3、对于非生产用能计量装置的损坏、配置不全等问题,长期无人过问、无人管理。
改进建议:
1、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非生产用能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部门职责,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做到非生产用能经济合理,管理规范,收费到位。
2、清电公司应完善计量表计的配置,加强计量表计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计量装置台帐,做到计量准确,管理有序,按表收费。
3、尽快组织有关专职人员对现有的非生产用电、用汽单位进行摸底排查,绘制出明确清晰的用电、用热计量点图,经批准下发至相关部门。
4、认真做好机组生产与非生产用汽的属性界定工作,厂区内生产班组取暖、化学制水用汽应纳入生产用汽。
5、对外供汽,同一单位应采用独立管道集中供汽,安装总表。非生产用电用户表计应装在母线侧,线损和变损的合理分担应与用户以协议的形式明确。
(七)运行指标管理粗放制度执行不到位
事实依据:
1、能耗控制没有保证措施。集团公司下达清电公司2005年供电煤耗383g/kWh、综合厂用电率8.8的能耗指标,没有具体的落实计划和保证措施。对于集团公司提出煤耗三年达到设计值的要求,清电公司虽然于2005年5月16日制定了规划上报中电国际,但未下发执行。
2、能耗指标考核不全面。一是清电公司仅有节约用油考核办法,其它如补水率、综合厂用电率、辅机单耗、配煤合格率等运行指标没有考核办法。二是没有全面开展运行指标竞赛活动,小指标竞赛仅在发电部一个部门开展,没有在其他生产部门进行,存在局限性。三是小指标竞赛没有确定目标值,以月度完成平均值为考核标准。
3、生产日报、月报数据不齐全。清电公司《安全生产日报》没有反映机组运行状况的机炉参数、效率等指标,《火力发电厂运行月报表》缺少锅炉漏风、机组发、供电煤耗等指标,不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机组运行状况。
4、运行分析制度执行不到位。清电公司《运行分析管理制度》规定:运行分析包括岗位分析、专业分析、专题分析及运行分析。但是,指标分析仅在月度进行,对制粉系统缺陷多、#4机组启动过程中胀差大、#4机组振动降压运行、#7机组调速系统摆动滑参数降真空运行等问题没有进行专业分析或专题分析。
5、热力试验开展不正常。没有按《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规定定期对锅炉漏风、制粉系统漏风和灰场灰水比浓度进行试验和检测。锅炉漏风、制粉系统漏风试验规定每月进行一次,实际已长期未做;灰场灰水比浓度2004年至今仅进行过一次测试。
6、热工仪表没有做到定期校验和维护,部分计量表计不齐全、不准确。化学制水、供水表计已损坏两年,至今未修复或更换;所有机组无单机补水表计;#
1、#
3、#6机组真空与排汽温度不对应,#
1、#
3、#8炉给水流量与锅炉蒸发量不对应,数据见下表:
机组
真空(-kPa)
排汽温度℃
对应温度℃
机组
蒸汽流量t/h
给水流量t/h
#
194.68
38.433.2
5#1
2322
#
394.4
37.6
34.27
#3
372
338
#6
93.7
39.0
36.48
#8
442
473
注:当时大气压99.83kPa
原因分析:
1、公司领导没有按集团公司要求,对能耗指标做到“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进行分析,确保管理不失控”。
2、清电公司对运行指标管理不重视,没有做到认真策划,指标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
3、运行指标管理没有建立严格的分析、改进、监督、考核机制,制度执行不严格,工作存在随意性,一些基础工作没有落实。
4、不重视热力试验工作,现锅炉热力试验组工作环境差,试验设备陈旧、不齐全。热力试验组设置不合理。热力试验组机、炉专业分开,造成力量分散,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导致日常试验、检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5、仪表校验工作不到位。体制改革后,仪表校验由检修公司负责,发电公司没有很好理顺同检修公司的关联交易关系,导致热工仪表校验、维护不及时。
改进建议:
1、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对能耗指标的要求,要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有效监督和激励机制,确保管理不失控,对已经制定的煤耗三年达设计值的规划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尽快下发执行。
2、按照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和能耗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要求,及时修改完善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并印发执行,规范和指导节能管理工作。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三级节能网成员,并积极开展活动。
3、完善指标管理考核办法,开展指标竞赛活动。将补水率、综合厂用电率、辅机单耗、配煤合格率等运行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4、完善生产日报、月报表。在现有的《安全生产日报》、《火力发电厂月报表》中增加反映机组运行状况的主要参数,便于运行和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开展分析工作。
5、在定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认真开展专业分析或专题分析。运行指标分析,要分析单机指标变化情况、月度计划完成情况等。
6、严格执行定期试验、监测制度。对机炉热力试验组人员进行组合,配齐常规性试验仪器,改善工作环境,开展好日常热力试验和检测工作,为运行调整和设备检修提供依据。
7、严格执行仪表、计量装置定期校验维护制度,保证表计的准确性,正确反应机组真实运行状况。安装(更换)化学制水、供水表计、单机补水表计,准确掌握全厂制水及单机补水情况。
(八)设备运行可靠性差影响机组经济性
事实依据:
1、机组部分运行参数没有达到规定值。2005年1-5月份生产月报表中显示,#
4、#7机主汽压力比额定值分别低0.26MPa、0.47MPa,200MW机组主汽温度平均低6.47℃,再热汽温平均低9.34℃;凝汽器端差大,#2机组10℃,#4机组12.9℃,#5机组13.3℃,#6机组10.2℃;部分锅炉排烟温度偏高,24日现场观察发现:#1炉排烟温度平均171℃,#2炉排烟温度平均145℃,#6炉排烟温度平均170℃,#7炉排烟温度平均177℃,后烟道高达190℃。#
1、2炉排烟温度比设计值120℃分别高出51℃、25℃,#
6、7炉排烟温度比设计值152℃分别高出18℃、25℃。
2、制粉系统设备故障率高、出力低、单耗大。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份,制粉系统设备消缺影响发电量1192万kWh,占所有辅机影响电量的63.04;其消缺耗油,占辅机消缺用油总量893吨的60。#
3、#4炉风扇磨煤机性能低,检修一次运行600小时后出力明显降低。#5至#7炉钢球磨煤机由于存在高负荷运行时大瓦温度高的问题,钢球装载量少,不能达最佳充球量,制粉出力低,设备运行时间长,增加耗电量。
3、部分热力系统严密性差,增加了汽水、热能及电能损失。清电公司2005年每月机组补水量在60000吨左右,按平均发电汽耗率3.7kg/kWh计算,全厂补水率实际达3.5以上(含非生产用汽)。通过对#6机组检查发现,锅炉定排总门、事故放水门、甲侧省煤器放水门、所有过热器、再热汽疏水门存在内漏,汽水通过母管排至定排扩容器。100MW机组因凝汽器铜管漏,影响给水品质,锅炉排污量增大,导致高温、高压汽水及热损失增加。#
1、#
2、#7锅炉省煤器再循环门内漏,影响锅炉效率。#6至#8机给水泵再循环门内漏,使给水泵耗电率升高。
4、机组负压系统不严密,影响运行经济性。8台机组中,除#
6、#7机组外,其它机组真空严密性全部超标,#5机达到1700Pa/min。
5、因设备缺陷导致机组降参数运行。如#
1、#5炉省煤器,#3炉水冷壁泄漏,降压运行;#4机振动、#7机调速系统摆动滑参数、降真空运行。
原因分析:
1、体制改革后关联交易没有及时跟进,设备维护不到位。清电公司体制改革后设备检修和维护由检修公司承担,发电公司没有及时同检修公司签订检修、维护合同,2004年8月份签订2004检修维护合同,2005年6月份签订2005检修维护合同。2004年和2005年设备检修维护工作有半年时间处于无合同约束状态,导致设备维护不到位,机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差。
2、《发电设备维护、消缺、节检及季节性维修承包合同》及《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中考核规定不具体,可操作性差,考核不到位,检修质量不能保证。2004年对检修公司的维护、消缺考核没有兑现。2005年1—5月份因检修质量差、缺陷处理不及时导致的少发电量、多耗油量等现象在考核中没有体现,每月对检修公司仅有200—600元象征性的考核。
3、设备状况差,影响机组运行参数。主、再热汽温及100MW锅炉汽压不能正常投自动,运行人员有时疏于调整。设备异常,迫使机组降压或滑压运行;所有锅炉吹灰器不能正常投用导致汽温低、排烟温度高。#8炉对煤种变化适应性差,风机在高转速运行时易发生振动,降出力运行,氧量不充足,影响燃烧调整及高负荷时产生结焦现象,造成汽温偏低;无入炉煤采样装置,不能及时准确提供入炉煤质分析数据,运行人员缺少燃烧调整依据。
4、生产现场缺乏测温仪、测振表等常规性监测仪表,不便于运行人员及时发现设备问题。
改进建议:
1、与检修公司及时签订规范的设备检修、维护合同,建立相互关联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约束机制。按设备缺陷分类,规定处理时限,对因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检修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电量损失、燃油消耗增多、运行参数异常、设备可调性下降等问题在合同中明确考核规定。
2、严格执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范设备巡检、缺陷统计、缺陷处理、检修验收等各个环节;对当前影响机组经济运行的设备缺陷,如表计不准、阀门内漏、保温破损、运行指标偏离设计值、机组汽温、汽压不能投入自动控制等问题,应明确责任,尽快加以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分析和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规划,限期解决
3、发电公司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点检人员,应开展设备状况定期分析,确定各机组不同工况下运行保证值和期望值。对日常出现的指标异常应及时组织分析,尽快查找原因;对自己负责管辖的设备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设备状况及时组织检修公司进行检修、消缺工作,并对检修过程实施监督,检修后对检修过程及检修质量进行评估。
4、生产现场应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测温仪和测振表,设立转机振动检测记录台帐、汽水系统阀门、设备保温检测记录台帐,并对以上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5、加强与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做好机组经济性诊断、调整试验工作,切实解决锅炉排烟温度高、#8炉再热汽温低、机组真空严密性差等实际问题。
6、加强调度管理,根据负荷曲线合理调度机组运行方式,提高大机组发电比例,优化运行调整,提高机组经济性。尽可能保持机组连续运行,减少启停次数,加强输煤调度,合理配煤,稳定燃烧,降低燃油消耗;降低风机、制粉、给水泵等大辅机的耗电率提高运行经济性。
7、完善、利用DCS系统,为在线监视、科学分析、指标考核管理等建立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附件
1清电公司2005年1-5月
供电煤耗上升幅度较大的原因分析
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供电煤耗与同期比上升了38.57g/kWh,评估队从燃料管理、非生产耗能管理、运行指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如下:
一、清电公司机组目前供电煤耗实际水平分析
1、评估队用反平衡方法计算2005年1-5月供电煤耗为404.54g/kWh,其中:10万机组为429.8g/kWh,20万机组为355g/kWh,扣除非生产供热影响15.57g/kWh(1-3月按清电公司安生部提供的供热负荷130t/h计算,4月、5月按35t/h计算),供电煤耗为388.97g/kWh。
2、2005年6月供电煤耗计算结果
(1)评估队现场采集数据,用反平衡计算为390.03g/kWh;
(2)清电公司用反平衡计算为396.96g/kWh,正平衡计算402.84g/kwh;
3、2005年7月1日东北电科院做#6机组大修前热效率试验,反平衡计算发电煤耗346.33g/kWh。2005年6月24—26日评估队现场采集数据反平衡计算发电煤耗为346.67g/kwh,同东北电科院计算基本一致。
通过以上计算以及综合比较同类机组的热耗和综合厂用电水平,评估队认为清电公司在目前能耗管理水平、机组健康状况、运行工况和发电负荷率下,机组全年平均煤耗水平应在402g/kWh以内,扣除供热影响应在390g/kWh以内。
二、2005年1-5月供电煤耗同比上升38.57g/kwh和原煤耗用量情况分析
2005年1-5月,清电公司完成发电量265657万千瓦时,同比少发23370万千瓦时,应少耗用原煤量12.75万吨,统计报表反映在少发23370万千瓦时电量情况下,反而多耗用12.22万吨,两相合计同比多耗用24.97万吨。分析如下:
1、2005年1-5月入炉煤热值累计为17507.82kJ/kg,同比下降1308kJ/kg,需多耗煤10.79万吨。
2、非生产供热今年1-5月扣除21636吨,而去年同期仅扣除8269吨,同比多扣1.34万吨,相对少耗用原煤1.34万吨。
3、清电公司2005年1-5月统计上报供电煤耗累计值同比上升38.57g/kWh,需多耗用原煤15.52万吨。具体分析:
(1)机组指标影响,评估队用反平衡计算2005年1-5月供电煤耗同比上升5.54g/kWh,多耗用原煤2.23万吨。
(2)清电公司计算2004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为385.65g/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为399g/kWh。清电公司计算2005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为424.22g/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为404.54g/kWh。清电公司计算2005年1-5月煤耗同比上升38.57g/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同比上升5.54g/kWh,两者相差33.03g/kWh。在机组状况基本不变情况下,用反平衡方法计算煤耗升幅情况基本符合实际。因此,评估队认为2004年1-5月机组实际供电煤耗值应为399g/kwh。2004年1-5月,清电公司上报的供电煤耗累计385.65g/kWh不符合机组实际情况,人为压低13.35g/kwh,相对账面增加5.37万吨。
(3)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19.68g/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主要原因:
a、入厂煤热值影响。由于没有入炉煤化验数据,入厂煤热值的真实水平对清电公司供电煤耗影响较大,因没有监控和验证手段,影响程度无法量化。但是,通过对有关数据分析,评估队发现入厂煤热值存在虚高现象,入厂煤热值的虚高对煤耗的上升有重要影响。
b、冬季冻煤影响。冬季冻煤对取样化验和清车底带来困难也将造成一定的热值和量的损失,无法量化分析。
c、煤场储损影响。煤场储存一定的高挥发煤种,因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煤场热值和自燃损失,无法量化分析。
三、燃料因素对供电煤耗的影响与分析
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19.68g/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评估队用反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与同期比较,机组运行状况对供电煤耗的大幅上升影响不大。因此判断,供电煤耗大幅度上升与燃料管理过程有较大关系,煤场有较大亏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清河发电公司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均没有提供盘煤报告,煤场亏损具体数据无法核实。分析如下:
1、煤场出现较大亏损可能性分析
(1)2004年末,财务账面存煤126924吨,而燃管中心帐存煤为60335吨,煤场亏损66589吨,至今未作处理,因此煤场继续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存在。
(2)从燃运部统计上煤量和机组发电量同期对比以及发电原煤耗与热值趋势变化对比分析来看,入厂煤的热值存在虚高现象,从而影响煤耗升高。2005年2月与去年同期比较见下表:
时间项目
发电量
(万kwh)
燃运耗煤量(吨)
入厂煤热值(kcal/kg)
入厂煤直上量(吨)
04年2月
5987
2310580
4719
2710
4105年2月
48839
312654
4800
300468
同比
-1103
52074
29427
2005年2月入厂热值较同期入厂热值高81kcal/kg,入厂煤直上量今年2月较去年同期多29427吨,燃运部统计耗煤量2005年2月较去年同期多2074吨,但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1033万kwh。由于入厂煤直上量接近燃运部统计耗煤量,入厂热值与入炉热值的热值差很小,锅炉燃烧工况一致,锅炉效率一致,相同的热值、相同的煤量应发出相同的电量,但清电公司2005年2月实际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很多,而耗用煤量反而增加,由此说明2005年入厂煤热值有虚高现象。
此外,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发电原煤耗(发电原煤耗是一个反映入炉煤量、入炉热值与发电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指标)与入厂煤热值对比趋势来看,2004年3月以后入厂煤热值变化幅度不大,但发电原煤耗从7月开始大幅度升高,一直到今年5月,始终居高不下,而机组本身效率并无太大变化,说明入炉煤热值下降幅度较大,如果热值差是稳定的,则说明入厂煤热值有虚高现象(趋势见下图,数据变化见附表)。
项目
单位
2004-
12004-
22004-
32004-
42004-
52004-6
2004-7
2004-8
2004-9
燃运发电原煤耗
g/kwh
578.6
518.7
505.4
556.4
559.5
586.9
659.6
699.9
665.7
商务报表发电原煤耗
g/kwh
510.6
537.1
539.7
576.5
563.5
583.3
609.6
624.8
651.5
入厂煤热值
Kcal/kg
4991
4737
4692
4348i
4474
4343
4477
4307
4321
项目
单位
2004-10
2004-11
2004-12
2005-1
2005-2
2005-3
2005-4
2005-5
燃运发电原煤耗
g/kwh
643.4
639.6
647.1
670.3
640.2
627.8
628.2
647.8
商务报表发电原煤耗
g/kwh
646
619.2
634.9
649.5
621.6
663.4
643.6
618.1
入厂煤热值
kcal/kg
4400
4369
4300
4537
4800
4094
4094
42282、因煤场管理不规范,造成储存损失。由于2004年煤炭资源紧张,进了一些低质煤和高挥发煤,同时难以组织优质煤掺配,以致储存时间较长,造成热值损失和自燃损失,无法量化。
3、冬季有4个月左右出现冻煤,一是取样困难,易造成热值虚高,引起煤耗上升;二是清车底困难,带来煤量的损失,无法量化。
综上分析,清电公司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供电煤耗较高的问题,必须切实加强燃料全过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入厂煤质量和入厂煤质检验的准确性,完善煤质检验监督机制,防止入厂煤值虚高现象的发生。此外,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场储存和冬季冻煤所造成的各种损耗。
四、非生产用能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
清电公司非生产用能主要有非生产用电、非生产用热和非生产用煤三部分。
1、非生产用煤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
非生产用煤主要是在水工分场,2台容量为1t/h供冬季取暖的燃煤锅炉。每年11月至来年3月共需4车皮约合240吨原煤,非生产用煤对供电煤耗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非生产用电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
非生产用电包括收费和不收费两部分,由安生部按月抄表计量分别统计。2005年1-2月,有已结算的130万kWh非生产用电从发电厂用电中扣除,而3到5月份则将全部结算与未结算463万kWh非生产用电从发电厂用电中扣除。1-5月非生产用电中未结算的单位有不收费单位(职工家属区深井水用电、家属区取暖热网用电、办公搂厂区路灯照明等)以及未装表计单位,电量合计428万kWh。1-5月扣除未结算非生产用电量共计244万kWh,影响厂用电率0.09,影响供电煤耗率0.49g/kWh。
清电公司自2004年1月起(2005年1、2月除外),计算发电厂用电量时采用总计厂用电量扣除所有非生产用电量(包括结算与未结算部分),而未结算电量的多少影响着发电厂用电率,同时也影响供电煤耗率,因此,在计算发电厂用电率时应将非生产用电中结算电量与未结算电量分别考虑。因此,非生产用电的变化不是影响2005年1-5月供电煤耗增高的主要因素。
3、清电公司非生产用汽主要包括冬季供暖、班组浴池、工业用汽等三个方面
每年10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旬的冬季供暖主要由8号机提供,根据实业公司下属热力公司经理介绍,近几年热力公司供暖面积在逐年增加,2004年热力公司供暖面积有67.5万平方米,其中33万平方米是职工住宅,收费面积有27万平方米。清电公司其余7台机组全年连续不间断地向班组浴池与工业用汽单位提供汽源,非生产用汽数量很大,生产与非生产用汽共装表计10块已全部损坏,无法统计出非生产用汽量的多少,因而也就无法准确计算非生产用汽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清电公司曾于2002年装有10块宁夏银河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WJ-3050-13A涡街流量表。评估队根据历史的抄表数据,即清电公司安生部提供的供给热力公司供热蒸汽流量参考值95t/h、工业用汽与生产现场和浴池用汽参考值35t/h进行标煤折算,2005年1-4月由于非生产用汽而影响供电煤耗约18g/kWh;而清电公司商务部在计算非生产用汽对煤耗影响时是按照每年核定的取暖费用进行折算的,2005年1-3月蒸汽流量按40t/h,这样同比2004年1-2月的20t/h(清电公司商务部核定数据),非生产用汽影响供电煤耗变化分别为2g/kWh、4g/kWh。可见,非生产用汽是清电公司非生产用能中对能耗影响最大的部分,但不是影响2005年同比2004年供电煤耗增高的主要因素。
综上分析,非生产用电、用热虽然不是影响今年1-5月煤耗大幅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但是,对清电公司目前供电煤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清电公司应切实加强对非生产用电、用热的管理,尽快完善有关计量装置,规范关联关系,明确收费标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和经济责任制考核,确保非生产用能费用全数收回。通过以上措施,供电煤耗至少可降低12g/kWh(按清电公司提供数据计算,2004年全年非生产供热影响供电煤耗11.95g/kWh,非生产用电也有一定影响,仅今年1-5月就影响0.49g/kWh)。
五、运行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及分析1、2005年1-5月份与同期运行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分析
由于清河发电公司一直使用正平衡计算煤耗,虽然汽机、锅炉试验组每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计算并提供机组效率,但没有作为统计煤耗计算的校核依据,指标对煤耗的影响得不到体现。评估队对清电公司2005年1-5月份与2004年同期的20项小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汽轮机指标、厂用电率采用耗差分析法)。
下表中的各项参数采用电厂运行月报表1-5月份平均值,报表数据由运行人员人工抄写而成,会有一定偏差,分析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但不影响对总体变化趋势的分析。
清河发电公司2005年1-5月份与同期经济指标比较分析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2004年
2005年
影响煤耗升降
序号
名称
单位
2004年
2005年
影响煤
耗升降
1汽机负荷
80.3181.7
4-0.54
2主汽压力
MPa
11.4
511.33
0.2
3厂用电率
8.83
9.31
2.13
给水温度
℃
224.7
222.4
0.31
4炉负荷率
0
真空率
95.26
95.44
-0.61
5辐射损失
0
排烟温度
℃
147.23
150
0.78
6大机组发电比
64.58
61.47
1.31
燃料发热量
kJ/kg
19400
18290
7对外供汽
吨
燃煤灰份
31.36
32.15
8汽水损失率
2.0
2.17
0.21
氧量
6.7
6.43
主汽温度
℃
534.9
532.6
0.45
飞灰可燃物
2.22
1.78
再热汽温
℃
531.5
530.2
0.1
炉渣可燃物
2.22
1.78
合计供电标准煤耗增加:4.34g/kWh
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1-5月份因为指标变化影响全厂供电煤耗仅为4.34g/kWh,不是引起煤耗异常波动的主要因素。
主要指标影响情况分析如下:
(1)大机组发电量比下降。根据清电公司机组煤耗水平计算,大机组发电比每变化1,大约影响煤耗0.42g/kWh。2005年1-5月份200MW机组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率为61.47,同比降低3.11个百分点,使煤耗升高约1.31g/kWh。2005年1-5月份与同期大机组发电比完成情况如图1:
(2)机组补水率升高。清电公司8台机组投产运行年限已久,设备趋于老化,维护不到位,机组汽水系统严密性较差,机组补水率较高。2005年1-5月份补水率累计完成2.17,同比升高0.17个百分点,影响煤耗增加0.21g/kWh。
(3)厂用电率升高。受煤质变化及发电量同比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引送风机、制粉、输煤、给水泵耗电率和公用系统耗电率升高。2005年1-5月份发电厂用电率完成9.31,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影响供电煤耗升高2.13g/kWh。
(3)其他指标影响。其他指标如汽温、汽压、排烟温度等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同比对煤耗影响较小,负荷率、真空率有所升高,还影响煤耗下降,综合影响仅为0.69g/kWh。
2、2005年1-5月份与同期煤耗反平衡核算结果及分析
清电公司入炉煤计量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所以,不能准确计量入炉煤量,另外煤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入炉煤热值化验,仅根据燃管中心提供的入厂煤热值减去120千卡作为入炉煤热值,以月度提供燃煤量和热值数据正平衡计算得出的煤耗率不能反映机组的真实能耗水平。因此,评估队以清电公司安生部2004年及2005年1月-5月份机组月度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燃管中心煤质化验室提供的煤质分析月报数据为依据(仅用于锅炉效率计算),对今年和同期1-5月份各机组煤耗进行了反平衡计算,并到生产现场采集运行机组实际运行参数,进行计算验证对比,以考察机组实际煤耗状况,同时把影响煤耗的其它因素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注:利用机组月度统计数据进行反平衡计算,由于汽耗量包括冬季供暖等非生产用汽,非生产用能影响的煤耗量均包括在内)。
通过计算,绘制2005年1-5月与同期全厂发电煤耗情况对比图2;统计厂用电率完成情况对比图3;实际供电煤耗完成情况对比图4,便于进行对比分析。
2004年1-5月份反平衡计算数据
时间
发电煤耗
(g/kWh)
厂用电
率()
供电煤耗(g/kWh)
发电量
(万kWh)
大机组发电比
1月
369.429.68
409.0
149604
58.74
2月
365.9
8.49
399.8
559872
60.95
3月
363.12
8.77
398.0
364435
67.18
4月
358.71
9.05
394.39
52971
68.28
5月
362.18
8.35
395.18
62145
66.87
全厂
363.77
8.83
399
289027
64.58
2005年1-5月份反平衡计算数据
时间
发电煤耗(g/kWh)
厂用电
率()
供电煤耗(g/kWh)
发电量
(万kWh)
大机组发电比
1月
363.42
9.59
401.97
57684
62.52
2月
369.78
9.74
409.68
48839
57.79
3月
369.04
9.31
406.92
54413
59.09
4月
369.32
9.09
406.25
52483
64.96
5月
363.17
8.82
398.3
51238
62.82
全厂
366.88
9.31
404.54
265657
61.47
反平衡计算清电公司2004年1~5月发电煤耗为363.77g/kWh,供电煤耗为399g/kWh。2005年1~5月份实际发电煤耗为366.88g/kWh,供电煤耗为404.54g/kWh,同比增加了5.54g/kWh,该差值与指标分析差值相接近,供电煤耗只相差1.2g/kWh,进一步证实了运行指标的变化不是导致供电煤耗异常的主要因素。
3、机组实际煤耗状况分析
(1)2004年全年反平衡计算发电煤耗为365.49g/kWh,厂用电率9.26,供电煤耗为402.79g/kWh。扣除非生产用能影响煤11.95g/kWh,2004年实际供电煤耗为390.84g/kWh。
(2)根据2005年1-5月份反平衡计算404.54g/kWh,扣除15.57g/kWh非生产用能影响煤耗,2005年1-5月份实际供电煤耗应为388.97g/kWh。
(3)为了摸清机组实际运行水平,评估队成员深入生产现场,采集机组运行指标数据对其反平衡计算核实,加以验证。
2005年6月24-26日现场采集数据进行反平衡计算表
机号
负荷
(MW)
蒸汽流量(t/h)
计算炉效
()
厂用电率
()
发电煤耗
(g/kWh)
供电煤耗
(g/kWh)
#
192.6
373.291.72
376.66
#2
98.81
390.592.43363.58
#3
93.5
397.4
92.14
379.04
#4
#5
#6
152.8
475
90.39
346.67
#7
134.8
424.4
88.38
353.73
#8
145.3
442.5
91.54
327.53
全厂
717.81
9.1
354.53
390.03
注:(1)#
4、#5机组检修(2)机组平均负荷率79.76
从上表中计算所得结果来看,6台机组平均发电煤耗为354.53g/kWh,供电煤耗为390.03g/kWh。与2005年1-5月份采用月度统计数据反平衡计算结果404.54g/kWh低14.51g/kWh。出现差距的原因分析:
a、由于#
4、#5机组检修,只采集到了6台机组的运行数据,但#4机组发电煤耗最高,从2005年1-5月份及同期煤耗反平衡计算结果来看,#4机组平均发电煤耗高达408g/kWh,#5机组为348g/kWh,两台机组影响全厂发电煤耗降低3.55g/kWh。
b、目前(6月份)供暖已停在,减少了非生产用汽对煤耗的影响,降低煤耗10.96g/kWh。
C、6月30日辽宁电科院对6号机组进行了热力试验,试验结果:汽机热耗率8841.8kj/kWh,锅炉效率89(未修正),计算发电煤耗346.33g/kWh,与评估队计算发电煤耗346.67g/kWh基本一致。
4、清电公司1995年至2005年历年发、供电煤耗完成情况
从清电公司历年供电煤耗完成情况来看,1997年以前始终在388g/kWh左右。随着设备的老化,效率下降,1998年升至395g/kWh。之后,结合机组大修,通流部分改造,机组效率升高,煤耗又逐渐下降,恢复到387g/kWh左右的平均水平。200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不正常升高,2005年1-5月份猛增至424g/kWh。煤耗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幅度波动现象,从技术分析角度解释不通,况且设备状况和运行参数无异常变化。因此,必须从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查找原因。
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及厂用电率完成情况统计如下图
5、图6。
1995年-20005年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完成情况统计表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发电煤耗
348
349
351
357
354
351
349
350
351
354
384
供电煤耗
388
388
388
395
392
389
387
386
387
390
424
厂用电率
10.15
10.01
9.7
9.75
9.75
9.76
9.84
9.39
9.27
9.26
9.31
综上分析,目前清电公司机组运行指标偏离设计(规定)值,也是影响供电煤耗值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清电公司应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提高机组健康水平,减少启停次数;强化运行管理,完善小指标竞赛机制,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提高大机组发电比,降低各种辅机单耗和热耗;进行燃煤掺烧,合理调度,提高入炉煤质量,减少燃油耗用量。评估队认为,通过以上措施,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供电煤耗至少可以降低10g/kWh以上。
第四篇:发电实习报告
发电实习报告合集10篇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发电实习报告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电实习报告 篇1透过在学校的学习对电厂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透过结合电厂实际状况对风力发电厂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风电厂的主要设备及其简介
大风坝风电厂的风力发电机属于大型水平轴风力涡轮机,其组件简介如下:
1、大型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组件
2、转子叶片——捕获风能并将其转换为转轴的转动能
3、转轴——将转动能转移到发电机内
4、发动机箱——一个箱子,其中包含:
5、变速箱——用于增加转子中心和发电机之间的转轴速度
6、发电机——利用转轴的转动能,透过电磁性发电
7、电子控制装置——监视系统,用于在出现故障时关掉涡轮和控制偏航装置。
8、偏航控制器——移动转子使其与风向持续一致
9、制动装置——在出现电力超载或系统故障时停止转轴旋转。
10、塔架——支撑转子和发动机箱,并将整个装置上升到更高位置,使叶片不会碰到地面。
11、电力设备——从发电机向下透过塔架输送电流,还可控制涡轮机的多个安全部件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广义地说,它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机。许多世纪以来,风力发电机同水力机械一样,作为动力源替代人力、畜力,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近代机电动力的广泛应用以及二十世纪50年代中东油田的发现,使风力机的发展缓慢下来。
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危机”,出现了能源紧张的问题,人们认识到常规矿物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有限性,于是寻求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遂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自然能源又重新引起了人们重视。
根据风力发电机旋转轴的区别,风力发电机能够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叶片垂直,一般与地面平行,旋转轴处于水平的风力发电机。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叶片平行,一般与地面吹垂直,旋转轴处于垂直的风力发电机。
目前占市场主流的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平时说的风力发电机通常也是指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目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最大已经做到了5wm左右。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虽然最早被人类利用,但是用来发电还是近10多年的事。与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相比,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不用对风向,转速低,无噪音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起动风速高,结构复杂等缺点,这都制约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应用。
根据定桨矩失速型风机和变速恒频变桨矩风机的特点,国内目前装机的电机一般分为二类:
异步型
(1)笼型异步发电机;功率为600/125kw750kw800kw1250180kw定子向电网输送不同功率的50hz交流电
(2)绕线式双馈异步发电机;功率为1500kw定子向电网输送50hz交流电,转子由变频器控制,向电网间接输送有功或无功功率。
同步型
(1)永磁同步发电机;功率为750kw1200kw1500kw由永磁体产生磁场,定子输出经全功率整流逆变后向电网输送50hz交流电
(2)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由外接到转子上的直流电流产生磁场,定子输出经全功率整流逆变后向电网输送50hz交流电
二、风机发电原理
风力发电涡轮机中,涡轮叶片旨在捕获风中的动能。其余结构几乎与水力发电装置完全一样:当涡轮叶片捕获风能并开始转动时,它们会转动转子中心与发电机之间的转轴。发电机将转动能转换为电力。就其本质而言,透过风来发电就是将能量从一种介质中转移到另一种介质。风能完全来自于太阳。当太阳加热某块陆地时,这块陆地周围的空气会吸收掉部分热量。到达必须温度后,较热的空气开始十分快地上升,因为在体积相同的状况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要轻。移动较快(较热)的空气粒子比移动较慢的粒子产生的压力大,因此在给定高度下维持正常气压所需的粒子较少(要了解有关空气温度和压力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热气球工作原理)。当较轻的热空气突然上升时,较冷的空气会快速流入以填补热空气留下的空隙。这股流入以填补空隙的空气就是风。在朝着风所经过的通道上放置类似转子叶片的物体,风将推动它,从而将部分动能转移到叶片上。这就是风力涡轮机从风中捕获能量的方式。
三、风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无论是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其发电原理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只是作用在发电机上的动力源不同。火力发电厂是依靠化石燃料软换成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气机的燃烧室内完成;而后热能转换成机械能。而水力发电即是利用水的势能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风力发电机则是利用风能作用在浆叶上,浆叶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完成风能和电能的转换。这样的发电方式无任何副产物残留,环保低碳,但却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
风电厂共有64台75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属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在机组成功克服了高海拔风电场空气密度低、高潮湿、多雷暴、易凝露、强紫外线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持续了长时间无故障地稳定运行,机组可利用率在99、5%以上。风机浆叶在受到风力推动后,带动发电机转动,然后发电机发出690v电压,经过风机下的变压装置进行一次升压到35kv,然后进过场内变电站进行二次升压到110kv,然后对时切入电网。
涡轮机中最常用的敏感性安全系统可能是受超过阈值的风速触发的“制动”系统。这些装置使用电源控制系统,当风速过高时启动制动装置,当风速下降低于45mph(20米/秒)时“松开制动装置”。现代大型涡轮机设计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制动系统:
角度控制——涡轮机的电子控制器监视涡轮的功率输出。当风速高于45mph(20米/秒)时,输出功率将过高,此时控制器通知叶片改变角度,使叶片与风向不一致。这样做能够减慢叶片的转动。角度控制系统要求(转子上的)叶片安装角度是可调整的。
被动停止控制——叶片以固定角度安装在转子上,但设计使得叶片中的扭曲角度可在风速过高时对叶片进行制动。叶片具有一个特殊的角度,可在风速超过某一值时导致叶片的逆风面产生湍流,从而使叶片停止转动。简单来说,当应对风向的叶片角度过陡,以至于开始消除上升力,从而降低叶片速度时,空气动力学作用将停止。
主动停止控制——这种功率控制系统的叶片能够调整角度,类似角度控制系统中的叶片。主动停止系统按照角度控制系统的方式读取功率输出,但不是调整叶片角度使其与风向不一致,而是调整角度使它们停止转动。
四、对风力发电的认识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能够再生的,在自然界中的永恒产物,在以后的世界能源中很定占据必须的席位。
世界不可再生资源已随着我们的战争,我们的工业化的发展,被洗的很干净,我们的原油价格涨得吓人,还一向见不到顶,我国的稀土,随着出口的剧增,为自己后代保留不多。
我们的煤炭,全送到火力发电站燃烧殆尽。然后给整个空气污染贡献力量。现有可再生资源不能再利用了!
我们渴求新能源的崛起!将资源的开发转移到新能源的开发中来吧!给未来留下期望!还世界一个干净的明天!为新能源奋斗!
为风能的发展而奋斗!看好达坂城风力发电站!看好风能产业。
五、主要收获体会:
1、透过此次参观实习使我初步了解了新疆的风能资源的分布状况,风力发电的发展潜力与趋势,理解了风力发电的基本状况和风力发电所需的基本条件。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加深了认识。
2、体会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对风力发电的重大作用,更加提高了我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兴趣,以及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伟大使命。在这次实习中,我受益颇多,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我们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必须的基础;进一步培养了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潜力。
3、了解了达坂城谷地风能的风速、风能密度及谷地风的产生以及测量风能密度及风速的方法。认识和了解了各种配电室和高压电发电技术。改变了自己原本对风力发电有关知识的错误认识,例如:风速越大对发电越有利。此刻明白了风力发电的速度范围,及风速过大对发电的影响和对风机的寿命的影响。
4、透过本次认识电气自动化实验室的实习我们了解了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构成,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了解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状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
5、了解了自动控制理论在风力发电及电网方面的应用,并对自动控制应用于实际有了更新认识。看到了可再生资源及洁净能源应用电力事业的前景,体会到了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它应用到实践的重要性。
六、存在的问题:
1、对风力发电的相关理论知识很缺乏。
2、对风力发电的原理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对有些概念还有点模糊,对风力发电中的自动控制理论了解得不是很深。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对风机的各种详细状况没有系统的了解,还存在必须的疑惑有待解决。
3、对各种实验设备缺乏认识和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不够透彻。
发电实习报告 篇2在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职场之前,一定要有相关专业的实习经历,因为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有些东西只有亲身看到经历过,才会印象深刻。下面是学生去陡河发电厂实习后所写的实习报告,从这份报告就可以看出学生在实习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阅读后也能受到启发:
一、实习时间:
20xx年x月18日到20xx年x月27日
二、实习地点:
河北省唐山市大唐国际陡河发电厂
三、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和参与陡河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向电厂师傅在工作中进行提问学习,对实践中所学专业经常遇到的难题进行询问,可以提过我们对书本知识的活用,并了解本专业相关设备的运作过程,增强对锅炉、汽轮机、引风机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及机构的了解,为将来工作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四、实习内容:
1、进行安规教育,正式上岗
在培训中,我们很认真师傅讲解安全规范章程,通过师傅的讲解,我知道的一点是出入厂区必须戴安全帽,在厂区行走时,要靠右边并且排队,并知道了电厂的保密性,电厂关系一个国家的保障,所以电厂安全问题是第一位的。学习结束后,我们还现场进行了考试,通过这次考试,大家对电厂的安全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大家都顺利通过了安规考试,回到招待所的时候,我们发了安全头盔,和分了组,我们被分到下午就跟师傅上岗,我们更是兴奋的不得了!下午,师傅先把电厂的生产设备做了讲解,然后带领我们进行现场参观,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电厂的脱硫,电除尘,锅炉,汽轮机,磨煤机等现场设备,最后我们被带到了有火车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煤是如何从火车车箱上被倒下来,然后如何从皮带送往锅炉的过程,其实在电厂中,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
2、参观辅控设备,对发电过程进行学习及现场参观发电过程及大型设备;
五、实习收获:
通过此次电厂实习,我认识和了解了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打下了基础。在这几天的实习中,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师徒情,收获了友情,收获了对电厂工作的热爱。除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详尽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对实际操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我觉得还有就是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不同,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理论,而在实践中才是真本事,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多实践才是硬道理!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九天的实习已经结束啦,我觉得很充实,对电厂的感觉就是神秘,喜欢,热爱,又神秘。
六、实习感想:
在电厂里的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电厂里面对安全的重视和细节的重视。每时每刻大家都是提高警惕的,因为电厂里小事故不断,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成为大事故。电厂里的规定和部队里的一样,是必须遵守的,而且对于仪器设备,要求都很高,必选按照安全标准去执行,身在岗位,就要心系岗位,不要在工作时玩忽职守,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做一名合格的电厂人。
发电实习报告 篇320xx年x月x日,我来到xx前能生物电力有限公司。现在公司还没有正式投产,设备还处于调试改造阶段,所以那么长时间主要是公司培训,对设备的认知学习,和安规的培训。
我公司利用生物质原料进行发电,采用先进高效的FNRG秸秆气化系统,将秸秆转化为可燃的气体,并经还原、过滤、降温等措施后,进入燃气机进行发电。单台WBG-2200秸秆气化炉产气量4950Nm3/h,本项目选用2台气化炉,两套气体净化装置,八台500GF1-RG型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160万KWh。本公司利用的是胜动发电机组,由燃气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屏、TEM全电子管理系统等组成,能以天然气、液化气、煤矿瓦斯、生物质等多种可燃气体为燃料发电。燃气发电机组是一种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并最终产生电能的动力装置。
气体流程:400-500℃的燃气从气化炉出气口经过热气体管线到达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会除去燃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燃气再进入的是清洁装置。它是燃气主要的冷却清洁场所。其内部有水流直接与气体接触,带走大量的热量和焦油等杂物。其外部还有另一路常温冷却水对燃气进行冷却。在这里燃气会由400℃左右降至40℃左右。清洁装置后是湿风机,湿风机是燃气产生和净化系统的驱动力。它控制着气化炉的空气进入量和确保洁净气体的不断产生和运输。并且湿风机还有一个进水口来直接净化冷却燃气。分离器和湿风机合用,进行气水分离。接着是热交换器,它与5-7℃冷水机组相连,将燃气降温到25℃左右。再就是除雾器除去染气中的雾粒子。还有将燃气高度净化的精滤器和安全检查过滤器。从安全检查过滤器出来的气体会在紧急点火系统处点燃测试是否合格。合格后的燃气会由罗茨风机送入内燃机发电。
本发电厂系统包括:上料系统,燃气产生系统,燃气净化冷却系统,燃气发电系统,发电上网系统。
第一个周主要是学习安全运行规程。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各个系统要配备灭火器材,安放在危险区附近,做到放取方便;工作人员应学会消防器材的使用操作方法。知道消防电话“119”。
3、两台消防循环水泵必须有一台处于长期开启状态,并打开前后阀门,冷却水池保持满水。
4、定期检查燃气管路,做到无漏点,防止因H2、CO气体泄漏造成爆炸、中毒事故。
5、定期检查低压电路。严禁错误操作电器,避免事故发生。
6、电厂高压系统请专业人员试验合格后方可送高压电。高压合闸时必须两人操作,要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
7、操作设备前,应穿戴好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操作中,应时刻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8、启动设备前,应清除旋转部件及传送带上放置的杂物,以免开车时工件飞出伤人。
9、各厂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动用明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0、各机房、控制室和配电室内应备有可靠的事故应急照明措施。
11、在电厂的相应部位悬挂下列警示牌:
(1)进厂须知(厂门口前)。
(2)严禁烟火(气化炉车间、发电机房、控制室、秸秆存放区)。
(3)高压危险(变压器、高压配电柜)。
(5)小心跌落(各冷却水池)。
第二周就开始对本电厂6大系统的依次认知培训和操作前、中、后,所需注意的问题。一、烘干及上料系统。烘干及上料系统包括:烘干系统,大倾角上料系统。烘干系统设备: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两台(一备一用)、热风炉 五台、转筒烘干机 一台、离心通风机 两台(一备一用)、旋风降尘器 两台、输送带 两条、配电操控柜 一台。大倾角上料系统设备: 输送机由机架、输送带、托辊、电动滚筒、拉紧改向滚筒、托带轮、压带轮、中间改向滚筒、头部漏斗、密封罩、电器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上料机由上料斗、电机、减速器、输送皮带、控料器、电动滚筒等组成。二、燃气净化冷却系统。主要设备:旋风除尘器、清洁装置、湿风机、分离器、热交换器、除雾器、精滤器、安全检查过滤器。
因为我是电气专业,所以在这里我主要工作是电气运行巡检。那么长时间主要学习的变压器运行规定,对其他系统进行一些简单的熟悉了解。本项目安装8台500KW的燃气机组。每4台发电机组所发电量通过两台2500KVFA油浸式升压变压器(0.4/10.5KV)升压到10KV,然后再经过1台4000KVA的树脂绝缘干式升压变压器(38.5/10.5KV)。1、变压器投入前的检查。
1.1 变压器在合闸送电前,应收回有关回路工作的所有工作票,拆除接地线及临时安全措施,各部分外观完整,现场清洁,照明充足。
1.2 变压器投运前应认真进行下列检查:
a)油位、油温的指示值正常,无漏、渗油,油色透明,油位高度符合标准; b)变压器周围无杂物,无遗忘工具;
c)瓦斯继电器应充满油,内部无气体;
d)套管清洁无裂纹及放电痕迹,吸潮剂无潮解变色;
e)防爆管的玻璃板应完好;
f)变压器电压分接头三相应一致;
g)主变的冷却风扇应开、停完好;
h)瓦斯继电器与油枕的油门应打开;
i)新装、检修和长期停用的变压器(指15天以上),投入运行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值;6kV及以上线圈用2500V摇表测量,400V及以下线圈用500V摇表测量,并做好记录;新安装的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测量由安装单位进行,长期停用和备用的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测量由运行人员进行,检修后的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测量由检修人员负责。测量的绝缘电阻值应与初次测量的数值比较,若降低到初次值的50%或以下时,应向有关领导汇报。变压器的日常检查
2.1 根据控制盘上的仪表,监视变压器的运行,并每小时抄表一次。如变压器在过负荷下运行,则至少半小时抄表一次。对于安装在变压器上的温度计,每班在巡回检查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2 每班在巡回检查时,应对变压器进行认真检查。在气候骤变时(冷、热),应加强对变压器油面的检查。在变压器瓦斯保护发信号时,应加强外部检查。在变压器过负荷或冷却装置故障时,应至少每2小时检查一次。雷雨后,应检查套管有无放电现象;避雷器及保护间隙的动作情况。
2.3 变压器定期外部检查的一般项目,还应检查下列各项:
a)运行中的各冷却器温度应相近,油温正常,管道阀门开、闭正确,风扇、油泵转动应正常;
b)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发热象征;
c)变压器的门窗应完整,无漏水,渗水,照明及室内温度适宜;
d)干式变除去油回路检查以外其余同上;
e)干式变正常运行中无绝缘焦臭味;
f)干式变压器还应检查环氧绝缘层无开裂和脱落现象;冷却风扇运行正常。变压器的投运和停运
3.1 变压器在投运前应认真按3.3.1.2中所列项目认真进行检查。
3.2 所有备用中的变压器均能随时投入运行,长期备用的备用变压器应定期在双月月底白班进行充电试验,并做好记录。
3.3 新变压器投入需冲击五次;大修后的变压器投入需冲击三次。投入前要有检修人员可以投入运行的书面交待。
3.4 变压器的送电、停电原则
a)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应先启动其冷却装置;
b)变压器停、送电前应先合上中性点接地刀闸;
c)变压器的充电应由装有保护装置的电源侧进行;
d)变压器投运前应将其重瓦斯保护投入跳闸;
e)变压器停电时,先拉负荷侧开关,后拉电源侧开关。
(3)变压器的正常运行规定变压器在环境温度不超过35℃的条件下,可按铭牌规范运行。变压器运行中的允许温度,应按上层油温来检查,变压器上层油温最高不超过85℃,变压器上层油温升不超过50℃。变压器外加一次电压可以较额定电压高,但不得超过各分接头额定电压的105%,不论电压分接头在任何位置,如果所加一次电压不超过其相应额定值的5%,则变压器的二次侧可带额定电流。主变无风扇运行的最高负荷不得超过额定负荷的66.7%。如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则需开冷却风扇运行。
4.1 变压器的负荷超过额定值的66.7%。
4.2 变压器上层油温已超过55℃。油浸风冷变压器当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切除全部风扇时,变压器允许带额定负荷运行时间按下表执行: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应监视最大电流相负荷不超过额定值。低压厂变的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变压器的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变压器可以在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的情况下运行。正常过负荷可以经常使用,事故过负荷只允许在事故情况下(如:运行中的若干台变压器中有一台损坏,而又无备用时,则其余变压器允许按事故过负荷运行使用。变压器存在较大的缺陷(如:冷却系统不正常 严重漏油 色谱分析异常等)时不准过负荷运行。全天满负荷运行的变压器不宜过负荷运行,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时加强巡视,检查冷却系统是否全部投入,是否运行正常。变压器事故过负荷以后,应将事故过负荷大小和持续时间记录在记录本内。11 干式变压器有局部放电值低,耐雷电冲击能力强,抗短路能力强、抗开裂性能好、过负荷能力强、噪声低、损耗低等优点。厂干式变压器所带的冷却风机为惯流式冷却风机。当风机不开时,变压器可在额定容量下连续运行。当风机连续运行时,可以提高变压器额定容量的20%~50%,此时负载损耗也增加0.5~1.0倍,阻抗电压也增加约0.2~0.5倍。变压器投入运行后,不允许接触变压器。为了便于观测,干式变压器配有一只温控器。温度控制器的三个PT100热敏电阻埋设在三个低压线圈上端部,随着温度变化 自动监测低压线圈温升,并可以发出控制信号。变压器投运后,所带负荷应有少到多逐渐增加,并检查有无异常现象。变压器退出运行后如不受潮,一般即可重新投运。如在高温下变压器发生凝露现象,应经干燥处理并确保绝缘电阻合格后才能投运。
作为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的这次专业实习,无疑是给了我对电力系统专业的清晰认识,这也是最为电力专业的学生的最大感悟。当然实习中还有着更多的感触,包括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实在是一门学问。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工作着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际运用能力,社会经验也增加了,也有为人处事和道理。自己身上发现了有明显的长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以后要努力的弥补这些不足。实习也让自己慢慢地成熟起来,自己告诉自己已不在是一个学生了,要适应社会。这次实习有效的把书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用理论加深对实践的认识,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电实习报告 篇4为了将所学的电气知识更好的掌握,我们在7月8日来到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在这里我们将要进行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其前身是包头第二热电厂。该厂创建与建于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内蒙古包头建立的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是国家为了建设包头钢铁工业基地而兴建的重要电站之一,是列入国家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原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之一。其成长和发展伴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完了计划经济的整个历史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和步入市场经济企业专制的经济变革时期。包头第二热电厂的建成投产,为推动呼和浩特——包头电网的形成和发展,为建设内蒙古西部电网、包头工业城市及发展内蒙古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她的历史功绩不仅铭刻在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心目中,而且正载入史册。
在实习期间,我深有感触的是:我感到自己平时的知识不够巩固,做事起来会事倍功半。因为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总是在背书,使你已经理解了书中所有概念与内容,但由于这种背出来的东西从来未曾经受实践的检验,所以到真正应用的时候我们就会迷茫而裹步不前。我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有更努力的学习,抓紧一切机会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发电实习报告 篇5一、实习时间:
20xx年5月16日上午
二、实习对象:
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永兴村
三、实习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情况,明确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接收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发电系统、烟气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飞灰的处理技术。
四、实习内容
1.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简介
广州市为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引进国际先进环保技术建设而成的一项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白云区太和镇永兴村,距市区中心23km。厂区面积101778平方米(其中包含二期用地),设计处理能力为1040吨/日,配置520吨/日的焚烧炉 两台,22MW的发电机一台,发电量为13100万度/年,总投资7.25亿元。主要负责处理广州市荔湾区,白云区,越秀区的生活垃圾。
2.主要工艺流程
①固体废物焚烧处理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就是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处理过程。在燃烧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放热效应,有基态和激发态自由基生成,并伴随着光辐射。由于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具有减量化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等优点,焚烧处理早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
②焚烧原理
可燃物质燃烧,特别是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通常可将焚烧过程划分为干燥、热分解、燃烧三个阶段。焚烧过程实际上是干燥脱水、热化学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作用过程。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由垃圾接收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锅炉及其辅助设备、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烟气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辅助燃油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九大系统组成。
其工艺流程如下:
垃圾车经过地磅计量后进入卸料大厅,将垃圾倾卸至垃圾贮存坑内。垃圾贮存坑为密封负压设计,垃圾抓斗吊将贮存坑内的垃圾送入焚烧炉的进料漏斗,同时经过基础破碎处理,通过推料器进入焚烧炉内焚烧。在焚烧炉内于850℃高温下,停留超过2秒钟,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热能转变为过热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从余热锅炉出来的烟气,进入半干式喷雾反应吸收塔,去除酸性气体成分;再喷入活性碳粉,引入布袋除尘器,吸收烟气中的重金属、二恶英和粉尘,经过引风机由烟囱排出。
垃圾在炉排上经干燥、着火、燃烧、燃烬四个阶段后产生炉渣,经炉底除渣机、带式输送机送往灰渣贮存坑。炉渣所含的化学物质性质稳定,可用于铺路和建筑材料。其中的废钢铁经磁选机分拣后送钢厂回收。
①焚烧炉系统
焚烧炉系统是整个工艺系统的核心系统,是固体废物进行蒸发、干燥、热分解和燃烧的场所。焚烧炉系统的核心装置就是焚烧炉。
②空气系统
空气系统,即助燃空气系统,是焚烧炉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空气系统除了为固体废物的正常焚烧提供必需的助燃氧气外,还有冷却炉排、混合炉料和控制烟气气流等作用。
③烟气系统
焚烧炉烟气是固体废物焚烧炉系统主要污染源。垃圾焚烧厂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烟气、恶臭、废水、灰渣和噪声。
其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控制如下:
3.焚烧厂技术特点:
焚烧发电厂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确保垃圾处理、烟气净化、渗滤液处理和飞灰处理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四项工艺技术,它们是:
⑴中温次高压锅炉回收垃圾热能工艺;
⑵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工艺技术(SNCR工艺);
⑶垃圾渗滤液泵入焚烧炉内焚烧处理工艺技术;
⑷飞灰厂内固化工艺技术,其中,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工艺技术(SNCR工艺)、垃圾渗滤液泵入焚烧炉内焚烧处理工艺技术和飞灰厂内固化工艺技术领导了垃圾处理(同类工艺技术)的世界潮流。
从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指标来看,由于采用了中温次高压锅炉回收垃圾热能工艺技术,发电效率明显提高,年平均吨垃圾的经济收益为170元,这在国内是少见的,接近了发达国家吨垃圾焚烧发电的经济收益水平。
五、实习心得
虽然本次实习没能到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场参观,但是通过视频介绍依然还原了垃圾焚烧厂的工作流程。通过本次实习,我能够将自己所见的具体的工艺设备同在课堂和书本上的东西结合起来。详细地了解了焚烧场每个工艺流程,及其所需要的运行条件和影响因素。从固体废物的手机到运载,到进料过程和具体的干燥脱水和燃烧情况,至灰渣处理和烟气脱硫及二噁英等剧毒物质的控制,到最后的热量利用——发电。
总而言之,此次观看视频,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事件,还是一次升华,让我对环境工程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冯家懂得思考由环境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发电实习报告 篇6一、实习公司简介
XXXXX科技有限公司于20xx年10月组建,注册资本金300万元,其股东为原XX主辅分离而改制成为民营企业的三家公司,他们的出资比例为:东汽实业公司出资180万元,占总股本的60%;XX置业公司出资60万元,占总股本的20%;XX电站公司出资60万元,占总股本的20%。在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注册后成立。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XXXXX有限公司1。5MW—5。5MW风机的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监控室管理等项目。所承接的风场主要有XX风场、XX风场,XX风场,XX风场,XX风场,XX风场,XX风场,XX风场,XX风场等。
公司具有严密的管理体系、科学的操作程序、超前的形象思维、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公司成立后,始终坚持着企业至上、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用科学的管理、热情的态度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我们不断创造品牌价值,从中实现自我增值和自我发展。
公司在发展战略上高瞻远瞩、积极进取,展示出一个“永远追求卓越”的企业风范,树立一个高质量、高品位的企业形象。我公司将竭诚为广大企业服务,努力与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争创德阳市一流企业;公司将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对所有员工业绩、档案、工资、社保等工作进行科学、自动化管理。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员工的成长,愿给员工搭建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与公司实现双赢。
风电属于国家的新兴能源、绿色能源,其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国风机共有7万余台,其后期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尤其今年,风电市场回暖,大量风场开始上马,九鼎科技公司也因此应运而生。
XXX公司员工已从事风机服务多年,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同时有XXXX有限公司作为后盾,对XX公司来说,发展潜力巨大。XX科技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以XX质保期的风机服务为基石,逐步向质保期后的服务延伸,向备品备件提供、设备升级服务、技术研发等领域拓展。企业宗旨:用心服务,让客户满意 服务理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实习内容
1、实习过程中主要实习内容是在厂里组装风力发电机;
2、掌握紧急救护,特别是掌握触电急救;
3、了解风力发电机的组成及常见故障;
4、了解风电。
三、风电介绍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格外受到关注。据估计,地球上大约有2%的太阳能转化为风能,约2。74×109MW,能够利用的大约为1%即2。7×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大十倍。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全球风力发电产业以飞快的速展,根据世界风能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年底全球风电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94122MW。现在风力发电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有欧洲的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和美国、印度,这几个国家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差不多占了全世界。我国近年来风力发展迅猛,装机容量也大幅上升,年底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增长到。但是,由于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处于野外,环境条件恶劣,容易出现故障,维修起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四、实习心得
我是于20xx年1月3日来到公司实习的,实习至6月,为期六个月的风电实习已告一段落,回顾这六个月来的实习生活,我收获很多,体会很多,感慨也很多。
此次实习,XXXX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还为我们实习生提供培训,课程大致分为六大部分,即:公司简介、安全、机械部分、电控系统、现场组织。公司以这五部分为讲授主体,承上启下、循序渐进、推陈出新地对风力发电的有关知识做了很详尽的讲解,通过他们的讲解我收获良多。
首先是安全,安全的反复强调并非是老生常谈,必认识到的是“安全无小事”,在其中,我巩固了高空作业安全事项、风速数值对风电生产的诸多要求、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很多安全常识。工作在生产一线的电力工人责任重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是维系着幸福家庭的纽带。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把“安全重于泰山”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把安全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才能真正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机械部分的讲授包括叶片、塔筒、变桨系统、齿轮箱、联轴器制动器及偏航系统。我走入工作岗位近六个月,学到的知识还很浅薄,尤其对风力发电的机械部分知之甚浅,通过认真学习、边培训边钻研,我基本熟悉了风机的机械构造及原理,对风机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叶片的制作过程;联轴器和制动器的具体功能。
模块和变桨限位模块的名词解释等以前未曾涉及的知识我都有所了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变桨系统和偏航系统的学习,因为对这两个系统,我以前很容易混淆并且其构造和原理我掌握的不好,借此次培训机会,我终于将二者很透彻的理解:变桨系统由轮毂(铸钢件)、楔形盘、变桨轴承、变桨电机、变桨控制柜、各种限位开关、撞块等组成,作用是:
1、当风速小于目标风速时,通过调整叶片角度,来得到最佳的发电功率;
2、当风速大于目标风速时,变桨系统调节叶片角度,控制风机的速度和功率维持在一个最优的水平;
3、当安全链断开的时候,把叶片转到顺桨位置(安全运行),把风轮当成一个空气动力学的刹车来使用;
4、利用风和叶轮的相互作用,减小摆动从而将机械负载最小化。偏航系统的组成包括:偏航大齿圈、侧面轴承、滑垫保持装置、上下及侧面滑动衬垫、偏航驱动装置、圆弹簧即调整螺栓、偏航限位开关、接近开关、风速风向仪等。偏航系统的功能就是捕捉风向,控制机舱平稳、精确、可靠的对风。
其次是电控系统的学习,我认为它也是本次培训的重中之重。对于我们风力发电的运行维护人员,掌握好本风场风机的电控系统,并能熟练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再次是对现场组织的比较全面的介绍,根据风电场项目的执行顺序先后讲解了微观选址、资料提供、基础施工、道路施工、现场吊装、调试与试运行。从风电场项目最开始筹划,到项目第一台机组的带电调试,再到风场所有机组的正式投入运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业主、设计院、风机制造厂家等所要进行的工作繁多且复杂,其中蕴涵着很多现场组织的知识,是一项艰巨、漫长、技术含量高的任务。通过他们的讲解,我基本了解了现场组织的.相关操作,也熟悉了操作中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例如:基础环焊缝、塔筒焊缝的焊接方法;施工道路的要求;吊装的实施办法;试运行的条件等等。
这次实习对我的工作、生活,乃至我的人生都起了弥足珍贵的推动作用。我深刻地体会到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重要性。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工作习惯。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做好这些更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严格要求,主动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发电实习报告 篇7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学生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发电厂、变电站、调度中心等电力系统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二、实习要求
1)需提前准备实习资料收集、整理。
2)完成实习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20xx字。
三、实习内容
3.1实习形式和内容
①在发电厂工作人员、工程师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发电厂的各个部门和设备仪器;了解发电厂人员如何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电厂的发电流程、了解到了设备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何对设备异常、事故进行判断和处理等
②通过分组跟班、工程师现场介绍,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发电厂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了解了发电厂的各类监控系统;了解调度员的工作环境、使用的专业软件以及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
③在工程师现场介绍调度中心的设备、工作情况的时候,学生要要求作好笔记。④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参观发电厂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实习前准备
(1)火力发电厂主要概念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汽机的燃烧室内完成;再是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这个过程在蒸汽机或燃汽轮机完成;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了解发电厂的三大系统
汽水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作过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在现代大型汽轮机组中都采用这种给水回热循环。
此外,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用再热循环,既把作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的出口将作过功的蒸汽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汽中加热后再引入气轮机的中压缸继续膨胀作功,从中压缸送出的蒸汽,再送入低压缸继续作功。在蒸汽不断作功的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再经过除氧气除氧,给水泵将预加热除氧后的水送至高压加热器,经过加热后的热水打入锅炉,再过热器中把水已经加热到过热的蒸汽,送至汽轮机作功,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作功。在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由于疏通管道很多并且还要经过许多的阀门设备,这样就难免产生跑、冒、滴、漏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水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向系统中补充经过化学处理过的软化水,这些补给水一般都补入除氧器中。
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是由输煤、磨煤、粗细分离、排粉、给粉、锅炉、除尘、脱流等组成。是由皮带输送机从煤场,通过电磁铁、碎煤机然后送到煤仓间的煤斗内,再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将煤粉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机),经过排粉机送至粉仓,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而烟气经过电除尘脱出粉尘再将烟气送至脱硫装置,通过石浆喷淋脱出硫的气体经过吸风机送到烟筒排人天空。
发电系统
发电系统是由副励磁机、励磁盘、主励磁机(备用励磁机)、发电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升压站、配电装置等组成。发电是由副励磁机(永磁机)发出高频电流,副励磁机发出的电流经过励磁盘整流,再送到主励磁机,主励磁机发出电后经过调压器以及灭磁开关经过碳刷送到发电机转子,当发电机转子通过旋转其定子线圈便感应出电流,强大的电流通过发电机出线分两路,一路送至厂用电变压器,另一路则送到SF6高压断路器,由SF6高压断路器送至电网。
3.3黄埔电厂概况
广州市黄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前身是随着1978年7月投产的广州黄埔发电厂应运而生的检修维修队伍,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支专业化的检修安装及配件加工队伍。这支队伍建立二十四年来,一直承担着广州黄埔发电厂(即经资产重组后成立的粤华发电有限公司的前身)、瑞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管理工作。确保了发电设备的稳定满发。到目前为止,已先后独立完成了厂内30余次125MW和300MW发电机组主、辅设备的大修及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使所管辖设备的综合可靠性指标达到了一流火力发电厂的水平。
3.4电厂未来发展
随着黄埔电厂很多机组的老旧,如今已经关停了几台机组,同时准备着更换新型的发电机。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现在在广州市已经不能再装燃煤机组,即使黄埔电厂在未来的更新换代中需要用到其他的火力发电方式,比如燃烧天然气。同时天然气发电机组有这自身的许多优势比如:天然气发电优势。
发电实习报告 篇8一、实习的目的和好处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熟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企业,主要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系统及其布置。本次参观的地点是电厂模型室,南京协鑫污泥发电厂,南京汽轮机制造厂。目的旨在让学生在短暂的认识实习期间,切实对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等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并未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带给必要的感性认识和基础知识。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产出电能的工厂,即为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轮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辅助三大主机的设备称为辅助设备简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徐塘火力发电厂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用车或船运送到发电厂的储煤场(南京协鑫污泥发电厂是用运煤船到电厂码头),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再从煤斗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输送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最后送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煤粉,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和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构成固态。
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超多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经过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透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有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透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必须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这就构成循环冷却水系统。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炉,机,电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二、锅炉部分
1、整体概况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要设备之一,他的作用是将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锅炉是进行燃料燃烧、传热和使水汽化三种过程的总和装置。
(1)南京协鑫污泥发电厂锅炉
(2)锅炉的技术参数
名称单位锅炉最大连续出力锅炉额定出力
过热蒸汽蒸汽流量t/h
出口蒸汽压力mpa
出口蒸汽温度
在热蒸汽蒸汽流量t/h
蒸汽压力,出口/进口mpa
蒸汽温度,出口/进口
给水温度
2、锅炉系统
(1)汽水系统:给水加热、蒸发、过热的整个过程中的设备。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设备组成。
(2)风烟系统:风经过加热,与燃料燃烧生成烟气,烟气放热,排入大气整个过程经过的设备。
(3)制粉系统:原煤磨制成煤粉,再送入粉仓,炉膛整个过程中经过的设备。主要部件有磨煤机、给煤机、煤粉分离器等。
3、锅炉本体设备结构
(1)汽包的结构和布置方式
汽包(亦称锅通)是自然循环及强制循环锅炉最终要的受压组件,无汽包则不存在循环回路。汽包的主要作用有:是工质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用它来保证过路正常的水循环。汽包内部装有汽水分离器及连续排污装置,用以保证锅炉正常的水循环。存有必须的水量,因而具有蓄热潜力,可缓和气压的变化速度,有利于锅炉运行调节。
(2)下降管,炉水泵,定期排污
汽包底部焊有5根下降管管接头,下降管安装在汽包最底部,其目的是使下降管入口的上部有最大的水层高度,有利于下降管进口处工质汽化而导致下降管带汽。
(3)水冷壁的结构,管径,布置方式
炉膛四周炉墙上敷设的受热面通常称为水冷壁。中压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冷壁全部都是蒸发受热面。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锅炉的水冷壁主要是蒸发受热面,在炉膛的上部常布置有辐射式过热器,或辐射式再热器。在直流锅炉中,水冷壁既是水加热和蒸发的受热面,又是过热器受热面,但水冷壁仍然主要是蒸发受热面。
(4)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和布置方式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通常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的最后或对流烟道的下方。进入这些受热面的烟气温度较低,故通常把这两个受热面称为尾部受热面或低温受热面。
省煤器使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给水的一种热交换装置。他能够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由于给水进入锅炉蒸发受热面之前,先在省煤器中加热,这样能够减少了水在蒸发受热面内的吸热量,采用省煤器能够代替部分蒸发受热面。而且,省煤器中的工质是水,其温度要比给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要低得多,加上在省煤器中工质是强制流动,逆流传热,传热系数较高。此外,给水透过省煤器后,可使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提高,减少了给水与汽包壁之间的温差,从而降低了汽包的热应力。因此,省煤器的作用不仅仅是省煤,实际上已成为现代锅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件。
空气预热器不仅仅能吸收排烟中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从而提高锅炉效率;而且由于空气的余热,改善了燃料的着火条件,强化了燃烧过程,减少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这对于燃用难着火的无烟煤来说尤为重要。使用预热空气,可使炉膛温度提高,强化炉膛辐射热交换,使吸收同样辐射热的水冷壁受热面能够减少。较高温度的预热空气送到治煤粉系统作为干燥剂。因此,空气预热器也成为现代大型锅炉机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件。
三、汽轮机
1、整机概况
汽轮机是以蒸汽为工质的旋转式热能动力机械,与其他原动机相比,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电用的原动机。汽轮机务必与锅炉、发电机、以及凝汽器、加热器、泵等机械设备组成成套装置,共同工作。具有必须压力和温度的蒸汽来自锅炉,经主气阀和调节气阀进入汽轮机内,一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功,透过联轴器驱动其他机械,那里指发电机做功。在火电厂中,膨胀做工后的蒸汽有汽轮机排气部分被引入冷凝器,想冷却水放热而凝结。凝结水再经泵输送至加热器中加热后作为锅炉给水,循环工作。
汽轮机按工作原理分为两类: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
喷嘴栅和与其相配的动叶栅组成汽轮机中最基本的工作单元“级”,不同的级顺序串联构成多级汽轮机。蒸汽在级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便构成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轮机,即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
(1)冲动式汽轮机。主要有冲动级组成,在级中蒸汽基本上再喷嘴栅中膨胀,在动叶栅中只有少量膨胀。
(2)反动式汽轮机。主要有反动级组成,蒸汽在汽轮机的静叶栅和动叶栅中都有相当适度的膨胀。
2、转子静子等部分组成及功能
汽轮机的转动部分称为转子,他是汽轮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担负着工质能量转换和传递扭矩的任务。转子的工作条件相当复杂,他处于高温工质中,并以高速旋转,因此他承受着叶片、叶轮、主轴本身质量离心力所引起的巨大盈利以及由于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另一方面,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矩,透过转子的叶轮、主轴和联轴器传递给电机。
汽缸即汽轮机的外壳。其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以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而封闭气室。气缸内装有喷嘴(静叶)、隔板、隔板套(静叶持环)、气封等部件。他们统称为静子。
汽轮机运转时,高速旋转,汽缸、隔板等静体固定不动,因此转子与静子之间需要留有适当的空隙,从而不相互碰撞。然而间隙的存在就要导致露气,这样不仅仅会降低机组效率,还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减少蒸汽泄露和防止空气漏人,需要有密封装置,通常称为气封。气封按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流通部分气封、隔板气封、轴端气封。反动式汽轮机还装有高中亚平衡活塞气封和低压平衡活塞气封。
3、凝汽器及加热器
凝汽器是用循环冷却水使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凝结,在汽机排汽空间建立并维持所需的真空,并回收纯净的凝结水供给锅炉给水,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高压加热器是用汽轮机抽汽加热锅炉给水来提高给水温度,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高压加热器由壳体、管板、管束、隔板等部件组成。高压给水加热器为单列卧式表面凝结型换热器,水室采用自密封结构。
高加壳体为全焊接结构,由钢板焊接组成。为了便于壳体的拆移,安装了吊耳和壳体滚轮,并使其运行时自由膨胀。为防止壳体变形,每台有过热蒸汽冷却段加热器均设置护罩和档板。所有加热器的蒸汽入口和疏水入口处(在壳体内)均装有不锈钢防冲板,以防管子受汽水直接冲击和引起振动和腐蚀。
高压加热器由过热蒸汽冷却段、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组成。过热蒸汽冷却段是利用从汽轮机抽出的过热蒸汽的一部分显热来提高给水温度,位于给水出口流程侧,并有包壳板密闭。过热蒸汽在一组隔板的导向下以适当的线速度和质量速度均匀的流过管子,并使蒸汽留有足够的过热度以保证蒸汽离开该段时呈干燥状态,这样,当蒸汽离开该段进入凝结段时,可防止湿蒸汽冲蚀和水蚀的损害。凝结段是利用蒸汽冷凝时的潜热加热给水,一组隔板使蒸汽沿着加热器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起支撑传热管作用。进入该段的蒸汽,根据气体冷却原理,自动平衡,直至由饱和蒸汽冷凝成饱和的凝结水,并汇集在加热器的尾部或底部,收聚非凝结气体的排气管务必置于管束最低压力处以及壳体资料易聚非冷凝气体处。非冷凝气体的集聚影响了有效传热,因而降低了效率并造成腐蚀。疏水冷却段是把离开凝结段的疏水的热量传给进入加热器的给水,而使疏水温度降至饱和温度以下。疏水冷却段位于给水进口流程侧,并有包壳板密闭。疏水温度降低后,当流向下一个压力较低的加热器时,减弱了在管道内发生汽化的趋势。包壳板在内部与加热器壳侧的总体部分隔开,从端板和吸入口或进口端持续必须的疏水水位,使该段密闭。疏水进入该段,由一组隔板引导流动,从疏水出口管输出。
四、系统和辅机
1、泵
泵是把机械能转变成液体压力势能和动能的一种动力设备,他是维持火电厂蒸汽动力循环的不可缺少的设备,是火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泵的地方十分多,例如,用给水泵向锅炉带给给水,用凝结水泵从凝汽器热井中抽送凝结水,用循环水泵向凝汽器供应冷却水。火电厂中的泵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生产过程,他们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生产安全。
2、风机
风机是把机械能转变成气体压力势能和动能的一种动力设备,是火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在火电场中的风机主要使用在锅炉的烟风系统和制粉系统中,用于输送空气、烟气和空气煤粉混合物等,主要有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和排粉风机。
火电厂中的这些风机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他们的安全可靠直接影响道火电厂的安全生产。这些风机消耗的电能也很大,他们的轴功率下则几百千瓦,大则上千千瓦,其用电量与火电厂的泵大体相当。所以,对风机的安全、经济运行务必引起足够的认识,对风机的维修保养也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才能确保电厂的总体安全与经济。
五、心得体会
短学期的认识实习,学校院系对我们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观看相关的视频图片,我们对热电厂的锅炉、汽轮机、辅机等以及电厂的生产过程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9月6日上午,我们首先在学校实验室参观了电厂模型及各种设备模型。然后分组到达装机容量较小的南京协鑫污泥发电厂,在进行了安全教育之后,之后分组,最后便跟着值班师傅认真的开始了参观实习。大家都遵守电厂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带我们的师傅们请教,师傅们也都很热心的为我们解答。透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仅将在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结合了起来,而且透过师傅们的讲解,对电厂的生产流程,化水,治煤,脱硫与除尘的流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透过对南京协鑫污泥发电厂的参观和师傅老师们的详细地讲解,我们对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流程有了进一步认识。
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只能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的知识,了解了火电厂的大致状况及其运作流程。在当今的这个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电力有着起不可动摇的地位。生产实习是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就应参与的。这次实习为今后更好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进一步认识到电力生产的重要性,并充分体现了我们热能专业注重实践的特色。
发电实习报告 篇9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大学里度过了两近两年。一直期盼着的“电厂实习”终于到来。短短两周的时间里有太多值得我回头去品味。
去电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准备好了行李以及一些食物,差点兴奋的一晚没睡着。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动本两个班级搭载汽车从学校出发,中午左右到达xx电厂。两个小时的车程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热情,到了电厂后,我们跟随老师来到了“xx工程学院”实习专用住宿楼。在安排了寝室后,又领到了换洗好了的被子,虽然每个寝室只能7人公用一个暖壶,但是,开水房距离寝室很近,所以住宿问题基本解决。随后,班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消费卡,午饭时间,我们见识到了电厂工人的高素质!排队打饭,井然有序。食堂的饭菜非常可口,餐具看起来也非常干净!用起来放心,吃起来舒心!特别是食堂门口的小超市非常给力,里面的货物应有尽有!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吃住环境,这样一来大家学习就更加有劲头了!
第一天下午,一位老师为我们讲了一堂关于入厂安全以及对xx火电厂简单介绍的课,同学们对于这个新奇的地方充满了学习兴趣,紧跟老师思路。最后我们还进行了安全考试,由此可见,火电厂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对我们高度负责的态度。第二节课我们就直接跟随领队老师进场参观了,同学们都佩戴了白色安全帽,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简单的在外面看完大体轮廓后,我们首先来到了运煤皮带处,一共两条,上方各悬挂磁铁用来除掉不能燃烧的杂质,接着我们来到了磨煤机房,磨煤机直接坐落在地上,感觉很热,然后我们跟随老师爬到了传说中的12.6米高层,三台汽轮机依次横卧,非常壮观!很多同学忍不住争相靠近拍照留念,汽轮机的外壳非常美观整洁,里面包含了高中压合缸,低压缸,发电机以及励磁机。过热蒸汽进入的地方发出尖锐的响声,靠近窗户两台低压加热器,汽轮机另一侧便是三台高压加热器。然后透过玻璃门我们还参观了宽敞明亮的集控室,集控工作人员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第一天的参观到此结束。
第二天上午,老师给我们引荐了一位08届毕业的校友,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堂讲座,把亲身经历讲述给我们学习,传授了很多经验。下午另外两位老师分别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火电厂锅炉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以及火电厂汽轮机原理。画了各种专业的示意图和流程图,我们也做了大量的笔记,我联想起实地参观看到的,跟老师所说的结合起来,慢慢地我对整个电厂运行有了更深的了解。
星期三上午,我们再次进厂参观了锅炉的燃烧系统,首先是引风机房,巨大的引风机将大量空气吸入压缩,然后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凉水塔内部结构,随后简单的看了下灰渣处理系统,最后我们进入了锅炉房,昏暗的灯光,刺鼻的气息,让人很不适。这里的管子横七竖八,粗细不一,并且装配了各种仪器设备,都是由集控室通过计算机调控。跟着老师,我们心惊胆战地来到了20.7米高度,由于环境太差,所以早早结束了参观。回到寝室清洗的时候,这才发现鼻子里面多了一层黑色的东西,这应该是吸入的灰尘太多。下午,我们动本1班被老师安排到集控室学习,期间,我们把遇到的困惑和疑问互相交流讨论,实在没有结果就向工作人员请教,最终得到解答。
星期四上午,下着细雨,此行是最后一次进厂参观了,老师直接带我们来到了凝汽器旁边,它外观是一个高达六米的巨大铁箱,用于凝结乏气成水,保持真空,旁边的地下就能看到三台黑色的凝结水泵。走过一圈就看到了地面上的小汽轮机,给水泵由它驱动。接着我们爬到了6.0米高度,这里设备不多,明显能看到凝汽器喉部的两台低压加热器,再一次到达熟悉的12.6米高度后,简单的重新熟悉了下,我们继续通过楼梯间往上面爬,达到23.0米高度后,看到了除氧器的下半部分。因为高处环境恶劣,为了安全,我们提前结束了最后一次参观,23.0米也是我们到达的最高处!下午我们都在自习室总结笔记,四天下来,笔记本记录的满满的,虽然累,但是很充实!晚上上交了笔记。
通过一个星期的深入学习,显然,我们每位同学都成了半专业人士。对于电厂锅炉,汽轮机已经初步掌握,能够独立研究学习专业问题,终于尝到了苦尽甘来的乐趣。老师组织我们在星期五下午进行了严格的口试和笔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都以满意的成绩圆满结束了此次实习!最后,我想对尊敬的老师们说一声:感谢老师,您辛苦了!这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知识,也懂得了许多人生大道理理。我的理想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火电厂工程师,我将为之奋斗!我想这段时光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珍藏永远!
发电实习报告 篇10实习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响应学校号召,将学校所学知识与电厂实际应用联系起来1。2。提高对电厂认识能力,理论运用能力
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积累经验。
通过在电厂的实习,对电厂的生产过程及实际工作要求获得初步认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观察和了解电厂的运行特点、工作要求等,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实习单位和部门
乌鲁木齐环鹏有限公司后峡电厂:水化
对于乌鲁木齐环鹏有限公司的认识
乌鲁木齐环鹏有限公司是乌鲁木齐市最大的综合性国有工业企业,依据自身煤炭,石灰石的资源优势生产主导产品电石,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产品供不应求,为新疆最大的电石生产厂家。
环鹏公司是一个曲型的资源性企业,自公司成立以来,就受到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区、市两级政府重点投资建设的企业。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20xx年12月28日在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你们要与跃钢(即环鹏一起搞20万吨电石项目,扩大后峡自备电厂的指示精神,为满足中泰伦学最终形成年产12万吨PVC生产能力的需要(电石需求20万吨/年),环鹏公司8万吨/年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中泰化学的需要,为此,目前环鹏公司正在加紧进行电石扩大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形成年产电石20万吨的生产能力。
环鹏公司是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两级政府认定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主导产品火洲牌电石20xx年12月被评为自治区名牌产品,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电工设备各种产品连续多年获自治区优质产品、优秀新产品称号。
环鹏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管理体系完善,1998年公司电工各类产品获GB/T 19001和GB/T 19002质理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xx年10月经过严格审核换版,获GB/T 19001—20xxidt ISO9000:20xx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xx年4月3日,电石厂通过质量认证现场审核,获GB/T 1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随后,电厂也获GB/T 1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环鹏公司的宗旨是:以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规模经济;用可靠的质量、新颖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开拓和占领市场,以低消耗、高效率取得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努力为国家创收,为企业增效,为职工谋利。
实习内容
火力发电厂主要系统
汽水系统: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加热器和给水泵等组成,它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水系统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过热器变成过热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功后的蒸汽温度和压力很低,被排入凝汽器冷却,凝结成水经过加热和除氧又经给泵打入高加进入锅炉。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锅炉的燃烧部分、输煤部分和除灰部分组成。锅炉的燃料――煤,由皮带机输送到煤粉仓的煤斗内,经给煤机进入磨煤机磨成煤粉,风粉混合后经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烟气经除尘器后排出,炉渣经碎渣机成为细灰排到储灰场。
电气系统:发电机发出电,进变压器升高压电后通过高压配电装置和输电线路向外输送。有一部分厂内消耗。电气设备有: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和厂用配电装置等。
化学制水系统:除盐水系统流程:清水清水泵阳双室双层床除碳器中间水箱阴浮床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凝结水箱
除灰除渣系统:灰浆泵、灰渣泵、振动筛、浓缩池、柱塞泵、程排灰管燃料及输煤系统:公司现有#2、3、4煤场;汽车运煤—煤沟—给煤机—皮带—原煤仓;煤场—滚轮机—皮带—原煤仓
《安全规范》的学习
在电厂工作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在锅炉上有可能发生高空坠落,在汽轮机旁可能会有高温高压的气体喷射导致烧伤,在电源箱旁可能因为电缆漏电而触电受伤,因此我们只有时刻将安规牢记心中才能避免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同时认真按照安规进行工作安排也可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例如当锅炉例行停机检修时,如果不按照步骤停炉则可能会造成锅炉MFT,造成严重后果。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所学知识不扎实并且在不清楚的情况下擅自操作。通过对《安全规范》的学习,总结出事故原因大多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心不强,现场设备不了解,通过学习我们对安规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规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我们的日常工作进行谨慎中认真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按安规办事。
主要工作
炉外水处理,根据机组要求为机组提供合格的超纯水。
地下水活性炭处理5u过滤器反渗透(出水us。30—40)一级除盐系统(出水水质0。02us左右)除盐水箱。
一级除盐工作原理
一级除盐、经反渗透处理的水一般us均在5—40左右,要想达到亚临界机组补充水质要求还需进一步处理。方能达到机组要求。一级除盐设置有阳床、阴床、混床他的反应机理是:RH+NaCl==RNa+HCI(阳床)ROH+HCI==RCI+H2O(阴床)
混床的反应机理同于阴、阳床。因为在混床中加入的离子交换树脂就是阴、阳床中的树脂,而且混床中的树脂由于是阴、阳树脂混合使其出水很好Us在0。02左右。
炉内水处理,为防止机组水汽系统的腐蚀而进行的水质处理。
为了防止热力系统O2。CO2,腐蚀的发生,在高压除氧器后给水中加入联胺。氨水,使水的PH值得以提高,以防止O2。CO2在热力设备上腐蚀的发生,幷使水中保留一定联胺的剩余量。AVT(全挥发处理)他的要求是将给水PH值用加氨方法提高到9以上,加入联胺后可除去水中剩余的O2,其反应如下。
NH3+H2O+CO2==(NH4)2CO3+H2O(加氨处理)N2H4+O2==2H2O+N2(联胺处理)
为了防止热力系统Ca—2。Mg—2。离子在锅炉水冷壁管中结垢的发生,在锅炉水中加入Na3PO4+NaOH在沸腾温度下,Ca—2。Mg—2。离子与Na3PO4生成水化鳞灰石,幷随锅炉连续排污排出。一般控制PO4含量在0。3 0。4ppm反应如下。10Ca—2+6PO—34+2OH==Ca10(OH)2(PO4)
对于水。煤。油。汽。环保。仪表的监督工作。
(1)水的监督
监督全厂水汽系统腐蚀、结垢的监督及对运行技术工作指导。(2)煤
对全厂入厂煤。入炉煤。进行认真化验。并对锅炉燃烧后飞灰进行分析,以指导运行工作人员对机组运行参数进行必要调整,以使机组运行更加安全。经济。(3)油
发电厂油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往往由于对油的使用和监督不当,造成汽轮机轴承磨坏,机组产生振动,变压器烧坏等事故。通过科学管理,达到保证油品质量,降低消耗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4)环保监督
环保监督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通过他的工作可以改善我们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它的主要监督工作是:大气监测,噪声监测,烟气排放监测,污水排放监测工作。
(5)在线化学仪表
指安装在生产流程线上的化学仪表,它随生产设备运行而投入运行,连续地监测锅炉水。汽品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为运行人员提供可靠技术数据。
实习总结
热力发电厂是由许多热力设备和电气设备所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的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热力部分的设备更多、更为复杂、也更容易发生故障和事故,热力部分和电气部分彼此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凡是从事电力工程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必须对有关的热力部分的某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实习的时间是短暂的,我们不可能全面的了解电厂的每一部分,对电厂的认识还很笼统。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学习可以弥补。
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会计人员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但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同时让我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文化、没有本领、懒惰,就注定你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但同时社会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干、有进取心,它就会给你回报、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
总之,这次实习是有收获的,自己也有许多心得体会。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两周的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第五篇:风力发电报告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 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30年来,国际上在风能的利用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步。风力发电技术日臻完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单机额定功率最大已经到5MW,叶轮直径达到126m。截止2005年世界装机容量已达58,982MW,风力发电量占全球电量的1%。中国成为亚洲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总装机容量居世界第8位,2005年新增装机容量居世界第6位。今后,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引
言
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是太阳对地球表面不均衡加热而引起的“空气流动”,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称之为风能。因此,风能是一种广义的太阳能。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分析,地球上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00亿kW,是地球上可利用水能的20倍。中国陆地10m高度层可利用的风能为2.53亿kW,海上可利用的风能是陆地上的3倍,50m高度层可利用的风能是10m高度层的2倍,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风能是一种技术比较成熟、很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1]。风能的利用方式不仅有风力发电、风力提水,而且还有风力致热、风帆助航等。因此,开发利用风能对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具有极强的魅力,从而唤起了世界众多的科学家致力于风能利用方面的研究。在本文中,将对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论述。风力发电基本知识
2.1 风能的计算公式
空气运动具有动能。风能是指风所具有的动能。如果风力发电机叶轮的断面积为A,则当风速为V的风流经叶轮时,单位时间风传递给叶轮的风能为
(1)
其中:单位时间质量流量m=ρAV
(2)
在实际中,式中:
PW—每秒空气流过风力发电机叶轮断面面积的风能,即风能功率,W;
(3)Cp—叶轮的风能利用系数;
m—齿轮箱和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一般为0.80—0.95,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为1.0; e—发电机效率,一般为0.70—0.98; —空气密度,kg/m3;
A—风力发电机叶轮旋转一周所扫过的面积,m2; V—风速,m/s。
2.2 贝茨(Betz)理论
第一个关于风轮的完整理论是由德国哥廷根研究所的A·贝茨于1926年建立的。
贝茨假定风轮是理想的,也就是说没有轮毂,而叶片数是无穷多,并且对通过风轮的气流没有阻力。因此这是一个纯粹的能量转换器。此外还进一步假设气流在整个风轮扫掠面上的气流是均匀的,气流速度的方向无论在风轮前后还是通过时都是沿着风轮轴线的。
通过分析一个放置在移动空气中的“理想”风轮得出风轮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为
—空气密度,kg/m3;
(4)
式中:Pmax—风轮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
A—风力发电机叶轮旋转一周所扫过的面积,m2; V—风速,m/s。
这个表达式称为贝茨公式。其假定条件是风速与风轮轴方向一致并在整个风轮扫掠面上是均匀的[2]。将(4)式除以气流通过扫掠面A时风所具有的动能,可推得风力机的理论最大效率
(5)
(5)式即为有名的贝兹(Betz)理论的极限值。它说明,风力机从自然风中所能索取的能量是有限的,其功率损失部分可以解释为留在尾流中的旋转动能。
能量的转换将导致功率的下降,它随所采用的风力机和发电机的型式而异,因此,风力机的实际风能利用系数Cp<0.593[3]。
2.3 温度、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
通过温度计和气压计测试出实验地点的环境温度和大气压,由下式计算出空气密度。
(6)
式中:ρ—空气密度,kg/m3; h—当地大气压力,Pa; t—温度,℃。
从空气密度公式可以看出,空气密度的大小与大气压力、温度有关。
2.4 风力机的主要组成
1)小型风力发电机
小型水平轴风力机主要组成部分有:风轮、发电机、塔架、调向机构、蓄能系统、逆变器等。(1)风轮 风轮是风力机从风中吸收能量的部件,其作用是把空气流动的动能转变为风轮旋转的机械能。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轮是由1~3个叶片组成的。叶片的结构形式多样,材料因风力机型号和功率大小而定,如木心外蒙玻璃钢叶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叶片等。
(2)发电机
在风力发电机中,已采用的发电机有3种,即直流发电机、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异步交流发电机。小型风力发电机多采用同步或异步交流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通过整流装置转换成直流电。
(3)塔架
塔架用于支撑 发电机和调向机构等。因风速随离地面的高度增加而增加,塔架越高,风轮单位面积捕捉的风能越多,但造价、安装费等也随之加大。
(4)调向机构
垂直轴风力机可接受任何方向吹来的风,因此不需要调向机构。对于水平轴风力机,为了得到最高的风能利用效率,应用风轮的旋转面经常对准风向,需要对风装置。常用的调向机构主要有尾舵、舵轮、电动对风装置。
(5)限速机构
当风速高于风力机的设计风速时,为了防止叶片损坏,需要对风轮转速进行控制。(6)贮能装置
贮能装置对独立运行的小型风力机是十分重要的。其贮能方式有热能贮能、化学能贮存。(7)逆变器
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交流电气设备用电的要求。2)大型风力发电机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由两大部分组成:气动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气动机械部分包括风轮、低速轴、增速齿轮箱、高速轴,其功能是驱动发电机转子,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电气部分包括异步发电机、电力电子变频器、变压器和电网,其功能是将机械能转换为频率恒定的电能。近年来,又研制成功了直驱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无增速齿轮箱)。风力机与风力发电技术
3.1 风力机与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史
风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之一。远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波斯等国已出现帆船和风磨,中世纪荷兰与美国已有用于排灌的水平轴风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早在距今1800年前,我国就有风力提水的记载。1890年丹麦的P·拉库尔研制成功了风力发电机,1908年丹麦已建成几百个小型风力发电站。自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一些国家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小规模的利用阶段[4]。
随着大型水电、火电机组的采用和电力系统的发展,1970年以前研制的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造价高和可靠性差而逐渐被淘汰,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相继都停止了运转。这一阶段的试验研究表明,这些中、大型机组一般在技术上还是可行的,它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以来,国际上风力发电机技术日益走向商业化。主要机组容量有300kW、600kW、750kW、850kW、1MW、2MW。1991年丹麦在Vindeby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由11台丹麦Bonus 450kW单机组成,总装机4.95MW。随后荷兰、瑞典、英国相继建成了自己的海上风电场。
目前,已经备离岸风力发电设备商业生产能力的厂家,主要有丹麦的Vestas(包括被其整合的NEG-Micon),美国的GE风能,德国的Nordex、Repower、Pfleiderer/Prokon、Bonus和德国著名的Enercon公司。单机额定功率覆盖范围从2MW、2.3MW、3.6MW、4.2MW、4.5MW到5MW。叶轮直径从80m、82.4m、100m、110m、114m、116m到126m。
3.2 风力机的种类
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鉴于风力发电机种类繁多,因此分类法也是多种。按叶片数量分,单叶片,双叶片,三叶片,四叶片和多叶片;按主轴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分,水平轴、垂直轴(立轴)式;按桨叶工作原理分,升力型、阻力型。目前风力发电机三叶片水平轴类型居多。
水平轴风力机,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如图1所示;垂直轴风力机,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气流方向,如图2所示。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现状
4.1 世界风力发电的现状
目前,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陆地和近海并网运行,风电增长率比其它电源增长率高的趋势仍然继续。如表1所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世界装机容量已达58,982MW,年装机容量为11,310MW,增长率为24%;风力发电量占全球电量的1%,部分国家及地区已达20%甚至更多。2005年世界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最多的十个国家见表2,前十名合计51750.9MW,约占世界总装机容量的87.7%。
2005年国际风电市场份额的分布多样化进程呈持续发展趋势:有11个国家的装机容量已高于1,000MW,其中7个欧洲国家(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英国、荷兰、葡萄牙),3个亚洲国家(印度、中国、日本),还有美国。亚洲正成为发展全球风电的新生力量,其增长率为48%[5]。
2002年欧洲风能协会(EWEA)与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发表了一份标题为“风力 12(Wind Force 12)”的报告,勾画了风电在2020年达到世界电量12%的蓝图。报告声明这份文件不是预测,而是从世界风能资源、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网容量、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增长率、与核电和大水电等其他电源技术发展历程的比较以及减排CO2等温室气体的要求,论证了风电达到世界电量12%的可能性。报告还指出中国2020年风电装机有可能达到1.7亿千瓦[6]、[7]。
国内风力发电的现状
根据国家气象科学院的估算[8],我国陆地地面10米高度层风能的理论可开发量为32亿kW,实际可开发量为2.53亿kW。海上风能可开发量是陆地风能储量的3倍。内蒙古 实际可开发量
0.618亿kW 西藏
实际可开发量
0.408亿kW 新疆
实际可开发量
0.343亿kW 青海
实际可开发量
0.242亿kW 黑龙江
实际可开发量
0.172亿kW
2005年中国除台湾省外新增风电机组592台,装机容量50.3万kW。与2004年当年新增装机19.8万kW相比,2005年当年新增装机增长率为254%。
截至2005年底,中国除台湾省外累计风电机组1864台,装机容量126.6万kW,风电场62个。分布在15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它们按装机容量排序如表3所示。与2004年累计装机76.4万kW相比,2005年累计装机增长率为65.6%。2005年风电上网电量约15.3亿kW.h[9]。
中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支持1.5~2.5MW、2.5MW以上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研制;1.5~2.5MW、2.5MW以上直驱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研制;1.5MW以上风电机组叶片、齿轮箱、双馈式发电机、直驱式永磁发电机的研制及产业化;1.5MW以上双馈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直驱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的研制及产业化;近海风电场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近海风电机组安装及维护专用设备的研制;大型风电机组相关标准制定及风电技术发展分析等16个课题的研究[10]。“十一五”末,我国风电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将接近世界前沿水平。
4.3小型风力发电机
4.3.1小型风力发电机行业现状
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主要支柱之一的小型风力发电行业在2005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事小型风电产业的开发、研制、生产单位达到70家。据23个生产企业报表统计,2005年共生产30kW以下独立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共33,253台,比上年增长34.4%,其中200W、300W、500W机组共生产24,123台,占全年总产量的72.5%;15个单位共出口小型风力发电机组5,884台,比上年增长40.7%,创汇282.7万美元,主要出口到菲律宾、越南等24个国家和地区。并且,由于汽油、柴油、煤油价格飞涨,且供应渠道不畅通,内陆、江湖、渔船、边防哨所、部队、气象站和微波站等使用柴油发电机的用户逐步改用风力发电机或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4.3.2 小型风力发电机行业发展趋势
1)由于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因此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功率在继续提高,50W机组不再生产,100W、150W机组产量逐年下降,而200W、300W、500W和1kW机组逐年增加,占总年产量的80%。
2)由于广大农民迫切希望不间断用电,因此“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明显加快,并向多台组合式发展,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3)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指导目录》的制定,相继还会有多种配套措施及税收优惠扶植政策出台,必将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产业发展。
4)目前我国尚有2.8万个村、700万户、2,800万人口没有用上电,且分散居住在边远山区、农牧区、常规电网很难达到,有关专家分析700万无电用户中、300万户可用微水电解决用电,而400万户可以用小型风力发电或风光互补发电,满足农牧民用电需要[11]。4.3.3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研制,已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4244155.9)。该型风电机组将稀薄的风能经浓缩风能装置加速、整流和均匀化后驱动叶轮旋转发电,从而提高了风能的能流密度,降低了自然风的湍流度,改善了风能的不稳定等弱点,提高了风能品位,降低了风电度电成本。该风力发电机具有的切入风速低、发电量大、噪音低、安全性高、寿命长、度电成本低等特点。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可独立运行、风光互补运行、多机联网运行和并入低压电网运行。现已研制开发的系列产品有200W、300W、600W、1kW、2kW等机组。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经过中试后,可以向中、大型机组发展。这种新型风电技术在中国和世界的应用,将有效地提高风电系统的供电水平和质量,有效地利用低品位的风能,提高风电商品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经济益和生态环保效益[12]。结
论
在今后的20年内,国际上风力发电产业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风力发电技术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令世界瞩目,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发展的地域广、潜力大,装机总容量最终将超过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
田德,吉林松原人,1958年8月生。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赴日本留学,1992年9月获得日本明星大学电气工程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太阳能学报》编委、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级中青年突贡专家。省级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已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正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多篇被EI收录。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现从事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贺德馨.2020年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4,4(1):36.[2][法]D·勒古里雷斯(著),施鹏飞(译).风力机的理论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31~33.[3]叶杭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13.[4]陈云程,陈孝耀,朱成名,等.风力机设计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1,48~51 [5]世界风能协会.2005年全球风能统计[J].中国风能,2006(1):17~20
[6] The European Wind Energy Association,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Wind Force 12.2002.http://,2006.12.17.[11]李德孚.2005年小型风力发电行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风能,2006,(2):9~11 [12]田
德,王海宽,韩巧丽.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与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增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19: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