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观
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观——理性爱国
内容摘要: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顺利实现了港澳回归,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事。但是近日**集团挑起分裂祖国的3·14事件,更于奥运圣火境外传递期间伺机破坏。种种可耻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其中最让人欣慰和感动的便是中国80后一代,他们高举 “理性爱国”的旗帜,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观……
关键词: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爱国主义观 理性爱国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在对时代主题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针对既要解决国家同一问题,又要尊重客观实际而产生的科学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对实事求是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现了港澳回归,迈出了国家统一大业坚实的第一步。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促成了一股巨大爱国主义力量在神州大地勃然兴起,越发强烈,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但是近年来,在国际敌对势力和恐怖势力的支持和怂恿下,我国有极少数极端分子企图把我国神圣领土分裂出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除“台独”外,就是“藏独”分裂势力,尤其最近,**集团兴风作浪,分裂活动愈演愈烈——先是挑起了骇人听闻的3·14暴动,接着又伺机蓄意破坏奥运圣火传递,**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使得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海啸般迸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中国的80后,这曾被全国人民质疑的一代人却在这次保卫圣火运动中,用实际行动将自己独特的爱国主义观骄傲地展现在了全世界面前。作为80后的一员,我感到无尚光荣,心中燃起了爱国主义的熊熊火焰。
当承载着炎黄子孙百年梦想的奥运圣火在伦敦、巴黎的传递遭到“藏独”等反华势力的野蛮阻挠的时候,中国的青年人愤怒了!全世界第一次见实了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青年人的力量:圣火所过之地,海外各地的留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为祖国加油、保卫奥运圣火,和企图捣乱的反华势力进行有理有节的针锋相对的斗争;互联网上,他们用事实和证据批驳和揭露一些西方媒体的谎言,形成一股正义的声浪,让反华舆论丑态百出„„和历史上许多危难时刻一样,中国80后的青年勇敢地为国挺身而出。他们在心中高喊:爱你等于爱自己,输你输了全世界,将国家荣辱与个人命运紧紧相连,以行动实践着爱国爱民族的承诺。
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在西藏问题和奥运问题上的丑陋表演,深深刺痛了我们80后青年的心,也擦亮了我们的眼睛,从而让我们无比清晰地认识和看到了自己身上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一位网友在Blog里这样说道,“我们这一代正在为着共同的理想事业奋斗着,我们的国家将变得越来越繁荣昌盛,所以一切外来势力妄想通过宣扬他们所谓的民主、人权来达到分裂、打压中国的企图是决不可
能成功的。”我们80后一代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爱国这个命题所有的内涵和外延,我们用行动让爱国主义折射出振奋人心的光芒。
80后的我们,爱国心和爱国情是炽热的。爱国不需要理由,但我们也深知唯有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才是对国家民族真正负责的态度,才能真正赢得全世界爱好和平民族的尊重,才会从理智与情感上真正打败那些仇视我们国家的敌人。事实证明了80后爱国主义观的独特之处在于“理性爱国”。在一系列蕴涵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举动中,人们不仅看到了我们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更惊喜于我们表达爱国情怀的“老道”和理智:用现代最迅捷的传播方式传播信息;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主张;利用互联网揭示西方歪曲事实的真相;合理合法的抗议游行等等。
“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一个世纪前,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就这样预言。举办奥运,走向世界,由此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不管经历怎样的阻挠和艰辛,我们依然坚定不移。每一个深深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无论80后,还是7 0后,甚至9 0后都要以自己的行动支持奥运会,将一个更加出色的奥运会献给世界,让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精神面貌和文明状态的契机。
综观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保证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中华历史上一再出现社会繁荣、国力昌盛局面的保证。**集团鼓吹“西藏独立”,国际敌对势力唯恐中国不乱,煽风点火,是违背民族大义和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遭到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坚决反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中华儿女的夙愿,是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的梦想之火,是包括西藏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正如邓小平所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而且从世界文明史来看,一个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只有爱国主义能壮其声威、成其伟业。中国五千年历史经历了多少曲折,多少磨难,正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绝地奋起,由弱小变强大。我深信,当中国的7 0后,80后,9 0后„„高举“理性爱国”的旗帜;当亿万中国人民将爱国热情化为强国行动,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理想光辉之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和理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3】《直击3·14》(摘自《环球》)环球杂志社2008年第7期
【4】《奥运背后,谁在表演政治马戏》(摘自《环球》)环球杂志社2008年第9期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发扬爱国主义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班级:电气12-2 学号:22120204 姓名:邱海明 得分:
新形势下如何发扬爱国主义 内涵和意义
1.1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不尽相同,但是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亘古不变的,爱国主义是一股正义的,具有凝聚力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变化,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爱国主义中对自己国家的爱和忠诚是永恒不变的。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应该是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就是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反对一切分裂,反对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把个人理想和事业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1.2新形势下发扬爱国主义的意义
列宁将爱国主义定义为“爱国主义是由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最基本的感情。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爱国主义的存在。
爱国主义是一个名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存在是一个国家能够维持下去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没有爱国主义的存在,国将不国,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将无法继续生存。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世界竞争异常激烈,世界形势也变幻莫测,不安全因素仍然继续存在。在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全球性的经融危机愈演愈烈,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也同样对我们经济发展造成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影响。此外,中国目前与周边国家还存在着严峻的领土纠纷问题,世界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反华情绪,这些问题都干扰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发扬爱国主义能过将全国人民紧密的联系起来,发挥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爱国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只有在中国实情的基础上发扬爱国主义,才能有效地面对来自全世界的挑战,才能处理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发扬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目标。历史带来的思考
2.1历史上的爱国主义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国家遭受过多次的外敌异族入侵,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例如岳飞、文天祥之类的名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批例如秦桧等的佞臣叛徒,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封建时代的爱国是对君主的忠诚,并且贯穿了孝的思想,是为了纯粹的保卫君主的权益、保卫他们的领土。这与社会主义下的爱国主义不同,但是忠诚是一直不变的。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是爱国主义的最直接表现。我们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正是在历史长河中慢慢的积累凝聚发展起来的。
2.2近代以来所带来的思考
近代中国,充满了不平静,由于工业的落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多次的外敌入侵,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与爱国主义没有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每一次战争都是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和名族危机感。“救亡图存”成了着一时期最强烈的呼唤,与此同时出现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革命救国”等许多救国思想,这一切都是爱国主义的强烈体现,这些思想的出现与时代开始有了紧密的联系,是时代的产物。从戊戌变法开始无数有志爱国人士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辛亥革命之后爱国主义将全国人民更加的凝聚到了一起,抵御外敌,保家卫国。没有爱国主义的支撑我们就不可能赶跑日本侵略者,而是会毁家亡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度过了种种难关,靠着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勇气我们将十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年的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拨乱反正,进行了改革开放,在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的支撑指引下,我们抵御了国际政治**的冲击;沉着应对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洪水的冲击,收回了香港和澳门。我们还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我们的经济已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这更是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的成就。由此看来,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总结过去,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再次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我们才能立足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新形势下发扬爱国主义
3.1加强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对外交流的频繁、国民的视野也更为开阔,随着我们文化市场的开放,一些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我们国内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利用影视等作品将他们的文化灌输到我们的思想中去,通过“西化”方式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宣传他们的资本主义思想。妄图使我们在享乐中疏离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一些人民群众出现了对外国盲目崇拜,对祖国妄自菲薄,尤其在青少年中“哈韩”、“哈日”现象比较严重,认为国外的一切都比国内的要好。这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必然不利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的传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预料到我们的文化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外来文化冲击。外来文化的输入让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发展,但是外来文化中的糟粕也同样会消极地们的民族精神,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对爱国主义的历史传统的挖掘,而对爱国主义的现实内容关注较少,这就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性。如果民族文化受到了干扰,那么爱国主义将必然不能深刻的烙在人民的心中。
因此我们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大力度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精神,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我国文化建设,向青少年传输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作品,引导人民众建立正确的向上的意识形态。坚持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积极为国家奉献自己。
3.2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通过三十来年的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我们的国家经济实力达到了世界第二,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也达到了世界的前列水平,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还没有消除,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与发达国家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爱国主义热情的坚持下继续艰苦奋斗,不忘记历史,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3.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保卫国家领土
领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一个领土不完整的国家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国家。然而在新形势下,一些别有目的的人正在试图对我们的国家进行分裂。藏独势力、疆独势力都蠢蠢欲动;而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与大陆完全统一,台独分子仍然存在,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发展、和平与稳定。
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国防意识,坚决反对分裂和入侵,积极投入到国防建设中去,宣传国防精神,发扬爱国主义。保卫领土和主权完整。
3.4提高个人素质、履行个人义务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我们只有通过学习、锻炼才能将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扬爱国主义,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应该自觉积极的履行、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不盲目追从外国文化,继承和传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中国会主义的建设而奋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发扬爱国主义应恰当
4.1避免狭隘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具有时代性,毛泽东曾提出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在当今新形势下,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爱国就是完全的反对其他一切国家的一切事物和人。我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们也不能因为其他国家的制度不同而敌对他们。货物流通是世界发展和交流的载体,也是我国的经济来源之一。因此,我们不能抵制外货,那样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影响,我们该做的是提高自身创造能力,不盲目追随我国。
4.1 发扬爱国主义应当理性、和平
在不久前的钓鱼岛事件中,日本的行为激怒了我们的人们,人民群众也通过种种行动展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但是有一些人在爱国旗号下为所欲为,出现了打砸抢烧行为,这其实是对国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破坏、攻击,是违法的、行为。这是我们在发扬爱国主义时所要避免的。在天安门广场事件中,大学生们因为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而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做出了一些不理性、不理智的举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在行为发生前多思考,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2)期刊.新时期的新爱国主义.云南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论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与弘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 5
第三篇:爱国主义电影观
爱国主义电影观《奇袭白虎团》后感
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是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杨育才在金城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编写,1955年进行首演,参加了1964年的现代戏曲汇演。文革时期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1972年被摄制成电影艺术片。最近有幸观看的这部著名的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英勇作战的电影。
电影主要讲述了1953年,朝鲜金城前线附近安平村的老百姓,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志愿军某部排长战斗英雄严伟才曾在安平村一带与敌人作战,在这里他们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安平村村民崔大娘是拥军模范,她的儿子参加了人民军,儿媳崔大嫂是支前模范。严伟才负伤曾住在崔大娘家,崔大娘曾给予精心的照料。
美李军为了集结兵力,向我进攻,将村里的老百姓和崔大娘抓去修筑工事。敌人发现崔大娘与我军有联络,便抓去审问。崔大娘揭露了敌人的侵略罪行,敌人恼羞成怒将崔大娘杀害。严伟才和战士们听到崔大娘被杀害的消息,义愤填膺,决心要为崔大娘报仇。美国侵略者及李承晚政权,企图利用停战谈判,拖延时间,拼凑残兵数万,在金城以南集结,并派其“王牌军”首都师“白虎团”为主力,向我猖狂进攻,妄图实现其所谓“北进计划”。为了揭穿美帝国主义的“和谈”骗局,坚决粉碎敌人的进攻,我志愿军决定在金城发起大反击。我军某团接受了插入敌人心脏的任务,严伟才和战友们积极向团部请战。王团长考虑到严伟才在上甘岭战役,为坚守阵地,曾率领全排战胜了敌人两个营的兵力、几百门大炮的轰击,声名显赫。因此,决定派遣侦察排长严伟才率领一个尖刀班,在朝鲜人民军派来的联络员韩大年和金大勇协助下,化装成美、李伪军,插入敌人心脏。深夜,严伟才率小分队以惊人的勇敢和机智,越障碍、跨天险,冲过了敌人多道防线。危险时刻排除了敌人的多个地雷,抓住了敌人的巡逻兵,了解到敌人的最新部署。这支小分队在担任穿插任务的志愿军某营的密切配合下,冲破了重重难关,最后在朝鲜群众崔大嫂的帮助下,活捉了白虎团团长白昌谱及美国顾问,捣毁了“白虎团”团部,打乱了敌军的部署,为全线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抗美援朝中奇袭“白虎团”的故事。但是,如果进一步问及此次奇袭“白虎团”中,勇敢的志愿军官兵顺手斩得“小楼兰”,全歼美军“555榴炮营”,并缴获该营营旗的事情,却少为人知。时至今日,这面美军“555榴炮营”营旗还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电影从一个微观的角度的讲述了我志愿军战士在朝的作战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志愿军与朝鲜民众之间的深厚友谊。从电影里我们不难分析出抗美援朝战争我们能够取胜的原因。俗话说事在人为,人的因素往往是决定一件事的最重要因素。在我看来,志愿军的战斗力就是我们去的战争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因素。
奇袭白虎团中志愿军仅一个班便歼灭了美军一个王牌炮营,和南朝鲜享有“国军主力”的美名,“王牌团”白虎团。从这一个小战例中我们便可以管中窥豹,探查一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悍作战力。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战争中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是构成成败得失的原因,不能只是看某一个方面的 强弱。论述一直军队的战斗力,也不能只看武器装备、人员素质、训练水平、战斗技巧和后勤补给。武器装备不用说了,我们的早期小米加步枪,是没有办法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的。而且美军在朝鲜还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火 力配置和单兵装备以及通讯能力,是志愿军在当时都难以想象的。后勤补给也不用说了,志愿军处于绝对的劣势。而且在战争的中后期,美军发明的空中绞杀战,让志愿军吃尽了苦头,在朝鲜只能发动“星期 攻势”,也让开国将军洪学智致死还耿耿于怀。人员素质方面,志愿军的高层领导大多是经历过红军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的指挥员,战争经验丰富,还有着坚定的战争意志。基层的广 大官兵也多是经历过八
年抗战或解放战争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意志顽强。反观美军,也是有着很高的训练水平,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有着很强的荣誉感的职业军人。这方面是水平相当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水平,美军也是很强的。志愿军秘密入朝作战,早期以近战、夜战、突袭和包抄等国内战争中的法宝,让美军吃了大亏。但很快,美军就掌握了志愿军的作战特点,用自己的装备上的优势抵消了运动战中志愿军的优势。他们发挥火力强大和制空权的优势,在地面 作战中也大量发挥空军的作用。地面相持时,两军相隔30米,美军飞行员也敢于投下凝固汽油弹。后期发明的空中绞杀战,在很大程度上阻止 了志愿军前进步伐。使得中国的高层也清晰的意识到,不可能在此次战争中将美帝国主义完全赶出朝鲜。后期也无奈的选择将战线稳定在38线 附近。
这时,一个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就凸显出来了:战斗意志力!这一点已经有了一个经典的总结:亮剑精神!
一支军队必须要有灵魂才能打赢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灵魂就是伟大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是5000年中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所在。我们的伟大 领袖毛主席还独创了能够保证军事领导必须将战斗灵魂贯彻每一个战士的军事领导制度:双领导制度,政治委员有最后的决定权。这在别的军 队里是从来没有出现的。这就保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决了为什么和为谁作战的问题。当一支军队很明确的知道为什么和为谁作战时,就一定 会出现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特级英雄,就一定会有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反观美军,虽然也有着很强的职业军人的荣誉感和强烈的取胜欲 望,但来自于欧洲的哲学思想的战争理念,以及西方的绅士风度,在面对强大的敌人和不可能击败的对手时,放弃和投降是可以的选择。一方 是除此无他,一方是可以选择,心理的较量就影响了结局。现代社会一再证实,竞争中心理较量的重要性。这恐怕不用再重复了。中国民间也有说法:横的怕狠的,狠的怕楞的,楞的还怕不要命的!战斗中有一方毫不惜命,那对手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这种较量本身就不在一个平台上。套用一句经典的台词:“不是我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在朝鲜战争中,不是联合国军无能,是志愿军太不要命!毛主席有过论断,美军是钢多气少,志愿军是钢少气多!如果志愿军的钢也多,我们早就打过38线了。
所以,以战斗力而言,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战斗力和美军的战斗力相差无几,这才有了38线上的50多年。
当然,还有一点也不能不提的,这也是构成志愿军在朝作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那就是全国人民的支持。当时中国建国不久,还有很多忧患,百废待兴。是否出兵朝鲜,在政治局讨论的时候,毛泽东是孤家寡人,连一起出生入死的朱德也没有投赞 成票。迫不得已,征召远在外地的彭德怀来京讨论,晚上先约见彭德怀,下足了猛药,这才有了第二天会议上彭德怀力挺出兵,亲任统帅的事情。之后再祭出宣传利器,发动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兵工生产业开足马力。到战争的后期,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也是取得 战绩的有力保证。当一方是使用战争机器,而另一方使用的是国家机器时,战争的天平就发生了倾斜。
通过影片我们依稀能够感受到60年前,志愿军在手持简陋武器的条件下用顽强的钢铁意志同敌人作战。我不禁想起了李奇微说过:“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他们又是文明的敌人。”克拉克也说过:“共产党在朝鲜战争中的领导,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它不仅能够维持一个让大家都认为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军队’在战场上对抗一个现代的军事强权国家的局面,而且它也能够在面临逆势与退却的时候,把部队锻炼成一个有训练、有装备和有团结力的战斗体。”
伟大的志愿军,你无私奉献,你坚强不息,你忠诚善良,你尽职尽责,你就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奋不顾身,为了人民,默默无闻,你们是中国魂。
第四篇:观爱国主义电影
观爱国主义电影《冲出亚马逊》有感
电影讲述了中国特种兵在聚集着各国特种兵强手的训练营里,克服重重困难,力挫群雄,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同学们被精彩的电影吸引了,随着精彩的情节鼓掌,跟着惊险的镜头尖叫。从中国特种兵的艰苦训练中,大家深深领悟到了什么叫坚强勇敢,什么叫爱国?同学们纷纷和自己的好伙伴交流观后感受,决心学习特种兵面对困难不轻言败,时时刻刻从大局着想,给祖国争光的精神。
中国的两名特种兵,在亚马逊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不仅仅证明了自己是最优秀的,也证明了中国人是最优秀的。他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对于军人,我只能从军训中略知一二。我只知道他们比我们辛苦。每天训练不说,他们还有出入的限制。我曾经认为这很不合理,这样没有自由的生活怎么过?但是当军装穿在身上,心里就多了一份责任。作为军人,是应该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就算作别这个世界也在所不惜。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怎么有高水平的军队?如果每个军人都寻求自己个人的自由,那么军队又如何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所以军人甘愿放弃自由,为维护祖国安定奉献青春。
这部电影是发人深省的。也许有人只看了战斗场面的激烈程度。但若是只满足感官,这部影片的价值就减少了一大半。这其中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这其中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应该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和激励。至少可以说为我们今后该怎样做提供了精神上的帮助。我们应该明白怎样从电影中吸取促进自己进步的精华才算是真正学会了看电影。这才最重要。这也是我们看电影的意义所在。我愿意放弃自习的时间去看电影,去接受心灵的激荡,灵魂的洗涤。这是一个人能够达到一个更新境界的必经之路。我得到了!我在精神上,思想上是富有的。这很值得!
剧中有一段时这样的。一个美国人被鳄鱼咬住,当他喊救命是,王辉他们拼命将他救出来。其实这不是只有在电视中才出现的,我们现实中也要这样有团队的协作精神。我记得老师总说的一句话;没有优秀的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告诉我们平时应该团结同学,遇到挫折勇于战胜。只有这样,你将来的成就才会更大。
夕阳是美丽的,它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了绯红色,像是生命的色彩,令人陶醉。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花儿在尽情地绽放,草儿在不断地生长,人们在不懈地进取。在这里,曾经有过战争,有过掠夺与厮杀,但它不会减少我们对祖国的爱,因为,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历史的风雪让我们明白:祖国能有今天的富强,我们能有今天的和平生活,是用生命的鲜血铸成的。
岁月与历史结伴同行,冷漠地流逝。几度荣辱,几度兴衰。当母亲思恋儿女漂洋过海,流进异国他乡时,寄托着的沉甸甸的思念,沉甸甸的热忱,沉甸甸的希望就会汇成一股巨流,一滴滴渗透进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使之依偎在祖**亲的身旁,彼此抚慰着心头的创伤。
祖**亲的脸上拂过一丝笑容,这才发现她笑起来的样子,依然很美,正如诗人所歌颂的“骏马秋风赛北,杏花春雨江南”的感召。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岁月,然而你的容颜丝毫未变:依旧有着山的脊梁、江的气魄、海的胸怀,还渗透着微妙的母亲的韵香,那么温馨,那么纯洁,那么地惹人怜爱。于是,我们为母亲您的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同时,爱你的心也升华了。这种爱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只知道它令我不愿割舍,也不能割舍,因为它是一条最坚实的纽带,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永不分开!
祖国,我爱你,爱你的富强,爱你的光辉灿烂,爱你曾经有过的沧桑。我爱你是无条件的,正如您无条件地哺育着我们!祖**亲,你真挚的爱就像日月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我爱你!
10级历史专业一班 胡全松
2011/4/1
第五篇:社会主义本质观
解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杨真珍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追问,最终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博大精深,意义非凡,不但对前人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拨乱反正,而且解除了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如今我国的改革进程进入攻坚阶段,重新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进行解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
一、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思想起点
第一,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相对于解放前并没有获得改善。以城市居民为例,从1957年到1976年,城市职工的工资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还有所下降,市场上消费品稀缺,需要凭票购买。搞了20年的社会主义,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水平都没有解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们不免会对社会主义提出很多疑问,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了多年的社会主义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邓小平更是如此。第三次复出后,他就对“文革”时期所提出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些口号打上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他尖锐地指出:“什么叫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实际上是为他将来重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第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许许多多面向市场的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促进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受国际形势的影响,198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企图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把这次政治动荡归罪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指责这些所谓市场化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际上又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中国的这些新政策是社会主义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应该戛然而止?这些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完整的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人们大胆的改革,给所有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新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二、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涵义
(一)把生产力的标准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
文革中“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意思就是社会主义就应该是穷的。而邓小平则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解决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
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本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
(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他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1]选邓小平还指出,如果中国的改革导致了两极分化,那改革就算失败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过程在,但只能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突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邓小平并没有给社会主义本质下死板的定义,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2]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邓小平在阐述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步骤时,则把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更加具体地描述出来,其中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翻两番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具体地把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与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统一起来。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突破。这一概括,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心中的不合乎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认识,摆脱了一直以来拘泥于具体形式而忽视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把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当前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因此,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永无止境,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终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利益的调整会使一些阶层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继续推进改革的难道会更大,工作会更复杂,但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能浅尝辄止,改革的推进需要我们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对于我们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2]徐志宏,秦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