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工业部印发《关于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决定》的通知
煤炭工业部
印发《关于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决定》的通知
【分类号】221009199409
【标题】煤炭工业部印发《关于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决定》的通知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煤炭工业部
【颁布日期】19940910
【实施日期】19940910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 安全
【文号】煤安字〔1994〕第425号
【名称】煤炭工业部印发《关于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决定》的通知
【题注】
【章名】通知
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直管矿务局(公司)、北京矿务局、华能精煤公司、华晋焦煤公司:
为提高全国煤矿的安全装备水平,增强矿井抗灾能力,防止重大瓦斯事故发生,部制订了《关于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决定》,现印发给你们。请按该《决定》的要求,制订实施细则,认真抓好落实。
附: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决定
为提高全国煤矿的安全装备水平,增强矿井的抗灾能力,防止重大瓦斯事故发生,部决定在全国煤矿推广使用瓦斯报警矿灯、便携式瓦检仪、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和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即“四项通风安全装备”。具体要求如下:
一、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是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国煤矿都要把这项工作当做防止瓦斯事故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研究落实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具体办法。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要对所属各类煤矿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工作负责。煤炭主管部门要切实搞好乡镇煤矿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统筹规划、制订政策、信息引导、协调、服务、检查监督的工作。
二、在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煤矿应区别对待。国有重点煤矿,要继续按照“十完善、十消灭”的标准,建立和完善矿井安全监测网,做到点面结合,即点上有便携式瓦检仪或瓦斯报警矿灯,面上有安全监测系统等。地方国有煤矿除对年产15万吨以上的高突矿井装备安全监测系统,建立矿井安全监测网络外,面上普遍推广使用瓦斯报警矿灯、便携式瓦检仪,并在高突矿井逐步推广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和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乡镇煤矿要在努力实现“五消灭”、建立健全矿井通风系统的同时,强制性推广“四项通风安全装备”。
三、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原则是:
1.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井下掘进工、电气维修工、信号工、绞车司机及单独作业人员要装备瓦斯报警矿灯。乡镇煤矿区(队)长、班(组)长、井下采掘作业人员、电气维修工、放炮员和采掘工作面领班人员要装备瓦斯报警矿灯。
2.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矿井有关领导、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区(队)长、班(组)长、放炮员要装备便携式瓦检仪。乡镇煤矿矿长、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放炮员要装备便携式瓦检仪。
3.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乡镇煤矿的高突矿井,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要建立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
(1)矿井需要建立瓦斯抽放系统,但目前经济条件不具备;
(2)个别采区或工作面需进行瓦斯抽放且抽放量不大的;
(3)靠正常通风不能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
4.解决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高突矿井大断面、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的通风问题,要装备对旋式局部通风机。
四、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各类煤矿推广使
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工作计划,立即进行部署、实施。煤矿企业要千方百计落实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所需资金。乡镇煤矿按照“谁办矿谁受益,谁负责安全”的原则,由所在省、地、县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规划和经济政策,落实推广使用“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资金。
五、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国有煤矿要认真执行《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每个矿井都要建立仪器设备的维修校正室、存放备用仪器和备品备件的库房、便携式瓦检仪发放室等工作场所,并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对“四项通风安全装备”实行正规管理、科学管理。
六、完善必要的配套设施。各矿务局通风实验室,各省(区)通风仪器仪表维修站,各瓦斯监测仪器设备使用较集中的地(市)煤炭局,必须装备校准气样配气装备,负责向所属煤矿及所在地区的乡镇煤矿有偿提供校准气样。各矿必须配备足够的校准装置,每隔7~10天使用校准气样对便携式瓦检仪、瓦斯报警矿灯及瓦斯探头进行标定,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七、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使用人员的业务素质。除各产品生产单位组织培训外,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也要办中短期培训班,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2~3年的努力,全面提高煤矿现场管理、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
八、加强“四项通风安全装备”质量的监督,严把产品质量关和产品订货关。凡在煤矿推广的安全装备,必须具有防爆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合格证、技术鉴定证书及MA标志(三证一标志)。供货单位要确保产品质量,做好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图纸,保证零配件的供应,以方便用户维修使用。
九、在安全监测检测仪器设备产品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质量分级标准,今后每年由煤炭部组织对符合“三证一标志”的产品进行检测评级,逐步扶持一批产品质量好、性能可靠、售后服务及时、价格合理的有信誉的生产制造单位,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创出中国煤矿安全装备的名牌产品。
十、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要切实抓好“四项通风安全装备”的推广使用工作,对本省(区)落实的情况每年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有关情况报部。
第二篇: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民用清洁煤炭推广使用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关于印发《合肥市安全生产联合督查制度》等四项制度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 合安[2010]4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安全生产联合督查制度》等
四项制度的通知
各县(区)政府、市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
根据市政府五十五次常务会议精神,现将《合肥市安全生产联合督查制度》、《合肥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合肥市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制度》、《合肥市安全生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四项制度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四月二日 合肥市安全生产联合督查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督查工作,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联合督查原则上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或根据工作需要由牵头单位在市政府安委会联席会议上提议并组织。
第三条 联合督查由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动,各相关执法部门和专家编组按督查计划或方案进行督查。
第四条 督查范围主要督促检查道路交通、水上运输、重点电力设施和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建材、工贸企业、民爆物品、消防安全、学校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旅游和特种设备安全。
第五条 联合督查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及省、市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体制机制;制订和实施安全生产规划;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情况。
(三)开展隐患排查、登记、整改、监控情况,特别是重大隐患公告公示、跟踪治理、整改销号情况。
(四)汛期除险加固、防范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五)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和瞒报事故情况。
(六)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应急体制和机制是否到位,应急预案是否齐全,应急措施和救援力量是否满足快速响应和紧急处臵的需要。
每次专项督查的重点内容根据国家及省、市的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第六条 专项督查应当制订相应的督查方案,明确督查目标、督查时间、督查形式、督查内容和督查要求。
第七条 专项督查应当由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实施,必要时可聘请有关技术专家,并明确督查人员的工作职责。督查工作开始前应当组织督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第八条 联合督查应做好督查记录。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存在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问题的要书面抄送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跟踪督办。
被督查单位应当将整改情况向督查组书面报告。
第九条 督查结束后,督查牵头单位要认真做好总结、通报工作,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必要时,向社会公布督查结果。
第十条 督查牵头单位及市政府安委会、防火安全委员会、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应形成并妥善保管督查总结等相关文书、重要资料。
第十一条 专项督查经费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合肥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以下简称综合监管)职责,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密切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综合监管效能,构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合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对同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统称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综合监管工作应当坚持行业主管、各司其职,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强化监督的原则,实现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有机结合。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同)应当加强对综合监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保障综合监管工作经费,支持、督促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综合监管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定期听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情况专题汇报,分析、部署综合监管工作;下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上级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报告所辖区域安全生产状况;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第五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综合监管人员,落实主管领导,明确内部职责分工,及时研究、掌握和解决综合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问题。
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综合监管,认真落实安全监管部门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意见。
第二章 综合监管工作职责
第六条 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体系。研究提出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规章草案及意见和建议;组织制定、修订综合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安全生产地方性技术标准、规范;指导有关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等。第七条 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地区及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主要目标,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第八条 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拟定行业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合理界定各自的管辖权,建立起完整的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考核结果纳入对下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政绩、业绩考核内容,推动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第九条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研究部署、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跟踪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进行整改。
第十条 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组织、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有关行业和领域特别是跨部门、跨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并监督落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性检查;依法开展对有关行业和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推动安全发展;对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重大部署情况,安全生产工作履职和责任落实情况,实施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并进行评估和通报。
第十一条 严格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依法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对事故查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强化行政问责和社会监督;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对较大及其以上事故和典型事故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分析事故原因,严格落实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整改措施,并把整改措施的落实作为对相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内容。
第十二条 综合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形势。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研究分析安全生产的倾向性、规律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定期预测安全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第十三条 指导监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组织实施或督促指导开展有关行业和领域建设项目特别是高危行业领域、较大风险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对有关部门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进行监督,严格安全准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第十四条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掌握各类应急资源,组织指挥和指导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估、备案、演练和人员培训,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平台和应急救援基地、队伍建设等工作。
第十五条 促进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及中介服务体系,把综合监管工作中有关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技术审核、认证评价、检验检测、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基础工作等交由或委托相应技术支撑单位或中介机构承担。
第十六条 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构建安全生产宣教网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活动平台,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政府和企业有关负责人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强化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 综合监管工作制度
第十七条 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制度:
(一)完善专题协调会议制度。根据领导安排或应有关部门要求,对重大安全生产事项在报请同级政府安委会同意后,不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有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参加会议,或视情邀请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
(二)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制度。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针对突出问题,采取联合方式,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协调,有关牵头部门负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重要工作,采取部门会签、联合发文的方式,共同完成相关任务。
第十八条 建立和完善工作通报制度。通过领导会商、工作例会、安委会联络员会议、印发通报、编发简报等多种方式,定期与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进行工作信息交流与沟通,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九条 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监管部门组织或与有关部门联合,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对相关行业或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充分运用《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权、强制措施权和行政处罚权,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检查、专项督查抽查、联合执法等。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提请并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采取整改措施。
第二十条 建立和完善工作备案制度:
(一)有关部门应将涉及本行业(领域)的事故灾难类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抄送同级安全监管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应将批准发布的事故灾难类专项预案抄送上级安全监管部门。
(二)有关部门应将本行业(领域)涉及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情况、监管职责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检验情况、定期评估情况及监控措施落实情况等抄送同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安全监管部门应对相关信息分析处理后,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
(三)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特种设备等事故,有关部门在调查处理结束形成事故结案处理意见后,应当及时将调查处理情况抄送同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调查的事故,批复结案后,应将调查报告和批复意见抄送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按照事故调查处理批复意见,认真做好处理工作,并将处理结果报送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四)有关部门应将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其整改方案等抄送同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同时抄送隐患所在地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后,有关部门应及时函告安全监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估制度:
(一)建立全覆盖的考核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总评,对目标责任执行情况实行动态监控。
(二)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纳入班子考核和工作考核,列入各级总体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内容之一,加大安全生产的考核权重,研究制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的具体实施办法。安全监管部门应督促有关部门把“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贯穿到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完善奖惩制度。安全监管部门应于次年初对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及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报告;评估结果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并提请政府对优秀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后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第二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综合分析制度。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与有关部门综合分析安全生产工作运行的特点及规律,研究阶段性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把握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针对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范事故的对策和措施建议。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合肥市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有效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各有关部门应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密切配合、统一协调、相互协作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第三条 安全生产联合执法的主要内容
(一)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各个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联合查处的非法、违法行为;
(二)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定,应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依法处臵的非法、违法行为;
(三)安全生产部门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统一部署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行动。
第四条 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发现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安全问题或隐患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职能部门。有管辖权的职能部门应及时处理和督促整改,并向移送部门反馈处理结果。
有管辖权的职能部门发现需多部门参与的,应协调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整治。
第五条 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应经常分析主管(或监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认为需要启动联合执法行动的,应牵头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综合监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认为必要,也可向主管(或监管)部门提出建议。
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一般应每半年牵头组织实施一次联合执法行动,遇有特殊情况或重大事项可随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
第六条 依照法定职责界定为牵头单位的部门具体负责联合执法的综合协调工作。
第七条 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应当制订联合执法实施方案,明确执法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参与部门等事项。
第八条 联合执法的启动机制
(一)常规启动机制。需要开展常规的、重大的联合执法以及上级要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时,由牵头单位提出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专项启动机制。对单一部门执法力量难以纠正、制止、查处的非法、违法行为,牵头部门可提前5日将联合执法实施方案(草案)提交有关部门,并组织实施。
(三)突发启动机制。遇到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事件需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时,牵头单位应及时协调各有关单位共同制订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各相关执法部门要积极配合联合执法牵头部门的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法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条 参加联合执法的部门要指派具有行政执法资格、业务熟练的人员参加联合执法。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阶段性结束后,联合执法牵头单位应及时采取召开联合执法分析评估会等形式,总结工作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将联合执法情况10日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抄报市政府安委会。
第十二条 联合执法有关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联合执法的经费需求。
第十三条 联合执法有关部门不作为或工作懈怠的,依照行政监察法、行政问责规定等有关法规处理。
第十四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联合执法制度。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合肥市安全生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为及时掌握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强化涉及安全生产监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协调问题,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效率,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第一条 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交通局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牵头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报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条 牵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联席会议的召集人,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为联席会议的成员。
第三条 联席会议应当在牵头单位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办公室负责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落实联席会议的各项决议;沟通信息,联系成员单位及联络员;承办联席会议委托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处室的负责人担任。
二、工作职责 第五条 安全生产部门联席会议在市政府安委会领导下,负责分析研究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制定对策措施。
第六条 协调、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和督查工作。
第七条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研究涉及行业安全管理的有关问题,向牵头单位提出会议议题。
第八条 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经与会单位同意并会签后印发各成员单位并抄报市政府安委会。对难以协调一致的问题,由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报市政府安委会或直接上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三、会议主要内容
第九条 分析研究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确定工作重点,提出阶段性工作意见。
第十条 督促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有关重大决策。
第十一条 审议各有关部门提出的安全监管工作议题,协调解决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第十二条 协调解决其它有关事宜。
四、会议规则
第十三条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 也可根据上级指示、成员单位要求和工作需要临时召开全体或部分成员会议。第十四条 会议由召集人或受其委托由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主持召开。
第十五条 联席会议召开之前,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召开联络员会议,研究讨论联席会议议题和需要提交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
第十六条 会议形成的决议、意见,应印发《会议纪要》,各成员单位必须共同执行会议形成的决议和意见。
五、有关要求
第十七条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时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
第十八条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好联席会议的作用。
第十九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安全生产实际建立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合肥市各专项工作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附件:
合肥市各专项工作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为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民用爆炸物品和消防工作的安全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民用爆炸物品和消防安全联席会议。
二、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及我市关于各专项工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有关重大决策;
(二)分析研究各专项工作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讨论并提出加强各专项工作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协调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指导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性或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安全监管联合执法活动;
(四)向市政府安委会报告工作。
三、联席会议工作规则
(一)联席会议由联席会议召集人或其委托人员主持召开。根据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和需要,邀请县(区)、开发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参加。
(二)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根据上级指示、成员单位要求和工作需要临时召开。
(三)联席会议召开前应召开办公室联络员会议,研究讨论需要提交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
(四)联席会议《会议纪要》印发有关单位并抄送市政府安委会。
(五)联席会议难以协调一致的问题,由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报市政府安委会或直接上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六)联席会议成员及联络员因工作变动需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四、联席会议工作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涉及安全管理的事项和问题,在会议召开前5日内向牵头单位提交会议议题。
(二)各成员单位要按要求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及时解决安全监管工作中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三)各成员单位要互通信息,认真履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作用。
(四)县(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应根据工作实际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五、联席会议的组成
(一)非煤矿山安全管理联席会议
1.召集人:市安监局局长
2.成员单位:市安监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合肥供电分公司。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联席会议
1.召集人:市安监局局长
2.成员单位:市安监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建委、市国资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总工会、市地震局、市规划局、市气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消防支队。
(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
1.召集人:市交警支队支队长
2.成员单位: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教育局、市监察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规划局、市安监局、市政府法制办、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文明办、市公路局、市公交集团。
(四)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联席会议
1.召集人:市公安治安支队支队长
2.成员单位: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监察局、市安监局、市国土局。
(五)消防安全联席会议
1.召集人: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
2.成员单位: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农委、市商务局、市建管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司法局、市安监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房产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市教育局、市质监局、市旅游局、市园林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防办、市公安消防支队。
主题词:经济管理 安全生产 制度 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2010年4月3日印发
共印60份
第四篇:5.10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在非煤矿山
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一〔 2009〕 1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国 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 “三项建设” , 充分发 挥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在保障安全生产条件、提升本质安全方面的基础 性作用,推动非煤矿山工艺、技术、装备、设施的改善,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 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现就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出 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三项建设”为有效载体, 以提高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主要目标, 采取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行政许可、提高准入门槛、培育先进典型等多项措施, 着力推广一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逐步 改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促进非煤 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到 2012年底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地下开采矿山全部实现机械通风。
2.小型露天采石场全部实行中深孔爆破、机械二次破碎和机械化铲装。3.深井和大水地下矿山全部应用地下矿山信息管理系统。
4.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装备在线监测系统。5.主力油气长输管道全部应用泄漏自动检测系统。6.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全部应用出海人员动态跟踪系统。
三、主要技术和装备(一地下开采矿山。
1.机械通风系统 : 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 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 2013-2008有关规定,建立和完 善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网络、通风设备和通风控制设施。要充 分利用通风设备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 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 供给井下足够的 新鲜空气,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调节井下气候。
2.地下矿山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无线采集设备、数据传输网络、计算机软件系 统建立综合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为加强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提供帮 助。系统应包括网络信息发布管理、人员自动考勤及入井身份核实管理、人员井 下动态分布管理、岗位责任制检查管理、地面中心与井下人员双向信号呼叫管理 等功能。
3.井下地压监测监控技术:利用微震、声发射、光纤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井 下与地面联网的综合性地压实时监测监控,并可对地压灾害的发生提供预测预 警。
4.采空区监测监控技术:利用遥测、声发射、微震等技术,实现采空区监测 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处理,为预防采空区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二露天开采矿山。
1.中深孔爆破技术:采用炮孔直径大于 50mm、炮孔深度超过 5m 的参数实 施爆破作业, 有利于形成规范台阶,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大幅度减少 爆破事故。
2.机械铲装设备:采用挖掘机、铲装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铲装作业,大量减少 现场作业人员,提高安全保障程度和生产效率。
3.机械二次破碎设备:利用液压动力等机械装备对爆破产生的大块岩石进行 二次破碎, 避免使用火工品对大块岩石进行浅眼二次爆破而发生爆破事故和飞石 伤人事故,提高破碎作业的本质安全度。
4.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通过 GPS 或其他传感、遥感技术, 自动实现边坡 位移等相关参数的实时监测,为高陡边坡安全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5.新型炸药和爆破器材:采用乳化炸药、多孔粒状铵油及乳化铵油炸药,以 及安全性能较好的非电起爆器材,提高爆破作业本质安全程度。
(三尾矿库。
1.干式排尾技术:利用浓缩或压滤设备,将尾矿中的含水量降低后再排放, 有效控制库区内水位,降低浸润线,提高坝体稳定性。
2.尾矿充填技术:利用尾矿充填采空区,减少尾矿库库容甚至消除尾矿库, 保障安全生产。
3.在线监测系统:通过 GPS、网络通信、传感器等现代科技手段,自动实时 监测与尾矿库安全相关的坝体位移、浸润线、调洪高度、安全高度、库区水位等 指标数据,并提供相关分析,为尾矿库安全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四石油天然气开采。
1.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安全关键技术 :含硫气田井喷事故监测预警与决策支 持系统, 含硫气田勘探井与生产井安全评价技术, 隔断式凝胶段塞堵漏机理及应 用技术, 油管挂内阻塞器、高含硫天然气开发用钻具技术条件及耐蚀性评价方法 等。
2.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通过 GPS 站间同步数据采集、微波数据通讯、泄漏信号识别、泄漏定位、多信息融合泄漏诊断、动态诊断, 及时定位发现油气 长输管道泄漏地点。
3.防爆人体静电释放器:通过安全释放易燃、易爆和防静电油气集输场站的 人体本身所积累的静电电荷, 避免发生火灾爆炸和人体电击事故, 为油气集输企 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4.出海人员动态跟踪系统:以电子式出海卡为信息载体,通过对出海卡的管 理实现对出海人员管理的实时监控,实时掌握海上生产人员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对改 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有专人主抓 并明确相应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要把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推广使用
工作作为加强安全生产 “三项建设” 的重要内容, 提上重要工作日程。要深入调 查研究,掌握本地区、本单位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应用的现状,制定工作方案, 努力把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二 强化政策引导。各地要加强政策研究, 加大对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 和装备推广使用力度, 充分利用安全费用、风险抵押金、安全设备优惠税率和安 全生产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政策措施, 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积极 争取同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支持, 主动与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公安 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引导和调动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落实 “四个结合”。各地各单位要将此项工作同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 产“三项建设”工作相结合,把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推广纳入 “三项建设” 工作部署之中,同步推动,抓好落实。要同强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新、改、扩 建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 审查相结合, 及时修订相关条件和标准, 逐步淘汰落 后和不安全的生产工
艺、技术和装备。要同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相结合, 把先进 适用技术和装备的使用情况作为标准化等级评定的重要条件, 严格审查把关。要 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研发相结合, 及时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四 坚持典型引路。各地要培育和选树一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的示范单位, 通过现场观摩、经验推广、强化宣传等措施, 引导和鞭策各地各单 位大力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要充分发挥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 山企业, 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方面的表率作用, 推进非煤矿 山安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及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不断改进工作, 扩 大成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号:甬政发[2008]82号 主题词:无
发布日期:2008-10-30 发布机构:房综处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宁波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宁波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宁波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以及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职能划分
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安全的原则。房屋所有权人是房屋安全责任人,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按照房屋设计的结构和用途合理使用房屋,保障房屋使用安全。各级房屋使用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以及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力做好房屋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宁波市房产管理局是本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宣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2.制定本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相关政策和规范性文件;
3.组织、指导、监督全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
4.督促、检查各县(市)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处理房屋使用安全方面的信访投诉;
5.指导各县(市)区房屋使用安全行政执法,协调处理本市房屋使用安全方面的重大违法案件。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负责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机构、理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机制、协调解决辖区内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重大问题。
其所属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房屋使用安全的日常管理,主要职责是: 1.宣传贯彻上级关于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负责辖区内房屋装修备案,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办理房屋装修备案;
3.受理辖区内房屋使用安全方面的信访和举报投诉,查处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
4.负责建立辖区内危房的档案,负责辖区内直管公房的安全检查和危房治理,组织指导辖区内其它房屋的安全检查和危房治理。
(三)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房屋使用安全的宣传教育、督促检查、登记统计,危旧房屋的防汛防台,督促危险房屋的解危以及受理和协调相关的信访投诉。
(四)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房屋顶面加层建房搭棚、外墙开门(窗)等改变房屋外立面的行为和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行为,依法查处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安全生产监督、工商、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二、房屋装修安全管理
(一)房屋装修备案
住宅装修涉及《条例》第十条规定3种情形和所有的非住宅装修,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当在装修前向房屋所在地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备案,并提供下列备案材料: 1.房屋装修备案表;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房屋使用人装修房屋的,还应提供房屋租赁合同和房屋所有人同意装修的证明;
3.房屋产权证明(主要是指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等);
4.房屋装修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房屋装修项目、部位、平面图等资料)、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单位、施工期限、施工技术等资料)及相关说明;
5.非住宅房屋装修涉及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或者超过设计标准加大房屋使用荷载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由原设计单位或者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出装修设计方案;
6.房屋装修涉及共用部位、共用设备设施的,申请人应当出具相关业主及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县(市)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房屋装修备案工作,已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由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受理,没有实施物业管理的,由当地房管所(站)受理。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当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房屋装修管理委托协议,明确装修管理的权限和职责。
房管所(站)、物业服务企业在收到申请人房屋装修备案材料后,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应予以备案,并将房屋装修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书面告知申请人。房屋装修工程额在30万元以上且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应告知申请人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
(二)房屋装修的日常监督管理
各级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条例》各项规定,制定房屋装修管理的制度和管理规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房屋装修管理工作。在办理房屋装修备案及施工许可等手续时,应当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实现便民利民。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在房屋装修时应当遵守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杜绝损害房屋结构、擅自加层建房搭棚和拆改共有设施设备等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行为,以保证自身房屋和毗连房屋的安全。
房屋装修企业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其他技术标准设计施工,不得损害房屋结构;应当遵守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和消防措施,保证作业人员和周围房屋及财产的安全。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条例》规定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装修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房屋装修的巡查,发现可能存在违法装修情形的,应及时劝阻并报告当地相关管理部门。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有《条例》第七条第(一)项至第(七)项行为之一的,由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恢复原状或者加固,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条例》第七条第(八)项——“在房屋顶面上擅自建房搭棚”行为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有《条例》第七条第(九)项——“擅自调整、变动房屋消防、燃气、电力、城市集中供暖、给排水等设施设备”行为的,由相关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装饰装修协会、物业管理协会等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会员单位的管理,倡导行业自律,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协会联系政府与企业、公民的桥梁平台作用,协助做好房屋装修安全管理工作。
(三)房屋装修的投诉和查处 县(市)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装修信访投诉的处理和违法案件的查处。发现依法应当办理施工许可的房屋装修工程,应及时移交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各县(市)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信访投诉和处理机制,向社会公布咨询投诉电话,条件成熟的应实行网上受理。同时要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及时查处违反《条例》的行为。
三、房屋安全鉴定管理
(一)多业主房屋鉴定和局部鉴定 多业主房屋的安全鉴定,由业主推选代表申请整幢房屋的安全鉴定,鉴定费用按房屋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下列情况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可以申请局部安全鉴定: 1.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认定的违法装修行为提出异议,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该针对装修范围内的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作局部安全鉴定; 2.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开办生产经营场所,有关管理部门要求作房屋安全鉴定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该针对其经营范围内的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作局部安全鉴定。
(二)施工可能影响周边房屋的鉴定
符合《条例》第十九条第(四)项规定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可能影响范围内的房屋进行现状鉴定,并实施证据保全。规划、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规划、施工许可时,应督促建设单位做好安全鉴定工作。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加强有关政策的宣传,协助做好安全鉴定工作。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对周边房屋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实施动态监护。对确因施工受到影响的房屋,建设单位在施工完成后可再次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影响鉴定。因施工造成周边房屋损坏的,由建设单位按照鉴定意见进行修复,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处置 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在向申请人出具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同时,向危险房屋所在地的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书面报告,并及时向宁波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在接到鉴定机构的书面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向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有关责任人发出危险房屋解危通知书,提出对危险房屋的处理意见,并督促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有关责任人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四、房屋安全检查和危险房屋的防治
(一)房屋安全检查
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经常性地做好房屋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在台风、雨雪、汛期等季节,应做好排险解危的各项准备,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应当及时申请房屋安全鉴定,属于危房的,应当及时进行解危。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贸易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本行业房屋安全检查工作,对学校、文化娱乐场所、医院、体育馆、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房屋安全的监管,维护公共安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做好房屋安全检查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在房屋安全检查中发现有险情房屋的,应及时报当地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各县(市)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直管公房的安全检查,并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开展其它房屋安全检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级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危旧房及低洼地段房屋防汛防台预案。在台风、雨雪、汛期等季节,当地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要协助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督促危险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有关责任人做好排险解危的各项准备,以及做好居住人员疏散和抢险救灾工作。在每次自然灾害过后,应在24小时内向市房屋使用安全主管部门书面报告房屋损坏情况。
(二)危险房屋的防治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有关责任人应按照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和危险房屋解危通知书的要求,及时对危房进行解危,解危暂时有困难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县(市)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辖区内的危房档案,档案应包括房屋的建造年份、房屋的面积、结构类型、房屋现状、使用情况及解危情况等资料。整幢房屋属直管公房(含直管公房房改房)的,由当地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解危工作。危险房屋为单位产、私产或混合产的,各地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督促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有关责任人及时解危,督促无效的,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上报。非住宅危房的,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书面通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工商、公安等部门,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采取限制生产经营的措施。
危房解危应由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加固设计方案,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和监理企业进行施工和监理,施工完成后,由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出具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砖木结构、木结构、简易结构的住房解危,可适当简化。单位住房解危时,可动用单位住房资金(房改房售房款);个人住房解危时,可申领本人帐户内的住房公积金。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宁波市房地产管理局《<宁波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甬房〔2001〕8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