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4:3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共)》。

第一篇:2010年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共)

照明设计渐成显学

6月9日,国际照明界盛事——第十五届广州照明展览会(业界称广州展)格外热闹,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余位观众参观了2千多家厂商展位,相比去年,总参观人数增加了三分之一,海外观众增幅更达四成,而其特别设置的“照明设计廊”板块格外引人注目。这一由华人照明设计师联合会(CLDA)、国际灯光城市协会(LUCI)、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及专业照明设计师协会联合举办(PLDA)联合举办的推广活动,再一次把照明设计师这个全中国不到5000人的专业群体推到媒体聚光灯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照明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10年,不仅形成一条规模2000亿的产、销、研一体化产业链,而且推动了照明设计在建筑装饰大行业中地位的迅速提升。近年来,光环境、光空间、光艺术等概念日趋火热,照明设计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提升城市光环境方面的意义不断凸显。

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照明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詹庆旋向记者表示:“本世纪以来,中国照明发展非常快,中国城市改造和建设活跃,基础设施和建筑投资庞大,对照明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回顾中国照明设计发展历程,智美照明首席照明设计师任见介绍,仅仅还在8年前,2002年中国几乎没有人知道建筑为什么需要专业照明设计师。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灯光艺术大放光芒之后,中国城市夜景亮化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催熟了照明这个新生行当。专业照明设计师供不应求

迅猛发展的照明设计渐成显学,对照明设计师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据全国工业普查提供的数据,我国照明电器企业数为8792个,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专业照明工程公司和企业对专业照明设计师的缺口至少在15000 名以上,企业百万年薪寻找照明设计师的新闻也频现报端。

尽管如此,专业设计师还是供不应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杜异指出:“我国照明行业缺少专业人员,国内培养照明设计师的院校也非常少,许多从事照明设计的人员都是从其他方面转过来的,比如营销。而真正专业的照明设计人员数量非常少,他们大多还处于技术层面,这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相比起来,照明设计师这一职业在发达国家确立较早,其专业价值已被普遍承认,从业人员水平很高。在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照明设计逐渐从建筑、室内设计等行业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行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照明设计师郑见伟认为,我国照明设计起步较晚,现在可能还称不上一个独立的照明设计行业。

尤其关键的是,优秀的照明设计师需要熟练掌握灯具、光源,运用什么材料创造出好的作品,在哪种情况下该用哪种灯,又怎样将这灯光亮度运用得恰到好处,目前能完美地做到这一点的照明设计师在国内尚属寥寥。

照明设计圈三江并流

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短缺的供需形态,使照明设计作为朝阳产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加,大批人才正源源不断进入,新兴的照明设计力量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市场格局。在中国照明设计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三大体系,六大流派已初现端倪。

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肖辉乾教授介绍,中国最早专业的照明设计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国外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建筑师都有相应的专业照明设计师合作,他们在中国设计了许多前卫的建筑,同时就把合作的照明设计师和他们的工作模式带进来了,促进了中国照明设计的发展和提高。

但是,这些国外的照明设计事务所和设计师并未在中国扎下根来,随着项目结束,他们也就离开了中国,他们的影响通过随后一批留学归来的海归派还在持续。真正影响中国照明设计格局的,是来自学院、照明工程公司和独立照明设计公司这三股力量,他们形成了三江并流,共同发展的气势。

照明设计六派同台精彩纷呈

随着时间推移,上述照明设计三大体系更分出六大流派,共同推动了中国照明设计圈的繁荣发展,演绎出照明设计舞台上的精彩剧目。

流派之一:学院派。

学院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学会为代表的学派,和研究院、设计院为代表的院派。学院派的特点是权威和专业,其代表包括清华大学的詹庆旋教授、荣浩磊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肖辉乾教授以及以北京建筑设计院的郑见伟等。

学院派足够专业、权威,但数量极少,通常学院派设计师非常忙碌,但仍难以满足高端项目照明设计的巨大需求,因此一般项目也不一定能够落入学院派专家法眼。

流派二,市场派。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市场派就是在没有权威官方背景,凭借自身实力在照明设计市场中摸爬滚打,一路成长。智美照明首席照明设计师任见指出:“市场派照明设计师没有官方的光环,我们的生存之本就是为业主服务,为受众服务,以优秀的设计实力打天下,这也是智美照明多年来赢得全国260多个重要项目业主认可的关键所在。”

流派三,海归派。

境外照明设计公司的影响力通过海归回国的众多设计师予以持续,有英国归来的莱亭迪赛丁平,有港澳台地区的袁宗南等等,他们所具备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素质,使其成为中国高端照明设计项目中的一支非常活跃的重要力量。

流派四,本土派。

与海归对应的是本土,本土照明设计公司一般由独立设计师成长而来,具备相当的专业性和能力,同时对业主情况和灯具产品十分熟悉。本土照明设计公司相对性价比较高,拥有一大批本土客户群体,北京光景照明设计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并不必然意味着土鳖,光景照明设计、深圳索氏等照明设计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视野和专业水准上,日益向国际同行们看齐。流派五,附属派。

中国照明设计界还活跃着一支来自灯具厂商、照明工程公司的设计力量,较大的工程公司如北京良业、豪尔赛以及雷士照明等厂商都成立了自己的照明设计部门,其设计团队的主要工作是辅助产品销售,设计师一般由电气设计师兼任,其优势是具有丰富的产品选择和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在于一方面其人均专业性较独立照明设计师稍低,另一方面不容易保持中立,其为销售服务的设计立场会让业主担忧他们能否真正为用户考虑。

流派六,独立派。

与工程公司和灯具厂商设计部门相对应,独立的照明设计公司也正纷纷发展起来,上海牧恒设计师事务所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对此,詹庆旋教授认为,专业照明设计师借鉴外国经验,独立开办照明设计咨询公司,力图摆脱照明产品和照明工程利益的影响,专心致力于照明设计精品的创作,有利于促进照明事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照明设计同舟共济共赢未来

中国照明设计正在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从政府、企业到私人业主,市场已经开始逐渐重视照明设计,很多优秀的设计方案都是由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和照明设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完成。

而中国照明设计师群体虽然暂时还相对较小,但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照明设计也已经脱离了纯粹谈技术的层面,上升到设计理念的层次。照明设计师开始运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来创造出新的照明艺术,并逐渐开始与国际接轨的征程。

在即将到来的亚太地区建筑设计界最高端的盛会——“2010亚太空间设计师协会北京年会”上,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们将专门开辟一个以光和设计为主题的“光空间与照明设计国际论坛”,这是亚太空间设计师年会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照明设计纳入大会议程,充分体现了光与照明对建筑的重要价值。

在2010年,中国照明设计的三江并流,六派齐飞还将继续,并将在市场需求中的浪潮推动下扬帆远航,在中国外交流中迸发出更多的火花,共赢行业持续成长的灿烂未来!(责任编辑:高蕾)

第二篇:中国热泵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热泵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热泵”装置通过电力做功,从自然界中捕获低品位热能,转移并提升至可供人们生产、生活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热泵消耗1份电能,可提供3至6份(甚至更多)高品位热能,其一次能源利用率超过100%,比传统供暖方式节能30%以上,是规模利用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生态精灵”。

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市场推广已近10年,目前仅做出10亿元的市场份额。这样造福于民的高科技节能环保产品在市场推广中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

现状:

行业泥沙俱下,市场准入混乱

热泵行业用10年的时间仅做出了10亿元的市场,其市场份额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热泵行业是2000年前后在我国兴起的新兴产业。根据暖通行业内媒体《暖通空调咨询》分析,1999年到2002年,是热泵市场的示范期;2003年到2005年,热泵技术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许多家电厂商适时跟进,热泵生产商和销售商逐步增多,整个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2006年以后,由于“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20%的目标,提高了全社会对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关注度,热泵技术的大众认知度和市场推广有了一次飞跃。

据热泵行业内知名企业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飒女士介绍,目前国内的热泵产品市场方兴未艾,与前些年无人问津的局面已大不相同。1993年,清华同方刚刚开始涉足热泵技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时,知晓的人很少,市场需求也很少,热泵产品产量很低,相应的生产成本、价格也很贵。如今,由于热泵产品生产制造的技术门槛比较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热泵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巨大商业潜力,生产热泵产品的厂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中投顾问《2008-2010年中国热泵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称,2008年上半年国内地(水)源热泵市场销售额为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为30%。其中小型机组6.7亿元,大型机组(主要是北方市场)3.3亿元。热泵行业近10年的发展只做出10亿元的市场,其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10年培育,做出10亿元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行业准入混乱,企业参差不齐。许多华南家电企业反映,目前行业内出现一些“螺丝工厂”——只要有把螺丝刀就可以买配件组装,产品寿命、性能自然无法保证。并且部分热泵工程实施后不能对抽取能量所利用的地下水或其他自然资源实现100%回灌或循环利用,使消费者对热泵产品失去信任。据悉,热泵行业目前尚无成文规定,没有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或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对从业企业进行约束,生产门槛较低。

政策:

扶持导向清晰,补贴亟待完善

财政补贴为助力热泵技术的市场推广做出了示范和导向作用,但热泵的市场推广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热泵技术在政府眼中,是非常耀眼的“明星”,多次被写进像 “十一五”规划和《节能法》这样的政策条文。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形式和层次的财政补贴更是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做出了示范和导向作用。但是热泵行业毕竟是新兴行业,它的生产和市场推广不同于传统行业,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现有政策在支持其生产和市场推广方面仍有可完善的空间。

政府补贴体现层次性和导向性

近几年来,我国针对热泵行业的财政补贴力度明显。从2006年起,建设部、财政部连续3年补贴了3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去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共有26个省(区、市)的130个项目上榜,其中有90个项目涉及到地勘单位擅长的土壤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技术项目。辽宁省上榜的12个项目全部涉及热泵技术,山东、北京、河北也成为开发利用热泵项目比较多的省份。

沈阳、重庆等城市则以不同的财政补贴方式发展热泵项目。沈阳市政府对于采用地源热泵的相关单位予以扶持,包括给予水电价格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简化热泵项目行政审批手续等。重庆市日前出台的《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对利用可再生能源热泵机组的空调,按机组额定制冷量每千瓦补贴800元;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热水的高温热泵机组,按机组额定制热量每千瓦补贴900元。

倪副总经理认为,我国针对热泵行业的财政补贴早些年主要面向研发机构,这两年多补给项目方(如建筑开发商),现在开始转向终端消费者。通过补贴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刺激用户选用节能产品。这种转变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层次性

和导向性,在热泵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政策的激励,对于热泵行业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此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惠民政策中也明确提出对于采用家用节能空调的用户给予补贴。

从提供生活热水和采暖来看,热泵产品最直接替代的传统能源就是煤炭,近期我国的煤电价格上调和限制使用燃煤锅炉等政策都对热泵产品的市场推广起到了帮助作用。以热泵热水器为例,它以少量电能推动热泵机组,由热泵系统吸收自然界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水、地热等),用1千瓦电能可产生4千瓦热能,同时还可以利用低谷电价工作,运行成本只有电热水器的1/4,节电环保效果明显。热泵技术在回收低温废热方面能够发挥巨大潜力,像污水、冷却水、工业用水等都可以成为热泵产品的能量源,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采访中业内企业多次向记者表示,期待国家能够出台更多能源价格调整策略,或针对使用热泵产品的用户进行电价补贴,以激励热泵产品的市场推广。

跨部门行政许可手续复杂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热泵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和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科学的考察和严密的论证,这个过程离不开工程实施所涉及的具体政府机关的支持和协助,比如跨部门的行政审批和许可、提供工程实施地的地质和水文资料等等。

由于热泵是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相应的、较为完善的行政服务体系,它所涉及的跨部门的行政许可手续比较复杂。以北京市2006年出台的《北京市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为例,里边提到热泵系统施工前期,项目单位须取得“市国土局对项目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评估意见,市水务局的水资源评估意见,市规划委对井孔布局、管线布置的初审意见和市环保局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意见,市发展改革委对热泵项目进行统一审批”。

这样复杂的程序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监督工程质量方面负责任的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热泵产品市场推广的难度和复杂性。随着热泵市场的逐步发展,各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在积极按照市场和热泵产业发展需求,调整相关政策,积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沈阳市在地方法规中已明确规定“市和区、县(市)两级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从事供热制冷经营企业的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特事特办、一站式服务”。

前景:

突破技术限制,提高节能意识

热泵技术在可靠性方面已成熟,主要的技术突破和局限集中在应用方面。大众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热泵的技术原理是物理学中的经典循环——逆卡诺循环,它的道理——“反着提取能量”不难被理解,但是如何控制这个能量提取过程,使它能够为人类所用,却是几代科学家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才开发出来的。因此,控制技术是热泵的核心技术,它必须稳定可靠,同时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用户需求,才可能被应用。目前的热泵技术在可靠性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主要的技术突破和局限集中在应用范围、能源条件和功能/性能的扩展上。

应用范围待拓宽

热泵产品在既需要供冷又需要供热的地方最能够发挥其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任何一种单独的供冷或供热需求提供起来都不够经济,因而它在长江以南、尤其是两广一带的应用并不多。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热泵产品的应用地域正在逐步扩展,长江以南地区的市场也在不断打开。同时,从前的热泵产品多为民用和商用(建筑使用),现在已逐步扩大到工业应用领域。比如同方在河北开滦煤矿等煤矿作业区的示范项目,通过利用采矿过程中伴生的矿井涌水中的能量,为矿井口送暖风和提供洗浴热水。

空气源热泵不能在太冷的地方使用,原来只能在-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使用,现在经过技术改良,有些空气源热泵已经可以在-20℃的超低温条件下使用了。

而像污水源热泵和海水源热泵这样的热泵系统,由于污水和海水的成分比较复杂,直接利用有可能腐蚀机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部分的技术研发需要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对机组和水源做特殊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做法是直接引用已处理到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由热泵机组对其进行能量提取。

功能/性能也须扩展

以热泵热水器为例,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从前热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只能达到45℃左右,这样的温度只能用来洗澡,用来采暖温度稍低。现在,经过技术改良,有些热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可以达到55℃-65℃,基本能够满足采暖需求。

另外,热泵产品与其他设施的配套使用也可为热泵的市场推广打开一方天地。据同方人环工程技术部门介绍,由于出水温度不够高,从前的热泵产品在应用到使用暖气片散热的既有建筑中受到限制;现在新型建筑多采用地板散热装置,这种散热装置的技术路线与热泵产品很吻合,因为地板散热装置的面积大,不需要较高温度的热水就可以满足用户舒适性的要求,这样的配套设施改造和使用也增加了热泵产品的市场应用机会。

需要补充的是,从同方人环的经验来看,即便热泵产品在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都没有出现技术障碍,在产品的正式投入运行和售后服务阶段还是会出现问题,很多相关的控制和操作系统还没有“傻瓜”到人人都能掌握的程度,违章操作和错误操作时有发生。另外,从空调制冷的角度来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日益加大,传统的碳氟制冷剂逐渐被弃用,用什么冷媒代替碳氟制冷剂仍是一个全球性的技术难题。

好产品须广泛认知

目前,普通大众对于热泵技术及其相关产品还知之甚少。热泵产品想要在市场上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需要普通大众的广泛认知和支持。

节能环保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让人们了解后,才会成为一种影响普通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意识。利用热泵思维(提取和循环利用能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隐含着许多可以利用的能量,比如房间排风的热回收、干燥、工业废水、废热、废料等等。

同方人环的销售部门认为,常规的能量提取和利用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复杂的能量提取工作则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来主动发现、利用、并完成。像热泵产品这样专业性非常强的节能产品的市场推广,绝对不仅仅是卖东西这么简单。与其说它推广的是一种商品,不如说它推广的是一种节能意识,与用户共同探索节能途径。因此,它的市场推广比其他任何一种产品在资源投入、服务周期和专业性要求方面都要细致得多。

第三篇: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二)3未来工业锅炉的需求态势

中国工业锅炉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很少,2000-2002 三年总共出口锅炉687 台,但进口多达7383 台)。影响工业锅炉市场的主要因素以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投资规模、北方地区采暖需要和住宅建设、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锅炉淘汰改造以及正常的更新改造等。未来工业锅炉产品市场发展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越来越受到能源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制约。在国家倡导并推行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形势下,大中城市的小容量燃煤锅炉的比重将会显著下降;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采用清洁燃烧技术的锅炉将得到较快的发展;燃油燃气锅炉特别是燃气锅炉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小型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开发应用会有较大进展;蓄热式电热锅炉系统随着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其市场将进一步拓宽;燃生物质和生活垃圾的锅炉市场潜力较大。

3.1能源供应结构及供热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1)能源供应结构的影响

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2000 年探明储量达1145 亿t,储采比为116 年。与此同时,如前文所述,随着西部气田的开发和西气东输的实现及国际化能源合作项目的开展,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有大幅度的提高。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在本世纪前5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但预计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由1999 年67.8 %、2000 年63.8 %下降到2005 年50 %左右。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燃煤工业锅炉仍将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导产品,且以中大容量(单台容量≥10t/ h)居多(比例> 50 %),但中小型的生产和生活用燃煤锅炉在一、二十年内不可能很快退减,只是其应用将退出中心城区。未来市场对工业锅炉的需求将是高效燃煤工业锅炉,尤其是采用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工业锅炉。对于层状燃烧的工业锅炉,将更多燃用洁净的洗选块煤、型煤及动力配煤。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环保要求提高的需要,燃用天然气、液化气、煤层气、电或其它清洁能源的高效工业锅炉的需求将显著提高。另外,利用诸如秸杆、木屑、生活垃圾等生物质燃料和再生能源的锅炉市场将进一步拓宽。从燃料结构上看,在中小型锅炉中,燃煤锅炉约占80 %,油气锅炉占15 %以上,电热锅炉占1 %以上,少数锅炉则以黑液、甘蔗渣、生物质等为燃料。

①层燃锅炉

作为我国燃煤锅炉主要炉型的层燃链条炉排锅炉(占工业锅炉总台数的47 %、总容量的58 %)在对原煤进行洗选筛分并进一步改进燃烧设备的基础上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目前大量的采用传统的手工加煤、间歇燃烧方式的小型固定炉排锅炉,必将被淘汰,取而代之以新开发的新型锅炉。至于抛煤机锅炉随着供煤条件的改变会有新的发展。据报道,到“十五”期末,煤炭入洗率将达到50 %,动力煤入洗率将达到40 %。如果这样的话,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节能环保性能将会大大提高。

②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强化燃烧和传热、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排放污染物少等特点可在≥10t/ h 燃煤工业锅炉中积极发展应用,将会产生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对煤种适应性要求高、环保标准日益严格和中小电站技术升级、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需要。关于2003 年底前基本关停≤50MW 常规小火电机组的规定,加之目前的供电紧张状况将促进我国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市场发展,在供电的同时用于供热,以及矿区劣质煤利用。预计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将以大于5 %的速度发展。

③燃气锅炉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加之西气东输工程等的实施,大多数城市开始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大量的燃气锅炉将替代原有的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为配合集中供热和燃气热电联产的需要,大容量的燃气锅炉市场看好。预计今后燃气锅炉将占年产量的15 %20 %。

④电加热锅炉

电加热锅炉具有清洁、可靠等优点,但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电价较高,其运行成本约为燃煤锅炉的6 倍,燃油燃气的2 倍,因此长期以来电加热锅炉在我国未能得到很好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力建设的加快以及对环保要求的严格,特别是实行峰谷电分开计价后,电加热锅炉得到了较快发展且大多采用分散蓄热式电锅炉供热系统。虽然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供电紧张状况,一方面给热电联产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电热锅炉的发展。其理由如下:

a.目前的供电紧张状况没有改变峰谷差;

b.地区间用电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电力负荷的峰

谷差也不断增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基于以上判断,电加热锅炉的市场将会扩大且产品仍以

蓄热式电锅炉为主,三北地区使用量会增加。预计电加热锅炉年产量从容量上讲将以超过2

%的速度发展。

(2)供热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①集中供热

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是国家支持的优先发展的供热方式,今后将逐步替代众多分散的中小型燃煤锅炉。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热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大(单台容量35t/ h 以上)、热效率高(一般链条炉排锅炉约为80 %,煤粉炉为88 %90 %),适宜采用性价比合适的除尘脱硫设备来满足环保要求。因此热电联产能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前不久,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三北地区采暖停止福利供热,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单位缴费采暖。这一制度的推行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供热单位内部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促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当然对集中供热锅炉的质量可靠性和运行控制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锅炉企业拓展经营领域提供了契机。

②分散供热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力度的加大,人居面积的扩大,以及私人独立住宅的增多,供采暖和洗浴用的小型生活锅炉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我国将形成多种的能源供给、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多样化供热格局。小型生活锅炉种类繁多(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电热等各式锅炉),其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分散式家用采暖及各单位的小锅炉大多燃用煤炭,今后将被多样化能源结构和多样化供热方式所打破。新型燃煤家用锅炉、燃气和电热锅炉及相关供热设备已经或即将成为分散供热的主流产品。

3.2需求预测

通过对工业锅炉近三十年年产量的样本数据研究,工业锅炉年产量总的呈波浪式发展,平均年增长率为6.6 %。中国工业锅炉半数以上用于各主要工业部门,而且仍是未来的主要市场。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锅炉需求量年增长率预计保持在3 %~5 %,但需求结构将会变化,较大容量和较高参数的工业锅炉产品比例将会增加。另外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暨碳排放分析》课题组对2020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前景分析,在20 年年均GDP 增长率7 %条件下,民用热力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2 %。因此,根据工业锅炉的装机容量预测,每年将新增装机约4.6 万蒸吨;在2000 年2010 年每年将有

5万蒸吨的工业锅炉需要更,2010 年后,每年将有7.2 万蒸吨的工业锅炉需要更新。从需求上讲,到2010 年每年工业锅炉需求量约为1011 万蒸吨。

4行业和企业应重点关注并发展的产品

近十年来,工业锅炉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除了对普遍使用的层燃炉排燃煤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提高并向大型化发展之外,已经在流化床燃烧、水煤浆燃烧、生物质资源利用和秸秆气化燃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行业和企业应重点关注并发展这方面的产品同时争取国家的重点支持。

4.1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从鼓泡床沸腾炉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燃煤锅炉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是燃料随床料在炉内多次循环,这为燃料提供了足够的燃尽时间,使飞灰含碳量下降。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燃料适应性,一般燃烧方式难以正常燃烧的石煤、煤矸石、泥煤、油页岩、低热值无烟煤以及各种工农垃圾等劣质燃料都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有效燃烧。由于其物料循环量是可调节的,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和低负荷运行性能、能适应调峰机组的要求。在环保性能方面,因其是低温燃烧(燃烧温度850-900 ℃),且有较大的二次风率(40 %-50 %),所以对降低NOX 的排放非常有利,NOX 排放降低到250mg/ Nm3 以下是完全可能的。同时,可向炉内加入石灰石脱硫。在Ca/ S 比为1.8-1.5 时,脱硫效率可达90 %以上。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洁净燃烧技术,应该重点发展并向大型化努力。目前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75t/ h 等级及以下在技术上已过关,占领了国内市场,并已完全取代了在这个等级的进口锅炉,已在运行的75t/ h 循环流化床锅炉达500 多台。另外在国家的安排下130t/ h、220t/ h、410t/ h 流化床锅炉已相继投运。通过研发、推广和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推动我国量大面广的劣质煤、煤矸石综合利用,实现热电联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4.2垃圾焚烧锅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将随之增加,近几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8 %的速度在递增,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潜在因素。由于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所支付的经济与社会成本太大,所以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将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相继投运了一些垃圾焚烧锅炉,有的正在建设或立项之中。据报道,浙江省已建成并投运了8 座垃圾焚烧热电厂,既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又缓解了当地用电紧张的状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对国外11个发达国家1998 年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统计(年焚烧量从35 万t3086 万t,焚烧所占比例从11 %80 %)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环保要求的严格,可以预计我国垃圾锅炉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行业企业应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焚烧锅炉的开发和研究,尤其是针对中小城镇的垃圾焚烧技术及产品,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4.3水煤浆锅炉

水煤浆是一种由35 %左右的水、65 %左右的煤以及1 %2 %的添加剂混合制备而成的新型煤基流体洁净环保燃料。水煤浆既保留了煤的燃烧特性,又具备了类似重油的液态燃烧特性。其外观像油,流动性好,储存稳定(一般36 个月不沉淀),运输方便,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在12001250 ℃燃烧火焰温度下最大脱硫率可达50 %)。国内燃用水煤浆实践证明:约1.82.1t 水煤浆可替代1t 燃油,可节约成本约为600 元。目前水煤浆锅炉已在中石化集团的9 个燃油电站实施油改煤工程中取得成功,每年减少重油消耗233 万t。因此它在量大面广的工业锅炉中替代油、气燃料有很好的前景。

(1)我国水煤浆厂数量和总设计能力均已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现有水煤浆厂9 座,年产水煤浆275 万t。

(2)“十五”期间,我国水煤浆应用将得到较快发展,2005 年水煤浆产量将达到1000 万t 左右,形成年代油400500 万t 的能力,成为主要的代油燃烧技术之一。

(3)原国家经贸委于2003 年1 月27 日印发了第三批“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该计划专题内容中明确指出:鼓励资源和市场条件好的企业,发展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

基于此,工业锅炉行业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开发、推广适合这种燃料的可靠的系列工业锅炉产品及相对经济的环保除尘设备。虽然少数厂已开发了相关产品,但技术上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可以肯定地说这种产品在石化、电力、油田、煤矿等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取代在用的燃油锅炉

4.4冷凝式锅炉和生活用小型锅炉

2001 年全世界供暖、供热水的生活锅炉的销售总量已达860 万台、61 亿美元,其中韩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销售大国。我国虽然刚在起步阶段,但从趋势看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外利用烟气中水蒸气冷凝放热的冷凝式锅炉的产量迅速增长,冷凝式锅炉的热效率高,燃天然气时,η> 100 %(按常规的燃料低位发热量计),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少,具有节能与环保双重优点。1999 年欧洲冷凝式锅炉的产量为15.6 万台。德国销售台数最多,为4.59 万台,铸铁和钢制式冷凝锅炉占96 %,但不锈钢、合金铝和铜制冷凝式锅炉份额增长很快。根据预测到2004 年全世界冷凝式锅炉的销售量将超过100 万台,其中90 %的世界市场将由荷兰、英国、德国和意大利4 个国家占领。因此我国应加大开发研究力度,特别是开发燃天然气的冷凝锅炉(包括家用),抓住机遇去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

4.5生物质资源利用和秸秆气化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种类多,数量巨大,较常见的有薪材、豆箕、稻草、秸秆、玉米芯、稻壳、锯末、甘蔗渣等。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每年约为4.5 亿t,折合标准煤1.8 亿t ;稻壳5000 万t,折合标准煤2000 万t ;林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质废弃物约2400 万m3,折合标准煤150 万t ;各种天然薪材的合理提供量为1.4 亿t,折合标准煤0.74 亿t。但与我国一次能源中的化石燃料的消费量相比,生物质能所占份额并不大,生物质能占1998 年一次能源比重约16 %,而在商业用能结构中却不到1 %。显然如此巨量的资源应该加以利用以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因此应对这些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投入必要的财力和物力,研究开发燃烧生物质燃料的锅炉(如燃木屑锅炉、燃酒糟锅炉、燃造纸黑液锅炉等),并形成系列化。另外可将数量众多的干柴草、稻草、秸秆、谷糠、刨花、杂草、茶梗、玉米芯、藤条等生物料输送到气化炉使其气化变成优质、高效的气体燃料,然后加以利用,或工业用或民用。当务之急是开发性能良好的气化炉及相关锅炉产品,并使上述利用形成产业化。美国1979 年就开始采用直接燃烧生物质燃料供热和发电,近几年大力研制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生物质利用路线;瑞典生物质能的利用已占全国总能耗的16.1 %,达到55 亿kW。同时,瑞典利用生物质能的一个主要方式是采用联合循环,即将生物质送入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进行气化,产生的燃气再通过燃汽轮机发电。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6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和燃气空调

(1)小型分散热电(冷)联产系统

随着西气东输的实现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 G)的增多,许多地方特别是管道沿线和热、电负荷有落实的地方可以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建设小型分散热电联产系统。专家们认为燃气热电联产是天然气供热的最佳方式。2000 年8 月22 日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其中第十四条“积极支持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并提出“以小型燃气发电机组和余热锅炉等设备组成小型热电联产系统,适用于厂矿企业、写字楼、宾馆、商场、医院、银行、学校等较为分散的公用建筑。它具有效率高、占地小、保护环境、减少供电线损和应急突发事件等综合功能,有条件地区应逐步推广。”为此,工业锅炉行业应该予以关注。小型分散热电(冷)联产系统一般单机容量小(燃机0.520MW,汽机< 50MW,电站容量小于100MW),属小型机组,小型电站。它具有高效、分散、清洁、经济、可靠的特点。

小型分散热电联产的主要型式:

①小型燃机热电(冷)联产

小型燃机热电(冷)联产其主要设备为一套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燃机排气利用余热锅炉供热(制冷)组成“CHP”(Combine Heat &Power),这种型式的燃机一般较小(< 13MW),适合于较小电热负荷的企业单位使用。

②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

其主要设备为一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而汽轮发电机组是热电(冷)机组。也就是汽轮发电机组热电联产前置一套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其排气入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代替了原蒸汽锅炉。这种型式一般燃机功率较大些,属于中小型机组(1350 MW),其供电、热(冷)负荷较大,适用于中型、大型企业和小区连片供热(冷)。

(2)燃气空调

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后,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民用和化工等领域。从能源合理利用的角度而言,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直接利用天然气制冷和供热,如果用天然气先发电再用电制冷或供热是很不经济的。其实,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燃气(如管道煤气、液化气、天然气)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技术已在世界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燃气空调”已经历了70 余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安全性能还是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均已与电空调不相上下。目前世界上推进燃气空调最为突出的国家当属日本,燃气空调已占据了整个中央空调市场的85 %;韩国的燃气空调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比日本还高。就是在美、英、德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广燃气空调并给于政策上的优惠。我国燃气空调市场刚刚起步,目前就数远大公司起步早,其他企业已开始有所认识。作为提供供热设备的大中型锅炉企业,生产燃气空调是具备条件的,应该关注并投身到这一产业中去

第四篇:会展行业分析及前景展望

第一节会展业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技术、贸易、文化、经济等往来日益频繁,为全球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尤其是中国的会展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递增。由此,会展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同时,由于会展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邮政商业、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因此会展业又被视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一、会展业的概念和基本组成会展业是指以会议、展览为媒介,以在一定时期内聚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手段,达到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行业。

(一)会议

会议是泛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有组织、有主题的议事活动。会议的类型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会议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国际会议、洲际会议、国内会议。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1CCA)规定,国际会议的标准是至少有20%的外国与会代表,与会人员总数不得少于50名。

会议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大会或年会(covention)、代表会议(congress)、论坛(forum)、专题学术讨论会(symposium)、讨论会(workshop)和座谈会(panel discussion)。

会议按内容可分为商务型会议、展销会议、文化交流会议、度假型会议、专业学术

会议、政治性会议和培训会议。

会议按举办主体可分为社会团体会议、公司(企业)会议和其他组织会议。社会团体会议主要包括协会会议和社交团体会议两类,其中协会会议是最主要的类型。协会会议有多种类型,主要有贸易性行业协会会议、专业和科学协会会议。另外公司(企业)会议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与协会会议一道,成为会议的主要类型。公司会议,一般包括全国和地区性销售会议、技术会议、管理者会议、培训会议、代理商会议、股东会议、奖励会议等几种。其中销售会议是公司会议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展览

1.展览的概念

展览往往是展中有会,会中有展,展会结合,所以也被称为展览会。从字面理解,展是指陈列、展示物品,览是指参观、观看,会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的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对展览的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所谓展览,是指参展商通过物品或图片的展示,集中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双向交流,扩大影响,树立形象,达成交易、投资或传授知识、教育观众目的的一种活动。

2.展览的类型

展览的类型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1)展览按内容可分为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专业展览在目前的展览中所占比例较大。

(2)展览按目的可分为宣传类展览和贸易展览。

(3)展览按面向的对象可分为贸易展览、消费者展览和综合展览。

(4)展览按展品的来源可分为单独展览、多边展览和世界博览会。

(5)展览按地域可分为国内展览、出国展览。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标准外,按是否盈利划分,展览可分为营利性展览和非营利性展览;按时间划分,展览可分为定期展览和不定期展览。定期展览有1年4次、2次、1次,2年1次等。不定期展览则是根据需要而定。按场地划分,展览可分为室内展览、室外展览和网上展览。

二、会展业的特征

(一)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会展业通常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或者是“风向标”。

(二)产业关联强,互动性能好,综合效益高

会展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涉及交通、旅游、通信、建筑、广告、装饰等诸多部门和行业。也正因为如此,会展业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上海、北京、大连等城市已将会展业列为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

(三)信息积聚性好,利于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费用

三、会展业的作用

当今,会展业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各国各个大小城市都有会展活动的举办。世界各地之所以争相举办各种会展活动,其重要原因是会展活动能够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一)对举办地经济效益的拉动作用.

会展业是高收人、高盈利的行业,除了门票、场地租金等直接收入外,还有因会展活动所带来的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物流、保险等相关行业的间接收入。

(二)就业机会的扩大作用

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直接、间接涉及的行业很多,因而就业乘数效应显著,能够吸纳较大数量的就业人员。

(三)信息的系统传播沟通作用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如电话机、留声机、蒸汽火车、电视机等都是在展览会上首先进行展示和推广的。

(四)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

在大多数交易会、展览会和贸易洽谈会上都能签署一定金额的购销合同,以及投资、转让和合资意向书。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

会展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活动,它要求有符合条件的会展场所,有一定接待能力、高中低档相配合的旅行社和酒店,便捷的交通和安全保障体系以及优雅的旅游景点等。

(六)会展活动举办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作用

会展业在国际上被称为“触摸世界的窗口”和“城市的面包”,会展业是联系城市与世界的桥梁。会展活动可以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

四、我国会展业的格局

国际博览会联盟(UFl)发表的报告认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以上,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接近或超过10%,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地区得到强势增长,并发挥作用。”

虽然我国各地区和城市经济整体水平及其特点和会展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但就整体利益而言,各地区都在通过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制定科学的、侧重点不同的会展经济发展规划,使各地区、城市的会展业得到协调、持续的发展。

第二节会展中心概述

一、会展中心的构成会展中心作为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载体,应具备相对完备的功能,能够为

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根据会展活动的需要,会展中心一般由展览部分、会议部分、室外场地部分及展览辅助场地、会议辅助场地、配套的智能化信息系统等部分

构成。

二、会展中心的选址

会展中心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和周边的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会展中心的作用。因此会展中心的选址须考虑以下因素:

(一)交通便利

(二)周边具有良好的配套服务设施

(三)有增值潜力

(四)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五)注重会展中心的旅游环境

三、会展中心的经营管理

会展中心是会展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怎样经营管理才能使会展中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我国会展中心的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会展中心在经营模式上虽有不同,但普遍存在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供给缺乏的问题,要实现会展中心的快速发展,必须在借鉴发达国家会展中心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会展中心的实际情况,走市场化的改革道路,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来经营管理会展中心。

(一)实现会展中心产权多元化和分散化

实现会展中心产权多元化和分散化,是改变目前我国国有会展中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现状,使政府逐渐退出会展中心的经营管理,会展中心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前提。实现会展中心产权多元化和分散化,应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新建的会展中心中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组建会展中心;二是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国有会展中心,也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转让部分或全部股权,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成立会展中心管理公司,推行有效的会展中心管理模式

(三)培育会展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会展中心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后,相互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这种竞争不仅包括国内同类会展中心的竞争,还包括来自三资企业的竞争及不远的将来还会面临着独资会展中心的竞争,同时会展中心还面临着同会展产业链条中的其他主体的合作与竞争问题。会展中心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注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发展。

(四)注重会展市场的分工与协作

会展中心提供的产品是服务。目前我国多数会展中心对会展活动实施一条龙服务,即从展品运输、展厅和展台的布置到餐饮服务,再到清洁服务和物业管理都由会展中心独立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会展中心市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在会展中心实际运营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分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原理,加强与会展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的合作,使自己专职于整合各项服务、加强管理的工作。在这方面,德国、法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五)加强政府对会展市场的宏观调控

市场化要求政府从会展中心微观管理领域退出,但却要求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宏观调控,使会展中心的整体运作有制度保障。另外政府对会展中心的建设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政府对一个地区需要多少会展中心、需要多大规模会展中心,需要在哪个位置建设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环境、基础设施、人文环境都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从而对会展中心的投资起到指导作用。

第三节我国会展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总体上还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规则,这是制约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致命障碍。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

(一)会展市场秩序混乱

当前,我国会展市场鱼龙混杂,会展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一些城市日日有展,甚至“一日多展”。许多展览和会议既无特色,又无实质内容,缺乏良好的组织与服务,且收费混乱,低水平恶性竞争,使参展者的利益无法得保护。对一些会展主办者来说,展会无论大小都有钱可赚。经济利益驱使大家都想争分一杯羹。

(二)展览场所重复建设,功能单一

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

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不月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多数展馆只能承办一些低档次的展览,缺乏统一布局,一味地为了获得短期利益,使展览活动过多过滥,导致参展物品数量少、栏次低,降低了对商家的吸引力,同时也降低了办展质量,影响了城市声誉和企业效益有些城市盲目建设展览场所,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

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展会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滞销商品的场所。参展商的目的也不明确,且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组织管理模式落后,服务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展会使之停留在相对封闭、单

一、服务水平低下层次上的重要原因。

(四)会展业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

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制约了会展规模经济的发挥。同一批人员既是展会组织者,又是展会管理者,也是展会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的发挥。同时,为展会提供辅助服务的行业如展会信息、展会咨询、施工、评估、道具、设计装潢等行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五)会展主办主体复杂,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会展业务人员的素质偏低

目前,会展的主办主体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各类协会、学会,有各种团体组织,有咨询公司和展览公司,有各种媒体,也有各类企业。主办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没有严格的资质条件限制,造成了一些会议和展览水平低,组织管理混乱,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各种展会一哄而上的局面。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我国会展经济发育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会展经济的发展还缺乏行业规制和一些法规、制度建设。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会展业存在问题的病根,主要在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会展业管理制度没有及时进行必要的变革,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的管理理念滞后并存在短期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未能与会展市场的发展接轨,未能完全体现公开、公正、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

第二,会展业管理体制和制度不规范。

第三,会展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与宏观调控,缺少行业约束机制。

第四,会展业的运行缺乏规范化。展会的地点、频率约束机制缺位。

第五,会展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是展会组织者、管理者、施工人员还是为展会提供其他服务的人员的素质总体来看不高,观念更新较慢,多是承袭前人的经验而缺乏创新精神。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进人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会展业赢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会展业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上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革。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一)全球化趋势

加入WTO以来,我国会展业同国内各个行业一样,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全球化。

(二)信息化趋势

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会展业的信息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会展业开始注重与国际会展组织或世界知名会展公司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时掌握全球会展业的最新动态。二是在会展业中积极推广现代科技成果,逐步实现行业管理的现代化、会展设备的智能化和活动组织的网络化。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国内会展业的信息革命,如开展网络营销、举办网上展览会等。

(三)集团化趋势

会展业是一项投入大、回报快的产业,表现在微观领域,即对会展企业的资产总额、人力资源、技术力量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会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众多小规模的会议或展览公司已力不从心,逐渐被有实力的公司兼并或收购,进而退出市场,实力雄厚的展览公司则以资本为纽带,采取联合办展、收购展会、资产兼并等方式不断壮大自己,成为市场的主宰。

(四)品牌化趋势

晶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我国会展业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品牌化经营是增强我国会展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已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但这些民族化的会展品牌与德、意等国家的国际性会展公司或展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名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品牌化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日程。

(五)专业化趋势

“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晶牌”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小而全,结果造成展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也导致了我国国际知名展会的缺乏。专业化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六)市场化趋势

(七)创新化趋势

(八)生态化趋势

(九)多元化趋势

最后,我国的绝大多数会展公司都会努力拓展本企业的经营项目,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以分担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

会展业是我国今后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其理由在于: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市场体系的形成,将为我国会展业持续发展和实现质的飞跃,提供更加有利的体制环境和体制保障。

其次,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将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背景支持和基础设施支撑。

我国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和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形成,将使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专业会展迅速成长起来。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推介产品,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必将带动会展需求进一步增大。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第三产业得到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金融、物流、旅等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会展业提供更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再次,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我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将带动我国会展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引领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挥政府对会展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一,建议政府部门能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我国会展业进行宏观规范,同时减少对会展活动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使会展业的各个主体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竞争。第二,共同研究制定会展产业政策。第三,研究制定有利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使会展中心场馆、会展业和相关服务业能有积极性办好会展活动。

(三)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

会展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规模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经济”,就会展城市而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能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的重点,加速培育一批有晶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和竞争实力的会展公司。就展览项目而言,会展企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展会活动的创新,争创名优品牌,提升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快筹建全国性会展协会,促进我国会展产业化

(五)有意识有目的推进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这其中包括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业化。

(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带来的契机。

(七)加快人才培养

尽快塑造一支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

第五篇:汽车皮革内饰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汽车皮革内饰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发布日期:2011-1-19 8:50:45)27

内容: 自金融危机加剧一年以来,汽车行业的皮革室内装饰部门受到极大影响。汽车销售在全球急剧下滑;通用和克莱斯勒为求生存走向破产之路,美国政府救助了这两家公司并实际上将其收归国有。相对来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仅福特未於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影响。

许多主要制革集团与西方汽车制造商签署了独家供应合同,比如宝马丶宾士丶奥迪丶福特丶通用和克莱斯勒。这些晒制厂,尤其是那些“孤注一掷”的晒制厂最终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因为车辆销售在发达国家出现暴跌,并且这些国家对高值皮革制品的需求也减少了。

但是於这段时期里,中国和印度的汽车销售却分别暴涨了70%和31%。许多车辆,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均使用皮革内饰。在美国和欧洲,25%的新型车辆享受皮革座椅的豪华。在中国,即使是中型汽车,该数值也高达40%至50%。印度的汽车市场-每年大概有两百五十万辆汽车和轻型卡车-数量仍然不及中国或美国的汽车市场。但是,印度汽车市场的增长率却能够与日本或德国市场相匹敌。

中国-八百万辆车及其增长-其规模已在2008年达到美国一半,并且其规模还在继续扩大。美国平均每年销售一千六百万辆汽车,但是由於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通用和克莱斯勒的重组,其汽车销售大约下降至一千万至一千一百万辆。“旧车换现金”计划人为地推动了美国丶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需求,但是现在这些特别供应已经终止。如今,中国可能追上美国成为新型车辆的最大消费者,因为中国有更多的初次购买者。

美国,由於政府接管以及由此引起的更少生产量,通用和克莱斯勒已丧失了市场份额。尽管他们通过破产免除了债务成本,但仍然不太可能重获市场份额。因此,全球汽车销售正在向亚洲转移并撤离美国和欧洲。这将必然对汽车销售领域结构以及向汽车市场供应皮革制品的晒制厂带来巨大影响。

展望未来

通用拥有的车型系列足以在美国竞争。但是,通用却在中国表现得更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於通用与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合资企业,该企业预计在2009年出售一百四十万辆车。

由於通用也在尝试销售欧宝,并在欧洲运营,通用将由於中国市场的需求而增加销售。日本和韩国制造商将继续占领其国内市场。一些公司比如本田丶丰田丶现代与起亚也将在美国丶欧洲以及他们能够建立可行的当地制造运营和更低人工成本的国家顺利地销售汽车。但是,注定在全球成为巨大市场份额占有者的将是中国和印度的竞争者。

印度的塔塔汽车有限公司是众所周知的新兴世界性汽车主力。塔塔的2,500美元大众型Nano大受欢迎。长线来看,Nano将在全球汽车市场扩大消费者数量,此时其他制造商将会生产同样低价位的型号汽车。Nano很可能成为福特“新”的T型车或者德国大众汽车的甲壳虫。

塔塔及其印度竞争者-马辛德拉公司-以及作为中国领先汽车制造商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丶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中国公司将从底特律在亚洲增长的市场领域中获得市场份额,并且甚至会以低油耗的经济型号向美国内部销售。

事实上,中国有近50家汽车制造公司。一些公司比如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丶吉利汽车丶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丶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以及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均具备一定实力。这些公司与印度的公司应成为专业从事汽车皮革室内装饰的晒制厂的新目标。

由此可知,旨在占领这些有利可图市场的晒制厂必须更加密切地关注东方市场。他们不得不追寻汽车行业的脚步,努力向印度,尤其是中国的新兴汽车制造商销售皮革制品。

“旧车换现金”计划人为地推动了美国丶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需求,但是现在这些特别供应已经终止。如今,中国可能追上美国成为新型车辆的最大消费者,因为中国有更多的初次购买者。

美国,由於政府接管以及由此引起的更少生产量,通用和克莱斯勒已丧失了市场份额。尽管他们通过破产免除了债务成本,但仍然不太可能重获市场份额。因此,全球汽车销售正在向亚洲转移并撤离美国和欧洲。这将必然对汽车销售领域结构以及向汽车市场供应皮革制品的晒制厂带来巨大影响

下载2010年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环境照明设计现状、动向及展望

    9 建筑环境照明设计现状、动向及展望 朱时光近年来,建筑环境照明设计受到建筑师、规划师的重视,也成为人们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一种追求。 不仅如此,光环境还受到政府......

    中学学生组织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学学生组织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以学生会和模拟联合国为例提要:本篇论文以学生会和模拟联合国为例,就西安地区中学生的学生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

    中国珠宝行业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

    中国珠宝行业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目前国内高端市场,主要被蒂凡尼(Tiffany)卡地亚(Cartier)等国际珠宝巨头所垄断,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中端市场则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品牌有香港的周大......

    中国珠宝行业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

    中国珠宝行业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人均珠宝消费水平及行业集中度偏低,行业空间大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领珠宝行业高速发展 ◆渠道拓展成为当前行业竞争核心 ◆新兴网络渠道......

    IT行业前景展望

    IT行业前景展望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无门,而另一方面(尤其IT产业)许多公司又难以聘到能够胜任工作的合格人才。据国务院专家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发......

    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胡秀云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大核心,是青少年成才的两大衡量指标。德育工作是各......

    我国油气储运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我国油气储运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储运10802班 张瑞铎储运10802班 程平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与工艺、安全和蒸发能耗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油气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储......

    金融行业前景展望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和未来职业规划 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