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油气储运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我国油气储运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储运10802班 张瑞铎储运10802班 程平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与工艺、安全和蒸发能耗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油气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储运方式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重点对我国油气储运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油气储运输送展望安全
一、目前我国油气储运面临的挑战
油气储运,指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油气长输管道和战略油气储备是目前我国油气储运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据宏观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654×108m3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2×108t。然而,我国油气运输科技整体上比发达国家落后10年左右。例如,在大管径、多品级和牌号油品的输送领域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善。此外,节能降耗、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也是我们正在面临的由能源紧缺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油气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与工艺的的欠缺
目前,我国在高含蜡、高粘、易凝原油输送方式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距离还有待于进一步缩小,虽然开发研制的降凝剂、减阻剂在性能和应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在少量管道上实现了管道运输,但在理论上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由于不同的油田的原油物性差别很大,我国原油输送仍采用加热输送工艺,能耗高,燃料的油耗约占管输量的0.5%。同时,我国一些大型油气管网输送缺少经验。比如,一些油气管道的工艺设计目前还未形成以数据库为基础、工作站为中心、工专业计算机配套的集成网络设计环境;线路勘测的卫星定位和遥感技术的刚刚起步,大型复杂的输气管网设计缺少经验。对大型天然气管网系统设计管理和维护缺少经验,可提高水平的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单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要依赖进口。对在线泄露检查、动态模拟、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应用软件缺乏使用经验,开发进程缓慢,已有的功能也没有利用,油气管道没检测缺乏经验。
(二)安全问题
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等特点,而储运过程中的特定条件,同时输油管道是在加热加压的情况下,这就具有极大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性。主要原因有:
(1)设备故障。油气设备的不合理、工艺的缺陷、管线的腐蚀、机械振东引起的设备疲劳以及高温高压等,都是危险的根源;
(2)防雷防静电不到位。静电大部分是因为摩擦而产生的,如果静电不能及时的消除,造成电荷累积,火花放电,就会引发火灾。雷电很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是现在随随便便的避雷针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3)设备及电器的不防爆。工艺设备及电器线路如果未按规定选用防爆或未经防
爆处理,泄露的可燃性液体、气体遇火花极易爆炸。
(三)蒸发能耗
目前,从油田---炼油厂---用户的周转环节繁杂,油气损耗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在石油企业,如炼油厂储运系统、油库、加油站等油品装卸操作频繁的工作环节,油气等轻质油品中一会发的有机组合中有大量汽油溢出。按2010年全国原油加工量3.4×108t,一总损耗的3%估算,2010年的总损耗约为1×107t,损失在3×1010 人民币以上。油品蒸发损耗的主要物质是轻组分的烃类,因此,这既造成油品数量的锐减,也将引起质量的不达标。除此之外,由于散发到空气中的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征,一旦超过一定浓度、遇到火源,泄露的油气就可能发生爆炸。
三、储运工作方式的简单建议
(一)加强管道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
管道建设的前期工作任务主要是对油气储运效益最大化进行战略决策。在我国已建成并投产的含蜡高粘易凝原油管道中,最常见的管输问题之一是当此种原油的流速急剧上升,使其流态接近层流区时,通常会急剧增大管输损耗。为了解决这一障碍,我们在前期规划中就需要选用小孔径或变径的管道。输气管道亦然,当较长时间达不到设计输量,以致超过经济限度时,可先建成一条较小口径的管道,当输量上升时可先增加压力站,当建第二条管道更为经济时再建成新线。其次是合理取线,对于由油田直达炼厂的油气输送管道,直线长度与线距长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油气管道是多市场性的,干线往往多绕一点路奔向市场,这比另建支线更为经济,因而油气管道的选择更为复杂。
(二)油气回收
迄今为止,世界上所采用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案有3类,即油气管道系统方案、专用设备方案以及油气管道和专用设备相结合的方案。本文在此介绍一种现阶段的油库油气回收方法。蒸汽回收系统的工艺主要包括三个过程:
(1)油气在吸附塔内背吸收;
(2)利用干式真空泵对吸附塔进行真空再生;
(3)在吸收塔内对高浓度烃蒸汽进行吸收。
流程描述为蒸汽回收过程由两个吸附器组成一进行连续操作,包括吸附塔---用于收集蒸汽流向空气时的有机化合物废弃(VOC)。VOC通过两个吸附塔中的一个向上流东。要除去的组分别吸附到一种特殊吸附剂的表面,而已净化的空气或惰性气体则通过吸附塔德顶端排放到空气中。通过干式真空泵再生真空,可
将吸附塔再生。吸附塔在再生期间关闭,通过真空负压将烃从吸附剂中解吸,使容器处于高浓度烃蒸汽中。这些浓缩蒸汽通过一根吸收柱被压缩,送入吸收塔。此外,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降耗措施:安装呼吸阀挡板,安装反射隔热板,选用适当的材料等。
(三)安全工作
第一,定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故障与日常检修及介质特性有直接关系。油气储运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工艺缺陷、管线的腐蚀等等。
第二,防静电处理。油气储运的设备均应做好防静电接地。接地点应牢固,螺纹连接部位的电阻值过大时应充分利用跨接,使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管线的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要求。
第三,防雷电。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采用外部防雷,这是不够的。还要采用内部防雷措施,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通过各种源线路、信号线路以及各种金属管道侵入而造成建筑物内部各种控制设备的损坏。
第四,防火设备设计不容小视。前面提到的油气挥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做好设备的维护包养,减少油气的挥发,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通风、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因素。
四、我国油气储运的前景展望
(一)天然气工业发展将进入战略性研究阶段,管道运价体系将逐步合理化。
目前,我国已具备加快发展和建立自成系统可持续发展天然气市场的资源基础,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 % ,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很大。但是,天然气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大型的天然气管网必须同时考虑资源、气田开发和下游用户,上中下游协调发展。要实现上中下游诸多环节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解决天然气能源结构、消费结构、天然气工业布局与最佳输送方案、国内外资源的合理配比、市场价格体系和法规问题,以及经营模式等战略性问题。同时,应引进外国气源,保证我国经济发展能源需求,国内外管道统一联网;利用我国在亚洲具有的地缘优势,开展天然气国际化经营。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反映天然气管输实际的运价体系,国内现行管道运价仍参照20 世纪70 年代铁路运价制定的价格原则,与目前的宏观环境不相适应,价格不能完全反映成本,成本耗费得不到合理补偿,政府计划定价难以灵活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用户价格结构不合理,运价无法反映管输的多样性。
(二)特殊区域的油气储运技术
(1)天然气水合物应用研究薄弱
天然气水合物很可能成为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而我国在水合物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还很薄弱。天然气水合物的体积只是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的1/ 170~1/ 150 ,所以理论上天然气可以以水合物的形式,进行大规模储备、大规
模运输和城市天然气供应调峰等。我国已有多家研究单位会在水合物理论和应用基础以及储运方面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2)海洋油气储运科技
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和30%。随着陆地剩余石油资源量的日益减少,海洋石油取代陆地石油成为人类油气资源主要来源的时日已经为期不远。我国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吸收消化和掌握创新的发展过程。在海底管道等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方面,中国海洋石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至今,在海洋油气储运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尚未达到成熟完善的技术水平。除了已经发现的滩浅海油田之外,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石油即将在近海和深水区域有所发现,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洋石油储运工程实施能力。我国的渤海、东海和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石油工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与美国、英国、法国、挪威等海洋石油强国相比,甚至与巴西、墨西哥、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石油技术仍处于落后状态,尤其在深水开发领域。资料显示,深水石油可采储量约占全球石油可采储总量的22%,其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在深水开发方面,油气储运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3 个方面:
a)海底长距离输送管道在复杂海底地貌和地质情况、恶劣海况条件下的设
计和施工技术;
b)大型水下储油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技术;
c)与储运工程配套的水下增压和处理设备、水下输变电、水下自动化技术
等。
(3)油气混熟技术
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目前仍是国际石油工业领域里的一项热门技术。欧美发达国家研发这一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深水和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设施的全海底化,即无水面平台开采,从而大幅度降低恶劣环境条件下和边际油气田的开发成本。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上对其研究和应用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目前我国的油气多相混输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一是多相流动态计算软件。二是大型多相混输泵技术。国际上已用于工程实际的油气混输泵的单泵最大功率为6000kW,而有制造业绩的国产混输泵的单泵最大功率仅为300kW,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悬殊。同时,泵型单一的问题也很突出。三是大型段塞流捕集器技术。
今后一个时期,如果能够攻克以上3 项技术难题,不仅会使我国的多相流计算和关键设备制造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还可取得降低软件与设备采购价格50%以上的经济效益。
(三)油气存储技术
我国石油、天然气、液化气的消耗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将持续增长。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石油进口依赖度已经超过50%的国家,按照国际能源署(IEA)90 天石油消耗量的石油储备库容要求,在建成总库容为1600×104m3 的一期地面石油战略储备库之后,我国还将实施二期和三期石油战略储备工程。在已经着手实施的国家二期战略储备库中,地下水封洞库和盐穴储油洞库已列入其中。这标志着地下水封库和盐穴库将成为今后石油战略储备库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国油气储运界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技术挑战。
(1)地下水封洞库
美国、日本、韩国、瑞典、芬兰、新加坡等国均建有大型地下水封洞库,主要用于存储原油和液化石油气。自20 世纪70 年代,除了在青岛黄岛建设了1 座15×104m3 的原油水封试验洞库之外,直至目前,我国尚没有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用于石油储备的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国外的地下水封原油库的规模一般在300×104m3以上。目前,青岛龙泽燃气公司和北京北燃公司正在青岛黄岛建设库容分别为25×104m3 和50×104m3 的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备库,采取中外联合设计方式。我国有广大地区的地质与水文条件符合建造地下水封洞库。由于与地面库相比在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地下水封洞库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我国油气储运工作者在地下水封洞库设计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不足是没有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大型地下油库和地下液化气库的经验,对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还不够。为使我国的地下储库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库洞室合理布局技术、水幕设计与建造技术、水涌控制与注浆防渗技术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力求全面掌握这一领域的先进技术。
(2)地下盐穴库
目前,全世界有约2000 多个盐穴用于存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美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均建有这类储备库。我国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均有大型盐矿蕴藏,资源较丰富,盐穴油气储库发展前景广阔。西气东输管道调峰库——金坛储气库一期工程是我国唯一建成投产的盐穴库。尽管在储气盐穴库的设计和建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盐穴库技术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领域的经验和能力仍存在差距,需要在溶腔设计与稳定性分析技术、溶腔运行预测与卤水平衡技术等方面继续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形成一整套自主研发和运用的技术体系。
(3)吸附储气技术
吸附储气(ANG)是近年来国际上大力开发的一种天然气储存新技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高密度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技术,能够提供的超级活性炭密度为0.5~0.7g/cm3,其比表面积为3000m2/g,是普通活性炭的2~3 倍。实验表明,在3.5MPa 压力下,1m3 装有吸附剂的储罐可容纳120~170Nm3 天然气。按在1.6MPa 压力下,1m3 装有吸
附剂的储罐容积可装载70Nm3 天然气计,一个1500m3、1.6MPa 压力填满超级活性炭储罐的储气能力相当于10×104m3 常压干式气柜,采用活性炭压力储罐可节省投资约40%。
目前,影响ANG 技术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难题有3 个:一是天然气吸附剂吸附与脱附的热效应问题;二是活性炭再生与更换的问题;三是进气净化处理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很好地解决其经济适用性的核心问题,才能使该技术呈现出应有的工业应用价值。ANG 技术可用于储存大宗天然气,为工业与民用供气系统调峰,也可用于油气田零散天然气的吸附回收,或替代CNG、LPG 作为燃气用户和车用燃料的气源,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应当成为我国油气储运领域的一个研发方向。
(四)总结语
油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改进现有的技术,根据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的具体情况,切实可行的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做到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战略储备的充分准备。要做到这两点,我们致力于油气储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发展储运,让能源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省巨大的开支,也是延长能源的开发时间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宋承毅.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石油规划设计2010,(5).[2] 王志强.中海油挺进深海[J].中国企业家,2006,(9).[3] 李 宁.我国海洋石油油气储运回顾与展望[J].油气储运,2003,22(9).[4] 徐文东等.吸附天然气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6,(6).[5] 姚安林.我国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机遇[J].油气储运, 1999,18(2): 6-10.
第二篇: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胡秀云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大核心,是青少年成才的两大衡量指标。德育工作是各级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地位是不容忽视并且无法取代的。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我们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将我国青少年的德育落到实处是我们的教育者们急需思考并应迅速予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青少年教育隐性教育做人为本
一、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受到冲击,也给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12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够”。而实践中很多学校仍然是“扎扎实实抓智育、轰轰烈烈搞德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德育效果不甚理想。但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多元化价值渐渐侵入,网络普及,青少年已经面对更多的刺激。我们要想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必须进行好我们的青少年的德育,立即对我国青少年德育体制和评价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青少年德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教育达不到理想效果
当前我们的德育多的是简单化的灌输,缺乏针对性的说教,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主动思考、讨论、选择与行为的空间,即使献爱心这样的活动,在很多地方也是大人让做的,流于形式,孩子们在把钱送出去的时候,缺少感情体验。
(二)道德教育实施者难以专业化
近年,“德育主任”或“德育校长”岗被精简,德育工作由他人兼职。在很多学校,要被淘汰的老师放在政教处搞德育,一些重视学生德育的学校,由校长自设德育主任(或校长)与德育专职教师,但无岗。有才干的教师都不愿意进行德育。例如北京地区就有校长们反映:最困扰他们的是“解决不了这些教师的市级先进”。因为北京市只评“教学优秀与骨干教师奖”,而不设“德育优秀或骨干教师奖”,这也就意味着优秀的德育教师永远出不了自己的区县,更别提走向全国。
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教师难以专业化,德育进行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以来,德育不受真正重视、未予以确实保障的状况也带来了我国德育研究的匮乏:在人们的印象中,没事干了才去干德育,德育研究队伍人数少且极不稳定。
三、造成我国青少年德育问题的原因
(一)课程设置
我国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实行政府全面统一规定的方式。在各级各类学校有相应的统编的教材参考书以及统一的课时规定。
这样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能动性。我国最近几年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集体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的是个人素养及文明行为的教育。”这样的课程设置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层次需求,也违背了学生成长过程中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样“倒叙”的德育无法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也无法与学生的心理结合产生共鸣从而落实在行动中。
(二)隐性教育。
所谓的隐性教育是指学校的文化气氛、教师的人格形象、社会的环境优劣、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的形成都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我国,许多人认为学生的德育培育是学校的事情,在学校里又认为是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这种认识是片面。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受到了来自网络文化的冲击和诱
惑,使学生意志消沉,冷漠自闭;再就是来自社会激烈的竞争使学生产生焦虑孤独,苦闷茫然。这些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决不是学校,更不是政治课堂就能解决的。
忽视隐性教育致使多年来我们的青少年接受德育教育的渠道单
一、效果不佳,甚至造成5+2=0的效果。
(三)德育方法。
我国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是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者所固有的行为模式。这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抗。教育者是“人”,受教育者是“物”。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法,这种高高在上的“填鸭式”的灌输,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扼杀青少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反道德”的逆反心理。这样的方法决不会让学生把其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那就更难以付之于实践的道德行为。
(四)德育的主体。
我们传统的教育认为教育者是唯一的主体,忽视了受教育的学生才是教育工作的真正主体。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权威,过分地渲染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我们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忘记了他们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我们忽视了人与人的心灵的交流,没有把德育视为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的过程,所以这使得我们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德育效果是“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
四、如何才能将德育落到实处
(一)改革德育课程的设置。
学校德育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社会的发展而随时为变化了的社会服务。所以我国的德育课程的设置应符合时代的发展随时调整内容,根据我国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现状,我们应大力加强青少年个人素养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内容要贴近生活,避免假大空的说教,同时课程的设置在小学、中学、大学之间要有层次有衔接,要一环扣一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思维发展的规律,不要造成断层和漏洞的出现。
(二)增加学生的体认的程度,注重德育的创新教育。
“德育首位”的理念在我国已久,德育的本质是一种人的哲学。学校的德育须以学生为主体,如果离开了青少年学生的精神认同和实践的体认,学校德育的所有的价值都是徒有虚名。增加学生体认,就必须在利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更多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规范认同升华为道德情感、学会他律和自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唯书,结合实际寻找创新的方法让学生自我体认,获取真知。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应该创新出更多的体认结合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
(三)重视道德实践活动的规范化。
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内化道德观念,沉积为自我的道德,使青少年在道德问题上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我们应学习美国及新加坡的开放式德育教育的经验,加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开设一些规范行为的实践活动,但这些活动应在社会上建立个人的道德档案,在学校建立学生的个人素质评价档案,用以考核评价。我国青少年的德育虽也有实践活动,但在升学压力之下更多的活动没有效果,使活动流于形式。所以我们的道德活动须实行规范化,设置一定的评价体系,与学生的评优就业相联系,才会收到实效。
(四)加强德育的隐性课程教育。
我国虽然也认识到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但在这一方面我们做得还是不够。加强德育的隐性教育就必须优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学校的德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撑与保证。我国青少年德育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是西方腐朽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和虚幻网络对青少年的诱惑。青少年由于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不稳定,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左右。我们必须加大对社会和网络环境的优化,政府要借助法律的杠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保证各种媒体和舆论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网络要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敢于直视网络,批评、指正、利用、监督,做到为我所用,化弊为利。
在这里不得不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深化和补充,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影响作用,在家庭父母应以身示范,加强亲子活动,设置情感情境,培养和塑造青少年的人格,让家庭成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第一站。父母平时要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能只看成绩不看道德。常言道:“立人先立德。”如果这种道德做好了,它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往往会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要优化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让它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与学生产生共鸣。提高教师的人格形象和素质,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会做人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道德表率之本。适时地展开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活动,为青少年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心理难题和外在的压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态。
德育隐性教育开展得好有助于对显性德育课程的支撑和强化,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德育的隐性教育。
总之,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问题事关国家的未来,是我们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从一切力所能及的方面去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汪建兵,申笑梅等.试论学校德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4,(1):61-62.安建文,黎彦科.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教育对策[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4,(1):83-86.石丽敏.试谈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1):66-68.史李梅 宣苓艳.试论青少年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贺春兰.青少年德育怎样落到实处
李牮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对策.2005年11月9日
第三篇:中学学生组织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学学生组织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以学生会和模拟联合国为例
提要:本篇论文以学生会和模拟联合国为例,就西安地区中学生的学生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瓶颈,就其前景提出发展建议。通过学生组织的建立,培养更多的学生领袖。
学生组织,作为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校园元素,也是学生领袖成长的沃土。今天我就西安地区中学学生组织的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一些展望。
一、总述
西安地区的中学学生组织,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专业团队。特点是校方主管,配备管理老师和专业老师,管理规范严格,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普遍内容单一,只就学生的某一方面才能进行专门培养。很难练就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少出现学生领袖。比如我校的管乐团交大附中的国际象棋社,八十三中的围棋社等。
再一种就是学生自治社团。在学校相关部门备案,接受其领导,但保持很强的自治性,拥有自主管理权利。比如各中学的学生会组织等,这类学生组织虽然大多数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会出现一定的兴衰周期,但是其具有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频频出现学生领袖人物。
今天我只就第二种结构类型的学生组织进行探讨。我准备以中
学中最普遍的学生组织——学生会和新兴的学生组织——模拟联合国二者为例进行对比研究。
二、现状分析
中学学生会,在中学校内由来已久,在有的校史较长的学校中,其校学生会的历史也长达半个多世纪。中学学生会,一般是在学校党、团委的领导下的学生自治组织,其一方面接受学校的领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校的制约;另一方面,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行政方面的权利。其主要工作,是在校方同意的基础上,组织在校中学生进行文体或社会实践活动;并在需要的时候,协助学校(主要是通过协助团委的方式)进行活动志愿者方面的组织和安排;个别学生会还进行校刊的编辑和其他学生社团的组织等工作,但能进行此类工作的学生会只是凤毛麟角。
模拟联合国,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民主、平等、自由、妥协、包容的议事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而成。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通过召开会议进行的活动。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国际会议”当中。模拟联合国活动,在西安地区的中学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以国际化、时效性和高度理论水平等特点都给中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让学生们能充分展现自我能力和自我风采。很快的激起了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和学校都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增长点。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学校的关注,并获得了部分学校的大力支持。
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和讨论国际事务,还
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锻炼自己组织、策划能力,研究和写作能力,演讲和辩论的能力,解决冲突、心理博弈等多方面能力,培养自己的领袖气质。
三、发展瓶颈及原因
然而,基于现今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使陕西地区的中学教育大都还停留在较为单一的应试教育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不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大多数中学生自身能力和时间的不足,使得中学学生会没有强大的后备人才库;自身没有独立的资金源和,加之没有学校的高度重视,使其很难拥有实权;由于中学学生组织的缺乏,缺乏有效的竞争,进一步延缓了中学学生会的发展。使得其在中学内难以进行快速发展。
模拟联合国虽然还处于一个新生阶段。但是,模联活动是一个消费巨大的活动,只有当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才具有一定的市场。而现今由于其社会认知度不够,社会资金源不足,使得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学生高昂的参会费用。这也就说明,在一定时期后,模拟联合国将成为一项贵族学生的活动,而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的学生是无法负担的。极其危险的是,当此活动发展一定时期后,因模联高昂的活动费用,造成活动具有很大的利益空间,很有可能会在一定地区沦为商业活动,从而丧失其学术性,失去其活动的初衷。
四、发展前景展望
我前面提到过,学生会,在长期以来在各个中学中一直拥有“唯我独尊”的地位,但模拟联合国的在中学生中的发展,大大影响了其
霸主的地位,对学生会的固有地位发出了强烈的挑战。使得学生会和模拟联合国社团成为了中学中最大的两个组织,成为了互相之间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作为学生会,切不可盲目进行大范围的权利要求。应该更加注重自我完善,加强自身的行政能力,完善其组织结构,建立健全其工作制度,加强学校内部和各学校学生会之间的合作,增长其的独立性和自治性。但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其没有实权的根本状况在很长的时间内不是出现实质性改观。
而作为模拟联合国,应该在这一时期中,迅速对全地区进行普及,奠定坚实的学生基础,保障充足的学生源和更多的校方支持。加强学术性建设。并努力加强社会认知度,争取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在可以驾驭的范围内尽力吸收各种社会资金源。为这一阶段后从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奠定基础。并要加强其实干精神和组织能力,防止组织漏洞。
在这一时间段内,中学内部的学生组织不会出现实质性的转变,只不过是种类和形式的翻新。中学学生组织也应抓住之一特殊时期,努力完善自我体制,扩大学生基础,寻找多样化的社会支持,为其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进行质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在下一阶段的腾飞作出充足的准备。
西安铁一中学生会张天杰
第四篇:中国热泵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热泵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热泵”装置通过电力做功,从自然界中捕获低品位热能,转移并提升至可供人们生产、生活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热泵消耗1份电能,可提供3至6份(甚至更多)高品位热能,其一次能源利用率超过100%,比传统供暖方式节能30%以上,是规模利用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生态精灵”。
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市场推广已近10年,目前仅做出10亿元的市场份额。这样造福于民的高科技节能环保产品在市场推广中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
现状:
行业泥沙俱下,市场准入混乱
热泵行业用10年的时间仅做出了10亿元的市场,其市场份额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热泵行业是2000年前后在我国兴起的新兴产业。根据暖通行业内媒体《暖通空调咨询》分析,1999年到2002年,是热泵市场的示范期;2003年到2005年,热泵技术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许多家电厂商适时跟进,热泵生产商和销售商逐步增多,整个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2006年以后,由于“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20%的目标,提高了全社会对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关注度,热泵技术的大众认知度和市场推广有了一次飞跃。
据热泵行业内知名企业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飒女士介绍,目前国内的热泵产品市场方兴未艾,与前些年无人问津的局面已大不相同。1993年,清华同方刚刚开始涉足热泵技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时,知晓的人很少,市场需求也很少,热泵产品产量很低,相应的生产成本、价格也很贵。如今,由于热泵产品生产制造的技术门槛比较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热泵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巨大商业潜力,生产热泵产品的厂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中投顾问《2008-2010年中国热泵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称,2008年上半年国内地(水)源热泵市场销售额为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为30%。其中小型机组6.7亿元,大型机组(主要是北方市场)3.3亿元。热泵行业近10年的发展只做出10亿元的市场,其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10年培育,做出10亿元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行业准入混乱,企业参差不齐。许多华南家电企业反映,目前行业内出现一些“螺丝工厂”——只要有把螺丝刀就可以买配件组装,产品寿命、性能自然无法保证。并且部分热泵工程实施后不能对抽取能量所利用的地下水或其他自然资源实现100%回灌或循环利用,使消费者对热泵产品失去信任。据悉,热泵行业目前尚无成文规定,没有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或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对从业企业进行约束,生产门槛较低。
政策:
扶持导向清晰,补贴亟待完善
财政补贴为助力热泵技术的市场推广做出了示范和导向作用,但热泵的市场推广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热泵技术在政府眼中,是非常耀眼的“明星”,多次被写进像 “十一五”规划和《节能法》这样的政策条文。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形式和层次的财政补贴更是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做出了示范和导向作用。但是热泵行业毕竟是新兴行业,它的生产和市场推广不同于传统行业,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现有政策在支持其生产和市场推广方面仍有可完善的空间。
政府补贴体现层次性和导向性
近几年来,我国针对热泵行业的财政补贴力度明显。从2006年起,建设部、财政部连续3年补贴了3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去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共有26个省(区、市)的130个项目上榜,其中有90个项目涉及到地勘单位擅长的土壤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技术项目。辽宁省上榜的12个项目全部涉及热泵技术,山东、北京、河北也成为开发利用热泵项目比较多的省份。
沈阳、重庆等城市则以不同的财政补贴方式发展热泵项目。沈阳市政府对于采用地源热泵的相关单位予以扶持,包括给予水电价格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简化热泵项目行政审批手续等。重庆市日前出台的《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对利用可再生能源热泵机组的空调,按机组额定制冷量每千瓦补贴800元;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热水的高温热泵机组,按机组额定制热量每千瓦补贴900元。
倪副总经理认为,我国针对热泵行业的财政补贴早些年主要面向研发机构,这两年多补给项目方(如建筑开发商),现在开始转向终端消费者。通过补贴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刺激用户选用节能产品。这种转变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层次性
和导向性,在热泵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政策的激励,对于热泵行业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此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惠民政策中也明确提出对于采用家用节能空调的用户给予补贴。
从提供生活热水和采暖来看,热泵产品最直接替代的传统能源就是煤炭,近期我国的煤电价格上调和限制使用燃煤锅炉等政策都对热泵产品的市场推广起到了帮助作用。以热泵热水器为例,它以少量电能推动热泵机组,由热泵系统吸收自然界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水、地热等),用1千瓦电能可产生4千瓦热能,同时还可以利用低谷电价工作,运行成本只有电热水器的1/4,节电环保效果明显。热泵技术在回收低温废热方面能够发挥巨大潜力,像污水、冷却水、工业用水等都可以成为热泵产品的能量源,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采访中业内企业多次向记者表示,期待国家能够出台更多能源价格调整策略,或针对使用热泵产品的用户进行电价补贴,以激励热泵产品的市场推广。
跨部门行政许可手续复杂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热泵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和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科学的考察和严密的论证,这个过程离不开工程实施所涉及的具体政府机关的支持和协助,比如跨部门的行政审批和许可、提供工程实施地的地质和水文资料等等。
由于热泵是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相应的、较为完善的行政服务体系,它所涉及的跨部门的行政许可手续比较复杂。以北京市2006年出台的《北京市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为例,里边提到热泵系统施工前期,项目单位须取得“市国土局对项目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评估意见,市水务局的水资源评估意见,市规划委对井孔布局、管线布置的初审意见和市环保局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意见,市发展改革委对热泵项目进行统一审批”。
这样复杂的程序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监督工程质量方面负责任的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热泵产品市场推广的难度和复杂性。随着热泵市场的逐步发展,各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在积极按照市场和热泵产业发展需求,调整相关政策,积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沈阳市在地方法规中已明确规定“市和区、县(市)两级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从事供热制冷经营企业的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特事特办、一站式服务”。
前景:
突破技术限制,提高节能意识
热泵技术在可靠性方面已成熟,主要的技术突破和局限集中在应用方面。大众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热泵的技术原理是物理学中的经典循环——逆卡诺循环,它的道理——“反着提取能量”不难被理解,但是如何控制这个能量提取过程,使它能够为人类所用,却是几代科学家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才开发出来的。因此,控制技术是热泵的核心技术,它必须稳定可靠,同时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用户需求,才可能被应用。目前的热泵技术在可靠性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主要的技术突破和局限集中在应用范围、能源条件和功能/性能的扩展上。
应用范围待拓宽
热泵产品在既需要供冷又需要供热的地方最能够发挥其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任何一种单独的供冷或供热需求提供起来都不够经济,因而它在长江以南、尤其是两广一带的应用并不多。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热泵产品的应用地域正在逐步扩展,长江以南地区的市场也在不断打开。同时,从前的热泵产品多为民用和商用(建筑使用),现在已逐步扩大到工业应用领域。比如同方在河北开滦煤矿等煤矿作业区的示范项目,通过利用采矿过程中伴生的矿井涌水中的能量,为矿井口送暖风和提供洗浴热水。
空气源热泵不能在太冷的地方使用,原来只能在-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使用,现在经过技术改良,有些空气源热泵已经可以在-20℃的超低温条件下使用了。
而像污水源热泵和海水源热泵这样的热泵系统,由于污水和海水的成分比较复杂,直接利用有可能腐蚀机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部分的技术研发需要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对机组和水源做特殊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做法是直接引用已处理到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由热泵机组对其进行能量提取。
功能/性能也须扩展
以热泵热水器为例,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从前热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只能达到45℃左右,这样的温度只能用来洗澡,用来采暖温度稍低。现在,经过技术改良,有些热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可以达到55℃-65℃,基本能够满足采暖需求。
另外,热泵产品与其他设施的配套使用也可为热泵的市场推广打开一方天地。据同方人环工程技术部门介绍,由于出水温度不够高,从前的热泵产品在应用到使用暖气片散热的既有建筑中受到限制;现在新型建筑多采用地板散热装置,这种散热装置的技术路线与热泵产品很吻合,因为地板散热装置的面积大,不需要较高温度的热水就可以满足用户舒适性的要求,这样的配套设施改造和使用也增加了热泵产品的市场应用机会。
需要补充的是,从同方人环的经验来看,即便热泵产品在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都没有出现技术障碍,在产品的正式投入运行和售后服务阶段还是会出现问题,很多相关的控制和操作系统还没有“傻瓜”到人人都能掌握的程度,违章操作和错误操作时有发生。另外,从空调制冷的角度来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日益加大,传统的碳氟制冷剂逐渐被弃用,用什么冷媒代替碳氟制冷剂仍是一个全球性的技术难题。
好产品须广泛认知
目前,普通大众对于热泵技术及其相关产品还知之甚少。热泵产品想要在市场上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需要普通大众的广泛认知和支持。
节能环保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让人们了解后,才会成为一种影响普通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意识。利用热泵思维(提取和循环利用能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隐含着许多可以利用的能量,比如房间排风的热回收、干燥、工业废水、废热、废料等等。
同方人环的销售部门认为,常规的能量提取和利用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复杂的能量提取工作则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来主动发现、利用、并完成。像热泵产品这样专业性非常强的节能产品的市场推广,绝对不仅仅是卖东西这么简单。与其说它推广的是一种商品,不如说它推广的是一种节能意识,与用户共同探索节能途径。因此,它的市场推广比其他任何一种产品在资源投入、服务周期和专业性要求方面都要细致得多。
第五篇:我国新型食用油市场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我国新型食用油市场现状与前景展望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新型原料油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应运而生。虽然其攻占市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值得肯定的是,这是一场顺应潮流的绿色革命。
从2006年10月以来直至今年初夏,我国国内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大盘期价影响一路攀升,食用油价格在某些地区已经突破7000元/吨大关。桶装大豆油、花生油、玉米坯芽油、菜籽油等在近几年的平稳市场运行中首度全方位涨价,涨价幅度在6%-11%之间徘徊。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市场消费的差异化日趋明显,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各类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原料食用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些,都为新型原料油大幅度占领食用油市场提供了无限可能。
卖点:营养的“液体黄金”
现阶段各厂家生产的新型原料食用油包括:橄榄油、油茶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棕榈油和葵花油等。这些新型原料油大多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元素。
以橄榄油为例,其中含有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并且所含比率适合人体所需比例,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等。油酸直接可以帮助人体有效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而降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恰恰可以使心脏病发病率受到有效遏止,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有效预防冠心病,所以科学界把单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安全脂肪酸”。这是很多传统植物油所不具备的。新型原料油这一特质,已经突破了传统油品的使用功能,被人们称之为“液体黄金”。
不光如此,很多新型原料食用油中还含有钙、锌、镁、钾、磷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水溶性维生素。这些成分都可以有效的增进消化系统功能,改善协调人体内分泌。并能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特别是对促进儿童骨骼、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增强预防一些老年疾病都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作为食用油的一种延伸和创新,新型原料食用油发挥了它更为突出的特性就是绿色和保健,非常符合当前的消费需求。
动向:多家企业厉兵秣马
在经历了生产原料价格上扬的影响后,食用油业内生产厂商转而寻求新的原料进行生产,这本身就是一种规避生产风险的理性做法。国内大型食用油生产商金龙鱼和福临门,早已先人一步推出了自己的新式食用油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多力生产的橄榄油和葵花油,以小包装PK大包装桶装油为策略,直接进军上海市
场,并在加工工艺上精益求精,产品以低油烟、油质精纯、色泽清透为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较之国外一些企业不同的是,国内企业生产新型原料食用油还处于发展阶段。较之已经形成的多巨头竞争传统油类市场的情况,在新型原料油的研发、生产、宣传和销售上,众多企业存在着探索中竞争的脉象。
各企业在新型食用油产品的不同层面上进行着尝试。例如包装上,在原来普遍存在的5L桶包装的基础上,推出更小包装的产品或者是瓶装产品。由于新型食用油价格偏高,这种小包装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消费群体单位购买的资金压力,单位容量的减小也更方便于消费者尝试使用,并且可以捆绑在大包装产品上利于促销活动的进行。另外,在产品诉求上出现细分化趋势,将各类不同原料的新型油品根据成分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生产品种,有针对性的让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购买。总之,产品包装的多元化、产品品类的多元化、产品价格的多元化等等,都将有利于新型原料食用油今后的市场销售和产业发展。
现状:进入不代表热卖
经过循序渐进的市场开发以后,加上大型知名食用油企业都开始进入这一品类产品的生产,造就了新型食用油可以较为容易的进入各细分市场。但从目前市场上新型原料食用油的销售情况来看并不十分热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诸多方面的。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还不够以及产品价格也是影响新型食用油大幅度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新型食用油在价格上不但高于传统食用油,而且在包装上也大多沿袭传统原料食用油的包装,给消费者一种食用油替代品的感觉,大大的降低了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没有让消费者真正的从感性上认知这一产品。并且消费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很深晦的产品成分介绍,由于知识层面的不同往往看了也似是而非,这些都成为了新型食用油大面积占领油料市场的阻力。
就地理因素而言,不同的地区因为气候、地理和人文饮食文化的不同对新型食用油所需要的品类也各有不同。中南部地区往往喜欢清淡爽口的产品,不少沿海地区因为接受外来文化的指数比较高对橄榄油、棕榈油易于接受。而南部地区因为地理原因,油茶籽油已经可以让大众所熟知并接受。和这些地区所对应的北方地区,因为气候的原因和京鲁菜系的饮食习惯的影响,广泛的对煎炸食品情有独钟,玉米胚芽油、葵花油等产品的销售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新型食用油在市场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以上因素,才能规避风险。
就目标消费者的细分而言,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由于受近年舶来饮食文化和健康消费理念的注入,对新型食用油有很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当然,较高的个人收入,也有利于新型食用油的行销。总之,相对成熟的消费和购买机制让更
多的高端消费群体成为该市场的主流,产品的价格只是影响其购买的一个方面,丰富的营养是新型食用油受到这部分消费者青睐的最大缘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小部分群体。我国人口众多,其中农业人口居多,特别是一些内陆地区,在食用油的消费上,还处在散装油向成品桶装食用油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这样的初级市场中,新型食用油想要抢占市场,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展望:市场在于引导
因此,新型食用油对于油类市场来说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各类产品尚处于树立品牌和提高大众认知度的时期。在价格和单位包装上还需要做更理性的调整,能真正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层面来协调产品品类,才可以更好的让大众接受这一新型产品。
总的来说,新型原料食用油,从普通消费的视角来看,还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够接受的新品类。沿袭已久的大豆、菜籽食用油在广大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新型原料食用油由于在国内市场成型晚,上市时间不长,加上广大消费者对于传统食用油的惯性消费习惯以及对产品的性能在主观认识上的不足,所以在销售初期的销售效果并不理想这是正常的。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对饮食文化尤其考究,特别是食补为国人所青睐。所以,新型原料食用油的市场定位于营养保健,正好契合根深蒂固的传统饮食文化,也就是食补胜于药补这一理念。因此,新型原料油引领食用油绿色健康消费新潮流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