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学稿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第2课时
黑林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科目:语文执笔:审核:课题:革命烈士诗二首课型:新授课学生姓名:备课时间:授课时间:课时编号:
一、营造气氛:播放电影片断<在烈火中永生>
二、换位感受:介绍几位革命烈士的诗(老师介绍烈士生平,学生朗诵烈士的诗)
1、陈然的我的<自白书>
2、周文雍的<绝笔>
3、方志敏的诗一首
三、学习新课革命烈士诗二首
〈把牢底坐穿〉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播放图片)
2、师生互动:讨论如何来读这首诗。(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3、诵读欣赏活动:个别读、师范读、生齐读。(生评师评相结合)〈花〉
角色互换:学生主持学习
1、作者简介
2、师生互动
3、诵读欣赏活动
四、师小结
第二篇:2 古诗二首
北师大版《同步课堂》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
《古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参悟到古诗所蕴涵的道理。
2、认真朗读古诗培养语感,体会文字和诗句的美。
3、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即用景物和事物来表达要说明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和诗句的意思,自学古诗。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所阐述的道理,体会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谈话:假期中,老师和家人一同到杭州西湖游玩,那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就当导游带领大家去游览一番。2.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3.师: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课题)
4.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出示多媒体课件)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5.理解题目: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你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6.过渡: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二)质疑解疑,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3.学生自读、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
4.学生自读感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5.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6.集体交流不理解之处。(注意“潋滟”、“空濛”、“西子”、“总相宜”的意思)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谈感受。
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
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
6.(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及现在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8.小结: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配乐(配《平湖秋月》)朗诵古诗,并配以西湖优美画面。
(四)总结学法(课件出示: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大海景象的古诗《浪淘沙》。(五)学习《浪淘沙》
1.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除了在状物抒情外,大部分都在讽刺封建统治,表达心中的不满。
2.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遇到困难在学习小组中共同交流、启发。3.汇报学习收获。(1)了解诗题。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亦作词牌名。(2)再读古诗,理解词语。
交流“平沙、淘不住、遂令”等词语的意思。(3)交流诗句的意思。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翻滚着,澎湃着,举目望去,海的尽头是天,天的尽头是海,海天连成一片令人心境开阔。水中间的田地十分辽阔,也是看不到尽头。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到暮色渐至,不停地推拥着大地,冲涤着大地。致使浩瀚无际的东海变成令人赞叹的美丽桑田。(4)悟诗情
“遂令东海变桑田。”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通过描写海上的变迁,感叹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告诫我们在这样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就算是浩瀚的东海都会变成桑田,又何况其他的万事万物。(5)诵读古诗
(六)比较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七)交流有关水的古诗 《望洞庭》 《忆江南》
(八)布臵作业
1.搜集与“水”有关的古诗。
2.了解白居易和苏轼的其他作品。
第三篇:古诗二首2)
第二课时(4月23日 星期一)
教学目标:学习《浪淘沙》,学习3个生字,1个多音字。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黄河很长很长。
教学重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学习3个生字,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知道黄河很长很长。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准拼音。
2、指生读古诗,读准下列字音:曲簸淘
3、个别读古诗,读准字音。
二、感悟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写了黄河怎么样?
通过“九曲、万里沙、浪淘、直上”等词理解黄河的场合波涛汹涌的样子。
三、练习有语气地读:
1、你认为应该怎样停顿,标一标,读一读。汇报读
2、指导读: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背一背
四、学习生字:
牵淘
1、出示生字卡片,读字扩词。
2、用熟字学新字
3、观察天字格中的范字,说说注意的笔画。
4、描一个写一个。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各3个
2、把这两首古诗背给家长听。
3、选做:自选背诵1——2首古诗
板书设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四篇: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时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过程 :
一、创设课堂情境。
1、背诵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说说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感悟与体验。
2、出示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二、欣赏古诗。
1、出示古诗。
2、老师诵读古诗后,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达到琅琅上口,并且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刚才读到的是一份怎样的情?用最恰当的词表达出来。学生反馈,自由读书,谈谈这份情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生读3次(请同学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6、师:是呀,同学们感受到的这些都能在诗句的景物描写中得到印证。现在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诗句,在品读过程中,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做个记号,然后向组内同学探讨,解决不了的,我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
7、学生自由感悟,就问题互相探讨。
8、学生反馈、互相解疑、品读诗句。
9、诵诗咏诗情
师生和着音乐,看着画面共同诵读古诗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背写夏天的诗。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以诗明志,以诗寄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五篇:第5课 古诗二首
第5课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课件flash古诗背景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看事情不单要看它的内部,还应看它的外部,不仅要看局部,还应看全局。)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懂得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生背诵《观书有感》
师:光会背还不行,能默写吗?
生:能!
师: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吗?
生:翻开课本,看字词。
师:谈一谈有没有要注意的字词?
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以“渠”字为例:师:这是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在书写上突出“上下结构”呢?生:将“木”的一横写长些。
生默写并自查
师出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重点指导“一鉴开”)
师:“半亩方塘”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谁来帮帮我?要是“一剑开”我肯定知道是指诗人一剑把半亩方塘里的水给劈开了。可这儿用了这个“鉴”字,哎!(师作焦虑状)
生:老师“鉴”是镜子的意思。
师:噢,有这个意思?你怎么知道的,说出理由来听听?
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师:你真行!会用工具书帮助学习了。
师:再读一下这句。生读后师:读出什么来了吗?
师:你不仅能联系句子还能图文结合思考,谢谢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拦路虎”。可“开”字你们理解吗?
生:当“打开“讲
老师课前查过资料了,古代的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生试说
指一生说: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师出示: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
生:天光和云影
师: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什么叫“徘徊”?(强调双人旁)
生:来回移动
师:能否说成“晃动”?
生:不行,用“晃动”说明方塘里的风太大了。
师:你怎么知道当时风不大呀?
生:上句说池塘像镜子吗?
师:噢!这就叫联系上文呀!
师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
生:这句中说池塘水很清
师:“渠”不是“渠道”吗?你怎么说是池塘呢?
生:上句写诗人看到半亩方塘水清,所以在问的呀,显然“渠”指的就是方塘
师:诗人问什么呀?
生:诗人在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呢?
师:问得好,看来诗人挺会动脑筋的,既然是问话,别忘了问号呦?那么诗人有没有得到答案呢?
出示: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齐读
师:你知道为什么池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吗?
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的。
师:如果没有活水呢?
生1: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
生2: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
出示《观塘有感》于前面依次呈现的四句诗前。
众生:不对!不对!是《观书有感》!
师提问: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看插图
生:诗人手中抓着书,身旁还有一些厚厚的书,我想诗人肯定很爱学习。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出示: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生思考填空
生1: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生2: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要活到老学到老。生3: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
众生:不是,不是!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师: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出示: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