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吸取内蒙古乌海煤矿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通报文件的通知
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吸取内蒙古乌海
煤矿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通报文件的通知
京安办字[2005]55号
房山、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京煤集团:
2005年1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6人死亡,3人受伤。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防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现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吸取内蒙古乌海“11.11”煤矿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的通报》(安委字〔2005〕2号)的文件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两个重要文件精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煤矿企业违法生产行为。
二、区、乡政府要加大对停产整顿矿井的监管力度。凡停产整顿煤矿一律不准采煤,要真正按照停产整顿的内容、时限、措施进行整改。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违法生产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并对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依法追究责任,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严格落实《煤矿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煤安安监字〔2000〕10号)文件精神,煤矿发生伤亡事故后,事故单位必须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对延报、瞒报的,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四、进一步完善举报制度,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各区、乡(镇)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关于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举报办法》和《关于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区、本部门安全生产举报信息处理办法,建立生产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及时受理安全生产举报事项。
五、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加大对隐瞒事故责任追究力度。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严肃查处和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同时要认真查处隐瞒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对参股分红,充当“黑后台”、“保护伞”的党政干部,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
六、请房山、门头沟区政府、京煤集团认真落实通报精神,并将文件转发到辖区各产煤乡镇和煤矿。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七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吸取内蒙古乌海“11.11”煤矿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报
安委字[200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5年1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6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防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原属地方国有煤矿,1999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有矿井3对,年产煤能力9万吨,属低瓦斯矿井。由于存在超层越界开采、瓦斯监控系统不起作用、不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问题,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先后多次到该矿检查,并下达整改通知书;9月21日,乌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其停产整顿并向社会公告;10月16日,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再次明确要求其停产整顿。但该矿拒不执行停产整顿的指令,仍然超层越界、非法组织生产,造成矿井之间相互贯通,破坏了原有通风系统,形成瓦斯积聚,由于违章作业,引发了这起特大事故。经初步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停产整顿矿井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指令,违法生产造成的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全国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1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精神,严厉打击煤矿非法生产的关键时期,充分暴露了该煤矿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不顾职工生命财产安全,“要钱不要命”的严重问题,是典型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法行为,性质十分恶劣。
各产煤省(区、市)、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深刻吸取这起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对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杜绝停产整顿矿井非法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一、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在查明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依据《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要督促乌海市按照《特别规定》的要
求,对事故矿井依法进行关闭,并实行经济处罚。事故调查报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向社会公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对本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煤矿关闭整顿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全面落实煤矿整顿关闭的各项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整顿关闭责任。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把煤矿整顿关闭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防止只整顿不关闭、停而不整等走过场现象的发生。要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对无证非法开采的煤矿坚决关闭取缔,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矿井要依法立即关闭。截至10月底,全国停产整顿已验收煤矿中,不合格应关闭的占27.6%,但各地的情况差异很大。各产煤省(区、市)要结合实际确定年内应关闭矿井的数量目标,并落实到各产煤市(地)和县(市),于2005年11月30日前,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三、认真落实停产整顿措施,严把复产验收关。目前,各产煤省(区、市)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展很不平衡,一些煤矿不认真制订整改措施,明停暗采或拒不停产整顿;部分地区验收标准过低、把关不严、验收复产矿井比例偏低。各停产整顿煤矿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工作,提出验收申请,对验收不合格或逾期不提出申请的一律予以关闭。验收合格的矿井复产前要制订恢复生产方案,加强人员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各产煤省(区、市)要按照颁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所具备的基本条件,结合实际制订严格的整顿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分期分批地搞好停产整顿矿井的验收工作,避免将所有停产整顿矿井的验收时间都集中在年底。各产煤省(区、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监察机构,要组织对本地区停产整顿矿井的验收情况进行抽查。
四、强化检查监督,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各产煤省(区、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停产整顿矿井的监管,督促煤矿企业落实整顿措施,加快整顿进度,保证整顿质量。要向停产整顿矿井派驻安全监督员,监督检查煤矿停产整顿情况。严厉打击停产整顿矿井非法生产行为,发现停产整顿矿井明停暗采、只停不整、假整顿真生产的,要按《特别规定》要求立即予以关闭,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检查复核,加大瓦斯治理力度。各地区要对技改、改扩建、新建和资源整合矿井进行检查复核。凡是工程项目及设计未经审批、未履行“三同时”审核手续、擅自违法施工或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技改、改扩建、新建矿井,坚决整顿或关闭;资源整合必须坚持先关闭后整合、以大并小、以优并差的原则,被关闭矿井的资源仍有开采价值的,要纳入整合范畴。严禁借“技术改造”、“改扩建”、“资源整合”之名,拖延或逃避关闭。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确定的瓦斯治理七项措施,把瓦斯监控系统联网和核定矿井通风能力作为重点,加快工作进度。2005年年底前,国有煤矿必须在集团公司(矿务局)内部实现瓦斯监控系统联网,产煤县必须在县域内实现联网。尚未完成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省(区、市),要结合整顿关闭工作的实施,抓紧完成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要继续抓好安全督导,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各产煤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通报转发至各产煤市(地)、县(市)、乡镇及各煤矿企业,并认真组织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二○○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二篇: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吸取内蒙古乌海“11.11”煤矿事故教训进
【发布单位】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发布文号】安委字[2005]2号 【发布日期】2005-11-19 【生效日期】2005-11-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吸取内蒙古乌海“11.11”煤矿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
作的通报
(安委字[200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5年1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6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防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原属地方国有煤矿,1999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有矿井3对,年产煤能力9万吨,属低瓦斯矿井。由于存在超层越界开采、瓦斯监控系统不起作用、不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问题,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先后多次到该矿检查,并下达整改通知书;9月21日,乌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其停产整顿并向社会公告;10月16日,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再次明确要求其停产整顿。但该矿拒不执行停产整顿的指令,仍然超层越界、非法组织生产,造成矿井之间相互贯通,破坏了原有通风系统,形成瓦斯积聚,由于违章作业,引发了这起特大事故。经初步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停产整顿矿井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指令,违法生产造成的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全国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1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精神,严厉打击煤矿非法生产的关键时期,充分暴露了该煤矿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不顾职工生命财产安全,“要钱不要命”的严重问题,是典型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法行为,性质十分恶劣。
各产煤省(区、市)、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深刻吸取这起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对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杜绝停产整顿矿井非法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一、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在查明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依据《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要督促乌海市按照《特别规定》的要求,对事故矿井依法进行关闭,并实行经济处罚。事故调查报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向社会公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对本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煤矿关闭整顿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全面落实煤矿整顿关闭的各项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整顿关闭责任。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把煤矿整顿关闭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防止只整顿不关闭、停而不整等走过场现象的发生。要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对无证非法开采的煤矿坚决关闭取缔,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矿井要依法立即关闭。截至10月底,全国停产整顿已验收煤矿中,不合格应关闭的占27.6%,但各地的情况差异很大。各产煤省(区、市)要结合实际确定年内应关闭矿井的数量目标,并落实到各产煤市(地)和县(市),于2005年11月30日前,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三、认真落实停产整顿措施,严把复产验收关。目前,各产煤省(区、市)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展很不平衡,一些煤矿不认真制订整改措施,明停暗采或拒不停产整顿;部分地区验收标准过低、把关不严、验收复产矿井比例偏低。各停产整顿煤矿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工作,提出验收申请,对验收不合格或逾期不提出申请的一律予以关闭。验收合格的矿井复产前要制订恢复生产方案,加强人员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各产煤省(区、市)要按照颁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所具备的基本条件,结合实际制订严格的整顿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分期分批地搞好停产整顿矿井的验收工作,避免将所有停产整顿矿井的验收时间都集中在年底。各产煤省(区、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监察机构,要组织对本地区停产整顿矿井的验收情况进行抽查。
四、强化检查监督,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各产煤省(区、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停产整顿矿井的监管,督促煤矿企业落实整顿措施,加快整顿进度,保证整顿质量。要向停产整顿矿井派驻安全监督员,监督检查煤矿停产整顿情况。严厉打击停产整顿矿井非法生产行为,发现停产整顿矿井明停暗采、只停不整、假整顿真生产的,要按《特别规定》要求立即予以关闭,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检查复核,加大瓦斯治理力度。各地区要对技改、改扩建、新建和资源整合矿井进行检查复核。凡是工程项目及设计未经审批、未履行“三同时”审核手续、擅自违法施工或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技改、改扩建、新建矿井,坚决整顿或关闭;资源整合必须坚持先关闭后整合、以大并小、以优并差的原则,被关闭矿井的资源仍有开采价值的,要纳入整合范畴。严禁借“技术改造”、“改扩建”、“资源整合”之名,拖延或逃避关闭。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确定的瓦斯治理七项措施,把瓦斯监控系统联网和核定矿井通风能力作为重点,加快工作进度。2005年年底前,国有煤矿必须在集团公司(矿务局)内部实现瓦斯监控系统联网,产煤县必须在县域内实现联网。尚未完成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省(区、市),要结合整顿关闭工作的实施,抓紧完成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要继续抓好安全督导,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各产煤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通报转发至各产煤市(地)、县(市)、乡镇及各煤矿企业,并认真组织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督查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文号】安委办[2006]38号 【发布日期】2006-10-28 【生效日期】2006-10-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督查的通知
(安委办[2006]38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82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督促各地按照制定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继续加大煤矿整顿关闭、资源整合工作力度,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组成督查组,对部分省(区、市)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开展联合执法督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地区
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2省(市)。
二、督查的主要内容
1.贯彻落实《通知》和全国安全生产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情况。各地将《通知》印发到地方各级有关部门、煤矿企业和各类煤矿情况;煤矿整顿关闭三年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是否提出了到2008年和2010年保留小煤矿数量限制目标,是否将关闭煤矿的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2.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展情况。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针对16种关闭矿井类型核查并提出需要关闭的矿井名单情况;2006年关闭矿井名单落实情况,是否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了公告;公告关闭的矿井相关证照吊(注)销和实施关闭及关闭到位情况;生产规模在3万吨/年及以下矿井数量和关闭情况。
3.煤炭资源整合情况。贯彻落实《通知》和安全监管总局等11部(委、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号)的情况。对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重新进行核查情况:一查方案,是否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订的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二查证照,资源整合的矿井是否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矿井;三查资源,已关闭或属于16种关闭范围的矿井资源纳入整合是否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认定并经重新规划;四查程序,资源整合主体是否按照建设项目履行了审批(核准)程序,是否为一个法人主体、一套生产系统,是否存在一证多井情况;五查规模,资源整合是否贯彻以大并小、以优并差、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整合后形成的矿井规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煤矿建设项目情况。贯彻落实《通知》和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039号)情况。对煤矿基本建设项目核查情况:一查核准,煤矿建设项目是否经过有关部门核准,“安全专篇”是否经过审查;二查资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三查违规,是否存在违规越权审批、违规建设、施工等问题;四查措施,在建设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五查管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是否到位。
三、督查时间
11月7日~25日,督查时间8-10天。具体出发时间由各督查组组长单位掌握,并通知有关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督查人员组成 此次督查共分12个组,每组6~8人。组长分别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全国总工会等7个部门领导同志担任;成员由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电监会、全国总工会等12部门有关司局人员,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安全监管总局煤炭信息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等单位人员组成。同时邀请有关新闻单位记者参加。
五、督查方式
1.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督查组要听取所到省(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查阅相关资料。
2.突出重点,现场抽查。要选择问题比较突出、矛盾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重点检查。要采取针对性检查和现场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原则上每组应检查2个市(地)、3 个县(区)、8个以上矿井(包括资源整合、停产整顿、建设项目、关闭和正常生产等各种矿井)。
3.提出建议,促进整改。督查工作结束后,各组要形成督查报告,指出所到省(市)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并与省(市)人民政府交换意见。要注意发现和总结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4.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邀请新闻单位派员随各督查组开展工作,及时报道相关情况,对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曝光。
六、其他事项
国务院安委会未安排督查的产煤省(区、市),由各省(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照上述督查内容组织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于11月25日前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二○○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安委明电〔20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
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近期煤矿、交通等行业领域接连发生多起重大事故。3月18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发生客车翻车事故,造成15人死亡;同日,天津光阳海运有限公司一轮船在渤海山东龙口港海域发生倾覆事故,造成12人死亡、2人失踪;3月29日、4月1日,吉林省通化矿业公司八宝煤矿先后发生两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分别造成29人死亡和7人死亡、10人被困,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出部分地区、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非法违法行为仍然突出。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和杨晶、王勇国务委员在吉林省八宝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经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坚持安全第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各地区要强化对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根据地区环境特点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果断措施,严细事故防范。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与监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二、突出重点,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针对近期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要突出煤矿、交通领域的隐患排查。煤矿重点排查安全管理及瓦斯、通风、水害、机电等方面的隐患;道路交通领域重点排查治理危险路段,严格客运车辆的安全检查;水上交通领域要强化对极端恶劣天气的预警,加强重点水域、重点工程、重点船舶和重点时段的安全巡查。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要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存在重大隐患、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要责令企业停产整改。要强化对煤矿等高危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安全检查,严防事故发生。
同时,要针对今年春季异常天气较多和汛期即将来临的实际,超前防范,全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和隐患点除险加固,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三、深化“打非治违”,强化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结合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执法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工作。要继续狠抓《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8号)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铁规定、刚执行、全覆盖、真落实、见实效”;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和监管监察,严防超能力生产、冒险蛮干。要认真打好非煤矿山整顿关闭攻坚战,深入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要强化春夏之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反三违”、烟花爆竹企业“反三超一改”活动。要继续深化“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加强客车、货车、面包车等“三车治理”,整顿路面行车秩序。要继续深化建筑施工、消防等其他行业领域和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治理,确保安全生产。
四、强化督促检查,切实增强工作成效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各地区要上下联动,在组织企业认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的同时,组织专门检查督查组,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带队下基层,深入生产一线进行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综合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新问题。
五、严肃事故查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各地区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对今年以来发生的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依法严肃查处,并尽快公布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要注重查清事故原因,分清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责任,严肃追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要运用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切实完善安全措施,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国务院安委会 2013年4月2日
第五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
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01年9月16日 国办发[2001]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1〕25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下发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闭整顿小煤矿(含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国有煤矿以外的各类小煤矿,下同)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认识不足,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关闭整顿小煤矿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并没有全部关闭,乡镇煤矿停产整顿流于形式,以停代整;一些已关闭小煤矿擅自恢复生产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地区整顿验收标准不够严格,小煤矿重大、特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煤炭工业形势的根本好转,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小煤矿关闭工作进度
(一)凡属“四个一律关闭”的小煤矿,即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即国有煤矿采矿登记确认的范围)内的小煤矿、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四证”(即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书)不全以及生产高灰高硫煤炭(灰分超过40%、含硫超过3%)的小煤矿,必须按照《紧急通知》有关规定全部予以关闭。未按《紧急通知》要求时限完成关闭任务的地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关闭目标;关闭任务重的地区也要加快进度,确保在2001年10月底前全部关闭。
(二)小煤矿的关闭工作必须达到以下要求:凡属应予关闭的小煤矿,政府有关部门要限期注销或吊销证照,炸毁井筒,填平场地,发布公告,并按要求恢复地表植被或复垦。
(三)对已关闭而又擅自恢复生产的小煤矿,一律按无证开采论处,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煤炭管理、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监察、环保等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予以关闭。同时,要严肃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妥善处理关闭小煤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1.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妥善安置被关闭小煤矿的职工,属于城市居民并已参加失业保险的,要按规定发放经济补偿金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农民合同制工人,发给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已缴纳了失业保险费的,按规定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对国有煤矿矿办小井中与国有煤矿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且合同期未满的职工,由所在煤矿重新安置。对已被所在煤矿安置或失业后重新就业的职工,要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2.关闭小煤矿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原则上由地方承担。关闭小煤矿和职工安置任务重、地方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二、加大小煤矿整顿工作力度
(一)《紧急通知》规定应予关闭之外的所有小煤矿,均列入此次整顿的范围。小煤矿的整顿工作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整顿的重点是:煤矿矿井通风,以及防瓦斯、防尘、防火(以下简称“一通三防”)等安全设施的建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安全生产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煤矿矿长是否具备安全专业知识,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有职业资格证书;煤矿开采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排放污染物是否达到环保标准;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矿业秩序是否良好。
(二)小煤矿整顿工作原则上于2001年年底前结束,经整顿后仍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一律依法关闭。经整顿后保留的小煤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事故防范能力;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符合环保要求;矿长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三)整顿后保留的小煤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验收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负责组织实施。小煤矿验收标准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及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制定。验收合格的小煤矿,由验收人员及乡(镇)、县(市、区)、市(地)政府负责人逐级签字,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核发“四证”后,方可恢复生产。对在验收中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各级监督、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采矿权人以承包、转包和租赁等方式,将部分和全部采矿权转给他人开采。对已有的以承包、转包等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要认真清理,并依法严肃处理。
三、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一)严格新建煤矿的审批程序和标准,防止重复建设。“十五”期间新建煤矿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新建煤矿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煤矿建设布局和“三同时”(即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达到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各项安全条件;实行正规开采,资源回收率达到50%以上。在关闭整顿小煤矿期间,暂不批准新建小煤矿项目。
(二)严格“四证”的审核发放,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将“四证”的审核发放权力一律上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采矿许可证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发放;煤炭生产许可证由省级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发放;煤炭企业取得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后,向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矿长资格证书由省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核发放。
(三)负责审核发放“四证”的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对本通知下发前发放的证照进行全面清理。凡是予以关闭的小煤矿持有的各种证照,有关部门要在2001年10月底前全部依法予以注销或吊销;凡属停产整顿的小煤矿持有的证照,经验收合格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恢复生产的,再重新核发各种证照;经整顿实行关闭的,有关证照要在2001年年底前全部注销或吊销。在小煤矿关闭整顿期间,暂停对小煤矿审核发放新的“四证”。对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发证照的,要严肃查处;导致发生特大责任事故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严格劳动用工管理。小煤矿用工必须报当地劳动保障、公安部门备案。劳动保障和公安部门应对小煤矿用工依法进行监管。小煤矿从业人员必须与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严禁女工从事井下劳动。煤矿井下作业作为特殊工种,其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国家认定的培训机构所组织的安全和操作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擅自上岗。
(五)各煤矿企业都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的规定,为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
(六)加大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和煤矿伤亡事故查处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煤矿安全执法监察。对煤矿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没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严厉查处;涉及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公安机关要加大侦查力度,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要及时清理收缴关闭的小煤矿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防止散落流失。要依法打击暴力抗拒关闭整顿小煤矿的行为,为关闭整顿小煤矿提供执法保障。
四、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堵塞漏洞,减少事故隐患,进一步落实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重点产煤地区要把煤矿安全生产作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小煤矿集中的地区,县、乡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要引导煤矿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搞好煤矿“一通三防”等安全生产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煤矿企业防御事故的能力,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并落实到人。
(二)各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煤矿安全执法和监督检查。凡加挂煤炭工业局牌子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2001年年底前都要完成机构、职能和人员的分离工作,使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重心真正转到安全监察执法上来。对煤矿安全监察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的行为,要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从严查处。
(三)要严厉查处关闭整顿小煤矿中暴露出的腐败问题。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股办矿,收受贿赂,公开或暗地包庇袒护,使应关闭小煤矿迟迟未能关闭的,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四)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各界对关闭整顿小煤矿的监督作用。各新闻单位要积极配合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加强舆论监督,电视台、报纸要开辟专题、专栏,明察暗访,搞好追踪报道。各地要设立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举报电话或电子信箱,方便群众举报。对举报有功人员要予以奖励,并切实保护举报人。
关闭整顿小煤矿和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国务院针对当前煤炭工业生产形势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经贸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本通知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