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2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各煤矿企业:
为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现提出2012年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安全发展理念,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强化管理、做好服务,筑牢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继续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着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加速推进全县煤矿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全力确保全年煤矿安全生产,安全指标控制在省、州下达的范围内,实现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
三、工作重点
根据中央、省、州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县煤矿企业实际,确立2012年工作重点为:
(一)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管理。认真落实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强 —1—
化监管责任的落实,推动煤矿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强化现场管理,排查治理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事关煤矿安全生产大局。煤矿企业必须把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纳入安全生产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力度,有计划地做好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素
质,转变作风,为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竭力做好服务工作。
(三)深化瓦斯治理工作,打好攻坚战。瓦斯不治,矿无宁
日,安全无保,按照国家煤矿瓦斯治理相关政策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县局及时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小组,为煤矿企业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各煤矿企业要紧密配合,组建专业队伍和人员认真开展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工作,实现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消除瓦斯事故。
(四)建立煤矿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
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应作等级划分登记管理,局、所、煤矿分级落实整改责任,按照“落实时间、人员、资金、责任和措施”要求,把发现的隐患整改到位。
(五)加大投入,强势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煤矿质量
标准化建设事关煤矿企业生存大计,所有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2—
相关政策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质量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届时未达标的一律关闭。各煤矿企业务必把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加大建设投资力度,确保验收达标。
(六)完善五大系统,筹建紧急避险系统。继续建设完善监测监控、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五大系统,着手筹建紧急避险系统。
(七)加快机械运送人员系统建设,降低劳动强度。各煤矿企业要继续加大投入,抓紧机械运送人员系统建设工作,有效降低工人上下井劳动强度,有条件的矿井原则上要安装猴车,条件暂不成熟的必须安装人车。
(八)加快采煤方法和支护工艺改革,淘汰落后采煤工艺。采取有力措施,改革采煤方法,积极推广适用的采煤方式;改革支护方式,坚决淘汰木支护,全县所有矿井的主要运输大巷、石门、上山、回风巷采用工字钢、U型钢支护或锚喷;规范电气管理,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电气设备入井。
(九)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按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机构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新招工人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由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实习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 —3—
不少于20学时。通过多形式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能力。
(十)执行国家产能政策,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加快东源泸西公司所属矿井的深化整合工作,通过整合实现矿井合法化,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加快相邻重组型矿井整合进度,提升矿井单井生产能力,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十一)改善供电措施,提高矿井安全用电保障。煤矿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年产6万吨以下的煤矿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必须满足抽风、排水、提升等要求,确保矿井用电安全。
(十二)继续开展打非治违,规范矿业开采秩序。规范煤矿整合技改工作,加强对煤矿整合技改建设项目的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和建设行为;继续规范生产矿井安全生产行为,实现煤矿依法依规生产。
(十三)健全安全生产投入机制,保障资金到位。煤矿企业应按有关规定提取使用好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到位。
四、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科所、各煤矿企业要把思想高度统一到找准切入点,克难而进,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上来。要加强领导,成立各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4—
研究,制定措施方案,有效推动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科所、煤矿企业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把握工作要点,为做好安全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三)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各科所、各煤矿企业要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专题研究、专项整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做好全年工作。
(四)强化督查,落实责任。县局成立督查组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督查工作,并实行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对工作推进不力、抵制、推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5—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冀政〔2008〕7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煤矿企业优化组合,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全省煤矿安全形势的稳步好转,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向好转,但煤矿规模小、数量多、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小煤矿管理水平低,安全保障能力差,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和煤矿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用强有力的手段、务实的调控政策、有效的治本措施,下大力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总体目标和要求。到2010年,组建一批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小煤矿数量力争控制在300处以内;煤矿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百万吨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全省建设4至6个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安装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瓦斯抽采率达到规定标准。
二、进一步加强煤矿基础管理
(三)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煤矿企业不得单纯把职工个人利益与产量挂钩,做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证照不齐全不生产。要认真落实职工的监督权,充分发挥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切实解决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生产问题。
(四)认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精心组织本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隐患排查所必需的资金、人员和物资。各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隐患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公告公示,公开挂牌督办。
(五)加大隐患查处力度。存在《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以下简称《特别规定》)所列15种重大隐患的矿井,必须停止生产,排除隐患。对3个月内2次或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矿井,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该煤矿的法定代表人和矿长5年内不得再担任任何煤矿的法定代表人或矿长。
(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承诺事项,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三项制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承诺,并严格兑现奖惩。
(七)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各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持续投入机制,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多渠道筹措安全资金,补还安全欠账,不欠新账。安全费用要专款专用,重点保障煤矿“一通三防”、水患防治等工作需要。
(八)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各煤矿企业要加快采掘、机电、运输等重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步伐,努力实现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严格按照采煤、掘进、开拓、机电、运输、提升系统安全质量等达标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淘汰落后的开采技术和装备。
(九)加大“三推行”工作力度。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在小煤矿推行专用回风井、壁式采煤方法和支护改革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7〕216号)要求,制定“三推行”工作实施方案,凡未经专家论证和有关部门批准,2008年底前必须淘汰木支护,2009年底前必须淘汰金属摩擦支柱支护,采用壁式采煤方法,高瓦斯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矿必须布置专用回风井。
(十)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采取委托培养、设立定向奖学金、偿还助学贷款、提高就业待遇等措施,加快培养矿建、采矿、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煤矿急需专业的学生,努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十一)加大井下工人培训力度。小煤矿招收从事井下工作的工人,要由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统一组织,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上岗资格培训。从事过井下工作的人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得低于1个月;未从事过井下工作的人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得低于3个月。各省属重点煤矿要变分散招工为统一招生,2010年后招收从事井下工作的工人,必须接受技工学校至少1年的集中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十二)严格任职资格审查。大中型煤矿新任命的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监察处处长,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从事井下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2009年底前,小煤矿矿长、安全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2年以上从事井下工作经历,并具有采矿专业中等以上学历水平。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2年以上井下一线工作经验,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十三)加大培训教育督查力度。各级煤矿安监部门要加大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督查力度,定期抽查,发现未按规定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上岗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特别规定》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其停产整顿。
三、提高煤矿防灾抗灾和防范事故能力
(十四)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属于下列情况的予以关闭:不符合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的;威胁国有大矿、村庄、重要设施安全的;3个月内2次或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继续生产的;超层越界开采拒不退回的;存在自然发火、冲击地压、水害威胁等重大安全隐患,经论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建设项目矿井擅自组织生产发生事故的,或拒不执行有关部门停产指令继续组织生产的;被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的矿井擅自组织生产或经整改验收不合格的;纳入资源整合范围,未履行煤矿建设项目相关核准手续和“三同时”审批程序,未重新取得相关证照擅自组织生产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在规定时限内未达到“三推行”要求的;经核实资源枯竭的;地方政府决定应予关闭的。关闭工作由煤矿所在市、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
(十五)加大小煤矿兼并、重组、托管工作力度。按照以优并劣、以大并小和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的原则,煤炭资源优先向国有企业配置,以省属煤矿企业为主体,实施兼并、重组、托管小煤矿工作。冀中能源集团负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张家口市(与张家口矿业集团相邻)小煤矿的兼并、重组、托管工作。开滦集团负责唐山、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市(与蔚州矿业公司相邻)小煤矿的兼并、重组、托管工作。省属煤矿企业要将与国有大矿井田相邻(以省政府办公厅办字〔2005〕117号文件为准,含3万吨基建矿,已关闭矿井除外)的矿井,全部列入兼并、重组、托管范围,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剩余储量。对与大矿井田不相邻的矿井,各相关市、县(市、区)政府和省属煤矿企业要积极协商,力争列入大矿兼并、重组、托管范围。对未被国有大矿兼并、重组、托管的矿井(含3万吨基建矿),各相关市、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安全生产管理较好的煤矿企业或专业公司,通过市场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小煤矿集约化管理,其规模应达到30万吨以上,独立生产系统规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必须由一个法人对所属矿井实行统一生产经营,统一安全管理,统一纳税。到“十一五”末,通过技术改造、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途径,组建一批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被兼并重组矿井已缴纳采矿权价款的,原则上将其资源、资产评估后入股兼并重组企业;被兼并重组矿井直接转让采矿权的,兼并重组企业向其支付采矿权价款,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偿。被兼并重组矿井属地方国有的,其职工由兼并重组企业接收安排。
(十六)加强对小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省煤矿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省长担任,成员为省安全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国资委、河北煤矿安监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电力公司的主要或分管负责同志。2008年9月底前,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和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要成立兼并、重组、托管小煤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
(十七)加快制订小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要积极引导小煤矿参与兼并、重组、托管工作。2008年底前,各产煤市政府与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共同制订兼并重组小煤矿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程序、进度安排,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未被国有大矿兼并、重组、托管的(含3万吨基建矿),2009年3月底前,各产煤市政府提出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十八)强化兼并重组期间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和省属煤矿企业要加强兼并重组期间小煤矿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列入省属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范围的,从签订兼并重组协议之日起,其安全生产管理由兼并重组企业负责。未列入省属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范围或列入关闭范围的,由当地政府负责,要采取停产、重点督查等有效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兼并重组期间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十九)完善小煤矿兼并重组的扶持政策。对实施兼并、重组、托管的煤矿企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扩层扩界优先配置资源,并在电力、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有关部门受理兼并重组企业相关申请后,在法定时限内,从速办结有关行政审批和证照变更手续。对积极参与兼并、重组、托管工作,产能超过300万吨的煤矿企业,允许设立子公司,并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转让等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因兼并重组,被列入关闭范围的矿井,已缴纳采矿权价款的,由国土资源部门对剩余储量进行核实后,会同财政部门按剩余储量退还采矿权价款。
四、加大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力度
(二十)建立健全瓦斯管理机构。各煤矿企业要成立以矿长为主要责任人、以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技术管理工作体系。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设立通风专业机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同时设立防突机构,每个专业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业技术人员。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设专职通
风副总工程师,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设专职地测副总工程师。冀中能源集团和开滦集团要尽快成立瓦斯技术研究中心,并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协作,针对瓦斯治理中的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高瓦斯治理技术水平。
(二十一)加大抽采抽放力度。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安装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未安装瓦斯抽采系统、抽采不达标不得组织生产;优先开采保护层,凡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预抽煤层瓦斯,预抽效果必须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并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瓦斯含量达到或超过8.0立方米/吨的煤层(区域),必须预抽煤层瓦斯;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3立方米/分,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5立方米/分的,必须进行瓦斯抽放;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0立方米/分的,瓦斯抽采率不得低于70%;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70~100立方米/分的,瓦斯抽采率不得低于60%;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40~70立方米/分的,瓦斯抽采率不得低于50%;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20~40立方米/分的,瓦斯抽采率不得低于40%;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10~20立方米/分的,瓦斯抽采率不得低于30%;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5~10立方米/分的,瓦斯抽采率不得低于20%。高瓦斯、突出煤层变为低瓦斯煤层之前,不得安排采掘作业。
(二十二)确保抽采平衡。瓦斯抽采工程要超前规划、超前设计、超前施工,留足预抽时间,做到先抽后采(掘)。瓦斯抽采要纳入矿井生产接续,保证矿井“抽、掘、采”平衡,矿井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为限,确保抽采达标的煤量和生产准备及回采的煤量相平衡。
(二十三)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所有煤矿必须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2010年底前冀中能源集团和开滦集团要分别建设2至3个瓦斯治理示范矿井,推广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重点部位视频监测监控系统为一体的煤矿安全远程监测监控体系,实现与集团子公司远程监测监控中心联网运行。
(二十四)确保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确保通风系统和设施稳定可靠,开采布局和巷道布置合理。小煤矿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间,未经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批准,不得施工联络巷,主要风门必须联锁并安装传感器。凡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抽采不达标的矿井,必须责令停产整顿。
(二十五)加大煤矿瓦斯治理和监管力度。各市、县(市、区)政府和煤矿企业尽快研究制订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明确瓦斯治理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落实具体的项目和资金,不断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对煤与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的地方煤矿,由市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对煤矿治理灾害的能力进行安全技术论证,经论证不具备灾害治理条件、无安全保障的矿井,必须予以关闭。
五、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二十六)建立安全责任工作体系。各级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有重要的监管职责,政府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政府班子成员要实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
(二十七)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生产基本格局,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
查和执法,对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依法从严查处,督导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政策措施,全面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二十八)加大各级政府责任追究力度。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因疏于管理、工作不力,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省政府令〔2007〕第13号)等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依据《特别规定》,结合我省实际,乡(镇)政府对行政区域内存在非法煤矿且没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在县级政府行政区域内存在2处或者2处以上非法煤矿且没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九)加大部门责任追究力度。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违规审批,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或者矿长颁发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人及主要负责人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行政区域内煤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违法生产行为不依法查处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十)加大煤矿企业责任追究力度。省属煤矿企业和地方国有煤矿企业,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责任事故,负有责任的副矿级领导予以免职;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次3人以上责任事故,煤矿的主要负责同志和负有责任的副矿级领导予以免职,集团子公司班子成员扣发年薪,只发基本工资,集团总公司班子成员扣发50%年薪。煤矿责任事故的行政处分按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小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立即停产整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其承诺关闭矿井,吊销矿长、主管副矿长、技术负责人的资格证和安全资格证,在河北境内终身不得获取与矿业开采有关的资格证书。
河北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九月八日
第三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3〕99号 【发布日期】2013-10-02 【生效日期】2013-10-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3〕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矿安全生产关系煤炭工业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关系数百万矿工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煤矿安全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始终把矿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治本攻坚,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
(一)明确关闭对象。重点关闭9万吨/年及以下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加快关闭9万吨/年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煤矿,坚决关闭发生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9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关闭超层越界拒不退回和资源枯竭的煤矿;关闭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仍然组织生产的煤矿。不能实现正规开采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逾期仍未实现正规开采的,依法实施关闭。没有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标准的煤矿,限期停产整顿;逾期仍不达标的,依法实施关闭。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地方人民政府应安排配套资金,并向早关、多关的地区倾斜。研究制定信贷、财政优惠政策,鼓励优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矿。修订煤炭产业政策,提高煤矿准入标准。国家支持小煤矿集中关闭地区发展替代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缺煤地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优先保障缺煤地区的铁路运力。
(三)落实关闭目标和责任。到2015年底全国关闭2000处以上小煤矿。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小煤矿关闭工作,要制定关闭规划,明确关闭目标并确保按期完成。
二、严格煤矿安全准入
(四)严格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和生产能力核定。一律停止核准新建生产能力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一律停止核准新建生产能力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现有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的生产矿井,原则上不再扩大生产能力;2015年底前,重新核定上述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减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生产能力。
(五)严格煤矿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准入。建立完善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井下合理生产布局以及能力核定等方面的政策、规范和标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和工艺。煤矿使用的设备必须按规定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六)严格煤矿企业和管理人员准入。规范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项目核准和资源配置的程序。未通过安全核准的,不得通过项目核准;未通过项目核准的,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不具备相应灾害防治能力的企业申请开采高瓦斯、冲击地压、煤层易自燃、水文地质情况和条件复杂等煤炭资源的,不得通过安全核准。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必须有相关专业和实践经历的管理团队。煤矿必须配备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以及负责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且严禁在其他煤矿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且有3年以上井下工作经历。鼓励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团队以托管、入股等方式管理小煤矿,提高小煤矿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建立煤炭安全生产信用报告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承诺和安全生产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准入和退出信用评价机制。
三、深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七)加强瓦斯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促进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各项政策。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严格执行先抽后采、不抽不采、抽采达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按规定落实区域防突措施,开采保护层或实施区域性预抽,消除突出危险性,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发现瓦斯超限仍然作业的,一律按照事故查处,依法依规处理责任人。
(八)严格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完善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提高评估标准,增加必备性指标。加强评估结果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经评估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的煤矿企业,所属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停产整顿、兼并重组,直至依法关闭。加强评估机构建设,充实评估人员,落实评估责任,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
(九)强制查明隐蔽致灾因素。加强煤炭地质勘查管理,勘查程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不得为其划定矿区范围。煤矿企业要加强建设、生产期间的地质勘查,查明井田范围内的瓦斯、水、火等隐蔽致灾因素,未查明的必须综合运用物探、钻探等勘查技术进行补充勘查;否则,一律不得继续建设和生产。
(十)建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机制。小煤矿集中的矿区,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区域性水害普查治理,对每个煤矿的老空区积水划定警戒线和禁采线,落实和完善预防性保障措施。国家从中央有关专项资金中予以支持。
五、大力推进煤矿“四化”建设
(十一)加快推进小煤矿机械化建设。国家鼓励和扶持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机械化改造,对机械化改造提升的符合产业政策规定的最低规模的产能,按生产能力核定办法予以认可。新建、改扩建的煤矿,不采用机械化开采的一律不得核准。
(十二)大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化动态达标和岗位达标。煤矿必须确保安全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系统正常运转,并大力推进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应用,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生产调度、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综合调度信息平台,做到视频监视、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县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调度信息平台实现联网,随机抽查煤矿安全监控运行情况。地方人民政府要培育发展或建立区域性技术服务机构,为煤矿特别是小煤矿提供技术服务。
六、强化煤矿矿长责任和劳动用工管理
(十三)严格落实煤矿矿长责任制度。煤矿矿长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确保煤矿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必须做到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监控系统有效,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严禁违规作业;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严禁非阻燃、非防爆设备违规入井;必须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达不到要求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
(十四)规范煤矿劳动用工管理。在一定区域内,加强煤矿企业招工信息服务,统一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统一考核、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用工备案、统一参加社会保险、统一依法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并加强监管。严格实施工伤保险实名制;严厉打击无证上岗、持假证上岗。
(十五)保护煤矿工人权益。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研究确定煤矿工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下井补贴标准,提高煤矿工人收入。严格执行国家法定工时制度。停产整顿煤矿必须按期发放工人工资。煤矿必须依法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建设标准化的食堂、澡堂和宿舍。
(十六)提高煤矿工人素质。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加快变“招工”为“招生”,强化矿工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所有煤矿从业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格教考分离、建立统一题库、制定考核办法、对考核合格人员免费颁发上岗证书。健全考务管理体系,建立考试档案,切实做到考试不合格不发证。将煤矿农民工培训纳入各地促进就业规划和职业培训扶持政策范围。
七、提升煤矿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科学化水平
(十七)落实地方政府分级属地监管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分级属地监管责任,强化“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强化责任追究,对不履行或履行监管职责不力的,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地区要按管理权限落实停产整顿煤矿的监管责任人和验收部门,省属煤矿和中央企业煤矿由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验收,局长签字;市属煤矿由市(地)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验收,市(地)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字;其他煤矿由县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验收,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字。中央企业煤矿必须由市(地)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安全监管,不得交由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负责。
(十八)明确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基层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能力建设。创新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开展突击暗查、交叉执法、联合执法,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煤矿存在超能力生产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要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发现违规建设的,要责令停止施工并依法查处;发现停产整顿期间仍然组织生产的煤矿,要依法提请地方政府关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安全准入,严格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依法加强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停产整顿煤矿要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严厉打击煤矿无证勘查开采、以煤田灭火或地质灾害治理等名义实施露天采煤、以硐探坑探为名实施井下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等违法违规行为。公安部门要停止审批停产整顿煤矿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电力部门要对停产整顿煤矿限制供电。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煤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组织及时修订煤矿设计相应标准规范,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强化对煤矿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资质监管。投资主管部门要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资金分配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十九)加快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区域)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其运行维护费用由中央财政和所在地省级财政给予支持。加强地方矿山救护队伍建设,其运行维护费用由地方财政给予支持。煤矿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没有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必须建设兼职辅助救护队。煤矿企业要统一生产、通风、安全监控调度,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应急演练。加强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要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在煤矿抢险救灾中牺牲的救援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烈士。
(二十)加强煤矿应急救援装备建设。煤矿要按规定建设完善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配备井下应急广播系统,储备自救互救器材。煤矿或煤矿集中的矿区,要配备适用的排水设备和应急救援物资。加快研制并配备能够快速打通“生命通道”的先进设备。支持重点开发煤矿应急指挥、通信联络、应急供电等设备和移动平台,以及遇险人员生命探测与搜索定位、灾害现场大型破拆、救援人员特种防护用品和器材等救援装备。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管监察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监督,严格追究责任,确保各项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3年10月2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1年12月28日)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总量,预防和遏制较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xx发[2011]13号文的指示精神,现结合我镇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和推进五大提速工程的重要保障,是建设幸福化州的迫切需要。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依靠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解决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增创社会和谐新优势。
2、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行更加严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实施更加有力的安全监管,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落实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建立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
3、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力争全镇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生产各项相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安全发展。
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4、实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一岗”是指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双责”是指领导干部既要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是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本辖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对本辖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副职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全体党政领导干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5、强化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对本地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负重要领导责任。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并对本地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控制负重要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负责本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协调指导,对分管行业的安全生工作领导责任,原则上由同级党委、政府党务副职兼任;其他分管负责人是分管事故领域的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分管领域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负重要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常委会议每年要听取一次以上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负责同志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支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职责。
6、加大党委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力度。党委各工作部门要把安全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之中,积极支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推进安全发展。组织部门要配齐配强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班子,对长期工作在安全监管一线并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在教育培训、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宣传部门要完善安全事故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对安全生产宣传论的正确引导;协调新闻媒体加强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工作举措、先进典型、经验等的公益宣传。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督促有关部门查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严肃查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
7、明确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各镇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应严把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加强涉及安全生产事项行政审批管理,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实施严格监管和有效指导,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负有行业管理职能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抓生产经营必须抓安全”的原则,把安全生产纳入行业管理的内容,督促指导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作全面负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原则上必须由班子成员担任,具体负责抓好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落实;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职,对分管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责任。
8、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考核表彰奖励机制。镇委、镇政府每两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考核镇直有关部门和各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履职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领导干部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等次,记三等功一次。具体考核表彰奖励办法由镇安监局会同镇委组织部、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镇财政局研究制定。各级组织、人事、宣传、监察、机关工委、综治、精神文明办、工会等部门,在单位或个人评选先进、优秀、劳模以及干部职务晋升之前,应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情况作为考量指标之一。
9、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不合格,连续两年突破死亡人数控制指标或较大以上事故控制指标,或者一年内镇发生一宗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后隐瞒不报、组织救援不力,致使损失扩大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所在党委、政府及部门、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当年不得参加评选各类荣誉称号及表彰奖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或相关负责人当年不得提拔任用、晋升奖励工资,干部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经事故调查发现涉嫌失职渎职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镇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对各镇和镇直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问责机制,督促有关部门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三、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0、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企业领导班子要全面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建立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存储风险抵押金,依法为企业全部职工参加工伤保险,鼓励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证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资金投入。按照企业分类分级,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专项监督的职能作用,由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11、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企业要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应急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未经培训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层层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健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加强粉尘、高毒等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控制职业病发病率。生产经营的条件、场所、设备或设施、环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12、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要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开展安全生产达标活动。安全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实行分类分级达标管理。企业安全标准化评价结果应向社会公开,并作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或其他机关团体对企业信用评级、授信、授荣、上镇的重要参考依据。
13加大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及其负责人的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依法加大对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处罚力度,将其纳入“黑名单”予以公布。对发生死亡事故并负有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要依法追究责任,并执行“终身禁入”有关规定。对出具虚假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严格实行镇场禁入制度。
四、加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
14、坚持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部体布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同步编制安全生产专项规划。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应同步把安全生产纳入规划或计划。各镇要把安生生产贯穿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统筹考虑,整体实施,同步推进。尤其在转型升级中要坚持把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作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检查。全镇各类产业园区在规划和建设的不同阶段,均要把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并纳入,新建园区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
15、完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镇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全镇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加快制定、修订完善安全生产地方性规章,重点推进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严格企业安全准入、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强化中介机构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依法行政各项规定,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科学执法和廉洁执法。
16、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制度、责任考核制度、事故查处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执法联合行动制度以及应急管理制度等,加强对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镇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和镇级政府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各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形成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17、保障对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结合实际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生产安全事故技术鉴定、安全生产检查督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生产安全事故技术鉴定、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及执法装备、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方面的投入。全面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按规定提取、使用工伤预防费。认真实施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风险抵押金制度。
18、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舆论监督。对各级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干部、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和执法人员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全面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办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依法参与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奖励举报生产安全事故和隐患制度,提高职工维权意识。支持新闻单位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典型事例、重大安全隐患予以暴光。
五、切实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19、重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依法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保证镇、镇两级监管能力不被削弱,安全监管队伍相对稳定并得到加强。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建设,乡镇可结合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通过设置乡镇综合办事机构、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或探索委托代理等方式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委托乡镇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村(居)委会进行协管等形式,在村(居)委会建立安全生产协管制度,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20、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构建高效顺畅、协调运转的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演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加快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应急资源共享、统一调度机制和紧急情况下社会应急队伍、救援物资、救援装备及运输工具等征用和补偿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强化普法和执法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有关部门互联、互通、应急资源共享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体系。加强消防综合救援力量以及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各种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安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预测预警和现场救援工作。
21、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要以科技引导我镇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企业本质安全和产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积极推广安全科技先进成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推进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安全防护、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的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加强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评价、咨询、培训、检测检验等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专家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和专家的作用。
各村(居)委会和镇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研究制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措施,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为进一步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为进一步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6月7日国务院及省、市、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安全专家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切实整改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制止和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促进我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煤矿安全生产一系列安排部署,通过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进一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决堵塞安全生产监管漏洞,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促进我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