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吉林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04:3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吉林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吉林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当前吉林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吉林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常天明

(2008年11月10日)

根据吉林煤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研阶段安排意见,从11月5号至11月8号,我们对通化矿业集团公司、杉松岗矿业集团公司、白山监察分局等单位就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向机关有关处室、延边监察分局、辽源监察分局、吉林站及大的煤矿企业发出调查问卷20份。通过问卷和调研,基本了解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吉林省煤矿基本现状

吉林省煤矿自然灾害严重,瓦斯、煤尘、顶板、水、火等自然灾害俱全,在全国96个矿务局中,有16个矿务局被国家确定为重灾局,其中包括我省辽源、通化两个矿业集团。小煤矿多数为开采边角煤和复采区,而且是一个缺煤省。除松源外,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白城、延边等八个市(州)均有煤矿分布。

现有矿井326 处,生产能力4245万吨。其中,生产能力在120万吨以上矿井9处; 能力在30 万吨至120万吨矿井20处;不足30万吨的 297处。国有重点煤矿共有 4个行政矿区、26处矿井;其中 30万吨以上矿井 20 处,不足 30万吨矿井6处。2007年原煤总产量实际完成3001 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完成1579万吨,国有地方煤矿完成452万吨,乡镇集体煤矿完成970万吨。

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井小生产能力低

一是煤矿井型小,按2008年以前的实际产量计算(每年不到3000万吨),平均一个矿不到10万吨,全省的产量不如外省的一个矿。大多数小煤矿整合后能力只能达到4万吨/年。二是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机械化程度低。除了辽源、珲春几个大的局外,几乎谈不到什么机械化。多数乡镇煤矿基础条件差,使用木支护,仍在采用已被淘汰的生产支护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例如占全省三分之一产量的白山市多数矿几乎无壁式开采,仅通化矿业集团个别工作面实行机械化开采。使用旧法采煤,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可靠性差。

2、煤矿职工素质低。

据调查,在我省10万煤矿职工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000人,不到3%。绝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是采掘工。在中专以上人员中,懂专业技术的又很少。有的矿主要负责人虽经过培训,但实际上仍不具备安全管理资质。根本不懂井下生产、技术、安全管理。

例如白山辖区现有从业人员1585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829人;在乡镇煤矿的5925人中,文盲就有452人,接近10%。杉松岗矿业集团1301名从业人员中,本科毕业只有7人。

3、非法违法生产时有发生。

一是发生在资源整合矿井。主要是资源整合矿井存在观望思想和个别地方对省资源整顿关闭政策理解有偏差,存在畏难情绪,责任不落实,加之部门之间协调不力、审批环节繁琐,导致资源整合工作进度较慢,导致一些整合煤矿非法生产。截至目前,全省101处整合矿井中,只有20多处矿井审批了安全专篇。这些矿井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违法违规生产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整合主体矿井利用原有系统,不能满足整合提高的需要;有的矿井在新采矿许可证未办好、老证过期的情况下仍进行采掘活动;部分改扩建项目不按批准的方案施工,有的煤矿存在着边建设边生产现象;在今年目前为止发生的46起事故中,非法生产就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死亡17人。而且整合矿井维修发生事故也不排除有非法生产发生事故的可能。二是部分矿井隐瞒作业地点和事故隐患,存在违规和“三超”现象;例如通化市锟鹏煤矿煤矿安全机构10月28日监察时,打假闭隐瞒作业地点。

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落实。安全投入不足,特别是一些乡镇煤矿,在安全投入上舍不得花钱,技术手段落后,设施设备简陋,防范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低下;一些企业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甚至形同虚设,“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熟视无睹;隐患排查治理有的甚至搞形式、走过场,应付检查、自欺欺人。

5、政府监管责任还需进一步落实

从政府监管主体责任落实来看,一是对安全监管工作重视不够,在机构建设、人员配置、执法检查、隐患排查、责任追究等方面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一是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工作机制不够理顺。全省7个产煤市州,地方煤矿监管部门有的设在市安监局,有的设在市经委,有的设在市煤炭局。机构设置五花八门,上下不对口、工作侧重点不一致,协调配合难度大,在县区落实也不一致。二是人员、经费、装备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受编制限制,政府机关行政人员只减不增,所以监管部门缺少煤矿安全生产的采掘、通风、机电、管理等专业人员。像白山市监管局人头费500元/年,经费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基层安监机构相关装备、设备、资金不足等问题就更为突出。三是执法力度不够,安全监管工作压力大。受地方经济发展和软环境治理影响,地方安全监管工作压力很大,执法力度不够。例如,白山市的江源区,煤炭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为70%,关停一个煤矿,涉及到了财政税收、人员就业和安全稳定。而这种水平的煤矿,隐患永远存在,整改也是长期的任务,唯有关停。监管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压力大,阻力大。如果煤矿存在重大隐患生产,按国务院446号令应责令停产整顿,处50万—200万元罚款,在白山市各县区很难执行,造成煤矿井下隐患长期存在,整改无休无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故也就频繁发生。

6、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效能有待加强

随着责任追究力度的加大,个别监管监察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加之部门之间协调有一定问题,导致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一是个别地方安全监察机构下达的监察意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落实、不反馈或整改不力现象,有抵触情绪;二是个别人认为干的工作越多,可能责任越大;三是部分监管部门对下达的执法行为缺乏必要的督促落实和不好落实的情况,违法违规采掘活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制止;四是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运行机制不协调,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查处超层越界、假密闭、假工作面以及火工品管理等关键上收效甚微,联合执法没有真正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对一些比较重大、棘手的问题,有关部门不愿真正触及,甚至以“责任明确、牵头明确”为借口,敷衍塞责,绕道而行。

三、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思想认识和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为什么要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中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总形势是好的,但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劳动就业,安全生产问题,群体事件等这些问题都应该解决。总书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讲到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依靠人,坚持安全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要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矿企业上水平,不能让那些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用煤矿工人的生命去发展,不能不顾子孙后代,不能有地就占,有煤就挖,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当前我省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解决个别人对科学发展认识不足,存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作风飘浮、工作不扎实的问题;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责任不落实等问题,真正把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严把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关。目前一个时期正是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期,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换证的大好机会,对那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坚决不能发证;对已经发证但安全条件滑坡的煤矿也要采取措施,使其持续达到办证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3、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要求已经很明确,安全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主动出击,遏制重特大事故,坚持安全第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安全监察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秉公执法。对那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煤矿,该罚的罚,该停的停。对那些以各种名义非法违反生产的煤矿,建议地方政府该关闭的关闭,绝不姑息迁就。对一些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必须盯住不放,跟踪到底。不能一查了之、留下后患。

4、继续打好瓦斯治理煤矿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

一是贯彻落实瓦斯治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16字方针;二是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进度。规范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程序,对煤矿整合项目审批建立部门联合审批机制或联合审批办公制度,加快推进整合项目顺利实施。

5、深化隐患排查治理,防止走过场。省、市州都要按照国务院关于“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要求,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确保抓出成效。省有关部门要督促各市州进一步对所辖煤矿开展隐患排查、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督促落实,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要把瓦斯治理和防治水作为工作的重点,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巩固百日督查成果。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出现事故反弹,6、变煤矿招工为招生。针对煤矿职工目前状况,煤矿企业应把招工变为招生。煤矿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将所需人员选送到各类学校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更好地适应煤矿工作需要。同时各有关部门也要健全完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体系,改进培训方法,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实行分层次、分类型的强制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小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确保管理和技术人员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资质要求,使其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加强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保护。

7、进一步明确安全监察职责,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效能。

国家虽然在国办79号文明确 “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相关职能,但有些工作尚不明确,应出台这方面的细则,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职责。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安全监管人员编制、办公设施、经费及必要的装备,确保安全监管职责全面履行到位。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如何监察和定位,特别是对地方政府监督指导怎么开展,推进执法到位和“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建议国家尽快修改出台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篇:浅谈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采矿定单10-4

周文峰

摘要: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主题,是保障煤炭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生产中要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安全设备投入,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煤矿工人的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煤矿安全工作才能步入高层次发展,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生产

问题

对策建议 一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煤矿职工整体素质较低,影响安全生产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国有煤矿用工制度出现了正式工、合同工、轮换工、协议工、临时工等并驾齐驱的局面。多种形式用工制度,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多层次职工队伍,新老接替不上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特别是占采掘一线70 %以上的协议工、合同工,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不仅文化程度低,而且思想中普遍存在着“挣钱盖房,娶妻养娘”的小农经济思想,只想多干活、多挣钱,临时雇佣观念严重,对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表现为安全观念淡薄,个体防护意识差,加之矿工收入不高,造成许多合同工、协议工不安心井下工作。其次,煤矿管理干部,特别是区队长班组长这些“兵头将尾”基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积极肯干的生产工人中选拔上来的。他们在生产中能吃苦耐劳,有股蛮干劲头,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差。他们当中有不少同志的头脑还存在着“煤矿不违章就出不了煤”的错误观念。还有,煤矿职工中许多老工人干活凭经验,靠感觉,有侥幸心理。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对他们约束不大,可执行,也可不执行。他们中有不少人的观点是“出了煤才能多挣钱,管他违章不违章”。特别是部分青年工人,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干煤矿低人一等,不愿上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学技术不专心。有关院校地矿专业招生比例大幅下降,学校“招不进”、企业“分不来”、“留不住”的现象突出,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国有煤矿职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仅占3%左右,地质、采矿、机电、通风与安全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小煤矿从业人员绝大多数为农民工,技术人才更为短缺。煤矿安全科研力量分散,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人才流失严重,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研发基础设施落后,成果转化率低,安全基础理论、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突水机理及主要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等研究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尚未形成完善的煤矿安全科技支撑体系。重生产轻安全,把规程、措施当做开工“护照”

随着煤炭企业走向市场,少数干部和工人产生了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放松了对安全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的关系。特别是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不能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有些同志甚至认为产量是硬指标,多出煤才能多挣钱,质量是次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尽管很多煤矿在职工中实行了安全风险抵押制度,但奖惩数额对职工收入影响甚小,对工人收入直接有影响的还是产量、进尺。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不能保持在动态情况下的达标,养成了“九天松,一天紧,旬旬弄个合格品”的习惯。对于工作面开工前所要编写、贯彻的《作业程》、《技术措施》等,有些技术人员把其看作“护身符”和“开工护照”,所编规程大而全,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不强,工人记不住。在《作业规程》贯彻执行上,有些技术人员敷衍了事的念一遍,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安全机构撤并,安全管理力量消弱

为了生存和自身发展,不少煤炭企业在机构改革中将安全管理机构视为非生产部门而同其它部门合并,有的干脆撤消。对原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大幅度精减,致使安全管理力量削弱。有的矿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既是安监员,又是瓦检员,造成职责不清,监督不力,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由局派驻到矿的安监处与矿安检科合二为一,依附于企业,部分单位受双重领导,在履行职权方面有很多不利因素,人际关系的束缚更为严重,难以充分行使其权力。4 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严重,安全投入不足

短期行为严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投入不足是造成当前煤矿安全生产被动局面的关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单位及集体、个人承包中短期行为所带来的负效应。具体表现在承包者只顾眼前利益,拼人力,拼设备,重生产,轻安全,“要煤要钱不要命”;生产任务完不成搞得工人只顾忙于生产,(采掘队工人每班工作10h 以上)精力疲惫不堪,致使无暇顾及安生;设备陈旧老化,机械人身事故

经常不断。二是煤炭产销失衡,经济效益上不去,安全技措资金严重短缺,致使在安全投入方面形成一个大的缺口,对安全设施无力更换,从而使事故隐患增加。还有安全技术管理和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所需资金,也远远适应不了安全生产的需要。另外,许多承包者招聘工人只讲身体条件,不管人员文化素质,有些煤矿领导认为,市场经济是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把煤出出来就行”,因而增加了安全生产进一步好转的难度。5.地方政府监督严重缺位

煤矿行业虽然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符合经济发展大潮,但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而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地方政府职能的严重缺位,也即是说,政府对煤矿行业的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大,方法不够科学,绩效不够明显。只要政府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令,严格煤矿行业的市场准入,对于不具备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的生产者不予认可,不准生产,地方政府严格把关,那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生产者就没有市场,虽然现在强调许多行业要放开市场准入,但对于关系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严格准入制度,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经常组织检查煤矿安全设施对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进行评估,那矿难事故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生了。但事实表明很多时候政府缺位了,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有二:⑴不少地方官员自身腐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只是当作走走过场而已,而且很多的政府公务人员采取各种方式投资入股,官商勾结,事实上充当了煤矿企业的保护伞。(2)不少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制约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不少地方政府仍以GDP的增长与否作为行政成效的评价标准,很多地方官员把GDP作为追求的目标,把煤矿企业创造的GDP作为提升晋级的基石,因此甘愿充当煤矿企业的保护伞。对煤矿企业的生产状况,安全状况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即使在事故发生以后,对遇难者家属的慰问和补偿似乎总是“迟来的爱”,因此某些地方政府职能的缺位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体系脆弱 和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事实上,只要管理者措施得力,监督得法,大多数的矿难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大多数矿难的损失是可以控制和被最小化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煤矿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工业的重要性和煤矿生产劳动的极度危险性,都要求政府在可持续煤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起义不容辞的公共责任。”

政府要积极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鼓励吸收社会资本入股以充实大煤矿集团实力,增强我国煤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鼓励大煤矿集团大煤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对大企业大集团走向世界提供必要的政治、外交支持,通过外交谈判、政治对话等方式争取更广阔的生产基地和新的矿源,政府要适当提高煤矿行业的门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个人和企业不让进入,对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企业要坚决取缔,对个别企业胡干乱干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条令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厉打击。并且不定时地组织进行抽样调查,对企业的安全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并监督和鼓励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实地方财力,地方财政增大对煤矿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此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及早建立煤矿事故预警和预防机制,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及早预防,认真整改,有备才能无患,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安全生产投入和预防预警机制建设投入多得多。同时好要严格贯彻安全生产法规,加大事故惩罚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2004年1月13日,《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开始执行,2005年1月1日新版的《煤矿安全规程》开始实施,加上以前颁布的其他条令,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应该是比较完善的,法令即立,重在执行,这些法规必须要严格执行。发生事故后要加大对遇难矿工家属的补偿力度,提高生产者赔偿金额,以督促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加大安全投入,重视安全问题。并且严肃惩治事故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制。2.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当政府某些官员自身出现问题并无限滋长时,发生事故已成自然,政府既然在煤矿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也成为必然。具体而言,即是要加快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大力推进反腐败工作进程,杜绝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政府工作人员和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以GDP增长与否作为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评价标准的错误政绩观,同时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煤矿安全生产出谋划策,为煤矿安全生产消除还存在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切实做到“该放的不越位,该管的不失位,职能明确不错位,承担责任不缺位”还要运用政府的号召力,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舆论监督煤矿生产,让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和参与支持煤矿生产,对舆论媒体爆光的问题要及早整改和纠正,争取把险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3.对生产经营和煤矿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生产经营者在煤矿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身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努力培训和增强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是重中之重,对生产经营者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知识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大多数的煤矿从业人员没有专门的生产知识,没有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普遍缺乏安全生产技能,那么对这部分人进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同样是必需的,使所有的从业人员只有基本上具备了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险情发生后逃生自救的能力,具备常规事故的处理能力和临危不乱、遇变不惊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拥有从业资格,准予上岗,这对于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和提高煤矿抵御事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4.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抑制经济投资过快增长

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步骤,经济过热阻碍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自政府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后,我国经济开始平稳较快发展,物价也渐趋稳定,但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今年,物价可能会反弹,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仍然会持续上升,能源价格也可能会持续上扬,经济对煤矿的影响在今年不仅是存在的,其程度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因此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着力解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着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努力改善能源利用和供需模式,降低煤矿生产的高额利润,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缓解供需矛盾。

第三篇:罗城镇煤矿安全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城镇煤矿安全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城镇副镇长

刘华安

罗城镇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幅员面积95平方千米,辖26个村3个社区,人口5万多人,经济总量占全县1/10,煤炭和卤盐是镇上“黑”“白”两大资源,拥有股分制煤炭企业5个,其中县级煤矿3个、乡镇煤矿2个,年产量43万吨,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大、难度也大。煤矿安全监管是我镇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和我们的对策作简要发言。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依然淡薄,主要表现在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够。

1、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仍然是当前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纵观近年来的安全生产事故,无不与思想麻痹、重生产轻安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因素有关。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炭行业已成为暴利行业,煤矿特别是一些个体煤矿,为了利益“拼命”下达产量指标,工人为了挣钱“拼命”生产,两个“拼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根源。

2、从法律角度看,违法后责任追究的力度太轻,也是煤矿老板安全主体责任差的原因之一,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故,矿主承担刑事责任的高限仅为7年有期徒刑,而且多数老板刑期间被保外就医,照样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甚至照样当老板。

因此,在如此情况下,形成了政府抓安全,企业抓生产,使安全 与生产对立起来。企业往往弄虚作假应付政府的安全监管,侥幸心里在生产中占了上风。

(二)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

1、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培训只能听听,考试往往找人代替,专业人才更是匮乏,知识结构也不合理,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特别是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奇缺,管理层几乎没有大中专以上专业人才,部分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还相当低,不少竟是文盲,不懂规程,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2、煤矿固定工减少,现在大量使用的是农民合同工和轮换工,部分煤矿为减负降本,几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可以说是低素质的人在从事高危险、高难度的工作。

3、为了减少开支,煤矿企业采取区域性生产承包,根本不太重视管承包中的安全监管,也埋下了事故安全隐患。

(三)基础薄弱,超能力生产。

我镇青狮煤矿近几年发生了两次不该发生的事故就说明这一点,本来是乡镇煤矿,规模相对较小,采掘通道相对窄小些,属于基础薄弱,虽然经过几次技改仍与大煤矿存在差距,安全投入与监管措施根本不能同大煤矿相比拟,因此导致两次顶板工事故发生。

(四)煤矿安全管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有些煤矿矿长变化大,一年一换,都是聘用,资质名不符实,短期培训拿到资格证的多,科班出身的少,有的矿长有经验而无理论,不能高瞻远瞩;有的有理论却无实践经验,中看不中用。乡镇煤矿事 故多发,其主要原因是矿业秩序混乱,但追根溯源是管理体制的不适应。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

1、我县向煤矿派驻住矿安监员是可以推而广之的做法。但是驻矿安监员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考核,还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把煤矿安监队伍建设列入考核地方政府安全工作的一项内容,也作为考核领导干部重视安全工作的一项指标。

2、为了切实加强煤矿监管队伍建设,要积极解决煤矿管理部门的编制、经费、办公场所、车辆、工资等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压死责任,确保建设一支力量充实、责权利统一、精干高效的监管队伍,真正形成政府督办、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煤矿监管体制的良性运行。

3、深化煤矿生产管理体制,探索实行“矿管分离”。煤矿企业的出资人拥有企业,是大股东,可以担任董事长,但不一定要参与煤矿的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井),全面实行矿长负责制。煤矿企业的出资人只是企业的“股民”,有对企业的经营监督权,但无权干涉煤矿生产管理,是企业的合法受益者。

(二)坚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企业安全监管自觉性。

1、建议重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经济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力度,对重特大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施以重刑,让企业主感到 死不起人、不敢死人,使安全意识真正溶入其灵魂。

2、强化煤矿生产现场管理,以班组为安全生产责任单元,建立矿长跟班制度、矿长交接班制度、班组专职安全监督员制度;每班至少设一名专职安全检查员,跟班巡回检查存在的隐患并督促及时整改,做到解决隐患不出班。煤矿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引导煤矿企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逐步形成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氛围。

(三)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遏制事故重在消除隐患,必须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1、安全检查要改变通知时间、地点的检查方式,常规巡查和突击性检查相结合,严防煤矿企业弄虚作假应付检查;同时倡导煤矿不要怕检查,通过检查出找出问题是好事,应该欢迎检查。

2、检查要细化和广覆盖,而且要重视检查人员的素质提高,比如定期开展检查人员技能培训评比等活动。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回头看”,跟踪督察整改情况,确保检查的质量和效果,严防检查走过场。

3、要建立隐患责任追究制度,解决只是事后处理的倾向;要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量刑”,视情节给予经济处罚、停产或关闭;情节严重的按事故立案调查,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把责任人处理在事故前,逐步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监管“关口前移”。

(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煤矿健康发展。

1、建立“科技兴安”机制,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制和推广力度;靠科技进步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和工 艺,提高煤矿企业的防灾和抗灾能力。

2、研究激励机制,提倡工人搞技改、提建议。不能小看工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3、三是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始终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任何时候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的煤矿都不准组织生产,从而把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贯穿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4、建立重点监控机制,根据煤矿自然灾害特点分类管理。作为煤炭企业必须清楚掌握煤矿的灾害特点、生产现场安全状况和主要危险源;县级以上煤矿管理部门必须清楚掌握各地区灾害特点,受水、火、瓦斯等重大自然灾害威胁的矿井等,以此分类制定监管措施,并按受灾程度分级管理。受水、火和瓦斯影响的矿井要重点监控,严看死守,跟踪管理,从而科学分配监管精力,实现科学管理。

(五)建立“一票否决”机制。

要将安全生产列入考核干部和有关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考核结果对干部的任用和部门实绩实行一票否决。

煤矿安全监管是我们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一方面煤矿事故影响大、危害大,另一方面煤矿监管难、力量不够,直接影响到监管的效果。我们只有不遗余力,不断深化监管措施和提高监管水平,才能极大的减少煤矿企业事故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强度。

2011-11-8 5

第四篇: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煤职教中心:陈庆业

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且多为井工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稍有疏忽,或违反有关规程、规定,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轻者影响生产,重者造成矿毁人亡,煤矿是高危行业。资源整合煤矿安全条件差,事故多发,是管理的重点,近两年来,我分别到郑煤三大公司嵩阳、郑新和国瑞调研,走访十多个资源整合煤矿。总的来说,煤矿被整合后,三大公司分别向整合煤矿委派了五职矿长和专业技术人员,并注入大量的整改资金,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大部分资源整合煤矿已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已恢复生产,可以说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和整合前有天地之别。但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需逐步解决。

一、资源整合煤矿存的问题

(一)煤矿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较低,工人流动性大

首先,多数资源整合煤矿现在的管理方式是原业主对上级公司承包管理,煤矿管理的实权在原业主手中,上级公司委派的五职矿长管理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有部分煤矿业主对“安全第一”方针认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同时煤矿的科室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绝大部分是业主负责招聘的,年龄偏大,技术短缺,安全意识不高,郑煤“永丰事件”就是工人技术短缺的现实。此外,许多工人干活凭经验,作业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等对他们约束不大,因按煤炭产量发工资,有不少人的观点是“上班就要出煤,出了煤才有钱。”。

其次,采煤工人流动性大,安全意识差,培训费用高。井下采煤工人多为当地农民工,文化素质都比较低,缺乏采煤技术。在岗前培训的72小时中,对《安全作业规程》记不住。同时,农民工的随意性很大。煤矿使用的农民工,农闲时到煤矿打工挣钱,农忙时在家务农。由于没有用工合同的约束,煤矿也只能任之离去,新到的工人虽然进行了上岗培训,但由于对矿井情况不熟悉因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

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按照要求真正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干部作风漂浮,有些干部下井不是为了管好安全生产,而是为完成规定的下井指标,走马观花现象不少;二是以包代管现象严重,一些部门把煤矿安全指标纳入承包内容后,对安全生产缺乏严密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考核办法,使各种安全承包流于形式;三是技术管理不到位,有的技术管理人员片面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写写《作业规程》、《技术措施》。从而导致了现场最直接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另外,在编制《作业规程》时有的与现场实际脱节,编制的内容大而全,工人记不住,对现场施工的实用性、指导性不强。

(三)“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煤矿业主虽然都按要求对安全生产进行了投入,但存在不同程度的 “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在整合期间部分煤矿业主对政策把握不准,出现短期行为。他们大都采取突击生产,抱着能采一点算一点的心态,不注重安全的实质性投入,这样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多数煤矿业主及工人们总认为:“产量是硬指标,质量是次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因为作业人员的经济利益是靠完成产量的多少而获得的,我同井下工人交谈强调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时,有的工人反驳说“照你说的做我就不挣钱”。同时,上级多数管理部门下基层检查也是既下通知又打招呼,资源整合煤矿为了检查合格,也停产整顿忙一阵,检查过后恢复了原来的面目,形成了应付检查的局面;煤矿自行组织的每旬工程质量验收也基本形成了规律,检查过后又不顾质量赶产量,形成了不良循环。

(四)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和种种原因的影响,致使煤矿经济效益低、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历史欠账多,整合前对安全的投入不足,整合后随有较大投入,但现在安全仍有欠帐现象,对支护、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更显不足,这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一些煤矿业主惟利是图,急功近利,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想多出煤,又不想多花钱,就容易发生事故。资源整合煤矿和郑煤直管矿相比,整合矿井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弱。

二、措施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公司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资源整合煤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上取得的成功经验,树立事故可控的信念。更要看到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为此要抓好:

1、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实行“重典治安”,严肃查处各类煤矿违法生产行为,督促资源整合煤矿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肃查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对事故矿井实施严查重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处每一起事故。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和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使资源整合煤矿从被动抓安全向本质安全转变,以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2、整合煤矿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

3、建立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全力整改安全隐患。一方面资源整合煤矿自身要重视安全生产,不仅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备投入,更要抓好日常安全生产的检查,特别是对井下采掘进头、盲巷、废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和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预兆等都要严格的进行检查,制定好严密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另一方面公司有关部门,政府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和住矿检查站要加强对资源整合煤矿的日常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采掘作业规程是否合理、通风设备设施是否完善、井下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是否配齐配足、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预案是否制定、井下的开采布局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隐患制定专人负责的预案,确保隐患整改及时,从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4、资源整合煤矿要进一步针对煤矿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并且按照规程要求切实加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真正按照规程操作。

(三)针对重点,解决难点,全面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当前,整合煤矿安全生产上伤亡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瓦斯和水患三个方面,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伤亡事故,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企业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煤矿的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支护到位,成排成行,充填必须足实接顶,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业,在处理危岩时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负责技术的矿长,必须对专职顶板员的工作和工人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四是整合煤矿采面要全面推行“滑移支架”,确保支护到位。

在瓦斯治理上,一是资源整合煤矿必须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全面制定煤矿的瓦斯治理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操作;二是整合煤矿所有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正常运行,其监控的范围、地点、时间必须按规程进行,并实行专人负责;三是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严禁井下无风、微风作业,特别是要抓好掘进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然聚积;四是煤矿必须配齐配足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检设备,并严格按照规程加强瓦斯检测,真正做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坚决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五是必须加强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井下电器失爆;六是严格井下掘进放炮作业瓦斯检查员的跟班,防止掘进过程中瓦斯事故的发生。

在水患治理上,煤矿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矿井,必须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洪期要加强井上下值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

(四)狠抓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当前从整合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煤矿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公司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要依法强化对煤矿业主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五)建立健全监管协调工作机制,推进联合执法工作

整合煤矿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和配合,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形成合力,做好隐患治理工作,杜绝非法开采行为;共同督促煤矿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开展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现场管理,加大对隐患的排查、整改力度和事故查处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安全约束激励机制,促进煤矿安全形势稳定。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矿的防灾抗灾能力。

2012年6月

第五篇: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安全生产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消极或被动应付,或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有的地方和重点工程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有的甚至以挂牌保护为由,回避安全监管监察。一些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但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实际上也管起应属于综合监管范围的某些工作。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未真正理顺,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互不通气甚至相互拆台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呈逐级衰减状况。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级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三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几乎陷入“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困境,所承受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大大超过其拥有职权应承受的、权责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安全投入不到位。从政府层面看,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于涉及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公共场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事故预防所需的投入,甚至连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经费都未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应有的保证。根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用于安全生产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3%。从企业层面上看,大多数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条件差,安全设施不到位,存在大量事故隐患;不少企业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造成许多历史遗留的隐患难以整改。从当前经济层面上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特别是在当前缺煤少电、煤价上涨的情况下,有的煤矿以调煤保电为借口,不顾安全条件大干快上,超能力生产现象普遍,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主体责任不到位。一是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三资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技术装备落后、陈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缺乏起码的安全设施,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操作规程,生产作业条件极为恶劣,各类事故多发。二是相当部分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没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如没有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依法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制定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制定必要的应急救援预案,没有组织开展必要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没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三是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安全生产设施、事故隐患整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等所需的经费没有保证。四是企业没有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少非公有制小企业特别是煤矿、非煤矿山及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用的大量农民工,总体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就直接上岗,在恶劣危险的作业环境下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成为各类事故的直接引发者和受害者。

(五)安全基础不到位。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较差。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比较集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容易出现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安全生产形势也容易出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企业从业人员、交通工具、乡村道路不断增加,渔业生产、水上作业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员不断增多,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增加,人流物流量增大,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策 构建***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解决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是保持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也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一项重要内容。

(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如果一个地区、一个行业,重物大事故不断,今天这里死人,明天那里爆炸,老百姓没有基本的安全感,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执政形象就会受到影响。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及计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计划。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工作部署、落实、检查的内容,切实落实各个层面上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政府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准入条件,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规划布局、结构调整,强化宏观调控,督促地方和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各有关部门层面上。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强化安全基矗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违反安全法律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工作总结《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三是生产经营单位层面上。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要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扎实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四是社会层面上。全社会应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形成***监督、群众监督机制。重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这四个层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体系,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总体推进。(二)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确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对于目前承担的危险化学品、矿山安全等专项监管职能及部分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则应淡化带行业主管部门性质的直接监管的色彩,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模式,走国家监察的路子,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作用。二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国家、盛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设置,或在四级设置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也可以对现有乡镇的安办实行双重领导,由县(市、区)级安监机构进行业务领导,在对其现有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对乡镇安办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有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对村(居)则应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则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法律、化工、建筑、机械、矿山方面的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常五是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特点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鉴于现行的管理体系,可逐步推进省以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体制,在人事调配上由省局统一任免,以保证集中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适应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需要。各级政府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配套必要的安全防范、救助设施;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账。加大对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等高危行业的安全投入。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抓好隐患整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应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测和防范设施,提高综合防范能力。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绝不能以节省投资为借口削减安全必要设施。三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低押金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娶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四是要在高危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险,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减轻企业事故赔付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政府的日常强制管理,通过监察督促等方式,确保企业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是要加强安全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只有通过现场执法,才能消灭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要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主体,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要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事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五是严格事故查处,强化责任追究。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所有事故都要及时认真组织调查,对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从严查处,强化社会警示作用。(五)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安全生产既要依靠必要的物质基础,更要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文化。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宣传安全生产科学道理,灌输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倡导安全生产科学态度,强化全社会、全民族的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建立在广大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在适当增加投入的基础上,组建起“指挥得力、反映灵敏、功能健全、运转协调”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各级政府应对并处置突发性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紧急情况的能力。三是要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企业自主负责上,使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真正把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要着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安全素质和发展能力,把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逐渐纳入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监督的作用,把安全生产作为行业自律的一个重点内容;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四是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法人和个体业主,要分期分批依法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

下载当前吉林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吉林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范文)

    近一个时期,全国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及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如......

    当前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专题

    2006年湖里区中小学师德建设论文 浅谈当前师德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厦门市县后小学吴彩恋 内容提要: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职业道......

    当前师德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当前师德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摘要:教育改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广大人民教师的肩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马关县古林箐乡中心学校为例。作为人......

    浅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08-03-18 作者:梁旭 朱光金 张雪 访问次数:177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地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山县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2、企业负责人及其员工,特别是各级单位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有......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作者: 一、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形势分析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浅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

    关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对策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信心进一步增强,防腐倡廉工作总体形势不断趋好。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