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示儿》有感(共5篇)

时间:2019-05-14 04:4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示儿》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示儿》有感》。

第一篇:读《示儿》有感

三(3)班顾真祯

陆游是我国宋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最近我学习了他的一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的大意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心痛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九岁高龄,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的诀别诗,也是遗嘱。人死之后,本应无牵无挂了,但诗人偏偏“但悲不见九州同”。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他不悲;即将与家人永别,他也不悲;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这其中既充满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对屈辱求和的南宋王朝的不满和谴责。这种拳拳爱国之心,殷殷爱民之情,感天动地,催人泪下,又令人振奋。

他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国统一,读着陆游的诗,我想到了杜甫、辛弃疾、文天祥、吉鸿昌,想到了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想到了用笔呐喊的鲁迅,想到了为祖国的自由而战斗的黄继光、董存瑞,想到了为祖国争光的奥运健儿,想到了为香港回归而做出巨大贡献的邓小平爷爷……

正是这千千万万爱国人士,用他们深沉而热烈的爱国激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颂歌。

第二篇:《示儿》(模版)

古诗《示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熏陶。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发兴趣

1.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大,出现了一批批杰出的诗人。你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哪些诗人?(李白、杜甫、陆游等)(板书:陆游)谁知道陆游,我们来聊聊:(板书:南宋诗人)

是啊,陆游他的一生共写了九千多首诗,在他的一生和他的九千多首诗里,始终贯串和洋溢了然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的诗歌创作最显著的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在临终前写的一首诗《示儿》(板书)

2.谁来读课题?(指名一生,读得真不错,字正腔圆。)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给儿子看)

(不会说没关系,哪位同学来帮助他?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课文的注释。谁来呢?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等会儿学习古诗时,我们还要运用)

二、初读,自学质疑

1.学生自学古诗

(1)陆游在这首诗里,这封临终前的遗书中到底写了什么?嘱托儿子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点击课件,出示《示儿》)

在读的时候,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个温馨提示:(1)要读准字音;(2)可以结合下面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试着将这首诗读懂。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同桌讨论。

(2)学生自学,同桌可以交流。

2.交流自学情况

(1)读通

同学们自学得非常认真,有的将古诗反复诵读,有的联系注释读懂古诗。谁来读读这首诗,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呢?

预设:

①指名读

A读得字字正确,而且声音响亮,真不错。不过„

B真服你勇敢,第一个站起展示,而且字字正确,教师奖励你,这两个字你会读好吗?板书:祭乃,指导书写“祭”字。

②齐读。

(2)读懂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都能,同学们就能将这首诗读正确,读得流畅,而且读得有滋有味,真好!我们会读了,那是否读懂了呢?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①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人死了,本来就知道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悲伤没有不到祖国统一。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存在了。什么都应放下了,作者知道吗?(从哪个词知道(原知),但作者难放的是什么呢?唯一牵挂的,临终感到可惜的是什么?指导读出悲痛的心情。(板书:悲)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那一日,你在拜祭祖先的时候,一定得将这个音讯告诉我。

北定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没关系,教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提示,同学们看看,可能对北定的理解有帮助。

向北平定收复中原,一个85岁的老人在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板书:告)读诗句。

你一定不要忘记拜祭时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临终心愿呢?再读。

在大家的朗读,我们也仿佛听到了一个85岁老人的殷殷叮嘱,殷殷期望。

三、品读,入境悟情

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问一问老师?问一问同学或问一问诗人陆游吗?

预设:

1.为什么陆游在临终前不嘱托一些家庭琐事,而是嘱托在“王师北定中原日”时,家祭无忘告乃翁呢?

2.陆游的心愿实现了吗?

质疑、解疑、存疑

1.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陆游在临终前不嘱托自己的身后事,不嘱托自己的财产该如何分割,而是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什么?

谁会回答?

但悲不见九州同,祖国不统一,陆游是万分的悲痛,至死牵挂,读。

2.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岂止是陆游一个人的悲痛,这也是千千万万被遗弃人民的悲痛啊!出示,教师配乐读。

同学们被遗弃的南宋人民悲痛什么呢?

是啊,他们为自己悲惨的生活而悲痛,为祖国的河山破碎而悲痛,他们盼望王师一年又一年。他们的悲痛更是陆游的悲痛,他们的盼望更是陆游的盼望,这一望,陆游整整望了84年日日夜夜哪!(出示《示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带着自己的情感,诵读。

3.出示《题临安邸》

整整84年个日日夜夜,仍不能盼来王师北上,收复失地,统一中国,南宋军队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题临安邸》),读诗。

学生交流体会。

南宋王朝忘了失地,忘了汴州,忘了被遗弃的泪民,整天寻欢作乐,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叫诗人是何等的悲痛啊!但是我们的诗人他绝望了吗?他对朝廷丧失信心了吗?没有,人在临终前的几分钟,什么都放下了,唯独放不下的是不见九州同,想到的收复失地,统一中国。(出示《示儿》,配乐诵读)

读到这里,这仅仅还是一封遗书吗?这仅仅还是一篇古诗吗?他蕴含着什么?(板书:至死不渝)

四、拓展,引发思考

陆游的心愿实现了吗?南宋军队北上平定中原了吗?

没有,就在陆游去世66年后,苟且偷生的南宋王朝不但没北上平定中原,反而被蒙古大军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收集那一时代的故事以及古诗词。

板书设计:

示儿

南宋陆游 悲告 至死不渝

第三篇:读狗儿有感

读狗儿有感1

我在寒假中读了《飘来的狗儿》这本书,这本书让你明白什么是成长,让你体会成长的乐趣。

这本书是一本讲述成长的小说:在“梧桐院”的小小天地里,一群中学教师的孩子和邻家女孩‘狗儿’结成玩伴,玩得上天入地,花样百出,趣味无穷。聪明的小爱,博学的方明亮,高贵的小兔子,调皮的小山,天真的小水,精灵般的小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狗儿……他们一起捉小鱼,捕知了,去图书馆偷书,看连环画,在漂亮的舞蹈演员面前自惭形秽,体会成长的乐趣。

这本书写的是孩子们的童年。读这本书便是在读七十年代孩子们的乐趣,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尖叫,追寻和梦想。这些昨日的影像,它们已经泛黄,可是并不破旧,更不破碎。相反,因为积淀了岁月的沉渣,反倒散发出怀旧的温暖。选一个长假,做完作业,带着感恩的心,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在那个年代父母的工作很忙,在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就好像走到你面前,你可以跟他们一起撒欢儿,释放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而后明白“成长”和“童年”的含义。读完这本书我就得到一个启迪,在成长中,有时快乐,有时忧伤。每次遇到事情,不能沮丧,而要用快乐的态度把事情解决,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读完这本书我有了许多感想,同学们,你们也读读这本书吧,它会让你有很多收获,一定!

读狗儿有感2

从小到现在我看过许多本书有这样一本书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深刻。这本书的名字很奇怪,叫《狗儿》。狗儿,狗儿,初听很像个男孩的名字。在我第一次看它的书名时就感到很奇怪,我好奇地打开了它,读了以后,我才发现狗儿原来是个女孩,而且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

《狗儿》这本书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弃婴狗儿和许多天真无邪的小孩在一个梧桐大院里生活里的许多有意思的故事。作者着重描述了狗儿和许多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这本书里面的狗儿让我印象十分的深刻。狗儿是她妈妈从水面上的一个木盆里抱回家的。她家非常穷,狗儿穿的衣服破烂,且很小了补丁加补丁了,狗儿还得穿。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她却是一个为了自己的芭蕾舞梦想而不断努力的人。她一直很喜欢芭蕾。刚开始时在自己的家里自己偷偷地练习。后来,她找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舞蹈老师,在老师不段的帮助和她自己的不断刻苦的练习下,最终,她用自己优秀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成为了一个十分出色的芭蕾舞演员。狗儿的命运随着狗儿的长大而起伏不定,但狗儿一直在苦苦地追梦。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一个人暂时的成功与失败不算什么,要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可以成功。我想如果“狗儿”没有坚持的话,在那样贫困的时代,她最终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了。

这本书让我知道,不管你是美还是丑,是富还是贫,只有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才可以更快走向成功。

是的,往往一个轻易的决定——坚持或放弃,就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读狗儿有感3

翻看完《漂来的狗儿》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还意犹未荆每当闭上双眼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一行行精炼的文字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这本书介绍的是小爱童年时代在“大院子”里生活的点滴滴。这里还生活着她要好的伙伴:古灵精怪的狗儿、小书迷方明航、病怏怏的小妹,还有小兔子哥哥、燕子姐姐。大院子前,有一条潺潺的小溪。溪上有一块朱红色的石头,走在上面滑滑的,很容易摔上一跤。某一天,一只小木盆溪水推到这儿来了,盆里躺着一个嘤嘤啼哭的女婴,她被豁嘴婶婶捡到,收为女儿,这就是“狗儿”,狗儿就是这样被溪水漂来的。

狗儿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她大胆,什么事都敢作敢当,能吃苦,但是就是不爱学习。无论豁嘴婶婶怎么管教她,都无济于事。后来狗儿考上了舞蹈团,小小年纪就有了工资,大家都很羡慕,最后狗儿被一位导演带进了城。从狗儿身上,我学到了敢作敢当,如果自己做错了事,要自己承担,不做懦弱的人。我还学习了,我们为人处事时,要沉着冷静,不能像狗儿那样,一时冲动,对说自己坏话的人实施抱负,要学会宽容在大度。

《漂来的狗儿》这本书像一粒石子一样投进了我陈封已久的心灵湖面,激起一圈圈的水波……

读狗儿有感4

母爱·友情·梦想

轻轻地合上这本书,我的眼角有些湿润。

抬头望着天空中的繁星,我不禁发起了呆,不知是在对书中内容的回味,还是在想着自己心事。

不经意间,一个温暖的词“涌”上了我的心头,那就是“母爱”,无私而伟大的母爱。故事中的狗儿,出生后就被亲生母亲无奈地抛弃,大难不死的她,被豁嘴婶婶救起,成了她的养女。在这期间,她俩之间充满了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虽然狗儿对豁嘴婶婶有着不满、有着抱怨,但是,当豁嘴婶婶去世时,狗儿那发自肺腑的一席话,让我从中读到了她对母爱的渴望与珍惜:“我的心里像有一根筋被抽走了,说不上来的那种难受劲儿……”这番话,饱含着狗儿对豁嘴婶婶最大的思念,最大的感激,冲蚀了狗儿对豁嘴婶婶所有的不满,也可能就是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好的注释吧!

“友情”——这个纯洁的字眼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狗儿与小爱之间有着水晶般纯洁的友情。当狗儿快乐时,是小爱陪着她一起欢笑;当狗儿失落时,是小爱陪在她身边默默叹息;当小爱被人欺负时,是小爱挺身而出,为打抱不平。当狗儿成为“鸽儿”的后的一个夜晚,她们再次相逢时,彼此还惦记着对方。这纯洁的友情让我羡慕,我也渴望能有一个像小爱这样的挚友,能天长地久地陪伴在我的身边,彼此牵挂,彼此关注。

一个充满着梦幻的词语漂浮在我的眼前,那就是“梦想”。从小失去母爱的'狗儿也像普通孩子一样,她有着一个天真、纯洁、浪漫的梦想----当一名舞蹈演员。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狗儿的道路比别人更加坎坷,没有帮助却有着别人的嘲笑,没有指点却有着别人的指责。但是狗儿却有着别人没有的不屈不饶的精神,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与毅力,有着超出常人的自信心,这些就是她后来成功的源泉所在。我想:梦想一旦付出了努力,就决不只是梦!

这就是狗儿,一个大胆、自信、不甘屈服的女孩,一个勇敢追求理想的女孩,一个告诉了我有目标就要去努力的女孩!

读狗儿有感5

《漂来的狗儿》是黄蓓佳阿姨的倾情小说系列之一,写的是她自己的童年。一群老师的孩子和邻家女孩玩成一片,他们疯狂,自由。轻轻地翻阅,不忍打扰了这些撒着欢儿的孩子。

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同,你怀念,他不舍。而我的童年呢……

小时侯,我是一个“小霸王”,外婆家附近的男孩各个皆是我的“手下败将”,都和我有过一番“血战”。外婆家有一个小姐姐,她叫娴娴。她天天来找我,还总是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不能打架啊。”更奇怪的是,我竟完全听她的话,只要她在旁边,我就不会去理会那些男孩。一天,我在我的“领地”上玩过家家,一人饰演三角,还玩得津津有味。娴娴透过窗户看到了,立马飞奔下来。可一下来,我已经和一个小男生打起来了。

“不能打!”她边跑边叫,我没理会,她严肃地说,“不能打!老师说过,每个小朋友都是好孩子,不能打架。”刚说完,就摔到了地上,我跑了过去,那个小男孩去叫大人。我搀扶着她,她依旧固执地说,“不能打。”

每个人的童年有泪水,有笑声,但是,或许更多的是对他人的怀念。

读狗儿有感6

《漂亮的狗儿》一书写了乡村儿童美好的生活。读完了这本书,就使我联想到了城里儿童不一样的生活。当城里儿童一大早起床,强忍着汽车尾气,赶去上奥语奥数时,乡村儿童可能躺在床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倾听着小鸟的歌唱;当城里的儿童晚上十一、二点钟还趴在书桌前,完成奥语奥数时,乡村儿童可能正躺在稻草堆上望着繁星满月的天空,遐想着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当城里儿童暑假里跑来跑去,这个补习课上完了上家教时,乡村儿童可能在河里游泳,吃着醋酸甜甜的山楂果;当城里儿童迎着刺骨的寒风,顶着大雪去上课时,乡村儿童可能打雪仗、堆雪人……为什么城里的孩子们学习负担这么重?原来,城市里分好学校和差学校。学校越好,教育质量越高,相反就差了。而乡村的学校是不分好坏的,教育质量都差不多。城市里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学校,就让他们拼命地学,最终才导致这样的。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童年都放在了学习上,哪里有自己快乐的童年呀!人生的童年是很珍贵的,也是很短暂的,现在城里的孩子已经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更失去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童年记忆。一个人即使童年时期学得再多,长大成人后又能记得多少呢?那么,怎样才能让城市里的小孩子拥有快乐呢?首先,全社会都要对此特别关注,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部门也要对此重视,采取措施,减少考核作业,学校要要求老师不要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其次,家长要减少孩子的学习负担,要适当上些小孩感兴趣的课,但也不要太多。让快乐属于儿童自己,让我们的童年重新变得更加美好!

第四篇:示儿教案(共)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学课题

《示儿》

二、教材分析

《示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诗人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三、教学方法

对于这首爱国诗篇,深入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是关键。教学时,我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朗读比赛,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就行。读《示儿》的语速宜慢些,一、二句要读出无奈与遗憾,三、四句应读得语重心长。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示儿》。

2、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定奠定悲壮的基调。【百度视频】满江红视频http://v.ku6.com/show/FFmayjktuHS_oZ1a.html

一、激情导入

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

 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我这里有一分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课件出示资料,学生轻声阅读)

【百度搜索】靖康之变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7369706.html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之前的灭亡的宋朝史称北宋。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 同学们,刚才你看了这段历史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简介陆游

 是啊,当时岳飞等一批爱国志士,义愤填膺,他们纷纷站起来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呼喊、战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板书)(出示陆游像)【百度图片】陆游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2%BD%D3%CE&in=24752&cl=2&lm=-1&pn=24&rn=1&di=49430647758&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这就是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老师介绍)

3、揭题,粗读全诗

 在他86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欣赏名家朗诵片段:

【百度视频】王斑朗诵陆游绝笔诗《示儿》——《中华经典诵读晚会 “端午篇”》 http:// 陆游出生后两年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后,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

2、读了这份资料,你再读《示儿》,你体会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自读)同样的爱国情怀,杜甫在诗中表现得是那样的欣喜若狂,喜极而泣,陆游在诗中却——(悲愤不已)他为什么而悲?(板书:悲)请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说一说。

a.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悲,山河破碎,国家分裂——这让老师想到了杜甫写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示诗)不同的诗人,一样的爱国情怀,都是为祖国的破碎而悲伤。

b.为沦陷区的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悲,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正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那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的老百姓眼泪都流尽了,流干了,他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一年一年地盼望着朝廷军队来解救他们。

c.请你再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看看诗人还为什么而悲?

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而悲,正像林升在诗中所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把杭州当作了曾经的首都汴州,不思收复中原,歌舞升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d.为自己不能继续为祖国效力,驰骋疆场而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候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场景,是何等的盼望“九州同”啊。

4、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让我们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师生齐读)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怎样的节奏来读?(指名读)(低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

5、除了悲伤、悲愤,我们再来读读后两句,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师生一起高昂地读)(盼望祖国统一,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信心”)

6、让我们连起来这首诗,读出他的遗憾与悲痛,读出他坚定的信心。

7、看图练笔:(出示绝笔图)

【百度图片】陆游绝笔图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2%BD%D3%CE&in=119&cl=2&lm=-1&pn=1&rn=1&di=36728655000&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是啊,陆游一生呼喊“北定中原”,直到临终之时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这就是诗人临终绝笔图,此时的诗人僵卧在病榻之上,已奄奄一息,无力再睁开双眼,然而他的嘴唇却微微颤动着,他断断续续地说着,他有满腔的话儿要对儿子说啊,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这首绝笔诗吧。

四、拓展其他爱国诗篇

1、同学们,《示儿》是陆游一生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古诗两首,一喜一悲,都表现了一样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是那么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诗人留下了哪些千古传诵的爱国名句呢?(学生汇报,诵读,简单说诗意。)

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百度搜索】爱国诗篇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685048.html

五、师:陆游的遗愿到底实现了没有?

【百度搜索】http:// 先猜一猜之后,再出示相关材料了解,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上百度查资料阅读了解。

板书:

示 儿(陆 游)

 悲 信心

八、教学思路

一“悲”一“喜” 爱国绝唱

——谈《示儿》的教学思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两首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推向了高潮。两首诗“悲”“喜”对照,堪称爱国诗篇的绝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基调轻快活泼、爽朗奔放,而《示儿》全诗则字字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下面主要谈谈《示儿》的教学思路。

《示儿》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示儿》为陆游绝笔之诗。此诗言简意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领略陆游的爱国思想,颇有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紧扣诗眼“悲”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具体步骤为:

一、认识诗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说岳飞,介绍陆游,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这部分主要从史实材料来引导学生认识到:

1、陆游出身书香门第,幼年时正值金兵侵犯中原,而饱尝流离之苦。

2、“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②在陆游诗中看到的,首先就是一生不忘统一、反抗女真贵族压迫的战斗精神和乐观精神。3、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因没有目睹祖国统一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二、学生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诵读,不仅能领会汉语语言之妙,更能深刻理解每篇课文的深刻内涵。”因为“诵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③只要指导学生用心来诵读,诵读也就成了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效途径了。

三、借助史实材料,感悟诗人为什么而悲。

1、结合时代背景和生平介绍读诗,感悟诗人为什么而悲?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时在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

2、除了悲伤、悲愤,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然后用心诵读,体会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感受诗作中悲壮的艺术力量。

4、学生汇报搜集的其他爱国诗人的爱国诗篇,通过诵读,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

四、延伸课外,升华爱国情感。

在学生整体感受到诗作中那悲壮的艺术力量后,老师问:“陆游的遗愿到底实现了没有?

此问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猜一猜之后,再出示相关材料或让学生上百度查资料自己解决,使学生的认识和爱国情感在掩卷沉思中得到升华。

九、教学反思

古诗《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察心情。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教学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

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根据词语手册与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学生作为个体经验不丰富的,情感却极其敏锐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如在上述片段中:当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选取了当时陆游的生活背景作为补充材料,补充了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林升的《题西林壁》、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受四个不同层次的“悲”。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在过渡引导后,学生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诗文的内容,了解陆游当时还有“悲痛”、“悲愤”之情。如此一来,学生对句子“但悲不见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

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感情朗读,还借助一定的朗读设计。在本案中,为了体现陆游的悲愤之情,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每个层次的悲都不一样。这样的朗读,不但有新意,而且对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还增强了学生朗读时的气势,效果下来不错。

三、展开想象,丰富体验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过程,而这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期。古诗的内容虽然短小,但是情感却不亚于抒情散文。古诗的教学,忌讳的是过多的教师语言,死板的用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本课中,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听《满江红》,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展示一幅陆游晚年的,苍老的肖像,为整堂课奠定好基调:悲。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当时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我问学生:“你能看到陆游所看到的画面吗?”有的学生说:“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丰富的想象,唤起了学生内心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

九、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江苏省 学校: 京口区实验小学 姓名: 杜学涛 职称: 小教高级

1993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一直任教中高年段语文,至今快二十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孩子们烂漫的微笑、纯洁的心灵、圣洁的情意,激起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使我每天努力地工作,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甘甜苦乐。

第五篇:示儿教案

《示儿》教案

一、教学课题

《示儿》

二、教材分析

《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三、教学方法

对于这首爱国诗篇,深入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是关键。教学时,我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朗读比赛,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就行。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示儿》。

2、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奠定悲壮的基调。

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我这里有一分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

(课件出示资料,学生轻声阅读)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之前的灭亡的宋朝史称北宋。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同学们,宋朝不仅有抗金名将岳飞,还有许多爱国诗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板书)(出示陆游像)这就是诗

人陆游,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老师介绍)

3、陆游在他86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解释课题,老师范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二、粗知大意

1、理解字词,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来说是比较难懂,那些字词你读懂了,那些字词还不理解呢?、(同桌交流)大家汇报。

2、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那么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同学们的交流,并结合下面的注释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逐句让学生说,直至掌握)最后让学生说出全诗的意思。

3、诗的意思理解了,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学生诵读,读出感情。)

三、感悟诗情、知生平,悟诗情。同学们,这首诗可以说是陆游的一份遗嘱,我们说一个平常人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在亲人面前,一般会说些财产分配,牵挂家人健康等家常话,而陆游在临死前,牵挂的却是祖国的统一,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陆游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一定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学生念:(陆游出生后两年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后,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

2、读了这份资料,你再读《示儿》,你体会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形容,陆游在诗中却——(悲愤不已)他为什么而悲?(板书:悲)请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说一说。

a.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悲,山河破碎,国家分裂——这让老师想到了杜甫写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示诗)不同的诗人,一样的爱国情怀,都是为祖国的破碎而悲伤。

b.为沦陷区的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悲,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正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那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的老百姓眼泪都流尽了,流干了,他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一年一年地盼望着朝廷军队来解救他们。

c.请你再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看看诗人还为什么而悲?

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而悲,正像林升在诗中所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把杭州当作了曾经的首都汴州,不思收复中原,歌舞升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4、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让我们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师生齐读)(指名读)(用低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

5、除了悲伤、悲愤,我们再来读读后两句,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师生一起高昂地读)(盼望祖国统一,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希望。)

6、是啊,陆游一生呼喊“北定中原”,直到临终之时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此时的诗人僵卧在病榻之上,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学生读后两句)。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热情啊,诗人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他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学生读后两句)这首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学生读后两句)。

四、拓展其他爱国诗篇

1、同学们,《示儿》是陆游一生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诗人留下了哪些千古传诵的诗句呢?(学生汇报,诵读,)

2、老师也搜集了两句与大家共勉。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报效祖国。最后让我们饱含感情来背诵陆游的压卷之作。

五、作业

一位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他的祖国,他的遗愿有没有实现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资料。

板书:

悲 儿(宋)陆游

愿望

下载读《示儿》有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示儿》有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示儿读后感

    示儿读后感示儿读后感1.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曾在死前交给儿子一封遗书,读着诗人情不自禁的流露出的爱国情怀,我深受启发,并立下志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回报祖国,示儿读后感。那么......

    示儿说课稿[范文模版]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797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85岁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

    《示儿》说课稿

    《示儿》说课稿 《示儿》说课稿1 一、说教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

    示儿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合作学习,基本正确地理解这首诗歌诗句的意思。 2.在反复诵读与想像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使......

    示儿教案

    一、谈话导入,理解遗嘱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嘱吗? 遗嘱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内容? 2、我搜集了一些名人的遗嘱,同学们来读一读。 出示鲁迅、孙中山、周恩来的遗嘱,让学生读读......

    《示儿》教案大全

    《示儿》教学设计 金城江区第九小学罗素芬 教材与学情分析: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是绝笔,也是遗嘱。全诗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

    示儿 课堂实录

    示儿陆游 (一)、激情导入,畅谈陆游。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定奠定悲壮的基调。 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 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

    《示儿》说课稿

    《示儿》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其中的一首:《示儿》。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