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蜡烛点亮灯泡的实验报告(大全)
关于蜡烛点亮灯泡的实验
报告
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 七(6)班 陈机朝
我回到家,翻开一本杂志。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亮起来的小灯泡》。我很好奇,原来是一个小实验。
我准备好材料:一根铅笔芯和导线,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一盒火柴和一支蜡烛。
实验开始!我先用一根导线将电池,铅笔芯和小灯泡串联起来,这可是一个技术活,真的很难。要将导线绑住这三样东西,紧接着,调节铅笔芯的接入长度,必须使小灯泡刚好不发亮,需要测量精确,不然会失败哦!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用火柴点燃蜡烛,拿到铅笔芯附近。过了一会儿,奇迹发生了:我发现,小灯泡在渐渐地发亮。我很惊讶,为什么蜡烛可以电亮灯泡呢?
我又翻开了书,在右下角看见原因:原来导体电阻的大小是与温度有关系。有一些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会增大,而有些则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减小。铅笔芯则属于后一种物质。因此,当蜡烛在它附近燃烧时,就产生了热量,它的电阻就会减小,小灯泡的两端的电压就会变大,因此小灯泡就会亮起来。而蜡烛熄灭后,铅笔芯温度降低,电阻又会增大,小灯泡也就会熄灭。看来,生活处处都有科学,我们的知识面还很贫乏呢!
第二篇:《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
一、我们许多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夜景。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把漆黑的夜装扮的如此美丽呢?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2.同学们都知道通电灯泡会亮,那你知道这个电路具体是怎样连接的吗?同学们不是很清楚,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简单电路,一起来探究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二、1.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电路元件,有灯泡、电池、导线。请小组长从器材区拿出小灯泡、电池、导线,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电路元件的结构,观察完毕把器材放回器材区。
2.学生汇报,介绍灯泡结构。最外面圆形透明的是玻璃制成的,叫玻璃泡,不通电。里面的金属丝做灯丝,下面是金属壳是螺纹形的,上面有个连接点,最下面有一个深色的锡点,也是金属制成的,也可以通电。灯泡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把灯泡剖开看一下。
3.介绍电池、导线结构。功能:电池:两端是金属,有突起的一方是正极,平的一方是负极,分别用加减号标示,实验用的电池是安全电压在1.5V,把电池剖开铜帽、碳棒(可以让电流通过)、锌筒。导线:金属芯、绝缘外皮,我们实验用的两端加上了半月形的金属片,更容易连接。
三、1.我们认识了电路元件,接下来就动手让灯泡亮起来,不过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设计一下,怎样连接灯泡可以亮,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然后把最佳连接方案画在实验报告单一上。(学生上台画)
2.设计不一致,怎么办?实验逐一验证 经过刚才的实验哪一种能亮?(第三种)我们看第三种连接方式,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这样灯泡就能亮起来了。
3.为什么这样连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大家想知道吗?电就像水一样会流动,一起看一下电流的流动,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两个连接点,经过灯泡的内部,然后回到了电池的负极,电流是循环流动的,叫电流的通路。电流循环流动,就会是灯泡里的灯丝达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光发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简单电路,我们仅仅用电池、灯泡、导线就可以连通一个简单的电路。
4.同学们看下面的连接,小灯泡会不会亮呢?
两根导线都连接到螺纹形金属片上,我们知道金属可以通电的,我们看一线电路的流通,从正极出发,大家发现了什么?没有经过灯泡的金属丝相当于直接用导线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时间长了,电池会烧坏,叫做短路。
看下面这种,能不能连通?为什么不能连通?没有形成电流通路,这种现象叫断路。(再看学生设计图第一种断路,第2、4种短路)回想一下,简单电路用到的电路元件有哪些?电池、导线、灯泡,一定要形成电路通路。(板书)
四、1.电灯一直亮着行吗?我们家里的灯是怎样的?(开关)有了开关就可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刚刚在连接时,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但是仍然手忙脚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帮手灯座和电池盒,这两样东西怎样用呢?(教师演示)把灯泡拧到中间的位置,然后连接金属帽,上方是塑料的,可以安全操作,下方是金属柱,把导线金属片卡在上面即可。
电池盒分为脸部分,上面是弹簧,下面是金属片,负极放在金属弹簧片上,再按正极,导线金属片卡上就行。
3.接下来,我们就将我们的灯泡变成可控制的灯好不好?实验前先动脑思考,接下来用简单符号画出电路图,小组交流把最佳方案画在实验报告单2上。(学生上台画)电池灯泡开关两端接通,一样的举手。(只要求画,不动手操作)
4.普及一下电路的知识,我们在家里电路铺设是这样的,一般是直角拐弯,(钉钉子、检修电路方便)电路图也要用直角拐弯。设计图不一样怎么办,实验验证。学生动手实验验证不同的方法
课件展示第一种,开关关闭,形成电路的通路,打开开关形成了断路不能亮。第二种统计(亮的举手,不亮的举手,合上开关不亮。从正极出发,分叉了,合上开关,有个灯泡阻拦着,没有经过灯泡直接将电池正负极连接,将电池烧坏。打开为什么亮,开关打开,灯泡会亮,开关没用。不提倡第二种)。
五、1.现在我们的可以控制灯了,就像我们家里的电灯一样,在生活中,出了家里,你还在哪里见过灯,它们都有什么用途呢?
2.好了,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3.今天,大家在课堂上表现的很棒,学会了点亮小灯泡,用开关控制一个灯泡,学会了简单电路要形成电流的通路才。
4.拓展:想一想,如果再给大家发更多的小灯泡怎样连接?怎样让小灯泡更亮?课后请同学们把“简单电路”画出来,下节课交流。
第三篇:点亮小灯泡反思[模版]
《点亮小灯泡》
教学反思
学 校:固始县信合实验小学
主讲教师:丁昌艳
《点亮小灯泡》实验教学反思
固始县信合实验小学 丁昌艳
通过本节课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交流协作精神,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过在探究活动中,很多同学上手比较慢,没能很快让灯泡发亮,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思考一:学生学习通路时始终是有一定的困难,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教学,学生才能容易懂呢?我也在课堂上介绍了实验器材,但学生理解的比较肤浅,想想能否通过动画的方式出现,以一种非常卡通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学习,或许会有帮助。这是在我观察女儿学习的时候想到的,女儿学习文字和符号之类的知识感到特别乏味,当她看到图画,动画的之类的图片时特别感兴趣。所以我想能否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当然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才可以完成动画的制作。
思考二:学生的学习合作组的改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材料是每人都有一份,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考虑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调整为三人一组进行学习。三人一组学习配合的很好,但因为器材有些小存在有些同学自己操作不带别人的情况,好像效果还没达到最好,如果器材大些我想效果会更好,尤其在汇报总结时。
教学实践之余,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学习,这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实用和必要的,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更新,不断检验,我们收获绝不仅仅是业务水平的提升,其实还有很多很细的方方面面。
第四篇: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该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二节内容。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过接触,这一单元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二、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故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能力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目标: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学生点亮小灯泡较为容易,但在此基础上要求寻找多种点亮小灯泡的方式就是一种难度的提升,四年级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但是想象和猜测电流的流动路径将成为他们的难点。
五、课程资源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白纸。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小灯泡、电池、双面胶、小灯泡及电池的自制图片若干。
3.多媒体课件:点亮我的小灯泡。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秉承这一要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依照“仔细观察、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大胆猜测、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泡。
(3.)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首先,自我认知与活动结果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能自信地画出来。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2、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亲自动手汇报实验结果相结合,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易于理解。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PPT出示美丽夜景照片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区分短路和断路。
(四)教学准备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一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大灯泡、电池、灯泡图片、双面胶、多媒体课件:(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我的小灯泡。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画小灯泡入手,激发他们观察小灯泡的兴趣,在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及时抛出问题:要使小灯泡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给学生灯泡、电线和电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怎样接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有失败,通过让成功的小组演示后,讨论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借助课件认识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只有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都接通了才能让小灯泡发亮,突破教学难点,再趁热打铁,迁移观察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接不亮的原因,了解一旦电路不通,形成短路或断路都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而且短路会很不安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合作,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光,并学着画完整的连接装置图。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拓展探究内容,如何想办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让这堂课的结束作为下堂课的开始。
三、说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需要那些材料?
5、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对小灯泡结构的原有认知。)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请点亮的小组上来展示,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观察点亮的小灯泡的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
4.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5.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我更关注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并尊重学生意见。给予鼓励和引导,尽量让研究过程符合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科学的现象。)
(三)探究实验,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
4、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
5、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实验结果简单的整理和分析。重新对原有认知进行修正和丰富。知道“短路”是连接过程中的失误。)
(四)发布信息,提升思维
1、学生发布自己小组点亮小灯泡的几种不同的方案,发布新的问题。
2、交流电路的意义。
3、多媒体播放:
(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我的小灯泡
4、填写实验记录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发布信息时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家中有哪些家用电器?
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
家中每个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最低用电量是多少?
交流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统计能力,丰富学生关于电的认识。如电不仅仅可以用来发光、发热,还能使电器播放音乐、产生图像等多种功能,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电的兴趣。)
2、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电池是1.5V的直流电,是安全的电源。在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直接用做实验!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总体思路及构想,我想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二节《点亮小灯泡》。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包含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的内容,在物质世界里又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三部分内容,在能量的表现形式中又包含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热现象、磁现象、能量的转化、简单电路六部分内容,本单元的知识就是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与能量的表现形式相关的内容。
具体到本单元,第一节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主要是理解电的本质与产生,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随后学习本节课《点亮小灯泡》,在此基础之上又将学习《简单电路》与《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的内容,以电路为基础,我们还将学习《做个小开关》、《导体与绝缘体》、《电路出故障》三部分内容,与电路相关的知识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为:1、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了解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其中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具体到本节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小灯泡结构;知道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敢于根据生活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是:了解小灯泡构造,并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教学难点是: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二、学情分析
电的教学是比较新鲜的科学课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与电相关的知识。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节了解了静电以及电流形成的条件,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基础。
虽然与电相关的知识是第一次学习,但生活中电无处不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模式设计
我校践行真实课堂和谐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的环节为: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达标测试、课堂小结。落实到本节科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为:复习旧知、明确目标;激趣导入、打好基础;提出问题,活动探究;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达标测试、课堂小结。在本节科学课中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理念有:三真:真思考、真合作、真会;三实:设计实、检测实、反馈实;一及时:评价要及时。
四、板书设计:
时间预设,本节课五个环节的时间预设为,第一环节2分钟,第二环节10分钟,第三环节15分钟,第四环节8分钟,第五环节5分钟。
在课前,教师为各小组准备:小灯泡、2节1.5伏的干电池、导线、白纸。
综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会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结构观察法”,在学习小灯泡结构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学习新知。
二、“自主操作法”,科学的学习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动手操作,给学生工具,让大家自己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体会电流的流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三、“对比理解法”,让学生把连接小灯泡的方式画成实物图,加以比较,找到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本质。
接下来是具体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明确目标:出示两个问题:1、物体为什么会带电?2、要想产生电流,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这两个问题是回顾第一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的重点知识,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随后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明确学习方向。
第二环节,激趣导入,打好基础:出示美丽的灯光照片,以美丽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体——小灯泡。询问学生:你了解小灯泡的构造吗?请你仔细观察小灯泡,并把它的构造画在纸上。这里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小灯泡,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体现真合作。让学生把小灯泡的结构画在纸上,让抽象记忆实体化,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这一环节为接下来点亮小灯泡打下了基础。
第三环节,提出问题,活动探究:本环节主要分成三个活动,活动一:请你尝试用手头的工具把小灯泡点亮?小组四人,分工合作,并画出实物图。科学学习非常注重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头戏。这里利用“自主操作法”学习本节重点知识,让学习变得妙趣横生。 同学们小组合作,并且在这种有趣的动手操作中积极思考与交流,同时也体现了“真合作”与“真思考”。活动二:各小组展示小灯泡连接实物图,大家一起分析,哪些小组的小灯泡会亮,哪些小组的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把各小组连接小灯泡的实物图进行对比,找出不同,总结连接要点,这是“对比理解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突破教学重点。分析小灯泡没有被点亮的原因,灌输回路,短路,断路现象,丰富学生知识。在这里,利用课本插图以及学生所画的实物图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活动三:小组内尝试说一说在小灯泡点亮的过程中,电流是怎样流动的?由分析小灯泡内部构造,再到学习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最后探讨电流流向,逐层深入。 在学习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大胆猜测电流的.流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本环节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用电安全教育以及绿色环保教育。科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运用于生活,本环节设计了用电安全教育与绿色环保教育这两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把科学的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在用电安全教育中,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对与错。在绿色环保教育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家庭每月的用电量,然后出示我们天津某些家庭的月用电量统计表,让学生感受生活用电量非常大,随后引导学生学习,我国发电形式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并且以火力发电为主,这就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进而提倡学生节约用电,保护环境。最后出示一些家庭常用的用电器,体现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并出示达标测试题:这是本节课学习目标完成度的一个评价,以基础知识为检测内容也体现普育课堂的“堂堂清,人人清”的理念,是“检测实”的体现。
5、板书设计:
标题点亮小灯泡,主要内容分成三部分:小灯泡的结构,电流的路径以及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征是:形成回路。
五、课堂评价:
1、小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要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以我班为例,学生四人一小组团团坐,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回答问题时,根据学生的等级给小组加上适当的分值,具体加分方法为我校推行的郎式加分法:A0.1分B0.2分C0.3分D0.4分。在上课的尾声在根据小组的得分情况,把得分最高的小组评定为本结课的优胜小组,给予适当奖励。
2、过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在本节课中,从观察小灯泡的结构到点亮小灯泡最后到探讨电流的流向,都是在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中进行的,此外在学习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时,也是通过对比不同的连接实物图找到正确的连接方法,体现了对比思想。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评价中应该关注的地方。
3、多样评价:师生评价,以郎式加分法为依据的小组加分制度,主要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及投影展示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小组加上适当的分值。生生评价:在小组合作、大组汇报中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在本节课中主要是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小灯泡结构图以及小灯泡连接实物图时,其他小组的学生给予评价的过程。目标评价:恰当的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评价。这里主要是利用达标测试来完成。
七、资源开发
本节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文本资源:课本资料与课本插图。在灌输回路、短路、断路现象时结合课本的插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了解。
2、实验资源:本节课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从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到点亮小灯泡最后到探讨电流的路径,都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的。实验资源是本节课重要的教学资源。
3、生成资源:主要是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活动中的典型错误资源,教师拿来进行教学。
4、生活资源:实物观察,在学习小灯泡结构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小灯泡学习新知;联系生活,在导入新课以及展现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时,可以充分联系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四册“电”单元第二个课题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充分感知了电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基础上,真实触摸和运用电的一次尝试活动,是为下一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奠定的基础工程、教材在设计上安排了2大主要活动:一则是“让小灯泡发亮”,在这个活动中内设了"观察小灯泡、连接小灯泡、猜测电流路线、画电路装置图”4个小活动,期间引发出电流、电路等科学概念。二则是讨论电路的4种接法来认识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从而深刻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外延。教材的这种布局,体现了2大优势: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点亮小灯泡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当小灯泡在自身努力下发出灿烂光芒时,会带给学生个体十足的成就感。而课程在设计时,首先介入了“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这是非常迎合学生心理需求的。
2、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电路的具体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得以有利突破。
但这样的安排是否最大价值化地挖掘了教材活动的科学内涵,学生是否在亲历活动中,生发了科学概念,体会到了科学学习中一些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科学学习不但要面对成功,更要从容地、冷静地面对失败,在失败中找到科学研究的种子与动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所以我认为需要重新来权衡这些活动的权重,给予新的组合。
首先,描述“小灯泡内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这会令学生觉得有很大难处。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认识小灯泡的内外结构,同时掌握相关的名词术语。所以观察小灯泡应成为教学的起始活动,且占到一定的位置。
其次,在连接小灯泡这个活动中,学生经历的是一场尝试,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尝试过程,是一场成功与失败交织在一起的尝试活动。其间的探索是坎坷的,有的学生第一次成功了,或许第二次又失败了;有的学生也许尝试了几次才获得成功;有的同学帮助同伴点亮了小灯泡;有的同学的电路接发竟然不与同伴相同,但结果却都亮了。
这些在努力付出后求的的成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让学生“胡搞”,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失败,总结自己的`失败,在失败中体会科学学习的真谛,认识到“科学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的真理。
再次,“电流、电路”等概念的建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电流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只有凭借想象和猜想。而电路是建立在电流上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是电流过的路,外延又很丰富,有通路、短路、断路等。要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必须要把电流和电路概念的教学捆绑在一起,设立成独立的一个活动,存放于“连接小灯泡”的活动之后。
因此,本课将围绕“观察小灯泡”,“尝试接亮小灯泡”,“讨论电流、电路概念”3大主要活动而展开。所以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画印象中的小灯泡,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经历连接小灯泡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体会到科学成功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尝试经历小灯泡连接的过程,同时学会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连接亮一个小灯泡,探究出接亮小灯泡的不同方法。
3、科学概念:
认识小灯泡、电池本身的结构,如小灯泡由锡点、螺线、灯丝等部分,电池有正负极;
掌握电流、电路等概念,特别是要知道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并能清晰地描述出电流的流向。
二、教学方法
目标的达成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在教学中达成目标的要求,突破重难点,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探究”法开展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泡。操作,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程度而言,它可分为“引导式操作”、“挑战性操作”、“自主性操作”这样三种状态。针对“接亮小灯泡”这个环节而言,由于内容本身能吸引儿童,而且从本活动的教育意义出发,我把操作定位在突出“自主性”的层面,这样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连接中的创造性,而且能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首先,自我认知与活动结果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能自信地画出来。
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4、再认识法(或再体会法)。也称反思法,是达成情感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堂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谈谈活动后的各种想法环节上。
三、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要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发挥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学生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的结构,立足学生心理需求来解析每一个具体的活动,让每一个活动成为承载科学概念、激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体。
所以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1、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
2、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
3、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
具体阐述如下:
(一)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立足“尝试画小灯泡——产生观察需求——再认识小灯泡”3个小活动而展开。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和描述小灯泡样子的时间块,因为掌握小灯泡的结构是突破描述电流走向的介质。教师则在活动中做好学生情绪的调控与把握,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幅小灯泡的内部放大图,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关小灯泡的专有名词术语。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往往缺乏细腻的认识, 课堂中,教师通过设计“画小灯泡”这个环节来揭露儿童对小灯泡粗略的、不完整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地产生对小灯泡进行细致认真观察的愿望。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段,是对儿童心理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得以运用的,它在设计上把画灯泡与观察小灯泡两个活动有结构地串联了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了孩子观察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让他们在体会中明白科学探究不能凭借印象想当然,要躬行,要细致。
(二)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学习环节,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意,经历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失败,感受到失败也是科学探究的无形资源,认识到科学失败的借鉴、启发意义。所以,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提醒学生边尝试边思考“自己是怎样接亮小灯泡的?是一次就成功了,还是几次连接才换回的成功,当时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样的心理想法?”
学生就是围绕这样的问题自主尝试10分钟,同时把成功的、失败的实物装置图都记录下来。
在学生自主连接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班级学生水平层次发展不同步,所以“近距离层次指导”显得很重要——对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多与其对话,并做出示范,提供一些失败的经历,让他们在变革中纠正教师的错误,从而体验成功感。对于班级中一般的群体性学生,他们在连接小灯泡的活动上,可以经过摸索获得成功,有的可能一次就成功。所以教师在指导中把重点放在指导他们反思自己连接的过程,同时学会用语言来描述整个经历。对于班级中的强势群体,他们很喜欢这种自由的发挥,他们拿到材料会立即行动起来,他们也会不费力气的把小灯泡连接亮。教师引导他们思考新的连接方法,同时提供反例,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样的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亮?从而初步建立起电流、电路等模糊概念。
最后,教师和学生谈谈尝试连接小灯泡的一些感受,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科学道理,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的达成。
(三)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
这是本课教学最大的难点,是“知其所以然”的科学学习环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电流、电路等概念已经建立了“知其然”的印象,但还不能在大脑中清晰地建立相关概念。所以这个环节的学习重点是依据“认识电流流向——理解电路内涵——扩大电路外延”这样一个概念箭来布局的。首先,教师拿出通路电路,要学生猜猜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在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义的基础上,给出科学家讨论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通路电路电流的流向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流过导线——锡点——灯丝——螺线,最后回到电池的负极”。同时引出电路的概念。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比较通路、短路、断路电路的迥异,在讨论中明晰“电流没有通过小灯泡,直接从电池正极出发回到负极,是短路现象,短路导线会发热,电池会烧毁。”“电流从正极流出,不能回到负极的是断路现象。”进一步丰富电路的外延。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科学概念的描述”能力和“在细微处发现差别的观察能力”。
四、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第五篇: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篇二: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篇三: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姓名:___ 班级:___ 第__组 合作者:__ ___实验日期:__年_月_日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报告
姓名:高唱合作者:冯凌亢、古柏城、周全、杨松霖、邓皓 班级:三
(九)班日期:2007-8-26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蜡烛、玻璃杯、火柴、适量的水、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备注:因为没有烧杯,故用玻璃杯替代,实验效果不变。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
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1)蜡烛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2)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蜡烛漂浮起来,且没有溶于。
1. 蜡烛(实验中)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2. 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②点燃时:点燃蜡烛 仔
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焦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的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分别在火焰上罩上一只干燥的小玻璃杯和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小玻璃杯,仔细观察玻璃杯的内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1)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最内层最暗。2)平放入火焰中的火柴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3)罩在火焰上的玻璃杯内壁有水雾生成。4)火焰使得玻璃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产生了白色沉淀。1.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
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最亮,焰 心最暗。2.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焰心温度最低,不宜用于加热。3. 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③熄灭后:(3)熄灭蜡烛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继续燃1)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
生,用燃着的火柴迅速靠近白烟,可使蜡烛重新被点燃。1. 蜡烛熄灭时会产生漂浮
在空中的固态的石蜡小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