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会十大民意热点问题[精选]
两会十大民意热点问题
冰雪消融,春风拂面,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寒冬中步入春天的中国即将迎来每年一度的两会。
连日来,社会对两会的关注持续升温,有关两会热点话题的民意调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十大热点最受关注。人们期待,即将召开的两会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作出回应。
热点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重要领域期待突破 虽然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成功实现“V”形反转,但人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的“短板”:需求结构上,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上,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素结构上,长期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消耗、高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近一段时期,中央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并采取了具体措施,强调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今年两会正逢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两会的重要话题。人们希望看到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医疗、养老和教育体制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扫清科学发展体制阻碍。 热点二:收入分配事关社会公平“蛋糕”切分体现政府良知
有关专家分析,要实现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就得让居民有消费能力,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居民不是没有意愿消费,而是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没有能力消费。其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许多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 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何加大税收对收入
分配的调节作用?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全民切身利益,政府如何切分社会财富“蛋糕”将成今年两会热点话题。
热点三:房价一路飙升牵动人心 政府频频出招能否奏效
房价问题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备受关注,在各大网站的两会民意调查中,“住房问题”都位居前列。
遏制房价上涨过快,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同时还
有一个转变理念的问题,只要地方政府不改变依赖“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地价、房价就很难从根本上回归理性。人们期待,两会传递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积极信号。
热点四:上学看病就业民生三难 改革层层推进探求新解
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一直以来是三大民生难题。近年来政府为解决这
三大难题采取了很多举措,也取得了积极成果:高考改革在争议中破冰前行;新医改方案破茧而出;促进就业的措施频频出台。但总体看来,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离人民群众期待距离仍远。热点五:户籍改革逐步推进 民工期待“同城待遇”
长期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中国
1.6亿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贡献在城里,保障在农村;年青在城市,养老回农村”。
热点六:选举法再次修改 同票同权推动民主进程
根据议程,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最大亮点是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第二篇:两会热点问题
关注“两会”热点话题
“两会”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加以了解的,因为它次次会议、条条议案都是围绕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报告探索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植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契合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为鲜明的特点,也从根本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区别开来。它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用实际行动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治国理念。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两会中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那些惠民政策和一些就业政策。2012年全国两会3月胜利召开。在过去的一年中,由外需和投资主导的中国经济,在面对欧债危机等外部环境时,出口减弱,转而向拉动内需力求经济结构转型。中小企业因为资金链危机频繁跑路将“民间借贷”问题再度拉出水面。个税起征点的提升、增值税扩围等等减税手段,或将在 2012年演绎的更加入木。留在面前的问题更加尖锐和亟待解决。在这一年,不得不提得便是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房地产,在去年若干宏观调控中,房价疯涨得局面不再。地方政府在市场萎靡情况下,以各种方式变相“松绑”却被即刻叫停,关于后市,或许也有意想不到的结局。去年中国围绕环境问题进行了一场拉锯战,最终以各省市陆续宣布将发布PM2.5数据的胜利而告终。除此之外,更是上演了一幕幕疯狂的食品安全闹剧,以“地沟油”最为触目惊心。
两会召开前夕,关于以上种种问题,财经网进行了线上调查。其中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三农问题、教育问题、环境污染、户籍制度、地 产调控、资本市场、中小企业、社会管理、社会道德、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法治建设、反腐倡廉、交通问题等20个社会关注焦点问题。
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 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一年来,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
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央财政加大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支持,各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显着增加。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服务面逐步拓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 3500元。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2012年主要任务是: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和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民族教育。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 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要提供优 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 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粗暴执法、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 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和其他法律文件,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这次选举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次修改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作了重要补充和完善,能更好地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
社会秩序。
2012年,“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注定将是一个不平凡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这次大会是在我国发展进入“十二五”的黄金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召开本次大会,而开好这次大会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再接再厉、同心协力、日新月异、开拓创新,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保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争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继续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广开言路,吸取各界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缓解各 方面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对两会的报道,实际上等于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可以起到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在上述意义上,一年一度的两会是用 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的一次生动实践。从两会报告中,我们能得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它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修养与能力,更要求我们了解国情,进而立足国情,立足自身现实,规划自身发展。两会只是我国政治事务中的一面旗帜,一个标识和符号。
从两会报告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它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修养与能 力,更要求我们了解国情,进而立足国情,立足自身现实,规划自身发展。我坚信,在以胡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定会把握重要的历史机遇,继承 和发扬优良传统,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必定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
第三篇:两会热点问题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一:住房——房价飙升牵动市民心,政府举措能否改变“蜗居”状态
房价问题一向是重庆市民最关心的问题,经历了2009年房价的“一路高歌”,重庆5000元/每平米以下的房子在主城区已经难以寻到了,但是,最近刚刚出炉的重庆消费解码中指出:重庆80%的市民只能接受5000元以下的房子。
房价还会不会下降?政府一系列的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重拳组合能否奏效?公租房的大量投放,能否改变“蜗居”状态?网友期待,两会传递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积极信号。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二: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大,政府有何举措调整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紧接房价成为重庆网友最关注的第二热点。重庆主城市民2009年的月平均收入为2200元左右,2010年重庆市民预计将增收10%左右。
如何增收?政府又有什么举措增收?去年就有消息说今年个税起征点有望调至2500元,什么时候调整?政府还有什么举措调整收入差距?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全民切身利益,政府如何切分社会财富“蛋糕”将成今年两会热点话题。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三:物价问题——物价“涨”声一片,2010年还要涨不?
2009年水电气“涨”声一片,市民消费支出在不断上涨。刚刚开年不久,奶粉就开始涨价。
“涨”声会成为2010年的主旋律吗?政府在2010年将有什么计划和政策稳定物价,抑制物价过度上涨?物价问题,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粮油、肉及禽蛋、蔬菜等食品价格,无论是上涨还是下降,都牵动着千家万户。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四:医疗改革——“看病难”改革奏效吗?
新医改方案破茧而出,2009年国家也推出多项举措改革医疗体制,大幅度降低药价。但总体看来,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离人民群众期待距离仍远。两会前夕,《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这些举措必然在两会上激起反响。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五:反腐问题——反腐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将走向何方
2009年“反腐倡廉”是排在医改方案之后紧居第二的,今年排在第五位,说明我国的反腐倡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高兴还为时太早,今日刚刚爆出的“局长香艳日记”又再一次把公务员推上了浪尖。如何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等“显规则”破除消极腐败的“潜规则”?人们期待两会开出良方。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六——拆迁事关社会稳定 人心安定
2009年成都的拆迁自焚事件改写了拆迁历史。《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出台和修改被纳入官方议程,标志着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迎来了一次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机遇。拆迁也首次入围两会热词,其未来的法律规范备受网友关注。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七:教育公平——上学什么时候能真正不贵?
两会前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历经磨砺后终于面世。
如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能真正公平?这是广大网友聚焦教育的最大焦点,也期待本次两会能给出一些信号。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八:养老保险——老年社会如何养老?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试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也“老有所养”,那么试行效果如何?今年会如何走向?作为首先试点和农民较多的城市,重庆网民自然十分关心。
同时,退休金“双轨制”也备受网友关注,同样是辛苦一辈子,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养老金却有很大差距,这也让养老保险有点名不副实。如何缩短两类人养老金的差距,网友也期待本次两会能开出良方。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九:就业问题——用工荒与就业难如何平衡?
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正恰好春节节后招聘高潮,但依然是两个问题:企业说缺员工,但很多大学生和农民工等依然找不到工作。
为何如今这么多人要挤破脑袋考公务员、进国企、到大城市?为何企业却喊找不到人?如何让社会供需能达到平衡?如何能保障劳资双方的利益?网友们期待本次两会能给出一些举措。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十:打黑——打黑风暴还要刮多久?
2009年是高官落马较多的一年,多名省部级高官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处。此外,重庆“打黑”使出“组合拳”,足坛“打假”上升到反腐层面。
作为打黑风暴焦点之一的重庆,网友们自然你关心打黑风暴还要“刮”多久?“刮”多大?
第四篇:十大教育热点问题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
一、希望小学成垃圾站,撤点并校是教育现状
二、未成年人犯罪,当代社会家人溺爱成问题
三、校园踩踏时间,学校是否应该负全责
四、集中式学习雷锋是否仍有意义
五、中小学减负是否只是一纸空文
六、传统游戏在孩子的世界里消失,网络游戏风靡中小校园
七、中国动画如今能否承担起教育重责
八、取消英语课是否能够拯救汉语
九、家教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是否必要
十、“鼠标少年”退学 教育尊严何在、十大小学特级教师
数学
吴正宪 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多年来,吴正宪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取得显著效果。她曾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市作观摩教学课,得到专家和教师的好评。她还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推荐的优秀教师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摄制教学录像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播放。《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等单位为她联合举办过教学艺术研讨会。她发表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专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等。
李 烈 女,蜚声国内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是第七、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她也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教育学院的兼职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她还获得过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之杰出奖等荣誉。
华应龙 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北师大版”的编写和实验指导工作。
钱守望 男,1967年4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先后荣获市、省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1993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在江西南昌举办的“首届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课交流会”荣获二等奖,2000年在全国小学数学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2国家级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策略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各地做课百余节,作报告60多场,特约为河北省电教馆、全国义务教材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录制了多节示范课。在全国多家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所写论文多次获各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全国多家小学生课外读物上发表辅导性文章近20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各种教学辅导用书二十几本。
语文
王兰 女 1925年出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教育界卓有影响的语文教育专家、中学高级教师。她早在1951年就投身教育事业,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坚实。她不断学习、无私奉献、成就卓著,就像她的名字“兰幽香风远”那样。曾当选为民进中央委员、南京市第八、九、十届人大常委,1978年荣获江苏省首批的“特级教师”称号,1981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1978、1983年两度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教学艺术高超,为国内外专家所公认,《新华日报》曾以“艺术的享受”为题进行了报道。她教学卓著,1959年全市统考,她任教班级成绩居全市第一。担任“五四学制”试验中,成果斐然,在省、市报纸上都作了详细的报道推广。王兰老师虚心学习,大胆改革,为语文教学探索新路,总结出发挥汉语拼音作用,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新经验,既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质量。她先后去全国15个省、市讲学授课,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起了深远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近百篇专著、论文及授课案例,1964年《人民教育》刊登了她“汉语拼音教学”经验,1998年《江苏教育》又以“汉语拼音新探”为题进行了系列报道。1994年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了《特级教师教拼音》的录像带向全国推广。王老师的电化教学经验、论文在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发表,其教学示范课、录像课在教育专题节目上多次向全国播放。她把一生的精力与智慧奉献给可爱的孩子,奉献给教育事业,并以此为乐。近十几年来,她大力培养教学新秀,全力进行传、帮、带,使他们一个个成为教学拔尖人才,有的已经评为特级教师。她是当之无愧的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面旗帜。
袁浩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全国科研型校长,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学校管理的研究与实验,曾任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兼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中青少年写作协会副理事长,国审本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主审,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务委员,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扬子晚报》作文周刊顾问,《小学语文研究》(月刊)主编,江苏省出版总社报刊中心《课外语文报》主编,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等30多个职务,多集作文教学录象被国家卫星播放,多次获全国论文、专著一等奖,《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公开出版发行。
于永正 男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1995年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1999年出版《教海漫记》;2002年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了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于永正的教改事迹。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1995年8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清华附小教师,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博士。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大、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点课题承担者及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提名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在课程建设与实践开发中,所提出并倡导的小学语文主题课程理论与实践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先后到过许多省市作经验介绍及观摩教学;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跟窦桂梅学朗读》《玫瑰与教育》《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回到教育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在团队建设与管理引领中,用思想学术引领学校,努力带领教师办一所令人难忘的、温暖的、卓越的学校。不仅引领清华附小教师成长,还引领区、市,及其他省市语文骨干教师提升专业修养和教学技能。为了学校的发展,加大“人才引进”、“科研课题”、“研修项目”、“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投入与培训,丰富了学校办学资源、开阔了教师视野,提升了教师精神品质,带出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英语
鲍当洪男,著名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校长 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广东省人大代表,从教25年,创造出“严、实、活、乐”的教学模式,多次为国内外的教育同行上示范课,曾到香港、澳门、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济南等省外地区上示范课。
沈峰,女,北京东路小学教师沈峰自1985年走上工作岗位以来,一直在小学中高年级担任英语教学工作。20年的英语教学经历,不仅成就了她精湛的教学技艺,也让她成了学生眼里的大朋友和青年教师的好导师。
第五篇:2010十大热点问题
2010十大热点问题
【中国网聚焦山西】综合编辑:连日来,社会对两会的关注持续升温,有关两会热点话题的民意调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十大热点最受关注。人们期待,即将召开的两会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作出回应。热点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重要领域期待突破
虽然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成功实现“V”形反转,但人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的“短板”:需求结构上,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上,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素结构上,长期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消耗、高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近一段时期,中央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并采取了具体措施,强调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今年两会正逢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两会的重要话题。人们希望看到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医疗、养老和教育体制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扫清科学发展体制阻碍。
热点二:收入分配事关社会公平“蛋糕”切分体现政府良知
在新华网举行的“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的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
有关专家分析,2010年要实现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就得让居民有消费能力,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居民不是没有意愿消费,而是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没有能力消费。其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许多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
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何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全民切身利益,政府如何切分社会财富“蛋糕”将成今年两会热点话题。热点三:房价一路飙升牵动人心政府频频出招能否奏效
房价问题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备受关注,在各大网站的两会民意调查中,“住房问题”都位居前列。
经历2009年的“一路高歌”,近期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频频出招之下,楼市似乎进入博弈阶段。房价会跌吗?抑或是经过短暂休整之后重拾升势?答案众说纷纭,消费者拭目以待。
遏制房价上涨过快,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同时还有一个转变理念的问题,只要地方政府不改变依赖“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地价、房价就很难从根本上回归理性。人们期待,两会传递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积极信号。
热点四:上学看病就业民生三难改革层层推进探求新解
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一直以来是三大民生难题。近年来政府为解决这三大难题采取了很多举措,也取得了积极成果:高考改革在争议中破冰前行;新医改方案破茧而出;促进就业的措施频频出台。但总体看来,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离人民群众期待距离仍远。
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历经磨砺后终于面世;此前几天,《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这一系列举措必然在两会上激起反响,三大“老”难题能否找到“新”解法,人民群众翘首以盼。
热点五: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民工期待“同城待遇”
长期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中国1.6亿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贡献在城里,保障在农村;年青在城市,养老回农村”。
去年,上海尝试打破“坚冰”;江西省、湖南省宣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吉林省今年起逐步取消农业户口。
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失业返乡潮、今年初的沿海企业“用工荒”印证着,不适时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将严重影响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两会召开在即,广大农民工兄弟憧憬着“城市梦”!
热点六:选举法再次修改同票同权推动民主进程
根据议程,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最大亮点是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制定于1953年的新中国首部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作了不同规定,其后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将农村与城市人大代表选举比例确定为4比1。按照现行选举法的相关规定,现在是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
如果草案最终获得通过,将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热点七:反贪肃贿雷厉风行制度反腐民心所向
2009年是高官落马较多的一年,多名省部级高官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处。此外,重庆“打黑”使出“组合拳”,足坛“打假”上升到反腐层面。
随着一系列行动的展开,社会对反腐败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在多家网站的调查中,“反腐倡廉”高居前列。如何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等“显规则”破除消极腐败的“潜规则”?人们期待两会开出良方。
热点八:网络问政初露端倪公众期待拓宽空间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一次接受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网联合专访,并与网民在线交流,这是他连续两年在两会之前与网民交流。
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在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担心、不适应,到接受、主动参与,各级政府对网络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人们期待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献计献策:如何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这一民主形式?在公共决策中如何吸纳网络民意?
热点九:“低碳经济”进入视野节能减排备受关注
在历年两会热点的民意调查中,“低碳经济”这个词今年首次进入人们视野。2009年11月,中国公布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绿色”“低碳”“节能减排”,这些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热过。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促进节能减排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如何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将在两会上受到广泛关注。
热点十:“养老保险”异军突起制度公平成为焦点
在人民网举行的今年两会十大热点的调查中,“养老保险”以高票位居榜首,这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网友认为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而在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中,近半数网友最关心养老保险。据此,有关人士预计今年两会上养老保险问题将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