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

时间:2019-05-14 04:3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

第一篇: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

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

——在世界煤炭协会北京会议上的演讲

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玉卓

2011年6月7日

尊敬的佛雷德·帕尔莫先生

尊敬的王显政会长、吴吟副局长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煤炭协会北京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煤炭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欢聚一堂,围绕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共商全球煤炭产业发展大计,意义重大而深远。在此,受神华集团公司董事长,也是本协会的副会长张喜武先生委托,代表神华集团公司对本次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诸位长期以来对神华集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结合神华的发展实践,对未来煤炭工业的发展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煤炭的重要作用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替代,发展前景广阔而深具潜力

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煤炭在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煤炭重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球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约为5万亿吨,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左右。2010年,中国煤炭产量约32.4亿吨,约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6%,占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提供了80%以上的电力生产燃料和85%以上的化工(包括焦化)原料。煤炭不仅是中国的主体和基础能源,也是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的主要资源。目前煤炭提供了27%的一次能源和41%的发电原料。有关方面预计,到2030年煤炭用量将增长60%,其中发展中国家将消费增长量的97%以上。尤其在石油、天然气日渐紧缺,核能安全问题突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还不明显的形势下,煤炭的主导作用在相当长时期内仍难以被替代。

我们认为,煤炭作为地球上比较丰富,也是比较经济的能源,其发展取决于以下三个主要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可替代能源的发展状况。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力量处于上升期。预计全球经济在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引领下,在新兴经济体的带动下,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对能源的需求总量会不断增加。在核能发展的安全性,太阳能、风电、水能、生物质能等发展的规模化还存在较大争议的情况下,煤炭工业在一定时期仍将继续较快发展。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为煤炭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中国“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目标,预计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导向性目标为41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38亿吨,较2009年净增6亿吨。

二是油气资源的价格变化。石油与煤炭同为化石能源,对生态环境具有同等影响。在石油和煤炭的选择上,价格因素将起重要作用。受世界油气资源总量限制,世界石油产量将逐年下降,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将保持上涨或稳定增长趋势。目前,主要能源消费大国针对能源需求趋势,大多制定了促进煤炭发展的能源战略。这一特征从近年来全球煤炭生产、消费量可得到验证:2006年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56亿吨,2007年为60亿吨,2009年达到69亿吨,连续6年年均增长约为6%,同时,消费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5.8%左右。

三是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水平。煤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环境容量的约束。近年来,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逐步取得一些突破,包括先进洗选利用技术、脱硫应用技术、清洁发电技术、清洁低碳转化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等,为煤炭行业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基于上述因素,我们认为煤炭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和世界的煤炭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当然,在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会有所不同。

二、煤炭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我们认为,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资源高效利用的挑战,二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如何推动全球煤炭界加强协作,实现共赢。

(一)努力提高煤炭高效利用和清洁转化产业化水平,减少碳排放。以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资源,但也带来了碳排放的负效应,成为当今煤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大家普遍共识是,全球性的低碳发展时代已经来临。加强煤炭安全高效开发和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产业,将煤炭转化为更加清洁的能源,是应对挑战积极而有效的选择,是保障全球煤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积极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解决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利用中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技术性问题,形成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解决方案,是煤炭行业肩负的使命,也是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全球煤炭行业的利益相关者要深化合作,互利共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经济和技术合作将更加密切,不仅要求国内煤炭企业要加强沟通协作,而且要求全球煤炭行业的利益相关者要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全球化发展的成果。

目前煤炭资源、市场、技术、经济信息的交流,以及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力度在逐步加强,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治理和煤矿安全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安全、清洁、高效、协调的现代煤炭供应保障体系和煤炭国际贸易新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煤炭行业相关者的合作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煤炭企业要协调处理好与各种层次合作的关系。积极与各国政府一道,共同构建积极的政策环境,促使政府采用正向激励的方式,多采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出口退税等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生产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尤其要加强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合作共享,以重点项目推动务实合作,以技术合作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面对挑战,全球煤炭界要坚定发展信念,加强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

作为世界煤炭协会的成员和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煤炭供应商,神华集团将坚定世界煤炭协会“煤炭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和工业生产原料,它对于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的信念,与大家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开发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清洁转化高效利用技术,支撑煤炭安全高效洁净发展和低碳利用,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五点,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是坚定煤炭的价值理念。煤炭在相当长时期仍将是经济、安全、可靠、稳定,可以清洁利用的重要能源和资源。

二是坚持安全发展。安全发展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加大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成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强化员工培训教育,夯实安全基础,不断提升行业安全发展水平。

三是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加强煤炭开发、清洁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及封存与利用(CCS)等技术的攻关,加快煤炭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支撑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利用的洁净化,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坚持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坚持采煤采气一体化,有效控制煤矿瓦斯排放;积极推进绿色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加快矿井水、煤矸石以及煤系伴生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五是坚持合作发展。通过世界煤炭协会这一重要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国际间煤炭企业和组织的合作,特别是在煤炭生产与贸易、电厂建设与电力贸易、煤制油煤化工项目开发与产品贸易、清洁利用技术交流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三、神华集团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快速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一)基本情况。神华集团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以煤炭为基础,集煤矿、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煤化工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综合性能源企业。2010年,神华集团公司煤炭销售量4.4亿吨、占中国的1/7,销售收入330亿美元,利润90亿美元,世界500强排名第356位。现有职工20万人,拥有10个煤炭公司58个生产煤矿、里程1500公里的铁路、吞吐量1.5亿吨的港口、300万载重吨的船队,运营和在建4500万千瓦的电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百万吨级的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第一个煤制烯烃商业化示范工程,还积极开发风力发电、煤层气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等新能源。

神华集团生产经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形成了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煤化工一体化发展模式。二是建立了神东、准能矿区为主要标志的安全高效现代化煤炭开采模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千万吨矿井群,煤炭采区回采率保持在82%以上;主力矿井的全员工效超过100吨/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三是安全生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连续生产2亿吨原煤无死亡的安全记录,5年来生产原煤15亿吨,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028,煤炭生产核心企业神东和准格尔已降至0.011。四是煤直接液化技术取得突破,开创了煤制油煤化工行业技术新的里程碑。历经10余年,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成功建设和运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百万吨级的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第一个煤制烯烃商业化示范工程,开创了煤基能源化工产业新途径。去年,百万吨级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生产油品45万吨,今年保持了安、稳、长、满、优运行;60万吨规模的神华煤制烯烃项目去年投产,今年产量将超过50万吨、盈利2.5亿美元。五是经营业绩良好,资产优良。集团控股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2005年在香港、2007年在上海成功上市。目前拥有近150亿美元以上的现金资金,全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不到40%。

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较好的企业品牌和公众形象。2010年,缴纳税费65亿美元,全年投入环境保护资金3亿美元,投入节能减排资金2亿美元,还设立了“神华公益基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捐助。

(二)实施“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努力建设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

神华集团在不断优化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同时,一直强调煤炭的基础地位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导向作用,在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煤基转化能源系统建设中做了积极探索,在成功建成的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和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基础上,又建成了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致力于煤炭清洁转化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还将成立世界煤炭战略研究所,致力于世界煤炭行业科学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神华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通过国际化的资本运作,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在海外业务发展上,坚持走低碳发展、清洁转化之路,在印尼和澳大利亚开发了煤电项目,在俄罗斯、蒙古的项目正积极推进。目前已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开展了矿用设备、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下一步,将立足自身发展战略,密切关注国际市场趋势,积极寻求投资机会,参与项目并购,培养稳定的客户群,实现全球化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展望未来,煤炭工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同在,前景广阔、任重道远。神华愿意携手世界煤炭协会、各位同行及清洁能源产业各方力量,以“高碳能源,低碳发展”之理念,加大煤炭低碳洁净转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清洁的能源产品和先进、高端的低碳技术,共同开创煤炭能源合作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二篇:2014年中国煤炭流通行业分析

2014年中国煤炭流通行业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煤炭流通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目前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 万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

目前,我国主要煤炭流通模式如下:

我国主要煤炭流通模式

目前煤炭流通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目前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 万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煤炭开采企业的整合,煤炭流通市场也将趋向集中,这将逐步提高煤炭流通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小规模煤炭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减,大规模、跨区域的流通服务商将成为主流。

由于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在西、北部地区,而煤炭消费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煤炭生产基地远离消费中心,我国煤炭流通呈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运输距离长,而且跨越不同区域,需要多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运、河运)接续,因此,运输成为我国煤炭流通的关键环节。我国煤炭运输以铁路、水运、公路3 种方式为主。铁路以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成为煤炭陆上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约64.3%的煤炭运量是依靠铁路运输,而煤炭也是占用铁路运量最大的货种,占我国铁路运力的55.1%左右,在山西、陕西和蒙西主要产煤的“三西地区”主要运输通路上,煤炭运输所占的铁路运力比例高达90%左右。未来铁路仍将在煤炭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 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 亿吨。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28亿至30 亿吨。因此,能够获得稳定而充足的铁路运力是煤炭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煤炭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第三篇: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2016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超额完成了去产能任务,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局面得到改善,煤炭价格理性回归,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煤炭需求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尚缺乏坚实基础。

一、2016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煤炭消费。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继续下降1.3%,其中电力行业耗煤同比增长0.3%,钢铁行业耗煤下降1.4%,建材行业耗煤下降0.6%,化工行业耗煤增长4.2%。

(二)煤炭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3.6亿吨,同比下降9.4%。

(三)煤炭进出口。根据国家海关数据,2016年全国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25.2%;出口878万吨,增长64.5%;净进口2.5亿吨,同比增加4800万吨,增长24.2%。

(四)煤炭发运。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9.0亿吨,同比下降4.7%。2016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4亿吨,同比基本持平。

(五)煤炭库存。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社会存煤在连续四年增加后出现下降。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9300万吨,比年初减少3499万吨,下降27.3%。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546万吨,比年初减少812万吨,下降11.0%。

(六)煤炭价格。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逐步合理回归。全国煤炭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15.8点回升到11月中旬的162.4点,之后到年末回落至160.0点。

(七)煤炭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8亿元,同比下降24.2%,比2013年高点下降了42.3%。其中民间投资1864亿元,同比下降18.3%,比2013年下降37.1%。

(八)行业效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利润总额1090.9亿元,同比增长223.6%。

(九)产能。根据协会数据,截止2016年底,全国建成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数量比2005年增加700处左右,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其中,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现代化煤矿59处,总产能达8亿吨以上。

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发展走势分析

我国煤炭工业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煤炭行业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淘汰落后,消化过剩;调整结构,促进转型;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煤炭行业发展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提升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行业发展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提升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煤炭工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资源开发布局,发展先进产能,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走多元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煤化工、煤建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产业相互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着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园区和特色项目示范基地,促进煤炭深加工转化和全产业链整体升级,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煤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生态文明矿山建设取得新成效。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洁净化利用,建设生态文明矿山,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抓好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完善清洁生产机制,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控制和减少地表损害,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取最大资源收益。加大原煤入洗比例,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度利用,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技术,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能产业,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力度,构建“物质闭路循环、能量梯度利用、经济与生态和谐”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美丽矿山。

(三)煤炭国际合作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实现煤炭大国向煤炭强国迈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走开放合作发展道路,建设煤炭国际贸易及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完善贸易交易机制和联系机制,加大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积极参与全球煤炭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推动煤机装备走出去和国际煤炭产能合作,提升设计、咨询、生产和服务水平,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更好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培育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煤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近7000处,平均单井规模不足9万吨/年;前4家企业煤炭产量仅占全国的20%左右。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灰高硫煤炭比重依然较大。三是技术结构不合理。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问题突出,既有世界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的煤矿,也有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煤矿,同时还存在一些非机械化开采、无法改造升级的小煤矿。

(二)化解过剩产能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关于债务处置问题。企业反映关闭退出煤矿的融资多由主体企业筹集或担保,目前债务分割尚无明确原则和具体办法,不利于金融机构合理处置去产能煤矿债务损失。二是关于金融支持问题。目前有的地区商业银行不加区别地将煤炭企业整体列入僵尸企业,进一步压缩和限制贷款,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关于人员安置问题。在去产能过程中,煤炭行业有大量人员需要分流安置,在防范失业风险的同时,特别要关注工伤、工残、长病和抚恤人员移交问题。四是关于社会职能移交问题。企业普遍反映,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政策难以落实,负担沉重,已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严重制约。五是原政策性破产煤矿历史遗留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

(三)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行业脱困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持续四年多的行业经济下行,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不断加剧,虽然近期煤价回升,但回升的时间较短、平均煤价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以来环渤海动力价格指数平均为424.7元/吨,比去年同期均价442元/吨低17.4元/吨)。虽然一部分煤矿9月份出现盈亏平衡或盈利,但目前绝大多数煤矿仍处于累计亏损状态,弥补前几年的巨大亏损还需要时间。虽然近期煤矿货款回收有所好转,但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有的企业仍存在较大资金风险。还有相当多的煤矿欠发职工工资、养老保险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些企业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矿区稳定的问题依然突出。

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强行业自律,依法依规坚决退出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的产能,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努力发展先进产能。所有煤炭企业 都要坚决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不超能力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要在去产能中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处置好企业资产债务,以及“三供一业”移交工作,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处理好去产能与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先进的采矿技术、工艺、装备,优化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煤炭开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煤炭生产方式,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推动煤炭绿色高效开发;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利用与转化技术装备,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由单纯作为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转变煤炭消费方式,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努力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要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三是努力稳定煤炭市场。要认真落实有关部门提出的中长期合同、完善减量化生产、建立减量置换和指标交易、加快完善煤炭最低与最高库存、建立完善共同应对煤价异常波动等五大制度,努力稳定煤炭市场。一是将推动中长期合同履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已经签订经济合同的要严格履约;二是要坚决执行减量化生产制度,科学安排生产组织,保障安全生产;三是要按照设计规范加强煤炭合理库存,满足生产销售正常周转需要;四是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行业协会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备忘录》的有关精神,不搞低价倾销,不搞恶意竞争,大型企业要率先垂范,主动带头稳定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煤炭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煤炭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6]7号文件精神,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安全、环保、质量、资源、能耗、技术和信用约束,依法依规退出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的产能,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科学实施减量化生产,促进产业升级;处理好去产能与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稳定供应的关系,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和绿色低碳利用;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完善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煤炭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文稿提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第四篇:2005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2005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 转贴自:点击数:436更新时间:2006-2-23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一、煤炭资源状况

(一)世界煤炭资源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目前,世界煤炭储量估计为1.083 万亿吨,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计算,足以可供开采200 多年。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2001 年,上述7 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可供炼焦的优质烟煤储量丰富,2002 年3 国的炼焦煤总产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

(二)中国煤炭资源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02 年年底,全国共有煤炭资源的矿区6019 个,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10201 亿吨,其中煤炭基础储量3341 亿吨(煤炭储量为1886 亿吨),煤炭资源量为6872 亿吨。按照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 亿吨计算,我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 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 吨,即全国年产19 亿吨煤炭匡算,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另外,包括3341 亿吨基础储量和6872 亿吨资源量共计10201 亿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另外,中国炼焦用煤储量为649 亿吨,还有基础储量1244 亿吨、资源量1477 亿吨;2003 年中国生产焦炭1.78 亿吨,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56.4%。按照近期中国焦炭的生产能力,已经探明的炼焦用煤储量,可以保证开采200 年左右。我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晋陕蒙(西)地区(简称“三西”地区)集中了中国煤炭资源的60%,另外还有近9%集中于川、云、贵、渝地区。山西省是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总储量的30%。与资源分布相对应的,是煤炭生产也集中于这些地区。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中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二、煤炭产量 1.近10 年煤炭产量由于90 年代末期煤炭行业实施关井压产的政策,导致1996-2000 年我国煤炭产量的快速回落。从2000 年开始,我国煤炭产量连续4 年增长,从2000年的10 亿吨低谷,上升到2004 年的约19.56 亿吨,比2000 年长90%。2.煤矿的生产状况目前,我国的煤炭生产主要有3 种经济类型的煤矿,国有矿、地方矿和乡镇矿。根据2004 年1-9 月分月份各经济类型煤矿产量。国有矿和地方矿的产能相对稳定,2004 年1-9 月,国有矿的产量从6682 万吨上升到7995万吨,增长19.65%;地方矿的产量从1835 万吨增加

到2515 万吨,增长37.06%;乡镇煤矿的弹性则相对非常大,其产量从1 月的2652 万吨快速增加9 月的5914 万吨,增长123.00%,在煤炭增长贡献中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大。2004 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完成19.56 亿吨,同比增长2.28 亿吨,增长13.2%,其中,国有重点矿生产增长13.3%,达到9.22 亿吨,在煤炭供给中占47%,居于主导地位;乡镇矿近年来发展较快,在煤炭供给中已占37%,04 年完成生产7.19 亿吨,同比增长13.4%;国有地方矿的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在煤炭供给中占16%,04 年生产3.15 亿吨,同比增长12.5%。2003 年,由于煤炭供给紧张,国有矿和地方矿产能基本上又已到极限,国家只能将打算限制的乡镇矿政策重新放宽,04 年5 月,乡镇矿的产能达到创纪录的7022 万吨。此后,乡镇矿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及其地处偏远运力不便的影响,乡镇矿的产量下降,其发展空间有限。国家出于安全生产和保护资源的角度,实施建立煤炭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要建立4~5 个年产1 亿吨、十几个年产5000 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因此未来乡镇矿的发展比较有限,其产量量应是不断缩减的,从这个角度考虑,国有矿在两年后释放出来的产能一部分将是挤占乡镇矿的产能空间的,不一定会造成供给的大量增加。结论:未来两年内,我国的煤炭产量增长较为平稳,不会大量增加。

三、煤炭消费需求 1.能源消费结构从整个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看,石油占主导地位,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0%;其次是煤炭占27%;天然气占23.2%;核能占7.3%;水电最少,只占2.6%。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主导地位,2003 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为 67.10%。目前,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其他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消费的逐渐增多,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储备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决定了煤炭仍是中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在较长的阶段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将长期保持不变。2.目前我国的经济特点决定行业特征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能源消费特征不同。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历程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纺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过程来实现的。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的特点不同。中国煤炭行业在周期变化中表现出成长性特征。中国的重化工业可以认为从2003 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征,预计持续时间与日本和韩国大致相同,大约持续到2013 年。其中前4-5 年是重化工业发展的前期和中期,重工业占GDP 的比重持续上升,能源消费量持续上升,即2008 年之前中国都将处于能源消耗的高增长时期。中国经济从2003 年起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增长较快。重化工业阶段特别是前期和中期,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不同于发达国家,仍具有明显的成长性特征。在中国,与煤炭直接相关的电力、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的未来发展仍将持续较高速度,因此中国煤炭行业也具有突出的成长性特征。3.煤炭的旺盛需求集中于四大行业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个行业是中国煤炭消费最集中的行业,2003 年这四个行业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总消费量的88.8%,其中电力行业占煤炭消费总量的49%,钢铁行业占13%,建材行业占17%,化工行业占6%。电力是煤炭消费的主力。2005 年电力行业对煤炭的需求继续增加,新增机组容量预计达到5000 万千瓦,2006 年新增将超过6000 万千瓦。虽然近期国家已经开始整顿电力项目投资,但已经开工的未经批准项目仍然大量存在。2005 年中国经济仍将增长约8.5%,预计2005 年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12.89%,煤炭消费量增加约1.07 亿吨。仅电煤需求的增加,就使2005 年煤炭总需求达到近20 亿吨。2004 年宏观调控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只在短期内影响了产量和价格,国内钢铁行业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我们预测2004 年钢铁行业煤炭需求量约25371 万吨,2005 年增长到26368万吨。建材和化工行业2005 年的煤炭需求将较2004 年略有上涨。结论: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煤炭消

费的增长,煤炭行业还具有成长性。4.煤炭消费的主要用途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1)动力煤从世界范围来看,动力煤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世界10 大煤炭公司主要生产动力煤,其比重约占该10 大公司煤炭总产量的82%;美国动力煤产量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我国动力煤产量也占到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在国外,动力煤绝大部分用来发电,工业锅炉也有一些用量。全世界约有55%的煤炭用于发电,煤炭需求的增量部分基本上都在电力部门,但中国例外,在中国实施工业化的进程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煤炭(动力煤)。从动力煤的品种来看,以长焰煤和不粘煤储量最大,分别占全国动力煤总储量的21.70%和20.35%;褐煤和无烟煤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贫煤和弱粘煤则相对较少,仅为全国动力煤总储量的 7.66%和2.49%。煤种 长焰煤 不粘煤 褐煤 无烟煤 贫煤 弱粘煤占全国动力煤储量,% 21.70 20.35 17.63 16.02 7.66 2.49 占全国煤炭总储量,% 16.14 15.14 13.12 11.92 5.70 1.86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1)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2)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3)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4)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6)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2)炼焦煤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是各国在世界原料市场上必争的原料之一。中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2003 年,全球焦炭产量是3.9 亿吨,中国焦炭产量达到1.78 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 年我国共出口焦煤1475 万吨,其中出口欧盟458 万吨,约占1/3。2004 年,中国共出口焦炭1472 万吨,相当于全球焦炭贸易总量的56%,国际焦炭市场仍供不应求。

四、煤炭供求与价格趋势 1.需求旺盛,产能不足,供应紧张我国煤炭行业自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的50 年中,一直处于微利和亏损边缘,其中有25 年全行业亏损,煤炭行业长期以来积弱难改。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存在设备老化,投资不足的局面。过去20 年,国有重点煤矿连续亏损,多年来投资严重不足,产能扩张速度慢。近两年,国内需求快速增长,煤炭消费迅猛增加,年递增速度都在2 亿吨以上,煤炭产能扩张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2003 年以来特别是2004年的煤炭供应紧张,集中暴露了过去多年煤炭投资不足带来的后果。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乡镇煤矿,但由于国家加强对煤炭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005 年乡镇煤矿增长速度将会放慢,2006 年以后将进入一个稳产、减产阶段。1949 年以来中国煤炭消费增长率一直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但2003 年煤炭消费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94 个百分点,2004 年高出5.82 个百分点。2005 年煤炭需求依然旺盛,供需仍然不平衡。预计2005 年主要耗煤行业中,电力行业需求同比增长11.77%,钢铁行业需求同比增长3.93%,建材和化工行业需求同比增长分别为1.47%和1.96%。预计2005 年,中国电煤消耗总量将比去年增加1.2亿吨左右,加上冶金、建材、化工等几个重点行业耗煤不同程度的增长,国内煤炭需求将在21 亿吨以上。产能方面,预计2005 年产量增长约1 亿吨,全年产量约20.6

亿吨,供需缺口将较04 年增加。尽管目前煤炭供给比较紧张,但重点国有矿的产量大部分都远超过设计产能,其产量扩张有限;03年开始加大的煤炭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到06 年下半年才能逐步投产,2005 年煤炭供应依然紧张。2.供需的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 2003 年煤炭需求量和产量快速增长,煤炭供应由过剩转为紧缺。2004 年煤炭供应紧张程度升级,需求快速增长拉动了煤炭价格的回升。秦皇岛大同优混的含税车板价从2003 年1 月的258 元/吨上涨到2004 年1 月份的284 元/吨,涨幅超过10%,2004 年12 月1 日上涨到405 元/吨,2004 年内上涨幅度为42.6%。受供需影响,2005 年煤炭价格将继续上涨,总体涨幅约10-15%。不同煤种供需情况差异较大,价格上涨幅度会有所差异。(1)动力煤对于动力煤而言,政府干预无法改变价格上涨趋势,“煤电联动”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不得直接干预煤价,动力煤价格上涨的压力变小。从需求方面讲,由于近两年建设的火电机组将集中在2005 年和2006 年投产,煤炭尤其是动力煤的需求仍将大幅增长。供给方面,一方面,由于原有在建项目不足,新增煤矿投资需到2007 年后才会实现产能增长,估计2007 年以前国内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难以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制约煤炭供应的运输瓶颈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因此,明后年动力煤价格上涨的动力仍然很强。(2)炼焦煤炼焦煤因供需缺口加大,价格涨幅将大于动力煤。2004 年,由于国内焦炭需求猛增,中国商务部决定将焦炭出口配额从2003 年的1200 万吨削减到900 万吨,一时间导致国际能源市场焦炭告急。焦炭市场价格从2003 年平均约每吨200 美元,飙升至每吨400 多美元。2004 年商务部后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追加下发焦炭出口配额到1400 万吨。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04 年我国焦炭产量在2003 年1.78 亿吨的基础上增至2 亿吨左右,2005 年炼焦全行业新增产能预计达到8100 万吨,2005 年我国焦炭产量预计增至2.8 亿吨。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分析人员预计,2004 年,全球钢铁产量将达10.18 亿吨;2005 年产量将达10.63亿吨。中国对钢铁的强劲需求,特别是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行之前的大型建设,将会促使未来几年对钢铁需求保持强劲。2004 年全国钢材消费量为3 亿吨左右,根据测算,2005 年中国钢材消费量达到或超过3.5 亿吨,增长水平在10%以上。以生产每吨钢材需要550-560 公斤焦炭的比例计算,中国焦炭供应将会过量,用于出口的焦炭将得到数量保证。2005 年商务部公告焦炭出口配额1400 万吨,与2004 年持平。但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焦炭需求的旺盛,以及国内市场的供给饱和,2005 年全年焦炭出口将有可能超过1400 万吨。焦炭需求因国内外钢铁行业的发展而增长,炼焦煤的短缺更突出,价格上涨力量较强。(3)煤炭价格趋势 2004 年价格上涨带来行业收入和盈利高速增长。2004 年1-10 月份,煤炭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1.4%。目前煤炭行业处于近10 年来所未有过的高度景气状况。通常300 万吨以上的煤矿建设期为4-6 年,目前我国加快建设速度,最短的建设期也需要3 年时间。我们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看,2003 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413 亿元,2004 年1-10 月为435 亿元。实际上固定资产投资还有一些用于设备更新改造等,因此实际新增产能小于我们估算数字。此外,煤炭行业从2005 年开始将出现更大规模投资,这些投资产生的效果将在2007 年以后才逐步实现。因此,预计2005 年煤炭价格将会较温和地上涨并在随后几年保持在高位盘整,煤炭价格在2007 年前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小。对于煤炭企业来说,2005 年在产量平稳增长和价格温和上涨的基础上,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水平将会继续提升并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五、煤炭运输:供应的瓶颈中国煤炭储量集中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北方地区,晋陕蒙(西)地区(简称“三西”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煤炭消费却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煤炭产地与用户相距遥远,这就形成了长期以来中国煤炭业“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基本格局。我国煤炭产量的70%需要通过铁路运输,煤炭货运量占国内铁路货运总量的45%左右,煤炭平均运输距离约560公里,形成煤炭生产和消费对运输的高度依赖。1.铁路运输(1)目前铁路运力不足中国煤炭运输有铁路、公路、内河和海运,其中主要方式是铁路运输,产量最大的“三西”

煤炭外运主要方式是铁路,煤炭运输的“瓶颈”最突出体现在这一地区煤炭外运。2002 年和2003 年,全国煤炭运量同比分别增长6.8%和7.7%,截至2004 年12 月,铁路已运输煤炭9.17 亿吨,同比增长14.2%。目前,铁路煤运主要通道的运输能力早已饱和,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煤炭运输量的完成,是在大量挤压其他货物运输基础上实现的。目前煤炭运输完成情况,由于政府强制调配运力而掩盖了实际运力的短缺程度,不能反映真实的运输能力。煤炭“抢运”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负面作用很大,这种运输状况不可能长期持续。(2)“大秦线”改扩建作用有限大秦线(大同-秦皇岛)是“三西”煤炭外运最重要的铁路运输线路,占“三西”煤炭铁路运输总量约接近40%。大秦线现有煤炭运输能力约1 亿吨,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扩建,预计2005 年下半年运煤能力将提高到2 亿吨。我们预计2005 年大秦线煤炭运输量将比2004 年增长约5000 万吨。另外“朔黄线”复线建设完成后,煤炭运输能力将从每年5000 万吨增加到6360 万吨。铁路扩建增加的运力不足以缓解目前过度紧张的煤炭运输情况。2004 年10 月铁路货运请车满足率才30%,即使恢复到2003 年的52%,铁路运力短缺还高达约8.8 亿吨。我们列表说明铁路运输不同请车满足率下的铁路运力短缺情况,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三西”地区新增货运能力,并非完全由煤炭运输所得。该地区其他货物运输也将分享部分新增运力,煤炭运输长时间挤占其他货运的情况只能短时间存在,不能长期维持下去。(3)未来的铁路网规划难解近渴根据2004 年初国务院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 万公里,提出要形成以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10 个煤炭外运基地为服务重点的铁路重载煤炭运输网,年运输能力达到20 亿吨左右,满足煤炭外运需要。这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于缓解未来煤炭运输的紧张状况将起到重要作用,但近几年煤炭运输紧张的局面依然无法缓解。2.公路运输受制于“限载限超” “三西”地区煤炭公路运输是铁路运输的必要补充,2004 年铁路运输极为紧张,部分煤炭通过公路运输来缓解供货压力。2003 年山西30%的外销煤通过公路运输。但煤炭公路运输普遍存在超载、超限问题,2004 年5 月1 日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煤炭公路运输量受到限制,运输量难增长。另外,部分煤炭运输需求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进一步加大铁路运输的压力。

六、结论

1、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中国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可供开采100 年;炼焦煤可以开采200 年左右。

2、我国“多煤少油”的资源状况决定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将长期占主导地位。

3、我国进入高能耗阶段,煤炭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我国在较长的时间内都将处于能源消耗高增长的发展阶段,煤炭需求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4、煤炭价格近期呈现上涨的态势,长期将依然维持较高水平。由于未来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而煤炭生产能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供需之间的长期不均衡状态和运输的瓶颈将导致煤炭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在未来几年,煤炭价格将依然维持较高水平。近期内,煤炭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

5、炼焦煤的价格上涨趋势强于动力煤。

6、煤炭运输的瓶颈问题在较长的时期内将难以解决。

第五篇:OTIS电梯行业的领导者

OTIS电梯行业的领导者

OTIS电梯作为全球电梯与扶梯维修保养服务的领导者,OTIS电梯在中国是唯一一家原厂维保模式并拥有最庞大的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指引与支持。OTIS电梯一直以国际一流的制造和技术能力为中国客户提供着整套的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同时以其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不断开发适应客户需求的创新性革命性产品,为中国各大城市的建筑提供着完美的解决方案。

OTIS电梯泰达基地是OTIS及其母公司UTC在全球的首个“全程绿色”示范工厂,也是建设部评选的中国首家“绿色工厂”和“节能省地型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之一。OTIS电梯泰达基地采用最先进的节能技术、最严格的环保指标和全绿色流程管理,可使综合能耗降低25%以上,并因此于2009年6月10日荣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金级认证”,充分证明了其在业界的领导地位。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OTIS电梯泰达基地预计将达到年产电梯2万台、曳引机5万台的产能。

OTIS电梯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扶梯、自动人行走道的制造商和服务商,一直引领着电梯行业的发展方向,OTIS电梯把质量、安全、商业道德以及人才作为公司的四大基石,一直致力于成为业界最令人推崇的品牌。卓越的品质更是OTIS电梯不懈的追求。环保节能、不断创新提高的技术都是OTIS电梯有力的保障。

下载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中国煤炭行业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

    2013年中国煤炭行业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天然气、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正逐步对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

    2013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2013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走过了跌荡起伏的2012年,中国煤炭行业新一年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电煤并轨后续改革推进电煤价格并轨,将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将倒......

    2014年中国煤炭流通行业的发展前景[合集五篇]

    2014年中国煤炭流通行业的发展前景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未来,煤炭流通行业价值的提升将依赖“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其中,绝大多数企业将集中于煤炭......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突围策略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突围策略 前几年,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主要的工业原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过,受环保与经济下行影响,我国煤炭黄金发展的十年已经过......

    2018年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前景调查报告目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2017-2021年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前景调查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

    2012-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2012-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

    2014-2018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1 - 2014-2018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正文目录第一章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分......

    DHL是世界物流行业的领导者

    DHL是世界物流行业的领导者——德国邮政敦豪集团的一部分。 DHL关注客户需求,为您管理和运输信件、物品和信息提供完全整合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DHL:四个业务集团同一个服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