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的教育

时间:2019-05-14 04:5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爱的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爱的教育》。

第一篇:论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大力加强爱的教育,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鸣

2008年汶川大地震撼动全国、全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心,同时也大大地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中,慈善已成为全球性的潮流。崛起的中国应该如何迎头赶上?中国慈善事业如何与国际接轨,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大课题。要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首先要找出我国慈善事业与国际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存在问题。概括起来不外乎是体制问题、法律法规问题、组织机构问题、善款的使用和管理问题、监督机制问题、公开透明以及公信力问题等等。但上述问题都是表层的、技术层面的,并非深层的根本问题,欲加速我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明确其产生的根源,乃是突破瓶颈的关键。笔者认为,差距的根源是思维和观念的滞后,其核心是对“爱”的教育的认识、重视、宣传、鼓励不够,缺少优秀的“慈善文化”的软件建设。

慈善是果,爱心是根

慈善事业的体现无非是善款的捐赠、物质的支援、公益事业的奉献、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以及参与志愿者活动等等。这些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结果。产生这些“硬件”的根源、动力和“软件”是什么?如无源头,何以汇成河流?如无动力何以产生行为?如无“软件”,“硬件”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那么慈善的根在那里?源在何方?回答很简单,只有一个字——“爱”。任何慈善事业都源于爱心,爱心是慈善事业的根基和原动力,有爱心,才能有善行,无爱心而行善者寡矣。若缺乏爱心,慈善事业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何以存在和发展?我个人信奉的箴言之一是“向下扎根,向上结果”。只有人人将爱心之根扎的又深又广,才能结出丰硕美好的慈善之果。爱心的培养,要依靠爱的教育,而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爱的教育,首先要对爱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温家宝总理2009年教师节时曾两次提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道德,没有一切”。因此要使全民全社会具有爱心,就必须大力加强爱的教育。“爱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在祖国大地广泛撒播爱的种子,使她在每个人的心中萌芽、生根、开花、结实。打造一个爱的文化,创造一种爱的氛围,弘扬爱的精神,形成到处充满爱的社会风气,使人人有爱心,这样才能产生爱的行动——善举善行——慈善事业。

记得在40年代我上中学时,曾流行一本著名的好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Edmodo de Amicis, 1864-1908)写的《爱的教育》。书中记述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中的日记及其父母在他日记中写的劝戒性、启示性文章。全书中心思想是弘扬一个“爱”字。教导学生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邻居、爱老人、爱乞丐、爱盲人、爱残疾人„„。译者夏丏尊先生在前言中写道:“我翻译时不觉惭愧地流泪”。足见爱的强大震撼力和感人之深。这本书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足足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使他(她)们从小就受到爱的启蒙教育。我个人也是从这本书 1

中接受了“爱的教育”,造就了爱心,并由此衍生出日后成为“希望工程”和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古今中外有许多圣贤、伟人的经典著作都倡导爱的教育,爱是全人类精神财富的瑰宝,我们应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怀,虚心学习和借鉴,用以推动和促进我国的“爱的教育”,从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先哲先贤有关爱的教诲

中华民族素有慈悲仁爱,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奠定了我国慈善事业的道德观,受到我国历代的尊崇。近年国外掀起的“儒学热”、“孔子热”,启示我们应更加珍惜祖先的谆谆教导。儒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仁爱”。《辞海》解释:“仁”指人与人相互亲爱。《礼记·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说明“仁爱”乃儒家提倡的一种含义极广、极深的道德理念,是“四维”,“八德”的重要组成。

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就是同情、怜悯、关爱弱势和有难之人,是一种极高的爱心。孟子还教导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见梁惠王·上》也是尊老爱幼的爱心的充分体现。

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写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被世人广为传颂,尊为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至高理念。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尽欢颜”。同样表现了诗人关怀弱势群体的炽热的爱心。

“博爱”——大爱无疆——普世的价值观

1911年满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南京中山陵迄今保存着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爱”二字,《辞海》对“博爱”的注释是:“泛爱一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原道》中云:“博爱之谓仁”,仁和爱是不可分的。“博”的含意是博大、广阔、无边无际。“博爱”就是“大爱无疆”。爱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理念,是超越国界、种族、阶级、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观。

曾有一段时期,爱的普世意义并不被认同,因此影响了“爱的教育”的开展和传播。“5·12”汶川大地震及我国台湾的“8·8风灾”,极大地激发了人类的“博爱”潜能。世界各国、各地、各族、各界、各个宗教团体以及政治组织,从高官、富豪到平民百姓,从明星、大腕到山寨草根,均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爱难人民伸出援救之手,甚至一些持有对立政治立场的人,也加入了捐助行列。这些事实均雄辩地证明了“博爱”—“大爱无疆”是无容质疑的普世道德观念(Common sense)。“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特有基因”。是不受空间、时间制约的,其广阔高深是无限的、永恒的。不论何处何人,他们胸中的爱心都是红色的,不可戴着早已过时的有色眼镜去观察爱心,否则将不利于爱心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对爱的认识和爱的教育

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被称为“慈善强国”,它们慈善事业的动力来自何方?答案是来自爱心,而爱心的产生源于一定的信仰,以及基于此种信仰的教育。众所周知,在西方发达国家80%以上甚

至更多的公民均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他们的教义源自《圣经》(《The Bible》)。认为《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并将其高度概括为一个字—“爱”(God is love)。这些国家的儿童从小每周都要上“主日学”,学习和接受圣经中关于“爱”的教诲和薰陶。这也正是“爱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观点的践行,只有从小,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就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慈善事业才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此外,美国还设立了法定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以提醒人们勿忘幸福的来源,永怀感恩报恩之心。

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信仰各异,根据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我们不能强迫人们信仰某种宗教。撇开宗教本身不谈,在合法宗教中凡是有益于提升人们道德素质,有益于社会稳定,有益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均可作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倂蓄,藉以促进社会和谐及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事业全民化,人人都可献爱心

慈善不能只狭隘地理解为捐钱捐物,实蓄际上人人处处可以做慈善。慈善事业并非富人的专利,也非少数慈善家的游戏。任何人人都有能力、有机会做慈善、献爱心。无需讳言,像比尔·盖茨,巴菲特等超级富豪,捐出数百亿美元,确实对慈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美、欧等国慈善事业的参与者,更多的是普通平民百姓。据统计美国善款只有10%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而大头则来自平民百姓(占85%),其中大多数是来自普通百姓每月几美金到几十美金的固定小额捐款。美国有7万个民间慈善基金会,慈善基金高达4250亿美元。而我国参与慈善事业的人数较美国少了75个百分点。据人民网统计,我国每年的慈善捐赠,75%来自海外,15%来自国内富人,只有10%来自平民。在1000万个中国企业中,有捐赠记录的不过10万家(不到1%),美国的慈善捐赠占其GDP的2.17%,而我国只占GDP的0.09%。我国有13亿人口,上述统计数字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反省。

我们不可低估自己作为一个人格公民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里,人人可以做慈善,例如:在公交车上为老弱妇孺让座、搀扶盲人过马路、探望孤儿院、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义务献血、参加公益劳动、参与志愿者服务等。这些事哪一件需要支付金钱?哪一件难以做到?如果不去做,那就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慈善是爱心的奉献,不能只盯着钱与物,人们缺少的不是钱与物,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爱心。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即使有十个比尔·盖茨也救不了全世界。慈善事业要靠全民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像《爱的奉献》那首动人歌曲所唱的“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做慈善不只是付出,更多的是获益

我国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哲理。例如“舍得”、“得失”等辞汇,均体现了事物的两面,有“舍”才有“得”。“得”与“失”是辩证统一的。实际“助人也是助己”,正如《圣经》上所说“Help others you will be helped”。这也印证了“授人玫瑰,留有余香”的哲理。我们做慈善表面上看似乎是舍去了金钱、物质、劳动或时间,但我们所得到的收益却远远高于这些,我们所失去的是有形的、表层的、暂时的,我们得到的却是无形的、深层的、永恒的。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人民、社会和国家的培养和付出,当我们有能力时,就应回馈人民、社

会和国家。我们应饮水思源,勿忘“以感恩之心做人,以报恩之心做事”。乐善好施,扶贫济因,救死扶伤。俗话说:“助人为乐”,当我们践行爱心善举时,我们会体验到人世的冷暖,民间的疾苦,弱势群体的渴望,人民对你的招唤,从而激发你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唤醒潜藏于灵魂深处的爱心。这时,你所得到的快乐和满足是难于言表的。正如刘海若所说:“能够温暖别人的心最快活”,你由此而获得的道德和素质上的提升是无价之宝,这将成为你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对你今后的做人、做事,修身、齐家和创业发展,开辟无限广阔的道路。

时代呼唤爱心,社会呼唤慈善。爱心善行要从自己开始,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共襄善举。每个人跨一小步,整个社会就会跨一大步。让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使亿万个爱心汇集成一条湍流不息的爱的长河,用以灌溉那些需要救助的干渴的心田。我们要使爱心和慈善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时尚文化,成为全民的共同追求,使我国跻身于世界慈善强国之行列,用全民的爱心和善行谱写我国慈善生态的新篇章。

第二篇:《爱弥儿:论教育读后感》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十六岁时,他就逃离日内瓦去流浪。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1742年卢梭搬到巴黎。在巴黎期间,卢梭与德尼·狄德罗认识,并从1749年起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卢梭专攻音乐方面。1750年(庚午年),38岁的卢梭以《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 sur lessciences et les arts”)一文赢得第戎学区论文比赛首奖而一举成名。随后他又著述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儿》(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卢梭的作品语言风格独特(独白式),具有浪漫激情。1762年,卢梭因由其所撰教育论著《爱弥尔》一书出版,遭到法国当局的通缉。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7月2日于法国埃及迈农维尔与世长辞,享年66岁。

框架结构:

全书共分六卷,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第二部分,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第三部分,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第四部分,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第五部分,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评价与反思: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但是有观点称,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和民族犯下的罪过!”“罪过”,很沉重的一个词,久久浮现在我的脑海。在本书中,卢梭通过其虚构的小说主人公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他的教育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开篇他便讲到,“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们破坏自然之态,随意改变、扭曲其天性,颠倒一切,但是,卢梭又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样的裁剪,人类的处境可能会更糟一些。”我们可以把他说的裁剪看作是教育,即使人生下来便是善的,但并不代表他天生就是一个有用的社会人,一个幸福的人。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一直到现在,教育仍然是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卢梭提出了教育的意义,“生活,这就是我要教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做人的本分。”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卢梭这样的一句话更坚定了我的信念“热情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我很愿意相信这句话,才能多不多没关系,重要的是有热情,有能力使其获得更多的才能,帮助其成为幸福的人。

虽然本书有很多可取之处,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但是书中也有很多观点我无法苟同。

卢梭所认同的教育遵从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下卷之中,很难看到他的指引,爱弥儿是在他的干预中受教育。与卢梭本身的观点自相矛盾。他选择的教育对象也不是那么全面,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原因是“穷人是不需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他的学生爱弥儿必须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饶的地方,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服从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我搞不懂,他为什么一定要让爱弥儿是个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如果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呢?

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爱弥儿的普通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通。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在此不必多说。

本书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也有很多地方具有争议。例如:

婴儿的襁褓是否必要,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子自然的发展,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要让它能自由活动。但是在襁褓中的孩子是安全的,在信息量如此之大的当今社会,适当的襁褓是保证婴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孩子没有健全的是非观念之前,是不能放任自流的。

再如卢梭所说的指引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一个词语。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环境,在思考中进步。

第三篇:论师爱

论师爱

【摘要】天地君亲师。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过,教师要想真正做好向学生传道、向学生授业、为学生解惑,首先必须修炼好自身。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教师也一样,首先得修身,修出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再得修心,修出一颗爱生的心,最终淬炼成师爱。

【关键词】师爱 修身 修心

一、引言

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帮助他们撑起前进的风帆。当学生遇到困惑与迷茫的时候,为他们指点迷津。当学生取得成绩而骄傲的时候,及时点拨让他们清醒。这就是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而捧着的那颗心,名叫师爱。她吞吐着遥远的过去,呼吸着灿烂的未来;她在修身和爱生这神圣的洗礼中升腾呼啸,发出万丈光芒,照耀天下桃李与芬芳。

二、师爱的内涵

什么是师爱?

卢安克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听着那不是很娴熟却带着真诚与爱心的话语,看着他为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不辞辛苦的劳动,感受着他与孩子一起玩耍时脸上淡淡的微笑,我知道他是幸福的。我也明白了师爱到底是什么。

师爱,那是一种穿越国界的大爱,超越语言的博爱,完整的全爱,是撒播在每一个生命的真爱。

首先,她不是“私己的爱”。

师爱超越了私己的范畴,它是一种“大爱”。就像卢安克,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用他的爱感染了村子里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放心的觉得孩子交给他没问题。他没有留在德国,没有在双亲身前侍奉,甚至他在中国一部分的吃穿用度都来自父母,他把亲子之爱放在了第二位,把他的身心都放在那群可爱的学生身上。

可以说,师爱凌驾于一切之上,乃至于性命。所以,教师在地震时用身体保护了自己的学生。所以,师爱可以说是一种“神圣的爱”。

其次,她不是“偏袒的爱”。

“偏袒的爱”无需刻意努力,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其私己的爱,而大凡私己的爱都是偏袒的爱。譬如,你深爱你的父母,你就很难再去同等程度地爱别人的父母。

而师爱抵御着“偏袒”的侵蚀,它是一种“博爱”,即爱每一个学生。正如卢安克,他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爱心满满,他不会因为某个学生家里穷就不理她,相反,他时不时的到那个孩子家中帮助她,爱护她。

而我也从中懂得了所有学生都是民族的未来,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独特的存在。教师没有任何理由爱一部分学生,不爱另一部分学生。偏袒的爱很容易导致未能享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自卑、对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妒忌、对教师产生怨恨。爱本应有助于温暖、有助于团结、有助于平和,但偏袒的爱却成了产生冷酷、催生分裂、滋生怨恨的一种根源,并由于不平等而变得不道德。

于是,偏袒便成了师爱之大忌,平等便成为师爱之准则。于是,师爱也就与学生的性别、成绩、个性、爱好、长相及家庭背景等等都毫无干系。

再次,她不是“失衡的爱”。

世间的一切都讲究平衡,失了平衡就失了所有。譬如,阴阳要平衡,所以女娲造了男人和女人,所以世上有白天和晚上,有太阳的炙热又有月亮的柔和,所以有毒药必定就有解药。

而师爱更是如此。失衡的爱,一种是因爱之心切而忽视严格要求,结果变成宠爱、溺爱;或者过于苛求,结果变成扭曲的爱、畸形的爱。另一种是爱的情感与行为只指向爱的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不是其所有方面、整个人。譬如,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或只在乎孩子的身体健康,或只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

师爱必须摆脱“失衡”的状态,它是一种“全爱”,即全面、整体的爱。一方面,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既有关心,也有要求;既有援助,也有督促;既有保护,也有鞭策。另一方面,师爱指向的是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包括学生的健康与强壮、活泼与开朗、勇敢与坚强、创新与想象、朴实与善良等,是由所有这一切构成的学生的整个人。

所以,教师应当做到慈母与严父的结合,应当全面关注学生,帮助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正如卢安克用一个自己编写的话剧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活的了道德上的成长。

最后,她不是“有偿的爱”。

师爱鄙夷“有偿”的企图,它是一种“真爱”。爱就爱了,不图什么回报。它没有算计的成分,没有交换的色彩。如果说师爱也有某种目的性的话,这个目的也只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了,受益的是学生与社会,因为学生的身心发生了积极变化,因为社会的未来有了希望。

所以,卢安克在村子里教学时,决不收取费用。他的生活费用来源于自己为别人翻译得到的报酬及父母的资助。这与现在老师在课外开补习班赚外快大相径庭。教书诀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是一种教书育人时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而这样的师爱,既是教师的德性,也是学生的福音。

三、师爱的实现

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教师也一样,修炼出自身的师爱,然后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

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第一,教师应修身。

这里的修身不只是修好自己的身体,修好自身的知识文化基础,更是修好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与热爱。

作为一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爱岗敬业,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要热爱教师职业,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并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有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越深刻,把一切献给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厚,这是师爱的思想基础。

第二,教师应修心。心,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左右人的好坏。修出一颗好心,对教师至关重要。首先,关爱学生。

学生在一天天长大,理解能力、辨别能力逐步形成。成长有成长的烦恼,为学习,为生活,为朋友,为家庭,甚至为一件小物品、某人一句话等等,学生都会出现困惑,甚至困扰。教师年长于学生,有着比学生更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着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多留心,多观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困扰,指导他们如何学会学习、学会休息、学会自强自立、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宽容学生。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时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好言相劝,该谅解的就诚心谅解。慈祥的面孔,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因此,教师,应以宽容、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

当然,宽容不是一种无原则的纵容,不是漠视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宽容是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去包容、去化解、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最后,尊重理解学生。

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肯定和赞许。当教师放下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应用心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把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桃李芬芳。

四、小结

师爱,是一份没有血缘的爱,唱响中华大地,是一份没有修饰的爱,染绿大地群山。师爱之重,无以为比。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只有让学生沐浴着爱的雨露,得到健康成长,他才能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最后愿天下的教师及作为准教师的我们,能够修炼好自己的身和心,怀着师爱,手持一支粉笔,心藏万千沟壑,无论四季晴雨,立于三尺讲台,诠释出桃李满天下。

【相关文献】

1.《师德读本》·傅维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229-232页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杨生勤·《宁夏教育》·2011,(2)3.《师爱的传达》·周小兰·《小学教学研究》·2007,(5)

4.《关于师爱的探讨》·黄日强·《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2)

第四篇:《爱弥儿,或论教育》syghldqs

《爱弥儿,或论教育》

《爱弥儿,或论教育》,系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继十六、十七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在经济上,封建贵族和僧侣们拥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财政税收大权,残酷剥削和掠夺第三等级,特别是广大工农劳苦大众。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种无权状况了。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

《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在爱弥儿身上,卢梭就倾注了培育这种“新

人”的理想。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因此,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卢梭提倡的这种自然教育,在当时学校附属于教会、以宗教信条束缚儿童的个性发展的情况下,应该说是具有反封建的革命进步意义的,他所渴求的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客观上也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他所主张的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尽管十分简单,然而也有某些借鉴作用。

但是,卢梭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自然神论者”,他所主张的从儿童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教育的“儿童中心论”,他所片面强调的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轻视对儿童进行系统的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都为后来流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开了方便之门。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不去过那种依高官厚禄的寄生生活,不受权贵的奴役,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卢梭认为,只有经过这些教育,才能使儿童的心灵免受封建宗教偏见的扼杀,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待他长到成年时,他就会善于选择一个良好的制度,在没有奴役的情况下,经营一小块土地或一个作坊,谋求自己的幸福。卢梭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当时的封建专制教育和宗教教规无疑是有力的批判,对于启发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具有相当大的鼓舞力量。但是,这些教育充其量不过是培养一个自发的小资产者。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卢梭也是这样,尽管他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当时起过反封建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自己的阶级局限性,他不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科学,因而也不懂得自人类划分为阶级以来,教育始终是带有阶级性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工具。正因如此,他的自然教育理论后来为不少垄断资产阶级教育家所利用,他们把资产阶级教育鼓吹为“超阶级”、“超政治”的东西,为帝国主义欺骗劳动人民效劳。

本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自由人的教育原序(节译)第一卷 婴儿期(0-2岁)

一、教育的意义

二、自然的教育者

三、爱弥儿和他的导师

四、教育的开始

五、生命力的表达

六、语言的开始第二卷 儿童期(2-12岁)

一、婴儿期的结束

二、童年的快乐

三、需要的法则

四、消极教育(I):没有道德教育

五、消极教育(Ⅱ):没有知识教育

六、身体训练

七、感觉训练

八、12岁的爱弥儿第三卷 少年期(12-15岁)

一、童年的第三期

二、爱弥儿的科学研究

三、有用原则

四、鲁宾逊的游戏

五、职业的选择

六、15岁的爱弥儿第四卷 青年期(15-20岁)

一、16岁的爱弥儿

二、18岁的爱弥儿:博爱的年龄

三、20岁的爱弥儿:爱的年龄第五卷 婚姻

一、青年的最后阶段

二、女子的教育

三、10岁之前的女子教育

四、10岁以后的教育

五、苏菲

六、爱弥儿和苏菲

七、游历中的爱弥儿

八、爱弥儿和苏菲的婚姻附录 1.卢梭的童年——摘自《忏悔录》(第一、二部)2.《波兰政府论·教育章》(1773)3.茱莉如何教育她的孩子——《新爱洛漪丝》第五卷·第三封信

豆瓣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

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第五篇:教育论

教育论

最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眼睛只盯着个别学校,让个别人体验成功,让大多数人品尝失败的教育,绝不是成功的教育。

进行师德建设要提高职业入口的门槛。聘用新教师时,应明确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学科背景,而且要有教书育人的热情和能力。义务教育绩效津贴也要体现师德导向,把师德表现、教书育人的业绩纳入考核奖励中。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能力,潜心教书、精心育人,辛勤工作在教育事业第一线,充分体现了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对于那些流行的家教成功案例,家长一定要持冷静的态度,不要以为家教成功就是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更不要盲目地全盘照搬。如果孩子能够怀着一颗平常心,把目标定得长远,坚持不懈地做好每件事,永不言弃,能算不成功吗?孩子自然、平静地长大成人,一天比一天更出色,更有发展后劲,那才叫真正的成功。

我们渴望一个互信、诚实、友爱的社会环境,却不知人心里有多少希望有涌动。我们顽固地留恋、美化从前,把贫穷、高压、封闭下被抑制、扭曲的人性视为美德,而嘲笑、提防眼前的日子。我一向认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道德上是纯洁的,不敢说完美,却是要求自己尽善尽美。

下载论爱的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爱的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教育

    论教育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本文是爱因斯坦于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

    论爱国爱疆

    论爱国爱疆 一 “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 在全国,刀郎的这首歌已是耳熟能详。在新疆,如今是遍地“刀郎”唱新歌。 2011年的第一场雪,飘飘洒洒落无声,......

    爱就是教育

    爱就是教育 ——我的教育小故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它不仅......

    教育环境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 采用的一切方式、手段或途径的总和。它包......

    论创新教育

    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七十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而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却较晚。我国传统的应该教育,不仅使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主......

    周国平论教育[范文大全]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在本书的第一节,周国平先生就拿出古今中外皆认可的有关教育的7条箴言,既然是教育箴言,应该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习价值。反复思考,确实让人有一种触......

    论创新教育

    论创新教育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这次的演讲题目是——论创新教育。 现如今,望子成龙的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为了迎接众多的应试教育,而马不停蹄的为孩子寻找各类的......

    周国平论教育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号召阅读经典,我感同身受。有一些经典书籍如果你没有读,你就会蒙受较大的损失,可是因为你没有读,你并不知道自己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人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