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填空(照书整理)
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2.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行法定原则)、(使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4.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的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5.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6.(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人犯罪,应不负完全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人犯罪,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7.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8.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9.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0.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11.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12.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危害社会行为)。
13.(同类客体)是刑法对犯罪行为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1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6.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7.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
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18.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
19.王某因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6年,判处罚金5万元。决定执行刑罚时,应当采
取(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20.犯罪行为又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1.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所犯罪行)和(承担刑事责任)相适应。
22.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原则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熟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合理因素。
2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24.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共同犯罪分为(事前有通谋)和(事前无通谋)。
25.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26.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7.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和假释。
28.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29.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
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30.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立法解释)。
31.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32.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条文、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想象竞合犯)。
33.死刑不适用于(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34.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5.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性质)决定罚金数额。
36.虽然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内判处刑罚。
37.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期限为(15年)。
38.在我国,有权对刑法规范的含义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39.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强奸、抢劫、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1.(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间歇期)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2.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
所引起的,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刑法理论上成为意外事件。
43.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大损失),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
44.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4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46.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基本上是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同时兼采(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47.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48.管制的最低期限是(3个月)。
49.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条件是(没有故意犯罪)。缓刑不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
50、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5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
52、刑法的任务:(1)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2)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
53、立法解释:由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54、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企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55、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56、“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57、“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58、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59、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刑罚惩罚性。
60、犯罪构成须具备以下四个共同要素:(1)犯罪客体;(2)犯罪客观方面;(3)犯罪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
6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62、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63、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64、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65、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66、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67、(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满14周岁的人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因其年龄因素的影响而不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b、又聋又哑的人;c、盲人;d、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68、刑法典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69、刑法典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70、对于避险过当行为,量刑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1、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理解,用于案例分析)(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2)其他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a、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的场所、时机和被害人的行踪;b、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c、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d、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e、前往犯罪场所守候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犯罪预定地点;f、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g、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7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73、犯罪未遂的类型:(1)实行终了未遂与未实行终了未遂。(2)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74、中止犯的处罚原则:(1)必减免制;(2)得减免制。
75、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76、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7、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8、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
79、新中国的刑法学普遍公认以犯罪构成标准说。
80、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和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一致的,都是始于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之时。
81、实际承担刑事责任和实际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不一致的。行为人实际承担刑事责任是从国家审判机关
作出有罪判决并发生法律效力之时开始。
82、特殊预防: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
83、一般预防: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84、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85、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86、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1)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主刑是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3)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
权利的期限相应地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87、成立一般自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88、成立特别自首应具备以下条件:(1)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89、追诉时效的期限:(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
90、追诉时效的起算:(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91、法典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同时应注意以下两类:(1)既聋又哑的人;(2)盲人。
92、法典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93、在司法实践中,犯罪的间接故意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行为人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②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③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94、犯罪的目的只存在直接故意当中。
95、刑罚目的: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96、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97、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计算:(1)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与管制的刑期相等,同时起算。(2)判处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在拘役执行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3)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3年以上10年以下,该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从减刑以后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在主刑执行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
98、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1)尚未完成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2)未遂犯;(3)教唆未遂的教唆犯;(4)犯罪以后自首的(5)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
99、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100、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4)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101、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102、自首分为:(1)一般自首(2)特别自首
103、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
104、数罪并罚原则:(1)并科原则;(附加刑)(2)吸收原则;(死刑、无期徒刑)(3)限制加重原则;(有期徒刑、管制、拘役)(4)折衷原则。
105、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第二篇:医 疗 证 明 书填空
无 锡 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医 疗 证 明 书 0145861 病员姓名性 别年 龄单 位临床印象建议
1、本证明只作医疗证明,不作他用。说
2、本证明非经本院处方权医师签名无效。医师
3、病假证明应符合本院病假管理规定,否则无效。
明
5、本证明涂改无效。
4、本证明不作保险赔偿;计划生育;伤残鉴定之用。年月日无 锡 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0145861 病员姓名性 别年 龄单 位临床印象建议
1、本证明只作医疗证明,不作他用。说
2、本证明非经本院处方权医师签名无效。医师
3、病假证明应符合本院病假管理规定,否则无效。
4、本证明不作保险赔偿;计划生育;伤残鉴定之用。年月日 明
5、本证明涂改无效。
第三篇: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照样子写词语填空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照样子写词语填空练习
1、例:夕+夕=多(口)+(口)=吕(日)+(日)=昌(火)+(火)=炎
2、例:又+又=双(月)+(月)=朋(习)+(习)=羽(木)+(木)=林
3、例:口+口+口=品日+日+日=晶人+人+人=众木+木+木=森
4、例:图书—图书馆
照相—照相机照相—照相馆洒水—洒水车集邮—集邮册
电视—电视机电视—电视台飞机—飞机场火车—火车站
电影—电影院打火—打火机作业—作业本彩虹—彩虹桥
5、例:上海—海上
奶牛—牛奶蜜蜂—蜂蜜水池—池水图画—画图牙刷—刷牙
山上—上山上马—马上上车—车上上船—船上上坡—坡上
上床—床下上树—树上下车—车下下山—山下下马—马下
6、例: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得得失失 左左右右 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7、例:开开心心
高高兴兴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干干净净红红火火花花绿绿隐隐约约 家家户户风风雨雨风风火火马马虎虎千千万万三三两两
8、例:亮晶晶
白花花白生生绿油油黄灿灿红艳艳红彤彤黑乎乎黑洞洞 干巴巴眼巴巴冷冰冰凉冰冰胖乎乎热乎乎笑哈哈笑眯眯 沉甸甸明晃晃直勾勾水汪汪慢吞吞暖烘烘兴冲冲乱哄哄
9、例:默默地
渐渐地悄悄地轻轻地慢慢地静静地乖乖地狠狠地匆匆地
10、例:银光闪闪
两手空空白发苍苍忠心耿耿想入非非无所事事心事重重 死气沉沉
11、例:自言自语
自由自在自生自灭自作自受自高自大自觉自愿
11、例: 越吹越大
越多越好越下越大越来越大越来越小越来越冷越来越热越飞越高
12、例:千言万语
千军万马千变万化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千秋万代
第四篇:《月亮照我把书看》的读后感
《月亮照我把书看》作者是爱读书的寄北。
读完《月亮照我把书看》我的感受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很少能见到有字的东西。虽然如此,但是都不能打扰作者寄北喜爱看书。有一次搬家作者发现床底下有一堆旧报纸,作者非常兴奋,兴奋的读起旧报纸来,结果作者的姐姐和妹妹搬家累得要死。虽然山村的夏夜总是停电,但是作者拿着书在月光下读书,让星星和月亮照到“我”的书上,为“我”照明。
对于然爱读书的人来说,生活总充满期待的。作者难忘那段在偏僻山村读书的日子,“在飞瀑似的月光之下沐浴星星点点的光亮珍珠一样滚落到书上,为我照明。”字字句句清楚地看在眼里,牢牢地记在心间。因为有书可读,再苦的日子也可以过的甜甜的。文章记述的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难得的是,作者把小时候那段难得有书读的时光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第五篇:刑法经典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的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关押 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
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
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 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
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1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3个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5.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 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1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
A.直接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23.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 B.对原判刑罚改判 C.减轻原判刑罚 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聋人 B.哑巴 C.盲人 D.14-18岁的人25.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ABC)。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27.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A.物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D.犯罪的因果关系 2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32.犯罪的罪过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 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A)。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 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36.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B)。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37.犯罪集团必须在(B)以上。A.10人 B.3人 C.15人 D.20人 38.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以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以后 39.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40.拘役的期限是(A)。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B.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
41.管制的期限是(A)。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42.有期徒刑的期限是(A)。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20年以下 43.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包括(ABC)。
A.罪过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44.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A)。A.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B.15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C.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D.13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45.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1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6个月以上5年以下 46.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
A.3年以上10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3年以下 47.驱逐出境适用于(A)。
A.外国人 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C.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 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
48.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49.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A)。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50.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A)。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51.共同犯罪不包括(A)共同实施的犯罪。
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C.两个以上单位 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52.对从犯的处罚是(A)。
A.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3.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A)。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54.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
A.3年 B.2年 C.1年 D.5年5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
A.1年 B.2年 C.3年 D.5年56.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A.20年 B.15年 C.18年 D.16年
57.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A)起计算。
A.判决确定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决定之日 D.判决核准之日
58.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B)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A.3年 B.5年 C.2年 D.8年 59.对自首的犯罪分子(B)。
A.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B)。
A.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1.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2.刑罚的适用机关是(B)。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6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4.缓刑由(B)负责考察。
A.基层组织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 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 65.刑法78条所称的减刑不包括(B)。A.管制 B.死缓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66.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B)年。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67.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A.15年 B.10年 C.12年 D.20年
68.减刑由执行机关向(A)提出减刑建议书。
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 D.原审人民法院 69.无期徒刑假释后的考验期是(A)。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7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
A.人民检察院 B.纪律检查委员会 C.监察部门 D.纪检、监察部门71.不属于审判管辖的有(A)。A.职能管辖 B.级别管辖 C.地区管辖 D.专门管辖 72.逮捕的决定权在(AB)。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
73.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A)。A.10日 B.3日 C.15日 D.7日 74.逮捕的执行权在(C)。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7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A)。A.12个月 B.6个月 C.18个月 D.3个月 76.传唤、拘传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A.12个小时 B.8个小时 C.24个小时 D.48个小时 77.无刑事管辖权的是(A)
A.海事法院 B.军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基层法院 78.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ABCD)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79.共同犯罪人分为(ABCD)。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80.假释适用于(AB)的犯罪分子。A.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8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具备(ABCD)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 B.有悔改表现 C.遵守监规 D.不致危害社会 82.对(ABC)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爆炸 C.抢劫 D.抢夺
83.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ABC)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A.拘役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缓 84.量刑时常见的酌定情节有(AB)。
A.犯罪时的动机和手段 B.一贯表现和认罪态度 B.C.犯罪造成的损害后果 D.犯罪时的环境和条件
85.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ABD)。
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C.在广场跳集体舞 D.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86.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下列行为需经执行机关批准(ABC)。
A.北京一日游 B.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并演讲C.接受记者采访声讨美英入侵伊拉克 D.对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87.附加刑包括(ABCD)。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88.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89.自由刑包括(ABCD)。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90.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是(AB)。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91.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情节属于酌定情节(AB)。
A.犯罪的时间地点 B.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C.犯罪后自首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92.缓刑的适用条件是(ABC)。
A.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不是累犯C.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93.对于(ABCD)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累犯 B.绑架 C.爆炸 D.抢劫
94.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BC)。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 95.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BCD)。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又聋又哑的人 C.盲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96.正当行为包括(AB)。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正当业务行为 D.正当职务行为97.事实认识错误包括(ABC)。A.对象错误 B.行为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法律认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