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冷和热
复习内容:第16页至第29页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会慢慢变凉,勺子放在热汤中,勺柄会慢慢变烫;四季更迭,使孩子们对“火热”、“冰冷”、“清凉”、“和暖”这些不同的气温都有过切身的感受。而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也时常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本单元就将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了解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复习目标:
1、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4、物体的特征,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5、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6、能的表现形式,热现象。
7、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8、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9、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10、对待科学学习,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重点难点:
1、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
么是凝结。
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课时计划:
1、冷热与温度
2、热的传递
3、加热和冷却
4、吸热和散热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1课时
复习过程:第二单元 第一课 冷热与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我们知道的温度计有()、()、()、()等。
2.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是,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非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3.一杯水会逐渐变凉,其过程是()。
第二课 热的传递
1.热总是从()向()传递的。
2.热在固体中,从()的地方传到()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②.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4.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5.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来实现的。
6.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7.烈日下的物体烫手是太阳的热()到地面的物体上来了。
第三课 加热和冷却
1.很多物体像糖和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冷却后又凝结成()。
2.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的固体,温度升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状态。
3.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4.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原理做成的。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根据气体的()现象于1603年造出了()温度计。
5.在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裴迪南设计了()温度计;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F”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
6.在生活中,人们通过加热和冷却做的事情有:()、()、()。第二单元第四课 吸热和散热
1.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同一种物质,表明颜色不一样,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2.物体在升温时会()热量,在降温时会()热量。
3.()色物体比()色物体吸热和散热都快。
4.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
5.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回答:()②.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回答:();③.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回答:()。
6.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
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第五课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云、雾、雨、露、雪、冰都是由空气中的()变成的。
3.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中现象叫做()。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
4.水蒸气凝结成细小水滴,在低空中是(),在高空中就是()。
5.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的高低等有关。
6.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水晶,落到地面变成()和(),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过程。
7.为什么烧开水不能加太满?
答:因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水太满加热了就会溢出来。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汇总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的动植物,能说出常见动物或植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给动植物简单分类。
2、知道分类必须有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3、能提出自己或者小组的探究思路,小组合作做出寻访动植物的书面计划。
4、经理按照计划寻访动植物的活动过程,并能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
5、小组合作,画一张“校园动植物分布图”,从中体会到校园动植物的多样性。
6、在寻访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教学建议
本课的活动内容较多,建议分两课时进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人新课。
谈话:(播放校园环境的多媒体课件或者图片)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生机勃勃。你知道吗?还有好多动植物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校园里。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动植物朋友吧。2.交流关于校园里的动植物的已有经验。
(1)把自己知道的校园里的动植物的名称写在书上,熟悉但不知道名称的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2)学生交流,分享已有知识。(这一阶段要让学生充分发言,学生如对自己熟悉的动植物说不出名称,可以让学生展示该植物或动物的简图,同学之间相互答疑,教师也可以作适当指导。)3.小组讨论,制定寻找、观察校园动植物的计划。(1)小组讨论,做寻访计划,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师指导学生完善计划。(在短时间里写出书面的探究计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难度的,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逐步完善计划。)’ ①明确任务、确定路线图、确定观察工具和小组成员的分工等。
②观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怎么办?要不要记录?教师可以在课前做一些资料上的准备,也可以跟学校里的园工商议,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主动积极地寻求帮助。)(3)师生讨论观察中的注意事项。
①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哪些小动物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的问题。(包括关注和爱护动植物的问题,保护观察地的环境的问题等,引导学生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观察者。)4.小组按计划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
(此项活动所需时间较长,提醒学生需要利用一些课外时间完成活动计划。要求学生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第2课时
1.交流。
你们在校园里寻找到了哪些植物和动物?(可采取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小组成果的形式。)2.给动植物分类。
(1)小组讨论:怎样给观察记录下来的植物和动物分类,填写植物分类卡和动物分类卡。(分类的方法不必拘泥于生物学上的科学分类方式,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给动植物分类。)(2)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统计全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3.画一张“校园动植物分布图”。(1)讨论:怎样来表现校园里的动植物分布?(怎样将校园动植物分布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现,对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给学生一些启发。)(2)学生观察:从图中看懂了什么?(学生可以直接画出实物图,也可以用平面图来表现学校的各个区域,用某种图标来表示动物或植物。)(3)设计小组的“校园动植物分布图”。(4)交流并展示几个小组的作品。4.分析校园里动植物分布状况。
(1)观察动植物分布图,什么地方的动物最多?什么地方的植物生长得最好?(2)你还有什么发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关系。例如,有的动物需要躲藏在植物中,有的动物要以植物为食物;动物为植物传粉,为植物提供肥料,为植物松土等等。明确动物、植物与人和睦相处的关系。)5.活动小结。
各小组对自己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的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然后采用涂亮智慧星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观察一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较准确、完整地知道一棵树的主要特点。
2.能够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树的某些部分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对树的观察结果。4.用实际行动爱护树木,呵护它的成长。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对象做一个大致分工。
2、学生准备:科学记录本、蜡笔或油画棒、白纸。
3、小组活动材料:软尺、小尺子、放大镜等。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植物,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树,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棵树。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说,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树。(2)学生思考,展开游戏。
(3)提出问题:怎样进一步观察这棵树? 2.讨论观察计划。(1)讨论:我们还可以观察树的那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需要什么观察工具?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列举的三个方面。适时评价,鼓励学生中有创意的想法。)(3)实施完成观察计划,并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3、观察一棵树。(室外活动)(1)划分观察区域,领取观察工具。(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观察时一定要做好记录; ②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 ③注意安全; ④不伤害树木。
(3)小组活动。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4.给树做张“身份证”。
(1)小组研讨:“身份证”上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制作“身份证”?(2)小组活动:设计个性化的“身份证”。(3)展示、评价各组的作品。5.认养一棵树。
(1)谈话:我们都是爸爸妈妈呵护的快乐宝贝,校园里的小树,谁来呵护它们呢? ‘
(2)师生商讨认养小树的责任和义务。小动物的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生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动物都生活在它适应的环境里,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了解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2.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生活的环境,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动物生活环境的实验,并坚持观察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4.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课前在校园里做一次调查活动,估计一下学生可能找到哪些小动物的“家”,设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划分好各小组的观察区域。(3)准备一些防蚊虫叮咬的药物。2.小组活动材料:
(1)工具:小棍子、放大镜、昆虫盒、小铲子。
(2)给动物做“家”的材料:纸盒、深色的布、土壤、小水壶等。3.学生准备:糖果、饼干、水果片等食物,手套,科学记录本。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在本单元第1课时画的“校园动植物分布图”,谈话:在我们的校园里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访小动物的“家”。
2.讨论探究活动计划。
(1)在校园里我们能够找到哪些动物的“家”呢?你知道它们 的“家”在哪里吗?(调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2)明确探究目的:观察小动物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家”有什么特点。(3)小组讨论、交流:我们打算怎样去观察小动物的“家”。(4)小组讨论:为了观察小动物的“家”,我们应该做那些准备?应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工具准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思考。)(5)指导做观察记录的方法。
3.小组活动:观察小动物的“家”。
(1)各小组领取观察工具,到活动场地,开展探究活动。
(2)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回观察,了解小组活动进程,分享学生的快乐,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并注意安全。
(3)每组选择一种喜欢的小动物,用昆虫盒带回教室,然后整理观察记录表。4.交流观察结果,分析动物和环境的关系。(1)小组汇报:我们观察了……动物的“家”,它的“家”在……,它的“家”周围是……,它的“家”的特点是……,我们还观察了……。(给学生一个描述的句式,帮助学生把表格上的内容变成有条理的描述性语言。)(2)比较:这些小动物的“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3)讨论:为什么它们的“家”各不相同呢?能让它们交换一下居住地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4)小结: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5)小组讨论:你知道动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办法?(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如:冬眠、保护色、拟态等。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5.课外拓展:给动物做个“家”。
小组活动:根据小组选择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给小动物设计一个家。
(这个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活动,选择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都交给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然后选择一个单位时间进行交流。)9 观察蚂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经历探究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3.经历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4、用材料制作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蚁的外形特点。
5、能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在活动中体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说明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课件或挂图。
2.学具准备:昆虫盒或透明的瓶子、干净的毛笔、放大镜、羽毛、白纸、水槽、石头、水果、饼干、白糖、蜂蜜。
3.制作材料:橡皮泥、牙签或火柴棒。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人。
蚂蚁是我们的老朋友,它现在过的好吗?同学们想不想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呢?看望老朋友可别忘了带上它喜欢的礼物,蚂蚁喜欢吃什么呢?(把蚂蚁当做老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使学生对蚂蚁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携带礼物既是日常礼仪又为后面的观察做准备。)2.你还记得蚂蚁的家吗?还能找着蚂蚁的家吗?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生活地点,寻访蚂蚁的栖息地,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3.蚂蚁的邻居住着哪些动植物?蚂蚁与它们相处得好吗?蚂蚁的家门口又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蚂蚁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了解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看,小蚂蚁正在家门口玩耍,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拿出我们的礼物,看看谁的礼物最受蚂蚁欢迎?(让学生观察蚂蚁的食性及偏好。)5.我们的礼物太丰盛了,蚂蚁怎样享用这顿美食呢?吃不完的食物它们是怎样带回家的?(观察蚂蚁吃食物及搬运食物。)6.我听说蚂蚁最爱学习,特别擅长书法,我们请蚂蚁给我们题几个宇,好不好?(将事前准备好的白纸拿出来,放在蚂蚁窝边,白纸上事前用蜂蜜写上“点燃激情,传递梦想”。这一环节利用蚂蚁的食性写字,既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教育了学生。)7.我们已经看望了操场上的蚂蚁,老师想邀请操场上的蚂蚁陪我们一起到花坛上的蚂蚁家做客,好不好?怎样不伤害蚂蚁,并把它请到花坛上?(这一环节着重研究蚂蚁的种群关系,如果操场上的蚂蚁不受欢迎,别忘了将它们送回家。)8.快下课了,同学们邀请小蚂蚁到自己家里做客好不好?同学们想一想,请回去住在哪里?用什么去招待蚂蚁?(下课前捉蚂蚁,喂蚂蚁,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观察蚂蚁,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做准备。)第2课时
1.导人。
小蚂蚁在同学们的家里做了几天客,它们住得习惯吗?请同学们谈一谈喂养蚂蚁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2)画画得像不像呢?我们与真实的蚂蚁比较一下,怎样才能看清楚蚂蚁的真面目呢?这个爱动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静一会呢?(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4)通过投影,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实物的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里画得不像?在点评中让学生认清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只眼睛?几只触角?几条腿?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
(5)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6)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3.课堂小结。、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更多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叫做昆虫。
2、经历比较、分类、找共同特征的过程,通过比较给事物分类。
3、经历运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
4、形成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各种小动物的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2.学生准备:课前捕捉一些小动物供课堂上观察。教学过程 1.导人。(1)谈话: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蚂蚁,谁能说一说蚂蚁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复习蚂蚁外形的特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能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2.比较蚂蚁和其他小动物。
(1)小组活动:观察课前捉到的小动物,把它们和蚂蚁进行比较,看看会发现什么。(这个观察、比较的环节也可以用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用实物观察。)(2)交流。(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简单陈述理由。)(3)分类。把与蚂蚁相似的动物分为一类。(在这个过程中,蚯蚓和蜗牛是很容易被排除的,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学生认为蝴蝶、蜻蜓有翅膀,蚂蚁没有,它们不是一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特点,例如,提示“除了翅膀,其他的特点呢?”)3.找共同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1)小组讨论:把外形和蚂蚁相似的动物和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外形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2)学生交流,师生讨论,达成共识。
(3)教师讲述:像蚂蚁这样的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样特征的动物叫昆虫。(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书上。4.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1)说一说,你们今天捕捉到的小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做出判断时,一定要提醒陈述理由,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教师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找出其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说明理由。5.拓展。
(1)除了昆虫,你还知道哪些类别的动物?(常见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昆虫、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前三类学生已经学过了。)(2)动物世界多种多样。你认为,这些具有不同特点、不同习性的动物对我们人类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3)课外观察:搜集更多的小动物图片,仔细观察并试着给它们分类;继续关注校园里的小动物们,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校园里的各种动植物,观察并探究它们的特点。
2、能针对一些动植物的特点,确定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与分享。教学过程
一、了解本单元自由研究活动的主题。校园动植物探秘
二、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
1、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及内容。研究课题可以是关于动物的,也可以是关于植物的,还可以是关于动植物关系的。
2、师出示部分研究课题,学生将小组讨论结果与教师提供的课题相结合,确定本组的研究课题及内容。如:1)校园植物用途的调查 2)植物的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3)蚂蚁会游泳吗? 4)蚂蚁有视力吗? 5)植物和动物的关系
三、学生分组制订研究计划
1、研究准备。
2、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四、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完成研究报告。
学生围绕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分类、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动植物进行研究,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五、各小组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师生共同评议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练习,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时间:8课时
第1-2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天气单元
科学概念: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见《科学》书第55页。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科学实验: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简答题: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会用不同图标表示的天气。见《作业本》第20页。
3、用箭头标出风的方向。见《科学》书第32页。和预测的。
13个等级。见《科学》书第52页。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见《科学作业本》书第25页。
第3-4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溶解单元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见《科学》书第18页。
第5-6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声音单元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7-8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我们的身体 科学概念: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科学实验: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简答题: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四、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水杯、热水、温度表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结前段时间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1)当着学生的面倒一杯开水,问学生这杯水放在这儿,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情况?(2)学生猜测。
(3)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提出假设。
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然后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验证。
3、设计实验。
(1)各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实验。(2)请小组汇报实验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C.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D.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
E.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记在P76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
5、分析统计。
(1)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将数据画出曲线图。(2)学生完成P76中的曲线图。
(3)请学生说说看了曲线图后你想到些什么?尽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A.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 B.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6、得出结论。
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逐渐下降的。继续观测下去,温度将逐渐稳定。
2.热的传递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2、能够做液体热对流的实验。
3、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二、教学准备
热、冷水、温度表、计时器、蜡烛、管子、试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导学生回顾热水变凉的过程,是热水放出热温度变低会变成凉水,其他物体(空气、手等)吸收热温度会升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热往哪里传?热在固体液体中是怎样传的。
【评析】热水变凉一课学生主要研究了热水温度的变化,没有涉及热传递的知识,本课这样导入,既是前课知识的深入,又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热传递及其条件,为探究热传递做好知识准备。
二、探究金属怎样传热
1、提出问题: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的?
2、猜想与假设。(学生画出假设图示,并配有课件辅助)
3、讨论设计实验:怎样能方便看见金属是怎样传热的?进行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4、小组实验,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5、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后达成共识,总结金属传热的规律。
三、探究水是热的部良导体
1、提出问题:水能否象金属那样传热?用课本18页方式给水加热,试管里上部水和下部水的温度会一样升高吗?
2、猜想与假设。(学生画出假设图示,并配有课件辅助)
3、讨论设计实验:怎样方便准确测出试管中上部与下部水的温度?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设计双温度计)
4、各组实验,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5、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结果,并根据测量数据,交流得出水与金属传热方式不同的结论。
四、探究水的传热方式——对流
1、提出问题:水怎样传热?怎样使试管里的水全部变热呢?
2、假设与猜想。提示:从加热部位和传热方式两方面想。
3、讨论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要能够方便观察水的传热情况,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设计利用借助物观察实验)
4、各组进行是,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水在受热过程中运动方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准确的描述和表达。
5、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记录结果,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水的传热方式。
五、课堂小结:热往哪里传
六、游戏竞赛:怎样能使对流管中“棉团”按照你的要求运动?
3.加热和冷却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二、教学准备:
1.杯子、温度表、水、沙、记录表、黑白纸杯、不同颜色的气球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课,我们研究了热传递的几种方式。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二)自主学习:
1.研究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1)师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A.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很快? B.哪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很慢? C.哪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D.哪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2)你知道水和沙这两种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情况吗?(3)学生预测水和沙这两种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情况。
(4)分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去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需要控制哪些相同条件?需要哪些材料?小组内应该怎样分工?怎样去做实验?(5)学生分组实验:
A.水和沙要一样多,杯子要一样。
B.要阳光下观测10分钟,测量水和沙的温度变化情况;再到阴凉处观测10分钟记录下水和沙的温度变化情况。
C.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P78的表格中。D.完成P78的剩余内容。(6)汇报交流。(7)得出结论。
A.沙吸热快,散热也快。水吸热慢,散热也慢。
B.对比实验:像这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照比较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2.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吸热、散热性能一样吗?(1)学生讨论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2)学生汇报研究的方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A.预测;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巩固应用: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4、吸热和散热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
2、在学生研究空气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基础上能作出推断:固体和液体有这种性质吗?
3、能够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和液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知识与技能:
4、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水、空气、铜球等体积大小发生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固体、气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难点: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一些物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具准备
1、气球、烧杯、烧瓶、酒精灯、乒乓球、玻璃小瓶、冷水、热水、水槽、玻璃管、滴管、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出新问题
1、请大家说说上堂课我们研究了些什么。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3、教师演示实验:空气的热胀冷缩
4、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也想来试一试吗? 回顾已学知识学生观察,产生疑问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空气受热受冷后的变化
1、请大家用桌上的材料也来试一试,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讨论:▲烧瓶里有什么?▲玻璃管里的水柱为什么会来回移动?▲水柱往外移说明了什么?向里移呢?
3、小结:原来冷和热对空气有这样的影响:受热体积会膨胀,受冷体积会收缩。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寻找奥秘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更深的感知冷和热对空气体积的影响。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归宿。
二、探究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
1、提问:▲其他物体受冷受热后会有这样的变化吗?▲实验桌上的物体受冷受热后有这样的变化吗?▲你最想研究实验桌上的什么物体?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3、让学生选取桌子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4、交流、小结:▲研究的是什么物体?▲你们是怎么研究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猜想选择研究的对象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收集事实得出结论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是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一些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只有通过实际实验、观察,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三、热胀冷缩的应用和防止指导学生分析事实,解释现象。
1、讨论:▲生活中看到过这种现象吗?
2、热胀冷缩的应用▲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温度计
3、防止热胀冷缩▲冬天、夏天电线的变化▲铁轨间的缝隙▲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 讨论、解释现象 引发相关问题,感受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四、拓展
1、介绍:▲神舟飞船的防热
2、总结 学生谈体会业,树立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让学生关注我国的航天事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云和雾的模拟实验了解云、雾的形成原因。2.能够通过雨的模拟实验了解雨的成因。
3.能够通过蒸发和沸腾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形成。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蒸气会吸收热量。5.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的条件。
6.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云、雾、雨、露、雪、冰、雹上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知道云、雾的成因。3.知道雨、露的成因。4.知道水蒸气的成因。
5.知道水在蒸发和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大量的热。6.知道水会在一定条件下结冰,成为固体。7.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三态会互相转化。8.知道在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2.愿意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3.体会到自然界神奇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1、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2、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1、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研究云和雾的形成
1、提问: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云或雾?
3、学生讨论、预测、汇报。
3、教师指导实验:把一支冰棒(或温度大致相当于冰棒的物体)放在不冒热气的杯口,你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
4、学生做实验、汇报。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云和雾的形成,是因为温度的降低。
6、提问:自己设计实验,说明雨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应该适当的指导)
7、学生实验、汇报。
8、教师引导总结:云、雾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遇到低温形成的。
四、研究蒸发和沸腾
1、提问:空气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猜测、汇报
3、提问:把水和酒精涂在手背上,会怎样?你有什么感觉?
4、学生进行实验。
5、汇报(重点让学生谈自己的观察现象和自己的感受)
6、提问:用温度计先测量教室的温度,再测量水的温度,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的瞬间,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会是多少?
7、学生猜测。
8、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9、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把水和酒精涂在手上后,手总是感觉凉丝丝的?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时,温度反而会下降呢?
10、得出结论:水在常温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由液体形态的水变成眼睛看不见的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11、提问:水在烧开是能达到多少度?一直烧下去,会怎样呢?
1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归纳出结论: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而且都要吸收热量。(应该注意安全)
【评析】通过实验,既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蒸发时吸收热量,又可以通过温度计实验让学生形成感官上的认识。
五、研究水在什么条件下能结冰
1、提问:在什么条件下,水会结冰呢?
2、学生猜测。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易拉罐中装上冰盐混合物,在试管里面装上一点儿水,插上温度计,在冰盐混合物中也插上一只温度计。
4、布置任务:你观察到两支温度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试管中的那支温度计的变化,记下当水结冰时温度。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5、学生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6、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易拉罐中装上冰盐混合物,在试管里面装上一点儿水,插上温度计,在冰盐混合物中也插上一只温度计,因为冰盐混合物的温度可以达到零下20多度,所以,试管内的水会很快的结成冰,实验时,应该让学生随时观察两支温度计的变化,尤其是试管中的那支温度计的变化,记下当水结冰时温度。同时,在做水结冰实验时,也可以观察在易拉罐外面出现的白霜,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易拉罐外面并没有洒上水,为什么会有白霜呢?白霜是从哪里来的呢?”让学生知道,当空气中的水气遇到特别低的温度时,会只变成霜。所以,在这个实验中,包含着两个原理,即水可以由液态变成固态,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六、总结水的三态变化
1、提问:水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做好指导。
七、巩固、延伸
水结冰后会把盖着盖的玻璃瓶胀破吗?
第五篇: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2010-03-21 10:38:06)转载▼ 标签:
教育
第二单元 溶 解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烧杯
2、酒精
1、食用油
1、醋
1、筷子
1、装水试管
3、试管架1 【教学过程】
一、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1.教师引入:我们知道有些固体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那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谈谈你们的经验。2.教师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3.组织分组实验:取一小勺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实验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的。)
4.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轻轻搅拌后有什么现象?
搅拌后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5.交流: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注重描述)
6.整理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1.组织观察:醋、酒精、食用油三种物质。
2.预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
3.组织实验: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观察要做记录。)
4.组织交流: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5.组织讨论:醋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6.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会怎样?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时间充足可在课堂上完成此实验。)
7.整理记录:我们如何来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三、拓展: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 20克、苏打20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第五课 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
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 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第六课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
1、盛10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1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二、制定一杯水10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10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10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10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10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100ml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100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0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第七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
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阅读资料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