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分析及防范
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分析及防范
陆旭华
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其中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会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这部分再犯罪人员的犯罪手段往往更残忍,性质更恶劣,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大。因此,调查研究他们再犯罪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造手段,使他们重新做人,不再危害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对资溪县刑释人员再犯罪案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作如下简要分析。
一、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特点
从资溪县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年龄结构看,16-25周岁的青少年4例,26-38岁的中青年5例,38岁以上的2例;从犯罪类型看,盗窃4例,抢夺2例,抢劫1例,故意伤害1例,强奸1例,其他2例;从重新犯罪的时间看,均在刑满释放后三个月内出现再犯。列表如下:
①
结合本市其他县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情况分析,目前,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主要特点有:
1.财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和性侵害型犯罪为主要犯罪形态。财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性侵害犯罪是几种比较原
①
作者单位:资溪县人民检察院
始的犯罪形态。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三类犯罪约占近年刑事发案率的67%,有近三分之一为刑满释放人员参与其中,且重大案件、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多数有刑满释放人员参与或组织。
2.反复犯罪,复犯原罪的特点突出。从上述11例重新犯罪案例看,有4例是原罪即复犯原判罪名,而其余案例所犯罪名为相近罪,其犯意均为获取不义之财。
3.共同犯罪居多,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大。11例案件中参与共同犯罪的有8人,占73%,这明显表露出重新犯罪人员结伙犯罪的特点。
4.文化程度低,流窜作案多,智能型犯罪少。11名重新犯罪人员,高中文化1人,中专文化1人,初中文化8人,小学文化1人。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过早流向社会,初次犯罪时间大多在15—22岁之间,之后在社会上交往的多属社会层次偏低的人员和监狱犯人,形成了难以融入社会主流的心理障碍,不少人便以违法犯罪作为主要谋生手段。
5.重新犯罪间隔期短,重新犯罪率高。11例重新犯罪的案件人员,出狱后到重新犯罪的平均间隔期为1.5个月,最短间隔期只有十几天。从近期办理的累犯重新犯罪案件情况看,重新犯罪间隔期呈趋短态势,出狱后时间不长就重新犯罪的案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盗窃等犯罪表现明显。
二、重新犯罪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导致刑释人员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倾斜。一切向钱看,信奉“有钱就等于有一切”。由于思想上的错位,视法律为儿戏,故铤而走险,再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服刑人员邓某曾因盗窃被判刑一
年,刑满释放后,看到周围的乡邻有的盖起了楼房,有的买了车,日子过得很红火,而他仅有的家当只有两间草房摇摇欲坠,相比之下,形成强烈反差,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再次以身试法,进行盗窃犯罪活动。
2.就业安置不落实,基本生活无来源。罪犯入监后,工作被开除,刑释后无工可做,要求工作,地方政府回答“下岗人员这么多都无法安置,哪有岗位给你安排”,出于生活所迫,这部分人只有“重操旧业”,走上犯罪老路。
3.帮教工作不落实,监督控制措施不衔接。突出表现在罪犯投入改造的前后,工作不衔接。监狱在不完全了解罪犯认罪态度及思想性格特点的情况下接受了改造任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利罪犯的改造;释放后帮教工作接不上,目前抚州地区各县基层帮教组织名存实亡,当地公安机关和工厂、街道、乡镇、村等组织的一些措施仅仅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贴在墙上”。基层派出所警力少,疲于应付案子,监督控制措施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
4.家庭变故,社会歧视,诱发犯罪心理。罪犯判刑后,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都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家庭成员有抱怨心理,关系逐渐复杂紧张起来。有的妻子离婚或出走,子女辍学;有的父母蒙羞受辱,相继病亡。刑释后,看到支离破碎的家庭,悲观失望。加之社会歧视,孤立无援,使其感到世态炎凉,便破罐子破摔,把家庭的变故归结为社会所造成,故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
(二)个体原因
1.根深蒂固的犯罪思想作祟。这与他们不劳而获、贪图享受,极端个人主义恶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那些累惯犯,他们留恋犯罪生活,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
明日是与非”的处世哲学,鼓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金钱至上”的错误观点,唯利是图,唯奢是趋,为追求的一时腐化堕落,“宁可作死,不可穷死”,“宁可风流,不怕杀头”。他们的犯罪意识强烈化,动力定型,实施犯罪行为的自觉性越来越强烈、加重、升级,要使他们通过服刑改造,改恶从善,成为新人是很困难的。
2.心理障碍。凡是投入监狱改造过的人,在心理上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回归社会往往表现出明显不适应心理,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产生明显的角色心理。存在社会歧视的同时,由于心理障碍而自动疏离于社会正常群体,产生自卑心理,背上“一日盗窃,终生为贼”的包袱,他们期望被社会正常群体所接纳,恢复判刑前在正常社会群体之间的自然关系,然而又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因此,他们在就业、求学、婚姻、家庭、工作、事业等方面受到挫折而灰心丧气,这样驱使其与社会另一部分有不良行为的人结成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群体,发展成犯罪团伙,危害社会,给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
3.认罪不服法,混刑度日。凡是在两次以上重新犯罪的人,在长期的改造生涯中积累了反改造经验,对监狱的管理和教育也是“轻车熟路”。因此,一般比较容易适应改造生活,表面上伪装积极,靠拢政府,骗取干部的好感和信任。但在思想深处始终与政府对立,认为自己的犯罪只够处罚,不够刑罚。对坐牢怨天尤人,抱怨法院是轻罪重判,抱怨监狱管的太严,生活艰苦。因此,在改造中不是认真地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洗新革面,矫治自己的犯罪恶习,而是整天盼减刑、吃肉、看电视,甚至以更加狡猾的手段在幕后策划、蛊惑、教唆他人犯罪,这些人一旦刑释后,难免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三、预防对策
1.加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要不断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罪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提高罪犯教育改造的质量。实践证明:做好罪犯刑释前出监教育改造工作,使他们彻底消除犯罪思想,改掉行为恶习,是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不再重新犯罪的基础。
2.加强刑释人员的社会管理和安置帮教工作。大多数刑释人员重返社会后,想尽快融入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接纳、政府的帮助。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为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创造条件。通过立法,实现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法制化。积极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增强社会管理和安置帮教工作力度。
3.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刑满释放人员的保护、教育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结构的细胞,是社会结构的初级群体,是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它具有特殊的社会控制能力和成员维系作用,健全、和睦的家庭会使人产生基于亲情关系之上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一方面家庭成员对刑满释放人员要关怀、爱护和诚恳的帮助,消除其各种心理适应障碍,抑制其不良心理,使他们看到前途和希望,增强生活的信心。特别是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鼓励、激发他们重新做人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教育刑满释放人员,对家庭成员要理解、宽容、体贴和尊重,培养家庭意识,树立家庭观念,履行自己在家庭中应尽的义务。
第二篇:对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的点滴思考
对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的点滴思考
重新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重新违法犯罪也以其特殊的严重危害性等特点成为各国打击和预防的重点。预防重新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在我国,重新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以刑法中关于累犯的概念来界定的,是指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受到刑罚处罚的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一定期限内(一般是五年)再一次实施的犯罪行为。当前,我国的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居高不下,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公民的生活环境。因此,降低重新违法犯罪是我们净化社会环境、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迫切要求,是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监狱机关的神圣职责。
一、重新违法犯罪的原因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监狱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原因,同时与社会方面密切相关。
(一)监狱行刑因素
1.刑事行政惩罚制度滞后。具体表现为该严不严,该宽不宽。狱务公开后,罪犯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罪犯获得刑事奖励和行政奖励较以前为容易和透明公开了,但对罪犯刑事行政惩罚制度,却远远落后现实执法环境和文明执法进程,重赏轻罚,造成不少重新犯罪人员不怕监狱的惩罚,认为接受惩罚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助长了狱内改造歪风。监狱对一些明知没有改造好的重新犯罪人员到了刑满,不得不依法将其释放出狱。使得一些罪犯抓住了当前刑事行政惩罚制度滞后的弱点,计算到自己不需要减刑了,只要自己在狱内不重新犯罪,监狱没有任何更强有力的约束措施,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改造,便产生消极的改造思想,这种不良的思想在当前狱内改造有一定的市场。
2.警力不足。基层男警察长期超负荷工作,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下降;同时,也无法实现监狱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只可能搞一人多职,既负责罪犯的教育,又要负责罪犯的管理,还要兼顾罪犯的生产劳动,成为“万金油”型警察,无法完成新时期改造罪犯工作的新任务。另外,缺乏改造罪犯所需要的大量精通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人才。
(二)个人因素
1.悔罪感减弱。由于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刑释人员迷恋活色生香的奢侈生活,幻想有快速致富的直捷,但又怕吃苦受累,不劳而获思想严重,认为人生是短暂,要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既然坐过牢了,还有什么怕了,再博一次也值得。于是为了达到享乐目的,不择手段进行再犯罪,而且再犯罪手段更加残忍,手法更加成熟,不计后果,社会危害大。
2.法律意识淡薄。由于重新犯罪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社会辨别能力较差,做事易产生肓目冲动行为,监狱开展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造成罪犯在接受法制教育时,产生不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人在心不在,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他们对法律没有产生敬畏感,法律意识淡薄。
3.反社会心理强烈。少数罪犯被刑满释放出来后,认为自己坐牢是社会造成的,对社会充满仇恨,人格扭曲。在初次服刑时为了达到尽快出监,他们会把个
人仇恨深埋在内心上,不易被警察发现,表面上靠拢政府,积极改造,争取多减刑,早日出监。与之同时在服刑时,通过与其他罪犯交流作案经验,总结失败教训,知道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犯罪手法更加成熟和理性,反社会倾向进一步强化和内化,出狱后,伺机疯狂作案,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人民群众中去。
(三)社会因素
1.安置帮教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对安置帮教工作重视不足,物质投入存在一定差距。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及时接衔,没有及时对刑释人员进行监督、帮助和扶持。刑释人员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加入“流动大军”的行列,离开原居住地到城市打工或寻找就业机会,造成帮教工作脱节,刑释人员失控,为重新犯罪埋下了火种。
2.社会掌控管理能力乏力。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极为迅猛,而政府的职能转换一时还无法及时、全面到位,原有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管理机制已明显弱化,但新的、更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又尚未健全,导致不少社会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乏力、甚至失控现象。特别是由于政法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做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一些基层政权建设软弱无力,致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出现了缺口,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经不起原来的不良朋友拉拢腐蚀,其中有一些刑释人员很快地重新加入犯罪团伙,进而影响了社会治安的整体调控和全面整治。
二、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伤害,也给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降低重新违法犯罪,不仅需要监狱认真履行好职责,地方政府各施其职,还需要社会大力支持和配合,形成长效机制,共同做好刑释人员回归接衔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尽力降低重新违法犯罪。
(一)狱政管理
1.依法科学严格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要依法管理,依照现行的监狱法和监管规章政策进行管理,防止被他们授之以柄。重新犯罪人员都有坐过牢的经历,反改造经验丰富,他们熟悉监狱警察的文明管理方式和公正执法要求,因此他们会利用警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执法漏洞或过失对警察进行投诉或要挟。二是要科学管理,首先教育警察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使警察日常执法活动,从一个个细小的环节入手,从一项项具体的职责着眼,将一项项工作做精做细,严而有据,严而有度,宽严相济地科学管理重新犯罪人员,让他们无机可乘,无漏洞可钻,才能维护监管安全,才能消除监管安全隐患;其次就业安置工作要提前介入,允许企业到监狱里招聘技术人才,提前签订招聘意向书或协议,以增强即将刑释人员就业的信心。三是严格管理,现行的分级处遇制度体现不出来对重新犯罪人员的有力约束和激励作用,应实行修改。要拉开档次,对重新犯罪人员实行严厉的分级处遇,晋升条件要更加严格,接受会见和通讯时间要更加严格,购物消费额度限制要更加严格,劳动工种安排要更加严格;严格管理还要实行严格奖励,对重新犯罪人员在减刑方面要严格,减刑条件要比普通罪犯严格限制,减刑幅度也要严格缩小,让他们体验到重新犯罪带来的痛楚,也让其他普通罪犯感觉重新犯罪将会接受更为之严格的惩罚。
2.设立高警戒度监狱(监区),提高监管强度
目前,我国只是根据罪犯原判刑罚的轻重将监狱分为轻、重型,但是监狱设施内外的安全警戒程度、技术装备、警力资源以及执法管理方式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区分。不论在押犯所犯罪行的不同、所判处刑种的区别、刑期的长短、主观恶性的大小、人身危险性的高低和再犯罪可能性的有无,都以相同的条件进行监管,造成监狱保障监管安全的资源在使用上的没有产生相配套的效果。从目前重新犯罪率高涨的形势看,我们可以按照监狱等级类型,设置不同警戒度的监狱,对重新犯罪人群应关押到高警戒度监狱服刑。但考虑到现行的监管模式,可先在监狱中选择一至二个监区设置为高警戒度监区,专门关押重新犯罪人群,进行相对隔离,防止他们影响和教唆其他主观犯罪恶性不强的罪犯,同时通过相对集中教育、心理、狱政等优势资源,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这是解决目前重大监管安全压力的暂缓之策。
(二)教育改造
要注重用科学手段矫治罪犯不良人格和心态,破除犯罪心理架构,建立守法心理结构,从根本上提升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减少重新犯罪的机率。针对监管教育难度较大的重新犯罪人员,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倾向类型开展专项教育。一是针对新入监的重新犯罪人员在尊重其人格前提下,对其反社会心理进行修正,通过举办忏悔、感恩社会等为主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伦理道德心理,消除对立社会的不良心理架构的入监心理健康教育;二是针对临出监的重新犯罪人员因重获自由和如何适应社会顾虑所产生的矛盾心理,举办了主题为适应与超越、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的出监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针对部分重新犯罪人员的悲观绝望痛苦心理,进行专门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和积极接受治疗;四是针对部分顽危的重新犯罪人员的心理缺陷,重点开展应对挫折和动机提升教育,目的是促进这类罪犯积极面对现实,寻求积极改造的动机。通过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科学指导狱政管理、教育改造,使改造手段增添新的活力,达到整体改造功能的提高。
(三)队伍建设
1.建立监狱人民警察专业化队伍。当前监狱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必然会触及警察队伍的建设,为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减少罪犯重新犯罪率。我们必须按照司法部《2006—2010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10年队伍专业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为:种类齐全,层次合理,制度配套,使用高效。因此,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司法部已作了明确的部署,我们要按照监狱工作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需要,以监狱体制改革为契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按照每类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和工作规律进行分类,做到科学合理定岗、定员和定编,坚决杜绝因人设岗和随意设岗的现象。其次,人员的岗位配置和职责划分要体现鲜明的专业化特点,切实做到比例得当,搭配适中,层次分明,结构科学,同时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规范管理,切实做到对口管理、科学管理和优化管理,实现警察人才由“通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转变,构建一支适应监狱科学发展需要的警察专业化队伍。
2.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保护和不断提高警察的合法待遇。一是全额落实监狱经费保障机制。这次监狱体制改革,中央以政策规定,提出逐步落实全额落实监狱经费保障,使广大警察看到希望,振奋了我们履行好监狱警察职责的内在动力。二是针对警力不足的现状,积极落实编制保障;全力推行监企分开,解放警力,让从事生产职能的警察回归教育改造工作中。三是依法保障警察的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让警察能安心执法工作。
(四)社会帮教
1.改变行刑方式,开展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对象是正受到刑罚处罚的人员,决定了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工作。这决定了社区矫正具有刑罚的强制性、处罚性和法律的规定性等特征,体现刑罚的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罪犯的目的。作为一种行刑权应当由司法机关行使。这是区别于社区预防犯罪的工作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标志。社区矫正采用非监禁的行刑方式,只是改变刑罚执行状态,惩罚和改造罪犯的目的、任务没变,因此它是惩罚和改造工作的延续,是对监禁刑的补充。目前,社区矫正方面在法律面前是空白的,只有一些政策规定,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建立一部《社会矫正法》,为社会矫正落实在法律、物质等方面的保障,使社会矫正部门执法有据。同时要运用监管改造罪犯的基本经验,结合社区矫正的特点,探索专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以司法所衔接管理为主的工作责任制,构建家属担保、帮教小组帮教、公安和监狱警察协助的管理教育网络,同时建立健全罪犯思想生活情况收集汇报、考核奖惩、生活安置救济、思想教育和科学改造等制度体系。
2.强化社会控制管理力度,落实安置帮教工作
我国《监狱法》第37条明确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大多数刑释人员重返社会后,想尽快融入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希望得到社会接纳,得到政府帮助。因此,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得好,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就低。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有力的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和机制,把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刑释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化对刑释人员的管控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为刑释人员重新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创造条件。对他们“不歧视”、“不嫌弃”、“给出路”,帮助他们重返社会。要创造条件,建立、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重点解决“三无”(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释人员和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问题。实施优惠扶助政策,鼓励刑释人员自谋职业,帮助他们克服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实行刑释人员生活和社会保障政策,享受地方政府临时救济。
总之,如何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为首要标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和全社会各界强有力的支持和协作,只有建立起了科学改造体系,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大改造观,充分发挥好监狱工作的职能,才能有效推进监狱的发展,才能有效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现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篇:我市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我市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2010-09-26 来源: 网络转载 作者: 相关网站 阅读次数:68 【大 中 小】
近年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平安创建建设,实现了社会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社会深入人心。仍而,有和谐相左的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据市司法局统计,我市5年内重新犯罪人数达到37人,重新犯罪比例较高,尤其是超过3次以上服刑的有8人,超过5次的有3人,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性,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重新犯罪人员的特征
通过我市对2005-2009年刑释人员重新犯罪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人员具备以下共同特征: 1.受教育程度低,未婚。这37名重新犯罪人员中,初小文化程度的为36人,占总数的97%;未婚的人员有30名,占总数的81%。
2.工作稳定性差。有17名人员无工作,16名人员灵活就业,占总数的89%。
3.犯侵犯财产罪的居多。有2名人员犯抢劫罪,23名犯盗窃罪,2名犯诈骗罪,占总数的78%。
4心理上自控能力差、主观恶习深。象上面举例提到的3次以上的累犯,多数存在这一现象。在37名重新犯罪人员中,主观恶习深的有19名,自控能力差的达到30名。5.区域性。重新犯罪高发的地区为我市的沙溪镇,占整个刑释人员总数的比例最大。
二、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社会环境、家庭态度、政府行政作为以及自身方面直接影响着他们再社会化的适应过程,我市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主要集中在这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认同度低。刑释人员大多没技术专长、有劣迹,社会上存在歧视、排斥,就业十分困难,回归社会后来自家庭、生活、生存的压力,得不到认同,是导致这些人犯罪的根本原因。刑释人员姚某,男,72年出生,初中文化,初犯是未满18岁,09年3月3日因涉嫌犯盗窃罪被判刑1年6个月,这已经是姚某第7次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了,家中老母因为儿子盗窃入狱而上吊自杀,姚某唯一的女儿也在14岁的时候辍学,妻子也因其入狱而与其离婚,家中靠老父亲的退休金勉强度日,因为手脚不干净,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姚某于是破罐子破摔,一而再再而三的靠偷盗渡日。
2.家庭监督义务差。刑释人员中初小文化占到很大比例,这些人员没有到法定工作年龄,过早踏入社会,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受到欲望的驱使,在缺少家庭监护的情况下,极易误入歧途,而后形成恶性循环。刑释人员赵海良,1986年6月出生,2004、2006、2008年三次因盗窃被判刑。赵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两人都不管他,导致他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初中毕业后整天在外瞎混,而且没有固定居住地,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人群,致使他在24岁时,已服刑3次。3.自身人生观堕落。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中突出的未婚、离异人员、盗窃犯多,根源在于这部分人自身上好逸恶劳,不肯吃苦的心理,从而导致没有稳定的家庭,缺少家庭约束力。刑释人员沈某,1986年4月出生,因盗窃已被判刑5次。沈某家庭离婚,平时好吃懒做,不肯吃苦。2010年1月刑释后,市局发放500元临时救济金,他当时表示愿意发挥特长,在街设摊修鞋,为此镇司法所另外帮助他解决了一些启动资金,添置设备,后了解,该对象把资金用作吃喝上。
4.结交朋友不慎。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一些社会上闲杂人员、狱友、以及案件的同案犯,都会主动与他们联系,从而对他们并不稳固的改造思想出现动摇。城厢镇李某,初犯时18岁,犯盗窃罪,出监后,在一些所谓的朋友讲义气下,因寻衅滋事再次劳教,而后的3次服刑都是在朋友的影响下,犯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开设赌场罪,让他一次一次步入歧途。5.帮教效果不明显。司法行政机关是刑释人员帮教的主力军,由于职能较弱,对该些对象回归社会缺乏有效的帮教措施,除在网络组织上加强对这些对象的监管外,实际针对性的帮教办法不多。其次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在短期内再次犯罪,监狱的管教也存在问题,没有彻底在心理上和思想上认识根除刑释人员的劣根性。
三、预防重新犯罪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保障不力。地方党委、政府虽然对稳定工作十分重视,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但是这种预防性工作,直接产生的效益不明显,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其他方面。一是在司法所队伍配备上不强。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我市基层司法所面临年龄老化、人员不足、责任性不强等问题,每个所人员到岗的一般在3人左右,年龄结构极不合理,50岁以上的过半数;二是经费投入不足。安置帮教经费虽然列入市、镇财政预算,但实际工作中经费落实不好;三是工作人员选拔上差。刑释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落实懂业务的专人去抓,但各基层司法所由于工作人员有限,基层司法所职能众多,每年刑释人员又多,帮教人员与刑释人员比例上的不对称,造成工作质量、要求不高。
2、制度执行不力。一是衔接渠道不畅。监狱、看守所在材料的寄送上,存在着滞后的现象,有个别外省单位甚至没有材料,如沙溪一名2009年从新疆新开岭监狱释放的,已与公、检、法成员单位联系,至今没有材料;二是报到制度落实不好。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不到镇司法所报到的比较普遍,镇司法所么没有强制刑释人员报到的抓手,而到公安户政办理户口登记手续的,也仅仅为80%左右,造成工作上很大的被动;三是定期走访制度不够全面。个别镇司法所对刑释人员定期走访流于形色,只通过电话了解一下情况,实际动态情况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制度执行上的不到位,为刑释人员脱管、漏管埋下隐患。
4.帮教措施不力。一是针对性帮教不够。镇司法所在开展帮教工作中,往往用临时性救济代替整个帮教过程,从而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如刑释人员中惯盗犯在心理上已经有盗窃瘾,主观上自控能力差,靠救济只能治标不治本,必须制定有效的帮教措施。二是对重点人员动态把握不准。对刑释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流动情况、就业情况掌握不细,把握不准,存在着档案外的脱漏及长期见不到人的现象,尤其是“三无人员、外出务工人员、流动人员”这三类对象。三是管控措施少。刑释人员中的“三无、外出、流动”对象,通常是重犯的高发群体,而该部分对象回归社会后,小部分作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矫正,应该说大多数人员在政治上是自由公民,采取何种方法对他们进行管控,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要求。镇司法所一般通过间接的方法,了解他们的行踪,动态性掌握不够。
5.与成员单位之间的配合不够密切。安置帮教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工作,在工作中必须依靠公、检、法等成员单位的力量,才能把工作做到位,而实际工作中,司法行政机关往往孤军作战,没有发挥好成员单位的作用,不主动整合资源,使安置帮教的平台空置。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意见
1、领导重视,积极营造良好的安置帮教社会氛围。市、镇两级安置帮教机构要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会议、学习文件、举办讲座、印发宣传资料和大众媒体等多种形式,不断统一基层组织和群众对刑释人员这类特殊群体的思想认识。积极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安置帮教工作,依靠村(居)委会和社区各方面力量,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维护好刑释人员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歧视,为刑释人员重新做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落实领导责任制,每年年初在层层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对刑释人员的安置率、帮教率、重新违法犯罪率纳入量化指标,年终考核时作为衡量各级领导政绩和评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的重要依据,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思想基础,营造一个共同参与的局面。
2、加强保障,建立安置帮教工作防控体系。刑释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安置帮教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社会性工程,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性工作,要实施系统化管理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就必须造就一支过硬的专业性队伍。首先是将镇村(居)委会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力求达到持证上岗;其次与司法学院(校)挂钩实行定点委培,造就专业人才;第三实行专业招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镇级专编专岗专人,为安置帮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大资金的管理力度,切实把经费真正落实但到安置帮教工作中。
3、政府引导,建立社会性的安置就业过渡性基地。市、镇安置帮教组织要积极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选择适合刑释人员就业的单位,如汽车修理厂、物业公司、建筑公司等劳务型企业,作为刑释临时性安置帮教基地。相关单位应出台政策对这些过渡性基地予以支持,从而解决迫切需要帮助的刑释人员就业难问题。同时,通过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技能培训基地,增加无业对象、生活困难对象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他们自主创业的砝码。
4、整合资源,全方位落实帮教工作措施。第一,加强衔接渠道畅通,组织基层司法所落实好报到登记,摸清情况,建档立卡,签定帮教协议,定期走访谈话,尤其要掌握刑释人员的思想动态,重点是外出务工人员,防止脱管漏管;第二,加强成员单位协调,重点解决无家可回、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的生活困难金,稳定刑释人员的思想。依托劳动部门或以职业介绍所的方式,走市场化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就地安置,力求解决脱漏管现象,减少回归人员的重新犯罪;第三,加强异地帮教机构的联系,建立外出刑释人员托管制度。在基层帮教组织摸排外出打工人员去向的基础上,同务工所在地的安置帮教组织签订委托帮教协议,在有组织流动的外出人员中建立帮教组织或明确专人帮教,使流出地和流入地形成合力;第四,加强帮教小组的力量,建立刑释人员的考察评估、鉴定程序。建立由村(社区)专职副书记、片警、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的帮教小组,每季对被帮教人进行考察评估,每年对被绑架对象进行一次评议,由帮教对象汇报一年来重返社会的现实表现,依据帮教记录、群众的反映,评议小组当面进行评点并打分,作为档案留存备查。
5、树立典型,为刑释人员遵纪守法作榜样。市、镇安置帮教机构要抓好刑释人员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扶弱济困、自主创业的典型,借助报纸、电台等媒体力量,大力宣扬这部分的闪光点,作为帮教工作的切入点,通过正面宣传,提高刑释人员在社会上的认同度,从而使刑释人员心理上能逐渐克服自卑、自控能力差的问题,与常人一样融入社会。通过树立典型,形成刑释人员积极融入社会的羊群效应。
6、加强调研,探索帮教的长效机制。做好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针对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司法行政机关和安置帮教部门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出台一些长效运行机制的方法措施,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地方综治方面的硬性措施,使回归人员走上健康的道路。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全县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全县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全县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2014年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中心任务,以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工作为重点,狠抓信息核查、信息衔接、人员接送、经费发放等工作,巩固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保障体系,集中建设一批示范性安置帮教基地,促进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好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工作
1、加强新入监所人员基本信息核查。我县安帮办及时登陆省安置帮教数据库平台,查收监所上传至平台的新入监所人员基本信息,并及时传达至乡镇司法所,由乡镇司法所负责向村(社区)及服刑在教人员家庭进行核实,在1个月内向监所反馈核实情况,我县全年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率达到100%。对于因假姓名、假地址、假身份等无法查明身份的服刑在教人员信息,安帮办及时与监狱、劳教所反映。
2、完善刑释解教人员衔接机制。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前的基本信息核查严格按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要求办理。经核查,确属本辖区的刑释解教人员,我县严格按照了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衔接规定,切实做好了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衔接、必接必送工作;对核查中发现的“三假”人员,在及时向监所反馈后,由最终确定的管辖地区负责接送。对于接回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落实相关安置帮扶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419人,其中刑释人员360人,解教人员59人,刑释解教人员接送率达到100%。
3、规范安置帮教经费管理机制。我县严格按照《**省刑释解教人员接送工作补助经费和生活补助费及企业安置工作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规范管理经费,杜绝假配套、假到账、假发放等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刑释解教人员接送补助经费和生活补助费申报、审核、领取等相关规定,确保了刑释解教人员接送经费和生活补助费发放手续齐全、程序规范、管理到位。
4、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我县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将每月对各乡镇的新入监所人员信息核查,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衔接和人员接送等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新入监所人员信息核查率、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衔接率未达到100%的地方,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做好信息核查、衔接工作。刑释解教人员接送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查明原因。经督查督办,仍未达到要求的地方,将严格按照《萍乡市实行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将每季度向各乡镇司法所通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工作情况。
二、推进安置帮扶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5、积极协调落实安置帮扶政策。我县全面梳理现有安置帮扶政策,进一步细化帮扶政策的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强化帮扶政策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管。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且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按规定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招收录用刑释解教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
6、扎实开展政策落实专项检查。与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安置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活动,重点对刑释解教人员失业登记、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检查,切实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7、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工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与问题,疏导化解消极对抗情绪,促进其顺利回归、融入社会;建立与所在地公安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了对高风险人员的管理,对可能重新危害社会的高风险人员要逐人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情况,列入当地公安派出所重点人口管理。
三、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建设
8、努力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引导、扶持社会企业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将热心安置帮教工作、经营业绩好的企业建设成为安置帮教基地。
四、因人施教,分级管理,真正将管理和安置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县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采用分级管理方法,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犯罪情节、狱中表现、家庭状况等,综合分析刑释解教人员的社会危害性和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确定帮教等级。特别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实行个性化帮教措施,增强了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
五、建立了监狱远程帮教会见系统。
为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按照省里要求,我县建立了远程帮教会见系统。远程帮教会见系统的建立,可以为罪犯戒毒人员的家属提供方便,解决了他们到监狱探望路途远、经费高的问题。家属或帮教者还可以通过远程在线方式,为罪犯戒毒人员进行亲情点餐、查询教育改造信息、法律援助等便民互动服务,为罪犯戒毒人员家庭、社会帮教组织提供“一站式”的帮教会见服务。(编辑:圆圆)
第五篇:情系刑释人员 落实管理帮扶
情系刑释人员 落实管理帮扶
为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和困难帮扶工作,推进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发展,根据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刑释人员管理帮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3·23会议安排,蔡村镇司法所联合镇综治办、派出所、各村委会于近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刑释人员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本次工作主要突出三项重点:
一、全面梳理信息,完善工作档案
对本镇辖区内安置帮教期内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摸排,对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掌握,重点排查见档不见人和“三无、三假”等未衔接帮教对象,力求尽快衔接到位,做到不脱管、不漏管。
建立完善安置帮教工作档案,严格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加强和规范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
二、落实相关制度,分析存在隐患
健全完善报到登记、谈心谈话、结对帮扶、走访考察、例会分析、信息报告、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对以上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做好整改补缺工作。
对评估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老弱病残以及“三无、三假”及即将出监所的刑释人员,及时建立帮教小组,制定管理教育帮扶工作方案,落实帮教责任,严防被黑恶势力诱惑拉拢和重新违法犯罪。
三、开展扶贫济困,提供就业指导 对排查出的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刑释人员,要按照政策规定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相关帮扶救济措施,确保刑释人员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同时司法所还积极协调民政、人社、税务、工商、妇联等单位,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等各项工作。
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身为刑释人员,即使他们曾经犯过错,但只要愿意改过自新、从头再来,依然可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司法所在做好刑释人员管理帮扶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大安置帮教政策宣传力度,努力消除周边群众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歧视和偏见,切实为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蔡村镇司法所陈伟峰
2018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