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店口镇特色学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店口镇特色学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试行)
(2011——2015年)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促进教育持续、健康与快速发展,推进店口教育城市化发展,打造‚学在店口‛的教育品牌,根据《诸暨市关于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和教育工作实际,特制订《店口镇特色学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1、特色学校发展追求卓越,‚一校一品‛建设初见成效。店口教办对创建特色学校的理念是认同的,有行动,有追求,目前拥有四所特色学校:一小的围棋、二小的乒乓球、一幼的围棋、二幼的绿色五金,这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凭借悠久的围棋教学历史、辉煌的比赛成绩、浓厚的校园围棋文化,店口一小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推进特色学校建设,2007年成为诸暨市特色学校,2008年成为绍兴市特色学校,2009年成为浙江省特色学校,并且获得了全国十佳围棋育苗基地、全国首届国际围棋文化节围棋知识竞赛团体冠军、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先进实验基地,其在少儿围棋教学上的成就蜚声省内外。另外,店口二中的‚五金人生‛、一中的‚排球‛、文裔小学的‚学农基地‛等作为特色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2、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注重理念的生成、发展和实践。理念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顶层设计,是灵魂,是行为准则和发展方向,如店口一小的‚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店口一幼的‚快乐围棋‛,店口二小的‚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养性‛,店口二幼的‚绿色五金‛。这些理念的提炼保证了特色学校发展的个性、教育性和文化性,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以理念为指引,开展生动活泼、张扬个性的活动,吸引孩子们参与其中。
3、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个性化的特色教师‛。‚个性教师‛与特色学校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推动特色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例如店口一幼的教师人人会下棋,人人参与幼儿的快乐围棋活动,目前该园教师中拥有5段棋手一名,1至2段棋手4名,另有近20名国家三级围棋裁判员,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这个教师群体成了保证推动特色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另外,店口一小的国家一级围棋教师、国家一级围棋裁判,店口二小一大批业余乒乓球教练,店口二幼的绿色五金活动玩具手工制作师,使得特色学校发展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4、教科研成为学校条特色建设的助推器。店口镇每所特色学校都有一个省级课题作支撑,省级围棋特色学校店口一小的主导课题是‚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诸暨市级围棋特色幼儿园店口一幼的主导课题是‚围棋活动开发幼儿社会智力的行动研究‛,诸暨市级五金文化特色幼儿园店口二幼的主导课题是‚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本土五金资源的行动研究‛,诸暨市级乒乓球特色学校店口二小的主导课题是‚以乒乓活动丰富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行动研究‛,科研引领学校走向内涵发展之路,科研推动学校走向品牌发展之路。
二、存在问题或认识误区
1、特色学校建设的目的和过程出现偏差。建设特色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而一定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育人。然而,我们(全市、全省)特色学校建设往往过分追求一些可以看得见的结果上,如‚搞几次比赛,开几个现场会,排几出节目,获几次大奖,出几个苗子‛等,仅通过开展一些活动、造一些声势,把这些活动或人员精心打造成支撑特色学校的‚门面‛,特色学校就建好了。这有悖学校特色化的本意。
2、特色学校建设中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出现冲突。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统一,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本质追求,这种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它着眼于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着眼于学生均衡、有个性地发展。那些只有极少数学生发展良好的学校,不是特色学校;那些只通过各种‚奥赛班‛、‚实验班‛、‚特长班‛等培养特长生的学校,也一定不是特色学校。
3、特色学校建设缺乏文化内涵。为特色而特色、活动而活动的特色学校建设只是一种初级的、低层次的、没有灵魂的运作,只有特色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富有内涵的。毋庸讳言,文化建设的缺失或不足,是当前店口乃至全市、全省特色学校建设的通病。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学校特色的建构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特色学校的特色,最终是体现在学校文化层面上。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
4、特色学校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远景和近景规划。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完善这一工程的基本体系要有系列的制度作保证。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我们的特色学校的建设恰恰还处于无规划、无制度的初级阶段,脚
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文化核心、培养目标、活动推进等模糊不清,使得特色学校建设沦为零敲碎打的应时、应景之作。
三、发展目标
1、形成多层级、多学科的特色学校发展群体。目前,店口拥有1所省级特色学校和3所诸暨市级特色学校,希望通过3至5年的积极创建,变成2省级、1绍兴市级、3诸暨市级的格局。期待在原有体育和生态特色基础上,开辟出艺术教育、学科教育、书香校园特色,使我镇的特色学校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喜人场面。
2、做深特色文化研究,追求特色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外在表现,重视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将特色文化体现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落实到育人的每个细节,使全校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特色、坚守住特色,让特色文化成为影响师生的无形力量。文化的影响是最稳固、长远的,要追求长久效应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当特色成为学校文化时,当实现了文化管理,特色学校就进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不会因为学校领导的调整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
3、特色学校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把握师资队伍这一关键,加强校长、骨干教师等优秀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高级研修、骨干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不断提升校长及骨干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快各类优秀才的专业成长,使之真正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引领者。特色学校建设不仅仅是环境设施的变化,最关键的是带来一些理念的发展,涉及到教学理念、管理理念、课程理念,而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可以提升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完整理解。
4、特色学校建设和教科研发展共荣共进。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教育科研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中小学校创建特色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而特色教育科研就是在特色学校建设及发展过程中,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探索特色教育中有价值的未知问题,揭示特色学校建设及其教育教学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特色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包括凝炼特色理论、推进特色实践、促进教师发展。
5、追求全员内化,实现‚全人教育‛。全体师生员工是特色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对象主体,因此,唯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体现一校独特办学理念的各种教育因素融合生长,逐步积淀成为一种广泛的、稳定的文化
模式,进而内化为全体成员的价值观念、活动方式和行为取向,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如果仅是部分人的参与,或仅是少数几个特长生的‚专利‛,那是绝对创不出特色学校来的。我们希望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力、经验、性格、意愿等主观条件,并加以配合之来进行教学特色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而能快乐学习,最终实现‚全人教育‛。
6、教学管理和潜能开发得到整体优化。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外显和整体优化,它要求学校的特色理念和创建目标不仅要化为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而且要扩展渗透到学校制度、管理、教学、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并成为牵引学校各种教育力量和整合学校各种教育因素的火车头,成为一种整体优化的个性文化和独特风格。它应当有助于学校优良校风的生成和整体育人效益的提高,有助于使每个学生在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潜力上,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如果不能在全面育人、高效育人上发挥作用,那就不是真正的‚特色‛,并且也没有‚争创‛的必要。
四、指导思想
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终极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每一所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是自然新行为,是每一所学校有别与其他学校的个性标记,而我们的教师在这样不断提升的创建过程中得到专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在参与这样的特色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情意、道德、能力、知识的累计和发展,实现‚全人教育‛。对于特色学校的创建要求,我们提出了‚六个标准‛——环境上能看出来、校长能讲出来、教师能动起来、课程能开起来、学生能活起来、成果能显出来。
五、推进措施
1、对特色资源的调查与分析,传承与创新并重,寻找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首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深刻分析本校的发展基础、优势和薄弱环节,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周边自然人文资源,找准特色定位和突破口。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不断传承、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比如,要
考虑学校原有的基础条件、传统、校风、教师队伍素质、生源状况,等等。再比如,应关注学校的社区文化,包括区域特色、社会环境、社区成员素质和传统文化特色等,这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那些已经成为特色学校的单位,也要再次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开拓资源,并利用资源丰富特色内涵,争创高一级特色学校。
2、组建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兴特色的氛围。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成为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等相关职能人员要建立共识,形成合力,积极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并在特色领域确定、师资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充分有效的协作。各学校要将特色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每学年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管理责任体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逐步形成一套能保障学校特色建设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管理机制。要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特色建设的具体领域和重要意义,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不断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兴特色、全员办特色的良好氛围。
3、认真制订学校特色建设规划,实现科学有序的发展。英国戴维斯和艾里森在《学校发展规划》扉页中写的:‚学校如果没有规划,必将导致失败。‛学校发展规划是一所学校文化的集成与目标愿景,折射出学校理性的光芒。因此,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当通过系统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深入挖掘学校资源,在学校办学理念指引下,确立学校特色办学目标,科学规划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以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科学、持续和稳定开展。我镇学校特色建设思路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梯次推进。初级阶段——特色项目,即学校形成单项性特色;中级阶段——学校特色,即学校经过单项特色的拓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高级阶段——特色学校,即学校将鲜明的办学风格拓展成与众不同的办学个性,形成整体性特色。各校要按照由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再至特色学校的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学校特色建设近远期发展规划。
4、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根本大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仅有几名专职教师是不够的,特色发展需要特长教师,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特色学校建设,都必须要求学校有雄厚的特长师资。因此,各校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更要善于发现,着力培养一批特长教师,并在适合的岗位上大胆启用,发挥他们在特色创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培训,强化教师对学
校特色建设的认识,促使他们落实特色建设的具体行动,培养和造就一支观念新、素质高、有个性、能创新的特色教师群体,从而推动特色学校建设的进程。
5、提高特色学校创建水平要以科研引领为支撑。特色教育的研究和推进应该是严谨、科学的,它应该按照教育科研的程序,从起始到过程、到阶段性结题,以及经验材料的总结和积累是一个完整科学研究的过程。所以,特色创建要坚持科研引领,要通过科学研究找准自己的特色主题,要通过科学研究丰富自己的特色内涵,要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推动特色的创建进程。为此,各校要切实贯彻‚科研兴校和科研先导‛的特色发展思路,强化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研对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促使人人为创建学校特色献计献策;健全科研网络,把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和动力,使每一个科室、每一个教师都为特色建设尽职尽责;加大科研力度,建立以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教科研制度,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特色建设的具体对策;实施科研奖励,对创建特色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鼓励和鞭策有利于特色建设的科研行为,促进特色建设不断发展。
6、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色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灵魂。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要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雕塑、三风等体现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学校特色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特色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营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整体优化特色创建氛围,丰富学校办学内涵。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积淀、发展、扬弃和创新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探索特色学校创建的新途经,要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把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逐渐引向深入,为打造‛‚学在店口‛教育品牌共同努力。
第二篇:特色学校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庐江县希望小学 特色学校建设三年规划
(2018·9--2021·1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以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为发展思路,以实现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学校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育优势,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探索学校办学工作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形成本学特色的发展机制,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学校规范发展、生态发展、特色发展。
一、学校概况
庐江县希望小学位于中国最美村镇的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迎河街,学校的前身是汤池小学(学校始建于1926年),并几经易名,数迁校址。于1992年11月在上海造币厂的捐资带动下,改扩建为“庐江县希望小学”,校名由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题写。现有在校学生2000余人(含幼儿园375名幼儿),分32个教学班和7个幼儿教学班。
在职教师64人(其中有安徽省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合肥市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5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100%(其中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52人)。教师中获省级以上表彰的达8人次,市级以上表彰的有3人次,有安徽省省级课题鉴定专家评委库成员2人,现任教师中有市级教坛新星各1人,县教学能手8人,并有七人次先后获县课堂教学评优一、二等奖,有一位教师的新课程教材典型课例教学光盘两次在全省推广。
学校立足校本培训,重教研、抓科研,先后承担一项全国小语会课题和一项全国教师基金会课题,三项国家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五项省级课题、六项市级课题的实验工作,有三项课题实验成果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实验成果评选“特等优秀”和全国“十一五”优秀实验成果评选一等奖以及安徽省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教师中有1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并有数十篇论文省、市级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
我校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希望小学”。安徽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省安全文明小区示范点”、“省家教名校”、省关心下一代单位;巢湖市“首届文明单位”,市、县“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合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先进集体、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理念
我校以“尚德、博学、勤勉、多思”作为校训,始终坚持“ ”为办学目标,建立“领导政德、教师师德、学生品德”三德体系,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希望,感恩,做更好的自己”的理念,突出“名师立校、科研兴校”的学校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农村教育和希望小学特色的示范学校。
三、发展目标
1、学生发展长远目标:希望·感恩,做更好的自己
近三年发展目标: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心理健康、勤奋自立。
2、教师发展长远目标: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近三年发展目标:自主表现人的独立、主动、自治和创造。发展体现在生命境界的提升、智慧的增长、才能的提高。
3、学校发展长远目标:名师立校、科研兴校
近三年发展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让教师在培养学生中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是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
四、重点任务
1、特色内涵丰富和发展
制定了教育科研为特色学校创建的措施,包括:以理念引导行动,以理论指导实践;发挥学校领导的课改带头作用,赋予教师课程改革探索权力;编制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学期课程改革计划,实现课程改革立体化;多举措培育亮点项目,以亮点项目促特色创建;拓展校本课程领域,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省、市 “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化校本评价制度改革,以教育行为转变促特色创建。
我校先后荣获全国纵横信息化学习研究实验先行示范学校,庐江县安全管理示范学校,庐江县“巾帼文明岗”,庐江县学生路队先进单位,第四届庐江县少儿书信文化活动组织奖,庐江县广播体操比赛二等奖,汤池镇综治先进单位。陈流老师辅导学生在纵横输入大赛中火全国一等奖,孙慧玲老师获得安徽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何金萍获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并被评为庐江县教育新闻人物,严中文老师被评为市骨干教师,辅导学生在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凌潇潇同学获全国“天才杯”少儿大赛一等奖,黄昆获县讲红色故事比赛三等奖,何铸成在县交通演讲大赛获二等奖,在书香校园课外阅读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师生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习作四十多篇。我校乡村少年宫开设的舞蹈、中国象棋、跳棋、软硬笔书法、剪纸、纵横输入兴趣班等活动班,工作扎实,活动规范;我校还开展书信大赛,经典阅读,远足磨练意志等活动,这些举措和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校向特色方向发展。我校在庐江县县委组织部和文明委联合举办的“中华红色诵读展示大赛”二等奖,“纵横信息”兴趣活动小组学员应邀到北京、广州、香港交流学习。
我们深知,只有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教科研工作等各方面工作趋向最优化,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才能打造出有示范意义的特色学校。
2、课程建设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以“创新”为专题的教育活动:(1)“我是创新小能手”手抄报评比活动:
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陶冶审美情操,留心观察植物生长,感受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学校按时组织“我是创新小能手”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2)观察笔记:
由班主任通过集体指导、典型示范、个别辅导等形式,对学生劳动实践中碰到的有关技能操作、基本知识作精心讲解;通过学生劳动实践与操作,等劳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填写劳动实践卡片,并作好相应的观察与记录。
(3)“种子贴画”评比活动:
本着“依托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根据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美术教师的精心指导,及班主任教师的大力配合,按时组织“种子贴画”评比活动。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做事认真有耐心的好习惯,而且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围绕我校办学特色,对校园甬路两侧、卫生区、室内环境、各专用室,进行布置。重点抓好校园文化的积淀,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切实增强校园育人功能。、教师队伍建设
办学特色来源于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办学特色建设任务,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完成。把办学特色的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使之持之以恒地努力探索,鲜明的办学特色才有可能形成。
学校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作为中心职责。引导教师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是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二是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三是从时代的角度在群体中看待自己。科学地设计自己。每位教师一步步提升自己,享受不断进步的喜悦,成就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动力。教师要学会“改变思维”,结合学校特色建设,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勇敢地超越自己。一个自主发展的教师,要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4、教育科研
⑴、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能适应教改需要,提升教师师德水准基础上,加强对教师新课标解读、学科新教材研究、学科教学法新探、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在每周例会后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明确目标要求,教师要有笔记、体会,让最新的研究理论和典型案例准确及时地深入到广大教师中间,为开展群体性研究活动提供保证,积极营造老同志只争朝夕,年青同志厚积薄发的浓郁学习、研究氛围。每学期末组织全员参加的政治、业务理论考核工作。
⑵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抓住“推广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契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使教师能把课改的新理念和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奠基础。
①建立主管校长亲自抓,教研室主任具体抓,教研组落实抓,教师主体参与的四级研究网络,坚持相互听课,说课,评课,强化常态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
②加强 对 “双常规 ”、远教、实验教学、图书开放的指导和教研。对各项工作的督查、反思、改进、总结每学期不少于2次,坚持务实性、合作性、科学性,决不能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③树立“大教学观”,倡导各组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构建集智式备课、对话式上课、沙龙式评课、反思型教研模式,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教研风气,真正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氛围。
⑶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计划的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改理念。每学期各教研组组织研究课、观摩课不少于3节,交流活动不少于3次。
⑷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努力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学模式和适应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在市级课题《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农村小学专题实践活动的研究》和省级课题《小学汉语在线“五步三阶”快速阅读实证国际协作研究》引领下,教研组要把好学校课题与分组课题的关系,把好组课题与个人课题的关系,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学校的教育科研规范、有序。
①结合工作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建立研究基地,把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把课题研究作为指导教学工作的一项任务,进一步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
②各教研组在课题的引领下,要确立本校、本组的研究课题,组织本组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力争早出成果。
③任课教师,在校、组课题的引领下,确立自己的教改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注意实验材料的积累和记录,学期末要写出阶段论文、总结,此项工作要与考核挂勾。
⑸进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建设一支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积极推广校级教研,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继续坚持手拉手活动及结对拜师活动。每位教学骨干重点跟踪一名教学教研有困难的教师,帮助他们进行教材、教法的研究,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⑹在学期中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活动,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到校进行教学观摩,提出改进意见,交流对话,评估教学教改情况,达成共识,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信息互动平台。⑺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和考核工作,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5、信息化应用
(1)重点加强班班通设备培训。一是开学初作好培训计划,做有计划安排,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二是做好个性化辅导,管理员做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和远程教育能力;三是做好使用培训工作,每班都发有白板使用记录表,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在下周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一学期的培训,提高教师们的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
(2)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白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室内的课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率过90%以上,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
(3)学校信息化管理员还要收集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做成资料打印发在每一间办公室和在校内公用微信群上,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
6、学校治理
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获得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最直接的动力。在学校特色建设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努力培养如下关系:
(1)领导与教师之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2)师师之间体现朋友之意、亲人之情。
(3)师生之间:体现师长的奉献之爱、真诚之爱、真情之爱;做学生的良师诤友,对他们满腔热情地引导、循循善诱地启发、耐心周到地服务。
(4)生生之间:同学之间高年级同学爱护低年级小弟弟、小妹妹,学习能力强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其结果是学生人人都看到自身的闪光点,人人都是成功者,从而树立起“抬起头走路”的自信心和“我能行”的心理品质。
五、发展步骤
第一阶段是“挖掘期”,全面启动(2018.9---2018.12)。在特色学校建设总体思想的指导下,选定带动学校整体特色发展的突破口。目前我校已确定“教研兴校,名师亮校”特色,并有所发展,成为了学校的闪光点和特色学校的生长点乃至于发展点。本阶段将继续将这个特色作为重点,充分挖掘优势和潜能所在,使其系统、科学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拓展期”,阶段总结(2019.01----2020.2)。本阶段将借鉴艺体特色项目的发展经验,以点带面,拓展学校特色建设项目,如德育创新、课堂教学、学科拓展和其他艺体特色等等,通过分析论证——确立目标——实践探索,适时调整,有所扬弃,使学校工作在整体上、全方位都反映出学校独有的办学特色。
第三阶段是“巩固期”,提炼成果(2020.3-----2021.8)将各类特色项目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大力开展教育研究活动,以科研来带动特色教育建设的持续深入开展;制定并改善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逐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特色体系,让特色体系成为学校办学的支架,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发展发挥助动作用;推出一大批特色办学成果,总结出高价值的特色办学经验,从根本上达成特色学校建设目标。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何为虎
副组长:江洪 王时涛 笪久炳 徐舟 潘武斌 蒋志英 成 员:全体班主任、课任教师
职 责:督导实施、组织、指导、安全监察、学生参与、总结评价、经费保障、宣传教育。
(二)加强办学特色建设过程管理。
每个学期初,学校要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首先确定或调整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着手成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把办学特色构想真正地落到实处。办学特色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实施过程,有健全的组织保障,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学校在制定办学特色建设分层次的阶段目标,研究建设方法和途径的同时,面向全体师生公开实施方案,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科学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建设活动。
(三)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办学特色建设的有效载体。学校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内外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全面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通过教学、德育、艺术、养成教育、个性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推动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构建有利于办学特色建设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办学特色的评价机制,是确保办学特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特长教师、特长生的评估和奖励制度,对在创特色中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发教师、学生创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篇:镇“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镇“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
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通过,将给县现代农业带来了跨跃式发展,县根据本县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三大产业带,即沿海地区重点打造高效渔业、设施渔业,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带;204国道以西平原地区重点打造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以及沿历大公路、塔海线沿线优质粮产业带;西部丘陵重点打造经济林果、农业旅游产业带。
在这种情况下,镇根据本镇的农业发展特色,规划了本镇“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二、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已通过。
县现代农业发展“三大产业带“的构想。
三、规划期限
(一)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二)实施阶段:
1.全面启动阶段:2011年;
2.重点建设阶段:2012年;
3.全面铺开阶段:2013年;
4.整体推进阶段:2014年;
5.全面提升和基本实现阶段:2015年。
第一章镇现代农业态势分析
一、镇农业产业结构分析,镇农业总产值3.3亿元,其中,畜禽业产值0.36亿元,林业产值1.38亿元,种植业产值0.92亿元,渔业产值0.64亿元,分别占总产值10.1%、41.8%、27.9%、19.4%。林业产值比重最大。
二、镇农业规模分析
1、种植业
1.1粮食生产
镇是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主作物是稻麦,种植面积60838亩,总产量2.6万吨,总产值0.92亿元,全镇21个行政村都有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1.2花卉生产
镇是省命名的“花卉之乡”,花卉种植历史悠久,1982年大棚种植花卉,1998年日光温室种植花卉,高科技设施种植鲜切花,生产技术、设施条件、产量、效益较高。全镇发展鲜切花面积500亩,主要以马蹄莲、玫瑰、百合种植为主,非洲菊、勿忘我等配花为辅,总产值2400万元。花卉生产以店子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1.3苗木生产
镇是周边县市绿化苗木生产基地。1985年镇开始发展苗木花卉种植,迄今已有20多年的种植发展历史,目前全镇已发展花卉苗木3300亩,现有苗木花卉25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主要品种有中山杉、广玉兰、梅花、紫叶李、雪松、女贞、紫薇等。苗木年产值达1.2亿元。
2、畜禽养殖业
镇畜禽业主要是生猪养殖和貂狐养殖。生猪年出栏量在350万头,三禽128万羽,年产值0.36亿元,主要分布于马朱孟、仙丘铺、腾庄、寺后等村。
3、林业
镇林业品种丰富,以绿化苗木为主,品种达150余种,景观树效益可观,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4、渔业
渔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计划凭借县郊的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垂钓,现在寺后村已进行了有效探索。
5、农产品加工业
镇农产品加工以肉制品加工为主,境内的昌泰食品年可生产肉制品256万吨,粉丝、酱醋、甜闷瓜生产企业发展迅猛。
三、镇农业产业需求分析
1、苗木市场极具竞争力
镇年产各类绿化苗木300余万株,有多支集种、养、销、护于一体的苗木专业队伍,是县内绿化工程的一支主力军,目前市场已逐步向周边县市拓展。随着苗木基地的进一步壮大,下一步集种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生态园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花卉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花卉生产、消费和贸易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亚洲已成为世界花卉主产区,占全球花卉总产值的53%。鲜切花亩效益达5万元,“一亩花百亩田”带动更多的群众从事花卉的种植和销售。我镇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花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当地群众有养花赏花爱花的优良传统。今天,花卉已经成为镇的一大产业。从当前形势看,花卉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到,我镇有望基本实现花卉产业现代化,使我镇成为省内闻名的花卉生产镇。现正在积极招引种养客商,以外商促外销。
四、镇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
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镇位于县郊,南连沙河镇,西邻门河镇,北与城头镇和赣马镇交界。总面积45.3平方公里,耕
第四篇:镇“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工业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以及富民强镇、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为总目标,精神再振奋、目标再加压、标杆再提升,负重俱进,跨越发展,主动融入市《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构建重工业园区和民营工业园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
业化和城镇宜居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劳务经济和特色经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
在保持经济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加快对重化工园区、民营工业园区的建设进度,着力培育新的工业园区、倾力打造工业重镇。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工业带动一、三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至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不低于8亿元,gdp增长33%,达到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1、计划完成的几大重要的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0万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1.8亿元,工业入(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库税金1100万元。
需完成的重点项目,其中农业项目1个,内容为小官湖鲜切花基地建设;工业项目4个,深圳合兴发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家居项目、南通市新峰工艺服饰有限公司投资2200万元的服装工艺项目、杭州客商李先生投资5000万元的纸浆包装罐项目、青岛客商邱孟国先生投资3000万元的塑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2个,分别为河滨商住区建设项目和商贸步行街项目。
2、“十二五”工业项目建设的重点工作
在未来的五年里,全镇将集中所有的力量,根据现有的优势和发展条件,明确定位,坚持市场化动作、企业化招商,全力打造的“三区四基”工程,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大突破。
“三区”:①产业集聚区。规划占地1000多亩的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确保工业投入16亿元,新上规模以上企业16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万元以上项目2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内资达20亿元。②民营工业园区。继续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加大引导典化力度,强力推进民营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步伐,争取形成以机械、服装、药品生产、塑料制品、农副产业深加工等为主的产业格局,倾力打造新型民营工业园。③中心商业区。以东朱堵村为中心,镇区继续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占地3平方公里的中心商业区,到2015年,平均每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00家。
“四地”:①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镇是一个有着30多年的花卉种植历史,种类齐全,品种优良,以青班线、青抗线为主的精品花卉种植,形成了10000多亩的种植规模,产品主要为大、中、小、高、矮苗,赏花、果、叶品种,乔木、灌木、草本等11个品种100多个系列,花卉产业的兴起发展不仅满足了客户、城市亮化、道路绿化、家庭美化的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我镇的花卉苗木种植将在原来的10000亩基础实现0亩的种植规模,成为镇域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②废品拆旧基地。继续加大推进力度,重点扶持壮大望仙河拆旧业,通过政策引导,多轮驱动,扩大拆旧面,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到2015年,基地拥有废品拆旧专业户100家,其中大户10家,平均年创经济价值5600万元。人均增收450元。
③禽畜养殖基地。积极创优环境,在马朱孟村规划占地100亩,扶持农民发展鸡、鸭、鹅、猪、兰狐等经济动物规模化养殖,以此来带动农民的发家致富,到2015年,养殖基地养殖户将达到150家。
④竹编及稻草帘加工基地,一改寺后和岗尚村过去那种零散型加工,通过引导和采取有效措施,把零散加工户集中到规划区内,扩大加工规模,形成竹编和稻草帘加工基地,到2015年,基地将有加工专业户30家,年可纳税150万元。
第五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社区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应社区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一、主要目标
(一)在2011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并对过去的5年进行了总结及肯定,并对未来的5年提出了实施“三步走”的工作步骤,即一年完善规划布局,三年取得显著成效,五年实现规模提升。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工作方面,强调了安全生产及消防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及消防应急预案,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及消防事故。要求社区着力做好民生民计工作,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稳定工作,推进辖区全域城
市化进程。
(三)关于自身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着力强化队伍自身建设,以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保障”的目标。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出一个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构建一支积极向上的干部员工队伍,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将通过各自形式的活动大力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举办党课等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通过推行“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政务、站务、财务“四公开”制度,加强对街道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树改革创新之风。二是要树学习钻研之风。三是要树调查研究之风。四是要树敢抓敢管之风。五是要树团结协作之风。六是要树勤俭廉洁之风。
(二)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突出重点,强化保障。要立足于高新区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更好地完善和发挥好社建处的职能;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请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多支持和指导,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重点做好社区建设管理、民族宗教、综治维稳等重点性工作。
(三)提高认识,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关注高新区马金铺新区规划启动的大势,用新的理念、思路、途径、方法、手段来建构社区管理新体制机制。为此,要推进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结合我区和谐社区创建试点工作,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构筑“四合一”公共服务新模式,即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作为议事机构,依托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力量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新型公共管理服务机制。为了使组织构架在“四合一”管理服务模式中建立更强
有力的联席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的作用,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要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公共户单位代表、片警中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产生,采取双向任职的形式。
(四)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是最终落实我们各项工作的基本单位,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基层社区实现了和谐稳定,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才有了保障。和谐社区建设要求到每个社区都要达到“六好”、“十无”、“两满意”等要求,“六好”就是“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标准; “十无”就是楼栋无矛盾、邻里无纠纷、群众无上访、小区无火灾、校园无违法、青年无吸毒、卫生无死角、生产无事故、交通无违章、居民无邪教;“两满意”就是社会各界满意、居民群众满意。经党工委研究后决定,我们正在以国际花园社区设立为创建和谐社区试点。按照“两委一站”的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社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推开。在夯实社区基础工作方面,一是要开展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二是组织辖区公职人员、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站党员积极参与居住地业委会的选举,担任居住地的楼栋长,参加社区义工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共建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各个社区办公用房优化升级建设工作。四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工作模式,创新党组织在社区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五)抓好社区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社区。高新区在建设发展中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或者正在酝酿成社会矛盾,使我们在维稳工作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只有通过有效地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和冲突消化在基层,才能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将建立及强化各项制度,充分发挥联合调处机制、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出租屋综合管理及服务长效机制、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应急工作机制、司法联席会议机制等系列制度的作用;建立及整合队伍,成立维稳突发事件“青年突击队”、“信息收集队”等队伍,加强培训工作以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维稳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工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格化”巡防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抓好社区矛盾的排查和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
(六)重视和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新区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却相对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城中村脏乱差、违法建筑大量存在等不协调现象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已经由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和机制,不断地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素质,更好地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在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全面推行备案(档案)安全监管模式,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七)继续关注和解决民计民生问题。民计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就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只有时刻把居民的利益牵挂心头,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作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大限度地帮助辖区居民解决好面临的实际困难,才有可能扎扎实实地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三、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各次重要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高新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实现高新区“十二五”规划工作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共同营造推动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
(六)做好动员和协调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社区的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快社区各项工作完成的步伐,并使“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居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