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5:5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第一篇: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的探究

内容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同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的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本文试对初中学生物理方面的生活经验知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及相应教学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课程标准、生活经验、课程理念、实践教育、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一门同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教育部新制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在《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的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综观九年义务教育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科技”的课程思想,无不揭示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托生产、生活实践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知识、经验和感受。而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物理知识后,则要会用它们去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创新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生活经验知识。

二、现状的调查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笔者越来越感受到当代的中学生,虽然生活在科技日益进步、信息日益丰富、社会日益繁荣的现代社会,但他们有关物理方面的生活经验的拥有量,即直接的、感性的积累、感受和体验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为此,笔者随机选取了10条与初中物理学习相关的生活经验事例----见表1,对我校425位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见表2。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物理相应生活经验的拥有率是较为缺乏的,这也是现在的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在理解、应用和创新等方面相对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生活知识的拥有率上,男女学生之间还有较大的差异。

三、学生学习物理过程生活经验和知识相对缺乏的成因分析

经过与学生的座谈、家访和教学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导致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和知识相对缺乏,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家庭过分偏重科学文化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教育

学生对物理生活知识的获得,主要是在参与劳动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在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过程中,通过感知、观察、体验和思考等途径,获得的大量的直接经验和少量的间接经验。而现在的学校、家庭,由于受中、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压力等的负面影响,相对偏重学生的科学文化教学。学生在学校中,大部分的时间在教室内听课,参加的户外活动时间较少,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更少。学生在家庭中,一方面已有较重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家长们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也想方设法给学生加码加压,使学生极少有投入到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的机会。以上做法,不仅使学生的见识大大减少,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制约。

2、电视、游戏和网络等现代科技成果,对学生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和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多种多样的高科技成果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科技时代。然而,日益丰富的电视节目,日益精彩的电子、电脑游戏,日益完善的互联网,夹杂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暗流,也深深地吸引着广大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业余时间,许多青少年长期沉迷于看电视、玩游戏机和上网聊天等活动中不能自拔,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文化学习,也减少了他们接触自然、参与劳动实践和了解社会的时间和空间。

3、传统的学校课程设置,制约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空

传统的学校课程设置,其科目安排偏重于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相对削弱了学生实践、活动等内容的安排。课程的内容,也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密切,纯知识、纯理论、纯学科的问题占据了教材内容的主要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的大量教材内容,主要均以上面的“三纯”模式安排,有些内容还缺乏时代特色,远远落后于生活实际。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课本教学,必然会削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兴趣。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相应的教学策略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物理生活知识相对缺乏这一现实情况。因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在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布置学生课内外作业等方面,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尽量弥补这些不足,搞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教学,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新课程理念

客观地说,造成学生学习物理方面的生活知识缺乏的原因,有学校、学生和社会等诸多方面。要真正改变这一对初中物理教学不利的现状,担负重任和主要角色的,应是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国家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全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实现了教育的返朴归真和走向现代化的双重功能,提倡把知识放在现实的背景下,让课堂生活化。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首先要积极主动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其次,要认真反思我们每天进行的、可能习以为常的教学工作,找出其中与新课程标准不相符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习惯和教学手段等,彻底从传统的应试教学的阴影中走出来,扎扎实实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

2、变革教学模式,指导好观察实践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堂的教学活动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物理生活经验较为缺乏的情况下,将严重制约着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因此,为了克服初中学生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这一不利因素,近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对有关教学内容已作了较多的调整,增加了较多的物理生活知识的事例、插图,也安排了相关的阅读材料,这对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间接的经验。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观察和实践的指导工作,使学生能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与学习物理相关的直接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观察作业和家庭小实验、小制作作业。对于这些作业,都要求学生写出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实践性作业,也要认真批阅,并作为学生学习物理成绩的考核内容之一。有些现象的发生不一定与教学内容同步,教师要根据季节和自然现象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日食、月食和流星雨等现象,教师可根据天象预报,通知学生在指定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对于有关自然现象,教师也应根据天气预报和天气状况等资料,布置学生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3、革新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呈现方式上的独特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网络课件,适时播放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弥补学生在直接经验上的缺乏,从而使学生积累更多物理生活知识,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例如,在进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教学时,在教学中要涉及到“流星雨”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流星雨的录像资料和图片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二篇: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专业:宝鸡文理学院物理教育

姓名:马建卫

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陕西省乾县姜村初中 马建卫

论文摘要:首先对合作式及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含义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最后结合实际例子探讨了其应用,旨在进一步实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目标,改变被动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 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相关概述

1.合作式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相应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的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合作式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远远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观念。

2.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将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改革要求

1.教师专业发展结构需不断完善

从实验学校对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来看,各校虽然都成绩斐然,但成果并不一致。这说明一方面,各校的师资水平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与各校对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2.学生交流合作学习仍需深入

从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努力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不同学校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落实情况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学校原本没有合作小组,在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一时不能完全融入角色,这也是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施初期会出现的共性问题,说明我们的教师还需在这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3.改革现有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初中阶段是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地发展,这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评价中,应将过程性评价(平常表现)和终结性评价(考试)相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实例分析

案例:“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教学课片段。

课前导学教师在课前提前两天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学教篇”,并将“学教篇”发给学生,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按照不同任务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前提前一天检查了学生的“学教篇”,初步了解学生关于滑动摩擦力已有经验及知识水平。有5名同学知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有7名同学设计了通过改变压力来改变摩擦力的实验,但设计的实验方法不够科学、严密。

教师活动:(1)设置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2)设置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学生活动: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做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关于滑动摩擦力大家知道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活动:踊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师生互动: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后引导同学们一起总结,得到初步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和接触面大小无关)。学生活动:上网查阅、或应用已有书籍查阅滑动摩擦力在现实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四、结语

在这次科学探究中教师针对探究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体验和推理,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同学们在课堂上有更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实验探究的体验时间,利用师生共同分析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做出推论争取了时间,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体验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而物理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可谓是一箭双雕,即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教师报

[2]咸阳教育周刊

[3]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本文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加强教师实验素养等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研究物质形态之间相互转化规律及最普遍和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其教学特点要求基于实验观察的前提下获得规律,而实验正是物理学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验知识应用

物理演示实验,需要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不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严禁出现教师自导自演的状况.对于易于操作的实验,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演示;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完成操作.例如,在做“短路”实验时,虽然该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在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下,笔者尝试让学生完成这个实验.在通常情况下,邀请物理基础一般但胆子大的男生来完成.在实际操作中,电路短路后发出“砰”的一声,实验区硝烟弥漫、火花四溅,一些胆小的女生吓得蹲在地上,但是实验完成后,很多学生都兴致很高,希望自己也能参与一次.学生产生兴趣,便会细致观察与思考,从而不断产生疑问,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并且对安全用电知识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参与操作的演示实验与传统的教师自导自演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相比,培养了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实验教学内容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不断增加,为师生改进与加强物理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将多媒体设备应用到物理实验中,展示生动、形象、有趣的物理情景与物理现象,不仅能提高实验内容的有趣性与直观性,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愉快与轻松.例如,在讲“电学”时,笔者借助多媒体构建仿真实验室,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连接实物图及怎样做物理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快速判断电路图故障的能力.如,故意“忘记”断开电源,刻意将可变电阻调节到最小值,故意让灯泡烧坏,以种种“意外”情况,激发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在家做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就像有趣的游戏,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这种趣味性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激情.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参与仿真实验,学生对电学的畏惧心理明显少于前几届学生,对电路故障分析这样的难点知识,也能快速完成分析任务.在实验教学中,笔者曾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全程拍摄下来,并在班级中播放,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中的不足与成功,当学生看到自己或同学的实验都特别兴奋,都能对实验进行中肯的评价.又如,在讲“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科学、精准地完成模拟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引导学生完成与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的实验之后,笔者让学生左右拉动课件内的蜡烛,详细观察像距、物距、像与物的大小变化情况,还引导学生上下拉动蜡烛并观察所成的像位置的变化情况.

三、加强教师实验素养优化实验教学评价

一般初中物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解多来自培训活动.可以说,良好的培训,能使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学校应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尤其要在培训中转变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让其紧跟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脚步,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从而促进初中物理实验研究发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完成教材中比较耗时的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或利用自习课观察部分现象不明显的电学实验录像和模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从电学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及相关实验注意事项等进行预习,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教师要优化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从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等,反思实验教学.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全面了解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创新与变革实验教学方法与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验活动的机会与平台,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柏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探讨[J].湖南中学物理,2010(1). 2.李传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陈燕桃 单位:江苏启东市南苑中学 阅读次数:318人次

第四篇:初中物理典型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典型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摘要:研究发现初中物理学习中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因为:生活经验、错误干扰,先入为主、理解片面,脱离实际、纸上谈兵,思维定势,推理无据,照抄照搬公式规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的相应策略是:采用“比较法”来加强对物理单位的感性认识,培养良好计算习惯,培养良好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尝试错误法,教师故意出错法。

关键字:初中物理 易犯错误 教学策略

一、背景

一方面他们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半是青年,一半是儿童”的特点.加之不同的学生成长的步伐不同.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其思维依然缺乏严谨和全面.甚至表现出混乱。不入门.致使在学习当中出现这样那样不该出现的错误。下面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举例说明,以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或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外,最常见的还跟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因种种内在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学习障碍(思维错误)有密切关系.下面就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中的几种常见思维错误进行解析.二、初中物理学习中易犯错误 1 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干扰造成错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增多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有时各种知识间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相互干扰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观念,是形成物理概念的基础。但是概念不同于直觉,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如果日常经验对物理概念的形成产生负迁移作用,就会阻碍和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物理概念,这些因素是学生学习物理产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例如,鸡蛋撞石头的现象,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鸡蛋给石头的力比较小,而石头给鸡蛋的力很大。这与牛顿第三定律中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这一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再比如马拉车前进时,只看到车前进并不见马后退,当马停止用力时车也停下来,于是有的学生认为只有马对车有拉力的作用,而车对马没有拉力,并且认为受力作用的物体才运动或受力作用物体就必运动‘无疑,这些日常经验不加以正确认识,会对正确形成力的概念和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产生障碍.而已有知识的干扰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为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或取代新概念和规律。如,受数学中求平均值的影响,物理中求平均速度也用(V1 + V2)/2的方法来计算等等。先入为主、理解片面造成错误

所谓“先人为主”,就是把先前已有的印象或观念当成是正确的,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原来的印象或不易耐心听取其他意见,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可见“先人为主”实际上是一种成见,这种成见在物理学习中导致的学习错误主要有:(1).表现为 机械记忆,片面理解物理概念.如书中说:“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有的学生由于“先人为主”的心理倾向,在理解时只注意了“运动”、“举高”、“使”等关键字,于是认为动能、重力势能只跟物体运动速度大小、被举高的高度有关,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而忽视了物体质量、电路要闭合的因素,所以难怪有的学生说直升飞机在高空水平匀速飞行不断投掷救灾物资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不变.那种认为:“铁总比棉花重”,“合力一定大于分力”等也同属如此。

(2).表 现 为在学习某些概念和解决问题时张冠李戴.例如,学生常常将“做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混淆不清;将“机械效率“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混为一谈.在思考有关浮力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这类问题中的液体就是水,所以有学生会认为实心铅球投人液体中一定会下沉,无疑是把液体当作水看待了,如果是水银其结果会不一样.这实际上是因字音、字义相近和生活习惯影响所引起的一种“先人为主“性错误。

(3).错误地用公式中的数学关系来替代物理意义由于物理概念中绝大部分是相关的物理量,可以用公式定量表达,因而物理学中经常凭借数学的抽象来表述概念.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只从表述物理量的数学公式表面去看待问题,而忽视了物理本质,以致得出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学生根据P=m/V认为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物质的体积成。3 脱离实际造成错误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注意分析实际情况,没搞清楚物理规律,只停留在公式和数字上.例如,2 kg木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有25%被50k g,25 ℃的水吸收,问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可升高多少摄氏度?很多学生根据Q,a=25% Q放,得△t=80℃,即水温可升高80℃。从解题过程表面分析并无过错,但结合实际再考虑会发现水的末温t=25℃+80℃=105℃是不可能的,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到100℃就沸腾了,故水温实际只能升高75℃,而不是80℃.显然,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只从纯数学角度注意了过程计算的正确性,而忽视了问题的隐含条件,脱离了实际情况以致造成结果错误.4 由思维定势致错

由于头脑中已形成的“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有些同学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注意审清题目,拿起题来一看就先想到和哪道例题或做过的题相似,然后就机械模仿乱套公式去做.殊不知每道题都有其具体条件,这样硬套常常会碰壁或有所失误.例如:有一个物体重4.5 N,体积为0.5 dm如果把这个物体投人水中,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不少同学审题后会这样做:F浮 =P水gV排=1 000 k/ m'x9.8N/kgx0.5x10dm =4.9 N.出现这样的错误,显然是硬套例题,没有做到仔细审题,忽视重要细节所造成的.-

333问题中的“静止后”就是题中的关键性词语,只有首先确定该物体的状态(上浮、悬浮还是下沉),然后才可以综合考虑进行计算.5 推理无据想当然造成错误

学生往往根据直观知觉基础上的体验,根据以前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想当然地进行推断从而造成错误.例如,分析人乘坐汽车时的惯性现象,学生认为车忽然起动时,人向后倾斜,刹车时人向前倾斜,这些都是由于人的惯性,而车静止或匀速直线前进时人不会倾倒,人就没有惯性了。在学习内能概念时,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但当物体温度为0℃时,认为0意味着没有,故推断此时物体的内能为零,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6.不理解物理意义盲目照搬公式造成错误

记忆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死记硬背盲目照搬不可取,也行不通。

例如,(1)质量为0.6 kg的铝壶里装有2.5 kg100℃的水,若它们的温度降低了40℃,则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很多学生错解为:Q =C水m水(t-to)=4.2x10'J/(kg℃)x2.5kgx(100℃-40℃)=6.3x10J;(2)一足球运动员用100N 的力踢足球,足球前进了10m远,则队员对足球做的功为多少?有的学生错解为W=FS=100Nx10m=1000 J。学生盲目地将100℃和10 m硬套公式计算,这就反映了某些学生学习时只注意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概念,而不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是什么,似是而非,盲目照搬而造成错误.三、相应的教学策略:

1。采用“比较法”来加强对物理单位的感性认识。

有一类题目考察学生对物理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感到茫然失措.无从下手。例如。

选择:(1)下列几种动物,其重可能是30N的是()A、一只鸽子B、一只老母鸡 C、一只成年羊D、一头老年(2)常见的热水瓶,其容积大约为()A、200ml B、20CL C、2L D、20ml 对于(1),学生对“牛顿”大小的感性认识不强,但是对“斤”都比较熟悉.而“斤”与“牛”之间又存在着关系.1斤:0.5千克。l千克对应于约10牛.所以1斤对应于5牛,那么30N就对应于6斤,显然应该选择B;对于(2),我们知道,实验室有一种烧杯,其容积是500ml,而一个暖瓶的容积大约为其4倍.即2L,故应选择C。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注重实践.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方法,即采取把不熟悉的东西设法变成自己熟悉的东西.然后再以熟悉的东西为参照物,进行对比的方法。此法我认为非常行之有效。

2、掌握计算题的解题“学问”

对于计算题.最好采取步步为营.分步求解的方法。而不要图省事.把所有的物理过程5“杂烩”到一个式子中去。否则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错.将会造成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失去整个题的得分的“悲剧”。例如,有一题目为:一辆集装箱长为30m,以7m/s的速度通过一座桥.所花时间为20s.求桥的长度。此题解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1)车在20sl为通过的路程为S1=vt=70m/s x 20s=140m(2)桥的长度S2==140m一30m=llOm,有的学生将(1)、(2)两步合而为一,并且由于失误,将(2)中的“一”号写成了“+”号.这样在要求严格的教师手下.将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一分不得。而如果分步求解.则将分步给分。

3、要培养良好物理思维方法。

用物理头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初学物理.对物理方法的应用不如数学方法显得轻车熟路.遇到某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时,不会用物理方式去解决,而是表现出惯性思维.采取纯数学方法。例如:在一只空心铁球内充满铅.总质量为2690克。体积为300厘米。这只金属球含有铁、铅的体积之比多大? P铁=7.8x10千克/米、P铅=11.3x10千克/米。)学生解:设铁、铅的体积分别为x、Y。则据已知条件有:

x+y=300 7.8x+11.3y=2690 解方程组得:x=200.v=100 答:铁、铅之比为2:l。

这样用x、v来表示某些物理量。把物理问题纯粹数学化,就容易忽略物理量的意义。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物理头脑。教会学生在理解各个量的物理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和书写物理过程.用物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4.尝试错误法。

当学生产生了某些失误或偏差,教师一般的做法是给予改错、讲评、指正,但是往往难以奏效。这时,不妨让学生自己在偏差的思路上“碰一碰南墙”,在错误的泥潭里拔一拔双脚,切身感受陷入错误的滋味,然后老师再拉一把,给予点拨和引导,“吃一堑,长一智”,从山穷水尽的困境走向柳暗花明的坦途,享受成功的快乐,这种“先试错,再纠错”的做法很有效。比如,在解决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时:

例如:小明向右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张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A.桌子质量太大

B.推力小于桌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C.推力等于桌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D.桌子的重力大于推力

(1)试错:先让学生自己解答,暴露错误:学生首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多数同学存在的错误前概念是:桌子没推动是因为摩擦力太大,大于小明对桌子的推力。让学生谈自己的解题的想法时,发现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如出一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

3(2)教师提出问题:因为此时桌子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和推力,根据同学们的思路,桌子没推动是因为摩擦力大于推力,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一下,桌子应处于什么状态?(3)纠错:当我们遇到一个情境比较熟悉的物理问题时,首先应想到用相关的物理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活经验,尤其是当由生活经验所推出的结果与由物理规律所得结果矛盾时,应以后者为准。

5.师生互动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与对话引发观念冲突。

每个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深刻,有的完全错误。在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产生不同观念的对立、交锋,从而引发观念的冲突。此外,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认识,当看到他人的观念比自己的更合理时,学生开始对自己的观念产生不满,迫切要求改变原有观念,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大量的实践已证明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对转变错误观念的有效性。例如: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若两人的体重相同,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6.课堂中教师有意“出错”,引发学生创新火花的迸发。

物理教学中会用到很多实验器材。如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等。一般情况下教师则考虑安全、保护仪器等原因,都会仔细地讲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案例3:在弹簧秤如何使用的教学时,教师通常情况下也要先讲弹簧秤的结构。再让学生检查指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以及介绍如何使用等,然后才放心让学生去实验。教师教学时,每小组发2只弹簧秤(事先对其中一只进行不调零处理),一个50克钩码。然后同组同学共同合作。分别用两弹簧秤称出50克钩码所受的重力。结果学生测同一钩码的重力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值。这就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合作交流设法找到问题的原因。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由于教师充分有效地利用了“错误”资源.教学就在生成过程中很好地引起学生创新火花的迸发。

第五篇:乡村普通初中普通学生物理教学策略

乡村普通初中普通学生的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近年来,择校之风愈演愈烈,些留在乡镇中学就读的学生不外乎两种:一是家庭困难的,二是成绩不好的。(虽然现在搞教育均衡创建,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总之,始终和普通学校、普通学生打交道,从事的正是乡村教育、平民教育,所以在普通学生的物理教学策略方面就格外留心。针对普通学校普通学生的物理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信心,既要让学生树立自树立信、又要让学生相信老师、相信学校

由于一部分优秀生源选择到城里的重点学校或条件好的民办学校就读,在农村初中就读学生中特别是参加重点中学考试而未被录取的学生往往产生自卑感,有些基础差的学困生甚至有破罐破摔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接到一个新的班级,不急着给学生上新课,先和学生谈谈心,了解一下学情,展望一下未来。可以多介绍我们学校一些普通学生通过努力超过重点中学学生从而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介绍一些从职业高中、中专、技校考取高校的例子,或通过职业学校的学习成为行业技术骨干的例子,鼓舞学生树立信心。

同时让学生相信老师的能力,相信我们普通学校的老师完全有能力把他们教好,老师可以适当的“标榜”一下自己,也就是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就,介绍我们培养出的一些优秀学生,介绍我们学校取得的成就、光荣的历史,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学

校和老师都是很优秀的,并不比重点中学差。让学生坚信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让他们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经过我们的思想工作,学生都能够消除自卑感,不胡思乱想,安心在学校就读。

二、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中考形势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合适的奋斗目标,向学生介绍近年中考分数、高考分数设置,各类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占总分的百分比,就读各类学校(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五年制高职)的优势和不足、收费情况、需要的特长或条件等,例如对各科都好的学生特别是英语较好的鼓励他们冲刺重点高中或普通高中,对英语较差其他学科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它们向职业高中方向努力,因为本省职业高中学生在对口高考时英语只占总分的百分之十。(江苏省对口单招总分1000分,英语占100分),鼓励他们用学好物理来弥补英语的不足。即使考不取高校还可以学到一门技术,有了一技之长,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关爱每一位学生,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老师要满腔热情地关爱学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陶行知先生说:“要爱人类,爱人类最多数而最不幸的中华民族,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 任小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2

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不仅要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我们普通学校教师整天面对的不像重点学校那样都是一群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满眼的学困生,大量的问题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要真正把每一名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要本着真心真意地关爱学生,这样,也便为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个学生对老师来说可能只是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他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像爱优生一样去爱差生。

“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要平易近人,不盛气凌人,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主动和学生套近乎,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的熟人、亲戚、朋友,使他们可以信赖的人、可以交心的人。学生自然就会喜欢我们的课程了。

四、激发兴趣。精心上好引言课,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有趣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

我们的教材引言中安排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图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除了做好书上的实验,还可以补充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或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从而产生对物理的兴趣。

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介绍物理在科技成果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都让学生找一找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例如在学习电学知识时介绍自法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在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电,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电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用电原则,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为人类服务。

不仅介绍物理在科技前沿中的应用,也要适当介绍物理科在中考、高考中所占地位以及在今后学习中工作中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同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六、注意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出现“三分钟热度”。

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不知不觉中,兴致盎然地进入课题。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重、操作兴趣浓的特点,落实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实验,还要尽可4

能把演示实验让学生来操作,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和创造兴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这样既可使学生感觉到实验的真实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

合理处理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乡村初中更要体现“普及”的特点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对于后进生,要肯定其已取得的成绩,帮助其研究出适合自己学习方法,指明努力方向,必要时可以适当降低知识难度要求,目的是有效的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让学生不断的体验成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不盲目拔高,严格按课标和考纲命题,以免因命题过难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做好乡村普通初中普通学生的物理教学工作,就必须关爱在先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并保护兴趣,注重基础,因材施教,只要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每一位学生,就会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成功体验中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2-3页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 》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2005.6版347-352页 百度百科《陶行知》http://baike.baidu.com/view/46132.htm

新浪视频 :

http://video.sina.com.cn/v/b/60370326-1901890010.html《任小艾班主任讲座》视频

下载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学生物理生活经验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分析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分析 作者:硕士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已......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探讨 摘 要:力学作为物理基础性分支学科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物理教学对于有效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

    初中物理导入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导入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教学标准驱使下逐渐向综合素质教学方向发展,培养学生们持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就综合素质型初中物理课......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课改的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成为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课堂也是让学生高效学习、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的......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浅谈塑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姓名 霍小庆 辅导教师 张利芳 学校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浅谈塑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旨在引起学习物理的师生间互感互动的系统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提......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在全市“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 福建省去年高考作文给了两幅图,左边是一个圆,旁边写着“我规范,我稳定,周长短,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