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G年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总结
XX省XX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200G年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总结
XX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200G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的领导下,XX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XX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以
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以深入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完善法制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督监管,不懈努力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种设备监察体制和工作机制,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200G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X办发[200G]XX号)和《XX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做好200G年度安全生产总结和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X市安委[200G]44号)的要求,将我局200G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落实动态监管措施,加快构建动态监管体系
围绕实现一个目标(即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建设两个网络(即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做到三个及时(即设备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认真分析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形势,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依据《XX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镇)、村、企业五级安全监察网络体系,并报请市政府在乡镇、街道、办事处、企业内设立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协助安全监察机构做好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发挥安全监察机构与使用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以“金质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了特种设备信息管理制度,落实了X个省级版特种设备动态监管软件在市局日常工作中的使用,完善了特种设备信息数据的清理和规范,提高了数据的质量,保证数据准确和及时,基本实现了省级和市级监察、检验数据的动态交换。完成新增设备注册登记XX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换)证XX个。
三是以开展气瓶使用登记管理工作为切入点,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初步建立了气瓶充装站、气瓶检验站、气瓶安全监察机构共享的气瓶信息网络平台,动态监控全市所有经过合法登记的在用气瓶,严厉打击流浪黑气瓶。各气瓶充装站、气瓶检验站安装全市统一的气瓶使用登记申报软件(中华气瓶信息管理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市质监局报送电子文档信息。
二、促进落实三方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是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企业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切实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管理机构、安全管理责任人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种设备要有使用登记证、作业人员要有上岗证;设备要定期检验;要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是落实检验机构技术把关责任。强化依法施检,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操作规程,加大监督检验工作力度,提高定检率,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全年确保各类特种设备定检率100%,持证上岗率100%,彻底消除检验“死角”。
三是落实安全监察机构监管责任。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与县区局签订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强化安全生产目标中间监控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全年到基层检查责任书落实情况X次,发出督办通知X期。
三、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营造“人人重视安全,各方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一是为贯彻落实全省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第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咨询日宣传活动。在规模企业,通过召开宣贯大会,专题培训,考核发证,印发资料,加大对《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优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环境,深化了企业、业主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
二是联合市教育局,在“六一”期间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在辖区内选择一所中小学校作为重点活动学校,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发送有关宣传资料,普及了特种设备安全常识,促使学生从小就树立特种设备安全法治意识。
三是在质监系统内部,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通报、宣传力度。开办了《XX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监工作动态》专刊,共出台X期。积极抓好政务信息的上报。完成政务信息XX篇,市局简报采用信息X条,中国质量新闻网采用信息XX条。
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现场安全监察,着力提高“四率”(即安全监管到位率、设备登记率、检验率、持证上岗率)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始终保持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以“两有证、一
第二篇: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清单
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清单
我局及其直属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局党组与行政担当相同责任,有关负责人要负责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管安全”的原则,抓好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县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职责清单
1.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政策、规划及综合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2.依法行使特种设备安全综合监督职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特种设备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工作。
3.依法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情况,依法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
4.统筹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
5.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的新办及年审工作。6.负责组织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专项督查。依法组织 1 一般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上报。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
7.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局党组书记、局长责任清单
局党组书记、局长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领导本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负总责,并履行以下职责: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有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会议、文件,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党组、机关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2)组织研究制定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计划、目标、预案,部署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督促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3)经常了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情况,分析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大特种设备安全活动和重点检查指导工作,每年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开展不少于2次调查研究。
(4)研究并解决有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事项及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整改,增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5)每季度至少要组织召开1次特种设备专题会议,听取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汇报,重点部署安全工作,研究解决特种设备安全中的突出问题。
(6)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管安全”的原则,2 督促分管领导抓好分管工作中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三、分管领导责任清单
(一)局党组分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具体负责人,对辖区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负综合监管责任,并履行以下职责:
(1)及时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和上级部门有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会议、文件、批示,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努力营造社会安全氛围,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2)组织召开有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形势,通报情况,研究处理或上报解决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重大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或危险源,及时落实必要的监控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3)负责组织每年至少2次集体学习,专题学习特种设备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大方针政策、典型事故案例等。
(4)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开展对所辖区域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整治,积极配合支持各部门搞好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整治活动;排查各类隐患,纠正各类违章、违法,跟踪督促落实整改措施;把特种设备各类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减少事故,避免伤亡。
(5)负责组织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及时组织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亲自部署和参与重要活动、重大节假日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和特种设备安全法 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
(6)凡属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施救,并组织或协助相关部门、单位做好事故调查和事故善后处理,依法查处责任单位和追究责任者。
(7)按规定及时报告特种设备事故,积极参与协调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局党组分管其他工作的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负责,并履行以下职责: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定、条例、文件、批示,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好宣传教育和工作落实。
(2)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管安全”的原则,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作为分管工作范围内的重要内容,在行政审查审批等工作中把好安全关。
(3)在部署、安排、检查、考核分管范围的工作中,同时部署、安排、检查、考核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做到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与分管工作同时安排,同步推进。
(4)要经常分析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状况,及时与分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沟通情况,组织落实分管工作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支持配合分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全面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5)凡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应立即赶4 赴现场,负责组织或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理、处罚建议和意见。
四、股长责任清单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股长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在上级授权的职能范围内开展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2)宣传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安全技术规范,并组织、督促有关单位和业主贯彻执行;
(3)贯彻上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指令,按时、保质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确保政令畅通;
(4)负责对全县范围内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严重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并对安全监察的合法性负责;负责监督全县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5)根据上级安排和部署,适时组织开展全县范围内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特种设备隐患的整改,并将结果即时上报;
(6)制订和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7)做好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及安全监察工作的统计上报工作。
(二)各股(所)主要负责人是本业务范围内相关特种 设备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全面负责本业务范围内相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抓好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等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指示在本股(所)及所联系单位的贯彻落实;
2、组织落实县下达的安全生产专项目标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本股(所)监管对象中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
3、坚持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与本业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检查督促;
4、督促本股(所)监管对象排查整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5、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抢险救援和相关善后工作。
五、工作人员责任清单
局各股(所)工作人员是各业务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好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第三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直机关工委党建工作和省、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加强教育、落实制度、强化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局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于大局和质监工作中心的作用明显增强,保证和促进了全局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教育,全局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水平稳步提升
年初以来,局党组围绕提高党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党员政治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理论骨干中心发言,专家辅导、上廉政党课、观看电教片以及举办廉政知识测试和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理想宗旨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树典型、学先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学习教育上,着力在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主要有以下活动:
(一)组织学习了《党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及国家局、省局和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有关会议精神;组织了“学党章、答百题”竞赛活动2次,参加了市直机关“学党章、展风彩、树形象”党章知识竞赛获活动优秀组织奖。
(二)开展了“读报思廉”活动,经过认真组织全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67篇,并向省局纪检组和市纪委各报送10篇,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三)先后组织和参加了“党员义务奉献日”活动,“法律法规和业务咨询服务”活动、“送法下乡”为农民服务活动和“为弱势群体捐助衣物”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组织党员干部听取了《××讲坛》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所做的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专题讲座;开展了对系统内树立的正面典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党风廉政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观看了《罪案鉴戒》系列反腐倡廉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教育片;开展了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体回头看”活动;开展了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自律意识,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发展观和荣辱观,向楷模学习而拒为腐败落后之行、依法办事而拒违法乱纪之行、做当荣之事而拒为辱之行的观念深深地植入全局党员的思想,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还得不出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深化目标管理,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明显增强
局党组在扎实开展思想好、作风好、工作好、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创建活动上下功夫,将创建坚强领导核心和坚固战斗堡垒活动与完成本单位新一年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集中制等党内基本生活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党内基本生活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能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按时收取和上缴党费;认真抓好了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组织好了退体干部党员的学习和活动,认真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今年,坚持每个季度上一次党课,党组书记带头,班子成员轮流主讲,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局总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确定发展对象4名,按照组织发展程序,接收预备党员4名,并为2名预备期已满的党员按规定办理了转正手续,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不断充实。
(二)局党组在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局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进工作作风,搞好团结协调。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及时向党组织反映,逐步形成一种有问题及时向组织汇报,有困难找组织解决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以开展党性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年初以来,党员干部带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和省局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我局制定下发了《鸡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在局机关、各所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学习‘三个代表’,带头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的党性实践活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四大工程”。实施“放心工程”,切实维护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实施“扶优工程”,推动企业提档升级,积极配合质量兴市战略;实施“惠农工程”,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发挥职能优势,引导农民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实施“关爱工程”,从“关爱孩子”、“关爱老人”、“关爱子弟兵”和“关爱下岗职工”的角度,为关爱对象提供无偿帮助和热情服务,积极构建和谐氛围。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发挥了我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着重标本兼治,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我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威信形象、事关质监事业全局的大事来抓,今年,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规范,构建监督体系等三方面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与省局党组签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状》的各项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责任状》的各项目标要求,将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我局各基层领导班子“一把手”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是第一责任人,重大工作和重大问题都亲自过问和部署,带头落实;领导班子的副职对所分管单位和部门的反腐倡廉负担起了重要的领导责任;每位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和具体承办人员都是明确的责任主体。建立和健全了逐级考核考评细则,加强了责任考核。针对各县局和市局各直属单位的实际,把考评的内容、指标细化和量化,达到了客观、科学、便于操作。我局还把责任制考核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重要依据,坚持半年和全年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检查考核,切实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各种责任制统领起来,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的机制。一是完善了干部人事制度。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对新招录的公务员的整个录用过程都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并按计划实施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切实推行了《干部述廉制度》,全年系统干部进行了全员述廉;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今年全系统新提拔的5名副科级干部,都严格按照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程序进行,并严格执行了任前公示和廉政谈话等项制度,对市煤质检验站原班子4名成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免除了这4名副站长的职务到机关待岗,并从市局机关选派一名优秀公务员担任该站站长,组成新班子。任用、免职决定都以市局文件形式通报全系统,充分体现了我局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是完善了行政审批制度。我们进一步减少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加强了对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认证、市场准入制度、计量许可证等审核项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效率的监管,深入落实我局根据《行政许可法》所制定的《行政许可公示制度》、《行政许可申请制度》、《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等二十项相关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三是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今年我局以省局在全系统开展“财务审计提高年”活动为契机,从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六月份在全地区开展了财务人员大比武活动,编制印发财务管理人员学习资料一万余字,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对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印发了清查方案,狠抓《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加强了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收支审批、审核制度》、《重大收支活动集体决策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票据领用制度》等制度,坚持每月对机关及直属单位账目、每季对县(市)局账目定期审计一次,并开展了重大工程的专项审计。有效规范了财务管理,预防了财务违纪。
(三)结合自身作为省直部门、接受双重领导的特点,积极探索监督体系建设的新途径、新手段和新方法,形成了“三个突出”的全新监督体系格局。一是突出两个监督重点,即重点监督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我局纪检组和监察室今年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对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暗访,走访企业和行政相对人,未发现违法、违纪、违规问题;二是突出三个监督阶段,即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今年,鸡东办公楼基本建设,锅检所办公楼维修,局纪检和审计部门全程介入,对工程招投标情况、资金的预算,工程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工程验收合格后资金的决算都进行了严格的审计监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三是突出七个监督层面,即突出上级党组织监督,人大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相对人监督、舆论监督和内部纪检监督,继续落实局长接待日制度,向社会各界聘请执法监督员十名,设立举报电话,诚心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通过全新监督体系的建立,将我局广大干部职工的一切权力动作都置于“阳光”之下,避免了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现象的发生。
2010年,我局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原则,努力克服薄弱环节,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和作法,不断将我局的党建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
第四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工作总结
阳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sO100
二00四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围绕阳泉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一心一意抓质量、创新思路谋发展,实现了综合管理水平、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服务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按照“执政为民”的总要求,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局坚持用创新的精神、服务的理念和求实的作风,推出“三百企业服务工程”、食品质量安全进社区入乡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找准了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质监工作有效地融入了全市的经济工作之中,使质监工作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质监卫士的社会形象明显提升
我局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要求,以“双评”活动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着力提高质监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强教育、严肃纪律,塑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的质监队伍
坚持学政治、学法律与学业务相结合,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年初,组织了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班,对全系统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了“做人民公仆、树文明形象”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党风廉政教育和公务员廉政行为规范教育;聘请市检察院的专家讲授了职务犯罪和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观看了《王怀忠的两面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等电视教育片,剖析了郭金花等腐败案例,以案明纪。召开了“改进作风、规范行为”行风建设教育大会,三名不严格按程序办事,导致工作出现明显失误的同志进行了大会检查,以此警示教育全体干部职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
2、完善体系、落实责任,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
全面开展了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出台了《关于创建标准化基层党组织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按照ISO9000标准,对创建活动的内容、要求、时间、责任分解等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市局党总支和各支部围绕创建方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下发了《200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安排》,召开了全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动员大会,和各县区局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体党员干部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在局《学习交流》上进行了刊登。局党组、党总支、各党小组层层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市局系统和下属各单位成立了工会委员会,组织了庆五一职工跳绳、乒乓球、拱猪比赛,使机关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3、强化措施,注重落实,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行风建设如同各项工作一样,没有具体明确的工作措施,就会流于形式,就不会取得成效,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行风建设,有力促进各项工作。我们以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双评”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加强了制度建设,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办班审批制”等五项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责任体制,市局党组的每一位成员分片包点,分别与六个县(区)局挂钩,承担检查督察责任;健全了监督网络,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都设立了行风建设督查员、行政效能监察员和行风信息员,每月举行一次“行风建设三员例会”;从社会各界聘请了行风监督员128人,召开了行风监督员座谈会12次;向社会各界发放《行政执法行为调查表》2000多份,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收到反馈表1500多份。开展了走访企业活动,市局主要领导分片负责,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对145家企业或行政相对人进行了走访
以上企业为重点,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质检技术机构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计量技术机构积极开展计量检定,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促进产业、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把“百企”扶成“百优”。通过服务,“质量兴企”“名牌兴厂”工作已全面铺开,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码等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式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61家,国家、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信得过班组达21个,为企业创造可计算经济价值5000万元。
二是“百企整顿、规范发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所作为。以整顿全市280家耐火企业为切入点,利用技术标准、生产许可证等措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截止目前,已全部建立耐火企业质量档案,为百企整顿铺平了道路;举办了领证企业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86名,帮助企业建立实验室5个,正在帮助基本具备条件的21家企业申领生产许可证,对2家不符合领证条件的耐火企业依法进行了取缔。
三是搞好“百企调研、动态监管”,在保国安民方面有所作为。重点对食品、化学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构建动态监管网络,目前,已建立了82家食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和35家重大危险源生产使用单位的质量档案,建立动态监管体系。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包括72个市、县、乡或重点企业组成的三级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机构网络、100名市局、县局、乡镇安全员组成的人员网络和市局、县(区)局检验单位和重点单位建立的特种设备数据库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监管。
“三百服务工程”开展以来,全系统共计出动技术人员890余人次,走访企业32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写出调研报告56篇,帮助企业建立实验室38个,完善制度1200余条,培训技术骨干380人次,查找出我们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的问题6大类45条,目前已解决41条,帮助企业节能降耗165万元,收到企业赠送的锦旗12面、感谢信36封。
真心的服务,赢得了政府的赞扬、企业的信赖、群众的拥护。10月13日,市长谢海对我局的工作进行了视察指导,对我局的“三百企业服务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三百企业服务工程”,是质监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扎扎实实开展工作,认认真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的具体举措,政府是满意的、社会是支持的、群众是信赖的。
(五)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三道防线,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方式方法有所创新
一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进社区、入乡村活动,构建了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网络。这项活动主要体现的新意一是层层签订责任书;二是在各街道办事处、乡镇聘请食品质量安全联络员,在每一个社区和乡村聘请义务监督员,并颁发证书;三是在社区、乡村设立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栏,宣传政策、引导消费;四是要求所有食品生产单位和经销商店必须向社会作出承诺,遵规经营。在这项工作中,共签订责任书56份,设立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栏795个,聘请食品质量安全义务联络员115名,义务监督员324名,商店悬挂“销售商品质量承诺书”677份,基本上构建了覆盖全市社区、乡村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网络。
二是推行了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登记公示制度,严把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关。要求各餐饮企业单位,必须在门厅显著位置悬挂公示牌,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同时严格填写“食品质量安全进货检查验收登记表”,质监部门采取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群众的消费安全。
三是大力开展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从源头上把住食品安全质量关。召开了全市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会议,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1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受理、审查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按照初审、预审、正式审“三审”制度,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审查,共帮助26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申报,12家企业通过了盛市审查组的审查,从生产、加工源头把住食品安全质量关。
(六)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服务“三农”,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举措扎实有效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盛市的安排部署,结合市政府确定的“35155”工程的要求,我局出台了《关于服务“三农”、促进全市农村小康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市质监系统要做到“护农维权四到位、帮农服务五及时、助农发展六免费”。大力开展“送法下乡”和“护农行动”,建立农产品预警监控机制,市、县联动,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市质监督系统干部职工按照《意见》的要求,一是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升级换代。在15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中,大力推行标准化种养殖规范,发布了全市第一个地方性标准《奶牛标准化养殖规范》,指导企业按标准进行养殖。起草了《无公害蔬菜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番茄生产技术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农药使用准则》等10个农业地方标准,填补了全市农业标准的空白。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推广标准化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使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服务三农上门”活动,组织专门巡回小分队,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宣传农资打假法规和相关标准,引导农民选购质量好的农资产品。
二、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加强技术基础工作,业务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一年来,我局按照省局的工作部署,监督管理两手抓、两手硬,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质量管理工作迈出了重大步伐。
表彰名牌、奖励名牌,提升名牌产品知名度。年初,组织召开了荣获2003年山西省名牌产品暨首批质量信誉企业颁证表彰大会,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政府领导签订了《质量和打假目标责任书》。7月2日,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这是多年来我市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质量工作会,会上,出台了《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对2003年获得名牌产品的企业颁发奖励资金15万元,质量工作会的召开对进一步推动全市的质量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质量档案建档工作和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管理进展顺利,已完成4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电子档案建档工作,对9家复混肥、防爆电器、化学危险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生产条件审查;组织10家建筑外窗生产企业进行了生产许可证换(发)证申报工作,对27家企业按期进行了生产许可证年审,对九家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进行了监督审核。
(二)计量工作有了新突破。
突出重点,开展了加油站、煤矿瓦斯计和餐饮业计量专项整治工作。从技术手段入手,按照《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全市95个加油站的342台加油机进行了计量芯片签封;对全市50个加油站的55名计量人员进行了计量业务知识培训;为确保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的正常运行,我们首先对开展瓦斯计检定的4个技术机构进行了整顿。建立技术机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对煤矿安全用4092台瓦斯计进行了登记造册,签定煤矿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责任书129份。全面开展了餐饮业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共检查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单位145家,检查在用计量器具280余台(件),下发责令改正书45份,对12台超周期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了查处。
强化计量管理工作,采用分类指导原则帮助2家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7家企业进行了中小企业等级评定考核,取得了省局颁发的二级“计量检测保证能力单位”证书。对2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1家修理企业进行了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考核及发证;对4家企业建立的7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2家企业建立的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了复查考核及发证。帮助1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召开了计量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计量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长和7名副理事长、12名常务理事和56名理事。
(三)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开展了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摸底普查工作,共计对517个企业的1016种产品进行了摸底,建立了企业执行标准档案。帮助九家企业撰写了标准化审查报告,接待企业标准查询600余人次,为企业提供建材、耐火化工等方面的标准文本近千份份。对18个企业的24种产品进行了标准化审查为38个企业的89种产品办理了采标认可和采标标志,为87家企业办理了的标准备案。在代码工作窗口推出了延时服务制度,保持良好工作秩序,主动为群众排扰解难,提供方便,截止目前,共办理代码书1421家,年检1472家,代码窗口被授予“优质服务红旗窗口”称号。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许可制度和全过程监察制度,以执法为主线,巩固普查整治成果,实现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召开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对完成2003年目标责任状的单位和气瓶普查整治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重奖。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大检查,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土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高压氧舱、游乐设施、气瓶等六大专项检查,使普查整治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三是确定全市特种设备重点危险源,建立监控制度,对60家重点危险源使用单位,323台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四是压力管道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已普查登记压力管道209.88公里,普查管道条数达480条,并全部录入了电脑,实现了动态化管理。五是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证和人员的管理,共发放60台设备的使用证,审查47台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的资料。对市区60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六是服务重点工程,在热电联产三期工程工地,我局技术人员为不影响工程进度,将工作室搬到工地,连续作业,受到工程指挥部和各施工队的交口称赞。
(六)检验测试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的环境、人员、制度建设,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了竞聘上岗制度,修订了《质量管理手册》,对检验报告实行了统一,实现了证书、检验报告的统一编号和计算机打樱全年共检定计量器具16293台件,检验产品1502个批次,检验气瓶1700余个,锅炉396台、检验压力容器304台、压力管道19公里、起重设备387台、电梯69台、厂机87台、下发整改通知书400余份,提出整改意见3200条,登记注册的特种设备检验测试率达到了100%。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尽管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源头抓质量,全面提高我市企业产品质量工作的力度、方法、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二
是与兄弟市局相比,打假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业务工作部分停留在按部就班地按照省局要求开展的水平上,在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方面差距较大。四是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措施还不够得力。
四、2005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200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这一中心,按照“执政为民”的总要求,把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上来,研究探索两大课题,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切实加强两项建设,认真实施“三大工程”,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富民强市做出更大贡献。
研究探索两大课题。
一是要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按照提高执政能力的总要求,加强行政执法体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落实行政执法打假辖区责任制。同时,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着手建立“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标准化管理体系”,力争实现从“分块管理”向“系统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形成对行政执法工作全方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网络。
二是进一步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总结服务企业的经验,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围绕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研究探索宏观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在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方面要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要认真分析研究全市的支柱产业质量状况,以提高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为主,探索全新的质量管理方式方法,把从源头抓质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紧紧抓住两个重点。
就要紧紧围绕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两个重点,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全面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和特种设备生产、安装、维修、使用单位质量档案,构建以质量档案为基储微机动态化管理为手段,严格执法、强化管理为重点的有效监管体系,认认真真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切实加强两项建设。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抓好教育培训工作,设立职工教育培训基金,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推行公开的、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机制。
二是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面向市尝准确定位、增加投入、加快建设”的原则,积极探索面向市尝参与竞争的方法和措施,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强化检定检验人员的思想、道德、业务教育,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层次较高的专业检定检验员队伍,提高检定检验工作的有效性。要积极探索市、县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方法和措施,扩大检验检测领域,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能力。为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认真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继续抓好“三百企业服务工程”。认真落实重点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下基层、进企业活动,要切实做到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找准服务对象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改进,务求取得实效。
二是要继续抓好“安全健康工程”。出台《生产领域突发性食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有效预防、及时缓解、控制和消除生产领域突发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要建立食品、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登记备案制度》、《重大陷患报告制度》,同时采取网上预警、手机短信预警、电视预警、现场预警等多种形式,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要抓好“形象建设工程”。在2004年“双评”和“行评”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再鼓干劲、力争上游,既要注重效果,又要认认真真把好每个环节,把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要处理好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将行风建设融入质监工作整体当中,在服务中体现行风,用行风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行之有效的行风建设,真正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总之,在二○○五年,我们一定要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统一认识,扎实工作,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围绕中心抓服务、创新思路促发展,为实现阳泉的赶超发展战略再作努力,为推动全市的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二00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五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工作总结
阳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00四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围绕阳泉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一心一意抓质量、创新思路谋发展,实现了综合管理水平、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服务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按照“执政为民”的总要求,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局坚持用创新的精神、服务的理念和求实的作风,推出“三百企业服务工程”、食品质量安全进社区入乡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找准了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质监工作有效地融入了全市的经济工作之中,使质监工作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质监卫士的社会形象明显提升 我局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要求,以“双评”活动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着力提高质监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强教育、严肃纪律,塑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的质监队伍 坚持学政治、学法律与学业务相结合,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年初,组织了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班,对全系统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了“做人民公仆、树文明形象”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党风廉政教育和公务员廉政行为规范教育;聘请市检察院的专家讲授了职务犯罪和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观看了《王怀忠的两面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等电视教育片,剖析了郭金花等****案例,以案明纪。召开了“改进作风、规范行为”行风建设教育大会,三名不严格按程序办事,导致工作出现明显失误的同志进行了大会检查,以此警示教育全体干部职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
2、完善体系、落实责任,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 全面开展了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出台了《关于创建标准化基层党组织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按照ISO9000标准,对创建活动的内容、要求、时间、责任分解等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市局党总支和各支部围绕创建方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下发了《200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安排》,召开了全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动员大会,和各县区局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体党员干部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在局《学习交流》上进行了刊登。局党组、党总支、各党小组层层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市局系统和下属各单位成立了工会委员会,组织了庆五一职工跳绳、乒乓球、拱猪比赛,使机关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3、强化措施,注重落实,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行风建设如同各项工作一样,没有具体明确的工作措施,就会流于形式,就不会取得成效,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行风建设,有力促进各项工作。我们以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双评”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加强了制度建设,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办班审批制”等五项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责任体制,市局党组的每一位成员分片包点,分别与六个县(区)局挂钩,承担检查督察责任;健全了监督网络,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都设立了行风建设督查员、行政效能监察员和行风信息员,每月举行一次“行风建设三员例会”;从社会各界聘请了行风监督员128人,召开了行风监督员座谈会12次;向社会各界发放《行政执法行为调查表》2000多份,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收到反馈表1500多份。开展了走访企业活动,市局主要领导分片负责,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对145家企业或行政相对人进行了走访;实行了行政相对人回访制度,组织局党办、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对系统内各办案单位所办理案件涉及的行政相对人进行回访,征求行政相对人意见,通过采取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全系统的行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把握主题、加强宣传、扩大了质监部门的社会影响 坚持集中宣传和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相结合,扩大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形成人人关注质量、事事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3月12日,在郊区举办了“质量诚信维权--关注民生”为主题的质量知识“三下乡”活动、5月20日举办了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6月1日组织了纪念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实施一周年活动、9月4日在阳光广场举行了“人人关注质量、人人享受质量-2004年质量月宣传咨询活动暨食品质量安全进社区”启动仪式。四次大型宣传活动,较好地宣传了质量知识。同时,注重发挥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的宣传作用,今年全市系统在《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等国家级和省级电视和报纸上播(刊)出稿件110条次,市级新闻媒体发稿180次,并在全省质监系统率先开通了《阳泉质量信息网》和质量投诉网,发布有关质量工作信息,接收群众网上投诉。特别是在市纪委、纠风办、电台、电视台联合组办的《行风热线》中,局领导3次现场解答听众提问计90分钟,共接听群众来电21个,全部给予了认真解答,较好地宣传了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了质监部门的社会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二)、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强化法制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依法行政明显进步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局对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举办了两次培训,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观看了国务院法制办汪永清副主任主讲的《行政许可法》辅导报告。指定专人负责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后确定了8项行政许可项目,对8个项目的办事依据、办理程序进行了公示,并出台了《行政许可服务窗口制度》、《行政许可文书使用与制作制度》等6项制度。8项行政项目逐步进入行政审批大厅,实现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文书,“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为行政许可人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今年,阳泉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33个服务窗口工作进行了综合评比。我局服务窗口被评为“标兵红旗窗口”。
(三)以打造“诚信阳泉”为已任,全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为重点,健全和完善了“行政执法标准化管理体系”,相继出台了《行政执法例会制度》、《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文书检查制度》、《行政相对人回访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召开行政执法例会,交流经验、点评案例,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在例会上,由局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对全系统所办理案件涉及的行政相对人进行回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定期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行政执法资格。在执法活动中,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一味查、打、罚的工作方式,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采取警示提醒,指导整改,认真帮扶的方法,促使依法生产和依法经营,从而提高打假效率,增强打假效果。一是针对企业由于过失造成产品存在一般性质量问题,情节轻微的,我局实行了行政执法“首次告诫制度”,下达首次告诫后,限期一个月进行整改。截止目前,共对15家企业实施了行政执法首次告诫。市委书记程步云说,质监系统推行行政执法“首次告诫制度”,对依法经营有过失的企业,先亮黄牌、后亮红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按照省局的安排部署,结合阳泉实际,我们组织开展了矿用设备、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三个专项整治和以农资、食品、建材为重点的十大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6千余人次,检查各类工商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2600多家,检查产(商)品货值金额9150余万元,查处制假售假案件312起,万元以上案件34起,其中,立案案件201起,严厉地打击了制假、售假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奶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检查近百个销售商,查获劣质奶粉400余箱9600袋;组织开展了絮棉制品专项检查,查获劣质床垫、被褥1680条;查处石油质量违法案件12起,涉案金额30余万元;捣毁“地条钢”生产窝点一个,查获“地条钢”10余吨、中频炉2台、模具22套。“96315”“1236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运作正常、作用明显,投诉举报量稳步上升,投诉范围逐渐扩大,涉及装载机、农用车,煤炭、汽柴油,手机、沙发、服装、皮鞋等,今年以来,已接到投诉电话300余个,接待咨询560人次,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0余万元。
(四)紧密结合经济工作中心,开展“三百企业服务工程”,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性明显增强 今年,我们在开展“百企服务”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部署和全市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状况,结合质监职能优势。确定了“优势企业扶优扶强、支柱产业规范发展、特殊行业动态监管”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在全市系统开展了“三百企业服务工程”。一是“百企服务、扶优扶强”在推动全市经济增长上有所作为。以全市101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质检技术机构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计量技术机构积极开展计量检定,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促进产业、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把“百企”扶成“百优”。通过服务,“质量兴企”“名牌兴厂”工作已全面铺开,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码等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式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61家,国家、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信得过班组达21个,为企业创造可计算经济价值5000万元。二是“百企整顿、规范发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所作为。以整顿全市280家耐火企业为切入点,利用技术标准、生产许可证等措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截止目前,已全部建立耐火企业质量档案,为百企整顿铺平了道路;举办了领证企业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86名,帮助企业建立实验室5个,正在帮助基本具备条件的21家企业申领生产许可证,对2家不符合领证条件的耐火企业依法进行了取缔。三是搞好“百企调研、动态监管”,在保国安民方面有所作为。重点对食品、化学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构建动态监管网络,目前,已建立了82家食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和35家重大危险源生产使用单位的质量档案,建立动态监管体系。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包括72个市、县、乡或重点企业组成的三级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机构网络、100名市局、县局、乡镇安全员组成的人员网络和市局、县(区)局检验单位和重点单位建立的特种设备数据库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监管。“三百服务工程”开展以来,全系统共计出动技术人员890余人次,走访企业32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写出调研报告56篇,帮助企业建立实验室38个,完善制度1200余条,培训技术骨干380人次,查找出我们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的问题6大类45条,目前已解决41条,帮助企业节能降耗165万元,收到企业赠送的锦旗12面、感谢信36封。真心的服务,赢得了政府的赞扬、企业的信赖、群众的拥护。10月13日,市长谢海对我局的工作进行了视察指导,对我局的“三百企业服务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三百企业服务工程”,是质监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扎扎实实开展工作,认认真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的具体举措,政府是满意的、社会是支持的、群众是信赖的。
(五)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三道防线,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方式方法有所创新 一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进社区、入乡村活动,构建了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网络。这项活动主要体现的新意一是层层签订责任书;二是在各街道办事处、乡镇聘请食品质量安全联络员,在每一个社区和乡村聘请义务监督员,并颁发证书;三是在社区、乡村设立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栏,宣传政策、引导消费;四是要求所有食品生产单位和经销商店必须向社会作出承诺,遵规经营。在这项工作中,共签订责任书56份,设立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栏795个,聘请食品质量安全义务联络员115名,义务监督员324名,商店悬挂“销售商品质量承诺书”677份,基本上构建了覆盖全市社区、乡村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网络。二是推行了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登记公示制度,严把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关。要求各餐饮企业单位,必须在门厅显著位置悬挂公示牌,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同时严格填写“食品质量安全进货检查验收登记表”,质监部门采取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群众的消费安全。三是大力开展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从源头上把住食品安全质量关。召开了全市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会议,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1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受理、审查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按照初审、预审、正式审“三审”制度,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审查,共帮助26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申报,12家企业通过了省、市审查组的审查,从生产、加工源头把住食品安全质量关。
(六)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服务“三农”,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举措扎实有效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的安排部署,结合市政府确定的“35155”工程的要求,我局出台了《关于服务“三农”、促进全市农村小康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市质监系统要做到“护农维权四到位、帮农服务五及时、助农发展六免费”。大力开展“送法下乡”和“护农行动”,建立农产品预警监控机制,市、县联动,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市质监督系统干部职工按照《意见》的要求,一是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升级换代。在15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中,大力推行标准化种养殖规范,发布了全市第一个地方性标准《奶牛标准化养殖规范》,指导企业按标准进行养殖。起草了《无公害蔬菜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番茄生产技术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农药使用准则》等10个农业地方标准,填补了全市农业标准的空白。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推广标准化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使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服务三农上门”活动,组织专门巡回小分队,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宣传农资打假法规和相关标准,引导农民选购质量好的农资产品。
二、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加强技术基础工作,业务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一年来,我局按照省局的工作部署,监督管理两手抓、两手硬,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质量管理工作迈出了重大步伐。表彰名牌、奖励名牌,提升名牌产品知名度。年初,组织召开了荣获2003年山西省名牌产品暨首批质量信誉企业颁证表彰大会,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政府领导签订了《质量和打假目标责任书》。7月2日,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这是多年来我市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质量工作会,会上,出台了《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对2003年获得名牌产品的企业颁发奖励资金15万元,质量工作会的召开对进一步推动全市的质量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质量档案建档工作和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管理进展顺利,已完成4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电子档案建档工作,对9家复混肥、防爆电器、化学危险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生产条件审查;组织10家建筑外窗生产企业进行了生产许可证换(发)证申报工作,对27家企业按期进行了生产许可证年审,对九家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进行了监督审核。
(二)计量工作有了新突破。突出重点,开展了加油站、煤矿瓦斯计和餐饮业计量专项整治工作。从技术手段入手,按照《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全市95个加油站的342台加油机进行了计量芯片签封;对全市50个加油站的55名计量人员进行了计量业务知识培训;为确保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的正常运行,我们首先对开展瓦斯计检定的4个技术机构进行了整顿。建立技术机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对煤矿安全用4092台瓦斯计进行了登记造册,签定煤矿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责任书129份。全面开展了餐饮业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共检查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单位145家,检查在用计量器具280余台(件),下发责令改正书45份,对12台超周期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了查处。强化计量管理工作,采用分类指导原则帮助2家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7家企业进行了中小企业等级评定考核,取得了省局颁发的二级“计量检测保证能力单位”证书。对2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1家修理企业进行了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考核及发证;对4家企业建立的7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2家企业建立的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了复查考核及发证。帮助1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召开了计量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计量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长和7名副理事长、12名常务理事和56名理事。
(三)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展了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摸底普查工作,共计对517个企业的1016种产品进行了摸底,建立了企业执行标准档案。帮助九家企业撰写了标准化审查报告,接待企业标准查询600余人次,为企业提供建材、耐火化工等方面的标准文本近千份份。对18个企业的24种产品进行了标准化审查为38个企业的89种产品办理了采标认可和采标标志,为87家企业办理了的标准备案。在代码工作窗口推出了延时服务制度,保持良好工作秩序,主动为群众排扰解难,提供方便,截止目前,共办理代码书1421家,年检1472家,代码窗口被授予“优质服务红旗窗口”称号。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许可制度和全过程监察制度,以执法为主线,巩固普查整治成果,实现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召开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对完成2003年目标责任状的单位和气瓶普查整治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重奖。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大检查,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土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高压氧舱、游乐设施、气瓶等六大专项检查,使普查整治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三是确定全市特种设备重点危险源,建立监控制度,对60家重点危险源使用单位,323台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四是压力管道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已普查登记压力管道209.88公里,普查管道条数达480条,并全部录入了电脑,实现了动态化管理。五是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证和人员的管理,共发放60台设备的使用证,审查47台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的资料。对市区60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六是服务重点工程,在热电联产三期工程工地,我局技术人员为不影响工程进度,将工作室搬到工地,连续作业,受到工程指挥部和各施工队的交口称赞。
(六)检验测试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的环境、人员、制度建设,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了竞聘上岗制度,修订了《质量管理手册》,对检验报告实行了统一,实现了证书、检验报告的统一编号和计算机打印。全年共检定计量器具16293台件,检验产品1502个批次,检验气瓶1700余个,锅炉396台、检验压力容器304台、压力管道19公里、起重设备387台、电梯69台、厂机87台、下发整改通知书400余份,提出整改意见3200条,登记注册的特种设备检验测试率达到了100%。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尽管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源头抓质量,全面提高我市企业产品质量工作的力度、方法、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与兄弟市局相比,打假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业务工作部分停留在按部就班地按照省局要求开展的水平上,在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方面差距较大。四是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措施还不够得力。
四、2005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200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这一中心,按照“执政为民”的总要求,把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上来,研究探索两大课题,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切实加强两项建设,认真实施“三大工程”,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富民强市做出更大贡献。研究探索两大课题。一是要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按照提高执政能力的总要求,加强行政执法体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落实行政执法打假辖区责任制。同时,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着手建立“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标准化管理体系”,力争实现从“分块管理”向“系统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形成对行政执法工作全方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网络。二是进一步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总结服务企业的经验,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围绕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研究探索宏观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在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方面要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要认真分析研究全市的支柱产业质量状况,以提高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为主,探索全新的质量管理方式方法,把从源头抓质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就要紧紧围绕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两个重点,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全面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和特种设备生产、安装、维修、使用单位质量档案,构建以质量档案为基础、微机动态化管理为手段,严格执法、强化管理为重点的有效监管体系,认认真真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切实加强两项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抓好教育培训工作,设立职工教育培训基金,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推行公开的、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机制。二是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面向市场、准确定位、增加投入、加快建设”的原则,积极探索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方法和措施,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强化检定检验人员的思想、道德、业务教育,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层次较高的专业检定检验员队伍,提高检定检验工作的有效性。要积极探索市、县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方法和措施,扩大检验检测领域,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能力。为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证。认真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继续抓好“三百企业服务工程”。认真落实重点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下基层、进企业活动,要切实做到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找准服务对象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改进,务求取得实效。二是要继续抓好“安全健康工程”。出台《生产领域突发性食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有效预防、及时缓解、控制和消除生产领域突发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要建立食品、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登记备案制度》、《重大陷患报告制度》,同时采取网上预警、手机短信预警、电视预警、现场预警等多种形式,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抓好“形象建设工程”。在2004年“双评”和“行评”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再鼓干劲、力争上游,既要注重效果,又要认认真真把好每个环节,把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要处理好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将行风建设融入质监工作整体当中,在服务中体现行风,用行风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行之有效的行风建设,真正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总之,在二○○五年,我们一定要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统一认识,扎实工作,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围绕中心抓服务、创新思路促发展,为实现阳泉的赶超发展战略再作努力,为推动全市的经济发展再作贡献。二00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