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05:4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

第一篇: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

事倍功半

众所周知,虽然中国政府的职能划分在理论上借鉴了西方的基本定义,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有着天壤之别,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西方世界的政府是一个有限的政府,俗称“小政府”,而中国的政府是一个无限的政府,俗称“全能政府”,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它对全中国人民的干涉是近乎疯狂的。小到:今天起食堂开始限购,哦,因为昨天有个学生对老温撒了个谎;这个路口的交通灯死机了,哦,因为将会有个X长开车经过……大到: 7.23事故死亡人数从35人上升至39人,哦,因为X级领导的引咎辞职和死亡人数挂钩;前几年房地产暴利,哦,因为政府需要借助房地产吸纳自己超发的货币……可想而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也肯定不能幸免于政府的魔掌。

果然,2010年9月,政府发布了《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一方面,由于本人资质有限,而且平时也没有认真学习党的语言,所以不能为众位看官对它进行一番解读;另一方面,我相信网络上已有的很多知名学者的解读一定比我的解读更具权威。所以,本人与其在这篇文章中班门弄斧,不如脱离党的视角,试着从更本质的层面对它进行分析。在对它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被冠冕堂皇、金玉其外的言语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物流业的发展是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经营环境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所以,只有以这三个要素为基础的发展才是有效的。

不得不承认,关于物流行业,政府至少在政策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例如第七条、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强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提高城乡流通效率;以及第八条、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对接;还有第十一条、纳入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的物流企业物流项目用地、为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读后感《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

同时,关于物流企业,政府也面面俱到。例如第十四条、科技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研究开发的投入,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物流企业开展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开发,推进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促进物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以及第二十条、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建立信息系统,行业协会及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建设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还有第二十三条、鼓励、支持本省物流企业与台湾物流企业开展运输、代理、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的分工与协作,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和资金,扩大经营范围,参与国际竞争。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政府在“经营环境”方面毫无建树。何以见得?物流业属于服务业的一部分,当然也具备服务业的最重要的一个特性,那就是:它总是伴随着经济危机和市场萧条而发展壮大。最可笑的是,中国政府不仅不懂得经济危机对经济长久繁荣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在每一次国外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就有不计其数的人站出来痛批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当然,如果要真正改善物流业的经营环境,仅凭扭转市场环境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对信用环境进行改善。$2,新华社发步了《国务院关于政策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并承诺为它们提供融资上的支持。可是,在国内首个民资参建铁路项目中,虽然民营资本占有将近1/3的股权,但对这条铁路建成后的运营却基本上没有发言权,该铁路在运营方面也完全遵照其他国有全资铁路的规则。所以,再美好的政策,你信吗?

综上所述:无论是“物流国九条”还是“物流省二十五条”,只要政府依然不遵循市场规律、不顾及长远利益,哪怕把政策写得再天花乱坠、再详细具体,也终究只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自弹自唱的独角戏。

吴金榕

二零一一年十月三十日

惊蛰阁

第二篇: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

(2010年9月30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传统物流业转型,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管理及物流经营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现代物流业是指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现代物流业促进工作的领导,将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建立健全相关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物流业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物流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对物流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鼓励成立物流行业协会,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开展工作。

物流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在物流规划、政策建议、行业自律、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会同物流主管部门,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物流专项规划。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省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组织制定本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港口规划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

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强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提高城乡流通效率。

第八条

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对接。

第九条

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建设,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积极推动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和陆地港建设,大力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以及适应国际中转、采购、配送、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安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对涉及物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进行统筹使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安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以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主要用于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园区建设、工业企业物流外包、重点培育和扶持的物流企业发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引进、国 际海运新航线开辟、物流技术改造升级、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物流发展研究以及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重点扶持的其他项目。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中应当体现物流业用地布局。纳入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的物流企业物流项目用地、为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物流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在本地区土地储备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内安排。

第十二条

经贸、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加快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企业信息系统、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同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其他应用信息平台对接。

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协调和指导,负责做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相关的信息管理、信息安全、共享范围、数据保密、信用认证等制度规范工作。

第十三条

物流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推进物流业标准化建设,引导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

第十四条

科技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研究开发的投入,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物流企业开展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开发,推进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促进物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第十五条

教育、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物流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物流人才的机制,培养物流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

第十六条

供电部门对从事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的物流企业的用电,优先给予保障。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停靠提供便利。

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应当建立便捷的通关方式,为物流企业通关提供优质服务。对闽台直航货物通关,可以根据口岸实际,设立专用通道、专用窗口和专用查验区。

第十七条

工业、商贸、物流企业应当建立物流统计台帐,填报物流统计及核算报表,及时报送物流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负责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审批,核算结果的审核。物流主管部门负责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组织实施,会同统计部门定期公布物流统计信息,具体工作可以委托物流行业协会承担。

第十八条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工贸企业外包原材料采购供应、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推动生产和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对接成功的项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扶持。

第十九条

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物流企业应当开展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

第二十条

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建立信息系统,行业协会及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建设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鼓励物流企业引进现代物流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引进符合条件的物流人才享受本省引进人才的有关政策待遇。

鼓励、引导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加强与境内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

第二十一条

积极发展货代、船代、报关、报检等物流中介服务组织,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第二十二条

鼓励台湾企业来闽投资建设、经营物流基础设施,设立地区总部、配套基地、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

鼓励台湾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依托临港工业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依托沿海对台贸易市场和主要批发市场以及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商品货物集散中心。

支持在台商投资区和台资企业集中区设立海关保税物流中心。

第二十三条

鼓励、支持本省物流企业与台湾物流企业开展运输、代理、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的分工与协作,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和资金,扩大经营范围,参与国际竞争。

鼓励、支持本省物流企业赴台湾设立办事机构及营业性机构。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物流企业赴台投资的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十四条

鼓励、支持闽台物流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联系协商机制,在物流标准化建设、科技研发、教育培训、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滨州市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滨政发〔2007〕4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把滨州建设成为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服务济南城市圈、联动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物流节点,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十大产业(链)集群为切入点,合理进行物流产业规划布局,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物流市场,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迅速提升物流业在滨州市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使之成为提高第二产业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重点,国际物流快速发展的物流格局;实现营业收入突破70亿元;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做大做强2至3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内。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健全三个层次的物流体系。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服务业发展规划,借势国家级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和滨港铁路、德龙烟铁路、大高通用航空城,科学设计物流框架体系和空间布局。依托十大产业(链)集群建设规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发挥滨州市的区位优势,拓展与周边地区的中转物流业务;依托城区物流设施,利用邮政、供销等现有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城乡消费品配送网络衔接和融合;以此构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城乡物流三个层次的物流体系。市、县两级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尽快建立完善物流服务体系。

(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发展多式联运,形成布局得当、结点合理、功能健全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为我市现代物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围绕十大产业(链)集群,整合市区物流资源,重点培育建设港口物流仓储集群区、铁路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银河物流园区四大物流园区,加速邹平、博兴、滨城东、滨州经济开发区、鲁北大街、魏桥创业、沾化、惠民、阳信、无棣10个物流中心发展,加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实现物流中心与外部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

(四)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来我市设立公司、区域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自营,或者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依托本地物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健全物流功能,组建一批组织完善、管理先进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五)加快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施以及条形码、信息交换、智能标签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构筑滨州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在线跟踪与过程控制。将青岛海关驻滨办、滨州检验检疫、公路、港口等物流信息整合集成起来,建立统一的基于互联网与EDI的数据交换平台;构建全市范围内的电子

商务交易平台;促进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应用条形码(BC)、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物流理论和技术,实现货物运输信息的快速传递、加工与管理,使物流企业实现调度管理科学化、货物配载智能化、装卸搬运机械化、账目结算电子化,形成物流信息化新格局。

(六)推广供应链管理方式。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供应链管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共享供应链各节点信息,对整条“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进行协调与控制,建立商流、物流、信息流相结合的物流模式,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七)加强物流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业。宣传普及物流知识,引导企业物流外包。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建立现代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运行分析制度。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规范与自律。

三、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资金扶持政策。从2007年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列支专款用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主要用于对重点物流项目贷款贴息、资助或参股,对先进物流技术、设备、人才等的引进或更新进行补助。

(二)项目立项政策。对市里确定的重点现代物流项目,有关部门要加快办理立项手续;做好对现代物流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工作,不得以任何名义截流下放给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对利用政府资金补助或引导扶持建设的物流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三)重点项目建设扶持政策。已批准立项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项目要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重要设施建设计划和综合交通设施建设规划。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市及县(区)政府获取的物流项目土地纯收益按法定比例用于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按发展规划要求建设的仓储设施,其报建费按规定减半收取。建立物流节点土地滚动储备制度,确保物流节点项目用地的及时供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现代物流项目,国土部门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享受物流引导资金扶持政策,享受其它重大项目建设相应的优惠政策。

(四)物流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对新建现代物流企业,免收城市建设规费。鼓励市内物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现代化物流。对物流企业引入的市外资金享受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资产质量好、经营管理好、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上市,条件成熟的列入上市计划。

(五)工商登记审批政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决定规定以外,其它前置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取消国内铁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代理、联运代理和国际货运代理的经营资格审批。从事国际空运、海运和陆运代理业务的,登记时注册资本按国家工商总局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危险品等特种货物运输代理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物流运输车辆管理政策。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城市配送业务,对城市物流车辆实行差别管理。在滨州市区重点发展轻、微型厢式货车运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道路交通流的科学组织,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和物流业务发展情况,研究制定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提供在市区通行、停靠的便利。

(七)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税的计税基数。物流企业在本省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机构(包括场所、网点),凡在总部领导下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不分别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薄,与总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可由总部统一缴纳。物流企业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由总部(总机构)向所在地省级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省级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通知相关主管税务机关执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精神,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参与试点。

(八)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物流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额中抵免。企业每一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当年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额。如果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额不足抵免,未予抵免的投资额,可用以后企业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延续抵免,但抵免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实行投资抵免的国产设备,企业仍可按设备原价计折旧,并按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九)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税收扶持政策。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务分离出来,利用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物流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可享受国务院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中的税收扶持政策。

(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政策。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我市设立分公司,需要租赁经营场地的;以及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参与重组、兼并、收购原国有仓储运输企业的,在组建物流企业过程中发生的资产置换以及土地、房产、车辆过户等各项行政性收费,经市有关部门批准予以免交。鼓励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参与我市物流设施的建设或经营。

(十一)物流通关政策。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应在大型物流中心设立办事处和业务窗口,为国际物流通关提供便利条件。建立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地面服务一体化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机制,简化作业程序,推行无纸通关和网上支付,提高通关效率。

(十二)人才引进政策。物流企业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引进和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享受市有关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加速物流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培训。鼓励开展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借鉴或引进国外成熟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系统。

(十三)目标考核政策。建立物流企业评估机制,制定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标准,通过社会公示和奖励等手段,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各级政府经济发展任务的重要目标,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四、加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现代物流工作的综合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基础产业加以扶持和引导。我市将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运行调控、督促检查、解决难题的职能作用。市物流主管部门要重点抓好物流规划、产业政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物流招商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市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共同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各县(区)也要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机构,组建工作班子,落实工作职责,抓好贯彻落实。新闻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滨州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浅谈现代粮食物流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现代化程度提高,粮食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正在迅速发展。

所谓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产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它函盖储存、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及有机结合。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粮食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粮食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粮食的产地到粮食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讲,粮食物流的存在与粮食商品的存在是相联系的,商品需要流通,流通就存在物流。粮食物流是相对独立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领域。

我国粮食物流产业是粮食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传统的粮食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现代粮食物流是粮食物流的产业化,它不仅单纯地考虑从粮食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现代粮食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粮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粮食在国民经济中是一种大宗产品,现代粮食物流是极具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它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政府粮食仓储设施“退城进郊”的发展战略为**粮食设施优化配置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一、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和**市的物流发展规划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政策支持

《**省“十五”及2010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五”期间及到2010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努力构筑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促进物流市场和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初步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到2020年,建成层次分明、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粮食关系着国计民生,粮食是一种大宗的特殊商品,流通量大。仅粮食运输一项,在全国各类物资运量中居第七位,货物周转量居第二位,粮食物流在现代物流业中具有特殊地位。

**作为**及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具有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业的有利条件和突出优势。

(二)“全域**”的统筹城乡发展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出了要求

在西部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之后,**粮食总产量下降,从粮食主产区到产销平衡,再到不能完全自给。**统筹城乡发展和“全域**”理念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城市化进程加快,10年左右的时间,将转移150万农民到城市(见**《在中共**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p13),**市粮食产需缺口会加大,对外依存度会加大。“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矛盾日渐突出,粮食安全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长期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省都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能够满足本地粮食需求。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省逐步从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产销平衡区,直至目前已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每年都有数百万吨的缺口,**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实现**市粮食安全的途径研究·前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出现下降趋势,人口数量特别是非农业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从粮食自给程度来看,对外地粮食的依赖性逐渐加大。(参见《实现**市粮食安全的途径研究》)虽然**从“十一五”规划看是产销基本平衡,但是是有条件的,这种平衡极易被打破。

当**省需要从外省调入粮食时,一旦**产销平衡从坏的方面被打破,也需要从省外调入粮食。在此前提下,**除了增加粮食储备外,发展粮食物流是一举几得:(1)符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即符合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转型的市场化要求;(2)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3)可以用市场配置的方式调节**粮食市场的余

缺,平衡粮食需求,以保证粮食安全。政府储备粮食过多,浪费;过少,不安全。这个“多”和“少”是辩证的,有时很难从量上界定,但它一定有个模糊边界。这个模糊边界,通过粮食物流就能把它明晰化,只是我们看不见这只手。粮食物流联系生产与消费,有利于维持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应当是实现**市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的城市化进程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位于我国西南,地处**平原腹心地带,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拥有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秦汉以来,**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宋代**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就是**。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经济地位和辐射功能,对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粮食消费需求将呈上升和多样化趋势,粮食货物的购入量也必定随之加大。

第五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调研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2012-01-30 01:26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作者:蔡雪芳

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物流业发展状况和物流成本的高低,是区域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领域,是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今区域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物流环境的竞争

步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区域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在全国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逐渐趋同的情况下,能否做到集约化生产,降低其他生产环节的成本,提高供应链的供应效率,促进产业发展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代物流是产业经济的“加速器”,具有很强的产业联系效应,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纽带,是促进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被誉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业越发达,各类要素资源、生产产品的流动就越频繁,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就越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成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竞争的焦点转向压缩物流成本和挖掘利润上来。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多夫认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必须与其他环节最强的企业联系起来,组成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才有实力去参与竞争。由于企业竞争和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家对发生在每一个环节上的成本都不敢小视。国际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迫使企业尽量缩短组织生产、产品面市、市场反馈等过程的时间,在高度关注物流成本的同时,更关注物流的时效。以国际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信息产业为例,生产商从美国市场上拿到订单,到将生产的成品交付到美国市场,平均周期只有4天至7天。否则,委托加工方将由于市场行情发生变化而蒙受损失。

现代物流业是重要的新兴产业,更是重要的投资环境。如果说过去外商比较看重土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和各种减免优惠政策,那么今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则更多地取决于区域的物流环境。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掌握了物流,就意味着在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分工中占得先机;掌握了物流,就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物流业发展状况和物流成本的高低,对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有重要影响,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物流产业发展本身,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

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我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大开放主战略,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把工业园区作为培育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平台,使工业园区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需求也不断扩大。特

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土地、能源、资金约束加剧,工业园区企业生产成本、用工成本大幅攀升,对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

从产业转移的成因看,最主要的驱动因素还是成本倒逼,而加工贸易企业对成本和时效又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近年来,由于油价和人力成本的增加,不少企业反映运价已上涨了20%以上。我省过去拥有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正逐步被物流成本、生产成本的上升所抵消。尽管近年来我省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物流的作用、地位的认知度有了显著提高,但总体而言,物流对经济的推动力还不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势必影响外商选择产业转移地的决策,影响外来资本的有效进入。

目前造成我省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货源支撑相对不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大交通、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物流发展离不开产业基础。一方面,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商品、货物进出量有限,社会物流需求总体相对不足。不少企业反映,造成物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本地经济不发达,购买力有限,产业总体规模较小,拉出去的产品多,运回来的货物少,返程有时甚至放空,运费自然高。另一方面,企业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比较严重,普遍存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观念,没有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务中剥离出来,不少企业产品输出基本上是派专人跟送,既困住了资金,又增加了流通环节的成本。

二是产业集聚度低,产品配套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度高低与物流成本密切相关,产业集聚度越高,物流成本越低。比如,黎川工业园区现有陶瓷企业30多家,耐热陶瓷煲占了全国市场的60%;鞋服纺织企业36家,原料和产品销售地主要都集中在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由于这两大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货物量大且比较稳定,主要围绕这两大产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发展也相对比较成熟,已初步形成了黎川南昌、黎川广东、黎川福建三条专线,每天都有二班至三班车固定发往这几个地方。而同在黎川工业园区的一家生产毛毯的企业则不同,企业从广东佛山转移过来,“两头在外”。但由于整个黎川只有这一家毛毯企业,产量较小,且受季节影响,企业无法与物流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只能临时找车、找司机,因此物流成本很高。我省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产业与产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关联性不强,未形成完善的配套体系,生产原材料大多从全国乃至全球采购,而生产的产品也大多出口或销往国内各地。正是在这“一进一出”之中,耗费了较多的生产时间与物流成本。

三是运输手段单一,多式联运的大通关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据了解,目前我省大多数企业货物运输主要还是靠汽运。一方面,是因为我省高速公路条件好,可以实现“门对门”的直接运输,时效性较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省铁路路网规模不足、通货能力有限,内河航道等级偏低、港口设施较落后,沿江口岸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空港物流发展相对缓慢,以铁海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没有真正形成。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出海路程较远,加上港口、铁路搬运、装卸等服务收费较高,物流成本明显较许多地区高。

四是物流市场发育程度和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较低。我省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多停留在传统的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上,没有完善的物流网络,缺乏实力强、规模大、功能全、水平高的龙头企业,物流主体呈“散、小、多、弱”的特点。目前我省大部分繁荣工业园区物流企业偏少,企业规模偏小,形式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的某一段,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企业产品货物运输与市场物流运输业脱节的现象较严重。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有效改善我省物流环境

其一,加速产业集聚,最大限度地释放我省制造业物流需求。物流业发展离不开产业基础,现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时,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物流业会大量出现,产业集聚区也会成为物流服务需求最集中的区域。物流企业集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而带来的物流成本下降,又是导致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发展,我省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工业园区形成了产业集群雏形。但总体而言,还需要从省级层面上加大全省产业整合力度,合理规划区域产业布局,在全省工业园区集中培育一批独具特色、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速产业集聚,以有效促使物流企业进一步集聚、物流市场进一步发育。

同时,要密切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一方面,引导中小企业转变观念,把物流业务从核心业务中分离出来,实行业务外包或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摆脱繁杂的运输、仓储事务,集中精力抓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鼓励部分大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改造现有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流程,优化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逐步实现制造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最大限度地释放园区制造业企业的物流需求,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货源支撑。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采取不同的物流发展策略。比如,有的产业集群由众多中小企业共同组成,单个企业物流活动批量小、批次多,且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仓储和配送设施,物流活动较为分散,物流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物流品种多样化,但在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成品销售配送等物流环节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就可由龙头物流企业或引进省内外大型物流公司,对这些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共同采购与配送提高物流效率。

其二,科学规划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工业园区物流配送体系。现代物流园区,对提高物流的组织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为企业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高区域物流服务水平,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具有重要作用。物流园区的规模、运营模式、服务方式都要从产业需要出发。政府在进行物流产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的物流需求及应有的规模标准,科学规划物流园区的辐射半径和服务范围。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应注意产业配套和物流效率原则,综合考虑区域产业集群的特点、物流总量以及企业物流成本,根据区位特点和交通条件,协调好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划,划分物流节点,努力实现布局结构合理化、服务区域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佳化,以体现资源的共享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目的。

其三,加快水运发展,重点突破“航道”和“港口”两大瓶颈。我省水资源非常丰富,北临长江黄金水道,中部赣江等五河汇入鄱阳湖,再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了一个以鄱阳湖为中

心的可出江入海的天然水运网络。我省应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提高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比重,形成以九江为“龙头”,以鄱阳湖水系航道为“脉络”的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水运网络。航道等级偏低和港口设施落后,是制约我省水运发展的两大瓶颈。要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特别是加快赣江、鄱阳湖高等级航道建设,使水运主通道长江(江西段)、赣江、信江全部达到三级以上航道标准,形成干支畅通、区域成网的航道体系。要充分重视铁路、公路对水运口岸物流的集疏运作用,加快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公路主枢纽系统建设。要提高水运运能,大力发展大型专用码头,统筹航道、港口、船舶、运输的发展,搞好物流规划与城区、港区、园区、口岸规划的衔接,抓好一批货物仓储、专线铁路、专用管网建设。水运建设投资大、回收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服务性等特点,企业积极性有限,需要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建议政府部门给予水运企业适当的减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并借鉴邻省“以电养航”和“以陆补水”等做法,给予水运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

其四,整合社会物流资源,畅通大物流通道。对全省分散在工业、商贸、物资、交通、邮政等部门的物流资源,通过联合、兼并、拍卖、撤销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改造提高,完善功能,发挥效益。对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和同一种运输方式内部,通过协调,形成合理分工。鼓励联合经营、合作经营,发展多式联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效率,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衔接的物流运输平台。积极推进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畅通水运物流,发展长江和鄱阳湖航运,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城市配送等,努力降低社会综合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各种运输方式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其五,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要素,物流信息的畅通流动,对提高工业园区物流运作效率至关重要。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要满足物流系统中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等不同层次的参与者的信息需求。我省工业园区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应该定位为综合信息服务、数据交换、物流业务交易支持、货物跟踪等。主要包括客户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信息,即运输、仓储、配送、加工、装卸需求等;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即物流电子数据交换、物流交易管理、电子报关、税收和资金结算等;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即公路车站、港口水运、机场航空、交通状况、道路设施等方面的信息;物流市场供给信息,即物流供应商的资料;政府管理部门要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即物流业务种类、货运量、物流成交合同总金额等,以便为物流预测、物流规划设计、物流统计等活动提供支持。

其六,加快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体,要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扶持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应通过主辅分离发展一批,切实抓好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鼓励引导一批生产企业将采购、运输、整理、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出去,组建独立运作、专业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壮大一批,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完善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网络,逐渐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到我省设立采购中心、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对发展思路

清晰、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特别是省重点物流企业,从税收、规费、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蔡雪芳

下载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考察报告

    德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德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加快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应德国巴伐利亚洲经济、交通和科技部的邀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和国......

    横峰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横峰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正在国内外得以迅速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 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领导。市政府成立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 物流办)。市物流办的主要职责是:统一制定全市物......

    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措施

    国务院6月8日6常务会议指出,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物流业快速发展,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一些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问......

    发展缙云县现代物流业的调查报告

    发展缙云县现代物流业的调查报告 缙云县地方税务局课题组现代物流作为新的“第三利润源”,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

    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范文合集

    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08年10月07日 15时42分 113 主题分类: 财税审计 商贸服务 “现代物流”“专项资金”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

    牡丹江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牡丹江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牡丹江市商务局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加速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对于提高全市......

    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我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重要机遇期。以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