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转型发展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当前乃至“十二五”时期山西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讲话立意深、针对性强,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袁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结合商务工作实际,我拟就我区发展物流业谈点个人愚见。
一、大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具备的条件:
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开发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工业增加值17.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1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8390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总量迅速增加,既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物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开发区内的企业项目涉及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领域,以制药业为支柱,机械制造、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全省医药工业的“半壁江山”。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物流业的开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区南靠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大塘公路与京大高速公路沿区南边而过,大阳公路贯穿东西,北倚京包铁路,东距大同民航机场5公里,南距京大高速公路入口1公里。区内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从铁路到公路,从陆地到空中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为开发区物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
开发区发展物流业,不但能为中西部双向扩展提供货物批发、配送、仓储和包装等服务,而且还可以通过京津冀大都市圈向东南沿海地区双向辐射发展。
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的一些思路:
第一,推动物流业与区内优势产业融合。开发区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99%以上,成为支撑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物流业既是六大产业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发展物流业,直接关系到这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我国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支撑来看,开发区物流业与六大优势产业融合的潜在规模巨大。
第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有一批强大的、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企业作支撑。要鼓励诸如山西威奇达制药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剥离自办物流,实现企业物流向专业化物流企业转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经营场地相对集中、经营规模较小的一些货代和仓储企业,采取以资产为纽带的形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行重点引导、支持和培育,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物流“航空母舰”。
第三,优化环境,深化物流业改革开放。改变物流业发展滞后局面,实现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物流业的改革开放步伐。对现有的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改,并就物流企业的融资、税费、土地使用等出台一系列鼓励性的发展措施和政策,尤其是要扶持具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观念、物流模式、物流业态、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利用内外资,加大对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提高现代物流技术,改善物流基础设施。
总之,袁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我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帮助我们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上坚定了信心,也为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全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袁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保证自己做到实处、走在前列,弘扬“右玉精神”,加强自身学习,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为推动我区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篇:企业转型发展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发展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当前乃至“十二五”时期山西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讲话立意深、针对性强,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袁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结合商务工作实际,我拟就我区发展物流业谈点个人愚见。
一、大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具备的条件: 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开发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工业增加值17.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1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8390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总量迅速增加,既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物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开发区内的企业项目涉及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领域,以制药业为支柱,机械制造、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全省医药工业的“半壁江山”。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物流业的开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区南靠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大塘公路与京大高速公路沿区南边而过,大阳公路贯穿东西,北倚京包铁路,东距大同民航机场5公里,南距京大高速公路入口1公里。区内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从铁路到公路,从陆地到空中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为开发区物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开发区发展物流业,不但能为中西部双向扩展提供货物批发、配送、仓储和包装等服务,而且还可以通过京津冀大都市圈向东南沿海地区双向辐射发展。
二、开发区发展物流业的一些思路: 第一,推动物流业与区内优势产业融合。开发区医药、机械制造、建筑开发、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汽车生产与销售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99%以上,成为支撑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物流业既是六大产业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发展物流业,直接关系到这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我国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支撑来看,开发区物流业与六大优势产业融合的潜在规模巨大。第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有一批强大的、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企业作支撑。要鼓励诸如山西威奇达制药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剥离自办物流,实现企业物流向专业化物流企业转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经营场地相对集中、经营规模较小的一些货代和仓储企业,采取以资产为纽带的形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行重点引导、支持和培育,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物流“航空母舰”。第三,优化环境,深化物流业改革开放。改变物流业发展滞后局面,实现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物流业的改革开放步伐。对现有的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改,并就物流企业的融资、税费、土地使用等出台一系列鼓励性的发展措施和政策,尤其是要扶持具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观念、物流模式、物流业态、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利用内外资,加大对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提高现代物流技术,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总之,袁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我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帮助我们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上坚定了信心,也为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全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袁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保证自己做到实处、走在前列,弘扬“右玉精神”,加强自身学习,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为推动我区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篇:浅谈企业转型发展
企业转型发展系列谈
(一)加快向能力转型的工作坐标
董事长、党委书记XXX在院党委十届五次全委会上提出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本特征”,包含九项指标:一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高精尖人才团队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创新型中青年领军人才的阵容。二是或规
划期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科技、专业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三是或规划期内获得有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软件著作权的数量。四是或规划期内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四优”奖的数量和质量。五是或规划期内承揽有影响的国内外重点工程或高科技含量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六是或规划期内企业管理成果获国家级奖励、荣誉的数量和质量。七是企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八是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优劣,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指标的贡献度。九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度与诚实度。
(二)做到四个坚持不动摇:
1、坚持三大市场开拓不动摇,提高抵御政策和行业波动风险的能力。要以勘察设计为中心,逐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实现结构优化调整。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国铁、城轨市政、海外”三大市场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和“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价值实现格局。要超前思考,在认真分析市场、分析项目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进行尝试推进业务延伸,战略上要大胆突破,战术上要审慎推进。
2、坚持思想引领,构建学习型企业不动摇。如何将我院打造成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乃至国际型工程公司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持之以恒地实践。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一院建设,以学习力推动核心竞争力提高,以观念更新支撑能力转型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学习型企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不等不靠,不满足、不懈怠,要始终牢记:今天的不进取就是明天的不领先,明天的不领先就是今后的发展受挫。
3、坚持“三技”治企理念不动摇,突破转型中“人才、技术、管理、文化”四大瓶颈。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要多维化。要围绕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公开平等、知人善任的院内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能力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能力全面、员工满意,能够推动我院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队伍。二是技术管理要标准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勘察、设计、咨询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围绕市场转型,集中力量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三是综合管理要精益化。坚持宏观控制与微观管理一起抓,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体系,通过管控提高效益,走低成本发展之路。
4、坚持安全至上、质量为本不动摇。必须要加强对勘察设计工作各环节风险管理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勘察设计质量安全保证长效机制,将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常态中,真正达到提高勘察设计水平与完善管理体系的目的。抓好安全质量,关键在落实,重点在项目,根本在管理。要把管理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抓现场、抓项目、抓管理、抓落实上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筑牢基石。
(三)把握好三种关系:
如何破解我们发展中的难题,保持企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思路只有一个,事实上这个答案早已给出,这就是“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能力转型,向建设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的目标努力攀登”。
一、把握好三种关系
1、把握好机遇与风险的关系。要认清全院目前面临的形势,主动适应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不为传统模式和地域思维所限,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把握好责任与质量的关系。一是要重视源头管理。加强科学设计,一丝不苟,每个环节、每道技术都不应该出问题,也不允许出问题;二是重视过程管理。在整个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始终把安全和质量摆在第一位;三是要重视人的管理。安全和质量离不开人。产品如人品,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而人品中最关键的是高度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四是要重视服务管理。服务要跟上,发现问题,立即改正。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设标准,保证勘察设计的深度和质量达到要求,要将责任心贯穿于勘察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将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常态中,确保我们勘察设计的每个项目都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牢固树立质效双优的铁一院品牌。
3、把握好传统优势区域和新开发区域的关系。要打破传统区域与优势区域观念。我们的管理者、各级行政领导包括技术领导都要更好地去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提高服务意识,将观念的转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这样才能稳固传统优势区域市场,抢占新的市场区域。
第四篇:关于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关于省联社转型发展会议精神
学习心得
2014年8月1日,根据**市城郊联社关于学习讨论省联社转型发展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我社在王忠良主任的带领下,第一时间组织全体职工召开学习大会。响**郊联社的号召,对本次省联社转型发展的学习高度重视。就我个人而言,谈谈通过学习省联社转型发展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此次省联社的转型发展是从根本到质的彻底颠覆,打破以往的传统模式,在现有的制度及业务上更加拓宽了发展道路。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我们在保留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全力向现代国有商业银行的标准创新发展。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全面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及市场覆盖面。按照改制、改造、改进三步并走思路,为2015年组建**农商银行做准备,全新打造农信社优质服务品牌。
作为基层信用社副主任,在此次省联社转型发展方案中承担的是执行上级领导下派事物的责任和引导员工转变思想的责任,尽管员工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也必须尽快转变观念。以明确责任、优化选拔、强化培训和深化考核为重点,全面推广客户经理制,与绩效考核紧密衔接,从而对员工施以压力、赋以动力。
中间业务是金融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业务,在未来的科技时代所有与金钱有关的事物都将与银行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大胆的试想一下,在未来几十年里,水、电、网、通信业等单位不再开设缴费窗口,而全部交由银行代收付,人们只需要带着一卡通就能快速便捷的解决一切缴费业务。虽然这只是试想,但也是未来不能预知的事,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争取与其更多的合作发展,共谋福利。
什么是优质的服务?答案很简单,就是让被服务的人满意。怎样才能让客户满意呢?答案也很简单,就是满足客户所需。现在简单的微笑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我们就需要与客户建立一种良好的感情关系,从而让客户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优越性。这就更加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构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我们面对省联社的转变发展时刻准备,这也是当下最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改革发展的过程是艰难的,我们基层信用社将面临着从人员配备到业务曾项、从规范制度到公开承诺、从客户营销到市场营销、从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一次大规模转型,这预示着改革发展后的前景是无限光明。我们基层信用社会紧随城郊联社的步伐,团结一心,开拓工作思路,向当代社会金融企业发展趋势出发,为成立农商银行奋力向前。
第五篇:企业转型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心得体会
“新常态”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低成本扩张为主线的高速增长模式现在已无以为继,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结果。如果过去我们的企业是以做大为基本追求目标的话,新常态下我们企业应当以做强为根本宗旨,也就是要大力转变增长方式,从过去简单粗放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精雕细琢的内涵式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掌握核心科技,把产品做精做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党委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公司转型的必要性。我结合我自身的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
科技创新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更是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国家将更加注重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阶段我公司新能源部处于草创阶段,各方面建设仍然有待加强。对于科技创新这一块的工作,我认为应该本着合作双赢,拓展市场,规范经营的思路,积极推进企业的发展。目前,我新能源部已经和北京重点大学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旨在将先进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科学技术引进来,努力提高我公司的科技水平,为我公司的新能源事业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之外,我公司还应该致力于培养自己的科研团队,在公司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自己的体系。
二、加大重点项目力度,奠定转型基础
项目是支撑一个公司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工业大项目的研发、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和大规模融资,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同时可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加快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步伐,拓宽区域专业化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从而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加快发展,首先要强化产业支撑。打造带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关键还是要靠产业。而产业的发展,要靠一个个具体项目特别是重大重点项目来落实。项目是财源,项目是后劲,项目是关键,项目建设是永恒的主题。现在能源行业面临的形势是一样的,遇到的困难是相同的,中央加大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对大家来说都是机遇,关键是看谁能够抓住机遇。谁抓住了这个机遇,就能赢得主动,就能得到更多的资金和项目,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否则,我们争取不到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我们就会掉得更快,与别人的差距就会拉得更大。
抓到了项目并不意味着抓住了机遇,只有将我们的项目落实到实处,才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打响我们集团的名气。例如,我新能源部正致力于光热电站示范项目。如果这一项目能够圆满完成,那对我们新能源部的未来发展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目前此项目正在稳步进行中,各项工作也是有条不紊,我们有信心将它打造成新能源部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三、优化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新能源部仍然存在着管理混乱的现象,这直接地影响到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拖累了我们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这样才能推动公司高速运转,为实现向新能源事业转型创造良好的环境。
措施一: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要坚持“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两次开展调研、解决问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办成一流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企业转型成功。
措施二:加强团队建设,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真正将工作落实到实处的还是每一个员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公司团队建设,想方设法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加强员工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不仅是针对各部门内部还要针对各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整个公司拧成一股绳,才能克服眼前的重重困难险阻,为我们公司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措施三:转型升级工作要从机制上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如何把握好机遇、应对好挑战?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企业本身就要有一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肌体,如果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企业本身就是一副“麻木不仁”、“暮气沉沉”的样子,那即便外部有再多的机遇、再好的环境,也都是把握不住、顺应不了的,再小的挑战和风险面前倒下去也未尝不是不可能之事。因而,就公司的转型升级工作而言,我们更应当练就一身能够激发自身活力与潜能的“好身板”,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带动公司经营管控、生产运营、管理和技术、文化塑造等方面的创新,最大程度上释放组织活力和个人活力,为公司转型升级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连绵不绝的动力。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我坚信在我们公司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在全体员工众志成城不懈努力下,我公司一定能顺应时代潮流,又好又快地完成转型工作,再次铸造集团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