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小女子忠孝双全范文
明朝湖南道州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一次,父亲率兵迎敌,不幸战死,当时沈云英才17岁。
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与敌军作战,她登上高处,大声呼喊:“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
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沈云虽然年幼,却能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志,代父指挥军队勇猛杀敌,以至取得胜利。说她忠孝两全,一是对国忠,代父杀敌,为国尽忠;二是对父孝,表现在继承父亲的遗志,接过父亲的指挥棒,替父守住了一座城。这种孝,是最伟大的孝心,是最值得歌颂的。
第二篇:(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父亲的遗书
可爱的女儿:再吃10次蛋糕就可以找爸爸了„„爸爸和你玩了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了出来。
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躲好久好久。你先不要找,等你14岁的时候,再问妈妈,爸爸躲在哪里了,好不好?
爸爸要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爸的,对不对?不过,爸爸不能随便跑出来,不然就输了。
如果还是很想爸爸,爸爸就变成魔法出现。因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现,所以不犯规,爸爸不算输。
爸爸的魔法是:趁你睡觉的时候,跑到你梦里大玩游戏;在你画爸爸的时候,不管好不好看,你觉得是爸爸,就是爸爸;当你拿爸爸的照片看时,爸爸也在偷偷看你„„要记得,爸爸一直都在陪着你!
你已经是4岁的大姑娘了。爸爸要拜托你一件事,要你照顾和孝顺爷爷、奶奶和妈妈,看你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有多好,妈妈会告诉你的。
爸爸猜想,我们这一次玩捉迷藏要玩这么久,爷爷、奶奶和妈妈有时候看不到爸爸,他们一定会偷哭。偷哭就是犯规,就是失败。他们偷哭,你就要逗他们笑,不然游戏输了以后,他们一定会哭得更厉害了。
好不好,宝贝?你们是同一队的,来比赛看是你们厉害,还是爸爸厉害?
准备好了,比赛就要开始了。
这是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父亲,写给4岁女儿的遗书,字字句句饱蘸着辛酸的眼泪和爱的热流。一个4岁的孩子,对于死亡的意义,还不太明白。如果直截了当地告诉她:爸爸就要去天国了。那么,一个幼小的孩子还有欢乐吗?在以后的岁月里,她能不为没有爸爸而伤心吗?但聪明的爸爸却用善意的“谎言”掩盖了真相,并巧妙地交代了一些后事。比如,他把自己的离世,说成是“捉迷藏”,告诉女儿直到她14岁时才能找到爸爸;10年之久,女儿一定惦记爸爸,会在梦中和爸爸相会,爸爸又说这是自己变了魔法,并不算“违规”;知道真相的爷爷、奶奶和妈妈一定会偷哭(不在孩子面前哭——肯定是爸爸交代过的),爸爸就“拜托”女儿去逗他们高兴,批评他们偷哭是“违规”的„„面对这封书信,不谙世事的女儿一定信以为真,会毫不怀疑爸爸已不在人世了,会在不受任何心灵伤痛的情况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一方面为这位父亲的睿智而叫好,一方面也为这份父爱而感动,而流泪。不是吗?
第三篇:(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先救谁
5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到水里了,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却非常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孩子,还会是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离我最近的那个,离我最近的那个最可能被救起来。”
滑头的丈夫说:“我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我自己的母亲还是儿子的母亲,你们去猜好了。
最后,老实的丈夫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样选择,于是他只有回家把这个问题转述给自己的儿子、妻子和母亲,问他们自己应该怎么办。
儿子对这个问题根本不屑一顾:“我们这里根本没有河,怎么会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龄使他只会乐观地看待目前和将来的一切。
妻子则对丈夫的态度大为不满:“亏你问得出口!你当然得把我们母子都救起来。我才不管什么只救一个人的鬼话呢!”女人总是认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须有能力负担起他的责任。
最后,老实的丈夫又问自己的母亲。
母亲没等他把话说完,已经大吃一惊了,紧紧抓住儿子的手,带着惊慌说:“我们都掉水里了,孩子你不是也掉进水里了吗?我要救你!”老实的丈夫顿时泣不成声。
面对生死的抉择,何去何从?聪明的人、理智的人、老实的人、自私的人„„都会找出自己的理由,或狡辩、或推脱、或耍猾、或无奈。然而,就在这些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只有母亲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拯救儿子!母爱是伟大的,是无条件的,也是无私的!面对母爱,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难道不感到一丝脸红吗?
第四篇:(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改变自己
在远古的非洲,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鞋子,一位部落酋长想到远方去和另一个部落首领认识并结盟,可路实在太远了,而且遍布着毒蛇和荆棘。
酋长想就赤着脚板去,但怕荆棘一旦把脚割破了,能不能靠一双破脚走到那个部落很难说;而且,赤着一双血肉模糊的脚板去,不仅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说不定还会被那个部落的人所瞧不起,那些人也许会指着酋长的破脚板说:“这么贫穷又这么没有智慧的部落,和他们结盟有什么意义呢?”
酋长让部落里的智者们都想办法,智者们想了好久说:“派一帮年轻人抬去怎么样?这样你的脚板就不会被荆棘和石块给割烂了。”酋长听了,点点头,但马上又摇了摇头说:“不行!让他们抬我去,虽说我的脚可以避免被割烂,但抬我去的那些人脚板肯定会被割烂的,一双烂脚板都会被人家瞧不起,何况几十双烂脚板呢?而且让别人见了我是被人们抬去的,那个部落的人会认为我是个残暴又无情的酋长,肯定会从心眼里更瞧不起我的。”
酋长忧愁地皱着眉头说:“不行,你们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
第五篇:(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爱生爱
一位小学老师撰文论证教师常怀感恩之心的重要性。他骄傲地宣称,他本人就是一个对自己的职业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的人。
他说,他的家乡在湖南农村,冬天没有暖气,也很少生炉子。他读小学的时候,每天都要和小伙伴们从五六里路远的地方赶到中心小学去上学。严冬时节,他们顶着星星赶路。为了抄近道,他们每天都要横穿一大片荒草坡。荒草茂密,露水浓重,等到了学校,他们的布鞋已经精湿了。他们的老师在门口摆开了一个个沙袋迎着他们。那用粗布缝制的袋子里,装了满满一袋热沙子。那是老师的爱人——孩子们的师母的“杰作”。她因为心疼孩子们冰凉的小脚,就弄来一口大锅,每天一早生起炉火把一锅沙子炒热,再分装在袋子里,让每个孩子把双脚舒服地藏在里面听课。教室门口那一双双精湿的小鞋,被她悄悄收走。她会利用炉火的余热,烤干那些鞋子,然后,再悄悄地把干爽的鞋子送回„„因为双脚被露水冰过,更因为双脚被沙袋暖过,当年的那个“孩子”长大后上了师范。当他成为一名小学教师,那来自岁月深处的爱与柔情时时赶来温暖他、提醒他,使他总被“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幸福地追击。
他说,说到底,真教育其实就是对感恩之心的唤起,因为领受过,所以愿施与,因为愿施与,才会让更多人领受。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心怀厌恨,却奢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那无疑是荒唐可笑的。
这个老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安妮的美国女孩。安妮是不幸的,这个几乎全盲的女孩被送进“地牢”般的波士顿精神病院后,孤独、自闭,甚至会袭击“地牢”以外的人。但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护士却不愿意放弃安妮。她一点点地接近她,每周都为她送来巧克力饼。在爱的感召下,小安妮的心智慢慢苏醒,不久就被“提升”到了轻度病房。后来,这个曾被判定是“没有希望康复”的小女孩终于被告知可以回家了。然而,她却拒绝回家,她执意留下来,决心把那个老护士所给予她的爱经由她的手传递下去。在安妮20岁那年,她走进了一个比她更为不幸的6岁小姑娘的生活,从而使这一天成为那个小姑娘“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这两个不幸而又幸运的女子携手五十载,帮助上帝创造了奇迹。她们的名字是安妮·沙利文和海伦·凯勒。
我想,如果我们善于追溯,就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生命的上游流淌着一条多情的河流。那发源于石缝的涓滴,给了澎湃一个有力的昭示。一截老根被滋润,于是蔓延出了春天。
爱能促爱,爱能生爱。发源于“沙袋”的爱梦想着惠及整个沙漠,发源于“地牢”的爱梦想着施恩于最悲惨的人生。这个世界上确实失踪了很多东西,但是,爱一旦从我们的胸腔出发,就踏上了孕育爱、激发爱的旅程。爱的回响是这样真切,爱的回馈是这样丰赡!智者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别让你的爱停驻、观望,让它出发,让它在自己不期然蔓延出的春天里获得永生吧!
爱生长着爱,施与生长着感恩,感恩又生长着施与。播种一颗爱心,收获一树善良,爱的蔓延,仿佛蒲公英的种子,在付出的春风中不断飘散,在心灵的草原中生生不息,永恒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