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俭小故事
勤俭小故事——雷锋
一个星期天,雷锋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的节约精神。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奖金,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雷锋不勤俭节约吗?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着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关于努力好学的名人故事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着名的发明家。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他活到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
旦,有一次他和助手们竟连续工作5昼夜。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由于碳丝表面多孔,性脆,强度很低。不久被钨丝代替。
1883年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也叫“爱迪生效应”,即金属表面附近的部分电子或离子因高温而使其无规则运动得到足够的动能,克服表面的束缚,逸出金属之外。爱迪生效应对于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为重要,作为发射表面的阴极常涂上一层碱土金属氧化物,以利电子发射,并用电流加热以维持高温。
1900年爱迪生发明了铁镍蓄电池,是一种碱性蓄电池,电动势约为1.3~1.4伏,寿命长,但效率不高。爱迪生一生有许多发明,可是当别人问爱迪生成功原因时,他说:有些人以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
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谈谈时间的重要性,由成功励志网收集,希望有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谈谈时间的重要性的文章,这篇与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谈谈时间的重要性有关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峰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秦牧说:“不广泛地吸收,是谈不到博大精深的。一条大河,总得容纳无数小溪、小涧的溪水,一座几千米的高山总得以一个高度作为它的基座。小小的水源只能形成一个湖泊,荡荡平川,也不会有什么戴着冰雪帽子的高峰。”这些都是文学大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其它文章所反映出来的多种知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唯有博读,才能从书中饮其甘霖琼浆、尝其佳肴鲜羹,使思想得到教育、情操得到陶冶、知识得到增补。
只有博读,才能使学生从富有逻辑性的论辩文章中不断地认清真理和谬误,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博读,才能使学生从记载着无数科学知识的书籍中接受历史上无数生活经验的结晶、丰富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其想象能力。
只有博读,才能使学生通过古今中外无数着名作家的作品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吸收他们清新、优美、犀利、辛辣等各种风格的语言特色,使学生从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则寓言、一部游记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而这种美育,则对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纯正无私等、高尚的品德情操,起着非凡的作用。
古语说:“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痈’,痈、聋、盲不成人也。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崐„„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由此可见,学生作文,往往也是以博读见效,以寡读见拙。现今
那些已跻身于“小作者群”的典型学生,不都是由勤奋读书始,而走进文学殿堂的吗?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不能不崐作为一个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既然博览群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多年,作教师的难道不懂得?应该说,懂是懂得的,然而,要带领学生做到这点,可就难矣哉。
当今有的学校,人们的眼睛往往盯在“升学率”上,师生们的眼睛往往盯在高考题上。一纸试卷,“狭路相逢”,许多人不由不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用。他发一页题签,他划书上多少道习题;他不完成作业不准上课,他不完成作业请来家长。这样一来,学生别谈博览,就是看一眼课外书籍,也是奢求了。那么博览群书有再多的好处,也远水难解近渴,顾不得了。
以上现象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起文章来,思路何以开阅?想象的双翼何以振奋?言辞何以丰富?有的同学连对某些常识熟语都感到新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致使有的学生难免孤陋寡闻,少见多怪。在这种情况下,能写出好文章来,岂不是咄咄怪事?
元代程端礼所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宋代苏轼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等,直到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同志的“读了再写,写了再读”等名言,无不切中阅读和写作关系。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成长需要营养的滋补。我们要带领学生荡起双桨,去遨游书海,使学生尝读书破万卷之甘苦,享“下笔如有神”之乐趣,能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多多写出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时间是最慢的;在做事的人,时间是最快的;它可以无穷地扩展,也可以无限的分割;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它却令人忘怀;伟大的,却使它们永垂不朽。
名人故事:爱迪生童年趣事
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喜欢?兀渴遣皇巧?×耍?”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
“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
牛顿忘我的工作
牛顿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时间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简直使他痴呆。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煮的却是一块怀表。原来他考虑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在锅里了。还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饭。他研究科学入了迷,把这件事忘掉了。他的佣人照例只准备了牛顿个人吃的午饭。临近中午,客人应邀而来。客人看见牛顿正在埋头计算问题,桌上、床上摆着稿纸、书籍。看到这种情形,客人没有打搅牛顿,见桌上摆着饭菜,以为是给他准备的,便坐下吃了起来。吃完后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把题计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备吃午
饭时,看见盘子里吃过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没有吃饭呢,我还是吃了。”
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并不关重要,不过表明了牛顿是一个怎样沉思默想,不修边幅,虚己敛容的人,他对科学极度的专心,总是想着星辰的旋转,宇宙的变化,而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第二篇:勤俭小故事
勤俭小故事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第三篇:勤俭小故事
勤俭小故事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张理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寓意深远;勤俭节约每个字都代表不同意思,下面我来讲讲勤俭小故事,有机会再讲讲节约。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我国大学生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每年大学生们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浪费是一种犯罪,节俭是一种美德。
现今的节俭,其意义已经不只是物质上的节俭,而更多体现为—种高尚品格,—种可贵精神。体现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节俭,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节俭,是—种意识,—种社会风尚,也是—种自我约束。我们应在思想上树立节俭观念,将节俭的美德融入我们的灵魂,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本、持家之源。在行动上从细节入手、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自然、朴素的生活习惯。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让节俭成为一种品质。
2013.04.24
第四篇:勤俭小故事——雷锋[推荐]
勤俭小故事——雷锋 更多关于名人故事的作文
一个星期天,雷锋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的节约精神。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奖金,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雷锋不勤俭节约吗?
相关作文推荐
第五篇:勤俭故事
我们从小就听老一辈的人讲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浪费。古语说得好,“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我们来看一下吧。我的勤俭节约故事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正如萨迪所说:“谁在平日里节衣缩食,在穷,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所以我时时刻刻都把勤俭节约这四个不引人注目的字牢记在心中。
有一次,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都出去玩了。等到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回来的时候,我猛然听见厨房里有水流的声音。我冲进厨房一看,天哪!我们走时水龙头没有关紧,现在还在滴水。我立刻关紧水龙头,生气地从厨房走出来,问:“是谁刚才最后一个用水?我们出去了那么长时间,水一直开着,都浪费了好多水了!不是说要勤俭节约么?”妈妈连忙说:“哦,是我刚才洗碗后太着急了,随手一关,没想到竟然没有关紧。”“好吧好吧,没关系了,不过你下次注意点就好了,千万不能再这样了。”我认真地对妈妈说。“知道了,”妈妈说,“你可真是一个节约的小老师啊!”
还有一次,我的小外甥女来我家玩,正巧妈妈做好饭了。我一会儿就吃完了,就坐在旁边等她吃完。她看我吃完就着急了,随便扒了几口就起身想要进房间玩,我连忙开口:“妞妞,你快点把饭全吃完,不能浪费的。”可是她摇摇头,就是不吃。这时我想起了一首李绅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是我和妞妞说:“你知道吗?这些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他们流了这么多汗水,才换来了我们的粮食。我们可不能随便浪费。”妞妞似乎听懂了,埋下头默默地把那些饭全吃完了。
是啊,我们一定要从点滴做起,慢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减少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快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都成为勤俭节约的小天使。并且感染身边所有的人,这样世界便会因我们而美好!
5、邓小平
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6、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 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 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 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7、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8、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
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故事
时间:2013-02-2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12983次
毛泽东一生俭朴清贫,从不贪图享受。毛泽东一生只用竹筷、木筷吃饭挟菜,坚决反对使用任何在他看来可谓高级精美的餐具。毛泽东去世后遗留于世的大量生活遗物中,餐具占有相当比例,其中就有许多普通的竹、木筷子,但未曾发现一双用名贵材质做成的金银筷或象牙筷。
1949年9月,毛泽东住进北京城不久。他的饮食依然如战争年代一样,并无多大改变。但环境毕竟变了,毛泽东的应酬多了,时常要陪客吃饭。有一天,毛泽东突然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颂,中午就在这里吃饭,你们准备一下。”毛泽东很少留客吃饭。更少亲自吩咐工作人员提前做准备。这次如此重视,来客自然有些特别。不一会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来给卫士们布置任务。他对李家骥说:“你叫厨房多加几个菜,让招待科帮助搞好一点。”他还对小李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小李一听忙摇头摆手,说:“主任,主席反对摆阔呢!”杨尚昆说:“这次例外么,不然人家会笑话我们的。”杨尚昆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因为毛家的餐具也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几双竹筷子霉变后黑乎乎的,怎么也洗不干净。
李家骥感到事关重大,于是跑到李银桥那儿汇报。李银桥是卫土长,听了他的汇报也很为难,他说:“既然杨主任这么说,我们还是服从吧!”于是李银桥与李家骥一道去招待科借餐具,招待科借给他们一套新碗筷,其中筷子是象牙做的。
开饭前,毛泽东突然来到东房餐厅,似乎是特意来巡视检查的。他见餐厅布置得井然有序,不禁微微点头。突然,他见到了餐桌上的象牙筷,于是脸色一沉,大声说:“谁让你们摆象牙筷?赶快给我拿下去!”李家骥在毛泽东走进东房时心中便一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现在见毛泽东生气,更是紧张得很。他硬着头皮解释说:“主席,这是从招待科借来的……”毛泽东未等他说完,马上大声打断说:“我叫你撤你就撤!”说完拂袖而去。
李家骥感到颇为委屈难受,他遵照毛泽东指示换上了黑乎乎的竹筷子,然后跑去向李银桥汇报。”刚才主席为摆象牙筷的事发火了。你看,我当初就说过不能摆的嘛!只怪杨主任呢,现在主席火了,怎么办?”李家骥说。李银桥听了,也感到大事不妙。他安慰小李:“我去跟主席解释清楚。”于是便朝毛泽东办公室走去,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小李说:“你回去准备吧,就要开饭了。”
李银桥见了毛泽东,先是自我批评一番:“主席,象牙筷是我让借的,您要批评就批评我吧!我当初考虑主席平常很少在家里招待客人,不搞好一点会让客人笑话,再说来客也不一般呢!”
毛泽东本来余怒未消,现在见李银桥来陪不是,心中火气顿时消了一大半。他用缓和的口气说:“这件事么,我也有责任,怪我没有交待清楚。不过,我今天再重申一次,今后不管来客是谁,都要讲节约,不能摆阔气,不能大吃大喝。而且,今后无论是待客还是自家吃饭,都一律用竹筷子!”
1956年,毛泽东去广州,真是说走便走,随行工作人员没有时间作行前准备,只得背起平时就准备好的行李跟着上路。这次外行由卫士封耀松负责打点行装。封耀松匆匆忙忙准备东西,没有时间细细思量。登上专列后不久,毛泽东开始用餐时,小封才发现忘记为毛泽东带筷子了。他感到大事不妙,大有罪责深重之感。然而,事己至此,也已无可奈何。于是,他便去专列招待部门借了一双筷子。招待部门只有象牙筷,小封心中惴惴不安。开饭时,毛泽东一眼便看到了这双象牙筷,顿时脸色阴沉,火冒三丈,对封耀松大发脾气。其他同志见毛泽东如此生气,便极力婉言劝慰,希望毛泽东能将就着吃完这顿饭。
可是,毛泽东任凭大家怎么规劝,就是不肯用餐。他开始像孩子一样赌气“罢饭”了。没有任何办法了,小封只得硬起头皮说:“主席,我去服务员那儿借吧,看能不能借到?”毛泽东听后半天才吱声,说:“你去吧!”于是,小封就如获大赦似的立刻跑到专列服务员值班室借筷子。然而,年轻的服务员们一般用勺子吃饭,很少有使用筷子的时候。他们听了小封的诉说,颇为同情,也深感为难,但还是答应想办法帮他找一找。
服务员都去找筷子,费尽几番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一双早已弃之不用,而且长短不齐粗糙不堪的竹筷。她们无可奈何地问小封:“这能行吗?”小封满脸颓丧他说:“有什么办法,先试试看吧!”然后转身便跑。封耀松没想到,毛泽东见了这双霉变丑陋的竹筷,顿时眉开眼笑,连声说:“好,好,我就习惯用竹筷子!”毛泽东在使用筷子方面的故事多得不计其数。据说,毛泽东使用筷子的技术十分精湛。饭粒掉到桌面上,一般人很难挟起来,而毛泽东却能一粒粒将小饭粒挟起来送到口中。此时此刻,工作人员常常惊得目瞪口呆。
毛泽东一生都用竹、木质地的普通筷子吃饭挟菜,尽管也偶尔用刀叉吃过西餐,但毕竟次数有限,他更喜欢中餐和筷子。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在了解到毛泽东这一生活特点后便特意为他制作了一些漂亮的木筷送到北京。当时,他们派了专人专车去湘西寻找一种黄羊木。因为他们听说这种黄羊木质地细腻,做出来的筷子不仅美观耐用,而且无论使用多长时间也不会长霉变色。
经过苦苦寻觅,他们终于在一个老乡家门口找到了这种木材。在这个小山村里,人们不仅用这种黄羊木制作筷子,也用它来制作梳子。他们花费几百元买了老乡家的木材运回省会长沙,由木工赶制了一批木筷,然后派人专程送往北京。毛泽东用过这种木筷后,感到很是满意。此后,毛泽东便一直使用家乡父老赠送的这种木筷。毛泽东辞世后,人们清理遗物时,发现这种木筷尚且留下不少。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噙着热泪说:“这是主席一生中用过的最高级的筷子!”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