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压力损害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0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压力损害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压力损害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

第一篇:学习压力损害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

学习压力损害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

【埃菲社北京3月30日电】中国的年轻人每天学习超过10小时。很多年轻人不相信任何人,而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使很高比例的年轻人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导致很多人打算或实施自杀。

这些人当中很多人是儿童,另外的则是青少年,都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有很多的玩具娃娃和汽车,但只能是用来随意抛掷,以排解来自家庭和成年人社会的压力,而没有时间去玩。

从上学那一天起,这些人的童年就戛然而止。学校的课程和课外的钢琴、英语、数学、芭蕾、游泳等变成了日复一日唯一的“娱乐活动”。

根据调查显示,78.3%的中国学生表示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超过8小时,57.7%的人肯定自己在家至少学习2小时。

没有休闲时间,没有娱乐机会,他们在拒绝表达个人感情的社会风气中过着作息严格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使很多人陷入彻底的孤独。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援引一项调查指出:“超过20%的学生表示不相信任何人,与自己的家人相比,感觉和网络上的朋友聊天更加轻松愉快。”

子女不信任父母,父母不理解子女,而且他们都难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中国社会。

孩子在家里要承受各种压力,在学校还要因成绩不好而遭到排挤。很多学生刻苦学习,不仅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还得为了不被其他同学看不起,因此,同学之间的竞争相当残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所遇到的挑战也越发艰巨。在通往考进大学的独木桥上,很多孩子产生了心理问题。北京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10岁至24岁的14万学生中,有20%曾经想过轻生,6.5%承认曾打算自杀。(各位父母家长,看了之后感想如何?我们的孩子将以一种怎样的健康心态去撑起祖国的未来呢?)

——文摘自《参考消息》2009年4月1日

第二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挫折与压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位课程 制作者:阿娜 邮址:aqgcyen@163.com

第七章青少年面对挫折及应对策略 我国当前社会十不和谐

一、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二、劳动关系日益失衡,劳资对立日益显性化;

三、乡流人口与城籍人口利益冲突;

四、城乡发展失衡;

五、地区差距持续扩大;

六、两个文明发展失衡;

七、效率与公平失衡;

八、经发与政法失衡;

九、人与人关系不和谐;

十、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人生未遇苦难者,只能算是半个人”。“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刺伤自己,也可以保护自己”。“挫折,可能是一座埋葬弱者的坟墓,使人在成才的道路上夭折;也可能是磨练强者的火炉,使人百炼成钢,登上成功的高峰”。第一节挫折的概述

一、挫折

(一)挫折的含义

1、《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解释为:失败、失利。

2、《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

3、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指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

(二)挫折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1、有行动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动机是推动个体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没有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挫折的产生也就无从谈起。例如,大学生为取得奖学金,争取各门功课的好成绩。

2、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个体所感受到的现实的挫折是在他采取一定的手段,为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预期目标的实际行动中产生的。没有满足需要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行动,即使目标再高远,动机再强烈,也不会产生挫折感,或只能产生想象中的挫折感。

3、有挫折的情境发生。只有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受阻但又不能逾越时,才构成挫折情境。没达到是情境,只是尝试而没达到则不构成挫折情境。如有的大学生一入校就为自己订好了考研的目标,但这个大学生仅把考研究生作为一种尝试,即使没有考上,也不构成挫折情境。

4、主体必须对目标受阻有知觉。如果客观阻碍存在,但人们主观上并无知觉,就不会构成挫折。

5、必须有对知觉和体验产生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具体来说,行为主体在受挫后往往有焦虑、恐惧、紧张、愤懑等。

(三)影响挫折感的因素

1、动机强度:挫折的产生与否和个体的需要、动机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动机一旦产生之后便引导个体行为指向目标。

2、自我期望值:对任何事物的自我期望与现实都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从实际

出发,只考虑主观愿望,人为拉大二者之间关系,就会产生挫折感。? 表现有三种情况:(1)期望值绝对化――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的学生将生活中的不快乐、学业中的失利、失恋等都看作不应当发生的,认为大学生活应当是圆满而理想的,因而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变得束手无策,痛苦不堪。(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使是喜忧参半的事情,看到的只是消极的一面。(3)无限夸大后果――有些人遇到一些小挫折,却把后果想象得非常糟糕、可怕。夸大后果的结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陷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

3、个人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按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目标规定的标准。一个人是否觉得受到挫折与他自己对成功所定的标准有密切有关。报负水平高的人比报负水平低的人易产生挫折感。

4、个人容忍力(耐挫力):个人容忍力是人们遇到挫折时适应能力的差别。有人能忍受严重挫折毫不灰心丧气;有人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会意志消沉;有人能够忍受别人的侮辱,但面对环境的障碍却会焦虑不安、灰心丧气。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因素是指非人力所能及的一切客观因素。例如自然灾害、台风、地震、酷热、洪水、疾病、事故等。???

2、社会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评价体系、行为模式等方面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客观上对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鼓励积极竞争和个人的发展,要求人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原先的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观念正受到挑战。面对这种变化,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合作与竞争等等关系这种冲突会增加人们的挫折感。(2)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直接影响价值观选择。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外来文化移入压力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入另一种文化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使人们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又准确地选择和认同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和挫折感。(3)当人们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心理挫折,3、学校环境的影响(1)校园环境设施的陈旧、安排不合理等。(2)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的滞后(3)校园文化的偏差。校园文化出现气氛不浓、品味不高的现象,许多学生社团组织名

存实亡;校园人际关系也变得庸俗化,同学之间相互猜疑、妒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现象时有发生,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利益关系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现象使不少学生心理难以平衡,产生心灵的孤独感、寂寞感与强烈的不适应感。(4)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的改革,上学交费制度的实施,淘汰机制的推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分配政策的完善等,无不冲击着心理脆弱、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学生。

4、家庭影响(1)家庭的一些潜在或显性的条件:(2)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主观因素

1、个体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身体、容貌、健康状况、生理缺陷等先天素质所带来的限制。

2、生活环境的不适应。青少年在生理上多已发育成熟,但其心理发展远没有成熟,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赖性和冲动性。

3、自我认知偏差。大多数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当取得一点成功时,自我评价偏高;而当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就会产生失败感或焦虑苦恼的情绪而低估自己甚至自我怀疑与否定。

4、人际交往不适。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对友谊、对朋友有着热切的依恋和期望。由于交往经验与技巧的不足,交往过程中沟通不足、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心理挫折。在集体生活中往往不合群,受到周围人的排斥甚至孤立,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冷漠、猜忌甚至敌意。??

5、动机冲突。动机冲突也是引起大学生挫折的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如果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不能同时获得满足,并且在性质上又出现彼此相互排斥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的心理现象。?一般而言,动机冲突主要有四种形式:(1)双趋冲突 :“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时,就出现了难以取舍的冲突。例如大学生在先升学还是先就业,(2)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二者必居其一”的心理冲突。(3)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面临两难选择。(4)双趋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目标,存在着两种选择,但两个目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使人左顾右盼,难以抉择的心态。如择业时有两个单位可供选择,而每个单位又利弊相当,就有可能举棋不定而陷入这种冲突中。

6、性与恋爱问题。他们有了强烈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需要,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学校规章制度、家长的约束等因素的制约,与恋爱相关的问题如单相思、被动卷入恋爱、失恋等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感,也有的学生因性压抑、性幻想、性自慰而产生心理挫折。第二节受挫后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一、挫折后的心理反应受挫后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人在挫折与冲突的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一般心理挫折的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积极心理防御、消极心理防御。

(一)积极心理防御:这种反应方式是正视挫折,承认挫折,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积极的行为方式,最后战胜挫折。主要表现为:坚持、表同、补偿、升华

1、坚持:指个体发现目标难以达到,要求自己做出加倍努力,并要求通过个体不断的努力,使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翁阿甘就是一位智商并不高,他面对挫折的方法就是忽视它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赢得了自己的事业,也获得了自己的生活。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成功就在于最后的坚持之中。

2、表同: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时,将自己比拟为某一成功者,藉以在心理减弱挫折产生的痛苦;或者迎合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人,按照他们的希望去支配自己的思想、行动,来冲淡自己的挫折感,并以此求得内心的满足。?? ?

3、补偿:即当个体行为受挫时,或因个人某方面的缺陷而使目标无法实现时,往往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其它方面的成功来补偿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升华:即用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目标代替,借以弥补因受挫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减轻痛苦。升华是最积极的行为反应,从古至今演绎出绵绵佳话。如古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写《左传》;孙膑跛脚修《兵法》;司马迁受辱著《史记》。

(二)消极心理防御:是指当大学生遭受挫折后所表现出来的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非理性行为。常见的情绪行为方式有以下几种。

1、固执:当个体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到同样的挫折,就

第三篇:中国公务员心理健康和压力报告

中国公务员心理健康和压力报告

公务员心理健康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而35岁正在成为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分界点。

三十而立的公务员们面临着最大的人际交往困境,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年公务员在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人际交往与情绪体验中则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参与“全国公务员心理压力调查”的公务员们几乎都认为,“工作责任心太强,追求完美”是自己活得太累并产生压力的首要原因,“工作负荷重”则被排到了第二位。受访的公务员,涉及宣传、教育、财政、信访等多个领域,从科级、县处级、厅局级,直至省部级,基本涵盖了公务员群体的各个层 级。公认压力较大的公务员群体普遍拥有的几大压力源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组织压力和社会压力。

上万名国家机关的职工干部参加了由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2010年公务员心理资本建设”系列讲座,这系列讲座几乎场场爆满,显示了这一群体对心理解压的迫切需要。据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在参与心理健康调查的青年干部职工中,有八成的受测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以上,但 是也有近二成的人群值得关注,他们的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水平。测试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人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表现稍好,但也有五分之一以上的人比一般人更 苦恼不安,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以应对他们面临的压力。

最突出的存在心理困境的是新生代公务员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但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相当大的人际交往困境。当下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青年干部的心理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公务员心理压力如何改善,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给出的建议是:应该充分把握其适应能力好、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接受心理管理知识的熏陶和系列心理能力训 练,努力提升心理素质,提高特定岗位的适应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另外要针对该群体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劣势,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以及情感表达与心灵沟通交流平台。

万名公务员“强心”集训记

一系列关于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的讲座吸引了超过一万名从中央到地方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参加,据不完全统计,在志愿参与心理压力测验后得出的报告中显示:参与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水平,有近1/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这个以 “公务员心理资本建设”为主题的心理学系列课程,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主办,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承办,在 2010年一共举办了12场这样的讲座,几乎场场爆满。

公务员们为什么对自己面临的心理压力有如此迫切的需要?

看得到的压力

当每场心理讲座开讲的时候,能容纳800人的会场没有一个空座,跟一般开会越开人越少不一样,这次讲座越开人越多,后面赶来的人已经没有座位可座。36岁的处长李志是赶来听讲座的人之一,但是他来晚了,甚至都挤不到会场里面去,他站在最外面听了一会,准备放弃。

不过,会场外面放着的四台机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李志走过去看了看这些陌生的玩意儿,一位咨询师告诉他这是生物反馈放松仪,可以测知他的压力以及感受如何放松的过程,这激起了李志的好奇心。他决定试一试,根据皮电和心率的显示,李志看到了屏幕上一颗枯萎的菩提树。咨询师告诉他,当人有压力和不放松的时候,这棵菩提就会呈现这样枯萎 的状态。如果能够放松状态,这棵菩提就会改变。李志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可是怎样都无法改变枯萎的状态。而他旁边机器上的一位女士显然很高兴,因为在指导 下很快就看到了屏幕上的菩提慢慢变得茁壮开花、绽放光芒。

从原先的部门调换到现在的部门已经半年了,李志一直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下属觉得他的做事风格太古板,不如前一任领导能力强。上司找他也谈过两次话,希望他能尽快融入新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

李志失眠很久,就算睡了也是一直做梦。觉得特别累,每天早上都很害怕出门上班,而到了单位还必须要装作没事一样,就怕被人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 更被看不起。听说旁边的贵宾室专门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一对一咨询。李志决定去聊聊。在一个小时的交谈中,他一直都在说,而心理咨询师只是偶尔发问引导 他的思路,他觉得对方并没有给他任何意见,可是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

逐渐看清了自己,心里明快了一些。

这一天的讲座似乎引发了连锁效应,有很多像李志这样的处级公务员开始打电话到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询问下一次的讲座和培训会在什么时间开始。

在讲座期间,来参会的培训者都可以做一份心理测评,或者在现场做,或者可以回家登录网站操作,然后会出具给其一份完整的个人分析报告。李志也做 了一份。在整个讲座期间共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了测评,其中1437人是在24~44岁间的青年干部职工。中心的心理健康研究组就重点依据这些数据做出了第 一份关于国家机关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报告。

这次调查依据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认知效能和适应能力等五个维度考量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的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理健康量 表。报告指出,参加本次测验的青年干部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通普通人群水平,而五个维度的考量中,除了自我认知外,其他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 中人际关系得分最低,有近1/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中心在心理接访案例中观察到,鉴于国家机关工作的特殊性,人际交往中的压力的确是比较突出的一块,这些显而易见的压力很容易阻碍他们的家庭、工作及其他方面的适应能力,造成内心的冲突与焦虑。

热线背后 不能说的痛苦

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中心设计365天的“日日通”心理热线,专业心理咨询师每天都坚守在热线旁边,从上午9点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普通单位五六点正常下班的时间正是中心一天里相对较忙的时候,电话比较集中。中心像她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共有18名。他们对于需要当面心里咨询的干部职工,向中心的心理专家预约,目前还有许多博士、教授参与心理咨询工作。

自从中心热线开通以来,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应接不暇,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有的是咨询职场上人际交往的压力,有的是倾诉婚姻情感的烦恼,也有的是来自亲子关系的问题。经中心初步统计,这些来访者的问题多以职场压力和亲子关系居多,情感问题次之。中心析认为,这如实反映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事业和子女教育双重压力下,存在诸多心理困惑需要解决。

杨莉就曾接到一位女性正处级干部的电话,她和丈夫都是部门的负责人,两个人工作很忙,儿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奶奶带的。上小学的儿子十分顽皮,三天

两头被老师找家长,有时候早上没带作业,有时候和同学打架,有时候就在教室乱跑。

这位干部苦恼地告诉杨莉,她和丈夫工作压力本来就大,孩子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工作时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又会出什么乱子,回到家夫妻与 奶奶因为对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又经常发生争吵。这位能搞定很多复杂工作的公务员,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子,这让她感到很焦虑。因为电话咨询的成效很有限,杨莉曾建议对方过来和专家聊聊,但对方拒绝了。

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杨莉发现这个群体总是对自己的身份十分谨慎,无论是咨询孩子问题,还是自己的认知问题,在交谈中能知道他们都在压抑自己的 痛苦和难处,不愿意让单位的任何人知道。“很多人觉得看心理医生就代表着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他的仕途肯定要受影响。所以有些人甚至 打电话都是偷偷的。”杨莉无奈地说。

中心注意到这些问题后,针对这一群体也设计了一些培训和讲座,虽然每次都向各机关部委做了宣传,但收效并不大。每次联系那些部门做心理讲座时,有的总是会笑笑以“最近很忙,改期再办”推脱。就算是有的已经定好的部门,也经常会突然接到电话说临时有重要工作必须改期,甚至直接取消了。

在工作中也发展,公务员群体中一些人人对心理学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其实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不是问题,就像是感冒吃药一样是可调可治的。技术上基本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必须要了解心理学,愿意从中找到一些方式方法,寻求一些渠道去改变心态。

中心希望借由“公务员心理资本建设”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学的好处。中心利用自身具有心理学专家的优势。在2010 年为公务员们进行心理减压和疏导。

有压力就有需求,系列讲座前后吸引了10000多人参加,学员涵盖了所有的部委,很多讲座都爆满,随着每一讲的深入,一些中央部委还特别组织处级以上干部集体观摩学习。

婚恋危机 必须重视的问题

40岁的李建峰人生经历一直是顺顺利利的,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要求下报考了公务员。工作10年后,他从科员、副科级、科级,提升为副处级干部。李建峰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但坐在这个岗位上,重要的事并不是他说了算,自己的很多想法也难以完成,干的工作有些是他不喜欢干的事儿,或不赞成干的事儿。工作中的压力让他脾气变得很不好。有时候下班回到家仍然板着脸,妻子关心问问,却都被他冷冷地回绝了,“你能懂什么?”时间久了妻子对他也有埋怨,觉得他对自己就像是对下属,体会不到伴侣的感觉。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身为团委书记的中心本身是心理专业出身,还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因此,他更能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状态。很多人知道他是学心理学的,因此 无论是开会还是去其他部门办事,总有人会找他谈谈,即使会上不方便说,私下里也一定会打电话。他也经常在中心给那些负责热线的心理咨询师做督导,在他看 来,李建峰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工作压力造成的婚姻情感失衡的例子太多了。因此,在考虑“公务员心理资本建设”讲座的内容时,大家很早就确定了探究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这样的题目。这次的讲座酝酿了两年之久,每周都会开协调会,研讨的最多的其实就是到底该给这些公务员们讲什么。

十二讲的每一位教授都有着各自擅长的专业,他们原本想讲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块,但商量的结果是,他们必须讲授最贴近这个群体需求的东西。每次例 会,大家都会拿出很多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找出这一群体最迫切需求的东西。中心觉得必须有针对性的内容才会更加吸引人,才能达到一针见血触动这一群体关 注自身心理健康的目的。在反复的探讨下,他们最终定下了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经过精心准备,讲座最终得以在2010年实施。心理咨询中心印发了大量的海报和宣传册通过团工委下发到各个机关去,此外,他们还在机关内部网站上推广,每名职工只要下载入场券并加盖单位公章到时就可以免费入场。海报上除了讲座安排,还清楚地标明了路线图,甚至还包括在哪里停车可以不花钱的攻略。中心事先还特别给每个团委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再三表明心理学对大家的重要性,并表明这十二讲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请这些书 记帮忙号召更多人关注此次讲座。“其实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这个群体真的来了解心理学,了解他们自己的心理压力,了解他们能够通过这一学科让自己过得更快 乐和轻松。很多人都逃避压力,不愿意说,不愿意去看,但往往心理的那个负担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认识它、重视它,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它才能让自己过得更 好。”中心感慨地说。

200人的心理专员队伍

“米卢说什么?态度决定一切!我个人认为,米卢是我们的好同志,他不是中国足球总教练,而是总心理医生。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是给国足做了心理 辅导和校正。不管是凑巧也好,有缘也好,最后中国足球就是冲出了亚洲。”当心理学专家杨凤池在台上说到这时,坐无缺席的台下再次爆出了阵阵笑声。

在十二讲中,《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探索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公务员的兴趣管理》等都是最受欢迎的讲座,其中一些讲座,很多没有地方坐的人将过道也挤得满满的。

有些专家很善于讲故事,一个又一个案例让台下听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一个专家在课程中说:提高情商是大家的主要任务,他告诉他们应对压力的主要有自我减法、理性互动、有效管理三个方面,讲到这些时,台下的人又收起笑容纷纷拿起笔认真记录。中心注意着现场每一次的动与静,他都把这些记录 下来,再反馈给下一讲的专家,让他们更容易地了解到台下观众的兴趣点和基本的需求。

还有一些讲座刚结束,很多人领导就热情地邀请专家能够单独去做一次讲座,还有一些人见缝插针地问上一两个来不及课上问的问题。

“公务员心理资本建设”讲座就像是一场“强心”风暴席卷了各个部委。讲座结束后的半年里,中心陆续接到了20多个部委的电话,希望中心请专家去单独做报告。据事后了解,截止到目前,有将近40个部委都先后开展了这样的后期培训。中心和各个部委间的合作逐渐多了起来。虽然还不能达到普遍的状态,但这次的讲座激发了这个群体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这对中心未来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在新一年的工作规划中,中心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支 200人左右、分属于各个部委的骨干心理管理专员队伍。在设想中,会从每个部委挑选一到两名骨干培养对象,由中心统一专业培训,由他们配合中心开展各个部委的心理健康工作。在他看来,这些专员将成为每个部委和中心的桥梁,通过他们及时发现和了解这一中青年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压力状态。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将对于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持续关注,而且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毕竟他们肩负着执行国家各项决策的重任。

第四篇: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春期叛逆与亲子关系

摘要: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以其鲜明的生理和心理剧变为标志,有别于其他生长阶段。随着身体上生理方面的迅速生长乃至第二性征的发育,青少年在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心理变化是变得叛逆,这也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主要表现为对成人权威的挑战,即对家长和老师产生质疑。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如何呢?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心理的急剧变化从而把孩子引导向好的方面呢?我的文章主要围绕着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以及家长如何处理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来阐述。

关键字:青春期叛逆;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和儿童时期相比,由原来的服从、顺从和绝对的信任转变为拒绝服从、顺从和怀疑质疑。每一个理性的成人都应该为这种转变而愉悦,因为正是这种对权威的挑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遗憾的是,不在少数的成人却为此恼火、伤心,甚至感觉到绝望。

我现在在辅导一名初中二年级的男生学习语文,在与他的相处过程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具有强烈的叛逆特点,尤其是他和他父母接触时,其叛逆的特点表现的更为显著。作为初二基础班的一名学生,他的成绩相对较差,基础不好,所以他的父母想多给他补补课,希望他有提高,可是这一行为却没有提前和他沟通好协商好,这个孩子是在父母的生生逼迫下去参加补习班的。据孩子自己说,他在这些补习班上什么也没学到,无非就是混时间罢了。而且,父母的这种不经过他同意就擅自决定安排他的时间的行为,引起了他的强烈不满,每次补习结束后他回家都不愿搭理父母,父母问他学习情况也不吭声,以沉默的方式应付父母。

更让他的家长头疼的还不只是学习问题,现在这个男生因为和他的妈妈发生过几次大的口角冲突,已经出现了离家出走的状况。在他离家出走时,他和一些他认为很仗义的社会青年混迹在一起,参与打架斗殴,并被学校给予留校勘察处分。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一旦这个孩子由于身边的“哥们”的怂恿沾染上坏的社会习气如抽烟、喝酒甚至吸食毒品等,他的一生就基本有了污点。

作为他的家教老师,我总是想从思想上来纠正他对其父母的错误看法。每次上课时我都会提前半小时去,主要是想和他多聊聊,用一种很平和的、朋友式的关系来交流,我能感觉到他很喜欢向我倾诉他的内心苦闷。通过和他交流,我知道这个孩子其实明白他的父母对他的要求是对的,也理解父母的苦心,但他还是选择和父母以对抗的姿态相处。我问过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是因为他父母并不尊重他,跟他交流很少,而且通常是争吵不断,很少能平心静气地探讨一个问题。

和这个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里,我能感受的到他和父母之间那种深深的隔阂感,这种可怕的交流障碍正是阻隔两代人心灵距离的罪魁祸首。我认为他们两代人所要面对的其实并非只有孩子青春期的躁动和叛逆,还有母亲的更年期不安,当孩子的青春期遭遇母亲的更年期,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他们的战火是必然燃起的。如果孩子的父母能真正地坐下来好好和孩子谈谈心,而不是对孩子大吼大叫,也许会收到更良好的教育成果。对于那些因为和青春期的孩子无法相处而烦恼的家长,我给予以下三个建议:

一、认真倾听,认真解答问题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无大事,尤其是辛苦忙碌一天回到家里,对孩子与学习无关的倾诉并无热情和耐心,或者敷衍了事,或者直接打断,以“今天考试没?几分啊?最高分多少?”取而代之。在家长看来,孩子的学习最重要,时间宝贵当然挑要紧的来问。问完话,吃完饭,孩子就得赶紧写作业去了。所以许多家长除了学习,对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几乎都不了解。曾经有个学生向我诉苦,因为胖,她在学校里被同学排斥,她心情很不好也影响到了学习。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父亲对她劈头盖脸一通责骂,她委屈地解释其中的原因,可

是却被父亲粗暴地打断了,并且说:“考不好,还要为自己开脱,你要不要脸。”我给予她安慰和鼓励,称赞她是勇敢的好孩子,告诉她与同学相处的一些技巧,事后也与家长取得了联系,进行了沟通。当她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的时候,学习上的问题也相应得到了解决。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认真倾听孩子的烦恼是多么的重要。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因为人际交往问题前来求助的占到80%以上,除了被排斥、孤立,还有早恋、暴力、交往恐惧等。作为孩子重要他人的父母,能够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十分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正是认真倾听孩子的语言,认真解答他的问题。

二、尊重隐私,尊重他的朋友

不可否认,还是有家长会固执地认为孩子是他的私有财产,孩子的身体包括他的心灵,全部属于那个赐予他生命的人。青春期会出现的另一个让家长头脑发胀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早恋。尽管很多心理学家早已经大声地声明,青春期对异性发生兴趣,产生好感是可喜可贺的成熟的起步,但是仍然有不少家长把青春期异性交往当成洪水猛兽。孩子不能和父母讲,就背着他们偷偷交往,因为缺少引导,反而出现了更多的青春期性行为,因为缺少性知识,相应的少女堕胎事件也在增加。当事件曝光后,家长又将矛头指向自己孩子的朋友,认为他们的错误诱导是孩子变坏的根源。他们用种种方法,将自己的孩子孤立起来,接送上下学、没收手机、监听或拒接电话等,结果却使孩子愈发叛逆,甚至逃离家庭。

颖是一个品学皆优的高中女生,外型靓丽,很得男生爱慕,但她却和一个外貌平平、劣迹斑斑的男生走得最近。颖的父亲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并且严厉地教训了自己的女儿,说小小年纪不该早恋,而且还是跟这么一个人渣,简直不知羞耻。女儿委屈地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只是想帮助这位男生,并不如父亲所说的那样。父亲固执地认为这是女儿的借口,看到一向优秀的女儿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他早已气得发疯。两人的争执不断升级,最后,颖真的和这个男生走在了一起。事后她说:“既然他不相信我,那我就把它变成真的。”每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特性,我们应该学习尊重这种特性,必须看到,他们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颖是善良的,不幸的是,她的美好的愿望被错误地理解了,这无疑严重伤害到她的尊严。父亲在这一事件中的不理智行为最终导致了颖的“恋爱”,也粉碎了颖助人的美好愿望。

三、建立平等、相互信任的新家庭关系

父母绝对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婴幼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决定了以父母为主要管理者的家庭关系。当青春期悄悄到来的时候,一些父母可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家庭关系,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家庭关系来适应孩子的成长。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

哲的父亲是一个能干的生意人,平时工作虽然忙,却一直没有疏忽对孩子的管教。他对哲很严厉,从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哲都必须严格遵守父亲的规定,做不到就得接受处罚。哲一直很听话,八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哲在学校遭遇到不良学生的敲诈勒索,因为软弱和害怕,他不敢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哲用学校买学习材料的借口不断向父母要钱,终于引起了父亲的怀疑。在证实这一切是谎言之后,哲的父亲惩罚了哲,而哲的辩解被认为是另一个谎言而受到更重的责罚。学校的压力和父亲的冤枉让哲看不到希望,他选择了自杀。当这个可怕的悲剧发生之后,哲的父亲痛不欲生,他恨自己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但一切已经太迟了。哲的悲剧在于父亲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成长的环境,他的严格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哲自我成长的机会,他无法处理复杂的社会事件,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得到支持,因为他在家庭关系中始终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哲父亲的武断、粗暴、不信任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父母必须明白的是,当孩子步入青春期,这种平等、相互信任的家庭关系就变得尤为重

要。因为孩子要从单纯的家庭关系中走出来,面对更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在家庭的支持中学习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事件,而这一切都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处、互相信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斯滕伯格在他的著作《青春期》前言中这样写道:我要举一个又一个的例子,来证明骚动不安并不是大多数青少年会遇到的问题,来证明大多数青少年可以和他们的父母有比较好的关系,以及证明青春期并不必然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时期,诸如此类。诚然,只要科学地看待青春期,了解所谓“叛逆” 背后的真相,找到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交流的正确途径,青春期着实是值得期待的一段美好时光。

第五篇: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的内容,具体内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运动的多样性造就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完整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1 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运动的多样性造就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完整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1

调查:肖静 李琴 任燕琴 韩雪 方洁 虞涛 房启志 黄宇 赵敏雅 宋启迪

指导教师:李家华 王丽娟

内容提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 9 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 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 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该调查报告包括六个主要内容,分别是: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调查背景

在教育部 2002 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这两项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从当今的社会现实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主要由学校和父母承担。但是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以分数为重点,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活动是针对全国范围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我们共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抽 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们分别是:天津、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湖北、内蒙古、宁夏、新疆。每个省又分别抽取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高中、农村初中各一所学校的 50 名同学进行调查。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以及我们的财力、人力等因素,我们将调查的范围确定初二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能代表初、高中学生的整体水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800 份、访谈 72 人,问卷收回 1728 份,其中有效问卷 1518 份。

(二)调查方法及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学生自填问卷、统一指导语)和结构式访谈法,并在学生自习课上进行。

我们采用的问卷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 100 个项目,含 8 个内容量表和 1 个效度量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每份问卷前面单另附了每个学生的基本信

息,其中包括:省份、市区、户口、性别、家庭结构、年级、学习成绩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影响这八个量表的因素。另外,在问卷最后还附了三道有关性心理的题(问卷分析的时候单另分析,故不会影响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设计这三道题主要是想初步了解城、乡青少年对性的了解程度,以及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性心理的重视程度,以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某种参考。

结构式访谈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我们想要了解的、问卷中没有涉及到的,而又可能会对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设计的。具体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压力来源、排解压力的渠道、社会心理,以及性心理等几个部分。

三、调查结果(使用 SPSS 软件分析)

(一)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注:该表显示的人数小于有效问卷数量 1518 人,因为部分同学漏填了另附的“基本信息”

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共 1306 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7.78%。心理状态欠佳的学生共 120 人,心理健康状况较严重的学生 62人,以上二项合计 182 人,占总数的 12.22%。其中,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 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 11.90%。

(二)其他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关系

经过 SPSS 分析我们发现,户口、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够等因素对测验得分没有明显影响(P<0.05),性别对此有一定影响(P=0.05),而区域因

素及学习成绩水平对得分有明显影响。

1.区域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

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率分别为 11.37%、15.68、6.58%。对比可见,中部青少年心理压力最大,东部次之,而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卡方检验结果,11.385 4.023

(P=0.023<0.05,区域对总分有明显的影响)

2.学习成绩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

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成绩水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较大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学习成绩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日趋激烈的学习竞争,以及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

篇 2

内容摘要:为了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现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对前进路中学三个年级的 110 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总体情况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体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不同的项目上。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注重对专业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为学校的教育者及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具体

问题具体对待提供了参考价值。

一、调查研究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 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调查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前进路中学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 26%,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 60%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 10%和第四种类型 4%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 A,B,C,D 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 和 B 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 C 学生感到怕,D 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 30%的 A 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 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 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 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 D 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 10 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 0 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 17%的学生达到 8 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 6 分—8 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 43%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 81%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 ”时,70%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

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初一、初二 684 人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 百分比

学习焦虑 43%

对人焦虑 36%

孤独倾向 13%

自责倾向 9%

过敏倾向 2%

身体症状 9%

恐怖倾向 2%

冲动倾向 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

稚嫩。

(4)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四 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学校内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进行群体辅导,个别辅导.(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

(4)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工作者(高

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篇 3

一、量表简介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可以用做评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有 10 个分量表,分别是:一、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二、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三、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五、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

六、焦虑,如紧张,心神不定,烦躁;七、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八、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九、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十、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本量表既可以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根据每个量表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二、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 1 分,轻度为2 分,中度为 3 分,偏重为 4 分,严重为 5 分。该总均分是由 60 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 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10 个分量表分别由 6 个项目组成的,将每个分量表 6 项得分之和除

以 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理健康总均分或因子分低于 2 分,表示心理比较健康;超过 2 分(包括 2 分),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总均分或因子分是 5 分,表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三、测试结果总体概述

考虑学生实际,排除假选择的可能性,对因子分 2.5 分以上的进行了统计,参测学生各因子所占比例为:强迫症状 19.16%、偏执 13.53%、敌对14.05%、人际关系敏感 20.81%、抑郁 16.43%、焦虑 20.53%、适应不良24.33%、情绪不稳定 26.67%、心理不平衡 9.11%。

从以上数据看出如下问题: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五项都超过学生数的 20%。

2、学生进入职校后,大部分学生住校,开始远离父母,进行相对独立的生活,增加了与同学相处的时间,但是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表现在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比较明显的比例较高,当然情绪不稳还应该考虑到离家住校后的想家情绪的影响。

3、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的比率也较高。根据这一测试结果,建议班级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班会、家长会、师生交流等机会,给学生创造沟通、倾诉的平台,进而得到缓解。

四、综合建议的三个策略

1、掌握应对策略,对班级测试指数高的项目因子,即不要迷信测试、也要适时调节:针对班级整体发挥集体的作用,有意识的开展班级活动,

充分利用班级骨干,也要充分给重点学生创造活动平台。

2、各类因子指向的学生应对策略建议: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家庭状况,必要时对家长提出建议;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心,更重要的是针对性的安排谈话和活动,做学生忠实的倾听者,加强认知指导。

3、个别特殊学生关注策略:经常倾听和关注,不歧视,不传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严重的一定要告知家长转介到专门心理咨询部门进行治疗或矫正

综上所述,本次测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为班主任及家长提供一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

报告人:李 冰 20XX 年 9 月 18 日

下载学习压力损害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压力损害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大家都知道,身体健康很重要,虽然说拥有健康不等于拥有一切,但是失去了健康无疑失去了一切。当我们非常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就需要了解目前影响人们身体......

    中学生学习压力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压力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李小平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校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等现状的了解,分析两者的相关情况,为我校以及落......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要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所以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心......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有以下10条: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

    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目前由于我国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又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等,青少年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能在学习和社会活 动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谅解他人,辨别是非,在遇到困扰时能克服困难。 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尚......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的转折和关键时期,因而中学不仅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开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志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志(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智力一般是指人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总和。人群的智力呈常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