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白杨》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抓住“沉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Δ”号标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
二、抓“沉思”一词学习课文
(一)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
1.默读1~4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
2.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
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
3.学习文章的5~13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分角色把兄妹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老师就读爸爸说的话和叙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俩争论时那份天真、固执的语气读出来。
(2)学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文章第14小节,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
过渡:哥哥最后一个问话: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出示课件: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
①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后,老师启发学生: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吗?
学生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一句后,老师更进一步引导理解,老师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把白杨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特点读出来吗?
③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吗?
◇当堂完成课堂小练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咱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风沙刮来,白杨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打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干旱,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洪水,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朗读第14小节。
5.学习第15小节,抓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
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画上一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形图案上画一个“?”)
出示课件: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1)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2)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
(3)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
(4)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
出示课件: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
2.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
设想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3.学生交流讨论。
4.理解爸爸的心。
(1)出示“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①指心脏。②指思想、感情等。
(2)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条后用“心”字来扩词,老师相机板书:心情、心思、心愿。
(3)学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
(4)老师小结: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你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内含了;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学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同学们这回对爸爸的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指板书回答,并擦掉心中的“?”号。)
三、想象拓展,布置课后小练笔
1.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
老师启发: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们难忘当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车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他们正准备奔赴西部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孙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想想,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四十年后可能在沉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
2.布置小练笔作业:同学们可根据以上的设想大胆展开想象,完成小练笔作业《第三次沉思》
板书设计
枝干挺直
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第二篇: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3中徐剑
一、目标概说
1、教学目标
(1)了解白杨树的特征,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练习背诵课文6-8自然段。
(2)通过诵读体味情感和语言,巩固排比、反问修辞手法及作用。(3)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2、教学重、难点
(1)分析5、7段内容,归纳象征的写法。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
二、教学创意
本堂讲读课的设计思路紧扣主题------“礼赞”二字,由浅入深,由树到人,学习本文象征的写作手法。分为以下二个步骤:
1、悟读白杨形神之美
2、品读象征意蕴之美
三、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你们猜猜这首诗描写的是哪种树木!“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白杨树。不错,这首诗把白杨树挺拔、向上的形象描绘的生动细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茅盾的《白杨礼赞》,看看他笔下的白杨树是什么样子的。
(二)、由树及人,层层深入,体会象征意义
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本文题目是《白杨礼赞》,题眼是哪两个字?对“礼赞”,赞是赞美,那礼如何理解?对,崇敬!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崇敬的赞美!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有哪些?(学生齐声回答)
1、悟读白杨形神之美
(1)作者赞美白杨树,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放声朗读第五自然段。
干,笔直
外在形态
枝,靠拢
旺盛,力争上游
叶,向上 皮,光泽
倔强挺立
内在精神 向上发展 坚强,有斗争精神
不折不挠
明确:作者从干、枝、叶、皮四方面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目的是突出树的正直,团结,进取的内在精神。
(2)结合ppt图片,再次朗读第5自然段。感受白杨树的形神之美。
2、品读象征意蕴之美
A、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不是。那作者由白杨树还联想到了什么呢?朗读第7自然段,思考:(1)、作者由白杨树还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第七自然段除了象征手法,还有很多值得赏析之处,同学们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预设:生1:还联想了北方的农民,家乡的哨兵,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师:请读读原句。
师:作者为什么会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家乡的哨兵,抗日的精神和意志呢?
生2: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和北方的农民很像,白杨树坚强不屈傲然挺立的身姿和家乡的哨兵很像,白杨树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抗日精神很像,所以二者会产生联想。
师:出示幻灯片:作者借对白杨树赞美表达对北方的农民,家乡的哨兵以及抗日精神的赞美,这种手法就是象征。之前我们接触过象征手法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说说?
生3:《未选择的路》,借自然之路象征人生之路。《荷叶母亲》荷叶象征母亲,莲象征孩子,荷叶护莲就像母亲保护孩子一样。
师:很好,那何为象征手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第二、象征又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是着眼于局部的表达效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表达象征意义之前,往往要对这些事物进行细致描绘,突出其某方面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第三、象征的主要作用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者不能值说的意思、情志寄托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家乡哨兵,抗日的精神意志,而是要借白杨树来赞美呢?
师:出示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辗转各地,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粉碎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于是在1941年3月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了含蓄的象征手法,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师:作者把不能直说的话借象征手法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含蓄。那这一段内容还有很多精彩的部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赏析这一段,可以从修辞和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生4: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运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反问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层层递进,气势恢宏,语气更加肯定、强烈,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师:下面同学们再一起朗读一下这组句子,把恢宏的气势,强烈的情感给表现出来。
师:那这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5: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四句话(读),要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但前三句却说它不美,不是好女子。欲褒先贬,欲扬先抑。
师:那你能把这部分读一下吗?
生3:读
B、象征手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文章中还有一处象征手法,谁找出来了?
生5:第九段中的贵族化的楠木,象征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
师:在这里作者提到这类人有何用意?
生6:二者形成对比,突出赞美白杨树及其代表的的精神和品格。
师:我们一齐朗读最后一段,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收获了呢?
(四)、作业:
1、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可以兼用多种修辞和写作手法)
2、背诵6-8段。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阅读的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1、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作者在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时,具体从几个方面去写的,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想一想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含义是什么?白杨树象征什么?以上的教学环节,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不断的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也显现出来了。
2、新课程理念下非常注重整体感知,教师们也因此而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去进行整体感知。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如:“礼赞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立即抓住了本文的线索:“不平凡”;“树的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使学生走进文本之中,从而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认为白杨树不平凡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不平凡,这样从而完成对文章前半部分的感知;而“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文本后一部分的阅读之中;然后水到渠成的提出本文写作手法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3、注重了朗读,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很有必要多朗读。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叩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学时,我注重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朗读。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读读相关的段落;提出问题,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己练读,集体朗读。这些方式和方法,不但给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情感气氛,而且又变换了朗读方式,既使学生有新鲜感,又使学生与作者思想相碰,情感相激,产生心灵的共鸣。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篇:《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2.配乐朗读录音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白杨》。请四位同学每人朗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请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白杨》这篇课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指什么。(这里讲的“卫士”指的是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这位旅客“出神”为什么呢?我们分析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突破课文难点。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
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集体朗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板书:直 适应性强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说得很好。请看书上的图,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大戈壁上)
对。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画,听配乐朗读第一段的录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
(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板书:坚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请同学们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别人解释或说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他们只知道……还要坐汽车。”)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四个人一组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然后请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除了孩子们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请各组派代表谈谈你们的讨论结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学们讲得很有深度,他们还不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可能还会有众多的不知道。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分小组议论议论,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他们的工作,建设边疆。)爸爸的心愿,也就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没有直接讲明,却让同学们给解释得这么好。看来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可是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
同学们,你们说他们是不是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的人呢? 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三、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同学们,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几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这一点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
说得好。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四、朗读全文,体会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五、理解《白杨》表达的情感。教师出示投影:
选择你认为概括的最准确的情感: 板书: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六、总结全文。
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白杨树,可是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又进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写白杨树,实际上赞扬了边疆的建设者。这种写法很新颖,能够引人入胜。这种方法叫做借物喻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记住白杨的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板书设计:
直 扎根边疆 适应性强 坚强 建设边疆
第四篇:《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视频《戈壁风光》。
2、幻灯片《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段,知道了这一课主要讲爸爸在去新疆的路上,通过向孩子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的内心。那么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什么?又表白了自己的什么心愿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感悟白杨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出声读课文的1~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爸爸绍白杨的话,然后认真读读这几句,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情境等。)
2、全班交流:
⑴找生读句子。
⑵交流:
①第一句:抓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
(比如:向来、一直、一向、历来等。)
师: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
②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
(比如: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
师过渡:现在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大戈壁生根、发芽。下面我们就去大戈壁看一看。
(播放课件:戈壁风光。)
师引导: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
③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
师: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就默默无闻地舒枝展叶,绿化城市;农村需要,它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防风挡沙;戈壁需要它,它就扎根戈壁,成为铁路线上的卫士。看,风沙刮来了,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雨雪打来了,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干旱袭来了,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洪水涌来了,白杨像磐石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敬佩、崇敬)
现在,你就放开声朗读这段,把自己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吧!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三、领会爸爸的心愿
1、师: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找生读14、15自然段。
2、交流:
师: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话里有着深刻的含义,而此时孩子们还不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生结合课文回答。3、师导:课文中用了三个只知道,实际上暗含着孩子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念书;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
4、师: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弄明白:
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
5、师小结:
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不正体现了他们像白杨一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让我们怀着这种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再读一遍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吧!
齐读。
四、借物喻人的写法
师: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杨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动摇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种表面写白杨这种物,实际上是写边疆建设者这类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1、自己读16自然段,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指导学生用充满自信、希望的情感来读。
五、总结升华,进行练笔
1、的确,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不计其数,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献出了生命。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几张照片来体会一下新疆建设者为祖国所奉献的一切吧。
(播放幻灯片: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2、看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下面就写下来吧,可以用各种形式,比如诗歌、书信等。
3、交流练笔。
4、小结: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我想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第五篇:《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爸爸的心愿。
2、运用文中的语言现象“从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还„„总是„„”写一小段意思连贯的话。
3、体会借物喻人的特点,拓展阅读借物喻人的文章两篇。【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爸爸的心愿。【学习难点】
运用文中的言语现象“从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还„„总是„„”写一小段意思连贯的话。【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白杨的哪些特点?(高大挺秀、适应力强、坚强不屈)
二、体悟爸爸的心。
1、谈话:(播放画面)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地是黄的,天也是黄的,在这浑黄的基调上出现了一片翠绿,那就是——白杨。它高大挺秀,傲然挺立,他们像列队的卫士,挺立在沙漠上,抵挡着风沙的袭击;它们又像不屈的勇士,面对狂风暴雨,巍然毅力,它们给这贫瘠的沙漠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在爸爸的心中,白杨树——高大挺秀,它适应能力强,它坚强不屈。
2、引读课文:
师: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生: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师: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他们只晓得——生: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师:他们只晓得——生: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是接他们到新疆去年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师:他们只晓得——生: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这些都是孩子知道的,还有很多是孩子们不知道的。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的“空白”。
预设:
a、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b、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
c、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
师: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预设:
a、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b、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开发新疆大油田。
3、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画面。想象一下,他们在建设边疆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思考后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思考:既然条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指生说。
小结:爸爸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不动摇。爸爸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具有白杨的品格,长大以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这就是爸爸的心愿。
4、爸爸还有一桩心事,谁明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到边疆去建设,因为文章中写到了几棵小白杨。)
小结:难怪人们都这样赞美边疆的建设者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好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啊!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新疆的繁荣。(课件演示今日新疆)
指导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拓展写话,借物喻人。
1、谈话: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这也是边疆建设者要表白的心。课文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白杨树是边疆工作者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白杨是边疆工作者默默奉献精神的象征,白杨是边疆工作者不计较生活条件为人民做贡献的象征„„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像白杨一样的建设者,他们是谁呢?指生说。(默默无闻的护士、北京奥运会建筑的建设者、援藏的老师、国庆演练的战士们、在守卫边疆的战士、在大西北工作的铁路工作人员等。)
出示:“()从来就这样()。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尽情的讴歌无私奉献的建设者。
学生自由写话,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业。
四、总结课文,课外拓展。
1、小结: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我陶醉在你们充满智慧的话语里,不管是把笔触指向“援藏的老师”还是指向“铁路工人”,不管是写“在守卫边疆的战士”还是写“默默无闻的护士”,都会正确流利地写出很有思想的句子。真让人佩服。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去读一读老师向大家推荐的“借物喻人”的文章,那里会有一番新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2、拓展阅读《古井》、《胡杨赞》。
板书:
借 白杨
喻
爸爸(建设者)
高大挺秀
品德高尚
适应力强
不怕艰难
坚强不屈 扎根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