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后勤集团主办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后勤集团主办总第25期2004.4创新学院物业管理
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我院从2000年开始实施物业管理,特别是在2002年后勤集团成立物业管理中心以来,学院的物业管理工作在学院领导的关怀和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到2004年4月,学院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及环境卫生和绿化、亮化工作等基本实现了物业化管理。物业化管理调动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师生员工爱校、护校的意识和行为,为师生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和舒适的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受到了学院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
一、我院物业管理基本情况及现状
1、楼宇实施物业管理情况
目前我院教学、办公、学生公寓、职工住宅建筑面积145885m2,其中由后勤集团物业管理中心承担的楼宇物业管理面积为53710 m2,具体情况如下:
(1)教学用房 建筑面积合计:19925 m2,实行物业管理(教学一二楼、装饰艺术中心)面积:19085 m
2(2)实验室用房 建筑面积合计:24670 m2,实行物业管理(综合实验楼、实验实训大楼)面积:19500平方米
(3)公共建筑 建筑面积合计:10092 m2,实行物业管理(图书馆)面积:7996 m
2(4)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合计:7931 m,实行物业管理(行政、系部办公楼)面积:7129 m-123-
难以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的,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从自己培养和引进两方面下功夫。
(3)加强保洁和安保基本队伍的建设。要认真实行保洁员和安保员社会公开招聘和岗前培训制度,努力建立起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良好的以物业主管为主、领班和保洁员、安保员组成的物业管理队伍,实施队伍的定期培训、考核和淘汰制度。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物业管理费用的投入
多年来,学院的基础建设落后于学院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不到及时的维修、维护和改造,水、电、暖、气管线的跑、冒、滴、漏现象还多有存在,学院应在新老校区总体规划中,应适当兼顾原老校区管线及楼宇的改修、该造工作。同时增加物业管理费用的投入,目前物业管理费用是在核定人员及待遇的基础上确定的,物业管理中心缺乏再生产及必要的生产工具的购置能力,不利于调动管理责任方的积极性,更难于形成一个长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院的物业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无论在物业的科学、规范管理上,还是在物业管理内涵认识上都还有一个提高的过程。我们相信,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我们同心协力、开拓创新、踏实工作,一定能够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
㎡
简讯
爱拼才会赢在院第二十届运动会上,后勤集团代表队全体运动员努力拼搏,奋发进取,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争
创“高校标准化食堂”按照“高校标准化食堂”的要求,饮食服务中心在学院及集团的领导下,本学期以来扎扎实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4-效。加强内部管理,编制了饮食服务中心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二食堂
泔水回收台进行了改造;购置保洁柜,配备了饮食卫生安全监督员,实施餐具回收制度;外聘回民厨师,增设了回民窗口;实施了饮食从业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制度;积极开展联谊活动,设立意见箱,加强与广大师生的沟通;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正在形成,就餐率稳步提高。
饮食服务中心 供稿
儿园迎评为迎接市教育局对幼儿园的评估验
收,幼儿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迎评工作
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加强园舍的建设,铺设户外软质草坪、软质塑胶地垫及攀岩壁;为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增设了升旗台。对幼儿盥洗室进行整改维修;添置了消毒柜、臭氧灯等设施。园内环境充分得到净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保教人员以评估为契机,严格按照幼儿园《规程》,努力做到保教相结合,更新教育活动内容,克服小学化倾向,并制定了一些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新课题,有计划地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利用黑板报、家长园地、半日开放活动、家园联系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活动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迎评工作中,全体保教人员在保证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教具玩具。开设种植园区、养殖区、室内社区、角色游戏区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活动的空间。
我们相信,在学院的关怀下,在集团的领导下,有全园员工的不懈努力,我院幼儿园一定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验收。
幼儿园供稿
-5-
第二篇:中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文件
中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文件
院党字[2007]33号
关于下发《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领导 职务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管理干部结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科学合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领导职务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经研究,同意下发,请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遵照执行。此通知。附: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领导职务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二〇〇七年七月九日 附: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领导
职务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管理干部结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科学合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坚持标准、总量控制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动态管理原则。第三条 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分为三级:副主任科员(副科级)、主任科员(正科级)、副调研员(副处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在某一系统或部门设置的非领导职务,按上级文件规定的名称称谓。第四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选拔任用主要考虑现任机关教辅和系(院、部)专职党政管理干部。第五条 非领导职务的职数应根据工作需要及有关文件规定,由学院党委统盘考虑,进行定编。第六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任职,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基本条件
1、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能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吃苦奉献精神,热爱学校,爱岗敬业,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3、具有胜任本岗位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具有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工作实绩较为突出;
4、廉洁奉公,公道正派,艰苦朴素,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品德优良;
5、密切联系群众,有民主作风,能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批评监督;
6、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能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上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7、身体健康。
(二)任职资格
1、副主任科员 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二年以上;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专科毕业工作七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十五年以上。
2、主任科员 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在副主任科员岗位上工作五年以上。
3、副调研员 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在主任科员岗位上工作七年以上。由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的,可不受上述资格条件的限制。非领导职务原则上逐级提升,对于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和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可以破格提升。第七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选拔任用,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主任科员和副调研员的选拔任用,按照《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副主任科员的选拔任用,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单位推荐
1、候选人确定。根据定编的岗位,由所在单位(部门)或总支、支部根据任职条件提出候选人;
2、民主测评。由所在总支或支部对候选人采取民主测评等方式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名单;
3、总支、支部考核。总支、支部进行全面考核,写出综合考核材料(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管理能力、工作实绩等);
4、党政班子共同研究。本单位(部门)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填写《非领导职务干部推荐表》;
5、推荐上报。上报材料(1)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2)综合考核材料;(3)《非领导职务干部推荐表》。
(二)资格审查 党委组织部对推荐人员应进行资格审查。
(三)讨论决定 学校党委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四)任用 副主任科员的任用由院党委组织部下发任用文件。主任科员和副调研员的任用由校党委下发任用文件。第八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实行聘期制,每届聘期为二年。聘期届满后,未予重新聘任的,自然免职,不再另行下文。第九条 非领导职务是实职,但不具有领导职责。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在所属部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做好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第十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任职期间,享受同级领导职务干部的有关待遇,岗位津贴依照《院内岗位津贴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退休后享受同级领导干部退休后的有关待遇。第十一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考核参照学院关于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有关办法执行。主任科员和副调研员的考核由学院党委负责;副主任科员的考核由所在总支、支部负责。第十二条 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符合《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转任同级领导职务。第十三条 对考核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可予以调整、降职或免职。第十四条 非领导职务干部离开管理岗位,其非领导职务一般予以免除,不再享受原职级待遇(不含退休)。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院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附表:非领导职务干部推荐表
第三篇:江苏(原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83年划归原煤炭工业部,更名为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1998年划归江苏省,更名为徐州建筑工程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
30年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很大发展,近4万名毕业生已成为祖国各条战线的生力军。目前,学校占地1080亩,全日制在校生13300人;672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176余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绿色大学”等荣誉称号。
准军事化的管理,不仅让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文明新风常在、严明军风永驻,还在师生间凝聚成一道精诚团结、坚不可摧的“人文长城”。30年来,该学院师资力量、学生素质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院系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培育、科研成果等各个领域,师生们争相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如今,莘莘学子,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帮助下,勤学本领,苦练内功,锻造出一副适应社会需要的“强筋铁骨”。
★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江苏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职学院★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职学院 ★原为军校 现直属江苏省教育厅 ★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试点单位 ★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煤矿安全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应用技能鉴定站单位★江苏省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建筑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江苏省基础课实验室评估优秀学校 ★江苏省文明单位★徐州市首批绿色大学
一、校史沿革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东麓,始建于1979年,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83年,随百万裁军,划归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随国务院机构改革,煤炭工业部撤消,划归江苏省;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07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10所高职院校之一。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单位之一。学院是江苏建筑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建筑类分专业主任委员单位。
二、机构设置
学院是江苏省省属普通全日制高职院校。设有19个党总支(含直属党支部),12个党政处室、3个群团组织和4个教辅服务部门。有12个二级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学院、建筑装饰艺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市政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3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体育部、实验实训教学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共16个教学单位。设有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8个科研院所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等5个产教结合的校办企业。
三、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藏书54万册,另有电子图书5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8亿元。目前,学院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校内集成、校企合作”的思路,建有5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中心),79个实验实训室,50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点),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以江苏建筑职教集团为纽带,与龙信集团、中南集团、中建八局、南通四建、中煤五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200余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是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江苏省“文明宿舍”、“文明食堂”先进单位。
学院自成立以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和“访问工程师”制度。学院现有教职工647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正高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168人,高级职称比例达36.5%,有兼职教师44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54%。教师队伍中有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一个“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人,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有12人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还积极参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十百千计划”,建立了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制度,已经分期分批选送100余名教师出国培训和学术交流。
四、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充实内涵,提高效益,办出特色,创建示范”的工作方针,坚持职业教育方向不动摇,坚持建筑类专业特色不动摇,坚持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不动摇,立足江苏,服务行业,面向区域,辐射全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根据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建筑行业、煤炭建设行业、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学院实际出发,形成了以工为主、以建筑为特色,土建类、机电类、经济贸易类专业为骨干的9个专业群,现开设54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坚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通过专业顾问委员会,与企业共同研究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005年,学院牵头组建了由建筑企业和职业院校参加的江苏建筑职教集团。依托职教集团,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根据企业需求为其培训员工、订单培养学生,企业为学院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优先选择毕业生,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的“校企联姻,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现有成员单位111家,其中有15家特级资质企业和45家一级资质企业。2001年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第一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目前,学院有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以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按照国家级、省级、院级三个层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已有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荣获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
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2项。学院重视教材建设,各教学单位均制定了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学院有15部省级精品教材,15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9部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3200余人。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考核办公室,实行教学督导制、听课制、信息反馈制、教师评教制、学生评教制等,把监控和评价的结果与教师个人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及岗位津贴挂钩,建立并形成了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符合学院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了完善的就业工作机制。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9.3%。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和称职率均达96%以上,在本地区和建筑行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和省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殊荣,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多次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上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院成立的56个学生社团中,连续五年有5个社团获得江苏省“十佳”社团,有1个社团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建校30年来,学院已经为国家输送了4万多名毕业生。
五、科技服务
“十五”到“十一五”期间,由学院承担的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90余项,先后有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有3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淮海科技进步奖,1项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6项徐州科技进步奖,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建筑节能技术、新型建材技术、噪声治理、节水技术等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工程测量、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师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服务。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我院牵头制定了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部分专业和课程的标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首届中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十佳”学报和核心期刊。
学院充分利用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站,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依托建筑职教集团、教科研机构、校办产业,开发新项目、新产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学院完成的“苏北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在建设行业得到推广应用。近两年,学院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经营,以及解决企业的具体技术难题3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辐射功能。积极开展与中西部地区和淮海经济区高职院校之间的对口支援,为其培养师资150余人,并在联合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场所等方面与相关高职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六、取得的荣誉
学院升格10年来,连续三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表彰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2008年两次被表彰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2007年两次被表彰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2008年两次被表彰为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高校;2008年被表彰为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工之家”称号。
面向未来,学院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具有建筑特色的高职教育新模式,把学院建设成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
第四篇: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河南省建筑职工大学。198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成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成人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与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合署办学。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2008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改制为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校,是河南省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唯一的建筑类院校,现隶属于河南省建设厅。
创办时间: 1982年类别: 公立大学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
主要院系: 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工程管理系,设备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
学生人数: 5000教师人数: 230
主管部门: 河南省教育厅学校类型: 工科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河南省建筑职工大学。198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学院一角
国家教委备案,成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成人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与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合署办学。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2008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改制为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唯一的建筑类院校,现隶属于河南省建设厅。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足建设行业、面向全社会,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努力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郑州市中原中路199号,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马寨工业开发区工业路。总占地626.2亩,校舍建筑面积共24.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59.3万元。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工程管理系、设备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继续教育中心7个教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部门,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普通高职专业15个,成人专科专业2个,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高级职称71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建设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具有国家注册建筑师、建造师、结构师、造价师等资格的双师素质教师63人。学院图书馆藏书37.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0.7万册电子图书7.2万册,中外文期刊290种。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查询工作已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我院还建有千兆校园网连接两个校区,覆盖全院所有建筑,全院所有信息点均已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学院实践教学条件良好,建有47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四级考点。院属建筑规划设计室、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等社会服务机构及5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验、实习、技能培训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舞台。历经50年职业教育历程、学院秉承“德建广厦,学筑业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立足就业、强化能力的办学理念,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打造学生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学院与省内外数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毕业学生已成为河南省大中型建筑企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已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响亮品牌。我院先后获得了建设部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建设厅“焦裕禄杯”单位、河南省建设厅五好党委、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大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河南省建筑职业教育集团龙头单位。目前,学院正朝着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阔步前进。教育宗旨河南建筑职业
技术学院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足建设行业、面向全社会,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努力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最终版)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院字[2006]74号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建设。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是充分反映专业发展走向和建设水平,全面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教学体系,拥有优秀教师团队和优良教学条件,建有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富有丰富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的示范性专业或特色鲜明的专业。为了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加快重点专业建设步伐,突出我院专业优势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苏教高〔2001〕2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苏教高〔2001〕67号)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遴选、管理和验收实施办法》(苏教高〔2003〕38号)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一、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一)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院建设5个左右教育教学思想先进,人才培养方案富有创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建设、改革、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在省内达到领先水平,在国内达到一流水平,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得到社会公认的品牌专业。建设10个左右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特色专业。同时,建成1~2个省级品牌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
(二)通过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和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为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为争创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创造良好条件。
二、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
(一)遴选原则
1、优化结构,强化服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要有利于促进学院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形成优势;要有利于学院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各系部的办学积极性。依据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学院专业现状,优先遴选具有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示范引领优势的专业,优先遴选与江苏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建筑、机电等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特别要重视遴选社会急需的高技术应用性专业,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服务能力。
2、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根据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整体规划,突出专业发展重点,择优重点建设,不断强化专业优势。
3、坚持标准,强化成效。根据申报专业的改革建设成效和整体办学水平、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声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坚持标准,注重成效,择优遴选,公平竞争,宁缺毋滥,不搞平衡。同时,鼓励特色和优势竞争,以促进形成和体现专业建设特色、系部发展特色和行业经济特色。
(二)遴选条件
院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应是系部多年重点建设并已取得较显著成效的专业。
院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1、教师队伍优
专业带头人应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所学专业对口,担任过该专业2门以上主干专业课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成果突出。
教师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形成梯队,整体素质高,教师个体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较高的研究能力。专业教师在教育研究和科技研究方面均已取得较显著成果。
2、教学条件好
专业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实验基地,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经费投入充足。实验、实训基地实行开放管理。图书资料齐全。已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3、培养模式新
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职业岗位和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明确,培养方案富于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较科学完善。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灵活多样。专业建设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措施得力,取得显著的成效,专业设置与社会急需相协调,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与用人标准相协调,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协调。
4、改革力度大
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整合教改成果,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更新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实用,跟踪科技发展,及时吸收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丰富课程内涵。课程开发准确、科学,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努力构建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突破学科型教材程式,主编公开出版教材或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及考试改革,积极施行“职业行为导向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行双证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5、服务能力强
能紧扣社会发展需求,紧扣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明确专业建设定位,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与相关行业企业有较密切联系和有效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较好地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强,深受社会和市场欢迎,已培养出3届毕业生。
院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应具以下条件: 院级品牌专业建设点除应符合以上5个条件外,还须具有较高的显示度和认同度:
1、师资队伍建设。拥有院级及以上重点培养或重点表彰的优秀教师;
2、课程、教材建设。建有省级或院级精品课程,“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建有院级精品教材或院级精品教材立项建设项目;
3、教学改革。近5年获得过院级及以上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或获院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项。
4、实践教学。建有设备先进、数量充足、环境优良、管理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及先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技能培养和考核体系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很强。
5、社会服务。已培养4届以上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全院名列前茅,深受社会和市场欢迎。
验收合格的院级特色专业经两年以上建设,若成效显著,可申报院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三)遴选数量
按照科学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原则,考虑学院专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拟首批遴选2~3个院级品牌专业建设点,4~6个院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后逐年开展遴选工作。
(四)遴选程序
1、系部申报
各系部将申报材料汇总报至教务处。(按通知限额要求推荐申报)。
2、专家评审
申报材料经初审后,学院组织专业评审委员会,对所申报的专业进行实地考察、现场答疑、论证评议,评出结果,并公示征求意见。
3、审批公布
专家评审的结果经学院审核批准后,正式发文公布。
三、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管理
(一)凡遴选入围的专业,可使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建设点”或“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名称,待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式使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和“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的称号。
(二)院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实行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各专业建设点要凝聚全体教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面向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制定专业建设实施计划,落实建设任务,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改革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入改革,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在创“品牌”出“特色”上狠下功夫,确保建设成效。
(三)各系部要加强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工作的领导,加强研究,加强指导,加强检查,加大工作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切实抓出成效,以带动和促进其他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四)学院对院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招生计划安排、人才引进、师资培训、经费和奖励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五)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所需建设经费主要由学校负责。启动建设经费,每个品牌专业建设点1.2万元,每个特色专业建设点0.8万元,以后根据需要逐年追加。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经费按有关规定办理。学院所拔经费,应专款专用。有创收能力的系部,要加大经费投入,增加专业建设所需资金。
(六)院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周期原则上为2年。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年1月要制定出本的专业建设工作计划,分解任务,逐步落实,期中期末要检查,及时调整,抓紧建设。年底作出总结,并上报学校。
(七)对于院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成效突出的,学院将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对于不能按计划进行建设、达不到预期建设目标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将由专业评审委员会研究撤销其专业建设点,并追究系部和专业负责人的责任。
(八)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管理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九)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按照院级教科研课题对待。
四、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验收
(一)验收范围
1、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预验收;
2、院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评估验收;
3、对系部多年重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达到或超过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的专业,进行评估验收。
(二)验收标准
1、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暂行),参见附件1。
2、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高职高专专业暂行),参见苏教高[2006]11号。
(三)验收程序
1、系部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对拟申报验收专业的改革、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交自评总结报告和有关材料。特色专业要提出有关项目的特色总结报告。
2、教务处组织专业组进行检查、评议。
3、学院依照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标准,组织专业评审委员会以实地考察为主的方式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4、经验收达到或超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的专业,由学院正式授予相应称号,并向全校公布。院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称号的有效期为5年。
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材料
1、《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表》通过登录“网上申报系统”填报,同时提交书面文本一式10份(每份申报表单独装订成册,表式见附件2)。
2、相关佐证书面材料1套(包括专业建设情况介绍、培养方案计划、有关获奖材料和相关表格等)。
3、《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表》1份,(表式见附件3)。
(二)材料要求
1、申报材料应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全面详实反映专业现状。
2、所有材料均应内容真实,数据准确。
3、材料按统一格式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4、装订整齐,按专业装袋上报(材料袋封面式样见附件4)。
5、对于申报材料,原则上不再退还,请做好备份。
(三)申报时间
按照当年申报通知要求,提前报送,过期不候。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暂行)
2、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表
3、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表
4、材料袋封面式样。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