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
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1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F浮 < G,下沉;(2)F浮 > G,上浮(3)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1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1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1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 G排=ρgV
1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ρgV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1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八章 压强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第九章机械与人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9.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10.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11.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 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2.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1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W有/W总=η 14.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15.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6.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17.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8.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9.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20.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2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22.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24.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25.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 1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1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F浮 < G,下沉;(2)F浮 > G,上浮(3)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1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1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1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 G排=ρgV 1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ρgV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1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八章 压强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第九章机械与人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 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9.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10.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11.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2.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1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W有/W总=η 14.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15.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6.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17.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8.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9.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20.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2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22.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24.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25.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六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时候,总保持或。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的性质,即惯性。 3、抛出手的石头,不再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但会继续运动,这是由于石头有;石块在运动过程中,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不断变化,这是由于石块受的缘故。 4、洗手后用力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有 5、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即,F=F1+F2方向跟相同。(2)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即,F=F1+F2,方向跟相同。 6、同一直线上有两个力F1=10N,F2=15N,则两力的合力最大值为 7、状态是平衡状态 8、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9、叫做物体的质量。其国际基本单位是 10、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天平的右盘放置,左盘放置,按从大到小的原则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称量物品的质量等于。 11、天平的结构:12、13、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是: ;2.7×103kg/m33,物理意义是。 14、(1)测固体密度:①用m ②在量筒中注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下体积V1,再将固体投入并浸没于水中,记下水上升后的体积V2,那么固体的体积为V= ③则,固体的密度ρ (2)测液体密度: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1,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称出剩余液体 和烧杯的质量m2,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m= ②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③则,液体的密度ρ 15、浮力的计算:(1)称量法求浮力:浮力- (2)平衡法求浮力(当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f= G排液==;阿基米德原理说明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有关,还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有关,而与浸末在液体中的无关。(注意理解125页的实验探究2和126页的实验探究3) 16、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密度液体密度 (2)物体下沉: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密度液体密度 (3)物体悬浮: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密度液体密度 (4)物体漂浮: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密度液体密度 17、使用密度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密度密度计在液体中总处于力总等于它的。船由江中开到海里所受浮力大小(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八章、压强 18、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p)=,单位。(1)当受力面积相同是,压力越,压强越(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压强就越。 19、压力是:的力 20、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压强=。(1)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压强越(2)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压强越。 21、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个标准大气压==mm高的水银(汞)柱产生的压强。,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 22、托里拆利实验:将一根灌满水银约1m长的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随着水银的下降,在管内水银的上方形成。管外大气压强支撑着玻璃管内mm高的水银(汞)柱。 23、钢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被吸进橡皮管里,原因是 24、液体流速的地方压强较,在流速的地方压强较。 第九章、机械与人 25、作力臂的方法步骤:(1)明确支点O(2)通过力的作用点用虚线沿力的方向首尾延长作力的作用线(3)用虚线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4)用大括号标出,并标为L26、杠杆平衡条件: 27、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如瓶盖起子、(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如钓鱼杆、(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如 28、定滑轮物体移动,省力,但可,实质是杠杆:动滑轮物体一起移动,省力,但距离,能改变里的方向,实质是杠杆。 29、滑轮组可省力,提起滑轮所用的力:F=(注意:①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力时,G=货物重②计动滑轮重时,G=货物重+滑轮重③x—表示吊起动滑轮绳子段数) 但滑轮组费距离,拉力所拉的距离S与货物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是: 30、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 31、滑轮组:(1)有用功W有=(2)总功W总 (3)机械效率η= (注意:F=G/x,S=xh①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力时,G=货物重②计动滑轮重时,G=货物 重+滑轮重③x—表示吊起动滑轮绳子段数) 3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33、不做功功的三种情况:、、。 34、功的计算公式W=,F—表示,S—表示;功的单位:。 功率的计算公式:P=,功率表示做功的,5W=表示的意义是统称为机械能 35、动能是由于物体具有的能;动能由物体的和决定 36、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由物体的和决定 37、弹性势能由决定 38、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它是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39、在阴极射线发现了带负电的,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此模型中的原子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带电的上 40、模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是: 41、分子的大小约为m42、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是:(1) (2) (3) 43、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体:分子力的作用比较,有一定的和 (2)液体: 分子力的作用比较,没有确定但占一定 (3)气体:分子力的作用比较,没有一定的和 44、提出日心说,第一个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一、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4、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F1F2。 5、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F1F2(F1F2).6、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的力叫平衡力。 7、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叫二力平衡。 8、二力平衡的条件是:等大、反向、共线和同物。 二、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受压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压面积是指两物体共接触面积的大小。 当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的大小 等于 物重; 当物体在斜面上时,压力 小于 物重.当物体在竖直面上时,重力与压力无关。 3、压力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 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 越大,则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压强,用字母P表示。 压强是表示压力 作用效果的物理学量。 F5、压强公式:P,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m2。S F变形公式:F=PS 或S。P6、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符号Pa,其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N/m2=1Pa7、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 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还与液体 密度有关,且随它 增大而增大。 8、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对容器 底有压强,且具有流动性而对容器 侧壁有压强。 9、液体压强公式:Pgh,变形公式:h 注意: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kgP。g。h表示深度,单位是:m.m310、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 深度和密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 体积和质量无关。 1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由容器及液体总重力和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决定。 12、上端 开口下部 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13、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 相平。连通器的一个重要应用是 船闸。 14、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 15、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物体的 压强叫大气压强。 16、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大气压 的存在。离地面越高,大气压越越低。 17、托里拆利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18、15。 19、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倒插水银槽中后,管内水银柱下降,上方形成真空。正是大气压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 20、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升高而 增大,随气压降低而 减小。 21、液体和气体统称 流体,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庄强大。 22、飞机升空的升力就是机翼上下方所受空气流速而形成的压强差。 23、人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离心泵抽水机抽水都是 大气压的作用。 24、面积单位换算关系;1m2104cm2,1cm2104m2.三、浮力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 ρ液g V 排 由公式可知,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 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浮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注意:体积单位换算关系:1m10cm,1cm10m.363363 5.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阿基米德原理:F浮=m排g F浮 (3)决定式:F浮= ρ液g V 排.变形公式:V排液g。 注意: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 (4)平衡法: F浮= G物(适合漂浮、悬浮) 6.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2)F浮>G,上浮 (3)F浮 =G,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当ρ液 > ρ物时,物体上浮; (2)当ρ液 < ρ物时,物体下沉; (3)当ρ液 = ρ物时,物体悬浮。 7.浮力利用 (1)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2)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它所受浮力等于密度计的重力。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四、杠杆与滑轮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 动力:使机械运转的力,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2表示。 3、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乘阻力臂 公式:(字母)F1l1F2l2。 4、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时,我们说杠杆平衡。 5、调节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6、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费力但 省距离;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是典型的 等臂 杠杆。常见的费力杠杆有;镊子和鱼竿。 7、使杠杆平衡时,力要最小,力臂要最大。最大力臂是从支点到杠杆上的 力的作用点。 8、杠杆在新条件下能否平衡是看:在新条件下杠杆左右两边的力乘力臂是否相等。 9、实验前调节杠杆平衡时,使用平衡螺母调节时采用方法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10、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11、使用动滑轮可以 省一半 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12、滑轮组的特点是既能 省力,又能 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承担重物绳子股数n的确定:直接看与动滑轮及框架接触的绳子股数。 113、有关滑轮组的公式:F=(G物+G动);S=nh,v绳= nv物 n S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表示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1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G物W有G物G物hη=×100%=== W总FSnFG物G滑 五、功与功率 1、力和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的乖积,叫机械功,简称 功,用字母 W 表示。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有距离。 2、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W3、功的计算公式:WFS,变形公式:F。S 功的国际单位是 焦耳,符号J。1J1Nm4、比较做功快漫的方法:做相同的功,比较 做功所用的时间;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5、把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这段时间的比叫功率。 用字母P表示。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6、功率计算公式:P或PFv。导出公式有;WPt。t7、功率的国际单位 瓦特,符号W。1W1J,1KW=。 8、总功:动力或拉力所做的功(常用W总FS计算)。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那部分的功(克服所需要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即W有G物h)。额外功:对人们无用但不得不做的功(主要考虑克服机械自重做功)。W总=W有+W额 9、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叫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10、总功总是 小于有用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11、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100%,变形公式:W总有。W总 1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η=W有G物Gh×100%=物=G物= W总G物G滑FSnF 1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8(机械能=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若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会不断减少。 六、小粒子与大宇宙 1.物体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2.原子由 原子核和 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 和 中子组成,质子带 正电,电子带 负电,中子不带电。 3.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4.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 间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 斥力。 5.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 6、微观粒子从小到大的尺度: 夸克 → 质子 → 原子核 → 原子 → 分子 2013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7.1、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4、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7、3、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g=9.8N/kgg的意义:质量是1 kg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8.1、牛顿第一定律 1、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是否运动无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8.2、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受到的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 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3、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 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摩擦的分类: (一)、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二)、动摩擦: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5、增大滑动摩擦力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用滚动代替滑动;(2)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注1、2两种常用)(3)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4)减小压力; 9.1、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物体所受到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 压强。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F4、压强公式:p= S5、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6、增大压强方法:(1)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2)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 (3)同时把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9.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3、液体压强计算:p =ρgh,(ρ:液体密度,单位:kg/m;g=9.8N/kg;h是深度,3 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9.3、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2、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 3、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F=大气压力p=F/s) 4、测定大气压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 5、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pa。 6、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7、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8、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 10.3m高。5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10.1、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的。 4、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液体的密度,(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2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3、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10.3、浮力利用 1、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2)F浮>G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 (3)F浮=G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ρ物>ρ液 下沉;(2)ρ物<ρ液 上浮;(3)ρ物=ρ液悬浮。(不会漂浮) 2、轮船:用密度大于水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排水量: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排水量=轮船的总质量= 轮船自身质量+货物的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 11.1功 1、功(W):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如果是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则公式变形为:W=Gh 单位:焦耳(J)1J=1N·m把两个鸡蛋举高1米大约做1J的功。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1.2、功率 1、功率(P):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t)内所做的功(W)。 2、计算公式:P=W/t。 单位:P→瓦特(W)常用Kw1kW=1000W3、推导公式:P= W/t=FS/ t= Fv即: P= Fv(速度的单位要用m/s) 11.3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影响因素: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 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高度 质量相同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相同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2、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3、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势能最小;远地点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势能。 12.1、杠杆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4、三种杠杠杆: (1)省力杠杆:L1>L2, F1 (2)费力杠杆:L1 (3)等臂杠杆:L1=L2,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12.2、滑轮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F=(G+G动)/2.s=2h3、滑轮组: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G+G动)/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G动为动滑轮的重)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同上,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3)、绳子的绕法: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4、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称为轮,把小轮称为轴。 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12.3、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必须做的功。W有=Gh2、额外功: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4、计算公式:η总=FSW总= W有+ W额 =W有/W总 注:机械效率是个比值,没单位,用百分数表示,都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公式变形:η=W有/W总 = Gh/ FS=G/Fn即:η η=W有/W总 = W有/W总 + W有=G/G+G动即:η=G/Fn 动 = G/G+G 注: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来说,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有关,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大。 对于不同的滑轮组来说,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有关,动滑轮 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6、斜面的机械效率: 当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时,斜面的倾角(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毫升=1厘米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吗 13.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线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第三章声的世界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第四章多彩的光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 镜面 6.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0、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厚薄不同的玻璃或水透镜发生折射时,光总偏向较厚的部分。 12、凸透镜成像: (1)(2)(3) FF(1/)(2/) f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投影仪。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13、光路图: 空气空气空气 水水水 14.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空气中的光线偏离法线);(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⑻凸透镜成像时,折射光线(或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像点。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7. 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校零;(2)认清分度值和测量范围;(3)弹簧伸长的方向要与被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8.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1.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1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 力越大。 14.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自行车的刹车)。 15.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或磁悬浮。 第六章力与运动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4.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可概括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者缺一不可。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7.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合方向与两力相同。 合方向与大力F1相同 8.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合力为零(即平衡力)。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一、质量和密度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称量范围;(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00kg/m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V的单位是米3(m3)。 8.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或体积而改变;不同种类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 水的密度ρ=1.0×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质量为1.0×103千克。 10.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 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二、浮力 1.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3)F浮=G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下沉;(2)<上浮 (3)=悬浮。(不会漂浮)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4.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5. 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G-F视 (2)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3)阿基米德原理: 7.浮力利用 (1)密度计:是物体漂浮条件的一个应用。 它的刻度特点:上大下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轮船: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 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第八章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公式:,式中p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Pa=1N/m2,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3.压强公式;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 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6. 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8. 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15、1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16.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7.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机至多可把水抽到10.34m 高。 第九章机械与人 一、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 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力,但费距离。(如铁匠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 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 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 二、功和能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J;F→N;S→m。(1J=1N•m).4.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W→J;t→S。(1W=1J/S;1Kw=1000w) 5.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 有用功: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记作W有用 用滑轮组提升时:W有用=Gh; 用滑轮组平拉物体时:W有用=FS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作W总;W总=Fs 额外功:对人们无用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作W额外。 三者间的关系:W有用+W额外=W总 7.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则机械效率总小于1。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8、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⑴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拉力F、钩码重G、钩码上升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⑵测量的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9、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0、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1、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1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J) 15、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若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会不断减少。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5、物质世界从小到大的尺度: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1.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3.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4.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6.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熔化凝固℃ tt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 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7.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8.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9.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0.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 11.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汽”、雾、等) 12.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4、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5、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 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8、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0、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1、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2、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二、热量与热机 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燃烧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J/kg。 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燃烧值,单位是:J/kg;m是质量,单位是:kg。 4.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5.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6.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7.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8.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cm(t0-t)=cm△t降 9.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1、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4、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A=103mA=106uA。 15、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6、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A;②0~3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A。 17、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19、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1KV=103V;1V=103mV=106uV。 20、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1、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②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V。 22、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V;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V;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V;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⑤工业电压380V。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一、电阻和变阻器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MΩ=103KΩ;1KΩ=103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二、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 三、家庭用电 1.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 家庭电路的安装原则:①所有家用电器都并联;②插座相当于可移动的用电器,应该并联的;③开关则要串联在火线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④保险丝相当于可自动熔断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与它所保护的用电器之间。 4.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 选用保险丝时,应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略大于电路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6.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过载(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7.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③不弄湿用电器;④不损绝缘体。 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KW•h=3.6×106J。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S))。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 7.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8.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9.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 10.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1.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2.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3.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W。) 14.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1. 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5.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 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 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 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它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7、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8、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9、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0、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1、感生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12、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应用是制成发电机。 13、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14、电能的输送: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因发热而造成的损失。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 1、电话的基本原理:声音(振动)→通过话筒→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电磁铁)→振动(声音) 2、电磁波传播的速度:3×105km/s=3×108m/s 3、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μ 其中c是波速,λ是波长,μ是频率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4、电磁污染: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 第十九章材料世界 1、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密度、比热容、弹性、硬度、延展性等是不同的。 2、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酸碱盐溶液、大地、石墨(铅笔芯) 3、常见的绝缘体——空气、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 4、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硅、锗和砷化镓是常见的半导体。 6、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可以无损耗地输送极大的电流;利用超导磁悬浮现象可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行。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1、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途径:①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②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2、核能:原子核裂变或聚变产生的能量 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原子弹、核电站 聚变→热核反应→→氢弹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第二篇: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三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篇: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