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莲说练习题
爱莲说
47蚌埠二中(09安徽省)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蚌埠二中(09年安微省)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4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48河北省(0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
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7(1)却(可是,但是)
(2)通(同)“返”,返回
(3)遮蔽(遮住,遮掩)
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
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49湖州市(09浙江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一19 题。(8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 可爱者甚蕃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共3 分,各1 分)① 多② 亲近而不庄重③ 少,(2 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19.(3 分)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 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50泰安市(09山东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两人耳。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陶后鲜有闻鲜:②濯清涟而不妖濯:
亭亭净植植:④相与步于庭中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9.甲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心情。(4分)
7.[答案](1)少(2)洗涤(3)竖立(4)走
[评分]4分。每小题1分。
8.[答案](1)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2)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评分] 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托物言志壮志未酬的苦闷
[评分] 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爱莲说》练习题
《爱莲说》练习题
1、《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1、《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2、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对比阅读
(一)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下列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三)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3)贞以立志()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20.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3分)
(四)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3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7.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余以为妙绝()
7.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9.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爱莲说》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一)1.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C(2分)
3.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4.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5.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
(二)参考答案
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重。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
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
乙文:参考译文
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多少年。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君子的志趣气节相投,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三)参考答案
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19.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20.象征
描写
议论
乙文:参考译文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
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
(四)【答案】:
(二)评分标准6.(2分)
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7.(2分)
D
8.(4分)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9.读文赏荷:(5分)
(1).(2分)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2).(3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乙文:参考译文
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临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意兴正浓,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现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在是花中的仙子。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第三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3)是陋室,惟(4)吾(5)德馨(6)。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8)帘青。谈笑有鸿(9)儒(10),往来无白丁(11)。可以调(12)素琴(13),阅金经(14)。无丝竹(15)之乱(16)耳,无案牍(17)之劳形(1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字词
(1)名:(2)灵:(3)斯:(4)惟:
(5)吾:(6)馨:(7)上:(8)入:(9)鸿:(10)儒:(11)白丁:(12)调:(13)素琴:(14)金经:(15)丝竹:
(16)乱:(17)案牍:(18)劳形:劳 形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苔痕()鸿儒()案牍()3.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孔子云:何陋之有?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特点)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请再从上文找出2组这样的句子①
②(4)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与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5)《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 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引出主旨。“ ”立意贯穿(统领)全篇。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
(6)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7)《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8)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9)《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句子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10)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 ;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6.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
A.陋室简陋
B.陋室不陋
C.陋室不好
D.陋室很陋
8、《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结尾引用孔子话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练习题
1、解释下列字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甚蕃()
淤()泥
洗濯()
清涟()隐逸()
亵()玩
鲜()有闻 3.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3)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不敢侮的句子是。(4)《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对莲的品质高度概括的句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8)文章的主旨句是
(9)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10)《爱莲说》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作者写莲表白自己 的生活态度,写菊表明陶渊明 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世人 的生活态度。
(11)“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
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6.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7、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文章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11、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12、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主要是写莲,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菊与牡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作者把“莲”比做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①最喜爱的花是:。
②喜爱的原因是:。
17、孔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任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陋室铭_爱莲说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3分)
陋()馨()儒()牍()案()苔()2.读拼音写汉字。(3分)
甚fán()yū泥()zhuó清涟()xiè玩()
隐yì()xiǎn有闻()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5分)
①惟吾德馨()②阅金经()③谈笑有鸿儒()
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斯是陋室()
⑦濯清涟而不妖()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⑨陶后鲜有闻()⑩宜乎众矣()4.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3分)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无丝竹之乱耳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填空。(10分)
①《陋室铭》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朝诗人。
②《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____、______、青、_____、经、_____和______。
③《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宋代________家,学者称他_______先生。
④《爱莲说》以________和________衬托莲。
⑤“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
⑦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①同予者何人?()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阅读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作者是,代哲学家。(2分)2.注音。①蕃 ②濯 ③亵(1分)3.文章题目“爱莲说”的意思是()(1分)
A.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B.谈谈爱护莲花的若干理由
C.热爱莲花的人应该说说理由 D.谈谈人们为什么不喜爱莲花的道理 4.对“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翻译最符合课文原意的是()(1分)A.香气远播,更加清新,笔直地洁净地种植(在水里)。B.香气散播到远处,越发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C.香气传得越远越清香,美丽清洁地种在那里。
D.香气传播得很远,很清新,高高地洁净地直立着。
5.作者描写莲的美好形象,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其目的是()(1分)A.借莲的高治抒发了追慕古代贤人之情。
B.以莲自况委婉地批评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C.借莲之高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D.以莲自况婉曲流露出郁郁不得志的哀愁。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出淤泥而不染()③香远益清()..... ④亭亭净植()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不可亵玩焉()..... ⑦陶后鲜有闻()⑧同予者何人?()⑨宜乎众矣()...
7、默写。(6分)
①《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②《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③《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④“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⑤文章的主旨句是
⑥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8、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陶后鲜有闻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填空。(14分)
①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所言的的志是
②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③“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④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⑤写出莲花的别称三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描写莲花的名句两句以上(连续性的两句算一句)(2分)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 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3.用原文回答问题。(20分)
⑪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⑫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
⑬写出运用类比手法的句子。
⑭全文的主旨句是。
⑮提挈全文的词语是。
⑯本文实虚相映的句子是。
⑰突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的句子是。
⑱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⑲突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⑳写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⑴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⑵作者以名贤自况的句子是。4.找出全文的点睛之笔并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5.用一句话概括本的思想主旨。(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4分)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2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10、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3分)
11、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2分)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2分)
13、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2分)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陋室铭_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3分)
陋()馨()儒()牍()案()苔()2.读拼音写汉字。(3分)
甚fán()yū泥()zhuó清涟()xiè玩()隐yì()xiǎn有闻()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5分)
①惟吾德馨()②阅金经()③谈笑有鸿儒()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斯是陋室()⑦濯清涟而不妖()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⑨陶后鲜有闻()⑩宜乎众矣()4.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3分)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无丝竹之乱耳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填空。(10分)
①《爱莲说》以________和________衬托莲。
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
④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①同予者何人?()②莲,花之君子者也。()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④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二、阅读题
(一)《爱莲说》
2.注音。①蕃 ②濯 ③亵(1分)3.文章题目“爱莲说”的意思是()(1分)A.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B.谈谈爱护莲花的若干理由
C.热爱莲花的人应该说说理由 D.谈谈人们为什么不喜爱莲花的道理 4.作者描写莲的美好形象,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其目的是()(1分)
A.借莲的高洁抒发了追慕古代贤人之情。B.以莲自况委婉地批评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C.借莲之高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D.以莲自况婉曲流露出郁郁不得志的哀愁。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出淤泥而不.染.()③香远益清..()④同予.者何人?()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陶后鲜有闻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填空。(14分)
①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所言的的志是
②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③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二)《陋室铭》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用原文回答问题。(20分)
⑴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⑵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
⑶写出运用类比手法的句子。
⑷全文的主旨句是。
3.用一句话概括本的思想主旨。(2分)
4、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4分)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7、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3分)
9、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