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站小学“龙文化”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龙文化”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一、特色建设的背景
【考古的发现】
炎帝氏族的图腾是鸾鸟,黄帝氏族崇拜的似乎是“北斗星”而不是龙。《史记》中有“黄帝驭龙升天”之说,可见龙不过是黄帝的“座驾”。有意思的是,在黄帝和蚩尤的大战中,黄帝先派应龙出战而大败,后靠“人首鸟形”的九天玄女相助才一战而胜。这“九天玄女”正是凤图腾的化身,似乎说明黄帝与凤的关系超越龙。
夏王朝是以阳鸟(鸾凤)为图腾;
商民族是“玄鸟生商”也不是龙图腾。
商代“双鸟纽铜鼓”(现存于日本泉屋博古馆),画的是“鸟爪人身”的鸾凤图腾神,左边一条小鱼,右边一条小龙,都在亲吻其下身——龙如此渺小!
【民间的传说】
自古流传在民间的神话中,龙就是不干好事的祸害,它制造灾难,荼毒黎民,凶狠残暴。
《周处除三害》中就把龙列为一害。
《封神演义》里的屠龙小英雄哪吒,杀龙子、抽龙筋……
八仙、美猴王等等民间传说,都对龙进行了嘲讽与作弄。
民间传统的舞龙分明是对龙的尽兴戏弄……
【中国历史】
大约在秦汉之后,“龙”成为显示帝王权势的标志与象征,帝王们都以“真龙天子”自居,王子王孙则自然是龙子龙孙,成为附和意义上的“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和真龙天子的神话震唬了中国老百姓2千多年。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这片港口城市莅临东海,在这片热土上也流传着许多有关龙的传说、龙的故事,至今仍有一些龙的建筑、龙的民俗。我校把龙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旨在了解龙的历史起源,并研究扎制龙,练习舞龙。以此解读古老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港城历史,继承和发扬一些乡风民俗、风土人情。
二、特色建设的目的、意义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象蕴涵着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而海州这方土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龙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继承和发掘龙的内涵,将团结、开拓、进取、包容、蓬勃、生机、向上积极的精神元素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融合,与素质教育巧妙结合,既能体现基础教育的宗旨,又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更能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拟通过打造以“龙文化”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品牌,旨在深入挖掘带有乡土气息的龙文化,开展一些与“龙”相关的特色活动,让师生全面了解古海州的地域文化,从而拓宽师生的视野、提高师生的技能、锻炼师生的体质、丰富师生的生活,形成报效家乡的信心和决心,最终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三、总体思路
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龙文化为切入点,以了解龙的世界、探索龙的奥秘为主线,以开展一些与“乡土舞龙”相关的特色活动为载体,以传承民族文化、创建校园文化、打牢知识文化、提升精神文化为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路,我校制定出创“龙文化”学校特色发展方案。
四、具体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阶段。(2011.2-2011.3)
教科室经过调研,制定初步的“龙文化”学校特色建设方案(讨论稿),并公开征求师生的意见,完善方案,最后提交中层以上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座谈会讨论,根据讨论的意见和建议。
2.宣传发动阶段。(2011.3-2011.4)
(1)“龙文化”学校特色建设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会上校长室对打造“龙文化”学校特色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2)营造“龙文化”学校特色建设氛围
少先队负责布置橱窗、宣传板报,校长办公室制作宣传横幅,并负责悬挂在教学楼,教导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3.近期目标落实阶段。(2011.4)
(1)校园“龙文化”文化的环境设计与布置。
(2)将编印的校本教材《海州龙文化》分发到师生手中,做到人手一份。
(3)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课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并让学生人人会讲东海龙的传说、会讲龙的起源、龙的发展、龙的影响、龙的文化等。
(4)分年级段建立年级“龙文化”研究小组:
一、二年级:绘画组(美术教师)、手工组(劳动教师)、故事组(语文教师)、儿歌组(语文教师)、舞蹈组、合唱组(音乐教师)。
三、四年级:“龙文化”研究小组(研究教师)、绘画组(美术教师)、手工组(劳动教师)、故事组(语文教师)、诗歌组(语文老师)、摄影组(电脑教师)、舞蹈组(音乐教师)、合唱组(音乐教师)、舞龙组(体育教师)。
五、六年级:“龙文化”研究小组(研究教师)、绘画组(美术教师)、服装设计组(美术教师)、集邮组(美术教师)、摄影组(电脑教师)、舞蹈组(音乐教师)、合唱组(音乐教师)、故事组(语
文教师)、诗歌组(语文老师)、书法组(语文教师)、舞龙组(体育教师)。
三——六年级教师“龙文化”活动课内容分工表
(5)确定活动时间
我们将利用班队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以及阳光体育等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特色建设活动。
(6)形成一些艺术品:绘画、手工品、泥塑、刺绣、诗歌、篆刻、舞龙等。
2.中期目标落实(2011.5)
(1)对近期目标落实情况再次进行展示、评估
(2)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专家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到校指导。
(3)对教师和学生分类进行培训和培养。
(4)制定特长生标准,评选特长生,进行表彰与奖励
(5)校级配套活动的开展。
①举办有“龙”图案的剪纸、绘画展、舞龙表演。
②6月1日举办首届校园“龙文化”艺术节,对前期成果进行展示。
(6)对前期艺术品进行加工润色,产生市场经济效应。
3.后期目标落实(2011.9—2011.12)
(1)学校的有关“龙”的第二课堂形成与众不同的办学个性,形成整体性特色。
(2)学生能传承龙的精神,审美情趣、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身体素质、价值观等都有明显提升。
(3)举办第二届校园“龙文化”艺术节。大搞龙年庆祝活动,对前期成果进行展示。
四、保障措施
1.成立创学校特色领导小组,给活动以强有力的保障。
2.切实加强对特色建设的领导。
学校各部门要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形成合力,积极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推进“龙文化”特色的发展。按方案严格实施,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并逐步形成一套能保障学校特色
建设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管理机制。同时做好此项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特色建设的具体领域和重要意义,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不断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兴特色、全员办特色的良好氛围。
3.重视制度保障
学校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比较完整的创建工作制度,以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还将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和制度中不够科学的地方。
4.建立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
学校着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龙文化”校本师资培训体系,强化教师对学校发展、建设的认识,促使他们落实特色建设的具体行动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将注重建设能体现“龙文化”特色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雕塑等体现“龙韵”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学校特色文化。
第二篇:群小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群仙观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切实做好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真正落实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的实施意见,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科研兴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特色项目————校园少年大秧歌(艺术活动类)
三、背景分析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学校环境和发展特色的具体实际,面向本校去满足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它针对地区实际、学校建设、学生个体差异做了调整,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丰富、拓展教育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的发展。结合学校特色建设进行开发和延伸,抓住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现状,丰富现有的课程体系,让学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反映校园文化,反映特色内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窗口。坚持“面向学校、来自学校、服务学校”的原则,科学、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秉承“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科研兴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勤学习、善思考、勇探索、求发展”的校训,倡导“明理、诚信、务实、创新”的校风,树立“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崇尚“人文化、艺术化”的校园特色。
四、工作目标
1、学校特色建设结合“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活动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我发展,终身发展,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2、努力发展学校自身的特色项目,全体参加,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形成品牌。
3、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具有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的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地方课程,总结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力争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活动有成效,素质有提高。
五、工作要求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要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和教师组成的研究指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建设特色学校活动。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董祥利
副组长:孙善栢
康善中
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教师、音乐教师。
3、突出特色,细化方案。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教师。
5、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学校必须拨出特色项目建设的专项经费,确保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
六、工作措施
1、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2、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3、建立考评机制。要制定特色项目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和评先评优挂钩。
4、建立激励机制。要对积极参与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先进教职员工评选活动,对特色学校建设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七、特色实施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确定一个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校特色--走廊文化建设为主线,体现学生自主、合作。
(二)全面实践和探索阶段。根据开发主题,任课教师开发实施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材料,学校进行收集整理存档。
1、确定时间、内容、人员。每星期开设一节校本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材料。学校根据教师的能力、责任心、意愿等因素选择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到指定班级任教。
2、组织实施形式。校本课程开发要运用集体智慧和个人能力相结合的手段。任课教师独立收集资料、制定纲要、拟计划、设计教案、进行评价。
3、运行模式。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直接管理本次开发过程。组长负责监督开发的全过程;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各组员负责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八、工作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依托两个载体:班队集体、学校团队 形成三个层面:普及层、提高层、精品层 加强四种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自强不息教育(自信进取,拼搏有为)集体主义教育(以校为荣,团结协作)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竞技,文明观赛)
促进五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集体建设、学校团队建设
突出六大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学科整合相结合;
和谐校园的创建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 学生健康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全员普及与个别提高相结合; 课外活动与师生兴趣相结合。
群仙观小学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五日
第三篇: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培养“一专多能”、“合格+特长”的现代中学生
2010~2011学
一、总体思路
落实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关于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要求,提高学校办学档次和品位,发挥学校高品位文化环境的潜在功能,用高品位文化环境熏陶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学生成长搭设平台,最终实现学生“一专多能”、“合格+特长”,培养高身体素质、高人文修养的现代化中学生。
二、学校特色建设内容
1、发挥学校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资源优势,打造高身体素质、高人文修养的现代化中学生。实现“一专多能”、特长明显、基础厚实、品德高尚的个性发展目标。
2、创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我校特色建设的优势之一。70多年建校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学校特色建设铺垫了坚定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班级管理文化贴近学生、个性突出。走廊宣传文化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环境建设文化优雅、整洁;习惯养成文化规范、持久;人际关系文化和谐、有好。学生踏入校门就身处于温馨、和谐、人文的育人环境之中,浓厚的文化气息、高品位的学校文化、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助推力的作用。体育、音乐、美术教学是我校特色建设的又一大优势。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国家、省、市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曾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试点校,为国家、省、市输送了大量的体育优秀人才。音乐、美术教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曾是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生源基地。有多名学生考上名牌艺术院校。如今的一专多能、特色明显、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的培养模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实环境育人,打造高身体素质、高人文修养的现代中学生就是学校特色建设最终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力求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实施原则
1、高标准原则
学校特色建设目标要求起点高、硬件建设档次高、思想内容品位高。
2、个性化原则
学校特色建设要突出学校的优势项目,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思想,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
3、全面性原则
学校特色建设要体现在学校发展的全过程,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各阶段,要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要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实施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提高认识阶段
2011年2月24日至2011年2月28日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让教师全面了解特色建设在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要让教师认识到教师自身素养在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教师投身于学校特色建设的积极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30日
1、学校各基层部门结合本学年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计划、安排,制定出各部
门工作计划、确定活动内容和时间。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学科要把发展学生“一专多能”作为工作重点;活动时间:2011.3.1~2011.3.152、举办学校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参加本届艺术节活动的学科有:语文、英语、政治、生物、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综合学科等以上各组要依据学校文化科技艺术节方案中规定的内容、确定时间安排好活动。活动时间:2011.3~2011.12.303、体育传统项目活动
本学体育传统项目活动要与“一专多能”结合,为学生搭设表现或展示平台,具体内容:初
一、初二年级男生“校长杯”足球赛,初二年级男生“校长杯”篮球赛,初一年级学生跳绳比赛,初二年级男生俯卧撑比赛,初二年级女生仰卧起坐比赛,秋季阳光体育运动大会。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达人”表演赛。活动时间2011.3~2011.12,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4、校本课程教学成果展示与汇报
此项活动要把学生在校本课程上学到的技艺、制作的作品、编排的节目以及授课过程中精彩片段向全校师生展示。活动时间:2011.11.1~2011.11.305、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I、更换走廊、正厅、各教室门口宣传板的内容
II、更换校园周边宣传橱窗的设施及内容
III、配备校园内电子宣传屏幕
IV、做好校园绿化、美化管理工作
让校园文化环境、绿化、美化环境再上档次。
五、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杨文森
成员:吕世斌、王正伟、孙秀炬、吴静、张军
2、学校成立特色建设项目工作组
组长:王正伟
I、一组负责人:吴静负责校园文化宣传工作
II、二组负责人:孙秀炬负责学校特长教学的开展工作
III、三组负责人:张军负责校园硬件建设、绿化、美化工作
IV、指导检查组负责人:吕世斌负责指导、检查特色建设各项活动计划的落实情况
3、保证特色建设所需人员、经费、时间;
4、加强活动过程的检、指导、验收。使各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总结验收
1、对学生“一专多能”项目进行考核验收。记入学业成绩之中;
2、形成总结报告;
大连市101中学
2011.3.2
第四篇:龙集小学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龙集小学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特色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特色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2.特色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特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3.特色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特色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地域环境和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4.特色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特色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特色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特色课程。
三、教学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
四、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五、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特色课程教材《渔趣》
六、特色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1.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学校原则上要求全部教师都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对认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的教师发给一定的课时补贴。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标准是: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七、课程管理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单超
副组长:杨金超 杨洪中 蒋守兵
组员:张文来 祖祎 张海庆 王坤 郇海波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二)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单超
副组长:杨金超 杨洪中 蒋守兵
组员:刘伟 陈业闯 张玉文等20位班主任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
(三)日常管理机构
1.教务处
(1)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
(2)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
(3)根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
(4)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2.年级组、班主任和上课教师
(1)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
(2)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
3.教研组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八、教材建设
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九、课程保障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
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工作成绩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教务处设一名专职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常规组织管理与教学工作。
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活动开展前,通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专职教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5.课程的研究与建设
对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尽管学校以前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经验,但不规范;尽管学校的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探索工作,但不系统;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学校把校本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操作也不是很有把握。因此特别强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实施策略研究、过程管理的研究、评价与考核的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程实施实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的研究等等。
第五篇: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在中小学校的培养规格上,以往的提法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现在更多的提法是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若此,则学校首先必须有特色,如果学校千校一面、同质化办学,都是一个模子烙出来的,又如何能够让学生有个性?学校要实现特色办学,打造特色文化,首要之举是要找准抓手,也就是统领学校一切工作的“魂”。有了这个“魂”,学校教育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形态就会聚敛而有力。如同珠子与红线,现在散在的“珠子”很多,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五彩斑斓,委实漂亮。但如果没有一根“红线”贯串,就立不起来。就成不了一串“项链”。那么,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提炼这根“红线”呢?梳理、归纳一些学校已有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依托历史底蕴。一些学校办学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很有历史渊源,有些学校甚至还可以向上追溯到某朝的某所书院、某代的某个名人,有许多厚重的历史故事。学校可以由此深入挖掘,提炼出能代表学校精气神的东西。比如,有的学校坐落在当年象山书院的旧址,办学薪火相继、弦歌不绝,学校可以据此打造象山文化。对陆象山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其合理的一面:古为今用;有的学校传说有东汉著名贤人、经学家徐孺子的活动遗迹,学校可以围绕其恭俭义让的处世哲学来做文章,提取其不媚权贵、“非自力而不食”等思想品质,激励少年后学。对办学历史悠久、校友资源丰富的学校,还可以围绕校友文化来做文章。南昌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113年来,从这里走出袁玉冰、黄道、张朝燮、刘和珍等革命先烈;走出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走出吴有训、胡先?、黄家驷、阳含熙、徐采栋、杨叔子、徐性初、游效曾、吴式枢、刘高联、朱中梁、熊大闰、朱伯芳、贺其治和张弥曼等28位老一辈科学家、院士;走出大翻译家许渊冲,计算机专家洪家威、涂序彦,国画大师刘勃舒,作曲家辛沪光、颂今,歌唱家徐有光等杰出校友。学校做足校友文化,以优秀校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让学生学习先辈校友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科学、探求真理、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目标,从而步名人足迹,炼人生境界。
依托区位优势。南昌县莲塘一中坐落在县城所在地莲塘镇,由莲塘而生荷文化,学校围绕春荷才露、夏荷悠悠、秋荷满园和冬荷有声四条思想文脉,展开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气质。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小学坐落在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讲到洪都,从事航空事业的人无不知晓,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之地。作为原子弟学校,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从事与航空有关的研发、制造工作,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是从小听着飞机试飞的轰鸣声长大的。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脉资源,打造求学大地中、励志蓝天上的蓝梦文化,激发学生遨游蓝天的梦想、成就事业的意志。南昌市百花洲小学坐落在市内八一公园的百花洲畔,学校紧紧围绕百花来做文章。1996年《人民教育》《江西教育》杂志同步推出长篇通讯《百花洲上百花开――南昌市百花洲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纪实》,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从此百花洲小学被誉为南昌市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2009年媒体报道学校依然“百花依旧笑春风”,到今天学校进一步追求“四季百花绽芬芳”。学校坚持“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每个班都确定自己的班花,并根据花的特性提炼出班级精神;学校还通过开设花与诗、识花赏花、花与心理、花与画、花与技艺和花卉种植等校本课程群,实现花怡性、花导行和花益智的育人目的。南昌市滨江学校利用濒临赣江的地域特征,打造“尚水文化,滨江情怀”。抓住水“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百川归海”的特点,将水的至柔至刚、至净至美、至情至义的品质,渗透到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有滴水穿石的韧性和恒心、海纳百川的包容和博大、行云流水的灵动和畅达、润物无声的奉献和智慧,以及上善若水的品格和境界。
依托办学理念。特色文化也可以是办学理念层面的。比如,南昌市新建二中打造“惠风和畅。上善若水”、“和而不同,与人为善”、“和衷共济,止于至善”的和善文化,培养师生“和谐感恩,从善如流”的精神,最终的教育追求在于打造和美校园、塑造和乐少年、构筑和润课堂、培养和雅教师、形成和洽团队,实现“和谐而善、善而和谐”的教育。南昌市豫章小学秉承“和雅豫章,尚雅人生”的办学理念。“雅”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愈发突显的魅力修养。“雅”者,谓之美好、高尚、不粗俗。“雅”不仅是举止谈吐间的高贵、儒雅,或是内心境界的恬静、从容,更是自然、和谐地应对外界环境。豫章小学采赣鄱之灵气,承豫章之文华,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的四个维度,以及雅境、雅课、雅制、雅言、雅行、雅趣、雅思和雅作的八个要素,培养“雅师”,即要求教师将优秀个人魅力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藏而不露,润物细无声,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品味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浸润“雅生”,即要求学生做到身心健康、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和德才兼备。南昌市上河街小学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回归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构建生活教育的校园环境,创立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以生活化教学为抓手,推进基础型课程的实施;以生活化德育为轴心,推进拓展型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珍惜生活,进而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南昌市羊子巷小学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借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之壳。赋予新的精神和内涵,提出“新六艺”教育,并据此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的“新六艺”系列校本课程,以实现“以诗性育人性,以书品育人品,以礼修德,以乐化心,以动健体,以御(拓展为对现代生活、学习的驾驭)立人”的育人目标。
依托名师资源。一所学校几十名乃至几百名教师,真可谓人才济济。学校可以充分依托教师资源。发挥其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由有特长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艺术、体育类活动。有的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下一两种棋,比如围棋、跳棋等。棋类活动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细致耐心”、“遵守秩序,落子无悔”、“胜不骄,败不馁”、“善于沟通、公平竞争”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很有帮助。学校在普及棋类活动、开展棋类教育的基础上,进而提炼出一句话:走好人生每一步,以此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作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力量。
依托传统项目。南昌十七中是江西全省唯一举办内地西藏初中班的学校,以“办汉藏人民都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己任,制订《汉藏民族团结公约》,每学年组织一次“汉藏团结班”结对仪式,设计“汉藏一家亲”等校本课程。出版由西藏班真人真事改编、由国内知名画家史俊绘制、反映西藏班发展历程的连环画《高原路,红土情》,录制《老师,我的阿妈》《哈达献给共产党》等校园歌曲;在教学楼大厅绘制表现汉藏团结的大型壁画《情深意长》,在一些墙面上绘制反映藏族风情的宣传画等,将民族团结教育日常化、自动化,打造浓浓的民族和谐文化。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栏目、央视七套、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南昌二十中位于南昌都司前街,为明代江西都指挥使司衙门所在地,北面是以东汉高士徐稚命名的孺子路,西临以明代文化名人王夫之命名的船山路,东靠以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命名的象山路,南浦飞云、抚河流淌。处如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学校如何凝练自己的特色文化?30多年来,学校坚持走“传承集邮文化,创建邮雅校园”的特色文化发展之路,成效显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学校更是借课改东风。开设“方寸世界――集邮”、“邮票与音乐舞蹈”、“邮票与美术书法”、“邮票与历史地理”、“邮票与体育运动”、“邮票与戏剧影视”、“邮票与社会文化”等校本课程群,以收“方寸能容大千世界,集邮似读百科全书”之效,学校也由“邮”而“雅”,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日渐上升。
依托学校名号。南昌铁路二小依托与铁路的天然关系,围绕铁路这一主题。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火车的历史”向学生介绍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如今的高铁200余年火车的演变发展;“乘坐火车去旅行”,使学生了解铁路沿线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山川名胜;“未来的火车”更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造欲望。南昌市绳金塔小学坐落在素有“千年古迹,镇城之宝,一城文脉”之称的绳金塔旁,该塔是“西湖文化”(南昌市西湖区)的代名词,是南昌市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挖掘具有向善向美之遗风的社区资源,设计美德校园、美书校园、美体校园、美艺校园等系列课程,“以美育心求发展,以心尚美待时飞”。南昌市石头街小学取校名中的“石”字,提炼出“以石载道,以实育人”的办学理念,开发石文化课程,收集奇石,学习赏石,让学生学习与石有关的故事传说、民谚诗歌、名人名石等,了解与石头有关的文化。体悟石头的坚毅、质朴、谦逊和沉稳精神,并引导学生努力将石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南昌市进贤门小学开发以“举贤立校品、古韵唱新风”为主旨的校本课程,通过设置文化廊、文化牌和文化栏,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家乡历史名人、社会贤达,并设计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敬贤、进贤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家乡历史名人的风范和品性,以实现“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培养目标。
依托校园名胜。一些学校特别是有一定历史的老校,校园里会有一些“古迹名胜”。可以据此而做些文章。南昌市邮政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内有一棵古树:枫杨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这种树既有枫树的坚强挺拔,又有杨柳的飘逸婆娑,兼具树木家族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特性。学校以此打造树文化,秉承“一棵树,一片林”的办学愿景、“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学校精神、“外树风貌,内塑精神”的校训、“坚毅树品、勤勉立学”的校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工作作风,管理上“树正气,谋发展”。德育上“以德为根,根深叶茂”,行为上“一枝一叶总关情”。种好两棵树:一棵是教师之“树”,树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树干:教师的学习力、反思力;树枝:教师的专业技能:树叶:教师的人气、才气和名气。一棵是学生之“树”,树根: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树干:学习力、合作力;树枝:学科思维方法、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树叶:学科知识。激励教师“悠悠古韵枫杨冠下传文化,默默园丁桃李花前育未来”,激励学生“千枝万叶各不同,千姿百态竞芬芳”。
依托教育创新。学校文化并非百年老校的专利,新建的学校或者办学历史较短的学校,可以通过高位嫁接或无中生有等形式,逐步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有的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科技教育,在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灵活运用萃智理论的40条创新原理,通过科普知识讲座、科技故事演讲、科技与创新主题班会、科技天地队角评比、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我的小发明竞赛、校园科技节、小科学家表彰等系列活动,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点亮学生的创造智慧。几年下来,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创意,获得一个又一个专利。在学生收获成长、获得特长的同时,学校也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江西省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严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