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
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培训基地建设背景与基础
奇台县成职教中心(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6亩,建筑面积26785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在校生2869人(其中中职1222人,电大函大1647人)。学校年举办各类短期培训达2万人次以上,形成以中职教育、开放教育、各类短期培训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办学格局。
近三年来,随着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已成为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干部教育、农牧民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各类就业再就业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办学的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可容纳2000人教学的教学楼、实验楼,可承载培训10000人次的综合培训楼,有可容纳600人的多功能大厅,有6000平方米的实训楼,有1000人住宿的公寓楼和600人就餐的餐厅等设施,基本满足培训的需要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已被国家授予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学校设有国家农业行业122技能鉴定室,昌吉州第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自治区中职教育计算机水平测试第26考核点。现设有煤电煤化工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训中心、汽修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美术与工艺设计室、音乐与舞蹈室、多媒体视听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电焊实训室、烹饪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等,家政护理实训室、家居保洁实训室等。拥有校内外实训基地51个。藏书80000册,其中电子图书4万册,教学用计算机300台。通过近三年来的努力,学校现已成为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奇台分院、昌吉州东三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东三县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昌吉州计算机中级培训 1
点、昌吉州应用能力培训基地、奇台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来疆务工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培训基地。目前,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条件可承载东三县的各类培训。学校先后荣获奇台县卫生先进单位、治安先进单位、昌吉州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州先进学校、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理事单位、自治区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建设思路: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的建设,是为提高我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鼓励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围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创业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社会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可以推进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开展公益性服务、社会化创业和创业人才培养输送,使培训基地成为农村科技服务的核心力量。
建设目标:
1立足科技特派员培养目标,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充实、更新、提高实训基地水平。继续完善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动物疫病防治实训室建设、继续加大学校农场实习基地的投入,加大设施农业校外实训基地的科研投入。
2、在已经建成的实训基地基础上调整、合并、充实、提高。加大实训基地高新技术含量,为科技特派员培训打好基础
3、“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培训教学的关键,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双师 教师的参与。“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采用以下途径:一是 从区内外聘请相关专家,二是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担任兼职实训教师;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中职专业教师到
先进实训基地实践、考察。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经营管理。
三、重点建设内容:
1、建立培训基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有分工、有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培训网络和体系。加大学校农场实习基地的投入。继续完善动物疫病防疫实训室的设备仪器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培训。充分利用星火学校、农民技术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特派员培训。
2、完善培训内容。围绕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培训内容,重点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训,创业技巧、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融资,创办创业团队要领等培训;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能力培训,种植养殖技术、设施农业、农村经纪人、计算机、法律法规、科技特派员参观考察实训等全方位的培训,不断增强科技特派员的发展后劲,把科技特派员队伍培养成为一支精业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扎根基层的科技队伍。
3、加强科技创业培训。依托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开展农民科技致富能人、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村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农村经济人、农民技术员等乡土科技带头人,提高创业人员的创业能力。
4、培养一批科技创业人才。建设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使科技特派员工作覆盖全县,提高基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5、扶持一批科技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引导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农村科技型企业,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6、带领广大农民致富。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培训,推动传统农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创新,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直接带动农户人均收入年同比增长10%左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主要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为加大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由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行业业务指导,学校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经县人民政府研究,成立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劳动人事、教育、工商、财政、经贸、农业、水利、畜牧、林业、交通、旅游、科技等30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见奇政办发[2005]89号文件),具体负责培训基地的组织协调工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培训部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培训基地工作小组,具体实施各项培训工作。
2、教学管理: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积极协作,根据农时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强操作性的培训计划,有的放矢,做到事事有计划、事事有安排、事事有总结。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培训质量,首先做到自我充电,外派专兼职教师15人次,参加相应的培训学习和考察。根据培训的内容和农牧民的需要,做到内聘、外请相结合,保证培训的实效性
4、积极争取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培训的资金投入,在科技项目上予以重点倾斜,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集成现有资源。引导各类科技资源有效集成,加强优化配置,集成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带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项目、资金等各类科技资源向科技特派员工作倾斜,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和服务。
5、扩大宣传。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要注重培植典范,为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保证教学培训的需要,我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优势,利用音像资料库,对外开展远程教育,注重收集整理工作中的经验、提炼升华,利用各种媒介,扩大宣传。
五、实施步骤:
1、县科技局积极进行全面协调,联系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培训基地搞好培训准备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年对选派的科技特派员集中进行培训一次,使其专业化,明确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目标和要求。培训造就一支能力强,技术精,留得住的村级科技特派员队伍,使全县农村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得到提高,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3、强化培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设立科技特派员培训专项计划,力争为每一位科技特派员每年提供一次培训机会.培训既要更新知识也要拓展视野,既提高业务素质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六、经费预算:
基地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区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学校投入和他投入四个方面。本建设项目共需投入建设经费约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 万元,地方财政投入万元,学校投入 万元,其他投入万元
第二篇: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
服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张掖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多年实践表明,张掖的优势在农业,农业的优势在科技,抓经济必须抓农业,抓农业必须抓科技,因此,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的新路子。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科技服务“三农”工作的重大机制创新。我市在学习借鉴福建南平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特派员选派形式:
1、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市、县区共选派564名经验丰富、作风务实、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组织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科技推广力量。
2、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十大工程技术需求,组建湿地保护、玉米制种、马铃薯、肉牛、现代示范农业、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6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着力解决“十大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3、选派科技副乡镇长。市委组织部从市直农、林、水、牧、农机等部门选派了60名事业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技特派员到乡镇担任科技副乡镇长,培育树立劳动力技能培训示范户、典型户、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协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村基层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问题,开发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培植特色优势产业。
4、选聘民间科技特派员。全市共选115名农村中具有技术特长的农技人员、畜牧兽医人员、防疫人员、家畜配种员和农村其它领域的科技人员,以及在当地农林水牧等领域靠科技致富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农村技术能人为民间科技特派员。民间科技特派员的选聘不仅弥补了国家层面技术力量薄弱,也为解决当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和科技服务“缺位”的问题,找到了新的途径。
三年多的实践表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利于激活科技人才资源,有利于增强科技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有利于满足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需求,固而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初步形成了科技示范带动、技术有偿服务、经济利益联结、科技项目拉动和专业协会联动等五种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1、抓点带面,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高台县民间科技特派员夏玉聪,每年自费订阅农业科技报刊20多种,引进新特品种菜70多个,创出亩收入上万元的经济效益。在各类示范点带动下,初步建成城郊精细蔬菜、荒漠地区设施农业、冷凉灌区设施葡萄、肉牛规模养殖、现代节水灌溉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日光温室面积达到5.4万亩,设施蔬菜5.25万亩,设施葡萄1196亩,钢架大棚5万亩,暖棚养殖700万头,制种70万亩,高效节水65万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6%。
2、利益共赢,建立了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甘州区大满镇紫家寨村科技特派员董杰,把全村养鸡专业户组织起来,成立“杰灵养鸡专业合作社”,实行“六统一”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技术和销售难题,2008年,合作社总产值达4750万元,养鸡纯收入48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市场份额占张掖地区销售的60%以上。市委书记陈克恭实地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并邀请董杰在市委常委会上介绍经验。
3、强化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科技特派员常年活动在生产第一线,深入到乡村千家万户,田头地边,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需求,按照“四个一”培训模式和“四到户”的要求,深入浅出地开展培训,全市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达4.2万人。
4、项目带动,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科技特派员驻村后,围绕当地优势产业,把寻求项目、争取项目作为重点工作,结合当地特点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近三年,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7550万元,实现年利润1000多万元。
5、创新机制,解决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断层问题。科技特派员团队着重解决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难题;法人科技特派员着重抓典型示范和共性技术推广;
科技副乡镇长着重抓农民技术培训;民办科技特派员就近快捷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
(二)近年来,我市在科技特派员试点和推进过程中,按照实施一批科技项目、推广一批先进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养一批科技能人、提升一批优势产业、引领一批农民致富的“六个一”要求,加强领导,稳步推进,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抓关键,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县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对下派科技人员在编制、职务、工资、职称、考核、机构改革、提拔使用、社会保障等各环节都制定相应政策,主要实行三个优先,即优先申报科技项目、优先评定科技成果、优先聘任技术职称。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科技特派员进行奖励,支持科技创新创业,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2、抓重点,创新工作思路。科技特派员工作已初步形成 “科技示范带动、技术有偿服务、经济利益联结、科研项目拉动、院地科技合作、专业协会联动”六种运行模式。基本做到了“思想认识、机制创新、政策措施、检查督促、协调配合”五个到位,从而确保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市的顺利推行。
3、抓纽带,实现利益双赢。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型、技术入股型、资金入股型、中介服务型、法人创业型、带动产业型等六型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采取不同的创业模式,把自身的利益与农民、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得利,农民得利,特派员得利,形成长效的利益回报机制,实现“双赢”。
4、抓对接,实行双向选择。不断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同,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把握了三点:一是挑选最优秀的科技人员下去;二是乡镇提出科技特派员的专业要求;三是实行双向选择,供需对接。
5、抓根本,提高人才素质。在选派科技特派员时,十分强调综合素质。一是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热爱“三农”和专业技能工作;二是精通某一方面的农业专业技术;三是身体健康,作风踏实;四是要求广大科技人员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次机遇,在创新服务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对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支持配合协调不够,比较偏重行政推动,缺乏导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和办法,缺乏引入金融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的措施和手段;部分科技特派员仍然沿用过去蹲点跑面示范指导的做法,没有实行有偿服务,服务责任与个人利益结合不够紧密;下派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缺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改革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以县区农技推广站为指导、民间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机制。这些年,关于乡镇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分分合合,科技服务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问题在于乡镇农技站不能摆脱乡镇的统配。为了使基层农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取消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根据区域特点,设立县区农技推广分站,加大“土专家”、“田秀才”的选聘力度,建立一支离农民近、技术过硬,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赤脚型”、“永久型”民间科技特派员队伍。县区农技站负责培训民间科技特派员,提高知识水平,民间科技特派员直接面向农户开展服务,以此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2、创新机制,推动实体发展。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按照农民的需求和科技人员的专长,做好供需对接,通过科技人员与农村、企业、农户之间直接见面,使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双向选择,优势互补,形成面向市场发展的结合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科技人员将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直接导入产业基地和农户,与服务对象和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把项目实施与培育农村生产力相结合,通过特派员创业,把生产、技术与市场连接起来,为农业发展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奠定基础;注重团体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人才密集、设备先进、信息灵通的优势,实行“高位嫁接”,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尝试鼓励大学生就业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相结合,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社会化。对新考录的掌握一定农业基本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分期分批下派为科技特派员;支持和鼓励科技特派员以创办实体、领办园区、资金入股、技术承包、返租倒包、科
技中介、技物结合、组建协会、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取得合法收入。
3、完善政策,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的激励机制,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具体办法,真正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平台,干成事的给奖励;积极探索农民科技特派员职称评定办法,对他们的技术服务给予肯定;把科技特派员选配到村级领导班子中任职,给予完成项目奖励或者下派期间上浮工资等奖励政策,成绩突出的可选派为科技副镇乡长,做出特殊贡献的可给予重奖;对聘用为科技特派员,特别是扩充一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且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对服务年限在三年以上且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考试录用中可给予加分或者破格录用,逐步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4、保障经费,支持创新创业。设立科技特派员团队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推广和重点项目的引进及对民间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培训、能力提升、表彰奖励和服务手段的改善等。鼓励科技特派员和所在镇、村、民营企业联合自筹资金,用于项目实施。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开发项目投融资体系和信贷管理办法,为科技特派员提供信用担保贷款服务,确保科技特派员承担的科技项目能够启动实施,尽快发挥效益。涉农单位要为科技特派员发挥才能搭建平台,尽可能将农业科技项目向优秀科技特派员倾斜,进行集中投入,有效提升项目资金运作的整体效益。
5、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定期邀请省内外大专院校的专家为科技特派员举办知识讲座,不断丰富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观摩会、加强科技特派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去进修或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创新能力和超前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6、加强管理,建全考核制度。修改完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责及考核、奖惩制度。坚持政府领导下的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和各下派单位双重管制,下派单位要与科技特派员签定责任书,科技特派员要与农户签订服务协议,实行双方承诺制并作为考核依据。积极探索涉农事业单位改革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相结合的新机制,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由组织人事及科技部门统一组织年终考核,评
优者不占用原单位优秀指标。把科技特派员的管理纳入到人才管理范围,完善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及职称评定、评优等优惠政策。营造政府引导、依靠市场、创新机制、服务农村的创业环境,使科技特派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三篇: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意见
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意见
各省辖市市委组织部、科技局、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人事局、劳动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地税局、工商局等,省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在我省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村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是贯彻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顺应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在企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和创新机制的具体体现,是帮助广大农村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难题的根本手段,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探索。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全省企业深入合作,加快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推动形成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各类研发平台和示范基地,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在全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推动和深化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三)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一项创举。通过选派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广大农村,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能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依靠科学技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围绕建设创新型河南、推动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推动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和农村提供智力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市场导向。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统筹规划、搞好宏观指导、制定政策措施、推动贯彻落实。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尊重企业和农村的创新选择,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与企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2、立足需求,双方自愿。针对企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推动下,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和农村以自愿为原则,自由协商,双向选择。
3、项目带动,典型引路。围绕产业发展,实施科技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培育致富典型,树立示范样板。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示范样板的带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基层人员科技素质的提高。
4、大胆探索,形式多样。科技特派员在开展工作中,以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工作方式,以形成科技特派员工作方式的多样化,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长效和活力。
5、双向互动,合作共赢。以科技特派员为桥梁,强化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高校和科研机构贴近市场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培养和锻炼科技人员,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的整体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和农村的人才对接,推动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深入开展攻关研究,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和基层创业,使所服务的乡镇、村(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有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升;为基层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科技人才,提高基层人员的科技素质;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一批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进一步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
(一)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任务:
1、帮助制定技术发展战略。企业科技特派员要在充分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基础上,根据行业和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研究和分析需要攻克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协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要带技术和成果到企业去,加快现有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
3、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科研、教育、人才等优势条件,积极参与企业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产品研发咨询服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4、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战略,面向全国寻找优势科技资源,努力促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和联合,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5、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生实习培训基地,以及推动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形式,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优化研发团队。
6、帮助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所驻企业的典型示范效应,加快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示范和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农村科技特派员的任务:
1、宣传贯彻新时期各项惠农政策措施。宣传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政策、新措施,协助乡镇、村(组)梳理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2、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科技人员与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农民结合,根据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设备和先进实用技术引进推广,带动所服务地方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大力开发和实施农业科技项目。立足市场和当地需要,实施一批“种、养、加”类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带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
4、积极培育典型示范样板。把项目实施和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结合起来,把生产、技术和市场连接,发展壮大一批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建立“科技特派员实施示范基地”,加强示范和推广。
5、帮助建立农业服务组织。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帮助农民建立合作社、产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产销衔接和产业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保障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经费投入。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经费,保障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制定有利于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1、推行“四保两优先”政策。科技特派员在下派期间,保留原职级,保留原工资福利,保留原政治待遇,保留原编制,同等享受医疗保险、就业保险、职级和工资调整等待遇。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技特派员,优先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符合干部任用条件的优先提拔任用。
2、推行有偿服务政策。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科技特派员在开展工作时,在不影响所在单位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双方达成技术合作协议,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提供有偿服务。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创业服务,支持建立利益共同体,发展科技产业,取得合理报酬和收益。对承包或独立创办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的,原单位应予支持。
3、推行优先服务政策。科技特派员投资创业者享受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场地、水电、道路、融资、保险等方面享受优先服务,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者优先给予项目支持。
4、遴选认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围绕农村产业链创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认定的“创业链”,从资金和项目方面给予倾斜,择优扶持。
(三)努力为科技特派员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
1、各部门、各地区适用于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各类计划,要向科技特派员进行倾斜。
2、各地金融机构每年安排一定信贷额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创业贷款资金,地方政府给予贴息扶持。
3、工商登记机关应当以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从快办理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的登记手续。
4、科技特派员领办或参办的各类经济实体,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应税收优惠。
5、用人单位和基层组织要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四)营造有利于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1、各级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科技特派员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2、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和互联网,大力宣传科技特派员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弘扬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的领导。成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科技、教育、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税务、工商、金融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省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对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二)各省辖市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配合、协调和落实,共同推进全省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农业厅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
二○○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2009年县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2009年县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科技特派员牵线搭桥引领边疆解学科技难
素有“滇南粮仓”之称的××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农业大县,又是闻名遐迩的“普洱茶”的故乡,优质米之乡,也是国家和我省重要的粮食、茶叶、糖料基地县之一。在55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傣、哈尼、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33.25万
人,国境线长达146.56公里。2008年辖11个乡(镇)85个村民委员会946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2977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515公斤,主产粮食、甘蔗、茶叶、蔬菜等,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农业县。
由于边疆发展滞后,学科技难成了制约我县农业产业提升,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的部署要求,2007年以来,××县把选派科技特派员作为培育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年来,全县共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11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1人;并结合实际,创造性的选派了85名甘蔗、茶叶、冬作物、云麻、养殖等专业乡(镇)级科技特派员。全县科技特派员在三年的工作中累计实施开展各类科技示范项目44项,引进各类新品种18个,推广各类新技术44项,带动投入107万余元;举办培训班1355期,培训农民12.2万人次,辐射带动22万人,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6万余份,使广大农民朋友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引导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9个,建立水稻、甘蔗、蔬菜、茶叶、云麻、亚麻等12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使惠民工程实施乡镇农民人均增收15。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管好科技特派员
为切实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我县成立了××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科技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协、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科技特派员工作汇报,安排部署工作,切实解决工作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制定了科技特派员选派方案和管理办法,定期对科技特派员进行考评和考核;开展科技特派员业务培训,在县委党校集中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以农业种养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3期201人次,使他们真正成为业务工作骨干和技术操作能手;从科技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扶持,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开展优秀科技特派员评选工作,推荐我县科技特派员罗正明同志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选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www.xiexiebang.com/准科技特派员
根据全县各项目实施乡镇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先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所需人才情况,经县级各涉农单位推荐、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严格审查筛选,最后由县人民政府根据各乡镇产业发展情况确定选派对象。2007年我县从农、畜部门选派了11名具有较高素质、事业心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分别到全县11个乡镇任科技特派员,并由县人民政府下发了聘书,确保了每个项目实施乡镇有1名科技特派员。在选派过程中坚持三个原则,即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指导性选派和地方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的选派了85名甘蔗、茶叶、冬作物、云麻、养殖等专业乡(镇)级科技特派员,为解“五难”(学科技难)项目实施乡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援助。
三、主要成效
三年来,我们以农业示范基地、主导产业及专业大户为依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时期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通过基地示范、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展新项目等方式,将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到实处,使科技特派员真正成为农村科技的播种人,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在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实践中有效地转化,推进了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加快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建设示范样板,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
各科技特派员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自身专业技术特长,重点抓好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中,他们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优良品种,给当地老百姓做好示范,并发挥带动作用,加快了农村科技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如科技特派员、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站
长、高级农艺师杨建荣同志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在勐遮镇曼杭混村小组建立田蔗连片高产高效示范基地650亩,通过推广甘蔗优质品种桂糖21号、粤糖93/159、新台糖系列及先进适用技术,使亩产平均达9.13吨。按2007—2008榨季200元/吨计算,每亩实现了农业产值1826元,与一般田蔗相比,亩产增收达5吨以上,提高了亩产值1000余元
。甘蔗基地的示范建设,以甘蔗优质高产为主导,应用甘蔗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了甘蔗优质高产目标,使农民群众看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推动甘蔗产业高效发展的新路子,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不断增强。勐遮镇曼杭混村小组“田蔗连片高产高效示范园”脱颖而出,形成了××县甘蔗科技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成为××县农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村。通过高产示范带动,2009年2月,勐阿镇嘎赛村7个村小组200余户农户自愿把包产到户的所有承包田、自留田全部打散,统一规划,集中开发,采取“两犁二耙一开沟”大型拖拉机作业,建成千亩甘蔗连片“高产示范园”,同时克服了冬春干旱等不利条件影响,千亩甘蔗连片“高产示范园”初见成效,甘蔗长势喜人有望丰产。目前,全县共有田蔗100—200亩连片种植38片,300—500亩连片种植21片。
(二)强化科技培训,推动农业增产增收
科技特派员们常年活动在生产第一线,深入到农村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自己的职责与农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把科技的恩惠洒向广大农村。××县地处边疆,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群众种植养殖方式单
一、管理粗放,农业机械化耕作程度不高,病虫草害防治意识薄弱,从种植到管理到收产,都未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科技特派员们在深深地感觉到农民在对新知识、新科技迫切渴望的同时,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新技术又有很深的顾虑。因此,科技特派员们把传播技术的讲桌搬到了田间地头,特别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和诙谐幽默的小故事,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民群众科技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身边的实例,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作业思想,而不是被动的按部就班的要求群众正座听讲堂。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普遍采取重点指导、以点带面的方式,通过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等形式,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这不仅解决了由于农村特色产业分散化带来的指导不便的问题,还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乡土科技人才,出现了一大批种植大王、养殖能手和种养专业大户。三年来,共计开展培训1355期,培训农民12.2万人次,辐射带动22万人,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6万余份,使广大农民朋友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村14个、科技示范户105户、科技示范基地12个。目前,全县11个乡镇80以上的农户均实现了科学种植养殖,并有很多群众与科技特派员们联系咨询相关的种养殖技术知识,主动表示愿意承担和参与新的试验项目和课题。
(三)以项目为切入点,培育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为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县科技资金优先支持当地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开发项目。2007—2009年全县共下达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4项,安排项目资金107万余元。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罗正明同志意识到水稻耕作制的改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耕作制的改进充分利用稻田闲置时间,种植一季或二季经济作物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力,实现作物多熟制的种植模式,做到水、旱轮作改良土壤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措施。他下派后即深入到勐遮镇开展稻田养鱼及二熟制调研,并积极向县科技局申报“二熟或多熟制改进研究示范”项目,在勐遮镇曼根村委会开展高产示范村、稻、豆、麻(薯)等二熟三熟制、耕作制的改进研究。2007年—2008年,曼根村委会曼裴村小组连续2年示范种植水稻800亩平均单产450公斤,亩产值810元,水稻收获后8月初种植一季秋大豆200亩,平均单产65公斤,亩产值325元,11月中下旬大豆收获后11月底种植200亩马铃薯,平均(鲜薯)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1350元。其中农户康朗家利用10亩土地年内先后种植水稻、秋大豆和马铃薯,水稻平均单产508千克;秋大豆平均单产68千克;冬季马铃薯平均单产1520千克;三项合计,年亩产值达2622.4元,比种植一季水稻亩产值914.4元,增值1708元,增幅186.8(扣出成本),经多熟制改进种植,使康朗家年增收1万余元,示范效果显著,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四)创新科技载体,依托企业带动发展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同时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镇科技特派员纳美仙同志,积极探索“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技推广新模式,通过与政府、科技部门及企业联系,带动了全县石斛、黑木耳种植的快速发展。云南红土生源药用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建成主培室1200平方米,规范化种植石斛8亩,农民示范种植面积16亩,公司现已培育30万丛生根驯化苗,预计到2010年2月份可培育100万丛生根驯化苗。在××镇曼尾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03户农户申报示范种植面积11.2亩。通过投工投劳,自筹建材,至8月20日,群众已按照铁皮石斛种植技术流程完成田地清理消毒、搭建竹子大棚和种植苗床以及排水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待公司提供种苗即可开展种植。由康源菇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黑木耳种植栽培袋,目前,××镇曼袄村委会曼袄村民小组8户农户示范种植黑木耳5.7亩,种植栽培袋3.25万株,现已采收见效益,预计每亩每批可收入2.4万元以上。
我县科技特派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建样板、做示范,开展科普宣传、技术培训,进行各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全县科技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及科技试验示范经费安排较少,良种良法、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较慢;二是涉农部门未能充分整合资源,致使科技特派员工作被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县科学技术局
第五篇:科技特派员协议书
科技特派员派驻协议书
甲方(驻点企业):
乙方(派出单位):
丙方(科技特派员):
按照《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及《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围绕我企业中药材种植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市科技专家在项目中的指导和服务的作用,为我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经甲乙丙三方友好协商,就实施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合作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⒈丙方作为乙方派出人员到甲方任科技特派员时间为1年,从2011年8 月至2012年8 月。2.服务项目名称
天麻有性繁殖无土栽培技术示范与研究 3.服务方式
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4.派驻期间,丙方在甲方任天麻有性繁殖无土栽培技术指导及顾问,主要任务为:
⑴ 提供栽培技术指导 ⑵ 项目调研
5.派驻期间,乙方确保丙方原职务、工资、福利、待遇、岗位不变,工资、职务晋升和岗位变动和乙方在职人员一样进行,丙方任期届满考核及格则视同完成乙方规定的各项工作量。
⒋派驻期间甲方承担丙方的食宿和基本交通费,为丙方提供必须的生活、工作条件,并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
6.丙方应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科技特派员职责,完成本协议商定的工作任务。
7.派驻期间丙方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服务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甲方和丙方签定了技术保密协议的,双方必须严格遵守。8.协议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协商解决。
9.本协议签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 2012 年8月31日。10.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丙三方以及贵阳市科技局各一份。
甲方: 乙方: 丙方:(派驻企业)(派出单位)(科技特派员)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