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化 教育要先行
中国现代化 教育要先行——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何传启
何传启 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1998年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999年以来主持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丛书10本。2000年以来负责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主持完成2001~2012年的《中国现代化报告》年度报告12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是怎样的?如何理解我国的现代化战略?什么是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为何教育现代化要比国家的全面现代化早30年实现?本期访谈嘉宾——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结合自己的研究,一一为大家解答。
追求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战略目标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现代化探索;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序幕。
记者: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何传启: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开始算起,中国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清朝晚期的现代化起步(1840/60~1911)。现代化探索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立宪运动。洋务运动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张,制造近代军事装备,建立近代工业,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文化等;维新运动提出维新变法,推行“新政”,废除八股,变革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组织开展传播科学与民主的启蒙活动等。
第二阶段是民国时期的局部现代化(1911~1949)。在政治大动荡的同时,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北平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建立,高等学校也有较大发展,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得到有限推行。
第三阶段是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1949年至今)。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根据其特点,可以把这个阶段分成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49~1965年,重点推进工业化,发展计划经济,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等;第二个时期:1966~197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造成很大破坏;第三个时期:1977~1996年,进行了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高技术等;第四个时期:1997年以来的现代化,发展新型工业化、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等。
记者:我是“70后”,我们这代人是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号召下长大的。“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含义是什么?
何传启:“四个现代化”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系统目标。早在1954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基本任务。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步走”设想。
“四个现代化”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目标(到20世纪末)。它的实质是四个部门的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部门现代化,重点是经济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记者:世界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路线图是怎样的?我国在国际大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何传启:我们系统研究了世界现代化的300年历史,分析比较了全球130多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一般是先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然后再进行知识化、信息化和生态化,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就是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到2010年,大约有30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发达国家全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大约有90多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大约有6个国家和许多地区处于传统农业社会。
目前,中国属于一个具有初等发达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201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大约完成90%,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大约为发达国家的40%,在131个国家中排名60多位。
“四化同步”: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国要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需要上三个台阶,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现代化。
记者:您曾经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过程。那么,什么才是一个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何传启:中国在18世纪以前曾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曾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但后来衰落了,在19至20世纪期间成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2012年11月,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共鸣。从现代化科学角度看,如果一个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后,经过不懈努力,再次成为一个发达国家,那就是一种国家复兴。
关于现代化,已有60多年研究历史,但目前尚无统一定义。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国际竞争,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形象
地说,现代化运动就像是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了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就是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也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前沿变化,它包括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和变化。
所谓全面现代化,就是在现代文明的各个领域和方面,都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达到这种水平的国家,就是全面现代化的国家。
记者:一个国家是否达到现代化水平,有什么具体的衡量标准?您曾提出“六个现代化”的观点,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标准?
何传启:关于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我们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采用多指标的定量综合评价,来衡量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衡量标准是: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指数的排名进入世界前20位,80%以上的现代化指标的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20位等。
“六个现代化”是指六个领域的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讲“四个现代化”,属于部门层次的现代化标准。21世纪提“六个现代化”,属于领域层次的现代化标准。
从“部门现代化”到“领域现代化”,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全面。
记者:中国实现现代化,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就目前的情况看,有哪些制约因素,又有什么机遇?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是一个百年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前两步战略已经完成,第三步战略已实行了10多年。我们根据1990~2005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提前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21世纪中国要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需要上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从2000年到2020年左右,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60名。第二个台阶,从2020年到2040年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第三个台阶,从2040年到2080年左右,主要指标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底线,达到世界发达水平,全国平均实现现代化,国家水平进入世界前20名。然后,在21世纪末,中国现代化水平要力争进入世界前10名,走到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现代化面临种种机遇和挑战,例如,人口压力、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城市化问题和国际竞争等。从科技和经济角度看,两个机遇不容忽视:其一,第三次产业革命(自动化和信息化革命)的“尾声机会”,包括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国际技术转移和产业调整等。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的“先声机遇”,包括新生物学革命的机遇,生物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新物理学革命的机遇,如反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等;仿生创生再生的三生技术革命,生物技术与多种技术的交叉;仿生和再生的产业革命,生物产业与多种产业的交叉等。
记者:您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影响很大。什么是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何不同?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我1998年提出来的,它既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又是一种新现代化理论。我认为,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过程,可大致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
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它的时间跨度大约是200多年(约1763~1970年),主要特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福利化和非农业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它的时间跨度约为100多年(约1970~2100年),目前的主要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和非工业化等。
记者:按照您的理论,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开始迈向第二次现代化,但各个省份的情况不一致,是这样吗?
何传启:十个手指有长短,地区水平有高低。目前,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如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没有完成,但第二次现代化的许多要素已被采用,如信息化和生态化已具有一定水平,属于两次现代化并存的局面。其中,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北京等地区,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其他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的第一次现代化程度达到100%,已经达到或超过1960年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内蒙古、湖北、山东、重庆、宁夏、吉林、山西和黑龙江的第一次现代化程度达到或超过90%;其他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程度低于90%。
记者: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有何重要意义?
何传启:现代化政策需要与时俱进,现代化模式没有标准选择。“四化同步”是非常符合现代化规律和中国国情的一种发展战略,就是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简称为“综合现代化”。
现代化科学认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属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基本范畴,信息化属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范畴;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包括绿色化和信息化等,属于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既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也是两次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20世纪的中国现代化,户籍制度造成农村和城市的人为分隔,工业化快于城市化,工业现代化快于农业现代化,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社会发展中遗留了很多问题。相对而言,“四化同步”是一种平衡发展模式,是一种新思维。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核心内容
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记者:应该如何看待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何传启:教育是一种力量,是国家繁荣的一种软实力。人才是一种资本,是民族兴旺的一种硬资源。教以立国,学以立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又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还是民族复兴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支撑。
目前,世界现代化的前沿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作用超越以往任何时期。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现代化,教育要先行。
记者: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何传启: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于它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现
代化科学认为:教育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教育系统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教育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教育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等。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行为、教育结构、教育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投入、教育产出和效率的现代化,包括教育参与、教育内容和教育回报的现代化,包括学校设施、教师队伍和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体系、教育法规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
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前沿过程,可大致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教育现代化两个阶段。
第一次教育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的教育向工业社会的教育、从传统教育向初级现代教育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包括专业化、理性化、科学化、电气化、民主化、制度化、标准化、公平化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等。第二次教育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的教育向知识社会的教育、从初级现代教育向高级现代教育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目前的特点包括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开放化、国际化、创新化、高质量、普及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等。22世纪教育现代化还会有新变化。
记者:按照规划,我国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49年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比国家全面现代化提前30年实现。做出这样的规划有何重要意义?
何传启:在现代化过程中,后进国家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成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和实现现代化,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19世纪的美国和德国、20世纪的日本和韩国等。19世纪70年代,德国率先提出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创办现代大学——柏林大学。40多年后,德国成为欧洲工业强国。20世纪40年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加快教育发展,逐步走到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平,距离中等发达水平的差距在缩小,教育发展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现代化已经进入起飞阶段,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渴求和依赖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成败的影响因子,人才和创新已经成为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21世纪的教育现代化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
记者:您觉得我们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多大的差距,差距主要在什么方面?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现在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只剩下七八年时间了。这一目标能如期实现吗?
何传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有多高,距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有多远,这个问题需要专题研究,因为涉及指标很多。一般而言,教育现代化标准包括教育投入、教育参与、教育效率、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师队伍和学生素质等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我们在每一个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
目前,中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比较高,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比较低;教育规模和教育参与的指标表现比较好,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指标表现比较差;教育投入比例和投入强度低于世界平均值;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需要改进;教育内容和教师队伍需要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身体素质和创新意识需要提高;教育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和加快
步伐。
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起一份责任,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那么,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会美梦成真。(记者 汪瑞林)
《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5日第3版
第二篇:教育先行
主题:社会发展教育先行还是经济先行? 在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要发展,教育必须先行。论者主要从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育经济理论等方面展开论述,尤以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教育经济收效的理论进行分析。
另一种观点则刚好相反,认为教育的发展,前提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论者主要根据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原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也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本世纪50一6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着经济增长理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 经济增长的战略中,科技进步、教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科技是生产力,依靠科 技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容质疑,而具有科技知识、文化知识的人是生产力中最主要、最活跃的 因素,教育是培养多层次人才,开发多技能人才的十分重要的手段,所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教育的发展开始先于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证明,教育先于经济的 增长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 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的那祥:“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就表明:教育投资不是一种消费性的投资,而是一种最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这是由于受教育的周期长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以及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一个中级人才要12年或更多,培养一个高级人才则长达16年以上。这就是说,某一时期劳动力,不是同时期教育的结果,而是在此之前的教育的结果。今天的教育只能造就明天的劳动力。
1概念
所谓教育先行,亦称教育超前,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先行是指教育相对于经济的先行,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包括教育内部各要素,诸如教育的规模结构、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等都必须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的社会发展之所需适应超前。它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教育先行的产生
在古代阶级社会,由于生产方式相当落后,教育主要为特权阶级所把持,为维护其统治服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特权子第的一种享受,并不负有直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倒可以称得上是旧意识形态的生产基地。这种教育在许多时候是阻碍而不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工业革命的爆发,社会生产力在新的社会形态下获得了相当
大的解放,发展很快。于是教育便开始慢慢与社会生产挂钩,为其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以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此时,教育所传授的较多的是生产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及简单的机器操作方法,明显地走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当历史的车轮轰隆隆地滚到了现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文化知识空前丰富,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科技发展模式已由传统的“生产→技术→科学”转变为“科学→技术→生产”[④]。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都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人员和生产技术队伍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根据“科学→技术→生产”模式,教育就理应走到生产的前面,成为联系科技和生产的中介及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即教育要先行。3教育先行的必然性
1.教育先行是现代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生产对科技的依赖性日益加重。正因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此重大,要想进一步的高度地发展经济,优先展发教育便势在必行。
2.教育先行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知道,教育的直接功能是培养人。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其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是通过受教育者对社会的服务过程来体现。现代教育恰恰能发现和培养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使之全面发展,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文化上的变迁。因此,要达到为未来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教育也必须先行。
3.教育先行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受到社会的强有力的制约,并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变迁。在现代社会,教育如何更好地,有效地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服务,关键的一条就是教育自身内部各要素(诸如教育的规模结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规定、师资培训等),必须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的社会发展之所需,这些内部要素得不断随着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作必要的修整。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都具有超前性,它们的整合则形成教育先行的强大内因
卢梭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的确如此,对教育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为整 个社会最大限度地教育和培养生产者,并使这些生产者快速而熟练地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 能。所以说,发展经济,促进科技进步,功在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的发展,推动全社 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走在科技、生产的前面顺理成章。只有教育先行,才会有大批人才的储 备,才会为经济的增长、科技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上的充足保证。所以,教育必须先行。4教育先行的可能性
主观方面:当代人们的教育意识日益增强,许多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我国是1986年),实施免费强制的义务教育。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明确地认识到,在今天,谁掌握了科技,谁就掌握了明天的胜利。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的差距,实质上乃是科技和人才上的差距,归根结蒂则是教育上的差距。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是后天的经济。鉴于此,许多国家将发展教育作为头等大事,不惜血本予以高度重视,诸如相继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教育投入,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等等,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饱尝了“落后挨打”的苦头,对发展教育尤为重视,以期通过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来振兴民族经济,增强国力。
客观方面:强大的经济后盾为教育先行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60年代伊始,世界经济为各国花巨资办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丰硕的资金投入和先进教育设施的采用大大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之迅速走在社会其他事业的前列,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火车头”。再加上的由于科学文化和教育自身的变化发展,又为教育先行提供了足够的内容。据悉,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生物学教材每5年就要重写一次[⑦]。知识更新加快和不断老化,迫使教育内容跟着改变。又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断地给教育实际工作提供新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使教育方式、方法、内容、结构等更趋科学化、系统化。
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教育优先是根本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教育优先是我们国家确定的重大战略方针,因为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各地党委、政府和全社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规划时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在投入中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在各项资源开发中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意义和作用:一是要从国家命运的高度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教育被摆上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能够顺利推进,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投资办厂,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拥有受过基本教育的较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优势。时间充分证明,在当代,优先发展教育确确实实是使国家兴盛的根本大计,也是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并向着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前进的根本大计。
二是要从国际社会强国兴衰的历史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的教育总是居于同时期的先进水平。工业革命后,英国称霸全球,名为“日不落帝国”,相对落后的德国大刀阔斧改革发展教育事业,迅速赶超英国;美国建国之初,国力远远落后于欧洲诸强,由于大力发展教育,国力也迅速超出欧洲诸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特别是战后加快发展教育,奠定了这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坚实基矗“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的当代,教育的这种战略地位则更加突出。
三是要从我国基本国情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我国基本国情之一就是有13亿人口;基本国情之二就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因此,必须尽快实现依靠自主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教育。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向国外大规模移民,不可能长期依靠消耗资源支撑发展,更不可能走对外发动战争取得资源和市场的发展模式。因而,只有依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和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才能真正掌握持续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四是要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尽管成就巨大,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落后地位。长期以来,我们用世界上很低水平的教育投入支撑着世界上最大规模而且质量水平还比较好的教育。由于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水平长期偏低,特别是教育财政保障体制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财政体制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因而,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不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不高。高
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能力方面差距仍然较大。教育先行的中国特色。第一,中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并重发展的阶段。今天,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如果仍滞留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水平,只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很难建立起博大的国民经济体系,更难以与世界发达国家抗衡。所以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仅仅依靠引进、借鉴尚不完备,最根本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储备和供应。这里的人力不能仅满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必须有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相适应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熟练的劳动者队伍。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产业结构方面的转变,培养足够的、高层次的、多技能的劳动者群体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间题唯有教育的先行。
第二,从人员素质来看,中国的人口素质较低,需要教育先行。现在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搞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没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没有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任何先进的发明和创造对生产都将无济于事,所以人员的素质高低至关重要。而我国现阶段的国民素质却令人堪优所以在中国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尽管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可能象经济增长那样立见成效,但为了明天的“胜利”,提高中国人口素质必须借助于教育的力量,即教育必须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教育发展也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应的不平衡。目 前,发达地区有的已普及高中(包括普高、职高、中专、中技)阶段的教育,而广大落后地区连小学教育也未曾普及。在这种教育发展地区性悬殊的背景下,提倡教育先行要适度适量,因地制宜。即每一地区的教育只是相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适当先行。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一直是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先经济、后教育”的传统思想还大有市场。突出表现在我国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远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教育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教育为消费性事业、福利性事业;有的同志至今仍十
分顽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教育就自然会上去。这是传统的教育后行思想在作祟。几年来,教育工作者和其他有识之士为此频频呼吁,但收效甚微。我们一直以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等堂而皇之的理由来为教育投资不足进行搪塞,并对日后作出种种许诺,实际上却是马虎应付,不思改进。就我国教育投资的分配来看,亦不尽合理。发达地区有钱投资多,贫困地区没钱投资少。且落后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国家投资又一度向高等教育倾斜。1987年我国大学生的生均经费相当于16个中学生或38.5个小学生的经费.,1989年高校生均基建投资高达1407元,而中小学生仅9元,前者是后者的74倍强⑩。从而造成基础教育资金短缺,而高等教育则存在相当普遍有时甚至颇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再者学校机构庞大,教育投资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教职工的人头费,真正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购置先进设施的甚少。另外,我国现行教育结构也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个明显的间题就是重普教、轻职教,高等教育发展过快过猛。专家预测,我国今后的一二十年急需大量中初级劳动者和中层技术人员。目前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普通劳动者素质差,已有的科技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我们的普通教育几乎是纯理论,应用性相当弱。普通初高中毕业生的生产知识几乎为零,而大学毕业生又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大量涌进办公楼和研究所。中等职业教育则更糟,许多职中徒有虚名,真正的职中毕业生又由于户口文凭等限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者目前学校教育的另一重大弊端是低级教育全心全意为高级教育服务,学生需读完全程方可受益,对大多数中途退学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浪费时间。
由于教育投资的严重不足,造成教师行业清贫,师资质量一直居低不上。许多优秀教师纷纷跳槽,师范院校生源发生危机,毕业生又不愿从教,使得学校几乎成了平庸之辈的避风港这种低劣的师资,必将波及几代人的教育。要改善师资,办法只有一个:提高教师工资。
三、全社会努力共建
教育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如此,所以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教育的发展要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是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1形成共识。在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抓经济不行,必须靠人才做后盾。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教育休戚相关,所以在我国超前发展教育是不容质疑的。但若在我们这一个延袭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中,尽快实施教育先行战略,困难势必不少;加之我国的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对改革的承受力较脆弱,所以教育先行策略的推行其艰巨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来推行教育先行这一全新的教育体系,因而也就需要在全民的意识中加深对教育先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持久地宣传和不懈地教育,使教育先行的概念深深地印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传统的教育后行思想无立足之地,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创建教育先行的氛围,使教育真正先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1.2.具有适应性。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之际,让会转型必然带来市场化和高科技化,而市场的不断发展、需求的千变万化、科技产品的层出不穷,都要求当代人要具有适应性—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当代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否则当被时代淘汰。而人的充实与完善过程是离不开教育的,因而教育的先行发展也必须具有适应性,即教育的目标设计、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教育的体制等必须不断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建立起功能多样、运作自如的运行体制。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
3.要适度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目共睹,并且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不平衡发展。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其教育投入之多、教育普及率之高已达到落后地区望尘莫及的地步。在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一味地要求教育做均衡的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盲目地“优先”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所以提倡教育先行也要适度适量,每一地区都要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做教育的适当先行。有条件、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教育先行的步伐可大一些;而那些经济基础差、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则要积极准备、量力而行,以条件定发展,以条件定速度。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授者,作为社会上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文化阶层,教师的素质应当是较高的。所以,若要保证教育的先行发展,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是必须的,要保证有一支精干、充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在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乃是对人的投资。教育投资不增加,教育先行就是一句空话,经济发展就要受到阻碍。“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⑩。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应当指出:任何不足的和过份的教育都会对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教育先行必须有个度,国家要统筹兼顾,不能搞一窝蜂、一阵风,更不能脱离实际。⑩当然,国家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应鼓励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教育,普及教育科学基本知识,提高人们的教育热情,增强教育意识。此外,要适当调整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师资培训和人才预测。经济要腾飞,教育须先行?
第三篇:实现中国梦教育必先行
实现中国梦教育必先行
老里小学张晓霞
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激荡。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中国梦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全国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中国梦。
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共同坚守理想信念,追逐百年以来的中国梦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则在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也是莘莘学子们道德修养的转接者,更是青少年实现中国梦想的引路人。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师的自身修养!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做绿叶,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平凡的我们,只要乐观积极,不抱怨、不懈怠;只要勇于担当,肯干,实干;只要坚韧不拔,不畏难、不退缩,就能迸发出超越个体的力量,让难题“有解”,让梦想成真。
教师的职责是 “教书育人”,即要求教师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培育人才, 包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教育、个性培养, 总之是关于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教书育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规,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更加广义地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即生长”。其中都强调教育不是对人某一方面的培养,而是对人的全面培养,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于教育,因此重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共享之梦;“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作为教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对“中国梦”的实现至关重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中是以知识为本的,这与教书育人的本质相悖。虽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这个知识不单单是书本知识,我国学生“ 高分低能” 的现象有力地表明了单纯有书本知识不一定有力量。因此,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认识到教育工作重在“育人”而“教书”只是
“育人”的一种手段,教师要重视榜样示范作用。榜样作用一方面是指教师自身。学前期,幼儿的主要观察模仿者是父母;进入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模仿对象是教师。通过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他们的刻苦耐劳,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善于思考等优良品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至关重要。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只要爱学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认识到双方不是主体与客体,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这同样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到“教书育人”。我们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渊博学识与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召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就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第四篇: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如何走下去
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如何走下去?
准考证号:243210200006
姓名:尹建璠 专业代码:40108教育学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通行证”。但中国传统教育的“划一性”“封闭性”和“机械性”导致了个性化教育的重大缺失。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和完善物质条件是获得这一“通行证”的有效途径。由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路径,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个性化教育包括以下四层含义:一是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二是指教育的个人化或个别化;三是指教育的特色化;四是指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个人。[1]综上所述,个性化教育,即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以个性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关键词】: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 个性化 素质教育
一、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矛盾关系
传统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于199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文中提出的。杜威所谓的传统教育是指与他所主张的进步教育(或称现代教育)相对的概念,即以赫尔巴特等人的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严格说来,这只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广义的传统教育概念,是指那些世代相传的,长期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具有其本身特点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教育史、文化史,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该多一份反思,少一份盲目;多一份清醒,少一份迷惘。我国的教育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之时,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与现代教育思想必然发生历史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知识观。传统的知识观是以系统地讲授知识体系为主要目的的,它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书本的绝对作用以及传统的学科的力量,而忽视了智能培养和知识更新。以孔子为代表的,一直在中国文化教育思想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教育思想,其知识观就基本遵循“信而好古”、“畏圣人之言”的原则。而现代的知识观则认定知识是与智力、能力紧密结合的,它的获得不只靠教师的灌输,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思考与动手而获得的。传统的传递知识观与现代的培养智能观发生了冲突。
第二,关于学生观与学习观。在传统的教学观中,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只是被灌输的 缺乏主动积极性的“器皿”和“仓库”,他们在教师的决定作用下亦步亦趋地达到某种知识体系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学生学习的准则,这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现代教学思想中的学生观和学习观,则把学生看作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力量,认为学生具有生动活泼的独特个性和有待发掘的潜在的创造力,是主动、积极的、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性的学习者,这二者又是冲突的。
第三,关于教学观与教师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尊卑有序,贵贱不衍”、“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等级观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力量,他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准去修正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期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代教育观则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路的人,服务的人,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师决定观与现代的民主教学观也是冲突的。第四,关于教学组织形式观。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组织形式的观念是封闭的、保守的,它把教学活动的最佳环境限制在课堂上、学习中,以课堂为中心,采取呆板、固定、划一的授课形式,而现代学校是处于现代网络型多维型的社会之中,课堂教学固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学生的自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因而学习组织形式从课堂、学校扩大到社会,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实践是同步的。于是,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封闭性与现代开放、多维的“大课堂”观念发生了冲突。
第五,关于教学方法观。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中往往把教师的讲授法作为学校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注入式”、“填鸭式”则是这种教学方法观的典型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类对大脑、心理与潜能研究的进展,现代教学方法观更提倡启发性、发现性、独立性、创造性和个别化。于是,传统的注入式讲授法与现代生活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冲突。
第六,关于教学评价观。我国传统教育的评价观由于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对一个人学习成绩的评定,往往只根据死记硬背的知识多少唯上唯书如何。这样极不利于杰出人才的成长和发现。而现代教学评价观则以更广泛的评定方式补充考试形式,不拘一格选择培养人才,建立了“能力评定”、“学术评定”、“学术心向评定”等实际能力考核制度,因而传统的人才考核观与现代的人才考核观也是冲突的。第七,关于教学目的观和人才观。传统的教学目的和人才观要培养唯唯诺诺、顺从听话、缺乏个性的学生,它是传统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必然产物,而现代教学目的观和人才观,则是适应现代生产、科技、文化与政治的需要,力求培养具有创新、进取、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于是,培养安分守已、恪守陈规的传统教学目的观与人才观,同现代的创造型人才培养观也是冲突的。综上所述,“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之间是既统一又矛盾的,我们既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又不能像“九斤老太”那样因循守旧,认为今不如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所谓教育现代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是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整体的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2]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应该首先是一种理念,其次才是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因此,并不存在某种既定的方法或模式,那种试图机械地寻求素质教育所谓方式方法的努力是不科学的。众所周知,思想决定行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同样指导并决定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观念先行,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实现教育观念的重建。现代教育思想是以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及人类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时代背景,研究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阐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规律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我认为影响较大且与素质教育特征和要求存在高度契合的有如下几个,即:全民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创新与实践教育思想、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思想。
1、全民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对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型教育。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始于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又称“宗迪恩大会”)。大会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两个划时代的文件,从而使全民教育思想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因而使其具有了鲜明的全体性特征。这一特征与全民教育思想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它们共同要求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全体国民的学习需要。具体到基础教育,就是要保证所有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接受正规的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不能因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出身、经济、生理等原因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据教育部《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0年,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9.1%,全国85%的地区已经实现了“普九”。目前需要高度关注的是,统计学意义上“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与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部分学生仍在失学或辍学的问题;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要尽快改变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局面,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全民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它们共同体现着现代教育对公民教育权的民主平等的人道主义关怀。
2、主体教育思想与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纵观教育发展史,人们对师生关系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认识阶段。第一阶段: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视教师为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人物,学生成了被动的容器,由此形成了教师中心说。第二阶段: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竭力弘扬学生主体论,把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向导”,这就形成了学生主体说。第三阶段:以苏联和我国一些教育学家为代表,认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统一的,便有了主导主体说。人们对师生关系的 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主体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主体教育思想的双主体理念把师生放在一个平等的教育过程平台上,重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如自尊自信,自我调控,自主选择学习空间、学习内容、学习进程等,教师则重在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如安排设计整个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等。在全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它与主体教育思想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3、现代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迅速增殖,而在世界范围内所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潮。终身教育之父是终身教育的大力倡导者、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是一种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因为教育将伴随人的一生,并成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终身教育思想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我导向学习,学习内容无所不包。因此,学生必须知道如何学习,比如如何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如何获取、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源,如何安排学习过程等等。这样,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就能终生有效地学习。
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在内容上,它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和专业性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它是将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发展。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因为在学习化社会中,学校教育已不可能为一个学生准备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和创造未来。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可见,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都共同关怀学习者一生的生存和成就,都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意识。这就使二者在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上存在着内在的同一性。
4、创新和实践的教育思想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思想是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创新教育思想认为,首先,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是建立在 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具有时效性和无限增殖性,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社会要进步,生产力要发展,人类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创造和掌握新的知识,谁占有了新知,谁就抢占了知识经济的制高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人类社会的社会经济形态先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教育的职能是对知识的继承和积累,工业经济时代教育的职能是对知识的普及和扩张的话,那么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便是知识的创新和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应试化倾向严重,理论界将其概括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致命缺陷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对此,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积极改革和探索,以适应素质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
5、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与人文在概念上相对,但作为两种现代教育思想却重在强调二者的相互融合。
科学教育思想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人文教育思想主张,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人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的是使学生的科学知识(自然的、社会的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得以同步完善。科学的功能重在对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的揭示,人文的功能重在对人类心灵的救治。科学关注外物,人文关注自我。如果割裂二者的联系,漠视彼此的融合,那么,科学越发达,经济越发展,诸如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毁灭性的战争、克隆人技术对伦理的颠覆等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就会越深重,二次大战中日军731部队的医生拿活人作解剖实验的悲剧就不可避免,信息时代网络犯罪的问题就层出不穷。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提出了STS教育。STS是“科学”“技术”“社会”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它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人类的现实生产和生活,科学活动应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在STS课程中,以下内容是经常被选用的:人口增长率、饥饿与食物资源、空气质量与大气、人类健康与环境、人类基因、核能利用、物种灭亡,等等。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教育应该大力推行STS教育,应让STS课程进入课程设置,进入教学计划,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关注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在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以人为本、亲近自然、充满悲悯的人文情怀,以保证我们年轻一代的国民不致沦为令人尴尬的“经济动物”。
总之,推行素质教育是改造传统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前提是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惟其如此,我国教育才能在新世纪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国外教育可资借鉴的经验
和中国传统教育相反,西方国家一直就比较强调个性化教育。从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诘难法(又称产婆术)到文艺复兴时期,均以重视个性培养为特征、以发展人格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美国近代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做中学”以及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都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作用和创造性;现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法和奥苏贝尔提倡的有意义学习,也同样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最典型的要数美国的个性化教育。它的个性化主要特征是在教育中重视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家庭、学校、社区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这些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成长中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替孩子作决定,因而孩子从小就不完全依赖父母。家长很注意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肯定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反抗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鼓励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说。
日本也非常重视个性化教育。1984年,日本政府为推进第二次教育改革,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临时教育审议会成立后提交的四份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中,始终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个性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看作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涵。文中有这样的表达:“此次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破除至今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弊端,即划一性、僵化性、封闭性和非国际性;尊重个人、个性、自由、自律、自我责任感的原则,也就是确立重视个性的原则。”日本个性化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管理制度的开放性。日本大学明文规定同类大学之间或不同类的大学之间实施学分互换制度,即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到其他学校听课,并把获得的学分算入本校学分。这种学分互换制度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导师制度也值得借鉴。导师制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办学的核心环节,是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主要形式。导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促进学生独立钻研和开拓创新。这和我国高校本科生只有在最后一年才指定论文导师的做法有很大的区别。
法国1989年开始初等教育改革,改革的方案打破了传统的以年级为单元组织教学的形式,把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合为一体,分三个学习阶段进行教育。目前,法国的一些中学也在作类似的试验。这使中小学教育的体制变得灵活,富有弹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在地学习,学校都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管理学籍,这就为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功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新加坡从1981年开始,对初中、高中和大学预科三个阶段采用两年制、三年制并行的课程弹性制度,以满足学习在速度、能力和方向上有差异的学生的不同要示,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1988年,任原苏联国家教委主任的亚戈金,在全苏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指出:全部教养工作和教育工作的中心和主要意义,就是发展人的个性。
四、我国可采用的有效途径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相关联的教育要素。那么,在教育正走向现代化的当代中国,如何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育?除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外,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的实际,采用以下四条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
要真正实施个性化教育,我们首先要辩证地去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树立竞争、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家长和教师才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鼓励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张扬与发展的环境,这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其二,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种种现实原因,人们对个性发展存在着一些偏见,担心由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出乱子。因此,须解除这种疑虑,认清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懂得鼓励人的个性发展虽有一定的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怎样引导,怎样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其三,认清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诱发人的创造力,不断完善教育对象的人格。[3] 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学校是否具备办学特色,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个性化教育的课程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优化课程体系须做到:一要突破传统的单
一、平面的课程结构为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对各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归并,陈旧的内容删除。二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学以致用。充实活动课,加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三要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增加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选修课。四要加强课程的“校本开发”。目前,中小学已实施新的课程计划,新课程计划把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针对各地差异和实际情况,课程管理体制重心必须下移,学校课程开发亟待解决。3.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是体现个性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逐步建立学校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探索最优化的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质疑,以激活思维,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创设各种新颖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二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 段和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需要,如采用问题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满足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探索世界,发现真理。三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合作者,应实施民主化教学,确保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4] 4.完善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完善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为此,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个性化教育需要一大批有个性的教师,“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教育过程,学生的个性往往或多或少地带有教师的个性的痕迹。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国家应建立起适应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教师管理体制,严格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以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二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资,把钱用在刀刃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先进的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等。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5]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对生活于其中的成员的个性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
总之,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们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们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使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6] 参考文献:
[1]王义高.当代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2).[2] 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谢小燕.个性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4] 杨德山.综合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J].常熟高专学报,2000,(6). [5] 阎德明.现代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1.[6][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0—491.8
第五篇: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定义: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内涵:
1.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
2.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转化。3.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目标:
(1)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普及化要求有较高的教育普及率和较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2)教育的终生化:教育的终身化要求具有终生教育的体制和条件。(3)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强调要培养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4)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加强与各国的教育交流,具有教育国际交流的能力。
(5)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领域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保证扩大教育规模,为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提供保证。指标: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 基本特征
(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用自然经济的传统教育观来看,教育并不是社会再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内在环节,而不过是“文化人”的社会点缀。自然经济的非经济核算的通病,与传统教育耻于经济效益分析及自命清高的痼疾相辅相成。现代化教育打破“教育是非生产部门”的陈腐观念,从教育--专门劳动力的投入--产出这一关系的角度来把握,把教育纳入社会再生产体系的内容结构之中。现代化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能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教育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因此,现代化教育无论在数量上--发展规模和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都要和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二)现代化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开放系统才可能走向有序(进化),封闭系统只可能走向无序(退化)。一个社会系统只有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得到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①教育向全体劳动者开放,打破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单一纵向的学校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更多地向企业、向社会招生,更多地通过纵横交织的渠道来扩大教育场。②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向实践效益开放,向社会经济效益开放。③教育经费来源从围家财政单一渠道向多渠道开放。除义务教育阶段外,国家无偿性的财政拨款,将逐步改为有偿的价值补偿。学校是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应该是信息吞吐量最大和流动频率最高的地方。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就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实行开放办学。开放式办学就是在信息上与外界交流,有吸收也有输出。怎样实现:
1.更新教育观念
要真正实施个性化教育,我们首先要辩证地去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树立竞争、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家长和教师才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鼓励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张扬与发展的环境,这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其二,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种种现实原因,人们对个性发展存在着一些偏见,担心由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出乱子。因此,须解除这种疑虑,认清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懂得鼓励人的个性发展虽有一定的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怎样引导,怎样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其三,认清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诱发人的创造力,不断完善教育对象的人格。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学校是否具备办学特色,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个性化教育的课程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优化课程体系须做到:一要突破传统的单
一、平面的课程结构为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对各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归并,陈旧的内容删除。二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学以致用。充实活动课,加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三要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增加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选修课。四要加强课程的“校本开发”。目前,中小学已实施新的课程计划,新课程计划把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针对各地差异和实际情况,课程管理体制重心必须下移,学校课程开发亟待解决。3.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是体现个性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逐步建立学校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探索最优化的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质疑,以激活思维,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创设各种新颖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二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需要,如采用问题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满足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探索世界,发现真理。三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合作者,应实施民主化教学,确保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8] 4.完善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完善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为此,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个性化教育需要一大批有个性的教师,“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教育过程,学生的个性往往或多或少地带有教师的个性的痕迹。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国家应建立起适应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教师管理体制,严格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以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二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资,把钱用在刀刃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先进的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等。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9]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对生活于其中的成员的个性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国际的例子
最典型的要数美国的个性化教育。它的个性化主要特征是在教育中重视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家庭、学校、社区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这些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成长中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替孩子作决定,因而孩子从小就不完全依赖父母。家长很注意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肯定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反抗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鼓励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