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
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
(一)许永桂
对于世界来讲,或者准确地说,对于西方世界来讲,中国就是一个异类。因为他们总能发现,似乎套用的大历史的规律,无法很好的匹配中国的大历史。
现代化,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就像那首诗说的: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顾城的诗道出了一种境界,就是我们对现代化这个词的若即若离之感。
曾几何时,我们被课本里面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召唤所激动着,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永无止境。
现代化包含过去,无法分割。
现代化的模式多种多样,我们无法说得清。
现代化,是我们终将面对的大路。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比较近代史的中国,与已经走向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进程来找出使得现代化得以进行下去的共同条件。
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坎坷的路程。
现代化,是一场人类大历史的深刻革命,它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类的一些习性特点。
大树分割线
《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
工业化,总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出现而出现。在我看来,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
现代无论如何怎样装扮下的现代化,如果不是技术发展先进下的现代化,那也是水中月,镜中花。
金属质感分割线
作者的贡献之一,就是在两个时期阶段的比较中,通过完整详细地考证和探究,为我们介绍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方面的史图。语言把握准确,对中国历史细节的把握细腻,令人记忆深刻。
1840到1949以后,两个时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他们分别在诉说中国大历史的波澜壮阔的进程。
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我们在书中依稀可见人物的神态和音容笑貌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奋斗。
对于中国的独特性,想必在社会科学里面是屡见不鲜的。任何一种看似美好的理论,在中国应用起来的时候,总是那么步履维艰。
这也是我们本书的目的,作者熟稔东亚和俄罗斯历史,对历史事实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而且令我们惊奇的是,他对历史背后的许多现象看得很透,完全是一个中国通。
研究中国的历史,最怕的就是拿着一些二手的资料,然后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和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历程。最后的许多结论总是离着事实很远。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金属质感分割线
中国历史的独特性,才是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留存千年的原因。最近的杭州G20峰会的晚会,当那一幕幕的西湖美景闪出的时候,我相信,多少中国人的心弦都被拨动。一个传统的中国,就在于那些湖光山色的山水之间。就在八大山人的画,在苏东坡的词,李白的诗,还有徐悲鸿的奔马中。一个山水中国,其实就是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
农业的文明,代表着天人合一,代表着绿色环保,代表着人与环境共存的和谐。
工业时代的来临,让城市的面貌焕然一变,人类的生活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电灯的发明,让我们进入了不眠的夜晚。灯火通明之间,我们透过卫星图片,甚至可以判断经济的发达与否。
一个流水线作业的时代由此展开。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道不尽这个时代的唏嘘与惆怅。
历史的画卷到了此,人类改天换地新生活。我们也习惯了午夜仍旧不睡的生活,“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场景成为了深山老林才有的现象。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执迷于电子移动设备终端的虚拟。手机蓝盈盈的屏幕,永远晃动在眼前。
我们的眼睛逐渐不再清澈,我们的空气逐渐不再清澈,我们的湖水,也逐渐不再清澈。
金属质感分割线
可是,现代化的脚步,是不能停下。因为工业化的需求,我们永远有。因为有了工业化,我们才能改天换日,才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没有工业化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美梦。
只有那不断前进的高科技,才能让工业化更加与我们和谐,也才能带来更好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没有人能够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永无止境,前途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欲望是无穷的,但是理性的缰绳,也需要套在奔腾的欲望骏马之上。
在本书中,一个衰朽的清帝国,在欧风美雨飘摇中垂垂老矣,它依然在寻求自己自强的未来之路。
一个分崩离析军阀混战的中国,也在试图走向现代化的强国。
这种中国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令人动容。
现代化,究其根本的一点,就是强大的管理基层的能力。没有强大的管理能力,我们就不能保障现代化。
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央政权的管理乏力。所谓乡绅自知的乡村美梦,其实一直都是幌子。
只有到了共产党的天下,中国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才最终被严密管理起来,才最终保证了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如果做不到这点,我们的中国,将可能是印度。
鼓吹“自由”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待基层的自我管理,也是严密的监控。殊不见,作为自由民主的发源地的英国首都,每个角落都无一不在监控摄像头的照射之下。
所以,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国家把所有的底层人民动员起来,才是建立强大现代国家的根本。抗战的爆发,给了中国人民一个团结的机遇,关于这一点,毛泽东看得很清楚,走向和平的中国,也还将继续团结中国人民,组织中国人民,动员所有人民来建设国家。
将国家的触角深入了农村的每个角落,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除此以外,我们再也没有其他快捷的方式来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支撑起中国的现代化步伐。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进步,教育、医疗卫生、人口、经济增长等等,都是需要严格的管理控制下,才能做到突飞猛进的进步的。这在现代中国中,举目皆是。
金属质感分割线
另外一个,我们放眼过去,畅享历史的长河。从秦开始的统一,国家就无时不刻在为着破除封建的藩篱而努力奋斗。从秦驰道,万里长城和灵渠伟大工程的修建中,我们看到一个帝国为巩固自己疆域的决心,也看到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大一统的雏形。
在西安的兵马俑中,我们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容,惊讶于当年技艺的高超,也深深震撼于一个强大中央集权政权的巨大能量,这个制度本身,将那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水平,通过集权方式,发挥到了巅峰,铸造了这千古的奇观。所以,帝制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从此以后,天下不再是“家天下”,一种公权的形式,在历史中徐徐展开。
此后的两千年,中国就一直处在中央与地方主义互相斗争的主线中。即使到了清帝国的晚期,到了民国,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以后的岁月中,地方主义的风险,作者认为,依然也是一种不利因素。
由此我们感叹作为胡虏的元统治者,他做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又一个重大制度变迁——建立行省制度。
作为广袤国土的管理方法和防范底层人民造反的行省制度,一举荡平了唐后期以后的军阀割据局面,军阀们再也无法找到一块天然的适合割据的地盘(四川除外),分裂行为得到了遏制,影响深远。
罗兹曼还谈起了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我想,他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情背后的重大意义。
一个现代的中国,能够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即使在文革,军队的变动,也在掌控之中。现代中国的管理能力,已经超越了历史。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现代与历史的传承,始终也是一条规律。不可能有超越历史虚无主义的现代化。我想,作者一再进行两段宏伟历史的对比,就是要说明,一个现代的中国,依然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中。我想,在历史的阶段中,我们是无法超越的。
中国的现代化,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资本积累,而是制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一定要牢牢把握。斑驳陆离的南美贫民窟,不能让它出现在中华大地。不断追求公正公平的理念以及救贫救弱注重社会的原则,一定要紧紧抓住,才能走向“民用、民治、民享”的康庄大道。
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
(二)中国的现代化
By贵哥
1选书思考
当初老师列出数页书单,几十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落寞甚至感到一丝凄凉:我的天,一个学期要看这么多书?老师咋不上天呢!但听了具体要求,每个小组只需要选择一本书,并且有整整半个学期的时间进阅读、思考、写作。这正和我意啊!我一直有写书评的欲望,但这种欲望总被懒压制着,如今可以在这么多的书中选出最感兴趣的书,又可以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阅读一本书,没有强迫,没有浮躁,只需静静的阅读,感受,还可以顺便走出打破我只看书从不回头反思的陋习的第一步,这是多么美好的体验。
于是抱着放松的心情,我拿出了老师的书单,一本一本的往下滚动,只从书名中判断它是否适合我们小组的阅读。《中国的现代化》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讲的是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一段历史,我们有阅读这本书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而“现代化”则表明这本书的视角是一种运动的,发展的视角,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静态的史实会有不同,而这种视角对我们加深对近现代史的了解非常有帮助。再有,通过加深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种种历史条件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的现象等等,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理解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早在四十年前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尖锐地批评了一些人不懂祖国历史,特别是不懂得近百年史的倾向。胡耀邦也指出要“ 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并把它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措施。
还有一点我期待的是它是一本由美国学者所著的研究中国的专著,它体现的可能是西方对我国近代史的理解,他们会是怎么看待这段他们曾经在其中扮演的侵略者角色的中国历史的呢,会不会有失客观呢,他们的研究水平又到达了什么程度呢?
再有,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1982年,老师为什么要推荐一本30多年前的书给我们呢,是这本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描述的极为精辟,30多年后仍无人可及,还是它暗含了对当今中国的预测,老师希望引起我们的思考,检验书中的预言是否正确?
带着这些期待,我决定选择这本书。
2书本概况
《中国的现代化》是美国一批著名学者近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综合性著作。它从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化说起,一直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起步、彷徨、动摇、发展、挫折、再发展的艰难历程。
作者吉尔伯特。罗兹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日本和俄国这类社会的相互对比与彼此理解,也兼及有关现代化与前现代的宏观社会学比较,或者东亚与西方发展路径的比较。著有《清代中国的人口与市场调解》等,编有《中国的现代化》、《东亚地区:儒家遗产及其现代调适》、《日本对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回应》等。
作者对于中国国内问题的探讨,持论颇为客观,中立。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序论讨论了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和标准,一共两个部分18,19世纪和20世纪,在各大部分里又分为5个主体板块,即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与增长、社会一体化以及知识和教育,最后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小结并评论了20世纪80年代的政策以及中国未来的可能走向。
3基本观点
1.何谓现代化。
作者写了整整七页,还是没有给一个明晰定义,只罗列几个方面的因素。也许是因为现代化太宽泛影响太全面,以至于无法明确定义。稍微像定义的一句话是“这里所谓走向现代化,指的是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这样一种巨大的转变”,但“所谓”二字所表现的意思又是模棱两可的。
定义不易,要想要衡量现代化,难度则更大,国际依存度、产业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经济增长及其持续性、收入分配的公正性的效率、组织技能的增生及专门化,官僚科层化、政治参与、教育拓展……需要考虑的标准如此之多,而且很多标准甚至根本无法衡量。究竟有多少因素应该涵盖进去,究竟各种指标的相对比率又应该定在什么样的水平上,对此也尚无明确认知。作者认为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工业化”或者是“西方化”,而是社会从整体上的一种进步和提升。政治基础、社会组织环境、人才和教育、国际环境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其他方面的进步。
作者引入现代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作者希望通过这个工具来弄清中国社会中哪些因素有助于走向现代化,哪些因素阻碍着现代化,并对现代化发生的速率和模式加以评估。认识到作者引入现代化研究方法的目的,我们大概也能知道作者提出“何谓现代化”这个问题的原因了。
2.现代化具有多层面性。
一个社会在现代化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是不考虑学科边界的。正如我们各个国家领导人所发现的,要在某些方面(如工业发展)取得成就,同时他们无法避免在由此在其他方面可能会产生深刻而且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影响。作者从国际背景,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增长,社会整合,知识教育这五个方面来考虑各种变化,力求绘出一幅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现代化图像。
把国际背景作为入手点是因为对于一个后来者而言,现代化总是裹挟着对外来挑战的回应。很明显的,19世纪起,中国之外的世界就深深冲击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
政治结构的核心就是人和物的协调和控制,现有的协调和控制结构有利于现代化的启动吗?国家的行动本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经济结构和增长就不用说了,生产的增长对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变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都集中在能筹集足够的资金并使各种活动和发展得以保持平衡的问题上。
社会整合方面讨论的是社会实现更大程度的统一和互动作用的过程。社会问题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质和量,空间分配和组织,人际关系,居住模式等等方面,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是现代化的一个指标。
最后讨论的是知识和教育,任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都会优先考虑吸收并拓展现代知识和技术,知识和技术对于借鉴别国经验和建设一个新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至少扫盲教育就应该普及到全体公民。
3.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条件太丰厚,以至于这些丰厚的条件本来应该在现代化的转变发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结果却是导致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懒惰,丧失了改革的动力。
政治上中国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以高度中央集权化官僚制度为特征的政治结构,从17世纪开始,它又不断扩张,形成一个庞大且繁荣稳定的帝国。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精密的专门化和职能区分,并由职业官僚遵照高度理性化并有案可稽的成规及先例进行管理。经济上国家对民营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不愿过深的卷入,还敏锐的认识到价格是市场力量均衡的标志。社会整合上,中国为各个家庭追求社会地位的上升,创造了一个具有秩序性、可测性的十分宽松的环境。知识教育上,男性识字相当普遍,传统技术高度发展,商业和法律活动的书面性甚至深入到乡村。在很多方面上,中国具备向现代化转变的条件。但1900年前的一两个世纪里,我们可以发现,远在和西方发生对抗并遭到屈辱之前,中国就有过错失良机的例子,丧失了对新式国际势力警觉的机会,丧失了延伸政府权力的机会,丧失了从分散而地方化的消费中将资源征集起来的机会……正是中国社会各方面表面上的完美性和全面性构成的了现代化变革的路障,旧秩序高度的稳定和伦理公正在本质上就阻止着变革的发生,这是19世纪前好几百年间缺乏改组的后遗症。于是某些本来会有助于中国向旧世界告别并踏上现代变革之路的遗产因素正在失落,()而代表着抵制向现代性转化的顽固因素却保留下来甚至加强了活力,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日趋困难重重。
4.清朝显而易见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在的高度集中的权威背后是中国社会地道的分散性质,而这种社会分散性质既是中央集权的垫脚石,又是实现民族目标的一种障碍。
由于中学课本的指引,我一直认为清朝是专制集权巅峰,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是无孔不入的,因而当接触到清廷对地方的控制其实小的观点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新颖。原来清朝统治集团并没有为统一而有力的地方治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过分的集权于中央抑制了朝野精英阶层的创造性和责任感,进而导致家庭和宗族利益的泛滥,强化了地方主义,最终其实是不利于朝廷对村庄和县级政权施加影响的。
20世纪以后中国现代化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地方割据,这也是中央集权得不到真正实现的表现。中央政府的改革方案得不到彻底的贯彻,同时地方势力把中央的税收纳入自己的财富中,这些财富又大量支出到军费,可以说20世纪前30年中国现代化值得欣喜的成就就是军事改革。局部地区的私人企业大概也在一战期间得以充分发展,然而很快又竞争不过外资。并在随之而来的抗日战争中,当时民国政府遭到致命打击,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其社会统合方面,原本政府的社会支持基柱和城市精英和资产家,但抗日战争把它的这一基柱打得支离破碎,城市精英流落农村,资产家破产又或者远走他方。社会支持势力瓦解了,其政府组成的正当性和声势都减弱了不少。
5.后发国家与先行国家的区别及实现赶超的策略。
现代化的后来国家和先行国家区别体现在:①后来者必须越过差距,并且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采取许多措施,特别是在计划和资金方面。②这些国家被迫与其他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保持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③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给他们树立了榜样这是有利的,而这些榜样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这又令他们感到沮丧。
对许多后进国家来说,他们的通知形式都依赖于家庭和宗教的团结一致,依赖于地方自给自足的理想,然而,地方主义和家庭宗族统治处处被现代化打得落花流水。现代化的吸引力是无法回避的,他在物质生产能力方面具备无可争议的能力,清心寡欲的人是不多的,当卷入现代化浪潮中后发现问题往往已经太迟了,只能想尽办法走好现代化之路。
这时候要缩小与先行国家的差距,必须实现一种状态,而在中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上台掌权后才实现,那就是让国家利益(而不是家庭,宗教或是地方)无论从理想上还是实际上都成为个人决策的关注焦点。共和国后,对国家有无好处,或有多大贡献,成了衡量一切行动的参照系数,任何利益都要让位于国家利益。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课堂上对民主和专制的讨论中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后发国家通过专制才可能实现超越引来各方炮轰。其实我的观点就来自有于此书,没有国家权威的引领,如何达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呢,如何将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针对性的建设呢?
4评价全书
1.全局观。
本书以完整清晰的脉络构建了一幅中国现代化的图景,现代化的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影响,17世纪为18世纪奠定基础,18世纪矛盾开始显现,19世纪矛盾集中爆发,18、19世纪又给20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留下了或有利或不利的遗产。更具体来说及时许多早熟现代特征的发展和某些似乎有助于现代化的条件在17、18世纪就已经显现;18世纪失去机会后,这一基础就缺乏进一步扩大的能力;19世纪遭到侵略后这些问题的恶化进一步损害了以前的基础,而现代化本来是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较顺利进行的;20世纪中国共产党掌权后才通过国家权威较好的利用了这些基础,但也由于当初建立的过度集权,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也犯了很多错误。这样纵横交错的历史给了我全新的学习历史的体验。
中学课本强硬的把中国历史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每一本书都分开学习,分开考试,活生生把历史的连续性,相关性给打断了,并不利于史学素养提高和结合历史分析现实能力的培养。
作者说“对中国研究的越深入,前现代遗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就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一方面来看中国具有辉煌的文化传统,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获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体制的权威性也是举世无双。从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这种值得骄傲的遗产,19世纪中国当权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变化,抱着一种旁观的态度;中国政府在面对现代国家的挑战面前显得腐朽无能。如果把历史以1840为分界割裂,那我们如何能看出1840年前的遗产给1840后的世界带来的一切影响呢?
2.比较观
本书很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作者精心挑选了比较的对象——俄国和日本,并在全书贯穿着对比,让任何很直观的看出中国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也通过强调中国现代化的相对迟缓,指明拖住中国现代化后腿的道理。
对比还解决了一个现代化标准难以衡量的问题,利用其他国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并将其作为比较研究扩展到中国,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有用的参照系。
当然,若要进行比较,纳入的国家越多越好,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全面了解所有的国家,作者也是如此,选择日俄作为中国的比较对象作者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首先这些国家要为读者所熟知,还要考虑国家的规模、历史的连续性、前现代的发展、转变的时机和性质、迅速现代化的成败等许多的因素,最后日俄两国是最切近于这种理想化的历史实验室。
3.价值中立
与我未看书前的预测完全相反,这个西方人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描述相当的客观,没有丝毫的意识形态色彩,完全依据事实说话。对清政府,国民党政府,共产党政府对现代化的影响做出公正的评判,唯一的标准只是对现代化的贡献。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描述的新中国为现代化做出的贡献,他不偏不倚,甚至比很多中国人看得都清楚。在经历了一个一切都毁誉参半的时代,许多中国人可能到了一个怀疑所有历史正确性的时候。历史书上的歌功颂德,我都觉得言过其实。但看了这书以后,才知道原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几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现代化成就。虽然日后的错误也延缓了我们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但是谁能不犯错呢?且看我们今时今日的发展态势,也许未来我们才能评论谁是谁非。
作者还在比较中常常使用“先行者”、“后来者”这两个与其他社会相比较的概念,而不是“成功者”、“失败者”这样的词汇,即使用描述性而非评论性的概念。但是当时置身现代化中国人却认为早期的现代化才是成功,后期的现代化则被视为失败,这种观念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中国人长期没有全力推进现代化实现超越的信心。而作者却尽力把自己当做一个远距离的观察者,从尽可能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和挫折,起因和结果。
5总结
这本80年代的作品在其结尾处给中国留下了几个问题,第一个是中国的官僚队伍因为规模太大,任命和提拔主要看政治而非政绩,加上思想派系的干扰已经士气不高,在新领导的指挥下,这部官僚机器能够高效运转起来吗。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是否会作出更大的努力以求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政治参与制度。第三个问题是与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合作逐步扩大是否会导致中国对个人自由的进一步承认。第四个问题是在其他方面对现有资源的迫切要求面前,已经达到的营养、安全、保健以及其他服务方面的水准会依据过去几十年经济能力的扩张和未来年月的经济增长而维持下去并有提高吗。
改革开放38年后我们再回头看这位美国学者当初对中国发展所持的怀疑,如今中国都已经为其给出了答案。中国这些年来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80年代初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已经被解决或者出现转机,现在看来是令人兴奋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位学者所预测的贫富差距,人才培养,社会流动这些可能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惊讶也敬佩于作者对中国走势的判断,因为这些问题确实在困扰着我们。
在中国的现代化中的“中国模式”,作者找到了么?这本仅仅写到80年代的书并没有给出解答,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也远远没有实现。我们还要继续不懈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继续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相信党的执政能力会不断提高。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早日实现!
第二篇: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一、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然而,中国却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面前,有的人重归于形而上学,或者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选择,或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错误理论。在本书作者看来,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确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传统走向,但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冲突和渗透的必然结果。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将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世界历史即指整个人类历史,各民族、各国家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的地域狭隘性以及民族历史而言的。世界历史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可经验的事实,但它却形成于现代,即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历史趋势,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命题表征了这一历史趋势,并认为“世界史不是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表明“世界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前,人类总体历史和具体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任何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如果无视这种整体化的趋势,继续闭关自守,那么,前途只有一个,即最终被“强力”拖进世界历史的运行轨道。马克思指出:“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然而,“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世界性以民族性为基础,但它又不是民族性的简单叠加。作为一种整合值,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使民族性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形”,使之协调于世界性。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某些落后民族或国家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会较快地达到计划状态,并产生同发达国家“类似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然而,“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较为落后的民族就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亦步亦趋地沿着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走下去,在发达国家的“历史启示”下,它能够缩短矛盾的解决过程,以“跳跃式”的发展走向世界先进行列。
(二)、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是在20世纪中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落后与先进并存,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90%,现代工业占10%。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二重性。正是这种二重化的经济运动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命运”,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两种可能性,即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能性中的哪一种能够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历史的走向。
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的人总是不顾及历史必然性而沉湎于“如果„就„”的假言判断中。在他们看来,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就不会如此落后;如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资本主义,今天就如何如何。然而,历史运动有其内在逻辑,它并不以“如果„就„”的公式转移。实际上,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如果„就„”的论断是永远不能被验证的,因而是没有科学意义的。沉湎在这种研究方式中,我们得到的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思辨的历史。这绝不是误认为风车为妖魔的堂·吉诃德式的战斗,而是实实在在的两种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
(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世界历史中,或者说在“开放的世界“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方面必须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把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额东西变为自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创造自己”特色“的基础。
正是由于深刻地洞察到世界历史对不同民族以致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对交往与开放的世界性发展寄予巨大的希望,并认为随着交往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前提。“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产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与世界历史息息相关,只有在世界历史中发展起来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二、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悲壮主题,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对“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终于“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及其文化难题的解答
按照毛泽东的观点,中国式被西方资本主义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结合,吧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构成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任何一种社会运动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解决这种矛盾。
所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在中国实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不可轻易的必要的形式”。同时,由帝国主义入侵而引发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其价值目标就是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地位,恢复民族赖以发展的自主独立,因此,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时,它就不仅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而且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它本身并没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际,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又提出并探讨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讨。
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首先就是国家工业化,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其次是政治民主化,使“人民主权”由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再次是建设现代文化,“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探寻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即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尽管这条路线不是那么明晰,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毕竟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路。
三、邓小平哲学思想: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特殊地位就在于,他回答了向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我们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透视出了一种融化于当代中国实践活动中的唯物辩证法,即邓小平哲学思想。在《哲学反思》中作者提到,邓小平理论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在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中,深藏于背后并渗透于每一个具体“构想”
中的,就是其哲学思想。学者断然拒接这样一种观点,即邓小平理论“没有界定明确的哲学深度”。
在经典的象牙塔中待长了,哲学就会成为一种玄思,它是符号、逻辑、概念群的深层运转。邓小平哲学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产生于邓小平独特的实践活动之中;它表现为一种高超的思维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思考过程和活动过程显示出来,并转化为中国人民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然而你要直接找到它,它却不见了;你要到这里来寻找各种哲学术语,这几乎是一种空想。这里,你要把哲学理解的模式倒过来。按照经典的框架操作,你将一无所获。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其哲学思想,但由于他深悟哲学的实质,同时又由于他与中国半个多世纪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新的时代能够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身份,无比广阔地展开他那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只有从这一特殊的途径,我们才能发现邓小平哲学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结语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也必然会给哲学思考开辟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关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思考并重建民族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第三篇:中国现代化论文
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进行了描述及理论介绍,同时就笔者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从探讨我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存在的不足与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内涵,体制,理性,小政府、大社会,公民素养
一、定义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涵义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认为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近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还有的观点认为现代化(近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吴增基等人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上述的定义有的是国内通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及一些主流公认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关于现代化的解释。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根本转变,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二、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18到21世纪的400年里面,世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2世纪还有新的发展。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国际竞赛,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追赶达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第四、社会现代化有国际、国内,相对和绝对两层概念。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概念,无所不包,而我们研究的社会特指社会领域,是小社会,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12个分领域。在国家现代化里面,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经济现代化,没有社会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社会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社会现代化、人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这一阐释更加具体与全面,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解释。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关于现代化的内容,吴增基等人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组织功能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发达等。吴增基等人的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所以其关于现代化的定义非常具体与全面且注重社会性,而官方历史教科书的解释则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的现代化。既然现代化的内涵如此丰富,那发展现代化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里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最大的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承担着多重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战略。
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与进程
反思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可以推论到洋务运动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现代化共经历过起步阶段(1840-1895)、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划分是从现代化发展程度与速度上来区分的。如王思斌等认为,参照罗荣渠等人的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即从洋务运动经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大约半个世纪;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第三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迄今。这一观点比较成熟,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及官方的认可。
四、中国现代化的现状及反思
从上述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定义及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等等。发展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着文明与进步。我们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大大扩大了发展的内涵。
当今,研究中国现代化已成为很多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又由于得到国家的极高的关注度,因而现在关于现代化的研究观点、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可谓硕果累累。可以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理论非常成熟。可是,反思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很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西方国家都没有遇到的问题在我国不断涌现,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现代化程度到底有多高,以下是摘自网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国社会距离现代化有多远?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在对大量数据、图表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中国等61个国家仍然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瑞典和法国5国的差距超过80年。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略小于经济现代化。研究者发现,根据人均GDP、农业劳动力比重等指标计算的经济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超过100年。
2003年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国家的第57位;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中国社会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
“2003年的中国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大约为城市化的中期。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研究员说。
在反映社会现代化水平的90个指标中,中国有人口增长率、死亡率、抚养比、小学入学率、青年识字率、失业率等8个指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平均预期寿命等17个指标与世界中等水平大体相当,其他指标的国际差距较大。在过去50年里,多数时期中国社会现代化快于经济现代化。
专家预计,按照1980年至2003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大约需要15年。
研究同时发现,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日本、荷兰、瑞士和澳大利亚。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挪威等20个国家属于社会发达国家,西班牙等33个国家属于社会中等发达国家,泰国等17个国家属于社会初等发达国家。
从以上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对比其他的亚洲国家,我国当今的现代化程度依然很低。实际上,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在学者们的论文著作与研究里都发现过也提到过,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而不可避免地走了很多本可避免的弯路,当然这另一方面也和学者们的研究偏于理论化,注重于解释及描述对比性研究,很少提出比较有效的针对措施或解决方案及建议有关。其次,国家大的政策上对于经济现代化的片面关注导致了其他方面现代化发展的失调,结果又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整体的健康发展。第三,笔者认为中国的体制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体制上的缺陷导致效率的极度低下,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社会不公与社会矛盾的加剧等众多的社会问题。如果体制改革不实行,不进行体制现代化,现代化的速度与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第四,笔者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可是我国的公民素质、创新能力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不断增高而相应地提高。只有国人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所需的素质,形成一种理性的社会风气与氛围,改变传统文化中的以人情关系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及思维习性,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向社会的现代化迈进。
五、感悟与思考
在这里笔者就自己对于中国当前现代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角度作出了一些反思与思考。
1、学者的研究偏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转变成生产力和实施的规划的比率较低。
关于学者们的研究不被关注的问题,这一点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但笔者结合日常的观察及自己的思考认为,这一点除了政府机构应加强反思以外,还有就是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贴近地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且要注意与政府机构等互相配合,为政府的规划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相关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及程度较低,笔者认为这一点值得政府及我们学者的深入思考。
2、政府的大政方针及规划的偏向性过大,导致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
笔者认为政府这些年的发展规划过分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即对于经济指标、GDP等数字的追求,而忽视了社会、民生、公共福利、公共事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国家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时就提出了六个统筹的思想——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可见这一问题近几年也逐渐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但是,地方政府的发展观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从近几年各地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发展存在的巨大误解对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恶化。改变地方各级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及地区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方面的尝试就需要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调查,在掌握了充分的地区实际资料后通过科学分析摸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的能使社会得到整体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这一点需要我们政府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改变以往的观念,加深对于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对长远规划及地区规划的理解,而不再是以往的拍脑袋决策,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当地的各种实际情况调查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及制定科学的规划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加快地区现代化进程。
3、体制的滞后制约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体制上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反过来又严重阻碍了整体的发展。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部分功能的发挥,但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部分的构成结构对于整体功能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实行城乡两元发展模式,通过把农村变为原料供应地和“剥削”农村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发展城市与工业化。而当前我们已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其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及我国因此取得巨大成就已有目共睹,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最大的一点就是体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及观念的深入人心,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的提供。因而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正常进行,体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尽管我国在体制改革上亦有所进步,但是由于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甚至关系到国本,因而国家的体制改革这一动作就比较保守与滞后了。然而,近几年的社会现状昭示了实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人民群众对于这一点的呼唤与要求的呼声不断高涨。
为什么当前社会充斥着对富人的仇恨或憎恨,人们对于商人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无商不奸”的状态?很多人认为这是由改革开放时领导人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政策及政府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导致的中国当前贫富悬殊过大导致的。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尽管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尽管香港的经济很发达,但是其社会贫富悬殊也是相当大的,但为什么就很少听说香港有仇富的现象或极端事情发生呢?这时因为在香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大家在社会上生存时是站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只要你勤奋努力有能力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我们的社会则不是如此,很多人富起来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投机靠关系靠手中的公权或权钱权色交易,因而导致了人们及社会舆论对于富人的这一看法与观点。我们且不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一言以蔽之:体制的弊端!
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制度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医疗的改革,政府机构的改革,监督体制的改革等等,对体制的改革已成为了共识,这一点就需要国家领导人尤其是中央政府能否有这样的魄力与能力,大刀阔斧又小心翼翼地进行体制改革,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改革的顺利实现。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可以向清末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学习,尽管其行为本质是在旨在维护封建统治和官僚阶级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洋务运动着实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李鸿章作为汉官,掌握了满清朝廷的诸多大权,虽不是权倾朝野可也是国家的支柱大臣,他搞洋务运动办海军办近代企业修铁路建轮船招商局等等对内需要运用各种手腕来平衡慈禧太后、顽固派大臣、满清贵族、洋务派的利益关系及面对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对外则要与各虎视眈眈中国企图瓜分中国的列强周旋,结果硬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传统与深受保守势力与思想控制的中国开展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较大规模的实务运动,从而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且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在文化观念意识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梯。”虽然最后这一运动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是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笔者因此认为,中央政府应在加强自己的权威的同时,可以效仿李鸿章的政治手腕,充分利用各种利益集团及势力间的矛盾及舆论的支持来推动体制改革的进行。
4、理性思维的缺乏与理性社会的未形成,公民素养偏低等制约了现代化的深层次发展。
笔者始终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然而我国公民基本素养的水平这么多年却没有多少显著提高。公民现代素养的高低,对于社会的整体现代化起着理念与价值观指导的作用。当人们开始理性地思
考身边的人和事及用理性思维来判断或从事自己的工作及理性地看待社会时,很多社会问题将会避免,社会的凝聚力与整合程度也会增强,这样方能高效地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当前我们提倡的主流基本价值观并没有真正被理解与接纳,人民大众需要重塑自己的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受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依然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或理性的现代社会。人们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熟人社会关系社会而非在认识到自己状况的原因后寻求该对此事负责的政府机构或相关的社会组织求助;人们犯错误或犯事后想到的不是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或使危害降到最小,而是思考怎样去逃避责任是否能通过熟人社会关系社会寻找特权庇护等等。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和我们的法制不健全及市民社会不发达有很大原因。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应负较大的责任。当前政府在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然而也一样缺乏落实,政府对于人民的控制已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政府组织的内在缺陷无法兼顾很多区域,因而在控制人民的同时却没有为人民的生活提供相应的福利与帮助及各项权利的实现,结果引发众多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本该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自治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直接成为了政府控制人民维稳的一级行政机构。
大社会的服务较之于政府更为全面,具有公民互助性质与自愿性,更容易使人们增强归属感与尊严感,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市民社会的形成能为公民提供较好的利益诉讼途径与增强抗风险性,同时亦能促进公民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互助意识等现代化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理性化与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保障作为弱势个体的公民权利的实现。
笔者认为建设一个理性的现代社会的主要途径有:
一、教育,即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权利意识,这是核心;
二、政府要践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配套体制,推动市民社会的建设,即鼓励各种自愿互助或维权等形式或性质的公民组织的成立与建设,通过完善各种民间组织从而替代政府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指导同时需要学者们的积极研究与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在实现公民现代化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整体现代化。
六、小结
当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不可胜数,这一研究题目涵盖的范围也是相当的广,而且也会随着世界及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而不断变化。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在这里只是就自己所掌握的一点资料与情况对我国现代化从很宽泛的角度作出的一点看法与思考,很不成熟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多错误,望各位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吴增基,吴鹏森.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作者不详,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我来自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遵义以其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小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国内外。那就让我在这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遵义吧。
一说到遵义,就不得提到它的历史了:遵义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遵义属巴蜀等邦邻地;战国时为夜郎属国;秦汉时置郡。在唐朝太宗时曾称“罗蒙”之后到了宋朝改名播川县,明朝又改名为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遵义一名就开始于此,清朝雍正时才将遵义归划到贵州,改为遵义府。而后终于1997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遵义以由原来的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镇一跃成为贵州的第二大城市。成为一旅游胜地更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
介绍完遵义的历史那就来说下遵义的文化吧,遵义最出名的就要数红色旅游文化和酒文化了还有小吃文化了。
其中最能代表红色文化的就是遵义会议会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大家都知道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大肆推行。在这种“左”的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历史上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并于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可以说这次会议是红,党和中国革命历史道路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中国革命的道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辈们的正确引导下越走越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作下了重要铺垫,正如那首歌唱得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这次会议的召开地——遵义会议会址则成为纪念红色文化的重要地点之一了,在遵义会议会址周围都还保存着以前旧时的建筑风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城,遵义会议会址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而闻名国内外,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纪念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让红军的红色革命精神永驻我们心田。一提到遵义就得说说茅台酒了,茅台国酒文化城位于遵义地区仁怀市茅台镇,距仁怀市区13公里。国酒文化城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有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的七个馆。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高粱和小麦作原料,再加上当地的优质矿泉水,运用传统独特的工艺酿制而成,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套工艺长达8个月之久,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炮打响名声,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从1915年以来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金奖,畅销世界各地。从此贵州茅台酒闻名中外,誉满全球。在中国第一、二、三、四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家名酒,并荣获金盾奖章。可以说茅台就是遵义的一个象征,作为一个遵义人,我因家乡是国酒茅台的产地而自豪而骄傲!
到了遵义就不得不去体验一下遵义的小吃文化了这样才会不虚此行,遵义名吃主要有
(1)遵义豆花面:据说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吃法特殊,面条是上等面加适量土碱,用手工反复揉拉,做成成薄而透的宽面条,下锅后煮熟不软不硬,以豆浆为汤,上盖嫩豆花,另
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分素、荤两种,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看着都忍不住流口水,味道可口!
(2)朝天椒:遵义是全国主要辣椒产区之一,绥阳朝天椒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其椒尖簇簇向上,朝天而长,因而得名。朝天椒采摘晒干,色泽红亮、辣劲十足,爽口开胃
(3)遵义羊肉粉:贵州各地都产羊肉粉,唯有遵义羊肉粉最为出名。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多不胜数,客人之多,首屈一指。尤以遵义虾子镇闵家羊肉粉生意最好,更是昼夜营业,可见来吃羊肉粉的人之多!
(4)尚嵇臭豆腐块:尚嵇臭豆腐块产于遵义县尚嵇镇,那味道可谓是十里飘“香”隔大老远就能闻道其独特的味道,尚嵇臭豆腐块生吃熟吃亦可熟吃一般用油炸,炸后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可谓是走亲访友的必备之物
好了,遵义我就介绍到这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遵义的文化,那就到遵义来吧,遵义欢迎你们!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一个日趋发展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时,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抉择,即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流派,这些思想历经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其内涵体现在:
一、重视中庸之道,以调和折中的方法处世;
二、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三纲五常;
三、重视农耕文化,轻视商业;
四、专制集权,皇权至上的社会意识。这些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
什么又是现代化呢?从洋务运动开始之初,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模式以振兴衰败的清廷。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便提出要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时至今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扬时代精神,共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
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正不断流失,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既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西化,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另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这样才可以增强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其实,我们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例如,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充分发挥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越来越快地把人类推向了不可救药的死亡边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现代化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这不正好为现代化建设指导了一条明路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及反功利主义精神也对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问题提供了一盏明灯。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对传统文化要作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厚古薄今。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重在创造性转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而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把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起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