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工业化与农业的现代化
中国的工业化与农业的现代化
中国的农民、农村与农业问题是与当代中国的工业化紧密相连的。有人说,正是由于中国农民几十年来的无私奉献,才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源源不断的资金积累,使新中国仅用3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欧美国家需要一个多世纪才走完的历史进程。
但是,工业化并不等于现代化。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不仅没有改变中国农村的贫穷与落后,而且农村中的某些固有问题比建国初期更加复杂和严重。
中国农民对工业化的奉献是不是得不偿失?中国的农民、农村与农业问题是与当代中国的工业化紧密相连的。有人说,正是由于中国农民几十年来的无私奉献,才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源源不断的资金积累,使新中国仅用3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欧美国家需要一个多世纪才走完的历史进程。他们进而认为,在建国初期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现代工业还不到国民经济的10%的基本国情下,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层层封锁和包围之中,要打下工业化这一前无古人、震古烁今的宏伟基业,只能要求甚至强迫农民兄弟做出牺牲。这既为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概言之,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中国的工业化注定要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但是,工业化并不等于现代化。以剥夺农民为代价的工业化必定不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农业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农民的职业化(多数农民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职业)、乡村的城市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期间,我国的农村人口翻了两番;乡村贫穷落后依旧,城乡差距拉大;农业生产仍沿袭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一句话,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不仅没有改变中国农村的贫穷与落后,而且农村中的某些固有问题比建国初期更加复杂和严重。若以“三农”现代化而不是工业化的标准来衡量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农民几十年的巨大奉献是不是得不偿失?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是不是当时中国惟一的选择?
至少,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民供奉=工业化的新中国工业化的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价。
中国农民为工业化奉献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苏联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义务交售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给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等来剥夺农民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毛泽东曾明确表示,苏联剥夺农民太苦,我们不要效仿。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使毛泽东的这一设想完全落空。一方面,土改消灭了解放前商品粮的供应主体——地主阶级,同时,农民翻身得解放,人均粮食消费普遍增加;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使城市人口每年以数百万的速度递增,粮食供应空前紧张。在此情形下,国家被迫实施对粮食以后逐渐扩及到其他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这项政策要求农民除口粮外,一切剩余均须低价(有时甚至低于成本)交售给国家。为降低交易成本,国家还逐步剥夺了农民的土地私有权,在农村普遍建立了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为30多年的统购统销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中国工业化对农业剩余的攫取,其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制度之健全在世界史上难有望其项背者。据经济学家计算,建国30多年来,国家从农业获取的农业剩余竟达6000多亿元,接近同期国家对工业的投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农业剩余200多亿元,每个农业劳力人均达80元。作为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其每年收入的近一半用于交农业税、“公粮”和集体提留,剩下的另一半支付社员的口粮。所以,据笔者的考察,生产队的分配名为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按“口”分配。风调雨顺之年,不过200多公斤口粮而已。
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主要特征便是落后和贫穷。人民公社25年,社员年均增加口粮1市斤,年均增加收入1块钱。河北承德地区的一个“三靠”(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生产队,由于连年亏损,生产队欠国家的钱款,要由工分来均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社员接受生产队长派活的前提条件是不记工分,社员请假却要记工分。山西保德县一个生产队1979年分红时,不仅没有分钱,还要每个劳动日倒贴给生产队8分钱,社员把这样的分配叫做“分黑”。到1980年,全国近74%的生产队年人均收入低于100元,近2亿农民终年食不果腹。
为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国家推行以统购统销、户籍、就业、教育等制度为支柱的城乡隔绝政策,形成了壁垒森严的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几十年来,几亿农民政治上无升迁的机会,经济上没有改善的可能,终年被牢牢地箍在土地上为国家工业化默默劳作。
在工业建设依赖农业剩余的前提下,中国农业的缓慢增长,主要通过成倍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年递减不仅是农民贫穷、农村
落后的重要根源,而且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和城乡差距的拉大。因此,像中国这样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重工业的突飞猛进往往造成工农业的比例失调和城乡的长期隔绝,这样的工业化模式不仅不能最终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更不要侈谈什么现代化了。
所以,问题还不在于中国农民被剥夺的太多、为这个“工业化”付出的代价太大,而在于这个巨大的代价是不是换来了工业化的初步实现(中国经过30余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工业化,这个结论值得商榷),还在于这个巨大代价的结果并没有显著改变中国乡村的贫穷与落后,因而也就没有全面促进中国的现代化。那么,这样的工业化其历史价值和真正意义何在?我们的结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之一,从本质上讲,是“三农”的现代化。脱离此点的现代化,只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徒增困难,多走弯路。
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50年后,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已经在国民经济占了主导地位,但“三农问题”不仅远没有解决,而且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建国初变得更加尖锐和严峻了。
中国仅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是我们常常引以自豪的。不错,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半数,而且多山和丘陵、土质较差、水资源极度匮乏,凭这样的条件养活了近13亿人口,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的农村人口已超过9亿,比整个欧洲的人口还多得多;世界上大约每3个农民中就有一个生活在中国;我们现在是以占世界近40%的农民养活仅占世界7%的非农民!这恐怕就不是尽人皆知的了。这一让我们时常尴尬、又不情愿承认甚至有时有意无意地竭力掩饰的事实,足以证明中国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当欧美各发达国家正在或已经迈入所谓后工业时代的时候,中国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仍是如何使中国农民、农村、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9·11事件”之后,以欧美各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进入全面衰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7%的年均增长率。有人甚至预言,再过半个世纪,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将独领风骚。面对过于乐观的预测,理智的中国人不得不提醒世人:如果百分之七八十的中国人在土地上为百分之二十多的本国人刨饭吃,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前途!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民国家!
怎样安置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的农民勤劳朴实、机智并富有魄力、耐力。上个世纪70年代末,神州大地开始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场农民解放自己的革命。这场发端于农村基层社会的变革,其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不仅在于冲破了排斥农民的“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而且在于开始正视中国的基本国情,把“三农”的现代化作为这场革命的主题。中国现代化之门开启了。
中国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创制各种制度使几亿剩余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而从事其他非农职业。近20年来,千百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开始走出村落,去开辟新的天地,寻求新的生活。家庭承包责任制不仅使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而且为农民脱离土地、进城打工经商创造了条件;崛起于80年代中期的乡镇企业,为村民提供了1亿多个就业机会;遍布全国、几乎与乡镇企业同时兴起的近2万个小城镇,使近3000万农民告别了世代相沿的村居生活;星罗棋布于各大中城市边沿的所谓“浙江村”“河南村”等,也有近3000万农民工生活于其中。近2亿农民不再依赖土地过活,这是现代中国的大事件,是一场意义极其深远的社会革命。
然而,曾几何时,这场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却遇到了重重困难。我国的大中城市人口膨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即使敞开城门(比如改革户籍、就业制度),亦断难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力;乡镇企业在经过了80年代中、90年代初两个高成长期之后,体制、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短期内亦难有大的发展;依托于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变为大中城市的卫星城还是依赖乡镇企业的兴衰而沉浮?尚难预测。由上而知,村民们弃农务工经商的规模和速度,短期内很难再现八九十年代的辉煌。
日前,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说,全国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一点,有700多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7亩,500多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据社会学家在中原地区的调查,眼下一对夫妇加一台拖拉机可耕种50~100亩地,而当地每个农户平均承包的责任田还不足8亩。由此推知,农村一多半劳力处在闲置或半闲置状态。这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不甚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20多年,数以亿计的农民脱离土地投入其他职业,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职业转移浪潮。但是,仍未能根本改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据人口学家的推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8亿,到那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将是多少?这将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战栗的数字。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中国的世纪难题。说它难,一是难在农村人口还在以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速度增长;二是难在现有的数亿农村剩余人口无从安置。但这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撇开了农民和农村,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成功,这是已为中国近现代史所反复证明了的。
家庭承包已走到尽头了吗?新世纪“三农”现代化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家庭承包制的制度效应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持久如初,制度效应递减的趋向日趋明显,农村经济制度短缺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另一瓶颈。支撑家庭承包的土地制度是所谓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权、集体的所有权和农户的长期使用权。但目前的有关法令对“三权”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在实际过程中,“三权”交叉、“三权”主体相互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视承包地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抗捐拒税(河南的一个行政村,村民集体抗税达数年之久,上级派县公安局的一个处长亲任村委会主任,也被轰出);村集体不尊重农户的土地使用权,随意更改承包合同,甚至背着村民把农民的承包地租让给村外的公司,引发村民的过激行为;某些上级部门利用行政权力,滥占耕地,乱建所谓开发区等等,不一而足。地权不稳,投资预期自然不佳,土地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不可避免,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还有,家庭承包还造成了土地的细碎化经营。家庭承包实际上是土地使用权的“均田制”,即以分配承包地的方式承认每一个村民的村落成员权。中央要求土地承包15年甚至30年不变,但在实际执行中,大部分地区为适应人口的随时增减,往往是“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有的地方甚至每年一调。另外,土地的质量、位置亦大有讲究,这在山区尤其如此,像豫西南地区就有“三山六坡一分川”的说法。人口的增减、土地的好坏等都是决定承包地调整的重要因素,当平均“地权”是承包地调整的惟一目标时,土地的细碎化经营就不可避免了。这里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贵州湄潭县一朱姓农户,7口人分得7份承包地,共计128块!如此分散的土地经营,怎样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没有土地的规模经营,就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要实行土地的规模(集中)经营,被规模经营排斥的剩余劳动力如何安置?
第二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
相互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化同步”也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关键。“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是动力,信息化是核心,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础。
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些特征促进了生产、人口、消费、资金等在城镇的集中;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物质和人才保障。城镇要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工业化在为城镇化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推动了知识、技术的集聚与扩散,加快了技术与管理的创新速度,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使人口迅速增加,为城镇化提供了主体。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工业化后的必然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化对信息化不断产生新需求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条件。
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发展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的转移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资金与物质支持。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优化了农业结构调整,从而提升了农业现
代化水平。
信息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最新发展阶段和增长的“引擎”。信息化虽然产生于工业化,但不是工业化的附属物。信息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带动了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产业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一系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为工业化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道路。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倍增器。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城镇化发展需要信息化的支撑,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是城镇内部实现网络化的关键;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信息化是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效率的体现,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关键手段,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城镇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载体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载体。城镇的集聚效应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发展条件。城镇化本身是一个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不断聚集的过程,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城镇集聚起来的大量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城镇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平台和载体;城镇化发展的程度影响着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城镇作为工业发展的载体,城镇规模及其经济容量大小,影响着工业在城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无论是信息化技术,还是信息产业,都需要拥有一定的发展场所和活动空间,城镇化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
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城镇化发展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有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收益,加速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城镇化发展形成大量储蓄资金,可以成为
农业现代化的投资来源。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深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变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为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材料。工业化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总需要农业提供原材料等基本资源。
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带动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农业现代化中,农业人口收入不断提高,为城镇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机会;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集中,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中的集聚,促进了城镇交通、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第三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与同步发展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与同步发
展
摘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信息化发展引领工业化,助推城镇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依赖信息化,协助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调互动的必然选择。惟有“四化”同步发展,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490.5;F2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695-05
Interaction and Synchroniz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I Shi-bo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 563003,Guizhou,China)
Abstract: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dustrialization promotes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bellwether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booster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depends 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nd drive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pends on informationization,assists industrialization and accelerates urbanization.The synchronized promo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coordinated interac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Only the synchronize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ca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ity and countryside,speed up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ization,and realize the goals of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ety and the socialist common prosperity.Key words: in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论断充分表明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诠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同步发展的要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1 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指传统农业型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工业生产量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即日益彰显出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指出,工业化是一种过程,此过程主要体现为工业生产活动、工业产值及工业就业持续增加的发展过程。然而从广义上来理解,工业化过程不仅仅是工业产值增加、工业就业人数增加及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而且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人口及就业等方面的变革,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结构及人们思想观念、习俗的变迁。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着力推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结合,走高技术、低污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方式和重要条件,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改变传统手工劳动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效益,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以信息化助力农业现代化,可提供共享农业科学研究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和分布式数据库资源,创建农业科技人员依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筑网络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强化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3 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的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是信息化的有效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信息化演变发展的空间形式,城镇要素禀赋和资源配置能力是城镇信息化体系发展的核心,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日趋演变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题和驱动力,成为缓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诸多矛盾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城镇,广泛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为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推进城镇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和平台,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土壤,工业化则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和经济支撑。城镇化保证工业化要素集聚,城镇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源禀赋为工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的基础地位越牢固,工业化的产业支撑作用就越强。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既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二者互动发展的良好契合点就是推进“产城”融合,通过有效整合工业产业与城镇资源,提升产业支撑、城镇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作用。
城镇化是农村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体现和重要标志,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城镇产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产品、技术支持、资金积累以及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和化肥等的投入,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产品就能以低成本购得;城镇化还有利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农业产品提供数量上和结构上的需求变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市场条件,从此意义上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就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4]。
2.4 农业现代化依赖信息化,协助工业化,加速城镇化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核心标志,农业科技进步程度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下,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也是农业现代化赖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进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材料保障,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则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支撑,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农产品结构,满足了工业化对农产品供给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促进了农业技术、农业结构和农业管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的实现,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也带动了农业人口逐渐向中心城镇的转移和集中,从而推动了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进程创造市场条件,提供要素来源。城镇本质上就是劳动力、土地、市场和资本等各种要素在地理上的集中,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带动农业企业不断聚集,且所需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靠大量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工业制成品和服务需求的绝对数量,从而为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需求,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调互动的必然选择
“四化”互动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四化”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表现在当下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四化”的共存,决定了推动“四化”必须实现长期均衡的发展趋势,而要实现均衡态势就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日益彰显工业化的主导作用,突出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加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3.1 “四化”同步愈益彰显工业化的主导作用
相对于机械化大生产的传统工业化而言,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同时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力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四化”协调互动的主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没有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四化”协调互动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无法催生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也就无法实现。
3.2 “四化”同步突出强调信息化的引领作用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促使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内涵有了质的变化,深刻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技术体系的基础技术,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使传统产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推动以物质和能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形态向以知识和信息投入为主的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形态转变,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信息产业是战略性先导和支柱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四化”同步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物资消耗和交易成本,对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四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问题研究
论文作者 2011级经济学3班 汪超超,宋欢欢,杨乐乐,杨奥林,王龙
论文关键词 三化协调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河南
论文摘要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两个方面。从产业的意义上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本质上就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但也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要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政府的参与,以避免两者的不同步,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一、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规划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要求,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认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
1.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
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但总体上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农村户籍人口仍是我国人口主体,农业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内需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都应把重点转向农业农村。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农业农村内部消费潜力,保持“三农”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在投资需求方面,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教育、交通、电力和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投入,能够创造巨大的投资空间。在消费需求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把国内丰富的工业品和商品变为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的宝贵财富。
2.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突出表现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三农”短板现象仍然明显。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
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通过拉动农产品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建设新农村,有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带动城市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3.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发展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发展,而且阻碍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缓解和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通过城镇带动农村,通过农村繁荣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形成城乡互动格局和良性循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法及模式
我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基本农田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能不能紧紧把握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特色,事关能否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问题,事关能否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必须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
一是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统筹发展、充分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始终把农业现代化摆在“四化”同步发展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严格控制城市占地规模,严格控制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使用,坚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是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大,城镇化成本相对较低,应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一些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真正形成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以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化格局。
三是走就近就地新型城镇化的路子。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单纯依靠大中城市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小城镇离农村最近,应该把基础做好,发展好产业,使农民能够就近得到就业机会,既能减轻各种成本,又能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防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四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国国土面积、人口、GDP主要分布在县域。县域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处于关键地位。要立
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县域内的产业聚集,以县城为中心带动城镇发展。
五是充分尊重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把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切入点,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特点,让已经转移的农民真正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城乡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成果收益。
六是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不断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范围,促进城乡之间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例(以河南三化协调建设中原经济区为例)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这是河南省郭庚茂省长在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六个原则之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一),着力点
1、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河南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把推动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创新,为新兴战略支撑产业释放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省内资源与国际国内资源的产业对接与优势互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孕育和发展新的先进生产力。要兼顾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共同发展,以充分发挥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服务业发展滞后,必然抑制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阻碍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各级政府与领导一定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方面来认识。要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现代服务业具体方向。突出重点。就河南的具体情况来看,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农业的融合。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3、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河南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这种内在机制受到了城乡分割制度的制约。因此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分割,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供水、流通、能源、信息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区域共享。要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此外,在当前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背景下需要特别关注人才、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问题,尤其要努力促进人才由城到乡的流动,加大城市教师、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支援农村的力度,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那些已积累一定资本或经验的外出打工者到农村服务、创业,为农村经济提供更多的人力与社会资本,以助推农业现代化。
4、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只有产城融合,才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从而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因此,促进河南“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要科学规划,同步完成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并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要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科学规划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外来投资的密集区和集约发展的示范区。要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城镇发展节奏和规模与产业聚集速度及程度有机结合。要坚持从河南人多地少、作为农业大省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基本省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建管水平,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六个原则
一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把重视项目投资与扩大消费、增加出口结合起来,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三是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四是把推动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是把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六是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三、总结
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二化协调的相关政策及要求,参考借鉴河南省三化协调道路的同时更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区二化协调的新型路子,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 镇 化 与 农 业 现 代 化 相 互 协 调 问 题 研 究
第五篇:浅议工业化进程与中国的对策
浅析工业化演进与中国当前的应对策略
经济1001 陈林玉 1002010107
摘要:世界近代史是随着十九世纪的工业化进程而逐渐拉开帷幕的。同样,工业化的演进也一直贯穿在经济发展之中。工业化对于人类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甚至大国之间的博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过程,把中国也拉入了全球化的竞争之中。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工业化的过程,期间有了巨大的发展,也有很多复杂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从整个工业化的演讲角度来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我们自己当下的发展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业化改革开放新型工业化道路结构调整
1.工业化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到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力大解放开始了,从此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工业化是以劳动要素、资本要素为基本要素的工业生产替代以劳动要素、土地要素为基本要素的农业生产的蜕变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新型工业形态也不断出现,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电子产业、信息工业、智能工业,如此等等,而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形成的新型工业都是对旧工业的扬弃和改造。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狭义的工业化,有代表性的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2,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及其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有代表性的是张培刚提出的定义,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也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上升的过程。工业化的进程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断更替、产业不断创新的过程,产业转换能力是一国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阶段,工业化的起点不同,道路不同,技术革命的内涵不同,工业化的速度也不同。如英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一百多年时间,日本用了70年,韩国用了30年。我国推进工业化经过了五十多年,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综合的战略。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不仅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社会、政治、法律、文化、观念及习俗也会相应发生变革,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向前发展。
1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工业化是一个必然的阶段。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是承上启下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2.去工业化
去工业化一词首次公开使用是指二战后盟国剥夺战败国工业力量的活动进程,而有关去工业化定义的公开讨论则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晚期及80 年代初期的英国和美国。具体而言,理论界有关去工业化概念的理解思路大致有两种:一是基于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二是基于宏观经济角度的去工业化。
从地理学意义上讲,去工业化其实是一种工业化的转移,通过工业化、工业部门、产业等地点的变革,实现“去”的现象,就是工作机会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的工作机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或者是曾经以某些传统制造业生产活动而闻名的大都市现在面临大量工厂倒闭和破产的境遇,其传统制造工业纷纷转移至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3(Neil,1999;Green 和Sanchez,2007)。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多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角度来理解这一现象及其内涵,在这个意义上讲,许多学者将去工业化与产业转移、产业空心化等视为等同概念。
基于宏观经济角度的去工业化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去工业化主要指,曾经作为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繁荣之基础的先进工业逐渐走向衰落,工业产出额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具体以制造业就业率和产出份额的不断下降来体现。广义的去工业化则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进行阐释,主要是指经济结构的变化。Philip 等(2007)认为,去工业化就是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Doussard等(2009)认为去工业化反映了资本和劳动之间关系的调整,预示着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以及服务业的巨大增长,也意味着向新的不平等和不稳定增长转型的开始。Jefferson和Heathcott(2003)进一步提出,去工业化不仅是指就业数量、质量方面的变化,而且包括与工业化本身相关的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基本变化,尤其是在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方面。这个又促进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大爆发。
与工业化相对应,去工业化也有几个比较深远的影响。
第一表现为产业转移。这个促进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众多国家的兴起,比如日本、亚洲四小龙等。随着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新兴国家也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分得一杯羹,在不断延续发达国家淘汰的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了财富的积累。
第二表现为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随着在工业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财富,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群体不断壮大,他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特别高,所以也不断要求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迁出国外,同时他们则返回更加宜居的农村和城郊生活,一度使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逆城市化现象。
43.再工业化世纪70 年代,再工业化主要是针对美国东北部地区、德国鲁尔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这些讨论后为发达国家持续的经济扩张趋势所掩盖。目前比较受关注的再工业化是因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社会呼声,尤其是2009 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发出了旨在推动制造业复兴的再工业化信号,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这是人类发展的一场飞跃;由工业主导到服务业主导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次质变,这一过程或许需要更加充分的工业化以及更长的时间。因此,如果实体经济尚不足以支持第三产业持久发展繁荣所必需的工业基础,此时的去工业化就有待纠
34Fligstein Neil.Is Globalization the Cause of the Crises of Welfare Stat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Working Paper,1999
Pieper Ute.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Nexu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ross -Country Evidence on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36(4),66-99
偏,重新回到再工业化轨道上来。这便使得再工业化呼之欲出。
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理由。美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以制造业就业和产值份额不断下降而体现的去工业化,取而代之的是金融创新以及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这一方面减少了制造业工作机会,在高端服务业还没有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传统制造业部门释放出来的工人自然会流向较为低端的服务业部门,例如建筑、交通运输、贸易、休闲、物流等部门。另一方面,这些低端服务业部门工资水平并不会高于传统制造业部门,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使得工人的收入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缓慢,进一步抑制了需求。当虚拟经济的泡沫破灭以后,其内在的就业及需求矛盾就显现出来,于是利用新技术、既有的庞大的市场规模、较长的产业链和很强的就业创造能力重振其传统制造业的再工业化呼声日益高涨,并伴随之以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减少外国同类商品的进口,鼓励本国商品的对外出口。工业化不仅以其强大的效率提高了供给水平,更是为消费者创造出了强大的需求和一种可支付的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进程中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获得的巨大收益,去过的甜头使它们更加明确了再工业化的方向。这对于扭转他们巨大的财政漏洞和贸易逆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再工业化,其实也是重商主义的一种变相表现。
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再工业化客观上会加快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跨国转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去工业化。因为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加快产业转移,才能使其在再工业化进程中专注于价值链的某一特定高附加值、高就业带动效应、高质素劳动力需求的环节,并不断精益求精,达到并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这是再工业化的一个方向。同时,再工业化并不一定会制约服务业的发展,相反有可能会催生一些新的高端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还有助于减少发达国家的贸易赤字(金碚等,2010)。6
54.中国面临的形势和工业化带来的启示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巨大发展得益于我们不断推行工业化的进程。总体上说,中国现在在三个工业化进程中交替进行,也产生了很多复杂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所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要靠继续的发展来解决;同样,工业化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也必须靠继续深化推进工业化来解决。
第一,我国工业化程度不足,要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
中国的工业化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发展的不均衡上,也就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我国在十六大曾经提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时代下,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重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结构可以获得平等的资源,可以实现平等的发展。
第二,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我们在承接产业链的同时自主创新。
虽然在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是其产业升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转移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承接产业链的机会和机遇。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重新反思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问题,并相信去工业化有利于发展中国
56梁玉红:后危机时代加快经济转型的环境分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6 期
金碚,刘戒骄:《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向》,《中国经贸导刊》2009 年第22 期
家。基于此,在危机还未完全消除的时候,发达国家甚至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例如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的各种反倾销、反补贴浪潮的出现。国内的颓势必然导致发达国家给我们设置贸易壁垒和其他贸易保护主义,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以劳动力成本为代表的其他方面的中国生产成本一直有增无减,所以不少跨国企业已经选择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新亚洲四小龙”国家作为加工工厂来代替中国,所以中国在廉价劳动力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消失。
第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促使我们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提出,其实就是为了升级其产业,增加其就业岗位;而背景是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所以势必我们的出口和FDI会受到影响。在阵痛中,我们必须忍痛转型,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国内的消费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上文所讲,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中国的趋势下,我们也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方面转变。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并不是对传统产业的再造和扶持,而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高新技术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再工业化的目的是抢占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高端产业和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因此,自由贸易仍符合发达国家利益。
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内部外部环境分析我们知道,后危机时代受发达国家消费率的降低、贸易保护、美元贬值以及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高,这将使我们相对不大的经济规模受到影响。在充分利用新兴市场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基础上,我国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因为居民消费不仅能持续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要加快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要提高居民消费就必须要提高居民收入,让经济的蛋糕分得更公平一些,除分配制度等障碍外,目前的产业结构也很难提高居民收入,大量的就业人员在增加值最低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生的增加值最大而提供的就业最低,而且大量地消耗能源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所以要加快改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都是循着轻工业到重化工业,然后转向科技创新与知识资本为主要推动力、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产业。我国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与工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7
总之,在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不同工业化进程中,中国需要审时度势,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最大化寻求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进程中的机会,实现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共享。同时,中国要吸取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得与失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承接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本国经济结构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适应技术变化和进一步国际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同时通过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改造传统产业,夯实中国进一步工业化的经济基础,抢占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佳机会。7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当代财经》2009 年第12 期
参考文献:
[1]FligsteinNeil.Is Globalization the Cause of the Crises ofWelfare Stat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Working Paper,1999.
[2]Pieper Ute.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Sustainability Nexu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ross -Country Evidence on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The Journal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36(4),66-99.
[3]金碚,刘戒骄:《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向》,《中国经贸导刊》2009 年第22 期
[4]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当代财经》2009 年第12 期
[5]梁玉红:后危机时代加快经济转型的环境分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6 期
[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