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关于科学技术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什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在探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时都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科学技术现代化。他关于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观点,是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升华得出的重要结论。科学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把世界科学最先进的成就介绍到中国各个部门中来,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中国各个方面装备起来,使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时,周恩来所指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标志是掌握和运用原子、电子、超音速等现代的科学技术。1962年6月8日,周恩来说:“现在既不是三十年代,也不是四十年代,接近七十年代了,是原子、电子时代,技术水平提高很快,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没有的。原子、电子时代,改变了很多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能是逐步实现,逐步提高,不可能一步攀登高峰,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周恩来经济文选》第493页。这里他不仅指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标志,而且提出了“逐步实现,逐步提高”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
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而在中国现代化中,科学技术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
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成果,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概括来说,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强大驱动力,它的历史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
第二篇:中共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思考
科目:中国现代史前沿
中共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思考
全面回顾中共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一段艰辛的历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奋力以求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中共从成立之初起,在确定自己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目标的同时,也确定了自己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目标。在迄今为止的长达大半个世纪的艰辛历程中,中共与中国现代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情结。深入思考中共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情结,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现代化的实现是有益处的。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革命的客观形势,使我们党长期只能在几乎完全没有现代工业的落后的偏僻农村地区活动。但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寄予强烈的希望。
早在1944年5月22日,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这是毛泽东最初也是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问题。以后,毛泽东又多次提到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
然而,中国的情况与外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建国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是如此的薄弱。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这无疑成为当时中共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1954年6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总目标,„„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此后,毛泽东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中暴露出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为鉴戒,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更趋于现实。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毛泽东就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可见,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是毛泽东等中共第一代领导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目标进行不懈探索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毛泽东主观认识的制约,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仍然是初步的,还处于不完善之中,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后便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二、中共第二代领导人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相对于工业化来讲虽然是一个进步,但它仍然偏重 于经济和科技,还是一种传统现代化的概念。“文化大革命”的沉重灾难和深刻教训,使我们党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只提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山穷水尽疑无路”时,重新复出的邓小平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突出地强调了民主建设的问题,他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继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提出不久,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又及时强调要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转变社会风气和端正党风的极端重要性,实际上已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10月30日,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12月25日,他进一步重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原则和立场,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至此,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成为全党的共识,并写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十二大报告中。
但是,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是不可能的。因此,随着对国情认识的加深,中共逐步放弃了建设“高度的”提法。党的十三大在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明确规定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这样,中国现代化目标就由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变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面的现代化。它说明中共对国情的认识加深了,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全面了。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的卓越贡献。
三、中共第三代领导人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中国现代化道路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共第三代领导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不移的倡导者,适应当今国际形势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了的实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不懈探
索,在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上作出重大创新,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
第一,以市场经济改革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这是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这是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被称为“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的确是中共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目标的确立和完善,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它把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个重大的社会变革结合在一起,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动力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从而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有我国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也不会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1989年9月,江泽民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十六大更加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共在现代化理念上的日益成熟,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
第三,弘扬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以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对现代化理论认识的一个突破。对此,江泽民早在1989年9月就系统地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问题。党的十五大则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作了进一步阐述,明确作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论断。十六大以后,中共对建设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中共现代化理论“全面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共第三代领导坚持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先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根据这一战略思想,中共始终把发展作为党的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明确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充分表明,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加强中共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保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中共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在经济政治
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所进行的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事业。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背景下,中共能否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考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这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总之,上述中共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旧中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就不能定得太高。什么时候我们能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就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可行的发展战略。
第三篇: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的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皆获得迅猛的发展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党政机构的贪污腐败。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建设良好的风气,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 问题 贪污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持续开展的打击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斗争中,贪污贿赂犯罪占据突出地位。贪污贿赂的泛滥,不仅严重腐蚀了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和正常的经济环境,阻碍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惩治腐败斗争,不能搞一天两天,一日两日。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路漫漫其修远兮,反腐建设具有长期性以及很大的艰巨性。
一、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1.价值失范和道德约束力缺乏
在商品经济逐渐活跃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一定的混乱。一些错误的东西往往被加以新的“包装”,成为一些人搞腐败的所谓“理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领域方面,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和利益,以至出现了种种不择手段的自私自利现象,而且在诚信规制以及社会扬善抑恶机制方面还缺乏有利的社会外在制约手段。由于道德失范,一些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大肆侵吞国家和人民财产,腐败势头难以遏制。2.权力过分集中,而现行的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监督是制约权力免其腐败的更大手段,而现行的监督机制对权力的制约存在严重的缺陷。目前,我国监督主体的过多过滥容易出现职权不清、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情况,从而导致监督不力、效率不高的结果。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展;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影响依法治国进程的顺利进行。因此,进一步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势在必行。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在打击腐败犯罪的实际操作中,难度要比打击其它犯罪行为来的更大。“官官相护”是打击腐败犯罪的最大障碍。
二、当前贪污腐败新特征
1.群体化
当前的腐败案件越来越呈现群体化的趋势。一些腐败败露后,往往引发所辖地区官场的“大面积塌方”。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2.高官化、巨额化
近年来,一批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纷纷栽落马下,落马官员的贪污数额被曝光后也让人瞠目结舌,以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为例,其涉贿金额高达1.97亿元。3.国际化
有的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流动的机会,与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有的利用国际间法律的差异,国内犯罪,国外洗钱;有的以境外商人为合作对象,赃款赃物滞存境外。
三、惩治腐败的主要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
要遏制腐败问题,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防范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思想,改造落后文化,在经济贸易中,要时刻警惕外来腐朽文化对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2、深化改革,完善法制
建立有效的行政系统和干部人事制度,按照科学化、系统化、严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廉政法规,逐步将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从源头治理,权力是贪污之源,因而要加强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健全我国的监督,检查制度,完善我国的司法体系,使司法体系真正能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让司法权有更大的空间去制约行政权。
3、制约权力,强化监督
首先要制约“一把手”的权力,决议要由集体做出;其次,决策应当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除涉及泄密的事项,应当提高民主化,党务和政务透明度;在管理和执行过程中要强化内部制约机制,相互约束,相互监督;各级监督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4、动真碰硬,严肃执纪
在查处中要敢于碰硬,不管涉及到谁,不管职位多高,功劳多大,只要触犯法纪,都要严肃处理,不能有任何的特殊和例外。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待遇,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使经济不断发展,为高薪养廉提供条件。
社会主义的中国不能容忍贪污腐败,但是它依旧还很盛行,要彻底根治贪污腐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能够有效地解决贪污腐败问题,党和政府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从而实现最高层次的安定团结,人心的安定。这样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实现了富足,国力上达到超级大国水平,人心上实现了长治久安,从而真正实现江山永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中国现代化论文
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进行了描述及理论介绍,同时就笔者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从探讨我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存在的不足与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内涵,体制,理性,小政府、大社会,公民素养
一、定义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涵义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认为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近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还有的观点认为现代化(近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吴增基等人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上述的定义有的是国内通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及一些主流公认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关于现代化的解释。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根本转变,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二、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18到21世纪的400年里面,世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2世纪还有新的发展。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国际竞赛,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追赶达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第四、社会现代化有国际、国内,相对和绝对两层概念。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概念,无所不包,而我们研究的社会特指社会领域,是小社会,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12个分领域。在国家现代化里面,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经济现代化,没有社会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社会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社会现代化、人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这一阐释更加具体与全面,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解释。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关于现代化的内容,吴增基等人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组织功能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发达等。吴增基等人的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所以其关于现代化的定义非常具体与全面且注重社会性,而官方历史教科书的解释则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的现代化。既然现代化的内涵如此丰富,那发展现代化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里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最大的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承担着多重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战略。
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与进程
反思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可以推论到洋务运动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现代化共经历过起步阶段(1840-1895)、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划分是从现代化发展程度与速度上来区分的。如王思斌等认为,参照罗荣渠等人的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即从洋务运动经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大约半个世纪;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第三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迄今。这一观点比较成熟,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及官方的认可。
四、中国现代化的现状及反思
从上述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定义及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等等。发展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着文明与进步。我们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大大扩大了发展的内涵。
当今,研究中国现代化已成为很多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又由于得到国家的极高的关注度,因而现在关于现代化的研究观点、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可谓硕果累累。可以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理论非常成熟。可是,反思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很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西方国家都没有遇到的问题在我国不断涌现,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现代化程度到底有多高,以下是摘自网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国社会距离现代化有多远?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在对大量数据、图表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中国等61个国家仍然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瑞典和法国5国的差距超过80年。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略小于经济现代化。研究者发现,根据人均GDP、农业劳动力比重等指标计算的经济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超过100年。
2003年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国家的第57位;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中国社会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
“2003年的中国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大约为城市化的中期。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研究员说。
在反映社会现代化水平的90个指标中,中国有人口增长率、死亡率、抚养比、小学入学率、青年识字率、失业率等8个指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平均预期寿命等17个指标与世界中等水平大体相当,其他指标的国际差距较大。在过去50年里,多数时期中国社会现代化快于经济现代化。
专家预计,按照1980年至2003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大约需要15年。
研究同时发现,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日本、荷兰、瑞士和澳大利亚。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挪威等20个国家属于社会发达国家,西班牙等33个国家属于社会中等发达国家,泰国等17个国家属于社会初等发达国家。
从以上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对比其他的亚洲国家,我国当今的现代化程度依然很低。实际上,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在学者们的论文著作与研究里都发现过也提到过,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而不可避免地走了很多本可避免的弯路,当然这另一方面也和学者们的研究偏于理论化,注重于解释及描述对比性研究,很少提出比较有效的针对措施或解决方案及建议有关。其次,国家大的政策上对于经济现代化的片面关注导致了其他方面现代化发展的失调,结果又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整体的健康发展。第三,笔者认为中国的体制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体制上的缺陷导致效率的极度低下,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社会不公与社会矛盾的加剧等众多的社会问题。如果体制改革不实行,不进行体制现代化,现代化的速度与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第四,笔者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可是我国的公民素质、创新能力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不断增高而相应地提高。只有国人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所需的素质,形成一种理性的社会风气与氛围,改变传统文化中的以人情关系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及思维习性,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向社会的现代化迈进。
五、感悟与思考
在这里笔者就自己对于中国当前现代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角度作出了一些反思与思考。
1、学者的研究偏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转变成生产力和实施的规划的比率较低。
关于学者们的研究不被关注的问题,这一点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但笔者结合日常的观察及自己的思考认为,这一点除了政府机构应加强反思以外,还有就是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贴近地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且要注意与政府机构等互相配合,为政府的规划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相关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及程度较低,笔者认为这一点值得政府及我们学者的深入思考。
2、政府的大政方针及规划的偏向性过大,导致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
笔者认为政府这些年的发展规划过分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即对于经济指标、GDP等数字的追求,而忽视了社会、民生、公共福利、公共事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国家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时就提出了六个统筹的思想——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可见这一问题近几年也逐渐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但是,地方政府的发展观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从近几年各地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发展存在的巨大误解对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恶化。改变地方各级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及地区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方面的尝试就需要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调查,在掌握了充分的地区实际资料后通过科学分析摸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的能使社会得到整体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这一点需要我们政府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改变以往的观念,加深对于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对长远规划及地区规划的理解,而不再是以往的拍脑袋决策,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当地的各种实际情况调查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及制定科学的规划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加快地区现代化进程。
3、体制的滞后制约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体制上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反过来又严重阻碍了整体的发展。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部分功能的发挥,但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部分的构成结构对于整体功能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实行城乡两元发展模式,通过把农村变为原料供应地和“剥削”农村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发展城市与工业化。而当前我们已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其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及我国因此取得巨大成就已有目共睹,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最大的一点就是体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及观念的深入人心,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的提供。因而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正常进行,体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尽管我国在体制改革上亦有所进步,但是由于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甚至关系到国本,因而国家的体制改革这一动作就比较保守与滞后了。然而,近几年的社会现状昭示了实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人民群众对于这一点的呼唤与要求的呼声不断高涨。
为什么当前社会充斥着对富人的仇恨或憎恨,人们对于商人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无商不奸”的状态?很多人认为这是由改革开放时领导人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政策及政府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导致的中国当前贫富悬殊过大导致的。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尽管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尽管香港的经济很发达,但是其社会贫富悬殊也是相当大的,但为什么就很少听说香港有仇富的现象或极端事情发生呢?这时因为在香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大家在社会上生存时是站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只要你勤奋努力有能力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我们的社会则不是如此,很多人富起来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投机靠关系靠手中的公权或权钱权色交易,因而导致了人们及社会舆论对于富人的这一看法与观点。我们且不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一言以蔽之:体制的弊端!
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制度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医疗的改革,政府机构的改革,监督体制的改革等等,对体制的改革已成为了共识,这一点就需要国家领导人尤其是中央政府能否有这样的魄力与能力,大刀阔斧又小心翼翼地进行体制改革,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改革的顺利实现。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可以向清末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学习,尽管其行为本质是在旨在维护封建统治和官僚阶级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洋务运动着实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李鸿章作为汉官,掌握了满清朝廷的诸多大权,虽不是权倾朝野可也是国家的支柱大臣,他搞洋务运动办海军办近代企业修铁路建轮船招商局等等对内需要运用各种手腕来平衡慈禧太后、顽固派大臣、满清贵族、洋务派的利益关系及面对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对外则要与各虎视眈眈中国企图瓜分中国的列强周旋,结果硬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传统与深受保守势力与思想控制的中国开展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较大规模的实务运动,从而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且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在文化观念意识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梯。”虽然最后这一运动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是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笔者因此认为,中央政府应在加强自己的权威的同时,可以效仿李鸿章的政治手腕,充分利用各种利益集团及势力间的矛盾及舆论的支持来推动体制改革的进行。
4、理性思维的缺乏与理性社会的未形成,公民素养偏低等制约了现代化的深层次发展。
笔者始终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然而我国公民基本素养的水平这么多年却没有多少显著提高。公民现代素养的高低,对于社会的整体现代化起着理念与价值观指导的作用。当人们开始理性地思
考身边的人和事及用理性思维来判断或从事自己的工作及理性地看待社会时,很多社会问题将会避免,社会的凝聚力与整合程度也会增强,这样方能高效地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当前我们提倡的主流基本价值观并没有真正被理解与接纳,人民大众需要重塑自己的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受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依然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或理性的现代社会。人们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熟人社会关系社会而非在认识到自己状况的原因后寻求该对此事负责的政府机构或相关的社会组织求助;人们犯错误或犯事后想到的不是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或使危害降到最小,而是思考怎样去逃避责任是否能通过熟人社会关系社会寻找特权庇护等等。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和我们的法制不健全及市民社会不发达有很大原因。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应负较大的责任。当前政府在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然而也一样缺乏落实,政府对于人民的控制已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政府组织的内在缺陷无法兼顾很多区域,因而在控制人民的同时却没有为人民的生活提供相应的福利与帮助及各项权利的实现,结果引发众多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本该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自治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直接成为了政府控制人民维稳的一级行政机构。
大社会的服务较之于政府更为全面,具有公民互助性质与自愿性,更容易使人们增强归属感与尊严感,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市民社会的形成能为公民提供较好的利益诉讼途径与增强抗风险性,同时亦能促进公民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互助意识等现代化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理性化与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保障作为弱势个体的公民权利的实现。
笔者认为建设一个理性的现代社会的主要途径有:
一、教育,即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权利意识,这是核心;
二、政府要践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配套体制,推动市民社会的建设,即鼓励各种自愿互助或维权等形式或性质的公民组织的成立与建设,通过完善各种民间组织从而替代政府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指导同时需要学者们的积极研究与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在实现公民现代化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整体现代化。
六、小结
当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不可胜数,这一研究题目涵盖的范围也是相当的广,而且也会随着世界及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而不断变化。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在这里只是就自己所掌握的一点资料与情况对我国现代化从很宽泛的角度作出的一点看法与思考,很不成熟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多错误,望各位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吴增基,吴鹏森.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作者不详,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第五篇:毛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是一个古老恒久的话题,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社会公平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平总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平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随。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众已将视线从经济矛盾转移到了社会矛盾上去。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利益受损者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与受剥夺感,受益者也开始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公平感,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在持续上升,这表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注公平的新时代。
公平作为一个规范性范畴,是人类给自己提出的一个历史性的难题,是人类普世性的基本价值之一。
首先,我们先从社会公平的三个基本属性——历史性、相对性、具体性①,快速解读一下社会公平。
首先,社会公平是有历史性的。社会公平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认识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这说明,社会公平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是否公平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社会公平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所以,看待社会公平问题,须将其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其次,社会公平是相对的。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社会公平总是相对的,绝对的社会公平虽然美好,但难以企及。人类社会上是不存在绝对公平的,换句话说,绝对的公平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企图搞绝对公平那就只是一种幻想而已。看待社会公平问题,应防止落入平均主义这种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颇具诱惑力的窠臼中。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平,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不是要否认差别、消灭差距,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将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充分挖掘每个社会成员的潜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最后,社会公平是具体的。社会公平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各种义务合理承担,但具体如何分配与承担才是合理的,在具体的领域又有具体的内涵和具体的标准。不注意具体领域、具体人群、具体问题的区别,简单套用抽象的社会公平概念,往往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努力、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一个美好追求,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受到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不能脱离现实发展水平去盲目追求社会公平。同时也要看到,社会公平对于现实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回到当今社会,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公平问题,我们即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客观地、理性地、从多角度分析。一方面,我国在社会分层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不会再给社会的每个人的脸上烙上一个政治成份的符号,制定严格的社会门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上的平等性。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不公平所产生的矛盾也不容忽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没有自动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公众的社会公平感急剧降低、人们的不满在各类的群体事件中频频爆发出来。
在我看来,将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完全归咎于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妥的。尽管经济的发展确实带来了贫富差距的问题,但它同时也为我们实现公平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我认为可以将造成我们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发育阶段,还不成熟,所以在制度、措施、规则等方面是很不完善的,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平的进程。
第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使我们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在一定时期,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如自然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财富、政治资源等,都是有限。而人的需求与欲望却是无限的,这样我们就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社会个体的需要。
第三,我国社会的传统对此也有很大影响②。不能不说,我们与西方人相比,缺乏那种理性精神。中国人更愿意从感性出发,感情用事,所以,“后门、面子、关系”等哲学在中国根深蒂固,那现在这些盛行就不足为怪了。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是历史的不平等尤其是贫穷落后状态下的不平等,绝非短期内可以纠正,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发展才可能逐渐向平等或公平社会迈进。二是市场经济能够带来国民财富的快速增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制度安排,并根据公平原则来重构或完善现行制度与政策体系,社会公平需要符合正义原则并能够实现共享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与维护。所以,制定一个合理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分配原则刻不容缓。三是公平是有限度的,公平指的应该是机会平等,而非收益平等。
对当前存在的社会不公平问题我们绝不应视而不见、粉饰太平,把那些正视社会问题的言论观点压制住、维护稳定的做法,看似理性,实则愚蠢。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激烈的反抗。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采取措施改善当前情况,提高公众心中的社会公平感。大的办不了,就要从小的做起;远的够不到,就要从近的做起;别人怎样管不着,就要首先要行动起来。
对于要提出如何改善社会公平的建议,我恐怕是力不能胜的,所以在此只能提出我的一些浅薄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其一,在调节财富分配方面,市场机制比行政权力的手段更公平、更有效③。经济学中的库茨涅兹分配曲线表明,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社会收入差别呈缩小的趋势;市场机制在分配财富中的作用越小,财富分配的差距就越大。我们要做的是深化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配套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解决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定位问题。最终达到让每个人都能从市场中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享受充分的财产权和经济自由,鼓励和诱导人们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得自己的正当利益。
其二,政府应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承认公民的财产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制定透明、公平的程序、加快国营企业的体制转轨,同时还应把土地归还给农民,由他们自行决定土地的使用、继承和转让。如果我们承认目前的分配不公是由不自由、不公平和扭曲的市场状态所导致的,那么,就应该加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公平。
其三,解决中国的不公问题还必须调整政府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其更多地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④。任何历史时期、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着穷人或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国家发展要以社会融合、社会发展与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强调优先保障弱者的基本权益,因为即使是相关制度公平,但弱势群体或者困难群体因自身条件的局限,也会出现权益受损的现象。因此,国家对于困难群体应该给予相应的救助政策,根据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运用相应的公共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援助措施,为其享受平等的经济社会权益创造条件。
社会公平问题千百年来与人类社会始终相伴相随,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更因为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艰难过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不懈努力。对于社会公平问题,政府义不容辞应该挑起责任的大梁,之后社会也要积极参与⑤。没有社会的协同,社会公平总是不全面、不完善的。实现社会公平,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政府又不是无所不能的。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复杂化,政府的制度设计往往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社会积极介入,发挥协同作用。尤其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类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来,对处于困境而无力自行摆脱的社会群体提供更多援助和关爱。最后,个人应培育公平之心。社会是人的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个人不能置身事外。个人具有公平之心,是实现社会公平相关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只有每个人都具有公平之心,为实现社会公平不懈努力,才能让社会公平放射出比太阳还要灿烂的光辉。
尽管,通向社会公平的道路是曲折而艰难的,但我相信这个光明的目标定会指引我们不断为之努力、奋斗,直至最终达到美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人民日报: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 ②《经济参考报》
③《红旗文稿:社会公平问题,怎么看、怎么办?》 ④李炜光:《中国的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 ⑤王润生:《世界经济导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