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摘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套理论指导着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大步向前。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摘自高中政治课本。在当时,我们仅仅把这句话作为一个考试的重点死记硬背下来,而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到了大学,在系统的重新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以后,我对这句话的含义又有了新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基本纲领。那么首先,中国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其二,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中国人的‘双重超越’理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三,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相类似。其四,中国特色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内在的生机与活力。其五,改革开
放的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路线是由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决定的。资产阶级的确有成功的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失败了,但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却脱颖而出,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路线是由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模式”已经取得了国际认可,“中国特色”的旗帜也愈加鲜明。在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支持。但是我们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机械式的教条,而是活学活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
毛泽东思想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毛泽东思想脱胎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思想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是提出了一套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符合国情的方式实际的应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案。首先,从毛泽东思想的主旨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指向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其次,从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和内容来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基本方法和许多基本原则对我们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是无价之宝。最后,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毛泽东思想正在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而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又一个伟大的引领发展方向的理论被提出,它就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集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结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到邓小平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这20多年来,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他表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主义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固定的经验模式是绝对不行的。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在邓小平理论渐渐明晰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之后,又一个指导性的理论在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从之前的论述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马克思哲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不是独立的4个理论体系。它们的关系是一脉相
承,相辅相成的关系。新的理论的诞生并不是否定以前的理论,而是从侧面加以解释和证明之前的理论。比如三个代表,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这在以前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就有所提及。同时,新的理论有是对旧的理论的扩展和补充,丰富了理论内容,使得这套理论更能与时俱进,适用于当今的时代发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真正能站得住脚,能为我们指引行动方向的理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历史责任,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有政治洞察力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吸取这套理论体系中的精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岁月的变迁,时代的更新,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准备好正振翅天际,翱翔世界之林。而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让自己能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与伟业,为祖国的腾飞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仲康
引言
法制现代化代表着人类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是指人类社会伴随着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化的历史过程,是人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向法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的变革过程。
法制现代化包涵三层意思:第一,法制现代化是一种内制改革的需求,指法律制度能够对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给予广泛的、有效的法律调节,实现法律制度本身的体系配套与内容完善。第二,法制现代化反馈着现代文明的所有成果和优秀品质,体现着受外力促进后的创新精神,强调剔除愚昧落后甚至野蛮的因素。第三,法制现代化要求人们拥有深邃的、对法律适应时代需求而进化的理解和认同,代表着人类前进过程中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得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而要实现法治社会就必须要经历一个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制现代化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明确我国法制现代化的目标,研究目前中国法制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问题的成因,探讨推进法制现代化的途径,对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有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法制现代化相关概念解析 1.法制的内涵
对法制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广义的理解,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与制度,其中法律包括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制度包括依法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二是从狭义上说,法制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管理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包括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
在我国,一般认为法制是一切法律现象的综合体系,通常包括制定法律、执行法律与遵守法律三个方面。
(三)法制现代化概念
法制现代化作为法律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其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制体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一般规律,其研究既要反映现代化这种社会发展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性,又要体现法制现代化自身的特殊规律性。
1、法制现代化的涵义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系统的、比较的概念,又是一个多层面的包容性概念。从不同的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涵义:
(1)是法制形式现代化与法制价值现代化的统一。
从法制体系的构成情况来看,无论法律现象是如何的纷繁复杂,但法制体系所包容的内容不外乎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法律的形式方面;其二是法律的价值方面。既然法制现代化是表示法制体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那么,法制现代化也就包含了法制体系的形式转型和法制体系的价值转型,是法制形式现代化和法制价值现代化的统一。
法制体系的形式转型首先表现为法制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从社会政治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体系;其次,从法制体系的内部结构来看,法制形式现代化是指法制体系内部实现结构性分化,体系的架构趋于科学合理,组成成份更加丰富完善,比较充分地反映和满足整个现代社会生活对法律的全方位要求。
法制体系的价值转型则是指法制的传统价值观被冲破,反映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观念的现代法制价值观念体系得以确立。
法制价值现代化是实现法制形式现代化的理念支持,规定了形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模式,有力地推动和支持了法制体系的形式转换;法制的形式现代化反映了价值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形式现代化反过来促进价值现代化的深化。
(2)是相对独立性与对社会现代化整体依存性的统一。
法制是一个国家整个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上层建筑体系来讲,法制体系的确立依赖于上层建筑中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体系的发展和支持。不仅如此,整个上层建筑体系的确立还依赖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支持,没有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整个上层建筑的现代化就失去了基础,从而也就没有法制的现代化,而法律随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从政治体系中分离出来,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的确立创造了历史前提,作为社会现代化整体的一个主要层面——法制现代化因此具有了其相对的独立性。同样,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和上层建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
(3)是社会法律生活的整体变迁与法律规范体系变革的统一。
法制现代化之法制是包容所有法律现象的综合体系,它包含了实体法律规范体系、程序法律规范体系、法律价值、法律概念、法律文化与思想方式等社会法律生活的全部。因此,从相对独立的法制体系发展变化的层次上看,法制现代化不仅仅是实体和程序法律规范体系的改革或变革,而且还是涉及整个社会法律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同时还涉及到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等所有方面的变革。虽然不同社会背景下法制现代化的道路不同,但法制现代化始终是整个社会法律生活的整体变迁与实体和程序法律规范体系变革的统一。
(4)是传统法制与现代化法制之间的对立和统一。
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法律革命的过程,通过革命实现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型。法制现代化意味着现代法制对传统法制的突破、超越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否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否定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全盘的、决然的否定,伯尔曼提醒我们注意:第一,从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起,除了革命变革的某些时期,西方的法律制度持续发展达数代和数个世纪之久,每一代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建设:第二,这种持续发展的自觉过程被认为(或曾经被认为)不仅仅是一个变化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亨廷顿在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上更强调传统的历史地位,他说,这些传统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相当多数新兴国家的特定国情。问题不是去消灭它们,而是借助它们来实现社会动员和整合,从而导致现代化。可见,这种否定是人类社会法制运动有机发展过程的一次飞跃。(责任编辑:1011)法制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涵摄了法制作为社会生活重要层面的含义,法制现代化的内容、现代化的途径、现代化的背景、现代化的冲突无一不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同时,法制现代化又要在其规制下调整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改革发展的和谐。
2、法制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法制现代化内容广阔、含义丰富,主要特征有:
(1)法制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的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而且,法制现代化的确是文明社会中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伯尔曼说,“革命这个词不仅用于指新体制借以产生的最初暴力条件,而且也指体制得以确立所需要的整个时期”。法制现代化之所以是一场深刻的法律革命,主要就在于它所反映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这一特定阶段中法律变革的激动人心的画面。它不仅要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摆脱物的依赖性,使社会生活“表现为自由结合、自觉活动并控制自己的社会运动的人们的产物”。它根除了那种表现为与个人隔离的虚幻共同体的传统权力,建立起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确保人的个性的价值机制。因而,社会成员的广泛自由和权利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和保障。在法制现代化的变革过程中,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历史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与以往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法律文明成长与进步的客观规律,蕴涵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基础。这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革命性意义。
(2)法制现代化是历史性转化。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人治型的价值向法治型的价值的变革过程。从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历史更替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人治与法治这一对变项涵盖了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之间分野的一切特性,构成了区别这两类不同的法律价值系统的基本尺度。换言之,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应当把人治的衰微、法治的兴起作为法制现代化过程的基本评估系。这是一种把从传统法律向现代法律转变过程中各种有关因素,形成为逻辑概念上连贯一致的“理想类型”分析。这种转变乃是从传统性行动向合理性行动的历史转化,是从人治型的价值向法治型的价值的历史性创造性的转化。
(3)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包涵了人类法律思想、行为及其实践各领域的多方面进程,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我们知道,法制现代化既包括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又包括法律观念的现代化,而这两个层面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从人的现代化与法律制度的现代化的关系来看,实现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就是要提高法律调整的效率,科学地系统地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调整机制。而实现法律调整的主体是人,没有具有较高法律意识水平的广泛的公民群体,法制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再从人的现代化与法律观念现代化的关系来看,一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不可能设想,一个国家绝大多数公民对法律缺乏信任,轻视法律,竟会实现法制现代化。然而,法制观念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培养公民信任法律、尊重法律的思想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这是人的现代化的主题和应有之义。
一个先进的现代化法律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就必须有赖于操作这些制度的人的现代素质,即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
(4)法制现代化是一个法律发展的多样性统一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法律文化是多彩多姿的。不同民族或国度的法律文化,在不同条件的作用下,总是循着特定的路程发展演化。诚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往的日益频繁,历史上存在的国家、民族以及地域间的堡垒,会越来越打开,从而使法律发展的历史个性逐渐减弱。但是,在法律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富有个性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及其体系之内,又不可能是处于互不相关、绝对排斥的状态,而必定会构成一个“总体”。因此,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基础。离开了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的统一性,其结果只能使法制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成为超越时空的神秘的力量,从而成为捉摸不定的虚幻之物。但在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运动的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必然表现。繁复多样的法律发展运动多样性的表象背后,揭示出制约整个法制现代化运动的一般规律。
以上对法制现代化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规划法制建设的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影响。
3、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目前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发展方式上的政府主导性。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发生于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社会缺乏商品经济对民主法治意识的启蒙。面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压力和政治影响,以及国内人民对于富裕的强烈渴望,为了在短时期内完成其他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中国法制的成功转型,必须由国家和政府自觉担负起正确引导法治发展的时代重任。这也决定了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政府主导性。
(2)目标的阶段性。中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和薄弱的民主政治,以及国际形势的压力和挑战,决定了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其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带有阶段性。这是中国在当今国际国内特殊环境下的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即先围绕政治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充分保障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稳步有序、自上而下地推进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3)价值取向的双重性。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国情上的,它集中体现为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在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公正是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但发展会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可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初级阶段中国法制现代化最为适当的价值取向。(责任编辑:1011)(4)过程的非协调性。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主要采取由政府推进的方式,其现实目标主要是为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非协调性特点。如在立法上表现为立法速度快,数量多,但立法质量低、可操作性差。在执法和司法上,存在大量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在法治观念上表现为含义不明晰,导致不同层次的公民对此产生不同理解。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史
三、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四、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影响。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中国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旧法律观念、轻视程序法以及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等因素的结合,给中国法制现代化造成了极大的困难。②旧的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建国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大体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法制。各种法律规范均保护计划经济,对破坏、违反计划经济的行为进行制裁。把计划置于法律等同地位,并起代理、顶替法律的作用,其后果包括:一是把计划奉为法律,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完不成计划追究法律责任。这样,计划至上,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它正确与否,都无条件尊崇:二是计划是可以及时调整、改变的,在时间上、程序上、内容上都取决于主管领导人的决定,往往充满主观随意性。因此,长期以来,在经济领域内以人代法、以言代法、以权曲法、以权代法的局面堂而皇之。③法制现代化的认识偏差。一是法治功能认识不足,将“法治”功能绝对化,把法治当作是完美无缺的良方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认识不足,认为两者不可兼容,或以个人本位作为法制基础,或以社会本位为法制基础的观点。过分强调个人本位,使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出现混乱,或者过分强调社会本位,让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就会改头换面地横行于世。④私法与公法优先认识偏差。私法优先的学者们把私法文化等同于权利文化,而把公法文化归诸于义务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是以权利本位的逐步确立,公平效益法制价值优先,与之相联系,法律体系中是私法或民商法为核心,公私法分离,私法优先。这种认识对法律现代化起着理论上的阻碍作用。公法上对义务的设定,具有明显的适合于全社会的价值。倘若没有公法上的义务,政府行为就会混乱、社会秩序就会失控,进而私法的价值也不可能很好地发挥。⑤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近几年来,法律效益并未随着立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而相应增长,法律形式的合理性和法律价值的合理性的要求,始终没能有机地结合,法律的权威性未能得到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赖感。我国的公安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律师制度尚未完善。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难以行使,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吃卡拿要、以言代法、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缺乏制约、查处的手段和力度。⑥法律移植与本土化发展未能融为一体。当中国法制面临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时,法制的发展己不再局限于自我完善的运动,必然要放眼世界,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注意与世界发展同步。这既是我们在选择本国法制长足发展道路时必须正视的,也是一个与情感无关的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中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是法治、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多元、独立、分权、自律、个体、开放、公正效率等等价值取向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其核心是由人治转向法治,依法治国,以法治作为标志,实现法律形式合理与价值合理的有机统一。然而,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中国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旧法律观念、轻视程序法以及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等因素的结合,给中国法制现代化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条件的作用下,由特定的法律制度与法律观念所构成的法律文化系统。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铸下的深刻烙印就是:一方面是权利观念的极端贫乏,另一方面是狂热的皇权崇拜。也因此,在中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反映商品经济法权要求的规范体系(特别是民法)无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反映自然经济法权要求的刑事法制却异常的丰富发达。于是“民刑不分”、“重刑轻民”也就成为传统法律逻辑的历史必然,并且影响着今天。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两项:一是权力本位;二是义务本位。权力本位,实质是人治主义的体现,它主张权力大于法律,法律服从于权力。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皇权至上为特征的权力本位的价值体系中,法律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当权力与法律出现冲突时,最终的胜利者总是绝对的专制权力。正因这种权力本位的传统法律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人们在权力和法律的面前总会出现权力高于法律的认识,从而对法律缺乏信心,更不会自觉地寻找法律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无端侵害时,也总是采用“和为贵、忍为高”的方式处理,宁可委曲求全,也不愿走向法庭。这种传统法律文化给中国的民主法制现代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传统中国是自然经济的一统天下。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法权体系所注重的是社会等级和人身依附,法律调整的基本特点确认依附关系为基本的价值目标。正是这一法律调整,构建了以义务本位为特点的自然经济型的法律文化体系。受自然经济所制约的法律调整体系,把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作为巩固君主专制制度和强化宗法等级结构的重要手段。在这里,个人的权利来自主体的特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来自对某种职责和义务的充分履行,来自主体对伦理纲常名教的认同。因此,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个人权利意识是极其淡薄的,个人也不存西方式的绝对的权利,只存在随着某种社会境遇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相对权利。并且个人权利的行使是以其义务的充分履行为基本前提的,个人权利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反之,对于主体来说,义务则是首要的、神圣的、绝对的,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义务本位的环境下,德主刑辅、以德去刑、以刑为主、重刑轻民,权利被权力吸收和消融也成为必然,人们的人格不独立,身份不平等,行为不自由,国家具有主宰的地位。权力行使违背了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宗旨,国家和政府颠倒了“权利是权力的基础”这一内在逻辑前提,从而引起权力肆意侵犯权利,使社会丧失普遍的正义和基本公正,强化权利分配的不平等性。这样的国度即不存在“人民主权”的概念,也不存在“法不禁止便自由’,的含义,私法一直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社会强调以国家公共权力为中心,对民商法上的私权利持极度轻视的态度,各种私权利的社会关系被纳入国家直接控制体系而以权力服从关系表现出来,公民唯有无条件服从之义务。
有着长久封建主义人治传统的中国所构造的特有的法律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长期侵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2、旧的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建国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大体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法制。各种法律规范均保护计划经济,对破坏、违反计划经济的行为进行制裁。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对生产、流通等严格规范,对所有权、使用权一体化的关系严格控制,使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成为政权机构的附属物。从50年代起,就盛行一个格言或指令:“计划就是法律”。把计划置于法律等同地位,并起代理、顶替法律的作用,实际上是要计划不要法律,因而长期风靡着法律虚无主义。弊端为:一是把计划奉为法律,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完不成计划追究法律责任。这样,计划至上,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它正确与否,都无条件尊崇:二是计划是可以及时调整、改变的,在时间上、程序上、内容上都取决于主管领导人的决定,往往充满主观随意性。因此,长期以来,在经济领域内以人代法、以言代法、以权曲法、以权代法的局面堂而皇之。计划经济被称为“人治经济”。这种经济体制反映在政治、权力系统中,便产生了权力过于集中,行使权力没有严格科学的程序;行使权力者内部没有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政企不分、企业附属于政府,因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往往是以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济活动为内容的微观管理,这种干预行为由于一般发生在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因而政府可借助行政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强制力量或长官的个人权威、权力实现。这种经济、政治体制反映在法律上,就出现了法律制度带有明显的命令性,很少反映私人间的合意和选择自由。同时,行政权随着行政主体自身的功能,任意地加以扩大、扩张,却未能得到有效的约束、监督。政府集权力与权利于一身,享有物质资源的垄断权、劳动资源的控制权和社会经济宏观调控权。这种权力至上、法律虚无、有权便有一切的实际使人不能相信法律,只能相信权力大于法。上述经济、政治的因素制约着市场经济初期的法制的建设和法律的实现。目前,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变、交替期,各种经济主体、政治主体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监督、制约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在我们社会中仍有深厚土壤,从而影响法制现代化的进程。(责任编辑:1011)
3、法制现代化的认识偏差
(1)法治功能认识不足
法治优于人治,这已成定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法治。但不能将“法治”功能绝对化,把法治当作是完美无缺的良方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认为法治只是确定几个基本原则,创设众多的法律。当权威者提出“以法治国”时,相继就出现了以法治省、以法治市、以法治乡,乃至以法治家、以法治病。在这种以“法治万物”的渲染下,许多场合许多领域都大谈法治万能。似乎像经济混乱,社会秩序不良,精神文明建设不够,文化市场泛黄等等都需要法治这一良方来解决,似乎各种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都是法制不完备造成的,因而各种社会问题一遇到法治便会迎刃而解。总之,将所有难题的解决寄望于法治。这种认识,对法制建设是有害的。实际上,法治仍需人的作用,法律的滞后保守性、僵化性以及限制功能容易被强化的特性,是法治社会要特别注意的。因此必须全面认识把握法治精神。法治不仅包括法律至上,国家机关和政党都要受法律和正义的约束,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主体,个人自由、权利受法律的保障等,而且,还包括分权与制衡。另外,还应有强大有力的司法机关与队伍,这支队伍应具备较高的法学素质。
(2)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认识不足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社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起点是个人,法律的设立在于对个体权利的保护。反映在民商法领域,便是以权利为中心,构筑权利和保障体系。“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起点是社会、集体而不是个人,个人只有处于社会集体之中才有其自身价值。因此,法律应该促使个人在行使权利之际,承担增进社会福利,巩固国家安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不应是对立的,那种认为两者不可兼容,或以个人本位作为法制基础,或以社会本位为法制基础的观点,都是片面的。过分强调个人本位的结果,是使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出现混乱;过分强调社会木位,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就会改头换面地横行于世。因此,如何使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难题之一。
(3)私法与公法优先认识偏差
公法、私法的基础和优先问题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法律现代化的不同结果,也必然加快或阻碍其进程。自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定以来,法学界显现出对私法文化的格外钟情。私法优先的学者们把私法文化等同于权利文化,而把公法文化归诸于义务文化。因而认为权利本位就是要优先发展私法、私法优位。改革开放前是权力、义务本位,安全秩序法制价值优先,与之相联系,法律体系中是公法作为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是以权利本位的逐步确立,公平效益法制价值优先,与之相联系,法律体系中是私法或民商法为核心,公私法分离,私法优先。这种认识对法律现代化起着理论上的阻碍作用。因为公法不等于义务本位、私法不等于权利本位。市场经济的法文化不仅需要私法,同样需要公法。在一定意义上讲,公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私法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没有公法所保障的安全、秩序价值,一个混乱的社会,令人恐慌的社会治安环境,私权实现也困难;没有公法上的限权,私法上的权利便不可能有保障,私法只会变得徒有虚名。新旧体制变革进程中,在注重私法领域“放权(利)”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公法领域中的限权,使政治与经济进程协调,否则,就会出现依赖行政权力分割的非契约的“诸侯经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赋予,行政法、诉讼法、刑法等对公民权利的进一步具体化都表明了公法的权利属性。公法上的权利是保障公民取得私法上具体权利的要件。现代公法的管理法所设定众多的义务,不仅是国家(政府)对社会主体施加影响,进行管理的根本规范,也是政府自身依法办事的制约规则。公法上对义务的设定,具有明显的适合于全社会的价值。倘若没有公法上的义务,政府行为就会混乱、社会秩序就会失控,进而私法的价值也不可能很好地发挥。
4、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法制现代化的要求日益强烈,国家加大立法的步伐,司法、执法机关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然而,法律效益并未随着立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而相应增长,法律形式的合理性和法律价值的合理性的要求,始终没能有机地结合,法律的权威性未能得到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赖感。当事人不打官司、不愿打官司和不敢打官司,以及打胜了官司也无效率、诉讼价值无法实现的事实,也正是我国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被怀疑的例证。法律效益状况反映了法律的权威性程度,它是通过法律实施后的社会效果来确证法律自身的价值。法律高效化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表现,而法律低效化则从一个侧面表明人治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法律的权威性未能得到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赖感,因而也就不能自觉选择法律来规范自己、保护自己。
法律效益的低下,进一步确证了我国法制现代化,实现依法治国的艰巨性。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存在着弊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和组织的法律期望值。我国的公安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律师制度尚未完善。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难以行使,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吃卡拿要、以言代法、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缺乏制约、查处的手段和力度。我国司法实践中,诉讼缺乏公正性,“打官司就是打关系”成为人们对诉讼的一种理解,诉讼成了关系和金钱的较量,同样的案子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法院会有不同的审理结果。因此,当事人千方百计将案件交由可求得地方保护或有关系的法院管辖。这些现象均说明法律公正性、权威性和统一性的缺乏。法律效率的低下,同时体现在打赢了官司也难以执行,胜诉判决书成了“法律白条”。当事人的诉讼价值也由于判决的不能执行而无法实践。法律效率的低下,还体现在人们对法律后果的失望和缺乏信心。此外,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在内的,重实体而轻程序的实际做法也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效率、公正和权威。(责任编辑:1011)
5、法律移植与本土化发展未能融为一体
我国的法制建设、法学教育,在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影响下,出现了全新的形势。我们逐渐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局面,深入借鉴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法理、规则,在立法、司法制度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例如审判方式由纠问式转变为较为科学的抗辩式:律师确定了社会执业者的地位:法学教育中也大量采用了基于当代法治观念的基本观点和知识。这就不同于过去认为法律只从属于政治,进而认定法律不存在任何技术性,并片面地强调司法的“群众路线”,从而盲目批判“旧的法律知识”的观点;也不再仅仅将法学看作革命的法律观和经验总结,是基本政策的理论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正在与世界接轨。以往我国实行的苏联模式的法律制度仅仅适合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一整套吸收各国经验的、完善的、先进的法律制度。今天,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也在进行法学的更新和法制的改革。不管其价值取向如何发展,作为一个曾经对我国发生过如此巨大影响的大国,总是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比较借鉴的。因此,具体地分析我国受到的苏联法制模式的影响,清除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的消极作用,对于我们找出差距与发展方向,改善法律环境是不无裨益的。
纵观人类历史上法制的发展,我们可知法制的发展模式并不取决于法制本身,而最终决定于社会经济体制变动的现实。当中国法制面临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时,法制的发展己不再局限于自我完善的运动,必然要放眼世界,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注意与世界发展同步。这既是我们在选择本国法制长足发展道路时必须正视的,也是一个与情感无关的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中国的法制之路,开放引进他国的经验比整理国故更为重要,也更为必要,这无论从现实而言,还是从成本计,都是如此。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合作与交往不断增长,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已较好地、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透析近年来我国法律的改革,可以看到我国在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劳动法、环境法等方面积极借鉴西方民商法的经验。当然,我国目前借鉴和移植国外(或特定地区)的法律是我国选择接受的,决不是外力强加的,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借鉴和移植国外(或特定地区)的法律时,应认真地研究移植来源国家或地区以及本国的各种社会或自然条件,以保证移植成效。
法制现代化道路本身是一个内涵于时间与实践相互统一的过程。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化”的过程,其重要性在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面对现实的客观情况不能过于急躁,也不能用太长的时间来完成现代化,因此必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用相对合理的时间完成现代化。现代化的速度是无法主观臆定的,我国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和社会的渐进式的变迁联系在一起,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同时存在着前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同时又有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的因素。不能用一个质的纯标准来说明整个社会类型,如何用这种时间纬度和过程分析来考察现代化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对现代化的价值属性把握和对现代社会的社会因素的分析更为有助于对它的理解。这样通过对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法律发展的理论分析和模化描述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从1840年开始至今,中国都在走着现代化的过程,只是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殊性,要解决不同的任务,这是社会自身扬弃自身的过程,是质量变的高度统一的过程。“某物由于它自己的质:第一是有限的,第二是变化的,因此有限性与变化性即属于某物的存在。”
法制现代化本身也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本身就是扬弃自身的过程。法律包涵有人的认识,人的权威性和正义感,也就是权威自身证明正义的过程,它用一种特殊的论证方式来证明法律制度的存在的正当性,法律就是力图在正当性与权威性中间来行使社会职能,法律的这种权威标准成为一种标志,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也成为影响社会进程一种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又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具有法治思想的人,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的牺牲品,就如同一个不具有法治思想的人不能生活在法治国一样。可见,社会的自身机制需要法律的引导,而法律更需要不断地变迁。多种合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在一个方面说明了法律是如何与本土资源相关联的。“法治建设借助于本土资源的重要性在于这是法律制度在变迁的同时获得人们的接受和认可,进而能有效运作的便利性途径,是获得合法性—即人们下意识的认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五、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对现代化的努力是勿庸置疑的,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愈益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对实证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中国法制现代化困境的成因与我国国家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国家相对于社会而言过于强大,而作为可以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要弱小的多。从法治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在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法律体系,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乃至相互制约正是法治的内在根据与界限。这种法治本身即具有逻辑性和自恰性,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发展得如此艰难而又曲折,可以说与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同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到底我国市民社会基础的缺失本身就是一种对法制现代化的阻碍,这才是我国法制现代化陷入困境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症结所在。具体主要在于文化的专制、经济的计划性、社会的乡土性等三个方面。
1、文化专制
起源于夏商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以儒家的血缘宗法伦理为本体,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刑”相结合,历经数千年的融合、积淀发展形成的伦理化礼俗法律文化。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传统。虽然不少学者提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也有过“法治”,如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法治”以此来反对儒家的“德治”、“礼治”。但这种封建专制下的“法治”与现代法治不可同日而语,梁治平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家所谓的‘法治’只在‘刑赏’二字”。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民法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上是最高行为准则,法律的至高无上性被皇权的绝对神圣性所代替和淹没。尽管被称为中华法系的中国古代法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已相当完备,但从本质上讲它也只不过是相对完备的供统治者使用的上具而已。另外,“泛道德主义”盛行,孔子认为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方面,法律的功用远远小于道德的作用,伦理道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规范效力,正如勒内所言:“中国人民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况下生活的,他们对法律有些什么规定,不感兴趣,也不愿站到法官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同时也产生了“惧法”、“无讼”、“厌讼”的思想观念。(责任编辑:1011)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不仅是自接产生了封建法律制度,而且形成了千百年来民众的法律意识,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构成。尽管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法律文化的渗透,传统封建的法律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不断冲突、碰撞与融合,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土壤之中的传统法律文化所固有的特点、所具备的独特体系,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一种传统的惰性,并未由此而消失;那些早己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崇尚人治和等级的传统法律文化至今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这种积淀对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影响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计划性经济
商品经济是民主法治产生的经济基础,因为商品经济内在蕴含着民主法治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它是产生民主法治的最适合土壤。而1949年建国后,国家一开始就实行计划经济,建立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经济主体之间由一定的隶属关系来维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行政体系、运用
行政手段管理和实施,经济运行自身应当遵循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这种体制中,政府手中掌握着强大的行政权力,而且其权力没有任何限制,可以干预到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计划经济制度无疑是一种人治社会。计划经济的极度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和僵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致使企业长期缺乏活力,劳动潜力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经济运行过程严重地缺乏动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自到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纵观现代法治产生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法治与市场经济休戚相关,现代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推进和实行法治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前提。正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情况下移植西方式的法治或强求与世界接轨,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脱节。这不仅给我国的法治建设贴上“先天不足”的标记,而且还会给我国如火如茶的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另外,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政体的架构具有惯性,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体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转型。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虽有很大转变,但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良性运转的需要。同时,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各种关系并未完全理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从而阻碍了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3、乡土性
正如韦伯所言,“中国城市的繁荣并不取决于市民的经济与政治魄力,而是取决于朝廷的管理职能”,中国传统社会确切来说是一种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这一概念出自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他从中国的基层社会出发,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概括为“礼俗社会”、“乡土本色”。对那个时代乡土社会的面貌,他描述道:乡土的农民离不开自己的土地,生活是生于斯、死于斯的富于地方性,终老是乡,是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每个人都遵循一种熟悉到不假思索的规矩,这个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奉行的是“无讼”。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村人口,农村国土占中国国土的90%左右,城乡分治的格局及其传统价值观念根深蒂固,可见乡土社会依然存在。正是由于乡土社会的存在,在国家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同时,民间法也同样发挥着调控和规范的功能,尤其是在一些较为落后、保守的乡村地区,民间法对社会的影响、调控甚至超出了国家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一部写实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的困惑”正体现了这一点。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乡土社会己经生成了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面对着现代化的冲击,逐渐失去“礼治”的基础,我国的法治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契约形式为依据的社会关系正在形成,法律的地位上升,传统的礼俗和习惯地位下降,市民社会在逐渐成长起来,但当“法治”慢慢填补“礼治”退让留下的空白之时,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障碍。现今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传统社会结构相比,在历经多次改造后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远没有完全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习俗、宗法制度、人情、亲情、关系等乡土秩序并没有从乡土社会中完全消失,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且制约、足碍着中国法制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六、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目标
七、、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制进步的重要进程,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为此,社会主义法制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现代化:
1、加快法律移植的步伐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各国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法制变革呈现出一种国际化趋势。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对此有过描述,“非洲和亚洲的热情建国者,在许多方面是反对西方的,却拒绝他们自己的法律传统而从进口的奢侈品中建立法律制度。”从世界文明的共通性来看,法律制度作为人类文明的形式之一,其相互交流、融合与移植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都早已有之。对于中国法制现代化而言,走法律国际化之路既是适应全球化的需要,也是中国法制变革的需要。埃尔曼曾指出:“法律制度自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移植是常有的情况。当改革是由于物质或观念的需要以及本土文化对新的形势不能提供有效对策或仅能提供不充分的手段的时候,这种移花接木就可以取得完全或部分的成功。”布鲁斯•坎格尔也指出,当一个国家处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键关口,移植某些先进的制度可以“成为推动这个社会系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我们认为,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提供的世界各国法律文明相互交融与学习的机会,移植其他国家已经形成的、并为实践和历史证明是成功的和成熟的法治经验与运作机制,移植那些带有规律性、规则性、操作性的法律及法律技巧,有利于加快中国现代法制的建构进程。(责任编辑:1011)但我们应当看到的是,法律国际化趋势的实质是世界各国在基于本国现实社会条件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交往与合作的需要而作出的自主的理性选择。法律国际化代表了各国法律发展在某些领域或某些部门存在着相互吸纳与移植的现象,它表明了世界各国不同的法制文明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融合;它代表了世界各国的立法者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同构性所产生的法权要求和应然秩序的一种普遍性认识,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人类基本道德价值和文明的共同性的相互认同,但决不是意味着世界各国的法制变革可以不顾本国国情而对他国法制模式照搬照抄。在法制变革过程中,如何调整好法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找到两者相互交融的切合点,并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乃是第三世界国家所必须解决好的时代课题。
就目前我国而言,我们首先当然要在立足于本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架构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制度。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而成熟的法制经验,形成了相当有效的法律运作机制。这些法制经验、知识与思想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必须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走国际化道路,将世界上其他国家法律制度中那些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知识与经验吸收过来,将那些有助于人的解放与生产力解放的因素吸纳进来,将那些反映社会进步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移植过来。这不仅对于中国的法制变革具有有益的借鉴和启迪作用,而且也有助于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步伐。
2、培育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法律观念和认识
中国法制现代化是救亡图存、拯救民族危机的产物,没有足够的近代思想启蒙教育。因此,封建帝制的皇权至上,宗法、特权观念、专制观念、权力至上、义务本位等与法制现代化相左的思想产物,根深蒂固。眼下的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开始的,是通过现代法制的建立来培育市场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已经确立,进而要求现代法制来保护它。特别是中国法制现代化将主要通过创造性地移植西方法律来进行,更加剧了人们对现代法制和法治观念的陌生感。因此,当务之急,要通过多种手段,使人们树立新的法律观念、思想意识,重塑现代法精神,为法制现代化提供精神先导。树立新的法律观念及现代法精神,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从人治经济到法治经济,树立法治经济的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权力制衡观念、依法治国观念;从权力至上到法律至上,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树立权利本位,彻底肯定权利观念;从身份到契约,树立自由平等和契约的观念;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树立民本位观念;重视法的公正、效率和规律性,树立法律效益观念;从否认私法到公法私法并存,树立私法基础公法优位的观念;从偏重实体法到重视程序法,树立实体法程序法并存、救济先于权利的观念;从畏法、避法、逃法到学法、知法、用法,树立信法观念。
3、规范国家权力,发挥国家权威的作用
要培育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市民社会,一个有效能的国家政权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我们知道西方法制现代化离不开国家的推动,法律发展的过程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架构的启动。可以想见,如果当初没有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就不可能产生著名的《法国民法典》。无可置疑,我国法制现代化既有自生需求的一面为其驱动基础,同时应该看到国家也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虽然,法治要求实现法律的最高统治,但我国“追赶型”的法治必须强化政府能力和政治权威作用。政府在法治进程中扮演两种角色,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但另一方面也成为阻碍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的因素,这成为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两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本着现代法治的理性精神,通过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在形成对行政权力有效制约的基础上,发挥国家权威的推动作用。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己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这离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体现,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向它负责,具有无限的权力。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完善和人大法定职权的落实和实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的意志能够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得以强有力的贯彻实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最终实现;国家机构体系也能够形成良性运转,各类国家机关职责明确,相互配合,通力合作,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管理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高,这些都为法制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2)切实保障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法治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是现代司法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特征。在任何法治国家或追求法治的国家中,没有司法独立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绝对的权力必定产生绝对的腐败”,我们无法设想一个受制于政府的司法机关又怎能制约政府的腐化。我国宪法规定的司法独立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司法独立,即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不实行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制度,但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是独立的,不受外部干涉。这种司法制度在几十年的司法实践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巩固我国人民民主政权,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保证各项上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现行的某些审判和检察制度己不适应整个国家己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政治、经济对司法独立的要求。当然,造成我国司法不独立的原因很多,我们应该正视这些不利因素,通过一系列强而有效的改革措施切实保障司法独立,使其真正成为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和最有效的手段。(责任编辑:1011)
4、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法制现代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首先,商品生产、经营者即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必须由法律来保障;其次,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必须由法律来规范;第三,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必须用法律手段来调整:第四,市场规则必须由法律来统一;第五,政府的行为必须由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必须通过法律机制来约束监督处于管理地位的管理者依法行政、以法行政,切实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法制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将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得到推进。在充分认识中国经济、法律发展的国情的情况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按部就班地抓好有利于尽早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一点一滴的事情。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这似乎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快法制现代化的脚步,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否则,我们将无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意味着应当树立现代法制的观念,及时协调国内法律关系,根据有关国际经贸组织的规则和国情,加强对国内相关法律规范的清理及立、改、废工作,努力做到规则透明、程序规范、机制合理。在此前提下,应努力加强依法行政、服务行政并防止行政权滥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维护市场主体的自由与权利,注意加强必要的监管,防止市场主体滥用权利或违法行使权利,以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秩序。要根据实际循序渐进,逐步健全和完善本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面对强大的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压力,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回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改革。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意味着中国政府选择了经济在所有领域的全面开放,也必然意味着中国产业的各个部门面临着外资的全面冲击。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中国法制必须尽快作出进一步的回应。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国务院最近己废止了600多条与入世相抵触的法规规章。
近年来中国法制改革发展的基本轨道是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放松管制(比如减少关税和非关税障碍)。在投资法方面的改革方向是鼓励投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并逐步过渡到国民待遇;在企业法、公司法方面的改革方向是减少国家干预、政企分开,建立独立的法人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在金融法、银行法方面的改革目标是央行独立,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杠杆的作用,使人民币逐步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知识产权法方面的改革方向是扩大保护范围和加强保护力度;在解决纠纷机制方面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公平的、多元化的解决纠纷机制。中国厉行法治,强调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增加政策与法律的透明度,增加法的可预测性、可计算性、公开性和透明度,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也是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结束语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在过去的160年里,先后尝试走过三条道路。第一条道路:中华法系改良;第二条道路:全盘西方化;第三条道路:全盘苏联化。但三条道路都失败了,呼唤我们寻找更加理性的正确的道路,这就是第四条道路。第四条道路的关键,就是对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一切法制遗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不存任何畛域之见,真正地走“中西合璧”的法制现代化的道路。我国自80年代以来的法制建设历程表明我们正是在走这条道路。现在我们再也不象过去那样简单地否定西方法制,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坚持苏联式制度,也不再象过去那样简单地否定中国文化传统。我们在走了160多年的弯路、交纳了无量的学费之后,总算学会了冷静理性地看待和采撷所有文化遗产。这昭示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真正春天要来了。[1]吉尔伯特•罗兹曼[美]:《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4]哈罗德。伯尔曼[美]:《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5]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版。
[6]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8]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一一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强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180-1980年).[12]贺卫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屈春梅:《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权司法制度之影响》,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14]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法学》,1995年第8期。-
[16]张正平:《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十大趋势》,《法商研究》,1996年第1期。
[17]张涵:《民事法学研究评述》,《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1期。
[18]吴德星:《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5期。
[19]公王样:《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20]李有星:《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9月。(责任编辑:1011)[21]赵朴英:《关于实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河北法学》,1998年第3期。
[22]张爱球:《法制现代化的概念解读》,《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9月。
[23]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
[24]刘作翔:《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道路》,《西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5]汪太贤:《试论实现中国法治的模式选择》,《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26]汪进元:《法治模式论》,《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
[27]池海平:《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28]刘笃才:《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走向法治之路—20世纪的中国法治变革》,中国民主
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29]世伦、姚建宗:《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和类型》,《法制现代化研究》(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
[30]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人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1]刘旺洪,《国家与利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第三篇: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题目
1、世界现代化发展经历了哪三次浪潮?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和经验与教训是什么?
(一)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
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形成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叶,英国是此次现代化浪潮中的核心国家。它有双重动因:一方面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蒸汽机的使用和各种机器的发明,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经济革命而出现政治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工业化进程。随后形成了农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化,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由此,世界各文明区也拉开了发展的差距。新兴工业国的工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传统农业国保持着古典农业文明,经济基础依然以农业为主,社会发展处于停滞和徘徊阶段。
(二)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
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美国在其间的发展最为迅速。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后,继续向周围地区扩散,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美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并在20世纪初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现代化表现出“欧化”或“西化”的特征。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国家,依靠洋枪、大炮,疯狂地向海外扩张,将世界上许多国家拖入到这一浪潮里。面对西方的扩张压力,中国、日本、埃及、土耳其等东方国家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社会方式,力图通过输入工业化的方式来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只有日本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了工业化阶段,而其他国家依然苦苦挣扎、徘徊在现代化的边缘。这次现代化浪潮的基础是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世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机器化大生产快速推行,科学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世界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了30-40倍,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西欧北美的核心地区已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各国的发展水平趋于接近,形成了世界的发达工业区,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三)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
现代化运动的第三次浪潮涌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此次现代化浪潮取得最为较大成就的国家和地区,是东亚的日本及通常被称为东亚“四小龙”的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出现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全球性的社会大变革。它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步进行,它的物质基础是非再生性石油能源的使用,以及微电子技术和人工合成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20世纪末,人工智能、互联网络、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革命,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世界规模的经济增长,加速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家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第三产业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现了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第三世界国家也步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国等按照现代化的道路发展了自己的工业化,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新加坡、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探索出一套以出口为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以远远超出早期工业化国家相同阶段的发展速度,跳跃式地实现了现代化。西亚、北非等阿拉伯国家依赖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由半农半牧社会走上了经济突发性增长的道路,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畸形的工业化。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也通过探索自主性工业化的道路,正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现代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2、试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分析中国早期现代化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回眸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挑战和准备期。
第二阶段,中国现代化动员和探索期。
第三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和受挫期。
第四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和加速发展期。
(二)中国早期现代化延误的原因分析
1、社会动荡不定
2、文化转型困难
3、革新力量不成熟
3、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试述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答:(1)我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国外方面:
第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随着冷战结束,西方发达国家已把政策的重点放在经济竞争上,使得世界市场中对资源和市场份额的占有成为争夺的焦点。我国在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某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发展对我国也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经济的崛起,将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品的出口带来直接的经济压力。另外,原苏联地区和东欧的经济正逐渐走出低谷,开始复苏,特别是俄罗斯虽然经济困难很大,但仍是继承前苏联的一个大国,各方面都有一定基础,今后随着国内问题的解决,预计仍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压力和影响。
近期,随着我国与各国贸易的不断扩大。由于区域化和集团化为主要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将增大我国出口障碍,使经济摩擦加剧。我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国和地区,如日本、韩国、香港等,由于他们的经济直接受到美国和西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使这些对美国经济依赖较强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出口增长速度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美国对我国商品进入美国实行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也限制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出口。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升级,使我国扩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加了难度。1992年欧洲大市场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使我国对这一地区扩大出口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和限制。
目前的世界贸易中,高科技产品、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比重逐步增加和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这将影响我国一些传统的资源性初级产品的出口。在决定国际比较利益的因素中,科学技术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使发达国家贸易地位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下降。高新技术如信息处理、通信、精细化工等产品都属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它们市场占有率扩大速度高于传统产业1—2倍,劳动生产率、利润率的增长幅度则更高。在国际贸易中这些产品80%都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与此同时,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重下降,因其附加值低、价格低,导致和润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显著改善,但出口初级产品的比重仍占30%左右,制成品中初级加工产品比重仍然很大,这种状况使我们在出口商品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只有尽快降低出口商品中的初级产品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才能改变目前的不利状况。
第二,我国面临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的压力。冷战结束后,某些西方大国仍在沿用冷战时期那种思维模式,利用种种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自己主张,甚至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犯别国主权。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不愿意看到21世纪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行列里屹立着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功。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不断制造摩擦和矛盾6他们有意夸大我国经济实力,甚至别有用心地编造和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阻挠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对我国外贸出口、技术引进以盈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等方面设臵诸多障碍。
就国内方面来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对于实现我们的未来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1)农业问题。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增加、生活提高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因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与工业关系不够协调,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下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由于农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国家对农业扶持的力度,使农业能够面向大生产,面向大市场,不断提高农业自身发展的能力。
(2)国有企业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机制不活,许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中,如果不能保证和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尽快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将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影响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国有企业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同时把改革与改组、改造、管理结合起来,特别要解决好国有企业负债和冗员过多等历史包袱,下决心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深入进行。
(3)人口与就业问题。从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通过实施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从60年代后的30‰以上降低到90年代的11‰左右,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大,所以虽然人口增长率在大幅下降,但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大幅度增加。现在我国每年新增人口至少相当于2个海南
省或4个新西兰的人口,每年净增劳动力有1200多万人,而且在未来的20一30年中,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仍将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农村有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城市,随着改革的深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岗人员还将增多。这种巨大的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4)社会治安问题。社会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盗窃、抢劫、诈骗等侵犯财产犯罪严重,以流氓恶势力为主的有组织犯罪,特别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拐卖妇女儿童,贩卖毒品、卖淫嫖娼等屡禁不止,有的还呈蔓延之势。贪污贿赂、走私贩私、偷税骗税、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花样翻新,十分猖獗。以上治安问题如不能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理,那么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5)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这必然导致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的稀缺资源更加紧张,而且经济增长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二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扩大就业与保护资源和环境也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保持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重大问题。
(6)地区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仅表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绝对量的差距扩大,而且表现为相对发展速度和差距扩大。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地区发展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差距过大,则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社会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也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又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抑制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共同富裕。
(7)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课题。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有所滋长,一些已经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又重新出现并且蔓延,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民主法制建设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解决好这些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物质文明建设就会失去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2)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结合邓小平1985年以来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发展战略结论,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具体为:第一步到本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结合,“三管齐下”。
战略措施之一:“两个开放”相互促进,使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现代发展的先进潮流。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①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必须顺应对内对外开放的世界潮流。据此,“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的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③这样一种“大开放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潮流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根据这种“大开放观”采取的开放措施,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争取在五十到七十年时间内发展起来。”③“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④无论是对内开放,即搞好改革,增强自身机体的生机和活力,还是对外开放,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目的都是使中国尽快发展起来。(2)措施的系统性。一方面,从中国作为大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在对内开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国外文明成果,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从世界的系统联系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现实出发,扩大对外开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对内开放,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3)开放的全方位性。对内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式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也是全方位的,在对象上是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在内容上则“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4)坚定的方向性。从“两个开放”的战略措施一出台,就有人认为这是在搞资本主义,或者担心会导向资本主义。邓小平明确地指出,实行这种战略措旋是要在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权在人民手里,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因此,这只能活了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这又
有利于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方向。(5)长期有效性。“两个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要长期坚持的,在实践中必然是长期有效的。不仅本世纪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离不开它,“在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离开了这个政策不行。”“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①
战略措施之二:科教兴国夯实基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这也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的。为了有效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措施,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做法:第一,加强教育,更新观念。针对部分干部重视具体生产和经济工作,轻视科技、教育的传统观念,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教育,帮助他们懂得,日益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竞争,最后又都归根为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又是教育的竞争。因此,要想占领竞争的有利地位,就必须启动科技这一牵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更为根本的是要开启教育这一保证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从而大大强化了科教兴国观念。第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一是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激发经济和社会对科技的实际需要,创造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良好社会条件,尤其是强化和完善企业的科技进步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工作主体和投资主体。二是贯彻《科技进步法》,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保证财政科技经费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幅度。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实施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战略,包括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合理分流人才,形成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积极发展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记!,做好走向知识经济的准备。第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的观念,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①并通过立法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改变条块分割、“小而全”的状况,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从而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在我们这个12亿人口的大国,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有了人才资源优势,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战略目标就完全有把握达到。战略措施之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创造现代发展的独特优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本质和实际需要,又是为了有效发挥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防止和消除其负面效应。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①采取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措施,就是要:首先,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全面把握和实行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包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其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其他几个方面的两手抓,实质上都是围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展开的。其次,坚持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给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平行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损公肥私等,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就是要从这种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社会和人们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防止和减少各种消极丑恶现象的发生和泛滥。再次,切实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在新的情况下,在客观上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惩腐倡廉等工作一“虚”二“难”的特点,在主观上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只把经济建设视为“硬任务”,抓得比较硬,而把精神文明建设等视作“软任务”,抓得比较软,甚至放任丑恶现象滋长蔓延,因而在他们管理的地区造成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将存在。采取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措施,有助于干部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这些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这样,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创造现代发展的独特优势。
4、结合我国阶层结构变迁的特点与存在问题,谈一谈培育和优化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对策。
转型期我国阶层分化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但较之改革开放前,其阶层分化表现出了某些较为显著的特性:
其一,阶层分化中政治身份逐渐淡化,而经济地位彰显。
其二,职业差异对社会分层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其三,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幅度加大。
其四,社会关系资源在阶层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阶层结构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总体而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正处于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或“菱形”演变的过渡时期。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还有很大的距离。
首先,就社会阶层结构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过于悬殊。
其次,就影响和制约阶层分化的社会机制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配臵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使社会公平度下降;二是对社会弱势阶层的关照和保障不力,使社会偏离行为加重;三是现代社会流动机制还不尽顺畅,刚性社会结构向弹性结构的转变尚未完成。
培育和优化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思路
第一,及时并正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走向,建立切实可行的各阶层利益协调机制。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清除社会成员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屏障。
第三,不断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缓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安全阀”。
第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培育和壮大社会的中间阶层。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发展战略大体上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所谓传统发展战略是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发展战略。它盛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这种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尽可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第二阶段,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基本需求发展战略是70年代出现的影响最大的一种替代发展战略。它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76年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就业大会上提出来的。这种发展观包括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第二,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提出的。
这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包括:(1)强调社会发展应当坚持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2)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3)强调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转移?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应克服过去片面地把社会规律凌驾于人的主体选择、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之上的倾向,确立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的发展是整个发展的中心,又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标准。那种无视人的存在,把人曲解为既定历史命运的消极承受者观念,应坚决摒弃。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就必须高扬人类的主体意识。人类在发展中遭逢的种种困厄、难题和冲突,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战争威胁、物欲横流等,只有从人类意义出发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类只有在主体精神层面逐步改变旧有的生存态度和发展观念,运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看待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现实关系,正确认识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21世纪的人类社会才会更健康、更稳定、更快速的发展。
其次,确立全球化发展观。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系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今天,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才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全球化时代才开始到来。全球化作为一种发展观,它所揭示的是一个以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以所有国家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现代的发展本质上是世界性的,虽然在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仍是现代发展的载体,但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处在世界整体关联不断加深的影响之下。这是因为,在今天世界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体系,这个体系作为全球大系统。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制约作用。因此,每个国家和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首先确定其在世界整体体系中的地位,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以及自身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这样,每一个民族都能找到最佳的发展道路。全球化发展观要求世界所有国家的人们都要有全球意识,无论是制定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还是认识和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都应该有全球视野,唯有如此,检验全球带来福音。
第三,确立全面协调发展观。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和子系统的突进,都将使旧有的系统失衡,它必须使各系统有序地协调发展,市场才能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因素无疑是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条件和物质基础。这就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增长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但是,经济的决定作用又是通过其他各种发展要素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孤立地、片面地突出经济发展,将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失调,打破社会发展诸要素的最佳配臵,不仅经济难以发展,而且即便达到相当发展水平,也难以发挥出较大的社会效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经济发展要同政治、社会、文化、人自身等诸层面的发展保持适当比例,并且协同发展,否则,过快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成为祸乱之源。巴西这颗闪烁的慧星、伊朗这个破灭的经济神话,巴基斯坦分裂的不幸结局,……都是很好的例证。它们从反面说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一个社会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人自身等诸层面的协调发展。
第四,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出现于本世纪80年代。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环境关系再认识,是当代人对自己与后代人关系再认识的结果,是人类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失衡等难题所制定的战略对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发展观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并且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把人类文明的标尺臵于对自然界的改造程度,似乎人类不改造自然,不战胜自然,就没有体现自身的价值。当人类已经具备了足够毁灭地球,毁灭整个自然界能力时,仍然把人类与自然臵于敌对状态,其结果只能是毁灭自然,同时也毁灭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界,顺应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人类不可以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应在其承载能力之内。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地球上长久生存繁衍下去。在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观确立了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方式。即后代人同当代人一样,也拥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他们的这些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当代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当代人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不应超前消费本属于后代人的环境与资源财富,为了后代人的生存和幸福,保持和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尽的责任。当代人在发展自己,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去关心后代,关心久远的未来,只有这样,地球才会成为人类永远的家园。
第四篇: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范文)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
院
毕业
论文
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
学生姓名 黄锦文
专业名称 司法警务
论文提交日期
指导教师姓名 龚亭亭
****年**月**日
目 录
摘 要…………………………………………………………1 引 言…………………………………………………………2
一、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4
二、遵守职业道德,注重执法形象…………………5
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6
四、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6
五、注重程序,规范操作,讲究效率…………………7
结 论………………………………………………………………7 参考文献……………………………………………………………8 致 谢………………………………………………………………9
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
【内容摘要】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关系司法警察专业化的发展,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是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专业化的先导,本文试从服务审判、业务道德、组织纪律、尊重人权、程序保障五个方面阐述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业务指导思想,探索坚持司法警察队伍业务指导思想和加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关键词 司法警察 队伍建设 业务指导思想
当前,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已进入了实质性攻坚阶段,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就目前形势来看,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和坚持正确的业务指导思想,将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到日常的业务工作当中,以此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法警队伍专业化的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认真履行职责与全面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之间的关系,全面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我国,司法警察是现行人民警察序列中一个独立的警种,是国家司法机关担负特定任务的警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是司法警察的业务性质和职责任务决定的,属于国家司法人员业务体系。因此,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应体现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应体现司法警察所具备的各项职能和特征。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司法警察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其队伍建设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是加强队伍建设和专业化的先
导,探究新时期司法警察的业务指导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指导司法警察的工作实践,是进行司法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专业化司法警察队伍的关键。根据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任务和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本人认为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遵循以下五种业务指导思想:
一、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司法警察的服务审判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警察的最基本业务指导思想。一方面,司法警察具有服务性特征。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肩负着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提押、看管人犯;值庭时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送达法律文书;参与民事执行;执行传唤、拘传、拘留;执行死刑,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它工作八大职责可得知司法警察业务工作具有服务性特征。司法警察作为审判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业务工作出发点就是为审判工作服务,为审判工作提供良好环境,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如按时地将人犯提押到指定地点;庭审中维护法庭秩序,做好法庭警卫;根据庭审工作需要,传唤证人、出示证据;在执行现场,维护执行现场秩序、协助执行人员完成执行任务等。另一方面,司法警察业务工作具有服从性特征。如在维护法庭秩序工作中,法警要服从审判长指挥,根据审判长的指令,传递证据,提押犯人,处置违反法庭纪律的行为;在执行现场,要根据执行人员的要求,协助执行等。可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基本职责,是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因此,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的思想必须作为司法警察最基本的业务指导思想。
笔者认为,要树立并遵循服务审判的业务指导思想,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从思想上明确法警工作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树立警务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司法警察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开动脑筋,克服消极被动、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崭新的思维方式,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做好各项警务保障工作。其次要改变警务保障的工作方式,在保障功能上从重刑轻民转为全面保障,在工作重点上从防止人
犯脱逃转移到营造法庭庄严氛围上来。防止人犯脱逃是法警工作永恒的主题,抓安全防脱逃固然重要,但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法警工作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工作水准,需要通过司法警察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工作组织,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执法行为,营造出一种庄重威严的法庭氛围,使试图串供,哄闹法庭的人不敢妄为,使旁听人员肃然起敬,受到教育。再次要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应变能力。无论是参加庭审活动,还是参加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由于结果的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司法警察具有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有较强的适应性,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保持沉着冷静,灵活应变。配合审执人员做好法制宣传、说服教育,及时有效地劝阻制止不当行为,从而使审理、执行工作达到最佳效果。最后要全面提升司法警察服务审判工作水平,不断加强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理顺法警队伍管理体制,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加强调警工作力度。要狠抓法警教育训练工作,提高专业技能。要重视法警队伍的物资装备建设,增强司法警察的保障水平。
二、遵守职业道德,注重执法形象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的道德指导思想。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是为人民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一个重要部门,司法警察的性质和业务,决定其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道德思想作为指导。在我国,司法警察是现行人民警察序列中的一个独立的警种,它的业务,是通过行使职权,来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司法警察的业务性质和职责任务不难看出,警察是一种面对社会公众的职业,其业务活动既反映人民法院的作风形象,又体现司法警察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水准。因此,司法警察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司法警察业务道德,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要眼高手低,不安心本职工作;要忠诚于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爱憎分明,刚正不阿,公正执法;要纪律严明,服从指挥,不搞自由主义,不能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作风踏实、严谨,不浮躁,不自由散漫;要业务精通,训练有素,关健时刻能拉得出,打得响;要注重效率,及时、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不拖沓;要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不言而无信;要清正
廉洁,甘守清贫,不贪赃枉法,受礼受贿;要注意着装规范、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的组织纪律指导思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一支准军事化的力量,是带有武装性质的组织,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单独管理、编队管理、双重领导,其组织管理和职务行为,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军事化,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司法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突发情况,所以,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对于司法警察来说尤其重要。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时,必须要有高度的依法办事意识和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特别是执行重要警务或遇到重大情况,必须听从指挥,不可擅自行事,在处置突发性事件中,要注意协调配合,发扬集体精神。当然,司法警察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并不是无原则的,或是完全被动的,遇到一些根本不属司法警察职责范围的或明显违法的指令,司法警察有权予以拒绝。在执行命令中遇到的与自己理解不相一致的,甚至有不同看法的,司法警察可以向发出命令的领导提出,供领导参考,若意见未被采纳,则仍应按原命令执行,个人意见予以保留。
四、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工作的管理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实质和核心,宪法修正案中加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法制化。司法机关作为法律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对保障和促进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一个重要部门的司法警察队伍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要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践行司法为民,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贯彻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的思想,无论是对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还是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都应当充分尊重它们的人格,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在执行押解、值庭、拘传、拘留、查封、扣押职责时,要给
予执行对象以人文关怀,对于他们提出的诸如喝水、上厕所、站累了想坐坐等基本需求应予以满足,不应一概拒绝,不能对他们进行体罚或用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训斥,让当事人特别是被告人在感受到法制威严的同时,也享受到基本的人格尊严。目前,有的法院将枪击执行死刑改为注射执行死刑等做法,就是法警工作人性化的有益尝试。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还体现在法警队领导的警务管理、警员与警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方面。在警务管理中,队领导应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干警对警务管理工作好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关心干警的政治进步和个人生活,从优待警,使干警能安心本职工作。干警与干警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在执行任务时发扬集体精神,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各项警务保障任务。
五、注重程序,规范操作,讲究效率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的程序保障指导思想。司法警察的业务工作,主要是提押、值庭、看管、送达诉讼文书、执行死刑和协助民事执行等,这些工作都是严格依照有关程序法的规定来进行规范操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近新通过的《值庭、看管、押解、安检规则》,是司法警察履行职责的法律基础和重要程序规范。因此要求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熟悉与警务工作有关的规定,树立程序公正思想观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操作规程办事,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粗疏马虎和随意性。以执行司法拘留任务为例,司法警察应当持有加盖人民法院印章、由院长签发的,写明被拘留人的自然情况,采取拘留措施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的拘留决定书,做到法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对于手续不完备的,司法警察有权退给承办案件的法官,待法律手续齐全完备后方可执行,不能不加审查就去执行拘留任务,这样会增加工作的被动性,从而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由于司法警察没有裁决权,履行职责时是根据法官的指令行事,为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司法警察应当尊重法官对案件的裁决权,不得发表对案件处理的看法,不得泄露具体案情。要注意在诉讼程序上与法官协调配合,完成送达、提押、值庭、执行等工作,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讲究效率,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及时、有效、审慎、适当地完成各项保障工作。
坚持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加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建设和落实不仅能加强司法警察的思想素质,还能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执行工作依法有序的进行。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每一位司法警察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以正确的业务指导思想指导日常工作,以过硬的业务指导思想武装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大力加强专业技能和体能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使法警队伍成为一支忠诚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保障有力,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因此,在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业务指导必须坚持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坚持遵守职业道德,注重执法形象;必须坚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必须坚持注重程序,规范操作,讲究效率。只有将以上五种基本的业务指导思想牢记于心,将其始终贯彻和落实到日常的法警工作当中,才能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执行工作依法有序的进行;才能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的体现体现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应体现司法警察所具备的各项职能和特征和建设专业化的法警队伍。
参考文献:《浅谈如何做好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工作》 任永毅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警察业务建设》 李俊军
《 司法警察工作指导思想之我见》 刘宁
《 新时期司法警察工作理念》 于开国
第五篇:论公共行政的现代化
论公共行政的现代化
引 言
公共行政现代化,是指为使我国公共行政制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按照特定的理想模式对公共行政的构成要素进行理性化改造,使公共行政制度越来越接近其本身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①。从法律的观点来看,所谓公共行政现代化就是法治政府,这个法治不是(由某个统治者)依法而治,而是由法律来统治。
西方国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后通过政府广泛干预而使经济得以恢复并走向繁荣,如苏联建国后通过全面的政府计划经济使之由农业国迅速转变为工业国以及我国在五十年代通过政府对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全面领导、干预而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干预经济、干预社会,甚至干预人们私生活的种种职能,使人们“从摇篮到坟墓”都依赖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逐步演变成“行政国家”、“全能政府”。②
“行政国家”、“全能政府”是人们在“市场失灵”后对“公共物品”(包括抑制垄断、防止不正当竞争,调节社会收入分配,防止贫富过分两极分化,解决工人失业、环境污染、信息不对称等“外部性”、“内部性”问题)需求大量增加后,人们为满足此种需求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出来的一种奇特之物。此种奇特之物一经制造出来,确实给人们神奇般地生产和提供了各种各样所需要的“公共物品”,但是,其在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的同时,也魔术般生产出各种各样人们
①高加伟,吴小龙:《论公共行政的现代化》,载《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P9②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http://,2004年1月30 日)
所不愿看到的副产品。而且,行政国家、全能政府的副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发展,以致于其有完全演变成一个社会毒瘤的趋势。这种现象即为政府的异化,亦称“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1)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威胁。行政权过于强大,如果没有同样强有力的控制机制,它必然形成对民主、自由、人权的威胁:使议会(或代表大会)徒具形式,使法院听命于政府,使人民对行政官员心存畏惧。(2)腐败和滥用权力。行政权本来是人们为获取“公共物品”而设置的,但是当其异化以后,它即在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幌子下,大肆为掌握和行使其权力的人提供“私人物品”(如金钱、财物,甚至美色)。他们本来是人民的“公仆”,但却以权力把自己塑造成“主人”。行政权的滥用和腐败,有时可以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成洪杰案、赖昌
星案、某省省委书记案等等,无不令人发指。(3)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的生动写照。(4)人、财、物资源的大量浪费。机构重置,重复建设,编制臃肿,都增加了国家财政开支,而这些开支及人员,原本可以用来发展经济,搞国家建设的,现在却“内耗”而“耗”掉了。(5)人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退化。行政国家往往与计划经济制度和福利国家相联系。实践证明,计划经济和福利国家均不利于培养和激励人的竞争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行政国家异化的另一种表现。
自从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到和认识到这种危险。于是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行政权,控制行政权,①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http://,2004年1月30 日)转化行政权,限制和缩减行政的“疆域”。这样,到二十世纪后期,大多数“行政国家”陆续逐步过渡到“有限政府”。这种过渡的一般途径是:(1)转变和缩减政府职能,限制行政权。(2)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3)加强社会自治,转化行政权。①
就我国而言,自八十年代以来,公民参与国家行政管理和国家行政权力社会化一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在发展和推进。其主要的形式和途径有下述诸种: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授权非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行政机关委托非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社会公共组织根据内部章程行使公共权力。
社会公行政与国家行政同属公共行政,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公民逐步广泛参与公共行政,不仅促进了国家行政的民主化,而且导致了国家行政权逐步向社会转移和社会公行政,即公民自治的范围逐步增大。而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行政,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因此,在现代社会,在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还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 改进党的领导
在中国,公共行政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首先必须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利于公共行政现代化的进行。而如何改进党的领导呢?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党要依法领导,依法执政。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明确的,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也是不容置疑的。在处理党政分离的问题上,党的一贯政策是,实施政治和组织上的领导,通过国家机关党组织的作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不包办政府机关的具体业务。既不能以党代法,也不能忽视党的领导。《宪法》第5条第5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共产党也不例外。我们要理顺党政关系,做到党要管党,党政分离,克服党政不分的弊病。正确处理党控制政府还是法控制政府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党管政府,但党和政府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目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党代替法规范政府的不正常现象。其次就是贪污腐败问题。我国党和政府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口号,可是贪污腐败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人说过,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因此,构筑“阳光政府”是反腐的一项措施。
另外还有党的作风问题。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党的形象至关重要。而这些又通过党的作风体现出来,所以,要改善党的作风。
总之,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法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 新行政管理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现代行政管理手段的权力性、强制性色彩减弱了,淡化了,而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民主、协商的品格,体现出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相互合作的精神。这种新的品格和精神既在变革后的传统管理手段中得到反映(如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中增加听取相对人陈述意见和举行听证的程序,在行政征收、行政强制中增加事前告知程序为相对人提供申辩的机会,等等),更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新出现,新发展的许多新管理手段①中得到体现。这些新管理手段主要有下述四种:
(1)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是现代行政管理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手段。行政机关通过发布各种政策文件、纲要、指南或通过直接向相对人提供建议、劝告、咨询等,引导相对人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发展哪些领域、事业,或抑制哪些领域、事业等。在许多场合,人们相信行政指导,自愿接受行政指导,行政指导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它也有不足,一旦行政指导错误或失当,导致相对人利益重大损失,行政机关却可以以其行为属于“指导”而非强制为由而不负责任。在新世
纪,各国行政法无疑将会对行政指导进一步在制度上予以完善,行政指导将不再是完全自由裁量的事实行为,而是应受一定法律规范约束的法律性行为(亦非完全的法律行为)。
(2)行政合同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机关越来越多地运用行政合同手段实现其管理职能。行政合同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并非能适用于所有行政领域和所有行政管理事项。在国家安全、社会秩
序和许多涉及重要
①这些管理手段有的也许产生于更早的时期,但是真正在行政管理中得到较广泛运用,从而得到较大发展则还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见姜明安 《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http://,2004年1月30 日)
国家和公共利益的领域,一般都不适用行政合同。而且,在可能适用行政合同的领域,法律对行政合同手段的运用亦应加以严格的规范和控制,如合同的缔结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否则,这一管理方式也极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3)行政奖励
行政奖励是行政机关运用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作出某种行为,以促成一定行政目标实现的行政管理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它是传统管理手段的补充,而非代替传统手段。
(4)行政给付
行政给付主要是“福利国家”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手段,即行政机关通过给特定行政相对人发放抚恤金、救济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最低生活补贴等,以维持处在年老、贫穷、失业和其他困难情景下的相对人的基本生活,并进而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上述行政管理手段的变迁,无论是传统手段内容和程序的变革,还是新的手段的产生和形成,都还只限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的领域,至于在行政权力社会化情形下,非国家的社会公共体行使特定行政职权,实施一定范围、一定领域的行政管理,其行政手段则更为多样化,更体现了权力弱化和与相对人的协商、合作精神。
三 以法治代替人治
------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在法治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不少地方老百姓在利益受到行政机关损害后不是去法院寻求保护而是去“上访”。为什么呢?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去法院,还是法律保护不了他们呢?
事实上,他们也曾提起诉讼,就象本文后面所提到的“养猪大王”刘定国案及河北一农民用四十头猪打赢一头猪的官司案。要么是漫长的诉讼,要么是“法院打白条”(判决得不到执行),为什么呢?执行难,难在哪里?行政权力过大,得不到有效控制,实际上,大部分行政案件的审理、判决和执行是令法院最为头疼的事。审理、判决难,更难的是,如果行政机关不主动执行判决,如何去“执行政府”?政府掌握着司法机关的财政、人事等许多命脉,执行政府,无疑于“老虎头上抓虱子”。另外,从“上访”字面含义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由下而上的不平等方式,其中含有浓厚的人治味道。至今仍然存在的“清官效应”就是最好的人治思想残余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