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4 06:1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

第一篇: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

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

一、采取积极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力”

近年来,玉环县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地方财政投入的科技三项经费年均增幅达到30.9%,仅去年就达1300万元,并争取到上级科研经费700多万元,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些资金主要用来对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发明专利产品实施奖励,并采取补助的形式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这些由县财政支出的科技经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在玉环企业界激起了一股创新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一个个发明专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专利申请数和授权量逐年上升。较为典型的是该县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台州方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一开始就从专利起家,目前已拥有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形成了方向盘系列和汽车内饰系列的专利保护群,产值从1992年的几十万元上升到1亿多元,产品进入了国际配套市场。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玉环已有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1个。仅去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就有4项,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个,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超过40亿元,年增长率达37%。

二、大力建设研发机构,打造产业“创新链”

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不仅打造了一条产业“创新链”,而且聚集了一支专业科技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量经费的投入,又使企业科研装备“鸟枪换炮”,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从玉环县科技部门的统计资料反映,近四年来,玉环县各企业研发中心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0多项,仅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就有4项;开发新产品1000多项,申请专利200多项。其中11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9个国家级新产品,4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省重点科研项目,31个省级新产品,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三、扎实推进“三大集聚”,完善企业创新平台

翻开玉环的科技发展史,能够成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离不开产业集聚、资源集聚和人才集聚。

(一)产业集聚:拼船成舰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在玉环,主要的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近70%,其中汽摩配和阀门两大产业即占50%,这使得玉环赢得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阀门之都”的美誉,玉环县的科技扶持重点也向这两大支柱产业倾斜。目前,《玉环县汽摩配产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已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评审,被批准为全省6个高新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按照规划确定了6家骨干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这一规划的实施,将为玉环带来一批新兴的汽摩配产业,提高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二)资源集聚:多元化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走“多元化”的路子,有效集聚社会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玉环县自主创新的一大亮点。在玉环县的大力培育和政策激励下,一批涉及数控机床培训、机械设计、管理咨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相继成立。玉环县经理人俱乐部去年邀请专家和国内知名企业培训讲师来玉环为企业讲课20多次,参加人数达5000人次,还开展了玉环县科技教育中心建设,并通过省科技厅评估,被认定为省级星火学校。玉环县火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专门开展专利代理和科技项目申报代理,去年就帮助企业完成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可行性报告2篇,解决技术问题5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460多次。玉环县还积极鼓励企业研发中心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为行业服务。玉环县科技图书馆向全县科技人才开放,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开放万方数据库,为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提供网上科技资料、数据查询。此外,还建设了网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使得玉环科技服务功能得到逐步完善。

(三)人才集聚:创造出人才“软性流动”新模式。玉环地处偏僻又远离高校院所集聚区,引进高素质人才到玉环落户实非易事,科技人才缺乏成为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大障碍。为此,玉环县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广泛与高校院所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科技合作,推动人才的“软性流动”,为玉环的技术创新寻求雄厚的智力支撑。玉环县从2003年开始与武汉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开展科技合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书”,编制科技合作手册,共同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设立科技合作项目专项资金,开展优势学科对接等活动,全方位、多领域地开展科技合作活动。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人才“软性流动”就形成了,给玉环县企业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流”和“知识流”,提升了玉环县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科技合作也实现了从单项向整体技术层面合作的转变。

第二篇: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

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

作为一个总面积不足4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过40万、资源匮乏、位置偏僻的海岛小县,2005年,玉环县专利申请达780件,跻身浙江省前10位,名列台州市第一,万人占有专利申请数列浙江省第6位;授权专利425件,不仅名列浙江省第9位,而且同比增长58%,创下了历史新高;发明专利授权超过前5年的总和,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今年一季度,玉环县专利申请量近百件,同比又增长了10个百分点。这一串令人惊叹的数字是怎么得来的?本人借挂职之便,对此进行了考察调研。考察发现,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引导扶持和企业的积极努力,共同开创了玉环县自主创新的崭新局面。

一、采取积极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力”

玉环县自从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后,有针对性地对科技政策环境进行优化。2001年和2004年,玉环县分别以县委1号文件的形式发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科技之城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另外,又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投资的若干意见》等20多个科技政策,构建和完善了县域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近年来,玉环县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地方财政投入的科技三项经费年均增幅达到30.9%,仅去年就达1300万元,并争取到上级科研经费700多万元,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些资金主要用来对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发明专利产品实施奖励,并采取补助的形式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这些由县财政支出的科技经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在玉环企业界激起了一股创新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一个个发明专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专利申请数和授权量逐年上升。较为典型的是该县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台州方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一开始就从专利起家,目前已拥有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形成了方向盘系列和汽车内饰系列的专利保护群,产值从1992年的几十万元上升到1亿多元,产品进入了国际配套市场。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玉环已有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1个。仅去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就有4项,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个,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超过40亿元,年增长率达37%。

二、大力建设研发机构,打造产业“创新链”

企业的研发中心就像“孵化器”,让一项项发明“呱呱落地”。玉环县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中捷公司通过建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先后投入1亿多元的研发经费,开发了无油润滑机、电子套结机、电子锁眼机、电子曲折缝等12大系列120多个品种的工业缝纫机,其中拥有自主产权的新产品2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30多项。短短10年时间,就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之

一、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龙头骨干生产企业。浙江双环集团依靠自身建立的省级研发中心,每年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使企业产值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递增。目前,玉环县拥有省、市、县级企业研发中心28家,几乎覆盖了全县所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其中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总数达到11家,有两家研发中心还被评为省级重点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不仅打造了一条产业“创新链”,而且聚集了一支专业科技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量经费的投入,又使企业科研装备“鸟枪换炮”,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从玉环县科技部门的统计资料反映,近四年来,玉环县各企业研发中心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0多项,仅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就有4项;开发新产品1000多项,申请专利200多项。其中11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9个国家级新产品,4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省重点科研项目,31个省级新产品,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三、扎实推进“三大集聚”,完善企业创新平台

翻开玉环的科技发展史,能够成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离不开产业集聚、资源集聚和人才集聚。

(一)产业集聚:拼船成舰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在玉环,主要的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近70%,其中汽摩配和阀门两大产业即占50%,这使得玉环赢得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阀门之都”的美誉,玉环县的科技扶持重点也向这两大支柱产业倾斜。目前,《玉环县汽摩配产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已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评审,被批准为全省6个高新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按照规划确定了6家骨干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这一规划的实施,将为玉环带来一批新兴的汽摩配产业,提高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二)资源集聚:多元化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走“多元化”的路子,有效集聚社会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玉环县自主创新的一大亮点。在玉环县的大力培育和政策激励下,一批涉及数控机床培训、机械设计、管理咨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相继成立。玉环县经理人俱乐部去年邀请专家和国内知名企业培训讲师来玉环为企业讲课20多次,参加人数达5000人次,还开展了玉环县科技教育中心建设,并通过省科技厅评估,被认定为省级星火学校。玉环县火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专门开展专利代理和科技项目申报代理,去年就帮助企业完成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可行性报告2篇,解决技术问题5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460多次。玉环县还积极鼓励企业研发中心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为行业服务。玉环县科技图书馆向全县科技人才开放,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开放万方数据库,为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提供网上科技资料、数据查询。此外,还建设了网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使得玉环科技服务功能得到逐步完善。

(三)人才集聚:创造出人才“软性流动”新模式。玉环地处偏僻又远离高校院所集聚区,引进高素质人才到玉环落户实非易事,科技人才缺乏成为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大障碍。为此,玉环县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广泛与高校院所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科技合作,推动人才的“软性流动”,为玉环的技术创新寻求雄厚的智力支撑。玉环县从2003年开始与武汉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开展科技合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书”,编制科技合作手册,共同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设立科技合作项目专项资金,开展优势学科对接等活动,全方位、多领域地开展科技合作活动。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人才“软性流动”就形成了,给玉环县企业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流”和“知识流”,提升了玉环县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科技合作也实现了从单项向整体技术层面合作的转变。

第三篇:企业自主创新工作调研汇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谓创新,就是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或者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自主创新就是技术变革的聚合,是将新的产品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摸清我区企业自主创新情况,区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对我区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全区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区坚持科教强区战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体系,加速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先导、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区政府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扩大创新成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创新主力队伍不断扩大。2006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拥有国家级高新企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拥有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19家,数量列全市各县、市、区之首。其中海正集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国103家,全省只有5家)。

二是创新平台日益完善。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效,全区先后与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北大、兵器工业部、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据统计,我区与大院名校共建载体达30多家,**(上海)科技园已经成功入驻。目前,全区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2家,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5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2家,市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9家。共建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0家。

三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至今全区已先后开发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5项。国家火炬计划33项,省火炬计划17项,居全市之首。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十五”以来,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2项,其中国家级69项。2006年全区完成专利授权量442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102件,外观设计专利326件。2006年新增1家省专利示范企业,2家市专利示范企业。“十五”以来,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分别达到2054件和1308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超过69.1%。一批行业优势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产生了一批科技成果,全区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72项,基本形成了以生物技术和医药化工、缝制设备、电子电器构成的“三驾马车”格局,其中缝制设备还被省里定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四是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制定了《**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规划》、《**区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若干意见》、《关于专利奖励的实施办法》等10多个科技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的配套办法,今年又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有所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五是创新成效较为明显。2004年被科技部定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且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三次。2005年被评为省级科技强区,被省评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4次,连续三年被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目前全区科技综合实力居全省第11位,科技进步水平列全省第5位。

二、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不难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概括起来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比例偏低。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少。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自身实力越强,对技术创新投入就越多。而我区企业集约程度不高,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偏低,在36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38家,企业规模偏小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2006年,全区有科技活动单位仅103家,占企业数的5%,建立科研机构的企业仅为49家,占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创新的企业将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创新要素供给不足,特别是人才严重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创新要素具有可流动性,人才作为创新要素的主体,各个城市区域的竞争十分激烈,**处于宁波和温州两大竞争实力较强的城市之间,而宁波和温州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要素积聚为主、辐射为辅的阶段,因此我区在人才引进上面临着困难,人才即使引进来,要留住心也十分不容易,导致我区科技人才总量一直偏小。截止2006年底,我区人才总量44298人,万人比为909.24人,与我省前几位的杭州萧山区(11.99万人)、温州乐清市(11.86万人)、绍兴诸暨市(10.09万

第四篇:企业自主创新工作调研汇报

企业自主创新工作调研汇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谓创新,就是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或者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自主创新就是技术变革的聚合,是将新的产品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摸清我区企业自主创新情况,区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对我区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全区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区坚持科教强区战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体系,加速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先导、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区政府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扩大创新成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创新主力队伍不断扩大。XX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拥有国家级高新企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拥有省级民营科技 型企业19家,数量列全市各县、市、区之首。其中海正集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二是创新平台日益完善。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效,全区先后与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北大、兵器工业部、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据统计,我区与大院名校共建载体达30多家,**科技园已经成功入驻。目前,全区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2家,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5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2家,市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9家。共建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0家。

三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至今全区已先后开发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5项。国家火炬计划33项,省火炬计划17项,居全市之首。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十五”以来,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2项,其中国家级69项。XX年全区完成专利授权量442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102件,外观设计专利326件。XX年新增1家省专利示范企业,2家市专利示范企业。“十五”以来,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分别达到2054件和1308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超过69.1%。一批行业优势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产生了一批科技成果,全区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72项,基本形成了以生物技术和 医药化工、缝制设备、电子电器构成的“三驾马车”格局,其中缝制设备还被省里定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四是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制定了《**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规划》、《**区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若干意见》、《关于专利奖励的实施办法》等10多个科技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的配套办法,今年又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有所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五是创新成效较为明显。XX年被科技部定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且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三次。XX年被评为省级科技强区,被省评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4次,连续三年被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目前全区科技综合实力居全省第11位,科技进步水平列全省第5位。

二、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不难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概括起来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比例偏低。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少。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自身实力越强,对技术创新投入就越多。而我区企业集约程度不高,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偏低,在36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38家,企业规模偏小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XX年,全区有科技活动单位仅103家,占企业数的5%,建立科研机构的企业仅为49家,占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创新的企业将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创新要素供给不足,特别是人才严重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创新要素具有可流动性,人才作为创新要素的主体,各个城市区域的竞争十分激烈,**处于宁波和温州两大竞争实力较强的城市之间,而宁波和温州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要素积聚为主、辐射为辅的阶段,因此我区在人才引进上面临着困难,人才即使引进来,要留住心也十分不容易,导致我区科技人才总量一直偏小。截止XX年底,我区人才总量44298人,万人比为909.24人,与我省前几位的XXXX区、温州乐清市、绍兴诸暨市等相比,差距甚大,而这其中又有近39%的人才资源分布在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中,企业仅占61%。另外,企业对科技人员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才不能从技术创新中获取更多的报酬和激励,一些生活待遇如婚姻登记、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无法落实,这必然会影响他们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三是企业重引进、轻消化,缺乏二次创新能力。虽然购买及引进技术是克服技术瓶颈,实现技术跨越的有效手段,但是企业必须要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才能使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继而向自主创新转变,以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 能力。据统计显示,全区企业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增长较快,XX年,全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达到0.95亿元,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为0.13亿元。技术引进的支出和消化、吸引经费支出的比例为1:0.14,而同一比例全省企业平均为1:0.2,日本和韩国是1:5。

由于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大、风险大,因此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资本投向上,更愿意投向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产品。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不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没有把科技投入和创新作为长远发展战略考虑。

四是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偏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未达到考核标准。全区企业科技研发经费偏少,XX年R&D经费支出为2.85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4%,而国际上一般认为R&D经费只占销售收入的1%的企业将难以生存,达到3%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能力,发达国家企业的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在3%以上,由此可见我区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XX年全区科技投入6.42亿元,占GDP3.16%,但比XX年增长-1.66%。按照要求,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要求高于财政增长的20%,但实际上我区未达到这个数字,而且按科技强区要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4%的要求我区也未真正达到。另外,目前我区科技经费中包括政府性项目、街 道科技经费及科技项目经费,三者的比例为分别为40%、20%、40%,结构不甚合理,使用也没到位,需要进一步确保科技经费的合理分配。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不断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就要求政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下面就政府如何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提几点建议。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投入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支撑、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体系。

政府应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杠杆作用。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切实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按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增长20%的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4%的比例。建立镇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镇科技投入经费作为考核指标,允许各镇自行制定各项鼓励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一是进一步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如允许企业享受技术开发费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政策;提高科研设备加速折旧的限额。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发展,对省级以上 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财政予以扶持。三是对于自主创新成绩显著、对财政收入贡献大的企业应进行奖励。

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投入信贷规模。着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行技术创新风险由企业及政府共同承担的政策,以鼓励企业进行效益好、风险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的投入。

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制定进一步推进我区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以及科技经费管理政策,加强科技经费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管审计和监督评估,努力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健全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引导民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导消化吸收二次创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如电子、造船行业关键技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引导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或企业联盟开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联盟。三是进一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新体系支撑。四是推动企业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引导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引导企业投 资优势产业,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形成竞争优势。

建立人才支持机制。一是加大对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人事部门要研究制定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帮助、指导企业解决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支持和引导企业高度重视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重视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设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精英队伍。二是努力为人才队伍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重视引进人才的拴心留人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是住房、子女入学、知识更新等问题。科技部门、科技协会要成为科技人员之家。三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引导和帮助企业家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经常性邀请专家、学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教育培训,加快知识更新。加强横向交流,组织企业家沟通情况,交流心得,开展研讨,共同提高。

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培育先进制造业基地。以“统筹规划、基础先行、科学布局、滚动发展”的思路做好科技孵化器建设,培育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是政府要搭建科技孵化器基地。重点是筹建**科技孵化器基地,吸引一批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入驻科技孵化器基地,依靠科技孵化器增强相关产业、技术、人才的集聚能力,加快新兴特色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 用,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要与企业共建科技孵化器基地。鼓励企业引进大院大所,共建科技孵化器基地,重点跟踪服务中科院计算所**分所在**实现成果产业化和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工作。三是完善技术交易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建设和繁荣网上技术市场,使之成为交流信息、技术交易、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第五篇:企业自主创新案例

企业自主创新案例

目录

第一章 创新的资金投入

综述

云海金属:科技项目助力企业融资发展

康尼机电:政府资金支持成就“中国轨道交通第一门”

万达锅炉:减免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创新

熔盛重工:多方位融资打造世界级造船航母

天合光能:借助资本之力实现快速发展

康辉医疗:风险投资推动企业加快发展

先声药业:战略融资做大做强药品市场

道及天软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解企业发展之难

大全集团:合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 第二章 创新的资源配置

综述

亨通集团:多层次开发体系推进技术创新

华钛化学:多方合作共建研发机构

中圣高科:面向市场整合创新资源

常牵中心:多方位配置创新资源实现跨越发展

中丹集团:依托高校资源实现技术升级

东大能源:校企联盟确保企业持续创新

丹阳合金: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万力机械:建立技术联盟聚集创新要素

中复连众:购买外国公司实现创新跨越 第三章 创新的组织管理

综述

常发集团:思想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华光锅炉:依靠战略规划实现突破

红太阳集团:管理创新确立竞争优势

莱斯公司:用知识产权战略支撑企业创新

双登集团:制度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南纤公司:精益管理追求卓越

远东电缆:人力资源管理塑造电缆巨擘

华润微电子:国企合并重组实现双赢发展

联创科技:企业股权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第四章 创新的人才支撑

综述

尚德太阳能:一个高端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紫芯集成电路:政府人才计划成就海归人才创业

兴荣高科:海归英才的创业之路

南瑞继保:院士创业中的人才创新

江苏建科院:从技术专家到企业家

亿晶光电:引进人才团队提升创新能力

东飞马佐里:打造优秀创新团队

精科公司:本土化人才战略

沙钢集团:以人为本创造人才发展新机制 第五章 创新的产品开发

综述

中远川崎:从引进技术到自主设计制造

戚墅堰所:走开放式自主创新之路

徐工重型:走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路线

永中科技:应用新技术打入高端产品市场

南瑞集团:依靠原始创新确立竞争优势

扬子江药业:明确创新战略构建研发体系

常林股份:高位嫁接引进技术实现产品提档升级

华晨华通:以信息技术提升创新能力

宝胜集团:企业技术标准化塑造核心竞争力

上上电缆:注重特色产品开发专心打造上上精品

恒瑞医药:持之以恒专注特色新药产品创制

苏中药业:中药产品振兴民族产业

恒力集团:立足高端产品打造世界级产业基地

联环药业:深度开发产品不断创造利润

安邦电化:把优势产品做精做强

科林环保:技术协作实现产品创新

神马电力:围绕行业难题实施产品创新 第六章 创新的市场导向

综述

鹰游纺机:立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

南传集团:紧跟产业政策创新高端产品

扬农化工:节能减排促企业可持续发展 聚隆科技:瞄准政策求发展企业社会两收益

飞船公司: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企业创新

江山制药:市场差异化战略引领营销创新

克胜集团:运用组合营销战略赢得市场

金石机械:拓展国际市场营销一流产品

一汽锡柴:产品升级换代抢占市场

阳光集团:市场创新的阶段性演进 第七章 创新的文化建设 综述

金钛软件:打造产品化软件品牌

波司登公司:品牌战略创新发展之路

雨润集团:自主品牌建设铸就民族食品巨擘

好孩子集团:自主品牌国际化的榜样

红豆集团:文化建设推动品牌建设

豪森药业:学习型企业建设奠定创新发展基础

双良集团:以诚为本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法尔胜:以人为本的企业创新文化

正大天晴: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中核苏阀:高质量标准造就“免验品牌 第八章 创新的其他类型

综述

中材科技:整合创新资源探索院所转制新模式

江苏交科院:“变轨”中的观念变迁

梦兰集团: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

太湖锅炉:乡镇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

海四达电源:产品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的心跳:文化管理制胜之道

目录

上篇 让企业文化浮出水面

第一章 在那里——如影随形的企业文化 一、一切尽在不言中——企业文化的涟漪

饺子和比萨

吃饭和买书

二、云在青天水在瓶——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基本功与企业文化

正史乎戏说乎

三、画猫画虎难画骨——企业文化长什么样子

双S立方体模型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

查尔斯·汉迪的“神论”模式

巴塞的“情境文化”理论

养成教育与企业惯例

第二章 从哪来——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宏观层面四要素

唐骏的“转会费”与社会形态

《世界是平的》与技术水平

偶像与公众的价值取向

结婚典礼与传统文化

二、中观层面四要素

状元楼与行业特点

“青岛现象”与地域文化

杭州雪耻与市场环境

为农民工讨工钱与劳动力供求

三、微观层面四要素

成也CEO败也CEO 分粥的故事与组织结构

职业人的“标签”与产品特性

柜台上的水果糖与竞争

第三章 到哪去——企业文化的价值

一、大败局与文化基因的缺失

使命感的模糊与愿景的虚空

诚信理念的缺失

经营管理理念的摇摆

人才理念的混乱

二、共同凝视前方——企业文化的功效

导航灯与导向力

许三多与凝聚力

雨中的步伐与约束力

一位老先生的故事与激励力

三、踏上心跳的节拍——文化的“指挥棒”效应

百万大军与寿险营销文化

“八大体系”打造太平文化

四、潜能无限——文化凝铸核心竞争力

武林高手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非诚勿扰》与冯剧的核心竞争力

张瑞敏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吗? 中篇 让企业文化成为管理的作战地图 第四章 庙算——文化管理的战略规划

一、寻根溯源——企业文化的“修渠说”

大禹治水与文化管理之“渠”

家庭财务制度与“文化链条”

理念——企业文化管理的着力点

二、回到原点——文化管理的重新定位

海尔“十三条”与中国企业管理的阶段论

幸福指数与文化管理的难点

Z理论与文化管理的原点

三、打持久战——文化管理发展纲要

人生三问与企业三问

《华为基本法》与企业文化发展纲要

四、组织保障——文化管理的运行模式

“三湾改编”与文化管理的组织先行

在流程中推行文化管理

第五章 路线——文化管理的构建与路径

一、轴心——理念体系的提炼与推行

水知道答案——信念的力量

德益中慧与理念体系的提炼

星巴克的“使命评议”与理念的推行

海尔的故事与文化理念

二、延展——企业的行为规范与制度

董事长司机的工资与员工行为规范

随地吐痰与企业制度

三、物化——企业文化外显的设计

企业LoGo 建筑及办公室设置 第六章 行动——文化管理的“两大”行动

一、文以化人——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电影的好人、坏人与“人性假设”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

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二、文以赢人——市场营销的文化“因子”

玉的灵性与产品的高情感

卖保险与产品销售的三个层次

喝可乐还是喝品牌

三、见证过程——海尔文化实践素描

第一步:组织先行、硬件保证

第二步:平台、制度保证

第三步:领导层精神营养的不断滋补

第四步:持续文化活动的洗礼

第五步:案例法——工作实践中锤炼

第六步:以创新的理念引领变革 下篇 让企业文化操练起来

第七章 传播——领导者是第一文化力

一、言传身教——高层领导的导向作用

人肉搜索与领导者的言传

范跑跑之跑与领导者的身教

二、全面推进——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

“挑战尖峰泰国逐梦”与会议传播

“橙色动力计划”与培训传播

“老俞风采”与媒介传播

楼梯彩色标语与环境传播

三、形象工程——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宣形象定位

大珠小珠落玉盘——全面外宣策略

第八章 淬火——员工的文化锤炼

一、改造土壤——学习型组织创建

月饼模子与新人培训

榜样的力量与学习机制

二、案例剖析——在感受中反复强化

打卡机坏了和50元“快乐基金” 复杂的冰箱就一定质量损失高

导盲游戏与创新提案

三、文而化之——从沟通无限开始

口号的力量

春晚与企业仪式

黑话与企业内部语言

“爱国者象棋”与企业活动 第九章 更新——在颠覆惯例中前行

一、定期检视——文化也会成为最大障碍

体制改变之后

企业发展之后

时代发展之后

二、调整轨迹——不忘企业长青的北斗星

北斗星与核心价值观

“留一手”与亚文化现象

文化与战略的互动

三、凤凰涅磐——文化与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动力

商鞅变法与变革的土壤

“一支铅笔的规划”与变革策略

颠覆才能赢 结论 未来的补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代顿-哈德森公司:哲学观手册 附录2 《海尔企业文化手册》大纲 附录3 《青岛朗进集团员工内部行为规范》

附录4 我在推进太平文化管理实践中的做法——太平人寿山东威海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李巧龙先生访谈录 后记 一块砖头与它的精神

下载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

    河南中天电气装备集团自主创新情况 汇 报 材 料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中天电气集团创建于2008年,是一家综合性电气装备、电气材料及军用复合材料制造生产企业,电气装备主要覆盖矿......

    企业自主创新事迹材料

    x有限公司自主创新事迹 x公司是x地区最大的电子显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等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企业,是一家集高端彩色电视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并致......

    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经验

    水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海珍品育苗、海底底播增殖、捕捞、加工贸易及酒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主要生产“天伦牌”刺参、鲍鱼、海胆、虾夷贝、江瑶贝、象拔蚌、节孔贝、海......

    工会自主创新工作探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工会是......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最终版)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摘要] 加快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其内涵及模式,来寻求我国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 措......

    企业自主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自主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 作者:宋建云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4期 摘 要: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知识产权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浅议航运企业之自主创新

    浅议海运企业之自主创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曾经说过,一个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不仅取决于法律上的存在,更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若没有......

    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交流材料

    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交流材料 内容提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出基本......